多片离合器

阅读:632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多片离合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多片 离合器 ,具有使 多片离合器 内产生的金属撞击声不能向外传递的防音构造,其具备:离合器外套,其传递来自 曲轴 的旋转驱动 力 ;离合器内套,其设置在离合器外套的内侧,经由 摩擦片 从离合器外套接受旋转驱动力,同时将该旋转驱动力向 变速器 轴传递;摩擦片,其设置在离合器外套和离合器内套之间,通过沿变速器轴方向移动,对旋转驱动力从离合器外套向离合器内套的传递进行离合; 凸轮 机构,其设于离合器外套内侧,根据来自曲轴的旋转驱动力给予摩擦片压接力,在来自变速器轴的负荷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放松对摩擦片的压接力。其中,在离合器内套上设置有防振部件。或者,在凸轮机构上也设置有防振部件。,下面是多片离合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多片离合器,其具备:
离合器外套,其传递来自曲轴的旋转驱动
离合器内套,其设置在所述离合器外套的内侧,且从离合器外套经由 摩擦片而承受旋转驱动力,并且将该旋转驱动力向变速器轴传递;
摩擦片,其设置在离合器外套和离合器内套之间,通过沿变速器轴方 向移动,对从离合器外套向离合器内套传递的旋转驱动力进行离合;
凸轮机构,其设置于离合器外套内侧,根据来自曲轴的旋转驱动力而 对摩擦片施加压接力,在来自变速器轴的负荷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放松摩 擦片的压接力,所述多片离合器的特征在于,
在离合器内套上设置有防振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片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片包括:
驱动摩擦片,其相对于离合器外套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方向移动 地配置;和
从动摩擦片,其相对于离合器内套不能旋转且能够沿轴方向移动地配 置,并与所述驱动摩擦片交替配置,
所述离合器内套包括:
第一离合器内套,其相对于变速器轴不能相对旋转且不能沿轴方向移 动地配置,并具备对所述摩擦片进行压接的受压部;
第二离合器内套,其与从动摩擦片卡合且在变速器轴方向移动而使摩 擦片压接或离开,且具备加压部,该加压部在变速器轴方向上按压摩擦片, 并在该加压部与第一离合器内套的受压部之间对摩擦片进行压接,
所述凸轮机构位于第二离合器内套的径向内侧,并且与第一离合器内 套邻接配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内套上设有防振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片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第一离 合器内套的受压部更靠径向内侧设置多个减轻重量孔,在该减轻重量孔的 内周设置防振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片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轻重量 孔的内周部中的第一离合器内套的径向且最外侧设置有防振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片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不仅在离合器内套上,而且在凸轮机构上也设置有防振部件。
6、一种多片离合器,具备:
离合器外套,其传递来自曲轴的旋转驱动力;
离合器内套,其设置在离合器外套的内侧,从离合器外套经由摩擦片 而承受旋转驱动力,并且将该旋转驱动力向变速器轴传递;
摩擦片,其设置在离合器外套和离合器内套之间,通过在变速器轴方 向移动,对从离合器外套向离合器内套传递的旋转驱动力进行离合;
凸轮机构,其设置于离合器内套内,根据来自曲轴的旋转驱动力而对 摩擦片施加压接力,在来自变速器轴的负荷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放松摩 擦片的压接力,所述多片离合器的特征在于,
