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变速箱和齿轮 / 滑行 / 雪上滑行具

滑行

阅读:828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滑行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雪 上 滑行 具包括雪板状滑行板、前、后支柱、把手、刚性骨架、两骨架延长部、脚 支撑 板、脚保持带及缓冲物;前支柱下端前后旋动地设在滑行板前部并向斜后上方延伸;把手固定于前支柱上端;刚性骨架前端旋设在前支柱中间部并向后方分为双股状并向下延伸;骨架延长部沿滑行板侧缘往后延伸而固定在滑行板上;脚支撑板置于骨架延长部间;后支柱前端旋设在前支柱上部并往下后方延伸,后端旋设在脚支撑板上。其操作性和滑行性十分理想。,下面是滑行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滑行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雪板状滑行板;
前方支柱,其下端以仅能按前后方向旋动的方式装设在所述滑行板的前方部分 并自所述处往斜后上方延伸;
把手,它固定于所述前方支柱的上端;
刚性骨架,其前端以可旋动的方式装设在所述前方支柱的中间部,自所述处往 后方分为双股状,而向下延伸至所述滑行板上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后方为止;
两骨架延长部,它们承续所述双股状的刚性骨架并沿着所述滑行板的侧缘往后 方延伸而被固定在所述滑行板上;
支撑板,它配置于所述骨架延长部之间;
后方支柱,其前端以可旋动的方式装设在所述前方支柱的上部,自所述处往下 后方延伸,后端以可旋动方式装设在前述脚支撑板;
脚保持带,它设于前述骨架延长部或脚支撑板上;以及
缓冲物,它设于所述前方支柱、刚性骨架、以及后方支柱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上滑行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方支柱的相对于滑行 板所成的度设定为60~80度。

说明书全文

发明有关一种滑行

作为雪上滑行具的代表物已知有雪板。但在雪板的操作上有下述两个困难:

1)使用者是以横向的姿势,一边取得平衡一边往横方向滑行其操作困难,这从 人体工程学来说是不合理的。

2)即使使用者的下半身是固定在用具上,但上半身仍呈悬空状态,因此难以取 得平衡。

作为雪上滑行具,另一种较普及的是美国专利第5351975号所揭示的雪上自行 车。这种雪上自行车具有前部转向滑行板以及后部支撑滑行板,于后部支撑滑行板 上具有可让使用者的双脚并拢踩踏的支撑板,并在上述前部转向滑行板上装设有把 手。

上述雪上自行车,由于使用者是面向前方并往前方滑行,因此从人体工程学原 理看,这种雪上自行车要优于雪板,且由于具备把手,可使上半身保持某种程度的 平稳,所以具有操作性较理想的优点。

然而,所述雪上自行车,由于在具有挠曲性的支撑滑行板的大致全长上固定着 刚性的骨架延长部,因此无法有效灵活地发挥滑行板原本具备的操作性。上述的雪 上自行车具有以下4个缺点:

1)无法借助把手操作来进行方向变换,而是以轨迹运动(体重移动)来操作。由 于把手的存在想要依靠它,但结果反而成为操作上的妨碍。

2)虽自前板的前端部到后板的后端部为止约160公分,但因分成2片,故有效 轨迹长度相较于滑雪板、雪板显得极短,这会对于操作造成影响。

3)前板短,完全无法发挥原来板子所具的挠曲特性。又后板的全长也几乎受到 刚性骨架的限制,也无法发挥其挠曲性。

4)以目前的结构来说,将把手转向右边则骨架会往左倾,转向左边则会往右倾。 这样,在滑行时势必要一边作逆转向一边进行滑动弯曲,即常常必须减速来进行弯 曲。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操作性理想且能充分发挥滑 行板本身特性的雪上滑行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雪上滑行具,其特点是,它包括:雪板状滑行板; 前方支柱,其下端以仅能往前后方向旋动的方式装设在所述滑行板的前方部分,自 所述处往斜后上方延伸;把手,系固定于所述前方支柱的上端;刚性骨架,其前端 系以可旋动的方式装设在前述前方支柱的中间部,自所述处往后方分为双股状,而 向下延伸至前述滑行板上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后方为止;两骨架延长部,它们 承续所述双股状的刚性骨架沿着所述滑行板的侧缘往后方延伸,而被固定在所述滑 行板上;脚支撑板,它配置于所述骨架延长部之间;后方支柱,其前端以可旋动的 方式装设在前述前方支柱的上部,自所述处往下后方延伸,后端以可旋动方式装设 在前述脚支撑板;脚保持带,它设于所述骨架延长部或是脚支撑板上;以及缓冲物, 它设于所述前方支柱、刚性骨架、以及后方支柱上。

