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动系统 / 制动系统 / 制动液 / 电磁阀、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电磁、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阅读:687发布:2021-08-26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磁、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制动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一种电磁 阀 、液压控制装置以及 制动 装置,能够抑制轴向的尺寸变长。在 阀座 与第二连通孔之间的流路设有 对流 体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部件。,下面是电磁、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制动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磁,其特征在于,具备:
线圈,其在通电时产生电磁
筒体,其配置在所述线圈的内周,并且由非磁性体形成;
阀芯,其利用所述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力而在所述筒体内沿所述筒体的轴向移动;
流路;
第一连通孔,其形成在所述流路的一端;
阀座,其形成在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周围,供所述阀芯抵接而封堵所述第一连通孔;
第二连通孔,其形成在所述流路的另一端;
第一过滤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流路,并且对在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之间流通的流体进行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
具备:
座部件,其具有形成有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底部;
阀体部件,其具有形成有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底部,并且与所述座部件的开口部侧嵌合;
所述流路是在所述座部件与所述阀体部件之间形成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
所述阀体部件的筒状壁具备内周面,
所述内周面具有:内侧抵接面,其与所述座部件的筒状壁的外周面抵接;流通孔,其形成在比所述内侧抵接面位于开口部侧的位置,并且形成与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的油路;
对向所述流通孔流入的流体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部件设置在所述阀体部件的外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
所述第二过滤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外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
在所述座部件的开口部侧形成有具有比所述座部件的底部侧的径大的径并且从所述座部件的底部经由第一阶梯部扩径的大径部,
在所述阀体部件的底部侧形成有具有比所述阀体部件的开口部侧的径小的径并且从所述阀体部件的开口部经由第二阶梯部缩径的小径部,
所述空间形成在所述第一阶梯部与所述第二阶梯部之间,
所述第一过滤部件与所述第一阶梯部和所述第二阶梯部中的至少一方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阀,
所述空间通过所述座部件中的环状的筒状壁的外周面与所述阀体部件中的环状的筒状壁的内周面抵接而形成,
所述第一过滤部件面向所述座部件的筒状壁的内周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阀,
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具有网眼部和在所述网眼部的外周设置的环状的框体,在所述座部件的所述筒状壁的所述内周面与所述框体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比所述网眼部的网眼大小小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
所述框体在轴向上夹在所述座部件的所述内周面与所述阀体部件的所述内周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
在所述阀体部件的底部侧形成有径比所述阀体部件的所述开口部侧的径小的小径部,在所述小径部的外周安装有对所述小径部与其他部件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
具备:
固定芯,其固定在所述筒体的一端侧;
弹性部件,其在所述筒体内以在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阀芯之间收缩的状态配置,并且对所述阀芯朝向所述阀座施力;
所述阀芯被所述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力朝向所述固定铁芯吸引。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
具备:
可动铁芯,其在所述筒体内能够沿轴向移动地设置;
弹性部件,其在所述筒体内朝向所述可动铁芯对所述阀芯施力;
利用所述线圈所产生电磁力使所述阀芯与所述可动铁芯一起向所述阀座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阀,
所述筒体具有封闭的一端和开口的另一端,并且具备:
插入孔,其设置在所述筒体的所述另一端侧,并且所述阀芯能够沿轴向移动地插入所述插入孔;
卡止部,其形成在所述插入孔的内周面;
大径部,其形成在所述阀芯的一端侧,并且比所述阀芯的另一端侧径大;
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卡止部与所述大径部之间以收缩状态配置。
13.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在内部具备油路;
孔,其在所述壳体的一个侧面开口,并且与所述油路连接;
电磁阀,其具有:
线圈,其在所述壳体中配置在沿着所述孔的轴向的位置,在通电时产生电磁力;
筒体,其配置在所述线圈的内周,并且由非磁性体形成;
阀芯,其利用所述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力而在所述筒体内沿所述筒体的轴向移动;
有底的座部件,其具有形成有第一连通孔的底部和供所述阀芯抵接而封堵所述第一连通孔的阀座;
有底的阀体部件,其具有形成有第二连通孔的底部,并且固定在所述孔内;
内部油路,其通过所述座部件的开口部侧与所述阀体部件的开口部侧嵌合而形成;
第一过滤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内部油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
所述阀体部件的筒状壁具备内周面,
所述内周面具备:内侧抵接面,其与所述座部件的筒状壁的外周面抵接;流通孔,其形成在比所述内侧抵接面位于开口部侧的位置,并且形成与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的油路,对向所述流通孔流入的流体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部件设置在所述阀体部件的外周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
所述第二过滤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外侧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
作为所述电磁阀,具备:
常闭型电磁阀,其具备固定在所述筒体的一端侧的固定铁芯、在所述筒体内以在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阀芯之间收缩的状态配置而朝向所述阀座对所述阀芯施力的弹性部件,利用所述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力使所述阀芯朝向所述固定铁芯被吸引;
常开型电磁阀,其具备在所述筒体内能够沿轴向移动地设置的可动铁芯、在所述筒体内朝向所述可动铁芯对所述阀芯施力的弹性部件,利用所述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力使所述阀芯与所述可动铁芯一起向所述阀座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
在所述阀体部件的底部侧形成有径比所述阀体部件的开口部侧的径小的小径部,在所述小径部的外周安装有对所述小径部与其他部件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
在所述座部件的开口部侧形成有具有比所述座部件的底部侧的径大的径并且从所述座部件的底部经由第一阶梯部扩径的大径部,
在所述阀体部件的底部侧形成有具有比所述阀体部件的开口部侧的径小的径并且从所述阀体部件的开口部经由第二阶梯部缩径的小径部,
所述内部油路形成在所述第一阶梯部与所述第二阶梯部之间,
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卡止于所述第一阶梯部和所述第二阶梯部中的至少一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
所述内部油路通过所述座部件中的环状的筒状壁的外周面与所述阀体部件中的环状的筒状壁的内周面抵接而形成,
所述第一过滤部件面向所述座部件的筒状壁的内周面设置。
20.一种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在内部具备油路;
多个安装孔,其在所述壳体的一个侧面开口,并且与所述油路连接;
多个电磁阀,其具有:
线圈,其在所述壳体中配置在沿着各安装孔的轴向的位置,在通电时产生电磁力;
筒体,其配置在各所述线圈的内周,并且由非磁性体形成;
阀芯,其利用所述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力而在所述筒体内沿所述筒体的轴向移动;
座部件,其具备形成有第一连通孔的底部和供所述阀芯抵接而封堵所述第一连通孔的阀座;
