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叉

阅读:264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前叉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前叉 包括:缸体(1),其为筒状;自由 活塞 (2),其滑动自如地插入缸体(1)内,将压 力 室(L)和贮存器(R)划分开;活塞(3),其滑动自如地插入缸体(1)内,在压力室(L)内划分出伸长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 活塞杆 (4),其一端与活塞(3)连结,并且另一端侧向与自由活塞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延伸而突出到缸体(1)外;通路(P31),其用于使压力室(L)与贮存器(R)连通;以及单向 阀 (V51),其设于通路(P31),仅容许工作液从贮存器(R)朝向压力室(L)流动。,下面是前叉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前叉,其中,
该前叉包括:
缸体,其为筒状;
自由活塞,其滑动自如地插入所述缸体内,将由工作液填满的压室和封入工作液及气体的贮存器划分开;
活塞,其滑动自如地插入所述缸体内,在所述压力室内划分出伸长侧室和压缩侧室;
活塞杆,其一端与所述活塞连结,并且另一端侧向与自由活塞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延伸而突出到所述缸体外;
基部构件,该基部构件设在所述缸体内的所述活塞与所述自由活塞之间,将所述压缩侧室和加压室划分开;
通路,其用于使所述压缩侧室或加压室与所述贮存器连通;以及
单向,其设于所述通路,仅容许工作液从所述贮存器朝向所述压缩侧室或加压室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其中,
该前叉还包括加压弹簧,该加压弹簧用于借助所述自由活塞对所述加压室加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其中,
该前叉还包括底杆,该底杆立起在所述缸体内,所述自由活塞与该底杆的外周滑动接触
所述通路形成于所述底杆,所述单向阀安装于所述底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其中,
该前叉还包括底杆,该底杆立起在所述缸体内,所述自由活塞与该底杆的外周滑动接触,
所述通路由设于所述底杆的外周的凹部形成,
所述单向阀包括用于开闭所述通路的所述自由活塞和用于对所述自由活塞向关闭所述通路的方向施力的施力弹簧,
所述自由活塞到达所述凹部时,所述通路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其中,
所述通路形成于所述自由活塞,所述单向阀安装于所述自由活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其中,
所述通路用于使所述压缩侧室与所述贮存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叉,其中,
该前叉还包括底杆,该底杆立起在所述缸体内,所述自由活塞与该底杆的外周滑动接触,
所述通路形成于所述底杆,所述单向阀安装于所述底杆,
所述底杆具有:
轴构件,所述自由活塞与该轴构件的外周滑动接触;以及
阀保持构件,其安装于所述轴构件的一端部,用于保持所述基部构件,在所述轴构件形成有贯通所述轴构件的中心部的轴孔和用于使所述轴孔与所述贮存器连通的横孔,
在所述阀保持构件形成有用于使所述轴孔与所述压缩侧室连通的连通孔,所述通路构成为包括所述连通孔、所述轴孔及所述横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其中,
该前叉还包括底杆,该底杆立起在所述缸体内,所述自由活塞与该底杆的外周滑动接触,
所述底杆具有:
轴构件,所述自由活塞与该轴构件的外周滑动接触;以及
阀保持构件,其安装于所述轴构件的一端部,用于保持所述基部构件,在所述轴构件形成有贯通所述轴构件的中心部的轴孔和用于使所述轴孔与所述贮存器连通的横孔,
在所述阀保持构件形成有用于使所述轴孔与所述加压室连通的连通孔,所述通路构成为包括所述连通孔、所述轴孔及所述横孔,
所述单向阀是叶片阀,设在所述基部构件的所述加压室侧,
所述阀保持构件具有:
连结部,其与所述轴构件的外周螺纹结合;以及
安装部,其从所述连结部向与自由活塞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延伸,外径小于所述连结部的外径,
所述安装部贯穿所述基部构件和所述单向阀的中心部,
所述基部构件及所述单向阀被夹在所述连结部与螺纹结合于所述安装部的前端部的螺母之间而被保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其中,
该前叉还包括仅容许工作液从所述加压室朝向所述压缩侧室流动的另外的单向阀。

说明书全文

前叉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叉。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作为用于悬挂两轮车或三轮车等骑乘型车辆的前轮的前叉,具有如下这样的前叉,其包括:缸体;活塞,其滑动自如地插入缸体内,将缸体内划分为伸长侧室和压缩侧室;以及自由活塞,其一端与活塞连结,另一端延伸到缸体外。该前叉通过在伸长侧室和压缩侧室之间产生压差来产生阻尼力。
[0003] 此外,例如,在日本JP2006-329372A所公开的前叉中,填满工作液的压力室和封入工作液及气体的贮存器利用自由活塞划分开,并且利用加压弹簧朝向压力室侧对自由活塞施力。采用该结构,利用自由活塞及加压弹簧对压力室加压,阻尼力的响应性良好。

发明内容