在凸轮机构上设有防振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片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机构由第一凸轮板、第二凸轮板及第三凸轮板构成,其中,
所述第一凸轮板不能相对旋转且不能在轴方向移动地配置于变速器 轴上,且具备向径向外方延伸的延伸部,在延伸部的两面形成有由凹部或 凸部任何一方构成凸轮部,
所述第二凸轮板及第三凸轮板在变速器轴的轴方向能够移动地设置, 在轴方向夹持第一凸轮板的延伸部,并在与延伸部对置的面上以进入所述 第一凸轮板上设置的凹部或凸部的方式形成由凸部或凹部构成的凸轮部,
在设有第二及第三凸轮板的凸轮部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防振 部件。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片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减轻重量 孔,将第一离合器内套设定为凸台部和环状外周部由连结部连结的形状, 将所述环状外周部的一面设定为受压面,在受压面的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有 扇,并在所述环状外周部的与所述减轻重量孔邻接的部分设置至少一个 构成所述风扇叶片的凸部。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多片离合器的防音结构。

背景技术

在从离合器轴向变速器轴传递旋转驱动的路径的途中,设置有对上 述驱动力的传递进行离合的离合器。该离合器具有多个摩擦片,通过压接 该摩擦片,将曲轴的旋转驱动力向变速器轴传递。此外,还具备凸轮机构, 其在来自曲轴的旋转驱动力增大时,放松摩擦片的压接力而使反扭矩减小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只用现有技术这样的凸轮机构,在凸轮机构工作时,因金属制 零件彼此接触往往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音结构,其能够减少多片离合器内产生的噪音向外 部的传递。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发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多片 离合器,具备:
离合器外套,其传递来自曲轴的旋转驱动力;
离合器内套,其设置在离合器外套的内侧,经由摩擦片从离合器外套 接受旋转驱动力,同时将该旋转驱动力向变速器轴传递;
摩擦片,其设置在离合器外套和离合器内套之间,通过沿变速器轴方 向移动,对旋转驱动力从离合器外套向离合器内套的传递进行离合;
凸轮机构,其设于离合器外套的内侧,根据来自曲轴的旋转驱动力给 予摩擦片压接力,在来自变速器轴的负荷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放松对摩擦 片的压接力,其特征在于,
在离合器内套上设置有防振部件。
本发明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多片离合器,其 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片由相对于离合器外套不能相对旋转且沿轴方向可移动地 配置的驱动摩擦片、和相对于离合器内套不能旋转且沿轴方向可移动地配 置并与所述驱动摩擦片交替配置的从动摩擦片构成,
上述离合器内套包括:
第一离合器内套,其相对于变速器轴不能相对旋转且沿轴方向不能移 动地配置,且具备对上述摩擦片进行压接的环状外周部;
第二离合器内套,其与从动摩擦片卡合,在变速器轴方向移动,而使 摩擦片压接或离开,且具备环状端部,该环状端部将摩擦片向变速器轴方 向按压,在其与第一离合器内套的环状外周部之间对摩擦片进行压接,
上述凸轮机构位于第二离合器内套的径向内侧,并且与第一离合器内 套邻接配置,在上述第一离合器内套上设有防振部件。
本发明第三方面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多片离合器,其 特征在于,
在比上述第一离合器内套的环状外周部更靠径向内侧设置有多个减 轻重量孔,在该减轻重量孔的内周设置有防振部件。
本发明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多片离合器,其 特征在于,
