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脚踏车和非动力车辆 / 前拨链器 / 自行车用前拨链器

自行车前拨链器

阅读:91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自行车前拨链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任务是,使得通过固定底座安装在 自行车 车架上的自行车用 前拨链器 ,能够准确地安装在既定 位置 上。固定底座(81)包括支持部(83),该支持部(83)具有从Z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曲的第1支持面(83a)、以及、Z方向上细长的第1通孔(83c);通过该固定底座(81),可围绕第1支持面(83a)的圆弧之圆心摆动且可在Z方向上移动地安装在车架(11)上的前拨链器(45),具有前拨链器本体(61)、中间底座(71)、以及紧固螺钉(73);而该前拨链器本体(61)包括,具有从Y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曲的安装面(66a)的安装部(66)。中间底座(71),配置在安装面(66a)与第1支持面(83a)之间,具有顺沿于安装面(66a)和第1支持面(83a)的表面形状弯曲的第1 接触 面(71a)和第2接触面(71b)。安装部(66),是利用紧固螺钉(73)安装在支持部(83)上的。,下面是自行车前拨链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 一种自行车前拨链器,是通过固定底座,可围绕第1支持面 的圆弧之圆心摆动且可在第1方向上移动地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的 自行车用前拨链器,所说固定底座包括,具有从所说第1方向看过去 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曲的所说第1支持面、以及、在与所说第1方向 相垂直的第2方向上贯穿所说第1支持面的在所说第1方向上细长的 第1通孔的支持部,
具有前拨链器本体、中间底座、以及、紧固螺钉;
所说前拨链器本体,与所说第1支持面相向配置,包括,具有从 垂直于所说第1方向及所说第2方向的第3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 弧状弯曲的安装面的安装部;
所说中间底座的配置位置为,在所说第2方向上位于所说安装面 与所说第1支持面二者之间,具有,从所说第3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 顺沿于所说安装面的表面形状弯曲的第1接触面、从所说第1方向看 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所说第1支持面的表面形状弯曲的第2接触面、 以及、在所说第2方向上贯穿所说第1接触面和所说第2接触面的第2 通孔;
所说紧固螺钉,能够在所说第2方向上穿过所说第1通孔和所说 第2通孔而将所说安装部安装在所说支持部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其特征是,所说第 2通孔,是在所说第1方向上细长的孔。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其特征是,
还具有垫圈,该垫圈的配置位置为,在所说第2方向上位于所说 支持部的第2支持面与所说紧固螺钉的头部之间,在此,所说支持部 的第2支持面是指在所说第2方向上位于所说第1支持面之相反一侧; 且该垫圈具有:与所说第2支持面相向的第3接触面、相对于所说第3 接触面位于所说紧固螺钉的头部一侧的第4接触面、以及、在所说第2 方向上贯穿所说第3接触面和所说第4接触面的第3通孔;
所说安装部还具有在所说第2方向上贯穿所说安装面的紧固螺 孔;
所说紧固螺钉,从所说垫圈的所说第4接触面一侧在所说第2方 向上穿过所说第3通孔和所说第1通孔和所说第2通孔而与所说紧固 螺孔旋合。
4. 如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其特征是,
所说第2支持面,其从所说第1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 曲,
所说第3接触面,其从所说第1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所说 第2支持面的表面形状弯曲。
5. 如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其特征是,
所说第4接触面,呈球面形状弯曲;
所说紧固螺钉的头部,其与所说第4接触面进行接触的面顺沿于 所说第4接触面的表面形状弯曲。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其特征是,
还具有第2中间底座,所说第2中间底座的配置位置为,在所说 第2方向上位于所说安装面与所说第1支持面二者之间,具有从所说 第3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所说安装面的表面形状弯曲的第5接 触面、从所说第1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所说第1支持面的表面 形状弯曲的第6接触面、以及、在所说第2方向上贯穿所说第5接触 面及所说第6接触面的第4通孔,并且,与所说中间底座在所说第2 方向上的厚度不同;
