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载气动

阅读:3发布:2021-02-05

专利汇可以提供过载气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载 气动 泵 浦。它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上设有气动泵 单体 和控制 阀 ,所述气动泵单体包括压 力 源缸部、油压部及气控阀 气缸 部,所述压力源缸部设有气压缸腔体,所述气压缸腔体内设有推动 活塞 以及与所述推动活塞相配的复位 弹簧 ,推动活塞上设有 增压 杆,所述增压杆一端伸入到油压部上设置的与增压杆间隙配合的油压缸腔体内,所述油压缸腔体分别与出油孔和入油孔相通,所述 控制阀 包括与出油孔连通的调压阀及电磁换向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载气动泵浦结构紧凑,能反复并快速地进行自动吸油、气压打油以及回油动作,并具有过载保护功能。,下面是过载气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过载气动浦,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上设有气动泵单体和控制,所述气动泵单体包括压源缸部、油压部及气控阀气缸部,所述压力源缸部设有气压缸腔体,所述气压缸腔体内设有推动活塞以及与所述推动活塞相配的复位弹簧,推动活塞上设有增压杆,所述增压杆一端伸入到油压部上设置的与增压杆间隙配合的油压缸腔体内,所述油压缸腔体分别与出油孔和入油孔相通,所述油压缸腔体内设有与出油孔相配的出油阀座以及与入油孔相配的入油阀座,所述气控阀气缸部包括气控阀气缸以及所述气控阀气缸一侧设有的与所述出油孔相通的回油腔,所述回油腔内设有控制出油孔通路的珠提动阀,所述控制阀包括与出油孔连通的调压阀及电磁换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气动泵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缸腔体一端的压力源缸部上设有与其相通的增压杆孔,所述增压杆另一端与所述增压杆孔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气动泵浦,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阀座包括带有开口的出油阀盖、封闭出油阀盖封油口的钢珠以及一端与钢珠接触、另一端与出油阀盖接触的弹簧,所述入油阀座包括带有封油口的入油阀盖、封闭入油阀盖封油口的钢珠以及一端与钢珠接触、另一端与出油阀盖接触的弹簧,并且所述出油阀盖封油口朝向油压缸腔体外,所述入油阀盖封油口朝向油压缸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气动泵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阀气缸包括有一气控阀气缸腔体,所述气控阀气缸腔体内设有气控活塞以及与所述气控活塞相配的回位弹簧,所述气控活塞上设有提动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载气动泵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阀气缸部设有回油孔,所述回油腔与回油孔相通,所述回油腔内设有钢珠座,所述钢珠座与回油孔相通,钢珠座上设有控制出油孔与回油腔之间通路的所述钢珠提动阀,所述提动牟伸入钢珠座与所述钢珠提动阀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载气动泵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阀气缸包括有一气控阀气缸腔体,所述气控阀气缸腔体内设有气控活塞以及与所述气控活塞相配的回位弹簧,所述气控活塞上设有提动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载气动泵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阀气缸部设有回油孔,所述回油腔与回油孔相通,所述回油腔内设有钢珠座,所述钢珠座与回油孔相通,钢珠座上设有控制出油孔与回油腔之间通路的所述钢珠提动阀,所述提动牟伸入钢珠座与所述钢珠提动阀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气动泵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两位五通阀。

说明书全文