在上述减轻重量孔的内周部中的第一离合器内套的径向且在最外侧 设置有防振部件。
本发明第五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多片离合器,其 特征在于,
不仅在离合器内套上,而且在凸轮机构上也设置有防振部件。
本发明第六方面涉及一种多片离合器,具备:
离合器外套,其传递来自曲轴的旋转驱动力;
离合器内套,其设置在离合器外套的内侧,经由摩擦片从离合器外套 接受旋转驱动力,同时将该旋转驱动力向变速器轴传递;
摩擦片,其设置在离合器外套和离合器内套之间,通过沿变速器轴方 向移动,对旋转驱动力从离合器外套向离合器内套的传递进行离合;
凸轮机构,其设于离合器外套内,根据来自曲轴的旋转驱动力给予摩 擦片压接力,在来自变速器轴的负荷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松开摩擦片的压 接力,其特征在于,
在凸轮机构上设置有防振部件。
本发明第七方面在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多片离合器,其 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机构由第一凸轮板、第二凸轮板及第三凸轮板构成,其中,
上述第一凸轮板不能相对旋转且不能在轴方向移动地配置于变速器 轴上,且具备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在延伸部的两面形成有由凹部或 凸部中任何一方构成凸轮部,
上述第二凸轮板及第三凸轮板在变速器轴的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 轴方向夹持第一凸轮板的延伸部,同时在与延伸部对置的面上以进入上述 第一凸轮板上设置的凹部或凸部的方式形成由凹部或凸部构成的凸轮部,
在设有第二及第三凸轮板的凸轮部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防振 部件。
本发明第八方面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多片离合器,其 特征在于,
利用上述减轻重量孔,将第一离合器内套设定为在连结部连结凸台部 和环状外周部的形状,将上述环状外周部的一面设定为受压面,在受压面 的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有扇,并在上述环状外周部的与所述减轻重量孔邻 接的部分设置至少一个构成上述风扇叶片的凸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在离合器内套上设置有防振部件,能够防 止由凸轮机构产生的金属撞击声在离合器内套进行共振,可以实现噪音的 抑制。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通过和从动摩擦片卡合,将凸轮机构设置在不易和由凸轮机构产生的 金属撞击声产生共振的第二离合器内套的径方向内侧,因此能够使金属撞 击声难于向外部传出。另外,通过在邻接配置的第一离合器内套上设置防 振部件,能够防止由凸轮机构产生的金属撞击声在第一离合器内套进行共 振,可以实现噪音的抑制。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通过在第一离合器内套上设置减轻重量孔,且在其内周设置防振部 件,能够防止离合器在轴方向大型化。此外,通过形成减轻重量孔,即使 设置防振部件也可以实现轻量化。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
由于环状外周部与摩擦片接触,难于与由凸轮机构产生的金属撞击声 共振,而在环状外周部的内侧离开变速器轴的部位容易进行共振。因此通 过在环状外周部的内侧离开变速器轴的部位侧设置防振部件,则可以抑制 共振并抑制大的金属音的产生。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
通过在凸轮机构上也设置防振部件,可以抑制由凸轮机构产生的金属 音增大形成更大的金属音。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
通过在凸轮机构上设置防振部件,可以抑制由凸轮机构产生的金属撞 击声增大。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
