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动系统 / 制动系统 / 制动液 / 车辆制动装置

车辆制动装置

阅读:586发布:2021-08-19

专利汇可以提供车辆制动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 制动 装置,装置由供油箱,变量 增压 总 泵 ,四通分流器,手控 阀 ,制动 锁 ,制动分泵顺次连接而成,四通分流器把变量增压总泵的总输出口管路分成 行车制动 双管路和应急保险制动双管路,使本装置具有再制动功能,不会飞车,并能自动关闭爆裂管路,防止漏油。制动锁的设置能使制动油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止回性能好,既能用于正常行车制动,还能用于应急保险制动并替代手刹临时驻车,同时还可在长期驻车时起 防盗 作用。变量增压总泵,可使总泵输出的低压制动油随各车型分泵的大小和多少随机变化所应供应的油量,通用性好,并且 脚踏 刹车 轻松省 力 ,不需装助力泵。,下面是车辆制动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车辆制动装置,包括供油箱(A)、总、制动分泵(F),其特 征是:在总泵和制动分泵之间依次连有四通分流器(C)及手控(D)和 制动(E),所述总泵采用变量增压总泵(B);
所述变量增压总泵包括一泵体(B1)、该泵体上设置的一油压缸(B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压缸(B3),其中:油压缸具有一大径段,一小径段, 大径段中有一由推杆(B4)控制的活塞(B5),另有一T型空心活塞柱(B6), 其头部在油压缸的大径段中,杆部伸入油压缸的小径段中,油压缸与活塞 和活塞柱之间组成了大径腔室(B21)、环形腔室(B22)、小径腔室(B23),大 径腔室(B21)和环形腔(B22)室各有一弹簧(B7),小径腔室(B23)还连有一溢 流调压阀(B9)及一止回阀(B8),小径腔室中的制动液由溢流调压阀(B9) 调压溢流并通过止回阀(B8)输到四通分流器(C);控压缸(B2)中具有一 控压活塞(B31)、一控压阀(B34),该控压阀具有阀套(B32)、阀芯(B33)、 调压弹簧(B35)及调压螺钉螺母(B36),所述阀芯包括杆部(B37)和头部 (B38),其中杆部设有中心孔(B39)和该中心孔两端的径向孔(B40),控压活 塞左边是进油腔室(B41),右边是控压腔室(B42),控压阀的阀套(B32)右边 为排油腔室(B43),泵体上有一进油孔(B44)其一端与油压缸(B2)中大 径腔室(B21)相通同时与控压缸(B3)中的进油腔室(B41)相通,另一 端通过单向阀进油,
所述四通分流器(C)具有一分流器(C1)和一手控阀(C5),其中:分流 器(C1)具有一壳体(C11)、一中阀(C21)、两边阀(C31)、两阀套(C41),壳 体(C11)上设有一个输入油孔(C12),四个输出油孔,其中两个输出油孔为 行车油孔(C13、C14),另两个为保险油孔(C15、C16)),所述中阀及边阀 的端部均为一截短管(C22、C32),上面设有与短管管孔相通的径向通孔 (C23、C33),两阀套的内孔(C42)是通孔,所述两阀套可滑动地套在中 阀与边阀的短管(C22、C32)上,将所述边阀及中阀打开或关闭,两阀套 (C41)上均设有与其内孔相通的进油孔(C43),该进油孔与壳体上的输入 油孔(C12)相通;
所述手控阀(D5)具有一阀体(D51)、一可旋阀芯(D52),阀体 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各有四个油孔,其中输入端的四个油孔与分流器的四个 输出油孔相连,可旋阀芯(D52)内设有径向档位孔,另还设有一开启位 轴向孔(D61)及两不相通的保险位轴向孔(D63),这三个轴向孔中均 设有单向阀(D62、D64);
所述制动锁(E)包括一锁体(E1)、一行车活塞杆(E2)及座套(E3)、 一保险活塞杆(E4)及座套,(E5)、一弹力开关阀(E6),锁体上具有一行 车进油孔(E11)、一保险进油孔(E12)、一出油腔室(E13)及一出油孔(E14), 所述行车进油孔中设有一油路开关阀(E15),该阀的一端有一开阀油孔 (E16),另一端有一关阀油孔(E17),所述行车活塞杆及保险活塞杆均设 有中心油孔(E21、E41)和能进入出油腔室的径向孔(E22、E42),并且所 述两活塞杆均带有活塞(E23、E43)还套有弹簧(E24、E44),所述两活塞 杆一端位于出油腔室(E13)中,另一端可进出于它们的座套(E3、E5), 以使它们的中心油孔与油路或通或断,在出油腔室(E13)中,行车活塞杆 (E2)有一带平台的斜肩(E25),保险活塞杆(E4)有一斜缺(E45),所 述弹力开关阀上有两相应斜(E61、E62)分别作用于所述斜肩和斜缺以 打开或关闭行车位油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制动装置,其特征是:在手控阀输入端 的行车油路及制动锁的开阀油孔之间连有一密码锁(G),该密码锁包括锁 体(G1)和若干可旋转地安装在锁体中的锁芯(G2),锁体上具有进油孔 (G11)、导油孔(G13)、出油孔(G12),锁芯上具有控油孔(G21),这些 油孔可共同形成一条油路通道;锁体上还设有为各锁芯定位的定位球 (G14),锁芯上有与之对应的定位孔(G22)并有用作密码的数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制动锁 锁体出油孔(E14)处设有脉冲轮(E18)。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制动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管路制动装置,该装置主要 由单管路总和分泵组成,它没有备用或应急保险的管路,一旦爆管,装 置将失去制动作用,并且开始漏油。另一种是双管路制动装置,它当装置 中一管路爆管,还有另一管路可应急性的继续提供制动油,但装置已因爆 管开始漏油,因此二者的共同缺点是不能防止漏油,并且他们采用的总泵 不能变量,因而要根据不同的车辆配置不同的总泵,没有通用性,同时没 有防盗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漏油、能多次防爆管、能防盗 并且通用性好的车辆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车辆制动装置,包括供油箱、总泵、 制动分泵,在总泵和制动分泵之间依次连有四通分流器及手控和制动, 所述总泵采用变量增压总泵;