阀体部件,其具有形成有第二连通孔的底部,并且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内部空间,其被所述座部件和所述阀体部件包围,并且供制动液流通;
过滤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

说明书全文

电磁、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轴向端部设有对流体进行过滤的过滤器的电磁阀。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12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电磁阀在轴向上尺寸长的问题。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轴向尺寸变长的电磁阀、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0009]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阀座与第二连通孔之间的流路设有对流体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部件。
[0011] 因此,由于在流路设有第一过滤部件,因此能够抑制轴向尺寸变长。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实施例1的制动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0013] 图2是实施例1的制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14] 图3是实施例1中的第二单元的壳体的背面透视图。
[0015] 图4是透视表示实施例1中的壳体的第二单元的左视图。
[0016] 图5是截流阀21的纵剖视图。
[0017] 图6是截流阀21的分解立体图。
[0018] 图7是表示第一过滤部件21-8的形状的图。
[0019] 图8是SOL/V IN22的纵剖视图。
[0020] 图9是SOL/V IN22的分解立体图。
[0021] 图10是连通阀23的纵剖视图。
[0022] 图11是连通阀23的分解立体图。
[0023] 图12是SS/V IN27的纵剖视图。
[0024] 图13是SS/V IN27的分解立体图。
[0025] 图14是其他实施例中的截流阀21的纵剖视图。
[0026] 图15是其他实施例中的截流阀21的纵剖视图。
[0027] 图16是其他实施例中的SS/V IN27的纵剖视图。
[0028] 图17是其他实施例中的SS/V IN27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1〕
[0030] 图1是实施例1的制动装置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1的制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31] 制动装置1适用于电动车辆。电动车辆是除了发动机之外还具备电动发电机作为驱动车轮原动机的混合动车、仅具备电动发电机的电动汽车等。在电动车辆中,能够通过利用包含电动发电机的再生制动装置将车辆的动能再生为电能来执行对车辆进行制动的再生制动。制动装置1是对车辆的各车轮FL~RR施加基于液压的摩擦制动力的液压制动装置。在各车轮FL~RR设有制动动作单元。制动动作单元是包含轮缸W/C的液压发生部。制动动作单元例如为盘式,具有卡钳(油压式制动钳)。卡钳具备制动盘和制动衬。制动盘是与轮胎一体旋转的制动转子。制动衬块相对于制动盘以规定空隙配置,通过轮缸W/C的液压而移动从而与制动盘接触。由此产生摩擦制动力。制动装置1具有两个系统(主P系统和副S系统)的制动配管。制动配管形式为例如X配管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前后配管等其他配管形式。以下,在对与P系统对应地设置的部件和与S系统对应的部件进行区别的情况下,在各自的附图标记的后面标注P,S。制动装置1经由制动配管向各制动动作单元供给作为工作流体(工作油)的制动液,产生轮缸W/C的液压(制动液压)。由此,对各车轮FL~RR施加液压制动力。
[0032] 制动装置1具有第一单元1A和第二单元1B。第一单元1A和第二单元1B设置在与车辆的驾驶室隔离开来的达室内,被多个配管彼此连接。多个配管具有主缸配管10M(主配管10MP、副配管10MS)、轮缸配管10W、背压配管10X以及吸入配管10R。除了吸入配管10R之外的各配管10M,10W,10X为金属制的制动管(金属配管),具体地说是二重卷边等的管。各配管10M,10W,10X具有直线部分和弯折部分,在弯折部分改变方向而配置在油口之间。各配管10M,10W,10X的两端部具有实施了扩口加工的公管接头。吸入配管10R是通过橡胶等材料柔性形成的制动软管(挠性软管)。吸入配管10R的端部经由连接管10R1,10R2与油口873等连接。连接管10R1,10R2是具有管状部的树脂制连接部件。
[0033] 制动踏板100是接收驾驶者的制动操作的输入的制动操作部件。推杆101转动自如地与制动踏板100连接。第一单元1A是与制动踏板100机械连接的制动操作单元,是具有主缸5的主缸单元。第一单元1A具有储液箱4、壳体7、主缸5、行程传感器94、行程模拟器6。储液箱4是存留制动液的制动液源,是向大气压敞开的低压部。在储液箱4设有补给口40和供给油口41。在供给油口41连接有吸入配管10R。壳体7是在其内部收纳(内置)主缸5和行程模拟器6的框体。在壳体7的内部形成有主缸5用筒体70、行程模拟器6用筒体71、多个油路(液路)。多个油路具有补给油路72、供给油路73、正压油路74。在壳体7的内部形成有多个油口,这些油口在壳体7的外表面开口。多个油口具有补给口75P,75S、供给油口76和背压油口77。各补给口75P,75S分别与储液箱4的补给口40P,40S连接。在供给油口76连接有主缸配管
10M、在背压油口77连接有背压配管10X。补给油路72的一端与补给口75连接,另一端与筒体
70连接。
[0034] 主缸5是能够向轮缸W/C供给工作液压的第一液压源,经由推杆101与制动踏板100连接,与驾驶者对制动踏板100的操作对应地工作。主缸5具有与制动踏板100的操作对应地沿轴向移动的活塞51。活塞51收纳于筒体70,并且划分液压室50。主缸5是串联型,作为活塞51,串联地具有与推杆101连接的主活塞51P和自由活塞型的副活塞51S。由活塞51P,51S隔成主室50P,由副活塞51S隔成副室50S。供给油路73的一端与液压室50连接,另一端与供给油口76连接。各液压室50P,50S从储液箱4补给有制动液,通过上述活塞51的移动而产生液压(主缸液压)。在主室50P内,作为回位弹簧的线圈弹簧52P安装在两活塞51P,51S之间。在副室50S内,作为回位弹簧的线圈弹簧52S安装在筒体70的底部与活塞51S之间。行程传感器
94检测主活塞51P的行程(踏板行程)。在主活塞51P设有检测用的磁体,传感器本体安装在第一单元1A的壳体7的外表面。
[0035] 行程模拟器6伴随着驾驶者的制动操作而动作,对制动踏板100施加反作用力和行程。行程模拟器6具有活塞61、通过该活塞61隔成的正压室601和背压室602、向正压室601的容积缩小方向对活塞61施力的弹性体(第一弹簧64、第二弹簧65、缓冲件66)。在第一弹簧64与第二弹簧65之间安装有有底圆筒状的保持部件62。正压油路74的一端与副侧的供给油路73S连接,另一端与正压室601连接。制动液与驾驶者的制动操作相对应地从主缸5(副室
50S)流入正压室601,由此产生踏板行程,通过弹性体的作用力生成驾驶者的制动操作反作用力。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单元1A不具备利用车辆发动机所产生的进气负压对制动操作力进行增力的发动机负压助力器。
[0036] 第二单元1B是设置在第一单元1A与制动动作单元之间的液压控制装置。第二单元1B经由主配管10MP与主室50P连接,经由副配管10MS与副室50S连接,经由轮缸配管10W与轮缸W/C连接,经由背压配管10X与背压室602连接。并且,第二单元1B经由吸入配管10R与储液箱4连接。第二单元1B具有壳体8、马达20、3、多个电磁阀21等、多个液压传感器91等、电子控制单元90(以下称之为ECU)。壳体8是在其内部收纳(内置)泵3、电磁阀21等的阀芯的框体。在壳体8的内部通过多个油路形成有供制动液流通的上述两个系统(P系统和S系统)的回路(制动液压回路)。多个油路具有供给油路11、吸入油路12、排出油路13、调压油路14、减压油路15、背压油路16、第一模拟器油路17、第二模拟器油路18。并且,在壳体8的内部形成有作为储液部的储存部(内部储存部)120和缓冲件130。在壳体8的内部形成有多个油口,这些油口在壳体8的外表面开口。多个油口具有主缸油口871(主油口871P、副油口871S)、吸入油口873、背压油口874、轮缸油口872。在主油口871P安装有主配管10MP、在副油口871S安装有副配管10MS、在吸入油口873安装有吸入配管10R、在背压油口874安装有背压配管10X、在轮缸油口872安装有轮缸配管10W。
[0037] 马达20是旋转式电动机,具备用于驱动泵3的旋转轴。马达20可以是无刷马达,也可以是有刷马达。马达20具备检测旋转轴的旋转度的旋转变压器旋转变压器作为检测马达20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发挥作用。泵3是能够向轮缸W/C供给工作液压的液压源,具有被一个马达20驱动的五个泵部。泵3在S系统和P系统中被共用。电磁阀21等是根据控制信号而工作的螺线管阀,阀芯与向螺线管的通电对应地做出行程,对油路的开闭进行切换(切断油路)。电磁阀21等通过对上述回路的连通状态进行控制而对制动液的流通状态进行调节,由此产生控制液压。多个电磁阀21等具有截流阀21、增压阀(以下称之为SOL/V IN)22、连通阀23、调压阀24、减压阀(以下称之为SOL/V OUT)25、行程模拟器输入阀(以下称之为SS/V IN)27以及行程模拟器输出阀(以下称之为SS/V OUT)28。截流阀21、SOL/V IN22以及调压阀24是在非通电状态下开阀的常开型电磁阀。连通阀23、减压阀25、SS/V IN27以及SS/V OUT28是在非通电状态下闭阀的常闭型电磁阀。截流阀21、SOL/V IN22以及调压阀24是根据供给到螺线管的电流而对阀的开度进行调节的比例控制阀。连通阀23,减压阀25,SS/V IN27及SS/V OUT28是阀的开闭被二值地切换控制的双位阀。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些阀中也能够使用比例控制阀。液压传感器91等检测泵3的排出压力和主缸液压。多个液压传感器具有主缸液压传感器91、排出压力传感器93、轮缸液压传感器92(主压力传感器92P和副压力传感器92S)。