[0004] 在此,以自由活塞朝向压力室移动的情况为前进,以朝向反方向移动的情况为后退。在具备加压弹簧的前叉的情况下,有时为了能够防止异音产生等,而限制自由活塞的预定量以上的前进,从而防止加压弹簧与自由活塞分离开。但是,在该情况下,阻尼力的产生响应性有可能恶化。
[0005] 具体地说明,例如,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因温度降低而工作液的体积减小了的状态下使前叉继续伸长时,在自由活塞的前进被限制了的状态下,活塞杆从缸体退出。在该情况下,若扩大的压缩侧室成为负压而产生气泡,则在接下来的收缩行程中无法快速地使压缩侧室升压,阻尼力的产生有可能发生滞后。这样的现象并不限定于具备加压弹簧的情况,在压力室内的工作液不足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维持阻尼力的响应性的前叉。
[0007] 根据本发明的某一技术方案,前叉包括:缸体,其为筒状;自由活塞,其滑动自如地插入所述缸体内,将由工作液填满的压力室和封入工作液及气体的贮存器划分开;活塞,其滑动自如地插入所述缸体内,在所述压力室内划分出伸长侧室和压缩侧室;活塞杆,其一端与所述活塞连结,并且另一端侧向与自由活塞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延伸而突出到所述缸体外;通路,其用于使所述压力室与所述贮存器连通;以及单向,其设于所述通路,仅容许工作液从所述贮存器朝向所述压力室流动。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简略化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前叉的安装状态的侧视图。
[0009] 图2是表示图1中的前叉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10] 图3是表示图2中的局部的放大图。
[0011] 图4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前叉的主要部分的局部的纵剖视图。
[0012] 图5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前叉的主要部分的局部的纵剖视图。
[0013] 图6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前叉的主要部分的局部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15] <第1实施方式>
[0016]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前叉F包括:缸体1,其为筒状;自由活塞2,其滑动自如地插入缸体1内,并划分出由工作液填满的压力室L和封入工作液及气体的贮存器R;活塞3,其滑动自如地插入缸体1内,将压力室L划分为伸长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活塞杆4,其一端与活塞3连结,并且另一端侧向与自由活塞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延伸而突出到缸体1外;供给通路(通路)P31,其用于使压力室L与贮存器R连通;以及叶片阀(单向阀)V51,其设于供给通路P31,仅容许工作液从所述贮存器R朝向压力室L流动。
[0017] 如图1所示,前叉F用于悬挂两轮车或三轮车等骑乘型车辆的前轮W。前叉F包括:支脚f1,其用于支承前轮W,并且包括上述的结构;车身侧托架B1,其用于将支脚f1与作为车身的骨架的车身框架连结起来;以及车轮侧托架B2,其用于将支脚f1与前轮W的车轴连结起来。支脚f1具有管构件T,该管构件T包括作为支脚f1的外壳的外管t1以及出入于外管t1的内管t2。车身侧托架B1连结于外管t1,并且车轮侧托架B2连结于内管t2。因此,在因路面凹凸而产生的冲击输入前轮W时,内管t2出入于外管t1,前叉F进行伸缩。
[0018]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叉F是外管t1连结在车身侧并且内管t2连结在车轮侧的倒立式。但是,前叉F的结构并不限于图示的形态,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也可以是外管t1连结在车轮侧并且内管t2连结在车身侧的正立式。
[0019] 如图2所示,支脚f1包括:管构件T,其包括外管t1和内管t2;盖构件(未图示),其将管构件T的上侧开口堵塞;缸体1,其连结于车轮侧托架B2,立起于内管t2的轴心部;杆引导件7,其为环状,将缸体1的图2中的上侧开口堵塞;活塞杆4,其图2中的上端连结于盖构件,并且图2中的下侧由杆引导件7支承且插入缸体1内;活塞3,其保持于活塞杆4的图2中的下端部外周,与缸体1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底杆6,其立起于缸体1的与活塞杆4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中心部;基部构件5,其保持于底杆6的图2中的上端部外周;自由活塞2,其与底杆6的外周面和缸体1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以及加压弹簧8,其设于自由活塞2的图2中的下侧。
[0020] 在缸体1内,在杆引导件7与自由活塞2之间形成压力室L。压力室L内填满了工作液。压力室L分别被活塞3和基部构件5在缸体1的轴线方向上一分为二,被分隔成形成在杆引导件7与活塞3之间的伸长侧室L1、形成在活塞3与基部构件5之间的压缩侧室L2以及形成在基部构件5与自由活塞2之间的加压室L3。即,伸长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利用活塞3划分开,压缩侧室L2和加压室L3利用基部构件5划分开。