所述变量增压总泵,包括一泵体,该泵体上设置的一油压缸及一控压 缸,其中:

油压缸具有一大径段,一小径段,大径段中有一由推杆控制的活塞, 另有一T型空心活塞柱,其头部在油压缸的大径段中,杆部伸入油压缸的 小径段中,油压缸与活塞和活塞柱之间组成了大径腔室、环形腔室、小径 腔室,大径腔室和环形腔室各有一弹簧,小径腔室还连有一溢流调压阀及 一止回阀,小径腔室中的制动油由溢流调压阀调压溢流并通过止回阀输到 四通分流器;

控压缸中具有一控压活塞、一控压阀,该控压阀具有阀套、阀芯、调 压弹簧及调压螺钉螺母,所述阀芯包括杆部和头部,其中杆部设有中心孔 和中心孔两端的径向孔,控压活塞左边是进油腔室,右边是控压腔室,控 压阀的阀套右边为排油腔室,泵体上有一进油孔其一端与油压缸中大径腔 室相通同时与控压缸中的进油腔室相通,另一端通过单向阀进油。

所述四通分流器具有一壳体、一中阀、两边阀、两阀套,壳体上设 有一个输入油孔,四个输出油孔,其中两个输出油孔为行车油孔,另两个 为保险油孔,所述中阀及边阀的端部均为一截短管,上面设有与短管管孔 相通的径向通孔,两阀套可滑动地套在中阀与边阀的短管上,将边阀及中 阀打开或关闭,阀套上设有与其内孔相通的进油孔,该进油孔与壳体上的 输入油孔相通;

所述手控阀具有一阀体、一可旋阀芯,阀体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各有四 个油孔,其中输入端的四个油孔与四通分流器的四个输出油孔相连,可旋 阀芯内设有径向档位孔,另还设有一开启位轴向孔及两不相通的保险位轴 向孔,这三个轴向孔中均设有单向阀。

所述制动锁包括一锁体、一行车活塞杆及座套、一保险活塞杆及座套、 一弹力开关阀,锁体上具有一行车进油孔、一保险进油孔、一出油腔室及 一出油孔,所述行车进油孔中设有一油路开关阀,该阀的一端有一开阀油 孔,另一端有一关阀油孔,所述行车活塞杆及保险活塞杆均设有中心油孔 和能进入出油腔室的径向孔,并且所述两活塞杆均带有活塞还套有弹簧, 两活塞杆一端位于所述出油腔室中,另一端可进出于它们的座套,以使它 们的中心油孔与油路或通或断,在出油腔室中,行车活塞杆有一带平台的 斜肩,保险活塞杆有一斜缺,所述弹力开关阀上有两相应斜分别作用于 所述斜肩和斜缺以打开或关闭行车位油路。