[0038] 以下,基于图1对第二单元1B的制动液压回路进行说明。对于与各车轮FL~RR对应的部件,在其附图标记的末尾分别加上a~d而适当地进行区分。供给油路11P的一端侧与主油口871P连接。供给油路11P的另一端侧分支为前左轮用油路11a和后右轮用油路11d。各油路11a,11d与对应的轮缸油口872连接。供给油路11S的一端侧与副油口871S连接。供给油路11S的另一端侧分支为前右轮用油路11b和后左轮用油路11c。各油路11b,11c与对应的轮缸油口872连接。在供给油路11的上述一端侧设有截流阀21。在上述另一端侧的各油路11设有SOL/V IN22。绕过SOL/V IN22而与各油路11并行地设有旁通油路110,在旁通油路110设有止回阀220。止回阀220仅容许制动液从轮缸油口872的侧向主缸油口871侧流动。
[0039] 吸入油路12将储存部120与泵3的吸入油口823连接。排出油路13的一端侧与泵3的排出油口821连接。排出油路13的另一端侧分支为P系统用油路13P和S系统用油路13S。各油路13P,13S连接供给油路11中的截流阀21与SOL/V IN22之间。在排出油路13的上述一端侧设有缓冲件130。在上述另一端侧的各油路13P,13S设有连通阀23。各油路13P,13S作为将P系统的供给油路11P与S系统的供给油路11S连接的连通路发挥作用。泵3经由上述连通路(排出油路13P,13S)和供给油路11P,11S与各轮缸油口872连接。调压油路14将排出油路13中的缓冲件130和连通阀23之间与储存部120连接。在调压油路14设有调压阀24。减压油路15将供给油路11的各油路11a~11d中的SOL/V IN22与轮缸油口872之间和储存部120连接。
在减压油路15设有SOL/V OUT25。
[0040] 背压油路16的一端侧与背压油口874连接。背压油路16的另一端侧分支为第一模拟器油路17和第二模拟器油路18。第一模拟器油路17将供给油路11S中的截流阀21S与SOL/V IN22b,22c之间连接。在第一模拟器油路17设有SS/V IN27。绕过SS/V IN27与第一模拟器油路17并行地设有旁通油路170,在旁通油路170设有止回阀270。止回阀270仅容许制动液从背压油路16侧向供给油路11S侧流动。第二模拟器油路18与储存部120连接。在第二模拟器油路18设有SS/V OUT28。绕过SS/V OUT28而与第二模拟器油路18并行地设有旁通油路180,在旁通油路180设有止回阀280。止回阀280仅容许制动液从储存部120侧向背压油路16侧流动。
[0041] 在供给油路11S中的截流阀21S与副油口871S之间,设有对该部位的液压(行程模拟器6的正压室601的液压、主缸液压)进行检测的液压传感器91。在供给油路11中的截流阀21与SOL/V IN22之间,设有检测该部位的液压(相当于轮缸液压)的液压传感器92。在排出油路13中的缓冲件130与连通阀23之间,设有检测该部位的液压(泵排出压力)的液压传感器93。
[0042]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设置具有X轴、Y轴、Z轴的三维直角坐标系。第一单元1A及在第二单元1B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Z轴方向为铅直方向,Z轴正方向侧为铅直方向上侧。X轴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X轴正方向侧为车辆前方侧。Y轴方向为车辆的横向。
[0043] 在第一单元1A,推杆101从与制动踏板100连接的X轴负方向侧的端部向X轴正方向侧延伸。在壳体7的X轴负方向侧的端部设有方形板状的法兰部78。在法兰部78的四角设有螺栓孔。在螺栓孔设有用于将第一单元1A固定于车体侧的围板的螺栓B1。在壳体7的Z轴正方向侧设有储液箱4。
[0044] 在第二单元1B,壳体8是以合金为材料形成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块。壳体8的外表面具有正面801、背面802、上表面803、下表面804、右侧面805、左侧面806(参照图3、4)。在壳体8的正面801侧且上表面803侧的角部形成有凹部807,808。壳体8经由安装件102固定于车体侧(马达室的底面)。在壳体8与安装件102之间安装有绝缘件103,104。在壳体8的正面801配置有马达20并且安装有马达壳体200。在壳体8的背面802安装有ECU90。即,ECU90一体地设置于壳体8。ECU90具有附图外的控制基板和控制单元壳体(外壳)901。控制基板对向马达20和电磁阀21等的螺线管的通电状态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对车辆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的各种传感器、例如检测车辆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和检测车辆的角速度(横摆率)的角速度传感器搭载于控制基板。并且,可以将使这些传感器单元化的复合传感器(综合传感器)搭载于控制基板。控制基板收纳于外壳901。外壳901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壳体8的背面802的罩部件。
[0045] 外壳901是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罩部件,具有基板收纳部902和连接器部903。基板收纳部902收纳控制基板和电磁阀21等的螺线管的一部分。连接器部903比基板收纳部902上的上述端子和导电部件配置在X轴正方向侧,并且向基板收纳部902的Y轴正方向侧突出。从X轴方向看,连接器部903比壳体8的左侧面806略微靠外侧(X轴正方向侧)配置。连接器部903的端子朝向Y轴正方向侧露出,并且向Y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控制基板连接。连接器部
903的(向Y轴正方向侧露出的)各端子能够与外部设备和行程传感器94(以下称之为外部设备等)连接。通过使与外部设备等连接的其他连接器从Y轴正方向侧插入连接器部903,来实现外部设备等与控制基板(ECU90)的电连接。并且,从外部电源(电池)经由连接器部903向控制基板供电。导电部件作为将控制基板与马达20(的定子)电连接的连接部发挥作用,从控制基板经由导电部件向马达20(的定子)供电。
[0046] 图3、4是透视壳体8而表示通路、凹部和孔的图。图3是从Y轴负方向侧看到的壳体8的背面透视图,图4是在从X轴正方向侧看到的第二单元1B的左视图中,透视壳体8而表示通路等的图。
[0047] 壳体8具有凸轮收纳孔81、多个(五个)筒体收纳孔82A~82E、储存室830、缓冲室831、储液室832、多个阀芯收纳孔(安装孔)84x(x=1~5,7,8)、多个传感器收纳孔85x(x=1~3)、电源孔86、多个油口87x(x=1~4)、多个油路孔88x(x=-1y~-5y,0,1)、多个螺栓孔(销孔)89x(x=1~5)。这些孔、油口通过钻头等形成。凸轮收纳孔81是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有底圆筒状,并且在正面801开口。凸轮收纳孔81的轴心O在正面801的X轴方向大致中央,比Z轴方向中央略微靠Z轴负方向侧配置。
[0048] 筒体收纳孔82是阶梯圆筒状,沿凸轮收纳孔81的径向(以轴心O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延伸。筒体收纳孔82在绕轴心的方向上大致均等(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在绕轴心O的方向上相邻的筒体收纳孔82的轴心所成的角度为大致72°(包含72°的规定范围)。多个筒体收纳孔82A~82E沿着Y轴方向成为一列,配置在壳体8的Y轴正方向侧。储存室830为轴心沿Z轴方向延伸的有底圆筒状,在上表面803的X轴方向大致中央且Y轴方向中央开口。储存室830配置在由主缸油口871和轮缸油口872包围的区域。储存室830(的Z轴负方向侧的底部)比各筒体收纳孔82的吸入油口823配置在Z轴正方向侧。储存室830在绕轴心的方向上形成在相邻的筒体收纳孔82A,82E之间的区域。在Y轴方向上(从X轴方向看),筒体收纳孔82A~82E与储存室830部分重合。缓冲室831为轴心沿Z轴方向延伸的有底圆筒状,在下表面804的X轴方向大致中央侧且比Y轴方向中央略微位于Y轴负方向侧的位置开口。缓冲室831比凸轮收纳孔81配置在Z轴负方向侧。储液室832为轴心沿Z轴方向延伸的阶梯有底圆筒状,在下表面804的X轴负方向侧且Y轴正方向侧开口。储液室832比凸轮收纳孔81配置在Z轴负方向侧。储液室832在靠近下表面804侧(Z轴负方向侧)具有大径部832l,在远离下表面804侧(Z轴正方向侧)具有小径部832s,在大径部832l与小径部832s之间具有中径部832m。
[0049] 多个阀芯收纳孔84x是阶梯圆筒状,沿Y轴方向延伸而在背面802开口。多个阀芯收纳孔84x在靠近背面802侧(Y轴负方向侧)具有大径部,在远离背面802侧(Y轴正方向外侧)具有小径部,在大径部与小径部之间具有中径部。多个阀芯收纳孔84x沿着Y轴方向成为一列,并且配置在壳体8的Y轴负方向侧。筒体收纳孔82和阀芯收纳孔84x沿着Y轴方向排列。从Y轴方向看,多个阀芯收纳孔84x至少与筒体收纳孔82部分重合。多个阀芯收纳孔84x的大部分收入将多个筒体收纳孔82的大径部侧(远离轴心O的一侧)的端部连结的圆内。或者,该圆的外周与阀芯收纳孔84x至少在一部分重合。
[0050] 在SOL/V OUT收纳孔845收纳有SOL/V OUT25。需要说明的是,旁通油路1100和止回阀220由设置于孔842的杯状的密封部件等构成。SOL/V OUT收纳孔845a~845d在背面802的Z轴正方向侧沿X轴方向排成一列。P系统的两个配置在X轴正方向侧,S系统的两个配置在X轴负方向侧。在P系统中,孔845a比孔845d配置在X轴正方向侧,在S系统中,孔845b比孔845c配置在X轴负方向侧。在SOL/V IN收纳孔842收纳有SOL/V IN22。SOL/V IN收纳孔842a~842d在比轴心O(或者壳体8的Z轴方向中央)略微位于Z轴正方向侧的位置沿X轴方向排成一列。SOL/V IN收纳孔842在Z轴负方向侧与SOL/V OUT收纳孔845邻接。P系统的两个配置在X轴正方向侧,S系统的两个配置在X轴负方向侧。在P系统,孔842a比孔842d配置在X轴正方向侧,在S系统中,孔842b比孔842c配置在X轴负方向侧。孔842a~842d的轴心分别与孔845a~
845d的轴心位于大致相同的X轴方向位置。
[0051] 在截流阀收纳孔841收纳有截流阀21。截流阀收纳孔841P,841S在比壳体8的Z轴方向中央略微位于Z轴负方向侧的位置沿X轴方向排列。孔841P配置在比X轴方向中央略微位于X轴正方向侧的位置,孔841S比X轴方向中央略微配置在X轴负方向侧。孔841P,841S的轴心比轴心O略微位于Z轴负方向侧,分别位于与孔842d,842c的轴心大致相同的X轴方向位置。在连通阀收纳孔843收纳有连通阀23。连通阀收纳孔843P,843S在比轴心O位于Z轴负方向侧的位置沿X轴方向排列。连通阀收纳孔843在Z轴负方向侧与截流阀收纳孔841邻接。孔843P配置在比X轴方向中央位于X轴正方向侧的位置,孔843S比X轴方向中央配置在X轴负方向侧。孔843P的轴心比孔842a的轴心略微位于X轴负方向侧,孔843S的轴心比孔842b的轴心略微位于X轴正方向侧。在背面802,在Z轴方向上(从X轴方向看),连通阀收纳孔843的开口部的Z轴正方向端与截流阀收纳孔841的开口部的Z轴负方向端重合。在调压阀收纳孔844收纳有调压阀24。调压阀收纳孔844在比轴心O位于Z轴负方向侧的位置与轴心O配置在大致相同的X轴方向位置。调压阀收纳孔844在X轴方向上配置在连通阀收纳孔843P,843S之间,并且在Z轴负方向侧与截流阀收纳孔841邻接。调压阀收纳孔844与连通阀收纳孔843位于大致相同的Z轴方向位置,并且与孔843P,843S一起沿X轴方向排成一列。在背面802,在X轴方向上(从Z轴方向看),调压阀收纳孔844的开口部的X轴方向两端与截流阀收纳孔841的开口部的X轴方向端重合。
