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

阅读:894发布:2023-02-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增压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公开了一种在 增压 器 的 阀 体上形成变压通道以接通阀机构和变压室的改进。上述变压通道含有一对在 阀体 上形成的径向孔和一组用以沟通各径向孔的轴向沟槽。这就保证了因此而带有多个流道的变压通道有足够的 沟道 面积,故能够减弱 增压器 起动 时空 气通过变压通道流入变压室时所产生的声音而不会降低增压器起动时的响应特性。,下面是增压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增压器含有:一个可滑动地设置在一个壳体内的、大 体上是圆柱形的体;跨越一个安装在上述阀体中的动活塞的 一个恒压室和一个变压室;一个接纳在上述阀体内、用于开、关 流体通道的阀机构;一条在上述阀体中轴向形成的、用于接通上 述恒压室和阀机构的恒压通道;一条在上述阀体中形成的、用于 接通上述阀机构和变压室的变压通道;一条在上述阀体中形成的、 用于接通上述阀机构和压力流体源的压力通道;一个构成上述阀 机构的一部分、且可滑动地配合在上述阀体中的阀柱塞;一个在 上述阀体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的、用于引导上述阀柱塞进行滑动 的导向机构;一个在上述阀体中径向形成的、位于上述导向机构 前面的第一径向孔及一个与上述第一径向孔形成活动接合的键 件;和一个在上述阀体中径向形成的、位于上述导向机构的后面 以构成上述的变压通道的第二径向孔;其特征在于,导向机构和 可滑动地与上述导向机构相接触的上述阀柱塞的外圆柱表面至少 有一个带有能接通上述第一和第二径向孔的轴向沟槽,变压通道 由包括第一径向孔和轴向沟槽的第一流道、和包括第二径向孔的 第二流道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轴向沟槽形成在 阀柱塞的外圆柱表面上。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增压,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在体上形成 变压通道以接通阀机构和变压室的改进。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增压器含有一个可滑动地设置在一个壳体中 的、基本上是圆柱形的阀体;跨越一个安装在阀体中的动活塞的 一个恒压室和一个变压室;一个被接纳在上述阀体内、用于开关流 体通道的阀机构;一条在上述阀体中轴向形成的、用于接通上述恒 压室和阀机构的恒压通道;一条在上述阀体中形成的、用于接通上 述阀机构和变压室的变压通道;一条在上述阀体中形成的、用于接 通上述阀机构和压力流体源的压力通道;一个构成上述阀机构的一 部分、且可滑动地配合在上述阀体中的阀柱塞;一个在上述阀体的 内圆周表面上形成的、用于引导上述阀柱塞进行滑动的导向机构; 一个在上述阀体中径向形成的、位于上述导向机构前面的第一径向 孔及一个与上述第一径向孔形成活动接合的键件;和一个在上述阀 体中径向形成的、位于上述导向机构的后面以构成上述的变压通道 的第二径向孔。

在上述的增压器中,在上述阀体中形成的、以构成变压通道的 第二径向孔保证了足够的沟道面积,但是由于变压通道在阀体上形 成,故作为压力流体的空气通过一个蛇形的流道进入变压室。这就不 利地增大了在增压器工作时空气从变压通道进入变压室时所产生的 声音。

现有技术中已有由第一径向孔和在导向机构中形成的一个轴向 沟槽(代替第二径向孔)组成一个变压通道的建议。在这种例子中, 虽然可减小空气流动时所产生的声音,但是,由于变压通道的沟道面 积减小了,故损坏了增压器的工作响应特性,这显然是一种缺点。

从上述的观点出发,按照本发明,在一种增压器中(该增压器含 有下列构件:一个可滑动地设置在一个壳体内的、大体上是圆柱形 的阀体;跨越一个安装在上述阀体中的动力活塞的一个恒压室和一 个变压室;一个被接纳在上述阀体内、用于开、关流体通道的阀机构; 一条在上述阀体中轴向形成的、用于接通上述恒压室和阀机构的恒 压通道;一条在上述阀体中形成的、用于接通上述阀机构和变压室 的变压通道;一条在上述阀体中形成的、用于接通上述阀机构和压 力流体源的压力通道;一个构成上述阀机构的一部分、且可滑动地 配合在上述阀体中的阀柱塞;一个在上述阀体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 的、用于引导上述阀柱塞进行滑动的导向机构;一个在上述阀体中 径向形成的、位于上述导向机构前面的第一径向孔及一个上述第一 径向孔形成活动接合的键件;和一个在上述阀体中径向形成的、位 于上述导向机构的后面以构成上述变压通道的第二径向孔),导向机 构或置于阀体中与导向机构形成滑动接触的阀柱塞的外圆柱部分中 至少有一个带有接通第一和第二径向孔的轴向沟槽,并由第一和第 二径向孔和上述沟槽一起构成变压通道。

采用这种结构,可保证变压通道有足够的沟道面积,并且变压通 道可由多个流道组成。用这种办法可减小压力流体流过变压通道时 所产生的声音而不会使增压器起动时的响应特性变坏。

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及其特征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的说明中将更加明了,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横剖面图;

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部分横剖面图;

图3是沿图1中的III-III线的部分横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横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横剖面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增压器的横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和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增压器一 起动时所产生的音量的比较曲线;

图8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横剖面图。

下面参见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在图1中,前壳体1 和后壳体2一起构成一个封闭的容器,在该容器中对中地设置了一 个中心板3从而将该容器的内部分成一对前、后室4、5。一个基本上 是圆柱形的阀体6可滑动地延伸穿过后壳体2和中心板3的轴向部 位,在它们之间分别用环形密封件7、8提供气密密封。