[0021] 在缸体1外且是在缸体1与管构件T之间形成有贮存器R。在贮存器R储存有工作液,并且隔着工作液的液面而在上侧封入有气体。在贮存器R中,以储存工作液的部分为液体储存室R1,以封入气体的部分为气室(未图示)。在缸体1的比自由活塞2的滑动范围靠图2中的下侧的位置形成使缸体1内外连通的孔1a。已经考虑了避免孔1a成为节流孔。即,液体储存室R1从缸体1外延伸至缸体1内的自由活塞2的图2中的下侧,并利用自由活塞2与加压室L3划分开。
[0022] 伸长侧室L1与压缩侧室L2、压缩侧室L2与加压室L3、加压室L3与液体储存室R1分别经由通路P1、P2、P31连通。为了将各通路P1、P2、P31区别开,以下,将使伸长侧室L1与压缩侧室L2连通的通路作为第一通路P1,将使压缩侧室L2与加压室L3连通的通路作为第二通路P2,将使加压室L3与液体储存室R1连通的通路作为供给通路P31。第一通路P1容许工作液在伸长侧室L1与压缩侧室L2之间往来的双向流动。另外,第二通路P2容许工作液在压缩侧室L2与加压室L3之间往来的双向流动。另外,供给通路P31容许工作液从液体储存室R1朝向加压室L3的单向流动。
[0023] 在将伸长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划分开的活塞3形成伸长侧通路3a和压缩侧通路3b,该伸长侧通路3a和压缩侧通路3b构成第一通路P1,并且在活塞3层叠有用于开闭伸长侧通路3a的伸长侧叶片阀V1和用于开闭压缩侧通路3b的压缩侧叶片阀V2。伸长侧叶片阀V1是阻尼阀,容许工作液经由伸长侧通路3a从伸长侧室L1朝向压缩侧室L2流动,对该流动施加阻力,并且阻止反方向的流动。压缩侧叶片阀V2是单向阀,容许工作液经由压缩侧通路3b从压缩侧室L2朝向伸长侧室L1流动,阻止反方向的流动。
[0024]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分别被设定为单向通行的伸长侧通路3a和压缩侧通路3b构成第一通路P1。因此,能够根据通过第一通路P1的工作液的方向来设定对工作液的流动施加的阻力。然而,第一通路P1的结构及设于第一通路P1的阀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所述那样,能够根据期望的阻尼力的特性任意地变更。例如,也可以是,第一通路P1由容许双向流动的一种通路构成,并在该通路设置节流件。
[0025] 在将压缩侧室L2和加压室L3划分开的基部构件5形成伸长侧通路5a和压缩侧通路5b,该伸长侧通路5a和压缩侧通路5b构成第二通路P2,并且在该基部构件5层叠有用于开闭伸长侧通路5a的伸长侧叶片阀V3和用于开闭压缩侧通路5b的压缩侧叶片阀V4。伸长侧叶片阀V3是单向阀,容许工作液经由伸长侧通路5a从加压室L3朝向压缩侧室L2流动,阻止反方向的流动。压缩侧叶片阀V4是阻尼阀,容许工作液经由压缩侧通路5b从压缩侧室L2朝向加压室L3流动,对该流动施加阻力,并且阻止反方向的流动。
[0026]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分别被设定为单向通行的伸长侧通路5a和压缩侧通路5b构成第二通路P2。因此,能够根据通过第二通路P2的工作液的方向来设定对工作液的流动施加的阻力。然而,第二通路P2的结构及设于第二通路P2的阀的结构也并不限定于所述那样,能够根据期望的阻尼力的特性任意地变更。例如,也可以是,第二通路P2由容许双向流动的一种通路构成,并在该通路设置节流件。
[0027] 如图3所示,保持基部构件5的底杆6具有筒状的轴构件60、安装于轴构件60的一端部的外周的阀保持构件61以及安装于轴构件60的另一端部的外周的支承构件62。
[0028] 在轴构件60形成有贯通轴构件60的中心部的轴孔60a和使轴孔60a与液体储存室R1连通的横孔60b。横孔60b设在比自由活塞2的滑动范围靠下侧的位置,始终使液体储存室R1与轴孔60a连通。如果能够使轴孔60a与液体储存室R1连通,则也可以在支承构件62设置孔或槽,而省略横孔60b。
[0029] 阀保持构件61具有:连结部61a,其形成为有顶筒状,与轴构件60的外周螺纹结合;以及安装部61b,其从连结部61a向图3中的上侧延伸,外径小于连结部61a的外径。安装部
61b贯穿基部构件5、伸长侧叶片阀V3及压缩侧叶片阀V4的中心孔,在安装部61b的向上侧突出来的部分的外周螺纹结合有螺母63。由此,基部构件5、伸长侧叶片阀V3及压缩侧叶片阀V4被夹在螺纹结合于安装部61b的前端部的螺母63与连结部61a的从安装部61b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之间,从而被保持。
[0030] 在连结部61a的顶部(图3中的上部)形成有环绕安装部61b的环状的槽61c。并且,在连结部61a形成有使槽61c与连结部61a的内侧连通的连通孔61d。连通孔61d的内侧开口同与连结部61a螺纹结合的轴构件60的内侧连通。利用槽61c、连通孔61d、轴孔60a及横孔60b构成使加压室L3与液体储存室R1连通的供给通路P31。
[003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独立地形成轴构件60和阀保持构件61之后,通过螺纹结合使它们一体化而形成底杆6。因此,容易形成供给通路P31,能够使轴构件60和阀保持构件61的形状都简单化。因而,底杆6的形成比较容易,能够降低前叉F的制造成本。
[0032] 在连结部61a与基部构件5之间安装有叶片阀V51,利用叶片阀V51开闭供给通路P31。具体而言,叶片阀V51的内周侧被夹在螺母63与连结部61a之间而被固定,利用叶片阀V51的外周部将槽61c的开口堵塞。在叶片阀V51的图3中的上侧层叠有衬垫64,通过使叶片阀V51的比衬垫64靠外周侧的部分向图3中的上侧挠曲而将槽61c打开。因此,叶片阀V51作为单向阀发挥作用,容许工作液从液体储存室R1朝向加压室L3流动,并且阻止反方向的流动。
[0033] 穿过底杆6的供给通路P31与绕过基部构件5地使加压室L3与压缩侧室L2连通的阻尼力调整用旁路通路形状相似。因而,能够使用于形成旁路通路的工序与用于形成供给通路P31的工序的一部分通用,能够降低前叉F的制造成本。其中,对于供给通路P31的结构,只要能够使贮存器R与压力室L连通即可,能够任意地变更。
