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发动机 / 热机 / 内燃机 / 增压式发动机 / 增压器 / 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

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

阅读:1019发布:2020-10-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增压 器 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 发动机 故障、急停或 润滑油 泵 磨损工作压 力 下降,使得润滑系统不工作或不能良好的工作,所产生的润滑系统故障的问题。它润滑油泵、待润滑系统和第二油管、所述的第二油管上设置有第四油管,所述的第四油管上设置有 电子 油泵总成,所述的电子油泵总成的进油口与油箱相连,所述的第二油管上设有压力 传感器 ,所述的 压力传感器 与用于控制电子油泵输出总成的控 制模 块 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电子油泵总成,使得原发动机具有两套润滑系统,可以通过电子油泵总成为待润滑系统供油,从而保证了即使当发动机故障或急停时,也能给待润滑系统特别是 涡轮 增压器 提供润滑油,避免增压器的损坏。,下面是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包括油箱(1)、润滑油(2)和待润滑系统(3),所述的油箱(1)与润滑油泵(2)、润滑油泵(2)与待润滑系统(3)、待润滑系统(3)与油箱(1)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油管(11)、第二油管(21)、第三油管(31),所述的第三油管(31)上设有第一溢流(3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油管(21)上设置有第四油管(22),所述的第四油管(22)上设置有电子油泵总成(4)与单向阀(5),所述的电子油泵总成(4)的进油口(41)与油箱(1)相连,所述电子油泵总成(4)的出油口(42)与单向阀(5)相连通,所述的第二油管(21)上设有压传感器(6),所述的压力传感器(6)与用于控制电子油泵总成(4)输出的控制模(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油泵总成(4)包括控制电机(43)和泵体(44),所述的泵体(44)上设有连通进油口(41)与出油口(42)的容置腔(441),所述的泵体(44)包括上泵体(442)、中间体(443)和下泵体(444),所述的进油口(41)设于下泵体(444)上,所述的出油口(42)设于上泵体(442)上,所述的控制模块(7)与控制电机(43)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油管(22)上设有第二溢流阀(221),所述的第二溢流阀(221)与单向阀(5)并联设置,所述的第二溢流阀(221)与出油口(4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溢流阀(221)设于上泵体(442)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机(43)上设有转轴(431),所述的转轴(431)上设有转子(432),所述的转子(432)上设有多个滑槽(4321),所述的滑槽(4321)内对应的设有叶片(433),所述的叶片(433)与转子(432)径向滑移配合,所述的叶片(433)将容置腔(441)隔成多个腔室(4411),所述转轴(431)的中心线与泵体(44)截面的中心线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泵体(444)与中间体(443)之间设有进油板(445),所述的进油板(445)上设有进油板配油槽(4451),所述设于下泵体(444)上的进油口(41)与进油板配油槽(4451)的端部相对应,所述进油板配油槽(4451)至少与两个腔室(441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体(443)与上泵体(442)之间设有出油板(446),所述的出油板(446)上设有出油板配油槽(4461),所述设于上泵体(442)上的出油口(42)与出油板配油槽(4461)的端部相对应,所述出油板配油槽(4461)至少与两个腔室(4411)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432)设于中间体(443)内,所述转子(432)与中间体(443)的外壳体(4431)之间形成所述的容置腔(441)。

说明书全文

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涡轮增压器利用发动机排出尾气来提升发动机功率,由于其能源的再次利用,在发动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外的商业用车(是用于运送人员或货物的汽车)发动机增压器的润滑系统,都是依靠发动机机械动来实施润滑的,其原理为发动机转动带动润滑油工作,从而使油泵给需润滑的系统润滑(如给涡轮增压器润滑),润滑油的流量和压力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