[0052] SS/V IN收纳孔847收纳有SS/V IN27。需要说明的是,旁通油路170和止回阀270由设置于孔847的杯状的密封部件等构成。在SS/V OUT收纳孔848收纳有SS/V OUT28。需要说明的是,旁通油路180和止回阀280由设置于孔848的杯状的密封部件等构成。孔847,848在比轴心O位于Z轴负方向侧的位置沿X轴方向排列。孔847,848在Z轴负方向侧与连通阀收纳孔843和调压阀收纳孔844邻接。在X轴方向上,孔848的轴心位于孔844的轴心与孔843P的轴心之间,并且比孔841P的轴心略微位于X轴正方向侧。在背面802,在X轴方向上(从Z轴方向看),孔848的开口部的X轴正方向端与孔843P的开口部的X轴负方向端重合。在Z轴方向上(从Y轴方向看),孔848的开口部的Z轴正方向端与孔843P的开口部的Z轴负方向端重合。在X轴方向上,孔847的轴心位于孔844的轴心与孔843S的轴心之间,并且比孔841S的轴心略微位于X轴负方向侧。在背面802,在X轴方向上(从Z轴方向看),孔847的开口部的X轴负方向端与孔843S的开口部的X轴正方向端重合。在Z轴方向上(从Y轴方向看),孔847的开口部的Z轴正方向端与孔843S的开口部的Z轴负方向端重合。
[0053] 多个传感器收纳孔85x是轴心沿Y轴方向延伸的有底圆筒状,并且在背面802开口。在主缸压力传感器收纳孔851收纳有主缸压力传感器91的压感部。孔851配置在壳体8的X轴方向大致中央且Z轴方向大致中央,孔851的轴心比轴心O略微位于Z轴正方向侧。孔851配置在由孔842,845,841P,841S包围的区域。在排出压力传感器收纳孔853收纳有排出压力传感器93的压感部。孔853配置在壳体8的X轴方向大致中央且Z轴负方向侧,孔853的轴心比孔
847,848略微位于Z轴负方向侧。孔853配置在由孔844,847,848包围的区域。在轮缸液压传感器收纳孔852收纳有轮缸液压传感器92的压感部。孔852P,852S在与轴心O大致相同的Z轴方向位置沿X轴方向排列。孔852P配置在比X轴方向中央位于X轴正方向侧的位置,孔852S比X轴方向中央配置在X轴负方向侧。孔852P的轴心比孔842a的轴心略微位于X轴正方向侧,孔
852S的轴心比孔842b的轴心略微位于X轴负方向侧。孔852配置在由孔841,842,843包围的区域。电源孔86为圆筒状,并且沿Y轴方向贯穿壳体8(正面801与背面802之间)。电源孔86配置在壳体8的X轴方向大致中央且Z轴正方向侧。电源孔86配置在由孔842c,842d和孔845c,
845d包围的区域,并且配置在相邻的筒体收纳孔82A,82E之间的区域。
[0054] 主缸油口871是轴心沿Y轴方向延伸的有底圆筒状,并且在正面801的Z轴正方向侧的端部且由凹部807,808夹住的部位开口。主油口871P配置在X轴正方向侧,副油口871S配置在X轴负方向侧。两油口871P,871S沿X轴方向排列,在X轴方向上(从Y轴方向看)将储存室830和螺栓孔891夹在中间。各油口871P,871S在绕轴心的方向上(从Y轴方向看),夹在储存室830与筒体收纳孔82A,82E中间。在Z轴方向上(从X轴方向看),主缸油口871的开口与螺栓孔891的开口部分重合。轮缸油口872为轴心沿Z轴方向延伸的有底圆筒状,在上表面803的Y轴负方向侧(比正面801接近背面802的位置)开口。油口872a~872d沿X轴方向排成一列。P系统的两个配置在X轴正方向侧,S系统的两个配置在X轴负方向侧。在P系统中,油口872a比油口872d配置在X轴正方向侧,在S系统中,油口872b比油口872c配置在X轴负方向侧。从Y轴方向看,油口872c,872d将吸入油口873(储存室830)夹在中间。在X轴方向上(从Y轴方向看),油口872的开口与吸入油口873(储存室830的开口)部分重合。在Y轴方向上(从X轴方向看),油口872的开口与吸入油口873的开口部分重合。
[0055] 吸入油口873是上表面803上的储存室830的开口部,朝向铅直方向上侧形成,并且在铅直方向上侧开口。油口873在上表面803位于X轴方向中央侧且Y轴方向中央侧,在比轮缸油口872位于正面801的位置开口。油口873比筒体收纳孔82A~82E的吸入油口823配置在Z轴正方向侧。从Y轴方向看,筒体收纳孔82A,82E将油口873夹在中间。在Y轴方向上(从X轴方向看),筒体收纳孔82A,82E的开口与油口873部分重合。背压油口874为轴心沿X轴方向延伸的有底圆筒状,并且在右侧面805的略微Y轴负方向侧且比轴心O位于Z轴负方向侧的位置开口。在Z轴方向上,油口874的轴心位于连通阀收纳孔843的轴心与SS/V OUT收纳孔848的轴心之间。
[0056] 多个油路孔88x具有第一~第五孔组88-1y~88-5y和油路孔880,881。第一孔组88-1y将主缸油口871、截流阀收纳孔841、主缸压力传感器收纳孔851连接。第二孔组88-2y将截流阀收纳孔841、连通阀收纳孔843、SOL/V IN收纳孔842、SS/V IN收纳孔847、轮缸液压传感器收纳孔852连接。第三孔组88-3y连接筒体收纳孔82的排出油口821、连通阀收纳孔
843、调压阀收纳孔844、排出压力传感器收纳孔853。第四孔组88-4y连接储存室830、筒体收纳孔82的吸入油口823、SOL/V OUT收纳孔845、SS/V OUT收纳孔848、调压阀收纳孔844。第五孔组88-5y连接背压油口874、SS/V IN收纳孔847、SS/V OUT收纳孔848。油路孔880连接SOL/V IN收纳孔842与轮缸油口872。油路孔881连接凸轮收纳孔81与储液室832。
[0057] 第一孔组88-1y具有第一孔88-11~第七孔88-17。首先对P系统进行说明。第一孔88-11P从主油口871P的底部向Y轴负方向侧延伸。第二孔88-12P从右侧面805向X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第一孔88-11P连接。第三孔88-13P从背面802向Y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第二孔
88-12P连接。第四孔88-14P从第三孔88-13P的Y轴正方向侧向Z轴负方向侧延伸。第五孔88-
15P从背面802向Y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第四孔88-14P连接。第六孔88-16P从第五孔88-15P的Y轴正方向端部向X轴正方向侧、Y轴负方向侧且Z轴负方向侧延伸,与截流阀收纳孔841P的中径部连接。第七孔88-17从左侧面806向X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第五孔88-15P和主缸压力传感器收纳孔851连接。S系统除了不具有第七孔88-17的点之外,相对于壳体8的X轴方向中央与P系统对称。
[0058] 第二孔组88-2y具有第一孔88-21~第七孔88-27。首先对P系统进行说明。第一孔88-21P从截流阀收纳孔841的底部向Y轴正方向侧较短地延伸。第二孔88-22P从右侧面805向X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第一孔88-21P连接。第三孔88-23P从上表面803向Z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第二孔88-22P的X轴正方向侧连接。第四孔88-24P从右侧面805向X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第三孔88-23P的中途连接。第五孔88-25a,88-25d从第四孔88-24P的X轴正方向侧向Y轴正方向侧较短地延伸而分别与SOL/V IN收纳孔842a,842d的底部连接。第六孔88-26P从第二孔88-22P的中途向Y轴负方向侧且Z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连通阀收纳孔843P的中径部连接。第七孔88-27P从轮缸液压传感器收纳孔852P的底部向Y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第二孔
88-22P的中途连接。S系统除了具有第八孔88-28的点之外,相对于壳体8的X轴方向中央与P系统对称。第八孔88-28从下表面804的X轴负方向侧向Z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SS/V IN收纳孔847的中径部和连通阀收纳孔843S的中径部连接。
[0059] 第三孔组88-3y具有第一孔88-31~第十二孔88-312。第一孔88-31从筒体收纳孔82A的排出油口821向Z轴负方向侧延伸。第二孔88-32从第一孔88-31的端部向X轴负方向侧且Z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筒体收纳孔82B的排出油口821连接。第三孔88-33从筒体收纳孔
82B的排出油口821向X轴正方向侧且Z轴负方向侧延伸。第四孔88-34从第三孔88-33的端部向X轴正方向侧且Z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筒体收纳孔82C的排出油口821连接。第五孔88-35从筒体收纳孔82C的排出油口821向X轴正方向侧且Z轴正方向侧延伸。第六孔88-36从第五孔88-35的端部向X轴正方向侧且Z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筒体收纳孔82D的排出油口821连接。第七孔88-37从筒体收纳孔82D的排出油口821向X轴负方向侧且Z轴正方向侧延伸。第八孔88-38从第七孔88-37的端部向Z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筒体收纳孔82E的排出油口821连接。第九孔88-39从排出压力传感器收纳孔853的底部向Y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缓冲室831和筒体收纳孔82C的排出油口821连接。第十孔88-310从缓冲室831的底部向Z轴正方向侧延伸。第十一孔88-311从右侧面805向X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两连通阀收纳孔843的底部和第十孔88-310的端部连接。第十二孔88-312(未图示)从调压阀收纳孔844的底部向Y轴正方向侧较短地延伸而与第十一孔88-311连接。