借助本发明的雪上滑行具在雪上滑行时,使用者是在双脚并拢的状态下搭乘于 上述脚支撑板上,且脚是放在保持带中、握着把手来滑行,这样,使用者能以前倾 的姿势让身体面向行进方向来滑行,又借助握住把手可轻易地取得上半身的平衡; 此外,借助有效地灵活运用上述滑行板的挠曲,则不但有雪上自行车的使用便利性, 也可维持雪板的旋绕性。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雪上滑行具的结构,以便更清楚 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雪上滑行具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雪上滑行具10具有雪板状滑行板12,作为所述滑行板12, 可使用现有的雪板,而在其中设置下述骨架等的装设孔,作为雪板,也可使用休闲 (free ride)用、登山用、自由式用等其中任一种。

前方支柱14的下端14a借助由铰链16以仅在滑行板12的前后方向旋动自如 的方式装设于所述滑行板12的前方部分上。所述前方支柱14根据使用者的身高, 自上述下端14a往斜后上方延伸既定的长度。上述前方支柱14与滑行板12所成的 度为60~80度、较佳为65~75度。于上述前方支柱14的上端固定着图示形状的 把手18。刚性骨架20的前端20a以可借助由铰链22在上下方向旋动自如的方式 装设于前述前方支柱14的中间部。此刚性骨架20自上述前端20a往后方分为双股 状,自上述滑行板12上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到后方斜下延伸。二个刚性骨架延 长部24、26一体地连接于所述双股状的刚性骨架上。所述的刚性骨架延长部24、 26沿着上述滑行板12的侧缘往后方延伸,借助螺丝等固定在所述滑行板12上。 脚支撑板28配置在上述滑行板12的上述骨架延长部24、26之间,供使用者的脚 可踏在上面。所述脚支撑板28,其本体以刚性的矩形金属板构成,而较理想是其 两侧部的大致全长来熔接固定于上述骨架延长部24、26的侧部或者所述脚支撑板 28其两侧前方部与后方部的至少4个位置借助螺丝等固定于滑行板12上而与滑行 板12连接成一体。还可以将上述骨架延长部24、26与脚支撑板28事先熔接,然 后以螺丝等固定于滑行板12上。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脚支撑板28的脚踏表面的上 面敷设橡胶等来防滑。另外,拖的带状脚保持带30装设于上述脚支撑板28(或 是骨架延长部24、26)的前方部分,让双脚在横方向靠齐而宽松地保持其间。

后方支柱32的前端以可借助由铰链34在上下方向旋动自如的方式装设于上述 前方支柱14的上部。所述后方支柱32往后下方斜向延伸,其下端在上述脚保持带 30的后方,以可借助铰链36在滑行板12或脚支撑板28上下方向旋动自如的方式 装设着。

所述后方支柱32由使用者的双腿所夹住,当旋绕时可使体重轻易地施加在旋 绕内侧的轨迹上而使旋绕变得容易。为有效地进行所述体重所产生的的传递,上 述脚支撑板28的全体尽可能地确实固定在滑行板12上是较理想的。

在上述前方支柱14、刚性骨架20、以及后方支柱32的中间,设有缓冲物38、 40、42、44。所述的缓冲物38、40、42、44与上述的铰链16、22、34、36相辅, 实现将滑行板12的挠曲加以吸收的作用。这样,此雪上滑行具可有效地运用旋绕 时的滑行板的轨迹,大幅度地提升旋绕性、操作性。与本发明的雪上滑行具相比较, 上述雪上自行车的后方的滑行板会因为骨架或脚支撑板的装设成为实质上的刚体而 不利于获得上述旋绕性、操作性,因此并不理想。

滑行板12是将木材、金属、玻璃纤维、或纤维等以合成树脂层压得到的雪 板构成材料制成。为避免相对于具有落差的雪面所成的滑行面产生摩擦、尤其是 在旋绕滑行时的静摩擦,同时成为可发挥旋绕中的轨迹的状态,所述滑行板的下面 侧缘部以坚硬的金属轨条(即边材)来增强是较理想的。

另一方面,上述前方支柱14、刚性骨架20(包含骨架延长部24、26)、以及后 方支柱32以例如合金等的金属管来构成为较理想的。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雪上滑行具在雪上滑行时,使用者是在双脚并拢的状态下 搭乘于上述脚支撑板上,且脚是放在保持带中、握着把手来滑行,这样,使用者能 以前倾的姿势让身体面向行进方向来滑行,而借助握住把手可轻易地取得上半身的 平衡。此外,借助由有效地灵活用上述滑行板的挠曲,则不但有雪上自行车的使用 便利性,也可维持雪板的旋绕性。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绳索滑行器 2020-05-13 679
滑行鞋 2020-05-11 988
滑行板 2020-05-11 195
滑行架 2020-05-11 860
滑行装置 2020-05-11 815
滑行车 2020-05-12 66
滑行车 2020-05-12 725
滑行工具 2020-05-11 1046
滑行电动车 2020-05-13 263
一种滑行马 2020-05-13 62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