所说紧固螺钉,能够在所说第2方向上穿过所说第1通孔和所说 第4通孔而将所说安装部安装在所说支持部上。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其特征是,
所说中间底座,能够分体为具有所说第1接触面的第1分体底座、 以及、具有所说第2接触面的第2分体底座;
所说第2分体底座,在与所说第1分体底座分体的状态下,具有 从所说第3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所说安装面的表面形状弯曲的 第8接触面。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自行车前拨链器,特别是通过固定底座安装在自行 车的车架上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

背景技术

作为自行车用前拨链器,有通过固定底座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 的拨链器。用来将这种前拨链器安装在车架上的固定底座,具有:通 过焊接等方法固定在车架上的固定部,以及,对前拨链器进行支持的 支持部。该固定底座在车架上的固定位置,要根据固定部固定在车架 上时的作业性决定,因此,有可能导致其安装精度较差。而当固定底 座(具体地说是固定部)的安装精度较差时,支持部的位置也将发生 偏差,因此,有可能无法将前拨链器安装在既定的位置上。例如,在 将固定底座固定于车架的立管上的场合,有可能导致支持部的位置在 立管的周向上发生偏差,或在立管的长度方向上(以下称作第1方向) 发生偏差。
对此,是将前拨链器相对于支持部,可围绕立管摆动并且可在第1 方向上移动地进行安装的,由此便能够对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具体地 说,前拨链器和固定底座分别具有如下结构。
固定底座的支持部上,形成有:从第1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 弧状弯曲的第1支持面,以及,在垂直于第1方向的第2方向上贯穿 第1支持面的第1通孔。第1通孔是第1方向上细长的孔。
前拨链器主要具备:具有导链器、四连杆机构、可安装在支持部 上的安装部的前拨链器本体,以及,用来将安装部安装在支持部上的 紧固螺钉。安装部上形成有,从第1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第1 支持面的表面形状弯曲的安装面。而前拨链器本体的安装部,是通过 在第2方向上穿过支持部的第1通孔的紧固螺钉进行安装的。
这样,由于固定底座的支持部的第1通孔是第1方向上细长的孔, 因此,能够将前拨链器本体的安装部可相对于支持部在第1方向上移 动地进行安装。此外,由于第1支持面的从第1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 呈圆弧状弯曲,并且安装面顺沿于第1支持面的表面形状弯曲,因此, 能够将前拨链器本体可围绕第1支持面的圆弧之圆心摆动(即,大体 围绕立管的中心线进行摆动调节)地进行安装(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昭53-102550号公报
但是,即使在前拨链器相对于固定底座的安装位置能够向上述两 个方向进行调整的场合,有时也无法将前拨链器准确地安装在既定位 置上,而且,人们希望能够自由地调整前拨链器的安装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即使在固定底座在车架上的安装精度较差的场 合,也能够将通过固定底座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的前拨链器准确地安 装在既定位置上。
发明1所涉及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属于一种,通过固定底座, 可围绕第1支持面的圆弧之圆心摆动且可在第1方向上移动地安装在 自行车的车架上的前拨链器,该固定底座包括,具有从第1方向看过 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曲的第1支持面、以及、在与第1方向相垂直 的第2方向上贯穿第1支持面的在第1方向上细长的第1通孔的支持 部,其特征是,具有前拨链器本体、中间底座、以及、紧固螺钉。前 拨链器本体,与第1支持面相向(对置)配置,包括,具有从垂直于 第1方向及第2方向的第3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曲的安装 面的安装部。中间底座,配置在安装面与第1支持面二者的第2方向 之间,具有,从第3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安装面的表面形状弯 曲的第1接触面、从第1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第1支持面的表 面形状弯曲的第2接触面、以及、在第2方向上贯穿第1接触面和第2 接触面的第2通孔。紧固螺钉,能够在第2方向上穿过第1通孔和第2 通孔而将安装部安装在支持部上。