[0060] 第四孔组88-4y具有第一孔88-41~第九孔88-49。第一孔88-41从左侧面806向X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储存室830的底部和SOL/V OUT收纳孔845的底部连接。第二孔88-42从储存室830的底部向X轴正方向侧、Y轴正方向侧且Z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筒体收纳孔82A的吸入油口823连接。第三孔88-43从储存室830的底部向X轴正方向侧、Y轴正方向侧且Z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筒体收纳孔82E的吸入油口823连接。第四孔88-44从左侧面806向X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筒体收纳孔82A的吸入油口823连接。第五孔88-45从右侧面805向X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筒体收纳孔82E的吸入油口823连接。第六孔88-46从储液室832的底部向Z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筒体收纳孔82B的吸入油口823和第四孔88-44的中途连接。第七孔88-47从下表面804向Z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筒体收纳孔82D的吸入油口823和第五孔88-45的中途连接。第八孔88-48从右侧面805向X轴负方向侧且Z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筒体收纳孔82C的吸入油口823、第六孔88-46的中途以及第七孔88-47的中途连接。第九孔88-49从SS/V OUT收纳孔848的底部向Y轴正方向侧延伸而与第七孔88-47的中途连接。
[0061] 第五孔组88-5y具有第一孔88-51~第六孔88-56。第一孔88-51从背压油口874的底部向X轴负方向侧延伸。第二孔88-52从第一孔88-51的端部向Z轴负方向侧延伸。第三孔88-53从背面802向Y轴正方向侧延伸。第三孔88-53在中途与第二孔88-52连接。第四孔88-
54从左侧面806向X轴正方向侧延伸。第三孔88-53的端部与第四孔88-54的中途连接。第五孔88-55从第四孔88-54的端部向Y轴负方向侧较短地延伸而与SS/V IN收纳孔847的底部连接。第六孔88-56从第一孔88-51的中途向Y轴负方向侧且Z轴负方向侧较短地延伸而与SS/V OUT收纳孔848的中径部连接。孔880从轮缸油口872的底部向Z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SOL/V OUT收纳孔845的中径部和SOL/V IN收纳孔842的中径部连接。孔881从凸轮收纳孔81向X轴负方向侧且Z轴负方向侧延伸而与储液室832的中径部832m连接。
[0062] 第一孔组88-1y的第一孔88-11~第六孔88-16P连接主缸油口871与截流阀收纳孔841,并且作为供给油路11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第二孔组88-2y的第一孔88-21~第五孔88-
25连接截流阀收纳孔841与SOL/V IN收纳孔842,并且作为供给油路11的一部分发挥作用。
第六孔88-26P连接连通阀收纳孔843与第二孔88-22,并且作为排出油路13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第八孔88-28连接SS/V IN收纳孔847与连通阀收纳孔843S,并且作为第一模拟器油路17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孔880连接SOL/V IN收纳孔842与轮缸油口872,并且作为供给油路11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另外,孔880连接SOL/V IN收纳孔842与SOL/V OUT收纳孔845,并且作为减压油路15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第三孔组88-3y的第一孔88-31~第十一孔88-311连接筒体收纳孔82的排出油口821与连通阀收纳孔843,并且作为排出油路13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第十二孔88-312连接第十一孔88-311与调压阀收纳孔844,并且作为调压油路14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第四孔组88-4y的第一孔88-41连接SOL/V OUT收纳孔845与储存室830,并且作为减压油路15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第二孔88-42~第八孔88-48连接储存室830与筒体收纳孔82的吸入油口823,并且作为吸入油路12发挥作用。第九孔88-49连接SS/V OUT收纳孔848与第七孔88-47,并且作为第二模拟器油路18发挥作用。第五孔组88-5y的第一孔88-51~第五孔
88-55连接背压油口874与SS/V IN收纳孔847,并且作为背压油路16和第一模拟器油路17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第六孔88-56连接第一孔88-51与SS/V OUT收纳孔848,并且作为第二模拟器油路18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孔881连接凸轮收纳孔81与储液室832,并且作为排油油路发挥作用。
[0063] 多个螺栓孔89x具有螺栓孔891~895。螺栓孔891是轴心沿Y轴方向延伸的有底圆筒状,并且在正面801开口。孔891在相对于凸轮收纳孔81的轴心O大致对称的位置设置有三个。从轴心O到各孔891的距离大致相等。一个孔891比正面801的X轴方向大致中央(在X轴方向上与轴心O重合的位置)且轴心O配置在Z轴正方向侧。在X轴方向上,该孔891位于主缸油口871P,871S之间,从Y轴方向看,与储存室830重合。另外两个孔891在X轴方向上隔着轴心O位于两侧且比轴心O位于Z轴负方向侧。螺栓孔892是轴心沿Y轴方向延伸的有底圆筒状,并且在背面802开口。孔892在背面802的四角各设置有一个共计设有四个。螺栓孔893为轴心沿Z轴方向延伸的有底圆筒状,在上表面803开口。孔893在上表面803的X轴方向大致中央(在X轴方向上与轴心O重合的位置)且Y轴正方向侧设有一个。螺栓孔894是轴心沿Y轴方向延伸的有底圆筒状,并且在正面801开口。在正面801,孔894在比轴心O位于Z轴负方向侧的位置且X轴方向两端设有两个。孔894隔着轴心O与主缸油口87位于相反侧。X轴负方向侧的孔894隔着轴心O位于主油口871P的大致相反侧。X轴正方向侧的孔894隔着轴心O而位于副油口871S的大致相反侧。孔894的轴心比Z轴负方向侧的螺栓孔891的轴心配置在Z轴负方向侧,并且在X轴方向上靠近侧面805,806侧(外侧)配置。螺栓孔895为轴心沿Z轴方向延伸的有底圆筒状,并且设置有两个,在下表面804的Y轴方向大致中央且X轴方向两端开口。从Y轴方向看,孔895的Z轴正方向侧的端部与螺栓孔894重合。
[0064] ECU90输入有与行程传感器94和液压传感器91等的检测值和来自车辆侧的行驶状态有关的信息,基于内置的程序对电磁阀21等的开闭动作和马达20的转速(即泵3的排出量)进行控制,对各车轮FL~RR的轮缸液压)进行控制。由此,ECU90执行各种制动控制(通过制动来抑制车轮的滑移的防抱死制动控制、用于降低驾驶者的制动操作力的增力控制、用于车辆的运动控制的制动控制、前方车辆追踪控制等的自动制动控制、再生协调制动控制等)。在车辆的运动控制中包含防止横滑等的车辆状态稳定化控制。在再生协调制动控制中,对轮缸液压进行控制,从而与再生制动相协调地实现目标减速度(目标制动力)。
[0065] ECU90具备制动操作量检测部90a、目标轮缸液压计算部90b、踏力制动生成部90c、增力控制部90d、控制切换部90e。制动操作量检测部90a接收行程传感器94的检测值的输入而检测作为制动操作量的制动踏板100的位移量(踏板行程)。目标轮缸液压计算部90b计算出目标轮缸液压。具体地说,基于检测到的踏板行程,计算出规定的增力比,即实现踏板行程与驾驶者的要求制动液压(驾驶者所要求的车辆减速度G)之间的理想关系特性的目标轮缸液压。并且,在再生协调制动控制时,通过与再生制动力的关系计算出目标轮缸液压。例如,计算出从再生制动装置的控制单元输入的再生制动力与相当于目标轮缸液压的液压制动力之和为能够满足驾驶者所要求的车辆减速度的目标轮缸液压。需要说明的是,在运动控制时,例如基于检测到的车辆运动状态量(横加速度等),计算出实现所期望的车辆运动状态的各车轮FL~RR的目标轮缸液压。
[0066] 踏力制动生成部90c使泵3不工作,向打开方向控制截流阀21,向关闭方向控制SS/V IN27,向关闭方向控制SS/V OUT2。在截流阀21被控制为打开方向的状态下,将主缸5的液压室50与轮缸W/C连接的油路系统(供给油路11等)通过使用踏板踏力产生的主缸液压来实现生成轮缸液压的踏力制动(非增力控制)。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向关闭方向控制SS/V OUT28,使行程模拟器6不发挥作用。即,由于行程模拟器6的活塞61的动作被抑制,因此能够抑制制动液从液压室50(副室50S)流入正压室601。由此能够更高效地对轮缸液压进行增压。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向打开方向控制S/V IN27。
[0067] 在截流阀21被控制为关闭方向的状态下,在SS/V IN27被控制为关闭方向、SS/V OUT28被控制为打开方向时,将储存部120与轮缸W/C连接的制动系统(吸入油路12、排出油路13等)通过使用泵3产生的液压生成轮缸液压,作为实现增力控制、再生协调控制等的、所谓的制动线控系统发挥作用。增力控制部90d在驾驶者的制动操作时,使泵3工作,并且将截流阀21控制为关闭方向、将连通阀23控制为打开方向,由此使第二单元1B的状态成为能够通过泵3生成轮缸液压的状态。由此,以泵3的排出压力为液压源生成比主缸液压高的轮缸液压,从而执行能够产生仅凭借驾驶者的制动操作力难以实现的液压制动力的增力控制。具体地说,通过以规定转速使泵3动作而控制调压阀24从而对从泵3向轮缸W/C供给的制动液量进行调节,来实现目标轮缸液压。即,制动装置1通过使第二单元1B的泵3工作来代替发动机负压助力器,从而发挥对制动操作力进行辅助的增力功能。并且,增力控制部90d向关闭方向控制SS/V IN27,向打开方向控制SS/V OUT28。由此,使行程模拟器6发挥作用。控制切换部90e基于计算出的目标轮缸液压对主缸5的动作进行控制,对踏力制动和增力控制进行切换。具体地说,在由制动操作量检测部90a检测到制动操作开始时,在计算出的目标轮缸液压在规定值(例如相当于在不是急制动时的通常制动时产生的车辆减速度G的最大值)以下的情况下,通过踏力制动生成部90c来生成轮缸液压。另一方面,在制动踏入操作时计算出的目标轮缸液压比上述规定值高的情况下,通过增力控制部90d生成轮缸液压。