过载气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泵泵站,尤其涉及一种能反复进行自动吸油、手动出油动作并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过载气动泵浦。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气动泵和液压泵大多为分体的,如申请号为20082008891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动泵,具有气缸体,置于气缸体内的气缸,安装在气缸上的上、下密封体,在气缸体内壁开有一对对称布置且特征相同的内回气孔,同一端的内回气孔有上下二个,沿着同一根轴线垂直布置,开口在气缸体内壁,壁内通过垂直于二孔之间的连接孔使其连通,内回气孔二个连通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上、下密封体之间的距离。这种气动泵虽然可以快速反复动作,但其输出压较小,在生产上无法达到机器的操作系统要求,而单纯的液压泵虽然输入压力比较大,但是反复动作比较迟缓,同样无法满足机器操作系统的要求。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过载气动泵浦,采用液压和气压一体组合,结构紧凑,能反复并快速地进行自动吸油、气压打油以及回油动作,满足了机器操作系统的要求,并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它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上设有气动泵单体和控制,所述气动泵单体包括压力源缸部、油压部及气控阀气缸部,所述压力源缸部设有气压缸腔体,所述气压缸腔体内设有推动活塞以及与所述推动活塞相配的复位弹簧,推动活塞上设有增压杆,所述增压杆一端伸入到油压部上设置的与增压杆间隙配合的油压缸腔体内,所述油压缸腔体分别与出油孔和入油孔相通,所述油压缸腔体内设有与出油孔相配的出油阀座以及与入油孔相配的入油阀座,所述气控阀气缸部包括气控阀气缸以及所述气控阀气缸一侧设有的与所述出油孔相通的回油腔,所述回油腔内设有控制出油孔通路的珠提动阀,所述控制阀包括与出油孔连通的调压阀及电磁换向阀。本实用新型是液压操作系统的动力单元,油箱提供液压油,调压阀控制输出压力油的压力,并电磁换向阀来控制液压操作系统的动作,气动泵单体将气压转化为液压。气动泵单体的压力源缸部与外部气压源相连,从而推动推动活塞移动,压缩复位弹簧,并带动与推动活塞相连的增压杆,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杆的移动又使得油压缸腔体体积变小,在油压缸腔体产生油压,液压油打开出油阀座,顺着出油孔流出,实现打油动作;当撤去外部气压源时,复位弹簧回位,推动活塞连同增压杆一起反向运动,使得油压缸腔体体积变大,此时,出油阀座关闭,入油阀座由于内外压差被打开,液压油从与入油孔相连的油箱进入到油压缸腔体内,实现自动吸油动作。通过对外部气压源的控制,本实用新型可以反复实现自动吸油、气压打油动作。当出油孔内压力过载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控制气控阀气缸部的气缸气压来带动钢珠提动阀,以实现回油,达到过载保护动作。
[0005] 作为优选,所述气压缸腔体一端的压力源缸部上设有与其相通的增压杆孔,所述增压杆另一端与所述增压杆孔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杆可在增压杆孔移动。
[0006] 作为优选,所述出油阀座包括带有开口的出油阀盖、封闭出油阀盖封油口的钢珠以及一端与钢珠接触、另一端与出油阀盖接触的弹簧,所述入油阀座包括带有封油口的入油阀盖、封闭入油阀盖封油口的钢珠以及一端与钢珠接触、另一端与出油阀盖接触的弹簧,并且所述出油阀盖封油口朝向油压缸腔体外,所述入油阀盖封油口朝向油压缸腔体。出油阀座用于控制液压油输出,入油阀座控制液压油从油箱输入至油压缸腔体。入油阀盖和出油阀盖内的钢珠安装方向相反,是为了保证出油阀座和入油阀座不同时打开或关闭。
[0007] 作为优选,所述气控阀气缸包括有一气控阀气缸腔体,所述气控阀气缸腔体内设有气控活塞以及与所述气控活塞相配的回位弹簧,所述气控活塞上设有提动牟。在进行回油动作时,通过往气控阀气缸腔体输入控制气压,可以推动气控活塞连通与其相连的提动牟一起运动,而回位弹簧用于气控活塞及提动牟回位。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气控阀气缸部设有回油孔,所述回油腔与回油孔相通,所述回油腔内设有钢珠座,所述钢珠座与回油孔相通,钢珠座上设有控制出油孔与回油腔之间通路的所述钢珠提动阀,所述提动牟伸入钢珠座与所述钢珠提动阀相连。回油时当提动牟向左移动,钢珠提动阀也同步向左移动,使得钢珠提动阀堵在出油孔油路上并切断出油孔,在钢珠提动阀移动的同时钢珠座也被打开,压力油只能进入到回油腔,并从回油孔流回油箱。当然也通过钢珠提动阀控制出油孔的开度,从而来调节系统的压力及流量。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两位五通阀。