作为该前拨链器,在固定底座的支持部(具体地说是第1支持面) 与前拨链器本体的安装部(具体地说是安装面)二者的第2方向之间, 配置有具有第1接触面和第2接触面和第2通孔的中间底座。并且, 能够做到,利用从第1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曲的第2接触 面和第1支持面使前拨链器本体可围绕第1支持面的圆弧之圆心摆 动、且、利用支持部的在第1方向上细长的第1通孔可在第1方向上 移动的同时,利用从第3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曲的第1接 触面和安装面使前拨链器本体可围绕安装面的圆弧之圆心摆动地进行 安装。即,前拨链器相对于固定底座的安装位置,能够在3个方向上 进行调节。
这样,前拨链器相时于固定底座的安装位置的调节自由度增加, 因此,即使在固定底座在车架上的安装精度较差的场合,也能够将前 拨链器准确地安装在既定位置上。
发明2所涉及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如发明1所记载的自行车用 前拨链器,其特征是,第2通孔是在第1方向上细长的孔。
作为该前拨链器,由于第2通孔是在第1方向上细长的孔,因此, 利用第1接触面和安装面使前拨链器本体围绕安装面的圆弧之圆心摆 动时的摆动度范围得以增大。
发明3所涉及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如发明1或2所记载的自行 车用前拨链器,其特征是,还具有垫圈,所说垫圈,配置在支持部的 作为第1支持面之第2方向一侧的面的第2支持面、与、紧固螺钉的 头部二者的第2方向之间,具有,与第2支持面相向的第3接触面、 作为第3接触面的紧固螺钉的头部一侧的面的第4接触面、以及、在 第2方向上贯穿第3接触面和第4接触面的第3通孔。安装部还具有 在第2方向上贯穿安装面的紧固螺孔。紧固螺钉,从垫圈的第4接触 面一侧在第2方向上穿过第3通孔和第1通孔和第2通孔而与紧固螺 孔旋合。
发明4所涉及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如发明3所记载的自行车用 前拨链器,其特征是,第2支持面,其从第1方向看过去时的断(剖) 面呈圆弧状弯曲,第3接触面,其从第1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 第2支持面的表面形状弯曲。
作为该前拨链器,由于支持部的第2支持面及垫圈的第3接触面 的从第1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曲,因此,通过使前拨链器 本体围绕第1支持面的圆弧之圆心摆动,使中间底座的第2接触面与 第1支持面二者的相对位置错动而对安装位置进行调节,便能够做到, 即使在第2支持面与第3接触面二者的相对位置错开的场合,也能够 使第2支持面与第3接触面二者可靠实现面接触。
发明5所涉及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如发明3或4所记载的自行 车用前拨链器,其特征是,第4接触面呈球面形状弯曲。紧固螺钉的 头部,其与第4接触面进行接触的面顺沿于第4接触面的表面形状弯 曲。
作为该前拨链器,由于垫圈的第4接触面和紧固螺钉头部的与第4 接触面进行接触的面呈球面形状弯曲,因此,通过使前拨链器本体围 绕安装面的圆弧之圆心摆动,使中间底座的第1接触面与安装面二者 的相对位置错动而对安装位置进行调节,便能够做到,即使在第4接 触面与紧固螺钉的头部二者的相对位置错开的场合,也能够使第4接 触面与紧固螺钉的头部二者可靠实现面接触。
发明6所涉及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如发明1~5之任一发明所记 载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其特征是,还具有第2中间底座,该中间底 座,配置在安装面与第1支持面二者的第2方向之间,具有从第3方 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安装面的表面形状弯曲的第5接触面、从第1 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第1支持面的表面形状弯曲的第6接触面、 以及、在第2方向上贯穿第5接触面及第6接触面的第4通孔,并且, 与中间底座在第2方向上的厚度不同。紧固螺钉,能够在第2方向上 穿过第1通孔和第4通孔而将安装部安装在支持部上。
作为该前拨链器,由于还具有第2方向上的厚度不同的第2中间 底座,因此,还能够做到,将前拨链器本体可向第2方向移动地进行 安装。即,前拨链器相对于固定底座的安装位置,能够向4个方向进 行调节。
这样,前拨链器相对于固定底座的安装位置的调节自由度进一步 增加,因此,即使在固定底座在车架上的安装精度较差的场合,也能 够将前拨链器准确地安装在既定位置上。
发明7所涉及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如发明1~5之任一发明所记 载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其特征是,中间底座,能够分体为具有第1 接触面的第1分体底座、以及、具有第2接触面的第2分体底座。第2 分体底座,在与第1分体底座分体的状态下,具有从第3方向看过去 时的断面顺沿于安装面的表面形状弯曲的第8接触面。
作为该前拨链器,由于中间底座能够分体为具有第1接触面的第1 分体底座、以及、具有第2接触面的第2分体底座,因此,还能够做 到,将前拨链器本体可向第2方向移动地进行安装。即,前拨链器相 对于固定底座的安装位置,能够向4个方向进行调节。