[0034] 叶片阀V51是较薄的环状板,在轴线方向上较薄。因而,即使将仅容许工作液从贮存器R朝向压力室L流动的单向阀安装于底杆6,也能够抑制前叉F的行程长度变短或前叉F在轴线方向上体积较大。其中,单向阀的结构及设置位置能够任意地变更。
[0035] 底杆6的支承构件62具有:连结部62a,其为有底筒状,与轴构件60的外周螺纹结合;以及凸缘部62b,其为环状,从连结部62a的图3中的下端部向外侧突出。凸缘部62b的外径形成为比缸体1的内径大。因此,若在将基部构件5、伸长侧叶片阀V3、压缩侧叶片阀V4及叶片阀V51(以下,称作基部构件等)安装于底杆6的状态下将底杆6从图3中的下侧插入缸体1内并将缸体1螺纹结合于车轮侧托架B2,则凸缘部62b被夹在缸体1与车轮侧托架B2之间,基部构件等被固定于缸体1。
[0036] 将基部构件等固定于缸体1的方法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也可以是,利用螺栓将底杆6固定于车轮侧托架B2,由此将基部构件等固定于缸体1。
[0037] 与底杆6的外周面和缸体1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自由活塞2形成为环状。在自由活塞2的外周面安装有将其与缸体1的内周面之间密封的环状的外周密封件20,在自由活塞2的内周面安装有将其与底杆6的外周面之间密封的环状的内周密封件21。自由活塞2与底杆6的轴构件60的外周面滑动接触,能够前进至与阀保持构件61抵接为止。
[0038] 加压弹簧8是螺旋弹簧,在被压缩时发挥反作用力,朝向压力室L侧对自由活塞2施力。自由活塞2受到加压弹簧8的施力而对压力室L进行加压。像这样,压力室L利用自由活塞2及加压弹簧8加压,因此能够使阻尼力的响应性良好。另外,加压弹簧8在自由活塞2最大程度前进了的状态下最大程度伸长,与自由活塞2始终不分开。因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加压弹簧8在自由活塞2与凸缘部62b之间游动而导致与自由活塞2或凸缘部62b接触时产生异音。如果能够将产生的异音抑制到乘座者感觉不到的程度,则也可以是在加压弹簧8最大程度伸长时在自由活塞2与加压弹簧8之间产生些许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弹簧8是螺旋弹簧,但也可以是碟形弹簧或其他弹簧。
[0039] 接着,对前叉F的动作进行说明。
[0040] 在内管t2从外管t1退出且活塞杆4从缸体1退出的前叉F的伸长行程中,利用活塞3对伸长侧室L1加压并且对压缩侧室L2减压。由此,伸长侧叶片阀V1、V3打开,工作液从伸长侧室L1经由活塞3的伸长侧通路3a向压缩侧室L2移动,并且从加压室L3经由基部构件5的伸长侧通路5a向压缩侧室L2移动。此时,前叉F主要产生由工作液通过活塞3的伸长侧通路3a时的阻力所引起的伸长侧阻尼力。
[0041] 在前叉F的伸长行程中,与活塞杆4从缸体1退出的部分的体积相应地,缸体1内的容积扩大,因此自由活塞2向图2中的上侧前进,缸体1外的工作液经由孔1a向缸体1内移动。这样,前叉F的伸长所引起的缸体1内的容积的增大利用贮存器R来补偿。
[0042] 相反地,在内管t2进入外管t1且活塞杆4进入缸体1的前叉F的收缩行程中,利用活塞3对压缩侧室L2加压并且对伸长侧室L1减压。由此,压缩侧叶片阀V2、V4打开,工作液从压缩侧室L2经由活塞3的压缩侧通路3b向伸长侧室L1移动,并且从压缩侧室L2经由基部构件5的压缩侧通路5b向加压室L3移动。此时,前叉F主要产生由工作液通过基部构件5的压缩侧通路5b时的阻力所引起的压缩侧阻尼力。
[0043] 在前叉F的收缩行程中,与活塞杆4进入缸体1的部分的体积相应地,缸体1内的容积减小,因此自由活塞2向图2中的下侧后退,缸体1内的工作液经由孔1a向缸体1外移动。这样,前叉F的收缩所引起的缸体1内的容积的减小利用贮存器R来补偿。
[0044] 在因工作液的温度降低等原因而自由活塞2与阀保持构件61抵接的状态下前叉F伸长的情况下,自由活塞2的前进被限制,但叶片阀V51的外周向上侧挠曲,从而供给通路P31打开。因此,贮存器R的工作液被供给至加压室L3,能够防止压力室L内的工作液不足。另外,在进入收缩行程时,叶片阀V51关闭,将供给通路P31的连通阻断。
[0045] 于在自由活塞2的前进被限制的状态下前叉F伸长的情况且是无法从贮存器R向压力室L供给工作液的情况下,压缩侧室L2有可能成为负压而产生气泡。在该情况下,在接下来的收缩行程中压缩侧室L2无法快速地升压,压缩侧阻尼力的响应性降低。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前叉F具备供给通路P31及叶片阀V51,因此压缩侧室L2不会成为负压,能够良好地维持阻尼力的响应性。
[0046] 另外,在具有为了防止压力室L的压力过大而在自由活塞2后退预定量时使压力室L的工作液向贮存器R排出的减压功能的前叉的情况下,设置本发明的通路及单向阀(本实施方式中的供给通路P31及叶片阀V51)是特别有效的。具体地说明,存在这样的情况:当在前叉F反复进行伸缩而工作液的温度成为高温、工作液的体积膨胀的状态下前叉F最大程度收缩时,在所述减压功能的作用下,压力室L的液体向贮存器R流出,压力室L的液量减少。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当在因之后的温度降低而工作液的体积减小的状态下前叉F最大程度伸长时,在自由活塞2的前进被限制的状态下前叉F伸长。因此,在具有减压功能的前叉设置供给通路(通路)P31及叶片阀(单向阀)V51的有效性较高。
[004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通路P31使加压室L3与液体储存室R1连通。因此,即使在叶片阀V51将供给通路P31关闭的状态下发生泄漏,也很难对阻尼力带来影响。因而,对于叶片阀V51及供叶片阀V51离开、落位的座部分,不要求高精度的管理,能够降低前叉F的制造成本。供给通路P31只要构成为能够从贮存器R向压力室L供给工作液即可,也可以是使压缩侧室L2与液体储存室R1连通的结构。