[0068] 并且,ECU90具有急制动操作状态判别部90f和第二踏力制动生成部90g。急制动操作状态判别部90f基于来自制动操作量检测部90a等的输入来检测制动操作状态,判别(判断制动操作状态是否为规定的急制动操作状态。例如,判定踏板行程的单位时间变化量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控制切换部90e在判定为处于急制动操作状态时,对控制进行切换,从而利用第二踏力制动生成部90g生成轮缸液压。第二踏力制动生成部90g使泵3工作,向关闭方向控制截流阀21、向打开方向控制SS/V IN27、向关闭方向控制SS/V OUT28。由此,在泵3能够产生充分高的轮缸液压之前,实现使用从行程模拟器6的背压室602流出的制动液生成轮缸液压的第二踏力制动。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向打开方向控制截流阀21。并且,可以向关闭方向控制SS/V IN27,在这种情况下,来自背压室602的制动液(由于与背压室602侧相比轮缸W/C侧仍为低压因此处于开阀状态)通过止回阀270而向轮缸W/C侧供给。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向打开方向控制SS/V IN27,能够高效地从背压室602侧向轮缸W/C侧供给制动液。之后,在不再判定为处于急制动操作状态和/或表示泵3的排出能力充分的规定的条件成立时,控制切换部90e对控制进行切换,从而通过增力控制部90d生成轮缸液压。即,向关闭方向控制SS/V IN27,向打开方向控制SS/V OUT28。由此,使行程模拟器6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第二踏力制动后切换为再生协调制动控制。
[0069] 接着,基于图5~图13对截流阀21、SOL/V IN22、连通阀23、调压阀24、SS/V IN27、SS/V OUT28的结构进行说明。
[0070] [截流阀·调压阀]
[0071] 由于截流阀21与调压阀24的构造相同,因此仅对截流阀21进行说明。
[0072] 图5是截流阀21的纵剖视图,图6是截流阀21的分解立体图,其中,图6(a)是从Y轴正方向侧看到的图,图6(b)是从Y轴负方向侧看到的图。
[0073] 截流阀21具有线圈21-1、筒体21-2、电枢(可动芯)21-3、柱塞(阀芯)21-4、阀体21-5、座部件21-6、阀体部件21-7、第一过滤部件21-8、第二过滤部件21-9以及密封部件21-10。
[0074] 线圈21-1通过通电而产生电磁力。线圈21-1收纳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磁轭21-11。
[0075] 筒体21-2形成为由非磁性材料形成为圆筒状。筒体21-2的Y轴正方向端开口,Y轴负方向端被半球状的底部封堵。筒体21-2的Y轴正方向端焊接于后述阀门体21-5的第一圆筒部21-5a。
[0076] 电枢21-3由磁性材料形成,并且设置为能够在筒体21-2的内部向Y轴方向移动。在电枢21-3的Y轴正方向端的中心形成有供柱塞21-4圧入的凹部21-3a。电枢21-3在线圈21-1的通电时,由于线圈21-1所产生的电磁力向Y轴正方向移动。
[0077] 柱塞21-4由树脂等非磁性材料形成为棒状。柱塞21-4在筒体21-2的内部沿Y轴方向配置。在柱塞21-4的Y轴负方向侧形成有比Y轴正方向端径大的大径部21-4a。柱塞21-4的Y轴正方向端即前端部21-4b形成为半球状。大径部21-4a压入电枢21-3的凹部21-3a。柱塞21-4与电枢21-3一体驱动。
[0078] 阀门体21-5由磁性材料形成为圆筒状。阀门体21-5具有设置在Y轴负方向侧并且作为磁路形成部件发挥作用的第一圆筒部21-5a、铆接固定于壳体8的扩径的被铆接部21-5b以及设置在Y轴正方向侧且插入截流阀收纳孔841内的第二圆筒部21-5c。在第一圆筒部
21-5a的内周形成有第一收纳孔(插入孔)21-5d。在第二圆筒部21-5c的内周形成有比第一收纳孔21-5d大径的第二收纳孔21-5e。在第一收纳孔21-5d的Y轴正方向端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卡止部21-5f。在卡止部21-5f与柱塞21-4的大径部21-4a之间压缩设有线圈弹簧(弹性部件)21-12。线圈弹簧21-12对柱塞21-4向Y轴负方向施力。在第二收纳孔21-5e形成有多个轴向油路21-5g。
[0079] 座部件21-6配置在截流阀收纳孔841内。座部件21-6形成为在Y轴负方向端具有底部21-6a、Y轴正方向端开口的圆筒状。座部件21-6具有小径部21-6b、大径部21-6c以及第一阶梯部21-6d。小径部21-6b具有底部21-6a而设置在Y轴负方向侧,压入固定于阀门体21-5的第二收纳孔21-5e。在底部21-6a形成有第一连通孔21-6e。在第一连通孔21-6e的周围形成有供柱塞21-4的前端部21-4b抵接的阀座21-6f。大径部21-6c比小径部21-6b设置在Y轴正方向侧,并且形成为比小径部21-6b大的径。第一阶梯部21-6d向与Y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连接小径部21-6b与大径部21-6c。
[0080] 阀体部件21-7配置在截流阀收纳孔841内,设置在座部件21-6的外侧的位置。阀体部件21-7在Y轴正方向端具有底部21-7a、小径部21-7b、大径部21-7c以及第二阶梯部21-7d。小径部21-7b具有底部21-7a而设置在Y轴正方向侧。在底部21-7a形成有第二连通孔21-
7e。第二连通孔21-7e与第一孔88-21连接。大径部21-7c比小径部21-7b设置在Y轴负方向侧,形成为比小径部21-7b大的径。在大径部21-7c嵌合有座部件21-6的大径部21-6c。在大径部21-7c的内周面设有与座部件21-6a的大径部21-6c的外周面21-6g抵接的内侧抵接面
21-7g。在大径部21-7c,在比内侧抵接面21-7g位于Y轴负方向侧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流通孔
21-7f。流通孔21-7f与第六孔88-16连接。第二阶梯部21-7d向与Y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将小径部21-7b与大径部21-7c连接。被座部件21-6和阀体部件21-7围绕的内部空间是供制动液流动的流路(内部油路)21-13。
[0081] 第一过滤部件21-8设置在流路21-13内。第一过滤部件21-8对从第二连通孔21-7e流入第一连通孔21-6e的制动液进行过滤,防止制动液内的赃物等卡入柱塞21-4和阀座21-6f。第一过滤部件21-8分别与座部件21-6的第一阶梯部21-6d和阀体部件21-7的第二阶梯部21-7d卡合而对Y轴方向的位置进行保持。第一过滤部件21-8面向座部件21-6的大径部
21-6c的内周面21-6h设置。在座部件21-6的内周面21-6h与第一过滤部件21-8的外周面21-
8c之间形成有比后述网眼部21-8a的网眼大小小的间隙。
[0082] 图7是表示第一过滤部件21-8的形状的图,图7(a)是俯视图,图7(b)是侧面剖视图。第一过滤部件21-8使用树脂材料注塑成型,具有网眼部21-8a和框体21-8b。网眼部21-8a形成为具有规定的网眼大小的筛网状。框体21-8b形成为环状,设置在网眼部21-8a的外周。在框体21-8b的一端面,在于浇口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部21-8d。通过设置凹部21-8d,能够防止浇口残痕高度超过框体21-8b的一端面。第一过滤部件21-8以使凹部21-8d朝向Y轴负方向的状态配置。
[0083] 第二过滤部件21-9使用树脂材料注塑成型。第二过滤部件21-9配置在阀体部件21-7的外侧的位置,与第一过滤部件21-8在Y轴方向上重合。第二过滤部件21-9对从第六孔
88-16流入流通孔21-7f的制动液进行过滤,防止制动液内的赃物等卡入柱塞21-4和阀座
21-6f。
[0084] 密封部件21-10为O型环,安装在阀体部件21-7的小径部21-7b的外周,并且对小径部21-7b的外周面与截流阀收纳孔841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
[0085] 接着,对截流阀21的动作进行说明。
[0086] 在线圈21-1的非通电时,电枢21-3和柱塞21-4由于线圈弹簧21-12的作用力而向Y轴负方向施力,因此柱塞21-4的前端部21-4b与阀座21-6f分开。因此,第六孔88-16和第一孔88-21经由流通孔21-7f、轴向油路21-5g、第一连通孔21-6e以及第二连通孔21-7e连通。
[0087] 在线圈21-1以规定的电流被通电时,在磁轭21-11、电枢21-3、第一圆筒部21-5a形成磁路,在电枢21-3与第一圆筒部21-5a之间产生吸引力。由于该吸引力,电枢21-3和柱塞21-4向Y轴正方向移动,在柱塞21-4的前端部21-4b与阀座21-6f抵接时,第六孔88-16与第一孔88-21被切断。并且,通过PWM控制对向线圈21-1的通电功率进行控制,对吸引力进行比例控制,由此能够控制前端部21-4b与阀座21-6f之间的间隙(流路截面积),由此实现所需的流量(液压)。
[0088] 在以下说明中,调压阀24各部位的附图标记是将截流阀21中同一部位的附图标记21替换为24。
[0089] [SOL/V IN]
[0090] 图8是SOL/V IN22的纵剖视图,图9是SOL/V IN22的分解立体图,其中,图9(a)是从Y轴正方向侧看到的图,图9(b)是从Y轴负方向侧看到的图。
[0091] SOL/V IN22具有线圈22-1、筒体22-2、电枢(可动铁芯)22-3、柱塞(阀芯)22-4、阀门体22-5、座部件22-6、阀体部件22-7、第一过滤部件22-8、第二过滤部件22-9以及密封部件22-10。
[0092] 线圈22-1通过通电产生电磁力。线圈22-1收纳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磁轭22-11。
[0093] 筒体22-2由非磁性材料形成为圆筒状。筒体22-2的Y轴正方向端开口,Y轴负方向端被半球状的底部封堵。筒体22-2的Y轴正方向端焊接于后述阀门体22-5的第一圆筒部22-5a。
[0094] 电枢22-3由磁性材料形成,设置为能够在筒体22-2的内部沿Y轴方向移动。电枢22-3在线圈22-1的通电时,利用线圈22-1所产生的电磁力向Y轴正方向移动。
[0095] 柱塞22-4由树脂等非磁性材料形成为棒状。柱塞22-4在筒体22-2的内部沿Y轴方向配置。在柱塞22-4的Y轴负方向侧形成有比Y轴正方向端径大的大径部22-4a。柱塞22-4的Y轴正方向端即前端部22-4b形成为半球状。大径部22-4a的Y轴负方向端与电枢22-3的Y轴正方向端抵接。柱塞22-4与电枢22-3一体驱动。