这样,前拨链器相对于固定底座的安装位置的调节自由度进一步 增加,因此,即使在固定底座在车架上的安装精度较差的场合,也能 够将前拨链器准确地安装在既定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在固定底座的支持部(具体地说是第1支持面)与 前拨链器本体的安装部(具体地说是安装面)二者的第2方向之间, 配置有具有第1接触面和第2接触面和第2通孔的中间底座,能够做 到,使前拨链器本体可围绕第1支持面的圆弧之圆心摆动、且、可在 第1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利用从垂直于第1方向和第2方向的第3方 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曲的第1接触面和安装面使前拨链器本 体可围绕安装面的圆弧之圆心摆动地进行安装。这样,前拨链器相对 于固定底座的安装位置的调节自由度增加,因此,即使在固定底座在 车架上的安装精度较差的场合,也能够将前拨链器准确地安装在既定 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一实施形式所涉及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的自行 车的侧视图。
图2是对通过固定底座将前拨链器安装在车架上的状态进行展示 的侧视图。
图3是对通过固定底座将前拨链器安装在车架上的状态进行展示 的后视图。
图4是对通过固定底座将前拨链器安装在车架上的状态进行展示 的俯视图。
图5是对用来将前拨链器的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结构进行 展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对将前拨链器的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状态进行展示 的示意性纵剖剖视图。
图7是对将前拨链器的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状态进行展示 的示意性横剖剖视图。
图8是对将前拨链器相对于固定底座向下移动后安装的状态进行 展示的附图,与图6相当。
图9是对将前拨链器相对于固定底座横向摆动后安装的状态进行 展示的附图,与图7相当。
图10是对将前拨链器相对于固定底座向上摆动后安装的状态进行 展示的附图,与图6相当。
图11是对变型例1的前拨链器所涉及的备用中间底座进行展示的 立体图。
图12是对,使用变型例1所涉及的备用中间底座,将前拨链器相 对于固定底座向前移动后安装的状态进行展示的附图,与图6相当。
图13是对变型例2的前拨链器所涉及的中间底座进行展示的立体 图。
图14是对用来将变型例3的前拨链器的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 的结构进行展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对将变型例3的前拨链器的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状 态进行展示的示意性横剖剖视图。
图16是对用来将变型例4的前拨链器的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 的结构进行展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对将变型例4的前拨链器的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状 态进行展示的示意性纵剖剖视图。
图18是对用来将变型例5的前拨链器的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 的结构进行展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对将变型例5的前拨链器的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状 态进行展示的示意性纵剖剖视图。
图20是对将变型例5的前拨链器的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状 态进行展示的示意性横剖剖视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
下面,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的实施形式,结合附 图进行说明。
[自行车的总体结构]
图1中,采用本发明一实施形式所涉及的自行车用前拨链器的自 行车,例如是具有下弯式车把部14的公路自行车10。公路自行车10 具有作为车体骨架的呈钻石形状的车架11。车架11具有,车架体12、 得到车架体12前部的支持而能够以斜纵轴为轴自由旋转的、下部分成 两岔的前叉13。此外,公路自行车10还具有:与前叉13连结的车把 部14;安装在车架体12的下部的、将蹬踏转变为驱动力的驱动部 15;得到前叉13的下端的支持而能够自由旋转的前轮16;得到车架体 12的后部的支持而能够自由旋转的后轮17;以及,前后的制动装置 18、19。