[0003] 涡轮增压器转动接合部的润滑和冷却是保证其可靠工作的关键,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动机突发故障或急停,润滑油供油系统便不再向涡轮增压器供油,转子惯性力的作用下以无油干磨状态继续运转2-3min左右才能停下,涡轮增压器转动接合部的润滑和冷却是保证其可靠工作的关键,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动机突发故障或急停,整个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停止工作,但增压器转子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以无润滑、无冷却的条件下工作,这样势必会造成轴承或转子故障,从而影响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这种因发动机突发故障或紧急停止运转而引起的增压器损坏不知其数。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发动机故障、急停或润滑油泵磨损工作压力下降,使得润滑系统不工作或不能良好的工作,所产生的润滑系统故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包括油箱、润滑油泵和待润滑系统,所述的油箱与润滑油泵、润滑油泵与待润滑系统、待润滑系统与油箱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所述的第三油管上设有第一溢流,所述的第二油管上设置有第四油管,所述的第四油管上设置有电子油泵总成与单向阀,所述的电子油泵总成的进油口与油箱相连,所述电子油泵总成的出油口与单向阀相连通,所述的第二油管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用于控制电子油泵输出总成的控制模相连接。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电子油泵总成包括控制电机和泵体,所述的泵体上设有连通进油口与出油口的容置腔,所述的泵体包括上泵体、中间体和下泵体,所述的进油口设于下泵体上,所述的出油口设于上泵体上,所述的控制模块与控制电机电连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四油管上设有第二溢流阀,所述的第二溢流阀与单向阀并联设置,所述的第二溢流阀与出油口相连。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溢流阀设于上泵体上。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电机上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设有转子,所述的转子上设有多个滑槽,所述的滑槽内对应的设有叶片,所述的叶片与转子径向滑移配合,所述的叶片将容置腔隔成多个腔室,所述转轴的中心线与泵体截面的中心线相平行。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泵体与中间体之间设有进油板,所述的进油板上设有进油板配油槽,所述设于下泵体上的进油口与进油板配油槽的端部相对应,所述进油板配油槽至少与两个腔室相连通。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中间体与上泵体之间设有出油板,所述的出油板上设有出油板配油槽,所述设于上泵体上的出油口与出油板配油槽的端部相对应,所述出油板配油槽至少与两个腔室相连通。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子设于中间体内,所述转子与中间体的外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的容置腔。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电子油泵总成和单向阀,使得原发动机具有两套润滑系统,可以通过电子油泵总成为待润滑系统供油,从而保证了即使当发动机故障或急停时,也能给待润滑系统特别是涡轮增压器提供润滑油,避免增压器的损坏。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供油可靠等优点。附图说明
[0014]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15]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原理框图
[0016]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油泵总成4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4为附图3中拿掉上泵体442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5为附图3中拿掉上泵体442和出油板446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6为附图3的半剖示意图。
[0020] 附图7为附图6的左视放大示意图。
[0021] 附图8为电子油泵总成4的爆炸图。
[0022] 图中,1、油箱;11、第一油管;2、润滑油泵;21、第二油管;22、第四油管;221、第二溢流阀;3、待润滑系统;31、第三油管;311、第一溢流阀;4、电子油泵总成;41、进油口;42、出油口;43、控制电机;431、转轴;432、转子;4321、滑槽;433、叶片;44、泵体;441、容置腔;4411、腔室;442、上泵体;443、中间体;4431、外壳体;444、下泵体;445、进油板;4451、进油板配油槽;446、出油板;4461、出油板配油槽;5、单向阀;6、压力传感器;7、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4] 由图1结合图2、3、4、5、6、7、8所示,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电控保护装置,包括油箱1、润滑油泵2、连通油管、过滤器(图纸中未给出)和待润滑系统3,所述的油箱1与润滑油泵
2、润滑油泵2与待润滑系统3、待润滑系统3与油箱1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油管11、第二油管