[0096] 阀门体22-5由磁性材料形成为圆筒状。阀门体22-5具有在Y轴负方向侧设置且作为磁路形成部件发挥作用的第一圆筒部22-5a、铆接固定于壳体8的扩径的被铆接部22-5b以及在Y轴正方向侧设置且插入SOL/V IN收纳孔842内的第二圆筒部22-5c。在第一圆筒部22-5a的内周形成有第一收纳孔(插入孔)22-5d。在第二圆筒部22-5c的内周形成有比第一收纳孔22-5d大径的第二收纳孔22-5e。在第一收纳孔22-5d的Y轴正方向端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卡止部22-5f。在卡止部22-5f与柱塞22-4的大径部22-4a之间压缩设有线圈弹簧(弹性部件)22-12。线圈弹簧22-12对柱塞22-4向Y轴负方向施力。在第二收纳孔22-5e形成有多个轴向油路22-5g。
[0097] 座部件22-6配置在SOL/V IN收纳孔842内。座部件22-6形成为在Y轴负方向端具有底部22-6a、Y轴正方向端开口的圆筒状。座部件22-6具有小径部22-6b、大径部22-6c以及第一阶梯部22-6d。小径部22-6b具有底部22-6a而设置在Y轴负方向侧,并且压入固定于阀门体22-5的第二收纳孔22-5e。在底部22-6a形成有第一连通孔22-6e。在第一连通孔22-6e的周围形成有供柱塞22-4的前端部22-4b抵接的阀座22-6f。大径部22-6c比小径部22-6b设置在Y轴正方向侧,以比小径部22-6b大的径形成。第一阶梯部22-6d向与Y轴方向大致直交的方向延伸,将小径部22-6b与大径部22-6c连接。
[0098] 阀体部件22-7配置在SOL/V IN收纳孔842内,并且设置在座部件22-6的外侧的位置。阀体部件22-7在Y轴正方向端具有底部22-7a,小径部22-7b、大径部22-7c以及第二阶梯部22-7d。小径部22-7b具有底部22-7a而设置在Y轴正方向侧。在底部22-7a形成有第二连通孔22-7e。第二连通孔22-7e与第五孔88-25连接。大径部22-7c比小径部22-7b设置在Y轴负方向侧,并且以比小径部22-7b大的径形成。在大径部22-7c嵌合有座部件22-6的大径部22-6c。在大径部22-7c的内周面设有与座部件22-6a的大径部22-6c的外周面22-6g抵接的内侧抵接面22-7g。在大径部22-7c,在比内侧抵接面22-7g位于Y轴负方向侧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流通孔22-7f。流通孔22-7f与油路孔880连接。第二阶梯部22-7d向与Y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将小径部22-7b与大径部22-7c连接。由座部件22-6和阀体部件22-7围绕的内部空间是供制动液流通的流路(内部油路)22-13。
[0099] 第一过滤部件22-8设置在流路22-13内。第一过滤部件22-8对从第二连通孔22-7e经由第一连通孔22-6e流入的制动液进行过滤,防止制动液内的赃物等卡入柱塞22-4和阀座22-6f。第一过滤部件22-8分别与座部件22-6的第一阶梯部22-6d和阀体部件22-7的第二阶梯部22-7d卡合而对Y轴方向的位置进行保持。第一过滤部件22-8面向座部件22-6的大径部22-6c的内周面22-6h设置。在座部件22-6的内周面22-6h与第一过滤部件22-8的外周面22-8c之间形成有比后述网眼部22-8a的网眼大小小的间隙。由于第一过滤部件22-8的形状与图7所示的第一过滤部件21-8相同因此省略说明。第一过滤部件22-8以凹部面向Y轴正方向侧的状态配置。
[0100] 第二过滤部件22-9使用树脂材料注塑成型。第二过滤部件22-9配置在阀体部件22-7的外侧的位置,与第一过滤部件22-8在Y轴方向上重合。第二过滤部件22-9对从油路孔
880流入流通孔22-7f的制动液进行过滤,防止制动液内的赃物等卡入柱塞22-4和阀座22-
6f。
[0101] 密封部件22-10为杯形密封,安装在阀体部件22-7的小径部22-7b的外周。密封部件22-10(在第五孔88-25的液压>油路孔880的液压时)对制动液从第五孔88-25向油路孔880的泄漏进行密封,(在第五孔88-25的液压<油路孔880的液压时)容许制动液从油路孔
880向第五孔88-25流动,由此实现止回阀220的功能。
[0102] 接着,对SOL/V IN22的动作进行说明。
[0103] 在线圈22-1的非通电时,电枢22-3和柱塞22-4通过线圈弹簧22-12的作用力而向Y轴负方向施力,因此柱塞22-4的前端部22-4b从阀座22-6f离开。因此,第五孔88-25与油路孔880经由流通孔22-7f、轴向油路22-5g、第一连通孔22-6e以及第二连通孔22-7e连通。
[0104] 在线圈22-1以规定的电流被通电时,在磁轭22-11、电枢22-3、第一圆筒部22-5a形成磁路,在电枢22-3与第一圆筒部22-5a之间产生吸引力。通过该吸引力,电枢22-3和柱塞22-4向Y轴正方向移动,在柱塞22-4的前端部22-4b与阀座22-6f抵接时,第五油路88-25与油路孔880被切断。并且,通过PWM控制对向线圈22-1的通电功率进行控制而对吸引力进行比例控制,能够对前端部22-4b与阀座22-6f之间的间隙(流路截面积)进行控制,由此实现所需的流量(液压)。
[0105] [连通阀]
[0106] 图10是连通阀23的纵剖视图,图11是连通阀23的分解立体图,其中,图11(a)是从Y轴正方向侧看到的图,图11(b)是从Y轴负方向侧看到的图。
[0107] 连通阀23具有线圈23-1、筒体23-2、阀体芯(固定铁芯)23-3、电枢(阀芯·可动铁芯)23-4、凸缘环23-5、座部件23-6、阀体部件23-7、第一过滤部件23-8、第二过滤部件23-9以及密封部件23-10。
[0108] 线圈23-1通过通电而产生电磁力。线圈23-1收纳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磁轭23-11。
[0109] 筒体23-2由非磁性材料形成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
[0110] 阀体芯23-3由磁性材料形成。阀体芯23-3的Y轴正方向端焊接于筒体23-2的Y轴负方向端。阀体芯23-3在线圈23-1的通电时,通过线圈23-1所产生的电磁力来吸引电枢23-4。
[0111] 电枢23-4由磁性材料形成。电枢23-4在筒体23-2的内部沿Y轴方向配置。在电枢23-4的Y轴负方向端形成有沿Y轴正方向延伸的凹部23-4a。在凹部23-4a的底部与阀体芯
23-3之间压缩设有线圈弹簧(弹性部件)23-12。线圈弹簧23-12对电枢23-4向Y轴正方向施力。在线圈23-1的非通电时,在筒体23-2的Y轴正方向端与电枢23-4的Y轴负方向端之间设有规定的空隙。在电枢23-4的Y轴正方向端固定有球状的阀芯23-4b。
[0112] 凸缘环23-5由磁性材料形成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并且配置在连通阀收纳孔843内。凸缘环23-5具有铆接固定于壳体8的扩径的被铆接部23-5a。
[0113] 座部件23-6配置在连通阀收纳孔843内。座部件23-6形成为在Y轴负方向端具有底部23-6a、Y轴正方向端形成为开口的圆筒状。座部件23-6具有小径部23-6b、大径部23-6c以及第一阶梯部23-6d。小径部23-6b具有底部23-6a而设置在Y轴负方向侧。在底部23-6a形成有第一连通孔23-6e。在第一连通孔23-6e的周围形成有供电枢23-4的前端部23-4b抵接的阀座23-6f。大径部23-6c比小径部23-6b设置在Y轴正方向侧,并且以比小径部23-6b大的径形成。第一阶梯部23-6d向与Y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将小径部23-6b与大径部23-6c连接。
[0114] 阀体部件23-7配置在连通阀收纳孔843内,并且设置在座部件23-6的外侧的位置。阀体部件23-7在Y轴正方向端具有底部23-7a、小径部23-7b、大径部23-7c以及第二阶梯部
23-7d。小径部23-7b具有底部23-7a而设置在Y轴正方向侧。在底部23-7a形成有第二连通孔
23-7e。第二连通孔23-7e与第十一孔88-311连接。大径部23-7c比小径部23-7b设置在Y轴负方向侧,以比小径部23-7b大的径形成。在大径部23-7c嵌合有座部件23-6的大径部23-6c。
大径部23-7c压入固定于筒体23-2的Y轴正方向端。在大径部23-7c的内周面形成有与座部件23-6a的大径部23-6c的外周面23-6g抵接的内侧抵接面23-7g。在大径部23-7c,在比内侧抵接面23-7g位于Y轴负方向侧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流通孔23-7f。流通孔23-7f与第六孔88-
26连接。第二阶梯部23-7d向与Y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将小径部23-7b与大径部23-
7c连接。由座部件23-6和阀体部件23-7围绕的内部空间是供制动液流动的流路(内部油路)
23-13。
[0115] 第一过滤部件23-8设置在流路23-13内。第一过滤部件23-8对从第二连通孔23-7e流入第一连通孔23-6e的制动液进行过滤,防止制动液内的赃物等卡入电枢23-4和阀座23-6f。第一过滤部件23-8分别与座部件23-6的第一阶梯部23-6d和阀体部件23-7的第二阶梯部23-7d卡合而对Y轴方向的位置进行保持。第一过滤部件23-8面向座部件23-6的大径部
23-6c的内周面23-6h设置。在座部件23-6的内周面23-6h与第一过滤部件23-8的外周面23-
8c之间形成有比后述网眼部23-8a的网眼大小小的间隙。由于第一过滤部件23-8的形状与图7所示的第一过滤部件21-8相同因此省略说明。第一过滤部件23-8以凹部朝向Y轴负方向的状态配置。
[0116] 第二过滤部件23-9使用树脂材料注塑成型。第二过滤部件23-9配置在阀体部件23-7的外侧的位置,与第一过滤部件23-8在Y轴方向上重合。第二过滤部件23-9对从第十一孔88-311流入流通孔23-7f的制动液进行过滤,防止制动液内的赃物等卡入电枢23-4和阀座23-6f。
[0117] 密封部件23-10为O型环,安装在阀体部件23-7的小径部23-7b的外周,对小径部23-7b的外周面与连通阀收纳孔843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
[0118] 接着,对连通阀23的动作进行说明。
[0119] 在线圈23-1的非通电时,电枢23-4由于线圈弹簧23-12的作用力而向Y轴正方向施力,因此电枢23-4的前端部23-4b与阀座23-6f抵接。因此,第六孔88-26与第十一孔88-311被切断。
[0120] 在线圈23-1以规定的电流被通电时,在磁轭23-11、阀体芯23-3、电枢23-4形成磁路,在阀体芯23-3与电枢23-4之间产生吸引力。由于该吸引力,电枢23-4向Y轴负方向移动,在电枢23-4的前端部23-4b离开阀座23-6f时,第六孔88-26与第十一孔88-311经由流通孔23-7f、轴向油路23-5g、第一连通孔23-6e以及第二连通孔23-7e连通。
[0121] [SS/V IN·SS/V OUT]
[0122] 由于SS/V IN27与SS/V OUT28构造相同,因此仅对SS/V IN27进行说明。
[0123] 图12是SS/V IN27的纵剖视图,图13是SS/V IN27的分解立体图,其中图13(a)是从Y轴正方向侧看到的图,图13(b)是从Y轴负方向侧看到的图。