在设置有凸轮部的面上设置防振部件时,不仅进入有防振部件部分凹 部的凸部的突出量增大,而且为了确保凸部的刚性,凸部也大型化,相应 地,凹部也大型化,因而,各凸轮板整体大型化,但由于在凸轮部件的相 反侧的面上设置有防振部件,因此能够防止凸部增大,从而可以抑制凸轮 机构大型化。
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
由于在第一离合器内套的环状外周部设置有风扇,因此,空气从减轻 重量孔向风扇流动,能够使离合器内套内部的空气流向外面,可以防止热 量停滞在离合器内套内部。另外,由于能够促进空气流动,所以也提高了 摩擦片的冷却性。另外,由于在环状外周部的、与减轻重量孔邻接的部分 设置有构成风扇叶片的凸部,所以能够提高环状外周部的刚性。由于环状 外周部的刚性提高,因此可以扩大减轻重量孔。由此,在设置风扇的同时 能够使第一离合器内套轻量化。另外,可以增多流通的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多片离合器1的纵剖视图;
图2是第一离合器内套1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第一凸轮板16的左视图;
图5是图4的V—V剖视图;
图6是第一凸轮板16的右视图;
图7是第二凸轮板17的右视图;
图8是图7是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图7的IX—IX剖视图;
图10是第二凸轮板17的左视图;
图11是第三凸轮板18的左视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剖视图;
图13是图11的XIII—XIII剖视图;
图14是第三凸轮板18的右视图;
图15是离合器离合机构26的左视图;
图16是图15的XVI—XVI剖视图;
图17是第一凸轮板16的左面放大图;
图18是图17的XVIII—XVIII剖面展开图。
符号说明
A1  驱动扭矩
A2  按压力
A3  按压力在倾斜面方向的分力
B1  反扭矩
B2  按压力
B3  按压力的反力在倾斜面方向的分力
1  多片离合器
2  变速器主轴
11  第一离合内座圈
11a   凸台部
11b   环状外周部
11c   连结部
12    第二离合器内套
12a   筒状部
12b   环状端部
12c   内侧突出部
13    驱动摩擦片
14    从动摩擦片
16    第一凸轮板
16a   凸台部
16b   外侧延伸部
17    第二凸轮板
17a   凸台部
17b   外侧延伸部
18    第三凸轮板
18a   凸台部
18b   外侧延伸部
19    螺栓
26    离合器离合机构
26a   凸台部
26b   环状外周部
26c   连结部
31    辅助凹凸轮
32    辅助凸凸轮
33    滑动凹凸轮
34    滑动凸凸轮
40    第一离合器内套的防振橡胶部件
42    第二凸轮板的防振橡胶部件
43    第三凸轮板的防振橡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多片离合器1的纵剖视图。该离合器设置 在从摩托车等车辆的内燃机曲轴向变速器主轴的旋转动力传递路径上,根 据驾驶者的变速操作进行离合。
图中,变速器主轴2经由滚珠轴承3可旋转地支承在未图示的曲轴箱 上。与滚珠轴承3邻接地在变速器主轴2上设置有套筒4和套筒5,与曲 轴的驱动齿轮常时啮合的从动齿轮7经由滚针轴承6相对于变速器主轴2 可相对旋转地支承在套筒5的外周。在上述从动齿轮7的凸台部7a的外 周保持有多片离合器1的离合器外套9的凸台部9a,并用铆钉10进行连 接,以使离合器外套9与上述从动齿轮7一体旋转。
在离合器外套9的内侧,第一离合器内套11经由环状垫片15与上述 从动齿轮7的凸台部7a邻接。第一离合器内套11具备凸台部11a和环状 外周部11b。第一离合器内套11的凸台部11a被花键嵌合支承于变速器主 轴2上。在离合器外套9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离合器内套12。第二离合器内 套12具备筒状部12a和图1中与其右端成一体的环状端部12b。
在上述离合器外套9上设置有相对于该离合器外套9不能相对旋转且 能够轴向移动地卡合的多个驱动摩擦片13。在上述第二离合器内套12上 设置有相对于该第二离合器内套12不能相对旋转且可轴向移动地卡合的 多个从动摩擦片14。上述驱动摩擦片13和从动摩擦片14交替配置。上述 第一离合器内套11的环状外周部11b与上述多个摩擦片组的、图1的左 端的摩擦片抵接。上述第二离合器内套12的环状端部12b与上述多个摩 擦片组的、图1的右端的摩擦片抵接。