车架体12具有,呈三角形形状的前三角20、以及、配置在前三角 20的后方的后三角21。前三角20,由横向配置的上管25、在上管25 的下方以前端高抬的状态配置的下管26、将上管25与下管26的前端 连结起来的头管27、以及、将上管25与下管26的后端连结起来的向 斜上方延伸的立管28构成。立管28上,安装有其上下位置可调的、 固定有车座32的车座支杆33。在立管28与下管26二者的结合部,形 成有筒状的中轴轴套部(未图示)。后三角21,由前端结合在立管28 上并分成两岔向斜下方延伸的车座支撑杆30、以及、从立管28的下端 向后方分成两岔延伸的结合在车座撑杆30的后端的链杆31构成。
在前叉13的上部,安装有构成车把部14的、可上下移动的车把 轴杆35。在车把轴杆35的上端,固定有向左右延伸的、两端弯曲的车 把杆36。在车把杆36的两端,安装有带变速功能的制动手把38。
驱动部15具有:设在中轴轴套部(ハンガ一)上的链轮曲柄部41; 不可旋转地安装在后轮17的自由轮毂上的小链轮部43;绕挂在链轮曲 柄部41与小链轮部43之间的链条44;以及,变速用的前拨链器45 和后拨链器46。链轮曲柄部41具有:得到车架11的中轴轴套部的支 持而能够自由旋转的曲柄轴(未图示);固定在曲柄轴的右端的、前 端安装有脚蹬53的右曲柄51;固定在曲柄轴的左端的、前端安装有脚 蹬54的左曲柄(未图示);以及,安装在中轴轴套部的轴上的、多个 (本实施形式中为两个)尺寸不同的链轮55、56。
[前拨链器及固定底座]
下面,结合图2~图7对前拨链器45和固定底座81进行说明。其 中,图2、图3和图4分别是,对通过固定底座81将前拨链器45安装 在车架11上的状态进行展示的侧视图、后视图和俯视图。图5是对用 来将前拨链器45的安装部66安装在固定底座81上的结构进行展示的 分解立体图。图6和图7分别是,对将前拨链器45的安装部66安装 在固定底座81上的状态进行展示的示意性纵剖剖视图和横剖剖视图。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前拨链器45是安装在下端向斜前方倾斜的立 管28上的,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设顺沿于立管28的 中心线O-O的方向为Z方向(第1方向),垂直于中心线O-O且顺 沿于自行车10的前后方向的方向为X方向(第2方向),与Z方向和 X方向相垂直的、顺沿于自行车10的横向的方向为Y方向(第3方向), 在对未安装在固定底座81上的前拨链器45进行说明时,也用该X、Y、 Z方向进行说明。
首先,对前拨链器45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前拨链器45主要具 有,由导链器62和四连杆机构63构成的前拨链器本体61。导链器62, 是为了使链条44(参照图1)大体向Y方向移位的部件,主要具有, 内导板64、以及、在内导板64的立管28一侧隔着间隔配置的外导板 65。四连杆机构63,是为了使导链器62大体向Y方向移动的机构,主 要具有,安装部66、内摇杆67、外摇杆68、以及回位弹簧69。安装 部66,是通过固定底座81安装在立管28上的部件。内摇杆67和外摇 杆68,是连结安装部66与导链器62以使得导链器62能够相对于安装 部66大体向Y方向移动的部件。回位弹簧69,是在导链器62通过一 对摇杆67、68向安装部66的约Y方向移动时,向其移动方向的反方 向施加作用力的扭力螺旋弹簧,安装在连结内摇杆67与内导板64的 轴上。外摇杆68上,设有用来安装变速时被操动的变速线(未图示) 的操作臂68a。
其次,对固定底座81进行说明。固定底座81主要具有:通过焊 接等方法固定在立管28的外周面上的固定部82,以及,从固定部82 的外周面向Y方向延伸的支持部83。固定部82在本实施形式中,是具 有顺沿于立管28的外周面的曲面的、约为菱形的板状部分。支持部83 在本实施形式中,是Z方向上细长、并且从Z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 圆弧状弯曲(具体地说,是向安装部66的相反侧突出而呈圆弧状弯曲) 的约为长方形的板状部分。即,支持部83上形成有:从Z方向看过去 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曲的、面向安装部66一侧的第1支持面83a、以 及、构成第1支持面83a的相反一侧的面的第2支持面83b。而且,在 本实施形式中,第1支持面83a的圆弧与第2支持面83b的圆弧,二 者均是作为以图7所示的P点(具体地说,是包括P点在内的在Z方 向上延伸的轴线)为圆心的圆弧而形成。此外,支持部83上,形成有 在X方向上贯穿第1支持面83a和第2支持面83b的第1通孔83c。 第1通孔83c,是Z方向上细长的孔,孔的Y方向的内径和Z方向的内 径大于紧固螺钉73(后述)的螺纹直径。
下面,对安装部66和用来将安装部66安装在固定底座81上的结 构进行说明。
安装部66,是与固定底座81的支持部83的第1支持面83a相向 地配置的,具有:从Y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曲(具体地说, 是向支持部83的相反侧突出而呈圆弧状弯曲)的安装面66a、以及、 在X方向上贯穿安装面66a的紧固螺孔66b。安装面66a的圆弧,是作 为以图6所示的点Q(具体地说,是包括点Q在内的在Y方向上延伸的 轴线)为圆心的圆弧形成的。