在手控阀输入端的行车油路及制动锁的开阀油孔之间连有一密码锁, 该密码锁包括锁体和若干可旋转地安装在锁体中的锁芯,锁体上具有进油 孔、导油孔、出油孔,锁芯上具有控油孔,这些油孔可共同形成一条油路 通道;锁体上还设有为各锁芯定位的定位球,锁芯上有与之对应的定位 孔并有用作密码的数字。

所述制动锁在锁体出油孔处设有脉冲轮。

本实用新型在现在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四通分流器、手控阀、制动锁 后,四通分流器把总泵的总输出口管路分成行车制动双管路和应急保险制 动双管路,配合使用手控阀可使本装置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档位(如开启 位、行车位、保险位等)使本装置具有再制动功能,并能自动关闭爆裂管 路,防止漏油,管路修复后可自动导通继续使用,本装置可以提供四次制 动,因此绝对不会飞车。制动锁的设置能使制动油完全打开和完全关闭, 止回性能好,即能用于正常行车制动,还能用于应急保险制动并替代手刹 临时驻车,同时还可在长期驻车时起防盗作用。总泵采用变量增压总泵, 可使总泵输出的低压制动油随各车型分泵的大小和多少随机变化所应供应 的油量,通用性好,供油充足,制动有力可靠,在制动片与制动毂间隙较 大的情况下,仍能十分有效地制动,可极大地延长间隙调整期,并且脚踏 刹车轻松省力,不需装助力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变量增压总泵主剖视图。

图4是四通分流器主剖视图。

图5是手控阀主剖视图。

图6是图5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图5沿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5沿C-C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5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0是针对图5可旋阀芯处于行车位剖视图。

图11是针对图5可旋阀芯处于保险位的主剖视图

图12是制动锁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油路密码锁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及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装置由供油箱A,变量增压总泵B, 四通分流器C,手控阀D,制动锁E,制动分泵F顺次连接而成,其中制动 锁并用了两个,作为本实施方式还在手控阀输入端的行车油路及制动锁的 开阀油孔之间连有一密码锁G。

图3反映的是变量增压总泵的结构,从该图可以看出变量增压总泵B 具有泵体B1,该泵体下部是油压缸B2,上部是控压缸B3,油压缸B2具有 一大径段,一小径段,大径段中有一由推力杆B4控制的活塞B5,另有一T 型空心活塞柱B6,其头部在油压缸B2的大径段中,杆部伸入油压缸的小径 段中,油压缸B2与活塞B5和活塞柱B6之间组成了大径腔室B21、环形腔 室B22、小径腔室B23,大径腔室B21和环形腔室B22各有一弹簧B7,小径 腔室B23与一溢流调压阀B9及一止回阀B8相连,当小径腔室B23中的液 压达到调定值时,制动液顶开调压阀的阀芯B91使制动液从溢流口B92流 出,开始溢流。当实用新型用于不同的车型时,根据车辆对制动液的压力 要求不同可调节小径腔室中高压制动液的压力,然后通过止回阀输出满足 要求的制动液。控压缸B3中具有一控压活塞B31、一带阀套B32和阀芯B33 的调压阀B34、一调压弹簧B35及调压螺钉螺母B36,阀芯B33具有杆部B37 和头部B38,其杆部设有中心孔B39和中心孔两端的径向孔B40,控压活塞 B31左边为进油腔室B41,右边是控油腔室B42,调压阀的阀套B32右边是 排油腔室B43。

变量增压总泵B的工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供足低压制动 油:司机脚踩制动推杆B4,活塞B5向右运动,压迫大径腔室B21中的油体 先经T型空心活塞柱B6的中心孔再经小径腔室B23输向四通分流器C,根 据大小不同类型不同的车,其需油量会有不同,但都能通过司机脚踩制动 推杆实现,只是推杆行程不同而已,此时油压缸各腔室压力相等,T型空心 活塞柱B6静止不动,当油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控压活塞B31左边的油体 使之右移,从而使调压阀的阀芯B33右移,阀芯中心孔右端的径向孔B40 进入排油腔室B43,使环形腔室B22中的控压油被排出。于是进入第二阶段 供应高压制动油:活塞B5继续右移,大径腔室B21体积不变,环形腔室B22 排出控压油,大径腔室B21与小径腔室B23中的油体压力同时升高并相等, 由小径腔室向四通分流器C输送高压制动油。