[0048]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前叉F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49] 单向阀是叶片阀V51,设在基部构件5的加压室L3侧。另外,阀保持构件61具有:连结部61a,其与轴构件60的外周螺纹结合;以及安装部61b,其从连结部61a向图3中的上侧(与自由活塞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延伸,外径小于连结部61a的外径。安装部61b贯穿基部构件5和叶片阀V51的中心部,基部构件5和叶片阀V51被夹在连结部61a与螺纹结合于安装部61b的前端部的螺母63之间而被保持。
[0050] 根据该结构,叶片阀V51是较薄的环状板,在轴线方向上较薄,能够抑制前叉F的行程长度变短或者前叉F在轴线方向上体积较大。而且,在向阀保持构件61安装基部构件5时,同时安装叶片阀V51,因此组装性良好,能够降低前叉F的制造成本。
[0051] 用于开闭供给通路P31的单向阀也可以由除叶片阀V51以外的部件构成,单向阀的结构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也可以代替叶片阀V51,利用后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阀芯V52或第4实施方式的单向阀V54。并且,能够根据所利用的单向阀的形态来适当地变更供给通路P31的结构和设置单向阀的位置等。
[0052] 另外,底杆6具有:轴构件60,自由活塞2与该轴构件60的外周滑动接触;以及阀保持构件61,其安装于轴构件60的一端部的外周,用于保持基部构件5。在轴构件60形成有贯通轴构件60的中心部的轴孔60a和使轴孔60a与贮存器R连通的横孔60b。在阀保持构件61形成有使轴孔60a与加压室L3连通的连通孔61d。供给通路P31构成为包括连通孔61d、轴孔60a及横孔60b。
[0053] 在该结构中,供给通路P31与绕过基部构件5使压缩侧室L2与加压室L3连通的旁路通路的形状相似。因而,能够使用于形成所述旁路通路的工序与用于形成供给通路P31的工序的一部分通用,能够降低前叉F的制造成本。而且,采用所述结构,能够在独立地形成轴构件60和阀保持构件61之后通过螺纹结合使它们一体化而形成底杆6。因此,容易形成供给通路P31,能够使轴构件60和阀保持构件61的形状都简单化。因而,底杆6的形成比较容易,能够降低前叉F的制造成本。
[0054] 供给通路P31及底杆6的结构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也可以将轴构件60和阀保持构件61一体形成,由没有接缝的一个部件构成。
[0055] 另外,前叉F包括基部构件5,该基部构件5设在缸体1内的活塞3与自由活塞2之间,在压力室L内划分出压缩侧室L2和加压室L3。供给通路(通路)P31使加压室L3与贮存器R连通。
[0056] 采用该结构,即使在供给通路(通路)P31利用叶片阀(单向阀)V51关闭的状态下发生泄漏,也很难对阻尼力带来影响。因而,对于叶片阀(单向阀)V51及供叶片阀V51离开、落位的座部分,不要求高精度的管理,能够降低前叉F的制造成本。
[0057] 供给通路P31只要是使压力室L与贮存器R连通的结构即可,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也可以将供给通路P31构成为使压缩侧室L2与液体储存室R1连通。另外,也可以是,省略基部构件5,在压力室L不形成加压室L3,自由活塞2面对压缩侧室L2。在该情况下,在图3所示的形态的状态下,利用供给通路P31使压缩侧室L2与液体储存室R1连通。
[0058] 另外,前叉F包括底杆6,该底杆6立起在缸体1内,自由活塞2与该底杆6的外周滑动接触。供给通路(通路)P31形成于底杆6,并且叶片阀(单向阀)V51安装于底杆6。
[0059] 采用该结构,供给通路P31及单向阀(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叶片阀V51)的设计自由度较高。另外,以将叶片阀(单向阀)V51及自由活塞2安装于底杆6的状态将它们一起安装于缸体1,因此组装性良好。
[0060] 而且,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前叉F包括基部构件5的情况下,利用用于保持基部构件5的底杆6形成供给通路P31,安装叶片阀(单向阀)V51,因此能够抑制零部件个数的增加。用于形成供给通路P31且安装叶片阀(单向阀)V51的构件并不限于底杆6,能够任意地变更。
例如,也可以使所述构件为自由活塞2。
[0061] 另外,前叉F包括借助自由活塞2对压力室L加压的加压弹簧8。
[0062] 采用该结构,能够使阻尼力的响应性良好。而且,在前叉F包括加压弹簧8的情况下,为了能够防止异音的产生等,优选的是,限制自由活塞2前进预定以上的距离,抑制自由活塞2与加压弹簧8之间的分离。但是,当在自由活塞2的前进被限制的状态下活塞杆4从缸体1退出时,会导致压力室L内的工作液不足,使阻尼力的响应性降低。因而,在前叉F包括加压弹簧8的情况下,本发明的通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供给通路P31)和单向阀(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叶片阀V51)是特别有效的。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因除上述以外的原因而自由活塞2的前进被限制的前叉。
[0063] 另外,前叉F包括:缸体1,其为筒状;自由活塞2,其滑动自如地插入缸体1内,将由工作液填满的压力室L和封入工作液及气体的贮存器R划分开;活塞3,其滑动自如地插入缸体1内,在压力室L内划分出伸长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活塞杆4,其一端(图2中的下端)与活塞3连结,并且另一端侧(图2中的上侧)向与自由活塞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延伸而突出到缸体1外;供给通路(通路)P31,其用于使压力室L与贮存器R连通;以及叶片阀(单向阀)V51,其设于供给通路(通路)P31,仅容许工作液从贮存器R朝向压力室L流动。