在安装部66与第1支持面83a二者的X方向之间,配置有X方向 长度为L1的中间底座71。中间底座71在本实施形式中,是Z方向上细 长的约为长方体形状的部件,具有:从Y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 安装面66a的表面形状弯曲的第1接触面71a、从Z方向看过去时的断 面顺沿于第1支持面83a的表面形状弯曲的第2接触面71b、以及、在 X方向上贯穿第1接触面71a和第2接触面71b的第2通孔71c。第2 通孔71c,是Z方向上细长的孔,孔的Y方向的内径和Z方向的内径大 于紧固螺钉73(后述)的螺纹直径。
在支持部83的第2支持面83b一侧,配置有垫圈72。垫圈72在 本实施形式中,是尺寸小于中间底座71的约为长方体形状的部件,具 有:与第2支持面83b相向的第3接触面72a、作为第3接触面72a之 X方向一侧的面的第4接触面72b、以及、在X方向上贯穿第3接触面 72a和第4接触面72b的第3通孔72c。第3接触面72a,其从Z方向 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第2支持面83b的表面形状弯曲。第4接触面 72b呈球面形状弯曲。第3通孔72c的孔径大于紧固螺钉73(后述) 的螺纹直径。
并且,前拨链器45,是在前拨链器本体61的安装部66、中间底 座71、固定底座81的支持部83及垫圈72在X方向上重叠的状态下, 靠从垫圈72的第4接触面72b一侧在X方向上穿过第3通孔72c、第 1通孔83c及第2通孔71c而与紧固螺孔66b旋合的紧固螺钉73进行 紧固,从而通过固定底座81安装在立管28上的。紧固螺钉73的头部 73b,其与第4接触面72b进行接触的面73b是顺沿于第4接触面72b 的表面形状(具体地说是球面)弯曲的。
如上所述,前拨链器45,由包括安装部66的前拨链器本体61、 中间底座71、垫圈72、以及紧固螺钉73构成。
[前拨链器安装位置的调节功能]
下面,对前拨链器45在固定底座81上的安装位置的调节功能, 结合图8、图9和图10进行说明。其中,图8,是对将前拨链器45相 对于固定底座81向下移动后安装的状态进行展示的附图,与图6相 当。图9是对将前拨链器45相对于固定底座81横向摆动后安装的状 态进行展示的附图,与图7相当。图10是对将前拨链器45相对于固 定底座81向上摆动后安装的状态进行展示的附图,与图6相当。
(1)上下移动(Z方向的移动)
由于固定底座81的支持部83上所形成的第1通孔83c,是Z方向 上细长的孔,因此,可如图8所示,相对于支持部83,使安装部66、 中间底座71及垫圈72的相对位置,相应于第1通孔83c的Z方向的 内径尺寸,向Z方向(具体地说,是相对于固定底座81向箭头E方向) 移动。
这样,在诸如固定底座81的固定部82相对于立管28的安装位置 上下偏移等场合那样,前拨链器45相对于链轮55、56和链条44(参 照图1)的安装位置从既定位置向Z方向偏移时,可利用该调节功能对 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2)横向摆动(围绕点P旋转)
由于固定底座81的第1支持面83a的从Z方向上看过去时的断面 呈圆弧状弯曲,并且中间底座71的第2接触面71b顺沿于第1支持面 83a的表面形状弯曲,因此,可如图9所示,相对于支持部83,使安 装部66、中间底座71及垫圈72的相对位置,相应于第1通孔83c的 Y方向的内径尺寸,围绕作为第1支持面83a的圆弧之圆心的点P摆动 (具体地说,相对于固定底座81,向箭头F方向摆动)。而且,由于 支持部83的第2支持面83b的从Z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 曲,并且垫圈72的第3接触面72a顺沿于第2支持面83b的表面形状 弯曲,因此,可使第2支持面83b与第3接触面72a可靠地实现面接 触。
这样,在诸如固定底座81的固定部82相对于立管28的安装位置 围绕轴线O-O发生偏移等场合那样,前拨链器45相对于链轮55、56 和链条44(参照图1)的安装位置从既定位置向横向摆动方向偏移时, 可利用该调节功能对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3)上下摆动(围绕点Q的摆动)
由于安装部66的安装面66a的从Z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 弯曲,并且中间底座71的第1接触面71a顺沿于安装面66a的表面形 状弯曲,因此,可如图10所示,相对于中间底座71、支持部83及垫 圈72,使安装部66的相对位置,相应于第2通孔71c或第3通孔72c 的Z方向的内径尺寸,围绕作为安装面66a的圆弧之圆心的点Q摆动 (具体地说,相对于固定底座81,向箭头G方向摆动)。而且,由于 第2通孔71c是Z方向上细长的孔,因此,可使得安装部66的摆动角 度范围较大,其结果,在本实施形式中,可如图10所示,一直摆动到 紧固螺钉73与第3通孔72c相干涉为止。此外,随着安装部66的摆 动,紧固螺钉73将相对于垫圈72摆动而导致相对位置发生偏移,但 由于垫圈72的第4接触面72b和紧固螺钉73的头部73b的表面73c 为球面,因此,可使得第4接触面72b与头部73b的表面73c可靠接 触。