第一凸轮板16的凸台部16a与上述第一离合器内套11的凸台部11a 邻接,且通过花键嵌合支承于变速器主轴2。第一凸轮板16在主轴2的径 向外侧具备延伸部16b,且在该延伸部的两面形成有凸轮机构。
在设置于第二离合器内套12的筒状部12a的内周的内侧突出部12c 上,第二凸轮板17和第三凸轮板18成对配置,经由螺栓19固定在沿轴 方向夹着上述第一凸轮板16的延伸部16b的位置。第二凸轮板17的凸台 部17a及第三凸轮板18的凸台部18a分别能够轴向滑动地嵌装于第一凸 轮板16的凸台部16a的外周上。在上述结构中,第二离合器内套12和第 二凸轮板17及第三凸轮板18形成一体,在第一凸轮板16的延伸部16b 的两侧可以进行一些轴方向的移动。在上述第二凸轮板17和第三凸轮板 18上,在上述第一凸轮板16的延伸部16a的对向面上,分别形成有凸轮 机构。
弹簧承受部件20与上述第一凸轮板16的凸台部16a邻接,且花键嵌 合于主轴2。垫片21和螺帽22与弹簧承受部件20邻接而设置,将第一离 合器内套11、第一凸轮板16及弹簧承受部件20固定为不能轴向移动。碟 形弹簧23安装于第二离合器内套12和弹簧座部件20之间,将第二离合 器内套12及与其成为一体的环状端部12b向第一离合器内套11一侧按压。 由此,上述多个摩擦片13、14被压接在第二离合器内套12的环状端部12b 和第一离合器内套11的环状外周部11b之间。这种状态为内燃机停止时 及正常运转时的离合器被连接的状态。
操作杆24嵌装于主轴2的中心孔2a的端部。离合器离合机构26经 由滚珠轴承25保持在其外周部,离合器离合机构26的外周与安装在第二 离合器内套12内周上的挡圈27卡合。在断开离合器的连接时,将操作杆 24克服碟形弹簧23的压紧力向图1的右侧拉动,使第二离合器内套12 向右侧移动,使摩擦片13、14离开,由此,离合器变为断开。
图1中,在第一凸轮板16和第二凸轮板17之间形成辅助凸轮机构。 其为由设置在第一凸轮板16上的辅助凹凸轮31和设置在第二凸轮板17 上的辅助凸凸轮32构成的机构。
另外,在第一凸轮板16和第三凸轮板18之间形成滑动凸轮机构。其 为由设在第一凸轮板16上的滑动凹凸轮33和设在第三凸轮板18上的滑 动凸凸轮34构成的机构。
在第一凸轮板16的凸台部16a上形成有油孔16d。由此,可以通过从 变速器主轴2的中心孔2a向由第一凸轮板16、第二凸轮板17、第三凸轮 板18及第二离合器内套12包围的空间供给油,对凸轮机构进行润滑。
图2及图3是第一离合器内套11的图,图2是第一离合器内套11的 左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本说明书中用所谓右面、左面表示 部件的面,就是基于部件置于图1的位置时的、图1中的右面、左面来表 示。第一离合器内套11是由凸台部11a、环状外周部11b和连接该两部分 的连结部11c构成的一体构造的制部件。在上述凸台部11a的内周上形 成有花键11d,且不能相对旋转地嵌合于变速器主轴2上。由于钢制部分 是一体的部件,所以通过形成减轻重量孔11e,形成从凸台部11a放射状 扩展的连结部11c。环状外周部11b的一面是受压面11f,且在其相反侧的 面上形成有构成风扇叶片的凸部11g。在上述环状外周部11b的内侧,即 在减轻重量孔11e的内周部中与上述环状外周部11b最近的部分,粘贴着 防振橡胶部件40。防振橡胶部件40通过硫化成形而粘贴。
图4~图6是第一凸轮板16的图,图4是第一凸轮板16的左视图, 图5是图4的V—V剖视图,图6是第一凸轮板16的右视图。第一凸轮 板16由凸台部16a、和从凸台部16a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外侧延伸部 16b构成。上述凸台部16a的内侧形成有花键16c,且与变速器主轴2不 能相对旋转地嵌合。在外侧延伸部的左面形成有三个辅助凹凸轮31,在外 侧延伸部的右面形成有三个滑动凹凸轮33。即第一凸轮板16是在其两面 具备凹凸轮的部件。在凸台部16a上形成有用于润滑上述凸轮部的油孔。
图7~图10是第二凸轮板17的图,图7是第二凸轮板17的右视图, 图8是图7是VIII—VIII剖视图,图9是图7的IX—IX剖视图,图10是第二 凸轮板17的左视图。第二凸轮板17由凸台部17a和从凸台部17a向半径 方向外侧延伸的外侧延伸部17b构成。上述凸台部17a的内面嵌装于第一 凸轮板16的凸台部16a的外面,且沿轴方向滑动。外侧延伸部17b设置 有三个辅助凸凸轮32,且与第一凸轮板16的辅助凹凸轮31进行卡合。在 第二凸轮板17的外侧延伸部的左面(图10),遍及几乎整个面粘贴着防振 橡胶部件42,在外侧延伸部的右面(图7),部分地粘贴着防振橡胶部件 42。防振橡胶部件42通过硫化成形来粘贴。两面的橡胶部件42经由设置 于外侧延伸部的通孔17c(图8)连接为一体。由此,能够防止橡胶部件 42的移位或脱落。在第二凸轮板17的外侧延伸部17b的六个部位设有螺 栓插入孔17d。如图1所示,这些螺栓插入孔17d是用于将第二凸轮板17 安装在第二离合器内套12的内侧突出部12c上的、用于插入螺栓19的孔。