[0010]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和气压一体组合,结构紧凑,能反复并快速地进行自动吸油、气压打油以及回油动作,并具有过载保护功能。附图说明
[0011]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2]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泵单体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 标号说明:1A、气动泵单体;1、压力源缸部;11、气压缸腔体;12、推动活塞;13、复位弹簧;14、增压杆;2、油压部;21、油压缸腔体;22、出油孔;23、入油孔;24、出油阀座;25、入油阀座;3、气控阀气缸部;31、钢珠提动阀;32、气控阀气缸腔体;33、提动牟;34、气控活塞;35、回位弹簧;36、回油腔;37、回油孔;38、钢珠座;2A、油箱;3A、调压阀;4A、电磁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5]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过载气动泵浦,如图1、2所示,包括油箱2A、气动泵单体1A、调压阀3A和两位五通的电磁换向阀4A,调压阀3A和电磁换向阀4A通过油管串联在气动泵单体1A的出油孔22油路上。
[0016] 如图2所示,气动泵单体1A由压力源缸部1、油压部2及气控阀气缸部3三者组合成一体。
[0017] 压力源缸部1内制有气压缸腔体11,气压缸腔体11内安装有推动活塞12以及安装在推动活塞12一侧的复位弹簧13,推动活塞12上安装固定有一增压杆14,增压杆14一端伸入到油压部2内的油压缸腔体21内,并与该段油压缸腔体21间隙配合,气压缸腔体11一端的压力源缸部1制有与其相通的增压杆孔,增压杆14另一端与该增压杆孔间隙配合。
[0018] 油压缸腔体21分别与出油孔22和入油孔23相通,油压缸腔体21内安装有控制出油孔22油路的出油阀座24以及控制入油孔23油路的入油阀座25,出油阀座24包括带有开口的出油阀盖、封闭出油阀盖封油口的钢珠以及一端与钢珠接触、另一端与出油阀盖接触的弹簧,入油阀座25包括带有封油口的入油阀盖、封闭入油阀盖封油口的钢珠以及一端与钢珠接触、另一端与出油阀盖接触的弹簧,并且安装时保证出油阀盖封油口朝向油压缸腔体21外,入油阀盖封油口朝向油压缸腔体21。
[0019] 气控阀气缸部3包括气控阀气缸以及位于气控阀气缸一侧的与出油孔22相通的回油腔36,气控阀气缸包括气控阀气缸腔体32,气控阀气缸腔体32内安装有气控活塞34以及与气控活塞34相配的回位弹簧35,气控活塞34上安装固定有提动牟33,气控阀气缸部3上还制有与回油腔36相通的回油孔37,回油腔36内安装有与回油孔37相通的钢珠座38,钢珠座38上设有控制出油孔22与回油腔36之间通路的钢珠提动阀31,提动牟33伸入钢珠座38与钢珠提动阀31相连。
[0020] 使用时,将外部的压缩气体通过压力源缸部1上设置的进气孔输入气压缸腔体11,推动推动活塞12,使得推动活塞12克服向右运动,并将复位弹簧13压缩,此时与推动活塞12联动的增压杆14也向右运动,挤压油压缸腔体21内的液压油,产生油压,从而使得出油阀座24上的封油口打开,压力油从出油阀座24上的封油口输入到出油孔22;当停止向气压缸腔体11内输入压缩气体时,由于推动活塞12一面无压力作用,复位弹簧13开始复位,推动活塞12受弹簧力推动与增压杆14一起向左运动,此时出油阀座24关闭,由于增压杆14向左运动时,会在油压缸腔体21内形成真空,此时入油阀座25内的封油口因为压差的存在被打开,与气压泵单体相连的油箱2A内的液压油从入油孔23抽取到油压缸腔体
21,为下一个打油做好准备。可通过对外部输入压缩气体的控制可反复进行自动吸油、气压打油的动作。当出油孔内压力过载时,向气控阀气缸腔体32内输入压缩气体,推动气控活塞34,使得与气控活塞34相连的提动牟33向左运动,并推动钢珠提动阀31切断出油孔22的油路,在钢珠提动阀31移动的同时钢珠座38也被打开,压力油从油压缸腔体21进入到回油腔36,并从回油孔37流回与回油孔37相连通的油箱2A内,完成回油,达到过载保护作用。进行压力调节时,只需控制调压阀3A调节即可。进行液压操作系统动作切换时,只需使用电磁换向阀4A调节即可。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