分别设置在前、后室4、5中的一个前动力活塞9和后动力活塞 10各与阀体6相连接,并且在动力活塞9、10的后表面上分别设置 前、后隔膜13、14,从而形成了一个恒压室A和一个跨越前隔膜13 的变压室B以及一个恒压室C和一个跨越后隔膜14的变压室D。

在阀体6中设置了一个本身为现有技术所熟知的阀动机构15、 用以开启和关闭上述的一对恒压室A、C和一对变压室B、D间的流 体通道。具体地说,上述的阀动机构15含有一个由阀体6形成的环 状的第一阀座16、一个位于环状的第一阀座16径向向里处、且形成 在可滑动地装配在阀体6中的阀柱塞17上的第二阀座18和一个 由弹簧19向前压到座落在阀座16或18上的阀件20。

由第一阀座16和阀件20相接触而形成的由环形阀座径向向外 的空间通过阀体6上轴向形成的恒压通道23与恒压室A、C相通, 而恒压室A则通过安装在前壳体1上的负压导入管(未示出)与一 个进气歧管相通。

由第一阀座16和阀件20相接触而形成的从环形阀座径向向里 的空间和由第二阀座18与阀件20相接触而形成的从环形阀座径向 向外的空间或者位于两个环形座之间的空间通过含有阀体6上的 径向孔6a的第一变压通道24与变压室D相接通,而变压室D则通 过阀体6中形成的第二变压通道25与变压室B相接通。

最后,由第二阀座18和阀件20相接触而形成的从内环形座径 向向里的空间通过阀体6中形成的大气通道26和位于通道中的过 滤器27与大气相接通。

阀柱塞17由阀体6的内圆周表面上邻近径向孔6a处的区域中 形成的导向机构6b导引、进行轴向滑动,并且其右端与一个输入轴 28相连接,输入轴28则与一个刹车踏板(未示出)机械连接。另一方 面,阀柱塞17的左端与包含在推杆29的凹座29a中的反应盘30 的右端面相对置。

推杆29的左端可滑动地穿过密封件33和前壳体1的轴向部分 而到达壳体的外面以便和主气缸的活塞(未示出)相连接。阀体6通 常通过一个复位弹簧34保持在图中所示的非工作位置上。

在阀体6上且位于导向机构前面附近处有一个径向孔6C,在径 向孔6C中可活动地插入一个键件35以使和阀柱塞17相接合从而 防止了阀柱塞17与阀体6脱开。径向孔6C的轴向尺寸选用约等于 键件35的厚度的两倍,因此,键件35可分别相对于阀体6和阀柱 塞17作小距离的轴向移动。

在增压器的非工作状态下,各种构件,如阀体6或类似零件由 复位弹簧34沿向后的方向推压,故键件35到达如图1所示的与后 壳体2的内壁表面相毗邻的停靠位置。在这种不工作的状态下,键 件35使阀柱塞17保持在位于阀体6之前方的位置,从而将阀件20 带到靠近第一阀座16的位置上,因此,一旦压下刹车踏板而驱动输 入轴28和阀柱塞17向前时,阀动机构15立即执行流体通路的开、 关动作。

上述的结构及其工作基本上保持已知的普通增压器的情况。

如图2和3所示,环绕导向机构6b的周面等距离地形成了四 个轴向槽6d,用以接通在导向机构6b上前后形成的径向孔6a和 6c,这样不仅由径向孔6a而且也由径向孔6c和各沟槽6d构成了第 一变压通道24。

用这种方法构成第一变压通道24便保证了在本实施例中的第 一变压通道有足够的通道面积,并且,第一变压通道24不仅包括由 径向孔6a所提供的通道,而且还包括由与沟槽6d相通的径向孔6c 所形成的通道。

因此,当增压器起动时,空气则由第一变压通道24径向地进入 变压室D中,故能使增压器起动时有良好的响应特性。由于流过第 一变压通道24的空气是通过图1中虚线所示的一对流道进入变压 室D的,故能降低空气流动时所产生的声音。

图4和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在图4所示的第 二实施例中,所形成的导向机构6b′带有6个沿圆周隔开的轴向沟 槽6d′。在图5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所形成的导向机构6b″带有16 个沿圆周隔开的轴向沟槽6″。

请注意,与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相反,如图6所示的普通增压 器的导向机构6b不带有如本发明中所形成的多个沟槽6d,因此,其 第一变压通道24只由位于导向机构6b后面的径向孔6a组成。

采用这种现有的技术也能够保证第一变压通道24有充够的沟 道面积,因为它可以增加径向孔6a的宽度,但是,由于第一变压通 道24仅由径向孔6a形成,故当空气通过第一变压通道24进入变压 室时,将是不和谐地由单一通道流入,这将会造成在起动时产生声 音较大的缺点。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增压器在 空气流入第一变压通道时所产生的音量的比较曲线。从这种实验结 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产生的音量比现有技术的增压器少 1.5-2分贝。图7中横座标代表当空气进入变压室D时压力升高的 速率。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沟槽6d(6d′,6d″)位于阀体6(6′,6″)上形成 的导向器6b(6b′,6b″)中,但是沟槽106d可以设置在与导向机构 106b形成滑动接触的阀柱塞117的外圆周表面上,如图8所示。

上面的说明中本发明是用于串联型的刹车增压器,但是应该明 白,本发明同样可以用于单型刹车增压器或者甚至是在一个封闭容 器内带有3对恒压室和变压室的三型刹车增压器。

虽然上面结合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明 白,从上述所公开的内容中看来,显然,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在不 脱离附录权利要求中所规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很容易对本发 明进行各种改动、改型或代换。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