图11~图14是第三凸轮板16的图,图11是第三凸轮板18的左视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剖视图,图13是图11的XIII—XIII剖视图,图14 是第三凸轮板18的右视图。第三凸轮板18由凸台部18a和从凸台部18a 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外侧延伸部18b构成。上述凸台部18a的内面嵌装 于第一凸轮板16的凸台部16a的外面,且沿轴向滑动。三个滑动凸凸轮 34设置于外侧延伸部18b上,与第一凸轮板16的滑动凹凸轮33卡合。在 第三凸轮板18的外侧延伸部18b的右面(图14)上环状地粘贴有防振橡 胶部件43,在第三凸轮板18的外侧延伸部18b的左面(图11),部分地 粘贴着防振橡胶部件43。防振橡胶部件43通过硫化成形来粘贴。两面的 橡胶部件43经由外侧延伸部18b上设置的通孔18c(图13)连接成一体。 由此,防止橡胶部件43的移位或脱落。在第三凸轮板18的外侧延伸部18b 的六个位置设有用于螺栓螺合用螺纹孔18d。如图1所示,这些螺纹孔是 用于将第三凸轮板18安装于第二离合器内套的内侧突出部12c的、拧紧 螺栓19用的螺纹孔。
图15及图16是离合器离合机构26的的图,图15是离合器离合机构 26的左面图,图16是图15的XVI—XVI剖视图。离合器离合机构26是 由凸台部26a、环状外周部26b和连接该两部分的连结部26c构成的一体 构造的钢制部件。该部件通过形成减轻重量孔26d,形成从凸台部26a放 射状扩展的连结部26c。环状外周部26b上形成有用于轻量化的凹部26e。 离合器分离机构26的凸台部26a经由滚珠轴承25支承在操作杆24上(图 1)。
图17是第一凸轮板16的左面即形成辅助凹凸轮31的面的放大图, 也表示与上述凹凸轮31卡合的辅助凸凸轮32的剖面。用虚线表示在相反 侧的面上形成的滑动凹凸轮33和与其进行卡合的滑动凸凸轮34。
图18是图17的XVIII—XVIII剖面展开图。图中,在中间的第一凸 轮板16两侧,第二凸轮板17和第三凸轮板18成为一体,相对于第一凸 轮16,可以沿上下左右方向相对地稍稍移动。
在图1中,内燃机停止时,由于蝶形弹簧23按压第二离合器内套12, 驱动摩擦片13和从动摩擦片14压接于第二离合器内套12的环状端部12b 与第一离合器内套11的环状外周部11b之间。来自内燃机的驱动扭矩通 过从动齿轮7向多片离合器1输入时,则离合器外套9旋转,且与离合器 外套9卡合的驱动摩擦片13、压接于驱动摩擦片13的从动摩擦片14、卡 合于从动摩擦片14的第二离合器内套12、用螺栓19固定于第二离合器内 套12上的第二凸轮板17及第三凸轮板18同时旋转。
图18中,上述旋转开始时,如上所述成一体旋转的第二凸轮板17和 第三凸轮板18上施加有驱动扭矩A1。由此,形成于第二凸轮板17的辅 助凸凸轮32向与驱动扭矩A1相同的方向移动,并与形成于第一凸轮板 16的辅助凹凸轮31的周边部一侧的倾斜面上的对向点35抵接,以与上述 驱动扭矩A1相等的按压力A2按压第一凸轮板16,从而传递上述驱动扭 矩A1。由此,第一凸轮板16也由驱动扭矩A1驱动。该驱动扭矩A1向 与第一凸轮板16花键嵌合的变速器主轴2传递,变速器主轴2也由驱动 扭矩A1驱动而旋转。以上是多片离合器1正常运转时的旋转驱动力传递 机制。
随着从内燃机通过从动齿轮7输入到多片离合器1的驱动扭矩A1的 增大,辅助凸凸轮32施加于辅助凹凸轮31上的对向点35的按压力A2增 加,通过上述按压力A2在倾斜面方向的分力A3使辅助凸凸轮32压向倾 斜面方向,第二凸轮板17沿倾斜面向上述分力A3方向移动。此时,第三 凸轮板18也同时移动,该移动通过螺栓19向联接为一体的第二离合器内 套12(图1)传递,将第二离合器内套12和与其一体的环状端部12a向 压接摩擦片13、14的方向按压。上述第二凸轮板17的移动量取决于来自 摩擦片组的压接力的反力的平衡。即根据来自内燃机的驱动扭矩A1的大 小,上述第二凸轮板17向辅助凹凸轮31的倾斜面方向移动,使环状端部 12a向辅助(assist)摩擦片的压接力的方向移动,从而传递增大的驱动扭 矩。