[0064] 采用该结构,即使在自由活塞2的前进被限制的状态下活塞杆4从缸体1退出,也能够从贮存器R经由供给通路P31向压力室L供给工作液,能够防止压力室L内的工作液不足。因而,能够良好地维持阻尼力的响应性。
[0065] <第2实施方式>
[0066] 以下,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前叉。
[0067] 本实施方式的前叉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前叉F同样。本实施方式的前叉主要变更了第1实施方式的用于使压力室L与贮存器R连通的通路(供给通路P31)以及设于该通路的单向阀(叶片阀V51)。以下,主要对变更部分详细地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0068]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使压力室L与贮存器R连通的供给通路P32形成于底杆6,使压缩侧室L2与液体储存室R1连通。具体而言,对于阀保持构件61,在连结部61a的顶部形成有阀收纳室61e,并且在安装部61b形成有用于使阀收纳室61e与压缩侧室L2连通的连通孔61f。轴孔60a和连通孔61f的直径小于阀收纳室61e的直径。另外,在阀保持构件61的阀收纳室61e与连通孔61f的交界的台阶部形成有缺口61g。供给通路P32构成为包括连通孔61f、缺口61g、阀收纳室61e、轴孔60a及横孔60b。
[0069] 用于开闭供给通路P32的单向阀是球状的阀芯V52,被收纳于阀收纳室61e。阀芯V52的直径被设定为不会穿过连通孔61f及轴孔60a、但能够在阀收纳室61e内沿轴线方向(图4中的上下)移动的长度。阀芯V52在向图4中的下侧移动而与轴构件60抵接时,将轴孔60a的图4中的上侧开口堵塞而关闭供给通路P32。相反地,阀芯V52在向图4中的上侧移动的情况下将轴孔60a打开而打开供给通路P32。另外,即使阀芯V52与阀保持构件61抵接,也能够利用缺口61g在阀保持构件61与阀芯V52之间形成间隙,因此通过该间隙维持为供给通路P32打开的状态。因而,阀芯V52作为单向阀发挥作用,容许工作液从液体储存室R1朝向压缩侧室L2流动,并且阻止反方向的流动。
[0070]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前叉的动作,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0071] 于在因工作液的温度降低等原因而自由活塞2与阀保持构件61抵接的状态下活塞杆4从缸体1退出的情况下,自由活塞2的前进被限制,但阀芯V52向图4中的上侧移动而将供给通路P32打开。因此,贮存器R的工作液被供给至压缩侧室L2,能够防止压力室L内的工作液不足。另外,在进入收缩行程的情况下,阀芯V52向图4中的下侧移动而与轴构件60抵接,因此供给通路P32的连通被阻断。
[0072]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前叉的作用效果,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0073]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向阀是球状的阀芯V52,被收纳于阀收纳室61e,该阀收纳室61e形成于底杆6。因而,即使将阀芯(单向阀)V52安装于底杆6,也能够抑制前叉F的行程长度变短或者前叉F在轴线方向上体积较大。
[0074] 用于使压缩侧室L2与液体储存室R1连通的供给通路(通路)P32及设于该供给通路P32的单向阀的结构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也可以代替阀芯V52,利用第1实施方式那样的叶片阀,还可以利用后述的第4实施方式的单向阀。另外,能够根据所利用的单向阀的形态来适当地变更供给通路P32的结构、设置单向阀的位置等。另外,也可以将阀芯V52设于用于使加压室L3与液体储存室R1连通的供给通路。
[0075] <第3实施方式>
[0076] 以下,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前叉。本实施方式的前叉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前叉F同样。本实施方式的前叉主要变更了第1实施方式的用于使压力室L与贮存器R连通的通路(供给通路P31)以及设于该通路的单向阀(叶片阀V51)。以下,主要对变更部分详细地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0077]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使压力室L与贮存器R连通的供给通路P33由设于轴构件60的外周的凹部60d形成,使加压室L3与液体储存室R1连通。凹部60d的外径小于轴构件60的与自由活塞2的内周密封件21滑动接触的滑动部的外径。在自由活塞2前进而内周密封件21到达凹部60d时,在内周密封件21与轴构件60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成为供给通路P33,使加压室L3与液体储存室R1连通。
[0078] 施力弹簧65设在自由活塞2与阀保持构件61之间,在自由活塞2到达凹部60d时,施力弹簧65被压缩而发挥反作用力,对自由活塞2向使其后退的方向施力。在自由活塞2受到施力弹簧65的施力而后退时,内周密封件21脱离凹部60d而与轴构件60的滑动部滑动接触,供给通路P33被关闭。即,自由活塞2作为用于开闭供给通路P33的单向阀V53的阀芯来发挥作用,被施力弹簧65向关闭供给通路P33的方向施力。