图4反映了四通分流器C的结构,图中示出四通分流器C具有一壳体 C11、一中阀C21、两边阀C31、两阀套C41,壳体C11上设有一个输入油孔 C12,四个输出油孔,其中两个输出油孔为行车位油孔(C13、C14),另两 个为保险位油孔(C15、C16),所述中阀及边阀的端部均为一截短管(C22、 C32),上面设有与短管管孔相通的径向通孔(C23、C33),两阀套的内孔C42 为通孔,其两端可滑动地套在中阀C21与边阀C31的短管(C22、C32)上, 将边阀C31及中阀C21打开或关闭,阀套C41滑移的最大行程由其上的限 位槽C44及限位钉C45限定,阀套C41上设有进油孔C43,该进油孔一 端与阀套的内孔C42相通,另一端与壳体C1上的输入油孔C12连通。

图5-图11反映了手控阀D的详细结构及各操纵位的工作状况。

从图5可以看出手控阀D具有一阀体D51、一可旋阀芯D52,阀体的输 入端及输出端各有四个油孔,其中两端为行车位油孔(D53、D54、D55、D56), 中间为保险位油孔(D57、D58、D59、D60),可旋阀芯D52位于阀体D51中, 它在与阀体输入与输出端油孔对应的每个横截面位置处(四个)都设有相 交的两条或三条径向孔,这些径向孔的开设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不同工作状 态进行设计的(参见图6-图9),其工作状态主要有开启位(见图5)、行车 位(见图10)和保险位(见图11),还可以设置一个零位,在这个位置阀 芯没有径向孔,阀体输入端的所有油孔与输出端的所有油孔都不相通,停 车或驻车时可将手控阀定在这个档位。当变量增压总泵开始向四通分流器 输送制动油时应将手控阀打到开启位,从图5可以看出,阀芯D52在开启 位时对应有一开启位轴向孔D61和四条径向孔,所述开启位轴向孔的两端 设有单向阀D62,使保险位管路(c、d)的制动油只能单向往行车位管路(a、 b)流,而四条径向孔与阀体输入端的每个进油孔(453、454、457、458) 连通,但只与阀体输出端的行车位出油孔(D55、D56)连通,结合图4可 以看出,行车位管路(a、b)的回油流到四通分流器C的行车位油孔(C13、 C14)时,将四通分流器的阀套C41向中阀C21方向推移,边阀C31打开, 制动油从输入油孔C12进入阀套上的进油孔C43途经阀套的内孔C42、边阀 短管上的径向孔C23到行车位油孔(C13、C14),使行车位制动油路导通即 a、b油路导通,开启任务完成,但这个位置不能防漏油。此时应该将手控 阀打到行车位,此时阀芯位置如图6所示,其径向孔只能使阀体行车位的 输入端油孔(D53、D54)与输出端油孔(D55、D56)对应连通,即a、b管 路连通,为正常行车提供制动油。如果行车位双管路中有一根爆管,比如a 路管爆,则四通分流器C中的回油所形成的负压力及浮动的阀套C41左侧 余油所具有的正压力将使阀套C41(左边的阀套)向左移动,把与a管路相 连的(左边)边阀C31关闭。于是制动油不再向a管路流动,转而向保险 位的c管路流动,而此时c管路与输出端不通,制动油便在手动阀阀芯D52 和四通分流器C之间的管路中形成压力,进一步向左推动(左边)阀套C41, 使左边的边阀C31被进一步关紧,而b管路仍能继续输出制动油。若c管 路也爆裂,则四通分流器C的中阀C21向左边移动,由阀套C41将其关闭, c管路亦不会漏油。于是制动油仍然只能在b管中流动。如果a、b管路都 爆管,可将手控阀打到保险位(如图11所示),此时阀芯D52的径向孔将 阀体输入端保险位油孔(D57、D58)和输出端保险位油孔(D59、D60)对 应连通,即(c、d)管路导通,两保险位轴向孔D63中均有单向阀D64, 使制动油只能由(a、b)管路流向(c、d)管路,在第一次回油压力和随 后的进油压力的驱动下,四通分流器3的两阀套341分别向左右移动,关 闭两边阀331,打开中阀321,制动油便从(c、d)两管路输出,(a、b) 管路被关闭不会产生漏油现象。这样本实用新型四条管路,只要有一条没 爆管就能继续工作,并且已爆管的油路不会漏油。必要的话手控阀