图18中,箭头B1表示反扭矩的方向。由变速器主轴2传递的反扭矩 B1比驱动扭矩A1大时,滑动凹凸轮33相对滑动凸凸轮34向与反扭矩 B1相同的方向移动,滑动凹凸轮33的周边部一侧倾斜面与滑动凸凸轮34 上的对向点35抵接,以与上述反扭矩B1相等的按压力B2经由滑动凸凸 轮34按压第三凸轮板18。
反扭矩B1增加,滑动凹凸轮33的周边部施加于滑动凸凸轮34的对 向点36的按压力B2增加,则通过该按压力B2的反力在倾斜面方向的分 力B3使第三凸轮板18沿倾斜面向上述反力分力B3方向移动。此时,第 二凸轮板17也同时移动。该移动传递到由螺栓19联接为一体的第二离合 器内套12,将第二离合器内套12和与其成一体的环状端部12a向使摩擦 片13、14的分离的方向按压。即,在来自变速器主轴2的反扭矩B1比驱 动扭矩A1大时,上述第二凸轮板17和第三凸轮板18产生移动,对环状 端部12a的摩擦片的压接力降低,而使摩擦片滑动。由此,辅助凸轮机构 减少扭矩的传递,作为反扭矩限制器发挥功能,使在减速时的逆输入扭矩 减轻,使发动机制动缓和,所以能够降低驱动系统受到的负荷。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表示的是使用橡胶部件作为防振部件的例 子,防振部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或这些材料的复 合材料,另外,防振材料的安装方法除了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方法以外,也 可以为烧结、螺栓联接等方法。
如上详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效果。
(1)通过在离合器内套设置防振部件,可以防止在凸轮机构中产生 的金属撞击声在离合器内套进行共振,能够实现噪音的抑制。
(2)第二离合器内套12因其与从动摩擦片14卡合而难于和凸轮机 构产生的金属撞击声发生共振,由于是在该第二离合器内套12的径方向 内侧设置凸轮机构,因此,能够使金属撞击声难于向外部传出。另外,通 过在邻接配置的第一离合器内套11上设置防振部件,能够防止凸轮机构 产生的金属撞击声在第一离合器内套11产生共振,实现噪音的抑制。
(3)通过在第一离合器内套11上设置减轻重量孔,在减轻重量孔内 周设置防振部件,能够通过防止离合器沿轴方向大型化而防振。另外,通 过进行去重,即使设置有防振部件也能够实现轻量化。
(4)由于第一离合器内套11的环状外周部11b与摩擦片接触,难于 和凸轮机构产生的金属撞击声产生共振,而在环状外周部的内侧离开变速 器轴的部位容易共振。所以,通过在环状外周部11b的内侧离开变速器轴 部位一侧设置防振部件,可以抑制共振,抑制大的金属撞击声的产生。
(5)通过在凸轮机构上设有防振部件,能够抑制由凸轮机构产生的 金属撞击声进一步增大形成更大的金属撞击声。
(6)在设置有凸轮机构的面上设置防振部件时,不仅只是突入具有 防振部件部分凹部的凸部的突出量增大,而且用于确保凸部刚性的凸部也 大型化,相应地,凹部也大型化,因而各凸轮板整体大型化了,由于在设 置凸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大面积上设置防振部件,能够防止凸凸轮过 大,从而抑制凸轮机构大型化。
(7)由于在第一离合器内套11的环状外周部设置有风扇,使空气从 减轻重量孔流向风扇,能够使离合器内套内部的空气流向外面,可以防止 热量停滞在离合器内套内部。另外,由于能够促进空气流动,所以也提高 了摩擦片的冷却性。另外,由于环状外周部的、与减轻重量孔对应的位置 设置有构成风扇叶片的凸台,所以能够提高环状外周部的刚性,由于外周 部的刚性提高,所以可以扩大减轻重量孔。由此,在设置风扇的同时能够 使第一离合器内套11轻量化。另外,可以增多流通的空气。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225993号公报(图1)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离合器片 2020-05-11 607
湿式多片离合器 2020-05-13 271
多片式离合器 2020-05-13 793
一种离合器面片 2020-05-13 1001
离合器弹片 2020-05-12 929
离合器弹片 2020-05-12 338
离合器片 2020-05-11 877
膜片弹簧离合器 2020-05-12 227
多片离合器 2020-05-11 632
离合器弹片 2020-05-11 53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