[0079]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前叉的动作,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0080] 在自由活塞2前进至内周密封件21到达凹部60d时,自由活塞2的进一步前进被限制,但自由活塞2将供给通路P33打开。因此,即使在因工作液的温度降低等原因而自由活塞2的前进被限制的状态下活塞杆4从缸体1退出,贮存器R的工作液也能够经由供给通路P33供给至加压室L3,能够防止压力室L内的工作液不足。另外,在进入收缩行程的情况下,自由活塞2在施力弹簧65的作用下向图5中的下侧移动,内周密封件21与轴构件60的滑动部滑动接触,因此供给通路P33的连通被阻断。
[0081]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前叉的作用效果,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0082]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叉包括底杆6,该底杆6立起在缸体1内,自由活塞2与该底杆6的外周滑动接触。供给通路(通路)P33由设于底杆6的外周的凹部60d形成。单向阀V53包括用于开闭供给通路(通路)P33的自由活塞2和用于对自由活塞2向关闭方向施力的施力弹簧65,自由活塞2到达凹部60d时,供给通路(通路)P33打开。
[0083] 采用该结构,自由活塞2兼作为单向阀V53的阀芯,因此使零部件个数减少。另外,由设于底杆6的外周的凹部60d形成供给通路P33,因此用于形成供给通路P33的加工容易。因而,能够降低前叉的制造成本。
[0084]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60d沿着周向形成于轴构件60的外周,形成有凹部60d的部分的外径小于滑动部的外径。另外,凹部60d的图5中的下端部外周形成为随着朝向滑动部去而外径逐渐变大的锥形,因此能够抑制内周密封件21的损伤。但是,凹部60d的形状只要能够在底杆6与自由活塞2之间形成能够供工作液通过的间隙即可,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凹部60d也可以为沿着轴构件6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纵长槽。
[0085] <第4实施方式>
[0086] 以下,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前叉。本实施方式的前叉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前叉F同样。本实施方式的前叉主要变更了第1实施方式的用于使压力室L与贮存器R连通的通路(供给通路P31)以及设于该通路的单向阀(叶片阀V51)。以下,主要对变更部分详细地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0087]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使压力室L与贮存器R连通的供给通路P34由沿着图6中的上下贯通自由活塞2的孔2a形成。
[0088] 在自由活塞2的图6中的上部形成有从比孔2a的图6中的上侧开口靠内侧的位置向上方立起的环状的安装部2b。另外,在自由活塞2安装有单向阀V54,该单向阀V54构成为包括可沿着安装部2b的外周面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片状阀22以及用于对片状阀22朝向自由活塞2施力的施力弹簧23。片状阀22在被施力弹簧23的施力推压于自由活塞2时将孔2a的开口堵塞而关闭供给通路P34。相反地,片状阀22在克服施力弹簧23的施力而离开自由活塞2时将孔2a打开而打开供给通路P34。因而,单向阀V54容许工作液从液体储存室R1朝向加压室L3流动,并且阻止反方向的流动。
[0089]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前叉的动作,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0090] 于在因工作液的温度降低等原因而自由活塞2与阀保持构件61抵接的状态下活塞杆4从缸体1退出的情况下,自由活塞2的前进被限制,但片状阀22向图6中的上侧移动。即,单向阀V54将供给通路P34打开,因此贮存器R的工作液被供给至加压室L3,能够防止压力室L内工作液不足。另外,在进入收缩行程的情况下,片状阀22向图6中的下侧移动而将孔2a堵塞,因此供给通路P34的连通被单向阀V54阻断。
[0091]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前叉的作用效果,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0092]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通路(通路)P34形成于自由活塞2,并且单向阀V54安装于自由活塞2。
[0093] 采用该结构,即使在将基部构件5及底杆6省略掉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防止压力室L内工作液不足。
[0094]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于自由活塞2的单向阀V54包括片状阀22和施力弹簧23,但单向阀V54的结构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可以使单向阀V54为图3所示那样的叶片阀,也可以使单向阀V54为图4所示那样的球状的阀芯。另外,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单向阀V54应用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前叉。