这样,在诸如仅靠利用第1通孔83c进行的Z方向的移动,安装 位置不能够充分得到调节的场合,以及,只想使导链器62的后端部(参 照图2)附近移动的场合那样,前拨链器45相对于链轮55、56和链条 44(参照图1)的安装位置从既定位置向上下摆动方向偏移时,可利用 该调节功能对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如上所述,作为本实施形式的前拨链器45,在固定底座81的支持 部83(具体地说是第1支持面83a)、与、前拨链器本体61的安装部 66(具体地说是安装面66a)二者的Y方向之间,配置有具有第1接触 面71a、第2接触面71b以及第2通孔71c的中间底座71,能够做到, 利用支持部83的Z方向上细长的第1通孔83c使前拨链器本体61在Z 方向上移动,并且,利用从Z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曲的第2 接触面71b及第1支持面83a使前拨链器本体61围绕第1支持面83a 的圆弧之圆心P摆动的同时,利用从Y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 弯曲的第1接触面71a及安装面66a使前拨链器本体61围绕安装面 66a的圆弧之圆心Q摆动。也就是说,前拨链器45相对于固定底座81 的安装位置能够向3个方向进行调节。
这样,前拨链器45相对于固定底座81的安装位置的调节自由度增 加,即使在固定底座81在车架11(本实施形式中为立管28)上的安装 精度较差的场合,也能够将前拨链器45准确地安装在既定位置上。
[变型例1]
在上述前拨链器45中,作为中间底座,使用的是X方向的长度为 长度L1的中间底座71(参照图5),但也可以如图11所示,除了该中 间底座71之外,还具有,X方向的长度为短于中间底座71的长度L1 的长度L2的、作为第2中间底座的备用中间底座74。
该备用中间底座74与中间底座71同样,是配置在安装部66与第 1支持面83a二者的X方向之间的、Z方向上细长的、约为长方体形状 的部件,具有:从Y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安装面66a的表面形 状弯曲的第5接触面74a、从Z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第1支持面 83a的表面形状弯曲的第6接触面74b、以及、在X方向上贯穿第5接 触面74a及第6接触面74b的第4通孔74c。第4通孔74c,是Z方向 上细长的孔,孔的Y方向的内径和Z方向的内径大于紧固螺钉73的螺 纹直径。因此,备用中间底座74可替代中间底座71使用。
并且,当将备用中间底座74配置在前拨链器本体61与安装部66 二者的Y方向之间而替代中间底座71时,可如图12所示,相对于支 持部83及垫圈72,使安装部66的相对位置向Y方向仅移动中间底座 71(参照图6)的Y方向长度L1与备用中间底座74的Y方向长度L2之 差的距离(具体地说,相对于固定底座81向箭头H方向移动)。此时, 紧固螺钉73,其前端必须插入到紧固螺孔66b的纵深处,而通过使紧 固螺孔66b的螺孔一直形成到足够深的位置,便能够将紧固螺钉73拧 入。
这样,在诸如固定底座81的固定部82相对于立管28的安装位置 前后偏移等场合那样,前拨链器45相对于链轮55、56和链条44(参 照图1)的安装位置从既定位置向Y方向(即前后方向)偏移时,能够 利用该调节功能对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如上所述,作为本变型例的前拨链器45,前拨链器45相对于固定 底座81的安装位置,能够在前述3个方向(上下移动、横向摆动及上 下摆动)再加上前后方向共4个方向上进行调节。
这样,前拨链器45相对于固定底座81的安装位置的调节自由度 进一步增加。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备用中间底座只准备了一种,但为了加大 前后方向(Y方向)的调节范围或为了能够进行微调,也可以设计成具 有Y方向长度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备用中间底座。
[变型例2]
在变型例1的前拨链器45中,作为中间底座,使用了Y方向长度 不同的两个中间底座71、74,使安装部66能够相对于固定底座81向 前后方向移动,但也可以如图13所示,设计成可分体为第1分体底座 76和第2分体底座77的中间底座75。
第2分体底座77具有:从Z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第1支持 面83a的表面形状弯曲的第2接触面71b;在与第1分体底座76分体 的状态下,从Y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顺沿于安装面66a的表面形状弯 曲的第8接触面77a;以及,在X方向上贯穿第2接触面71b及第8 接触面77a的第6通孔77b。第1分体底座76具有:具有可与第8接 触面77a在Y方向上重合的表面形状的第7接触面76a,以及,在X 方向上贯穿第1接触面71a及第7接触面76a的第5通孔76b。并且, 在第1分体底座76与第2分体底座77二者重合的状态下,第5通孔 76b与第6通孔77b二者连通而形成第2通孔71c。
即,在本变型例的中间底座75中,在处于第1分体底座76重合 在第2分体底座77上的状态时,可发挥与上述Y方向长度为长度L1 的中间底座71(参照图5~图7)同样的功能,而处于拆下第1分体底 座76而仅使用第2分体底座77的状态时,可发挥与上述Y方向长度 为长度L2的备用中间底座74(参照图11、图12)同样的功能。
这样,在诸如固定底座81的固定部82相对于立管28的安装位置 发生前后偏差等场合那样,前拨链器45相对于链轮55、56和链条44 (参照图1)的安装位置从既定位置向Y方向(即前后方向)偏移时, 可利用该调节功能对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如上所述,作为本变型例的前拨链器45,前拨链器45相对于固定 底座81的安装位置,能够在前述3个方向(上下移动、横向摆动及上 下摆动)再加上前后方向共4个方向上进行调节。