图12反映了制动锁的结构,从该图可以看出,制动锁E包括一锁体 E1、一行车活塞杆E2及座套E3、一保险活塞杆E4及座套E5、一弹力开关 阀E6。锁体1上具有一行车进油孔E11、一保险进油孔E12、一出油腔室 E13及一出油孔E14,其中行车进油孔E11中设有一油路开关阀E15,用于 打开或关闭行车进油孔E11,锁体E1上位于该阀的一端有一开阀油孔E16, 另一端有一关阀油孔E17,开阀油孔E16的进油源于四通分流器C和手控阀 D之间的行车管路a,关阀油孔E17的进油源于手控阀输出端保险位管路, 当开阀油孔E16进油时,油路开关阀E15上移,行车进油孔E11打开,当 关阀油孔E17进油时油油开关阀下移,行车进油孔E11关闭。行车活塞杆 E2及保险活塞杆E4均设有中心油孔(E21、E41)和能进入出油腔室E13的 径向孔(E22、E42),并且所述两活塞杆均带有活塞(E23、E43)还套有弹 簧(E24、E44),两活塞杆一端位于所述出油腔室E13中,另一端可进出于 它们的座套(E3、E5),以使它们的中心油孔(E21、E41)与输入的油或通 或断;在出油腔室E13中,行车活塞杆E2有一带平台的斜肩E25,保险活 塞杆有一斜缺E45,所述弹力开关阀E6上有两相应斜块(E61、E62)、一复 位簧E63。当制动油从锁体E1的行车进油孔E11进入时,将推动活塞E23 使行车活塞杆右移,其斜肩E25推动弹力开关阀的斜块E61使之后退,当 斜肩E25滑过后,弹力开关阀在其复位簧E63的复位作用下前进,其斜块 位于所述斜肩的平台一边从而使斜肩不能左退,此时行车活塞杆的径向孔 E22已位于锁体的出油腔室E13中,而行车活塞杆E2的另一端也已从座套 E3中出来,使制动油从锁体E1的行车进油孔E11至行车活塞杆的中心油孔 E21再经行车活塞杆的径向孔E22流到出油腔室E13,然后经出油口E14输 出。为了防止抱死现向发生,出油口E14中还设有一脉冲轮E18,使输出的 制动油有断续的冲击力。在行车油路导通的情况下制动油可进可出,以保 证车辆行车时对制动油的要求。如果行车油路双管都发生爆管现象,应将 手控阀D打到保险位,向锁体的保险进油孔E12输送制动油,使活塞E43 右移,保险活塞杆的斜缺E45使弹力开关阀E6后退,行车活塞杆在弹簧的 复位作用下向左移,行车位油路被切断,进油回油都不能进行。同时制动 油从锁体的保险进油孔E12进入保险活塞杆的中心油孔E41再从保险活塞 杆的径向孔E42流到出油腔室E13,然后经脉冲轮E18输到制动分泵F,进 行应急刹车。这个过程是相当迅速的,比现有的手刹快得多,并且制动油 流向是单向的只进不出,因而制动油的压力可以得到保持,使制动分泵F 始终处于制动状态,在车辆驻车的情况下自然起到了防盗作用。

图13及图14反映了密码锁的结构,从这两幅图中3可以看出密码锁G 具有锁体G1,锁芯G2,锁体G1上设有进油孔G11、出油孔G12及连通二者 的导油孔G13,同时还设有定位钢球G14,每个锁芯G2在与导油孔G13等 高的位置设有控油孔G21,锁芯上还设有与定位钢球G14相应的定位孔G22, 锁芯G2可旋转地安装在锁体G1中并靠挡板G3挡住,防止其退出,锁芯G2 的外露端是数字,当我们旋转锁芯G2会由定位钢球G14将其定在一个确定 位置,如果每个锁芯G2上的控油孔G21都与锁体G1上的导油孔G13重合 时,则油路导通,每个锁芯在这个特殊位置的数字组成了该锁的密码,即 此时锁是打开的,除此之外的锁芯处于任何位置油路都不通,即锁是锁闭 的。

本装置将密码锁的进油孔G11连接到四通分流器C与手控阀D之间的 行车位管路上,将出油孔G12连接到制动锁的开阀油孔E16处,开车时先 将密码锁G打开,然后将手控阀打到开启位,制动油流经手控阀,再到制 动锁,制动锁的油路开关E15随之打开,使行车位管路导通,然后将手控 阀打到行车位,此时本装置可以为正常行车提供制动油,驻车时将手控阀 打到零位,同时关闭密码锁,便可起到可靠的防盗作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