[0095] 以下,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作用及效果概括起来进行说明。
[0096]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叉包括:通路,其用于使由自由活塞划分开的压力室和贮存器连通;以及单向阀,其设于通路,仅容许工作液从贮存器朝向压力室流动。因而,在压力室内的工作液不足的情况下,单向阀打开而从贮存器向压力室供给工作液。因此,能够防止压缩侧室成为负压而导致在压缩侧室产生气泡。因此,能够良好地维持阻尼力的产生响应性。
[0097]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叉包括借助自由活塞对压力室加压的加压弹簧。在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阻尼力的响应性良好,并且设有通路和单向阀的情况的有效性较高。
[0098]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叉包括底杆,自由活塞与该底杆的外周滑动接触,通路形成于底杆,并且单向阀安装于底杆。因此,通路及单向阀的设计自由度较高。并且,能够以将单向阀和自由活塞安装于底杆的状态将它们一起安装于缸体,因此组装性优良。
[0099]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叉包括底杆,自由活塞与该底杆的外周滑动接触,通路由设于底杆的外周的凹部形成,单向阀包括用于开闭通路的所述自由活塞和用于对自由活塞向关闭方向施力的施力弹簧,自由活塞到达凹部时将通路打开。在该结构中,自由活塞兼作为单向阀的阀芯,因此使零部件个数减少。另外,由设于底杆的外周的凹部形成通路,因此用于形成通路的加工容易。因而,能够降低前叉的制造成本。
[0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路形成于自由活塞,单向阀安装于自由活塞。对于该结构,即使在前叉不包括基部构件及底杆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防止在压力室内工作液不足。
[0101]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叉包括基部构件,该基部构件设在缸体内的活塞与自由活塞之间,在压力室内划分出压缩侧室和加压室,通路使加压室与贮存器连通。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即使在利用单向阀将通路关闭时发生泄漏,也很难对阻尼力带来影响。因而,对于单向阀及供该单向阀离开、落位的座部分,不要求高精度的管理,能够降低前叉的制造成本。
[0102]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杆具有:轴构件,自由活塞与该轴构件的外周滑动接触;以及阀保持构件,其安装于轴构件的一端部,用于保持基部构件,在轴构件形成有贯通轴构件的中心部的轴孔和用于使轴孔与贮存器连通的横孔,在阀保持构件形成有用于使轴孔与加压室连通的连通孔,通路构成为包括连通孔、轴孔及横孔。在该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的通路与绕过基部构件使压缩侧室与加压室连通的旁路通路形状相似。因而,能够使用于形成旁路通路的工序和用于形成本发明的通路的工序的一部分通用,能够降低前叉的制造成本。
[010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轴构件和阀保持构件独立地形成之后,使它们一体化而形成底杆。因此,容易形成通路,能够使轴构件和阀保持构件的形状都简单化。因而,底杆的形成比较容易,能够降低前叉的制造成本。
[0104]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向阀是叶片阀,设在基部构件的加压室侧,阀保持构件具有:连结部,其与轴构件的外周螺纹结合;以及安装部,其从连结部向与自由活塞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延伸,外径小于连结部的外径,安装部贯穿基部构件和单向阀的中心部,基部构件及单向阀被夹在连结部与螺纹结合于安装部的前端部的螺母之间而被保持。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叶片阀是较薄的环状板,因此在轴线方向上较薄,能够抑制前叉的行程长度变短或者前叉在轴线方向上体积较大。而且,在向阀保持构件安装基部构件时,同时安装叶片阀,因此组装性良好,能够降低前叉的制造成本。
[0105]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其宗旨并不在于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0106] 本申请基于2015年3月18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055287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编入本说明书中。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前移式叉车 2020-05-13 107
前叉式电动叉车 2020-05-12 332
自行车前叉 2020-05-13 78
前叉 2020-05-11 123
一种前叉 2020-05-12 796
前叉肩盖 2020-05-12 577
前叉 2020-05-12 18
前叉 2020-05-11 887
前叉 2020-05-11 375
载重三轮车前叉 2020-05-12 14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