这样,前拨链器45相对于固定底座81的安装位置的调节自由度 进一步增加。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中间底座可分体为两个,但为了加大前后 方向(Y方向)的调节范围或为了能够进行微调,也可以设计成可分体 为3个以上的备用中间底座。
[变型例3]
在前述实施形式的前拨链器45中,安装部66的安装面66a与中 间底座71的第1接触面71a,是从Y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呈圆弧状弯 曲的面,但也可以如图14所示,设计成呈球面形状弯曲的面。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如图10所示进行上下摆动,而且还能够进行 诸如,围绕作为安装面66a的圆弧之圆心的点S进行的横向摆动(参 照图15)和向上下摆动与横向摆动之中间方向进行的摆动(即斜向摆 动),其结果,仅在安装部66的安装面66a与中间底座71的第1接 触面71a之间,也能够进行上下及横向两种摆动。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中间底座71的第1接触面71a是呈球面形 状弯曲的,但也可以使变型例1的备用中间底座74的第5接触面74a、 和、变型例2的第2分体底座77的第8接触面77a呈球面形状弯曲。
[变型例4]
在前述实施形式的前拨链器45中,安装部66的安装面66a与中 间底座71的第1接触面71a,是从Y方向看过去时的断面向支持部83 的相反侧突出而呈圆弧状弯曲的面,但也可以如图16所示,设计成向 支持部83侧突出而弯曲的面。
这样一来,虽然如图17所示,作为安装面66a的圆弧之圆心的点 Q的位置向前拨链器45一侧移动,但与图10同样,能够围绕点Q进行 摆动(具体地说,相对于固定底座81向箭头G的方向摆动)。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中间底座71的第1接触面71a的从Y方向 看过去时的断面是向支持部83一侧突出而弯曲的,但也可以使变型例 1的备用中间底座74的第5接触面74a、和、变型例2的第2分体底 座77的第8接触面77a向支持部83侧突出而弯曲。此外,也可以使 变型例3的球面形状的安装面66a和第1接触面71a向支持部83侧突 出而弯曲。
[变型例5]
在前述实施形式的前拨链器45中,紧固螺钉73是从固定底座81 的支持部83一侧与安装部66的紧固螺孔66b进行旋合的螺纹部件, 但也可以如图18~图20所示,紧固螺钉73是从安装部66的安装面 66a向X方向突出的、贯穿中间底座71及支持部83的螺纹部或埋入螺 栓(本变型例中为埋入螺栓),紧固螺钉73的前端与配置在支持部83 的第2支持面83b一侧的螺母78(本变型例中为六角螺母)旋合。
在这种场合,也能够如图19所示,与图10同样围绕点Q进行摆 动(具体地说,相对于固定底座81向箭头G方向摆动)。此外,还能 够如图20所示,与图9同样围绕点P进行摆动(具体地说,相对于固 定底座81向箭头F方向摆动)。此时,螺母78的与垫圈72的第4接 触面72b进行接触的面78a顺沿于第4接触面72b的表面形状弯曲, 因而与前述实施形式中与紧固螺钉73的头部73b的面73c进行接触同 样,在紧固螺母78时,能够使面78c与第4接触面72b二者可靠接触。
另外,作为变型例2、3及4的前拨链器,也可以采用本变型例这 样的以螺栓和螺母进行安装的结构。
[其它实施形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结合附图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 并不限于这些实施形式,可在不超出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进行改进。
(A)
在前述实施形式中,本发明应用于道路自行车的前拨链器,但本 发明也可以应用其它型式的自行车。
(B)
前拨链器的结构,并不限于前述实施形式所公开的结构,只要是 属于将前拨链器本体的安装部通过固定底座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的, 均可以应用本发明。
(C)
在前述实施形式中,固定底座是固定在车架的立管上的,但并不 限于此。另外,固定底座的支持部是沿立管的中心轴形成的,但即使 对于,将固定底座固定在不同于前述实施形式的位置上的、或者、固 定底座的支持部沿立管中心轴的方向之外的其它方向形成的场合,也 能够应用本发明。在这种场合,与自行车的前后方向、自行车的横向、 以及顺沿于立管中心轴的方向分别对应的X、Y以及Z方向,指向不同 于前述实施形式的方向,因此,前拨链器安装位置的具体调节方向将 与前述实施形式不同。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前拨链器 2020-05-11 132
自行车前拨链器组件 2020-05-13 947
自行车用前拨链器 2020-05-13 91
自行车前拨链器 2020-05-12 772
前拨链器 2020-05-11 595
前拨链器 2020-05-11 908
电动前拨链器 2020-05-11 149
自行车的前拨链器 2020-05-13 696
自行车用前拨链器 2020-05-13 314
自行车前拨链器 2020-05-12 94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