21、第三油管31,所述的第三油管31上设有第一溢流阀311,所述的第二油管21上设置有第四油管22,所述的第四油管22上设置有电子油泵总成4与单向阀5,所述的电子油泵总成4的进油口41与油箱1相连,所述电子油泵总成4的出油口42与单向阀5相连通,所述的第二油管21上设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的压力传感器6与用于控制电子油泵总成4输出的控制模块7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电子油泵总成和单向阀,使得原发动机具有两套润滑系统,可以通过电子油泵总成为待润滑系统供油,从而保证了即使当发动机故障或急停时,也能给待润滑系统特别是涡轮增压器提供润滑油,避免增压器的损坏。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供油可靠等优点。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原有的管道内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给控制模块(ECM)输入压力信号,控制模块(ECM)通过对信号进行比对分析,当待润滑系统压力达不到设定压力时,输出脉冲信号给电子油泵总成,电子油泵总成输出压力油,压力油通过第四、第二油管输入原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实施对原发动机的待润滑系统进行供给或压力补偿,用于给待润滑系统特别是涡轮增压器进行润滑,避免涡轮增压器的损坏,当然也可以给其他部件进行润滑。具体的说,当原发动机供油压力正常时,原供油装置的润滑油由于第四油管上设置单向阀的缘故,不能反向通过电子油泵总成流回油箱。更具体的说,控制模块采用的控制芯片为STM32芯片,更具体的说,控制芯片可以采用STM32-104、STM32-107、STM32-207等型号的芯片。由于本实用新型控制模块实现的是简单的闭环控制,所例举的芯片类型不应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5] 所述的电子油泵总成4包括控制电机43和泵体44,所述的泵体44上设有连通进油口41与出油口42的容置腔441,所述的泵体44包括上泵体442、中间体443和下泵体444,所述的进油口41设于下泵体444上,所述的出油口42设于上泵体442上,所述的控制模块7与控制电机43电连接。具体的说,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电机控制泵体输出压力油,具体的说,是控制模块通过输出脉冲信号控制电机,电机通过占空比(PMW)来实施功率输出,占空比是利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来输出一个电流电压,利用占空比的工作方式,可以实施对电子油泵的全负荷工作和低负荷工作,低负荷工作是对原润滑系统压力的一种补偿,这样的结构在保证对待润滑系统供油的前提下,能有效的节省能源消耗,使得电机的输出功率最合理。当管内压力低于设定压力值时,电控模块(ECM)给控制电机工作指令,同时,管内压力传感器再返回压力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再对压力传感器信号进行比对,利用占空比实施对系统油泵进行功率输出,实施对整个系统的闭环控制。
[0026] 所述的第四油管22上设有第二溢流阀221,所述的第二溢流阀221与单向阀5并联设置,所述的第二溢流阀221与出油口42相连。具体的说,所述的第二溢流阀221设于上泵体442上。溢流阀是防止原供油系统中的压力超出规定值进行卸压,溢流阀和泵体的出油口相通,当原发动机润滑油压力超过额定压力时,如在待润滑系统中有油管堵塞,此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升高,溢流阀打开,润滑油进入泵体的出油口,由于出油口通过容置腔与进油口相连通,使的转子反转,转子反转带动控制电机反转,电机反转产生信号给电控模块,电控制模块发出报警信号,保证油路安全。
[0027] 所述的控制电机43上设有转轴431,所述的转轴431上设有转子432,所述的转子432上设有多个滑槽4321,所述的滑槽4321内对应的设有叶片433,所述的叶片433与转子
432径向滑移配合,所述的转子432设于中间体443内,所述转子432与中间体443的外壳体4431之间形成所述的容置腔441。所述的叶片433将容置腔441隔成多个腔室4411,所述转轴431的中心线与泵体44截面的中心线相平行。具体的说,控制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转子转动,因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使设于转子滑槽内的叶片向外运动。又由于叶片设于泵体的容置腔内,受中间体外壳体的制约,叶片外端沿外壳体的内壁规迹做规律性的运动。因转轴中心线和泵体截面的中心线,是两条平行同时又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中心线,容置腔被叶片隔成了多个不同容积的腔室,因为容积的变化,产生了压力变化,当容积增大时为吸油过程,当容积缩小时为出油过程。这样的结构能保证电子油泵总成能可靠的进油和出油。
[0028] 所述的下泵体444与中间体443之间设有进油板445,所述的进油板445上设有进油板配油槽4451,所述设于下泵体444上的进油口41与进油板配油槽4451的端部相对应,所述进油板配油槽4451至少与两个腔室4411相连通。所述的中间体443与上泵体442之间设有出油板446,所述的出油板446上设有出油板配油槽4461,所述设于上泵体442上的出油口42与出油板配油槽4461的端部相对应,所述出油板配油槽4461至少与两个腔室4411相连通。
[0029] 在进油板上开有进油板配油槽,可以在高速转动时能充分吸入润滑油;在出油板上开有出油板配油槽是为了出油的压力进平稳,减少压力波,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工作的平稳性。具体的说,进油板配油槽和出油板配油槽均为腰形槽,当然进油板配油槽和出油板配油槽也可以采用不规则形状。更具体的说,进油板上设有两个进油板配油槽,所述的出油板上设有两个出油板配油槽。当然进油板配油槽和出油板配油槽的数量可以为1、3、4或者更多个,当然两则的数量也可以不一致。更具体的说,进油板和配油板的结构相同。更具体的说,出油口的压力可以通过出油板配油槽的宽度进行调整,出油口处槽宽则输出压力降低,槽窄输出压力增高。
[0030]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排气旁通装置以及增压器 2020-05-13 510
涡轮叶轮、径向涡轮及增压器 2020-05-13 927
增压器涡轮壳 2020-05-11 42
增压器的振动抑制方法以及增压器 2020-05-11 469
离心压缩机及增压器 2020-05-11 750
轴承装置及增压器 2020-05-11 77
增压器及内燃机 2020-05-11 409
一种增压器 2020-05-12 748
变截面增压器 2020-05-12 701
增压器喷嘴环 2020-05-12 60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