[0124] SS/V IN27具有线圈27-1、筒体27-2、阀体芯(固定铁芯)27-3、电枢(阀芯)27-4、凸缘环27-5、座部件27-6、阀体部件27-7、第一过滤部件27-8、第二过滤部件27-9以及密封部件27-10。
[0125] 线圈27-1通过通电而产生电磁力。线圈27-1收纳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磁轭27-11。
[0126] 筒体27-2由非磁性材料形成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
[0127] 阀体芯27-3由磁性材料形成。阀体芯27-3的Y轴正方向端焊接于筒体27-2的Y轴负方向端。阀体芯27-3在线圈27-1的通电时,通过线圈27-1所产生的电磁力吸引电枢27-4。
[0128] 电枢27-4由磁性材料形成。电枢27-4在筒体27-2的内部沿Y轴方向配置。在电枢27-4的Y轴负方向端形成有向Y轴正方向延伸的凹部27-4a。在凹部27-4a的底部与阀体芯
27-3之间压缩设有线圈弹簧(弹性部件)27-12。线圈弹簧27-12对电枢27-4向Y轴正方向施力。在线圈27-1的非通电时,在筒体27-2的Y轴正方向端与电枢27-4的Y轴负方向端之间设有规定的空隙。在电枢27-4的Y轴正方向端固定有球状的阀芯27-4b。
[0129] 凸缘环27-5由磁性材料形成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配置在SS/V IN收纳孔847内。凸缘环27-5具有铆接固定于壳体8的扩径的被铆接部27-5a。
[0130] 座部件27-6配置在SS/V IN收纳孔847内。座部件27-6形成为在Y轴负方向端具有底部27-6a、Y轴正方向端开口的圆筒状。座部件27-6具有小径部27-6b、大径部27-6c以及第一阶梯部27-6d。小径部27-6b具有底部27-6a而设置在Y轴负方向侧。在底部27-6a形成有第一连通孔27-6e。在第一连通孔27-6e的周围形成有供电枢27-4的前端部27-4b抵接的阀座27-6f。大径部27-6c比小径部27-6b设置在Y轴正方向侧,以比小径部27-6b大的径形成。第一阶梯部27-6d向与Y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将小径部27-6b与大径部27-6c连接。
[0131] 阀体部件27-7配置在SS/V IN收纳孔847内,并且设置在座部件27-6的外侧的位置。阀体部件27-7在Y轴正方向端具有底部27-7a、小径部27-7b、大径部27-7c以及第二阶梯部27-7d。小径部27-7b具有底部27-7a而设置在Y轴正方向侧。在底部27-7a形成有第二连通孔27-7e。第二连通孔27-7e与第五孔88-55连接。大径部27-7c比小径部27-7b设置在Y轴负方向侧,并且以比小径部27-7b大的径形成。在大径部27-7c嵌合有座部件27-6的大径部27-6c。大径部27-7c压入固定在筒体27-2的Y轴正方向端。在大径部27-7c的内周面设有与座部件27-6a的大径部27-6c的外周面27-6g抵接的内侧抵接面27-7g。在大径部27-7c,在比内侧抵接面27-7g位于Y轴负方向侧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流通孔27-7f。流通孔27-7f与第八孔88-
28连接。第二阶梯部27-7d向与Y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将小径部27-7b与大径部
27-7c连接。由座部件27-6和阀体部件27-7围绕的内部空间是供制动液流通的流路(内部油路)27-13。
[0132] 第一过滤部件27-8设置在流路27-13内。第一过滤部件27-8对从第二连通孔27-7e流入第一连通孔27-6e的制动液进行过滤,防止制动液内的赃物等卡入电枢27-4和阀座27-6f。第一过滤部件27-8分别与座部件27-6的第一阶梯部27-6d和阀体部件27-7的第二阶梯部27-7d卡合而对Y轴方向的位置进行保持。第一过滤部件27-8面向座部件27-6的大径部
27-6c的内周面27-6h设置。在座部件27-6的内周面27-6h与第一过滤部件27-8的外周面27-
8c之间形成有比后述网眼部27-8a的网眼大小小的间隙。第一过滤部件27-8的形状与图7所示的第一过滤部件21-8相同因此省略说明。第一过滤部件27-8以凹部朝向Y轴正方向的状态配置。
[0133] 第二过滤部件27-9使用树脂材料注塑成型。第二过滤部件27-9配置在阀体部件27-7的外侧的位置,与第一过滤部件27-8在Y轴方向上重合。第二过滤部件27-9对从第八孔
88-28流入流通孔27-7f的制动液进行过滤,防止制动液内的赃物等卡入电枢27-4和阀座
27-6f。
[0134] 密封部件27-10为杯形密封,安装在阀体部件27-7的小径部27-7b的外周。密封部件22-10(在第八孔88-28的液压>第五孔88-55的液压时)对制动液从第八孔88-28向第五孔88-55的泄漏进行密封,(在第八孔88-28的液压<油路孔880的液压时)容许制动液从第五孔88-55向第八孔88-28的流动,由此实现止回阀270的功能。
[0135] 接着,对SS/V IN27的动作进行说明。
[0136] 在线圈27-1的非通电时,电枢27-4由于线圈弹簧27-12的作用力而向Y轴正方向施力,因此电枢27-4的前端部27-4b与阀座27-6f抵接。因此,第五孔88-55与第八孔88-28被切断。
[0137] 在线圈27-1以规定的电流被通电时,在磁轭27-11、阀体芯27-3、电枢27-4形成磁路,并且在阀体芯27-3与电枢27-4之间产生吸引力。由于该吸引力,电枢27-4向Y轴负方向移动,在电枢27-4的前端部27-4b离开阀座27-6f时,第五孔88-55和第八孔88-28经由流通孔27-7f、轴向油路27-5g、第一连通孔27-6e以及第二连通孔23-7e连通。
[0138] 在以下的说明中,SS/V OUT28各部位的附图标记将SS/V IN27中同一部位的附图标记27替换为28。
[0139] [轴向尺寸变长的抑制]
[0140] 在实施例1的第二单元1B中,在截流阀21、SOL/V IN22、连通阀23、调压阀24、SS/V IN27、SS/V OUT28产生制动液的双向流动,因此需要两个用于防止赃物流入的过滤部件。在现有的电磁阀中,用于防止赃物从一个方向流入的过滤部件设置在电磁阀的轴向端部,因此存在电磁阀的轴向尺寸变长的问题。与此相对,在实施例1中,在截流阀21中,在阀座21-6f与第二连通孔21-7e之间的流路设有第一过滤部件21-8。需要说明的是,对于SOL/VIN22、连通阀23、调压阀24、SS/V IN27、SS/V OUT28来说也是同样的。由此,能够抑制轴向尺寸变长,并且能够实现第二单元1B的小型化。并且,通过第二单元1B的小型化,能够提高制动装置1的车辆搭载性。
[0141] 在实施例1中,起到以下效果。
[0142] (1)电磁阀21(22,23,24,27,28)具备:线圈21(22,23,24,27,28)-1,其在通电时产生电磁力;非磁性体的筒体21(22,23,24,27,28)-2,其配置在线圈21(22,23,24,27,28)-1的内周;柱塞21(22,24)-4/电枢23(27,28)-4,其利用线圈21(22,23,24,27,28)-1所产生的电磁力在筒体21(22,23,24,27,28)-2内沿着筒体21(22,23,24,27,28)-2的轴向移动;流路21(22,23,24,27,28)-13;第一连通孔21(22,23,24,27,28)-6e,其形成在流路21(22,23,
24,27,28)-13的一端;阀座21(22,23,24,27,28)-6f,其在第一连通孔21(22,23,24,27,
28)-6e的周围形成,并且与柱塞21(22,24)-4/电枢23(27,28)-4抵接而封堵第一连通孔21(22,23,24,27,28)-6e;第二连通孔21(22,23,24,27,28)-7e,其形成在流路21(22,23,24,
27,28)-13的另一端;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其设置于流路21(22,23,24,
27,28)-13并且对在第一连通孔21(22,23,24,27,28)-6e与第二连通孔21(22,23,24,27,
28)-7e之间流通的制动液进行过滤。
[0143] 因此,由于在阀座21(22,23,24,27,28)-6f与第二连通孔21(22,23,24,27,28)-7e之间的流路21(22,23,24,27,28)-13内设有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因此能够抑制电磁阀21(22,23,24,27,28)的轴向尺寸变长。
[0144] (2)在(1)所述的电磁阀21(22,23,24,27,28)中,具备:座部件21(22,23,24,27,28)-6,其在底部21(22,23,24,27,28)-6a具备第一连通孔21(22,23,24,27,28)-6e;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其与座部件21(22,23,24,27,28)-6的开口部侧嵌合并且在底部
21(22,23,24,27,28)-6a具备第二连通孔21(22,23,24,27,28)-7e;流路21(22,23,24,27,
28)-13是在座部件21(22,23,24,27,28)-6与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之间形成的空间。
[0145] 因此,由于在座部件21(22,23,24,27,28)-6与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之间的空间内设有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因此能够抑制电磁阀21(22,23,24,27,28)的轴向尺寸变长。
[0146] (3)在(2)所述的电磁阀21(22,23,24,27,28)中,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的筒状壁具有:内侧抵接面21(22,23,24,27,28)-7g,其在内周面与座部件21(22,23,24,27,28)-6的筒状壁的外周面21-6g抵接;流通孔21(22,23,24,27,28)-7f,其形成在比内侧抵接面21(22,23,24,27,28)-7g位于开口部侧的位置,并且形成与第一连通孔21(22,23,
24,27,28)-6e连通的油路;在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的外周侧设有对向流通孔21(22,23,24,27,28)-7f流入的制动液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部件21(22,23,24,27,28)-9。
[0147] 因此,能够通过第二过滤部件21(22,23,24,27,28)-9来抑制赃物从流通孔21(22,23,24,27,28)-7f向流路21(22,23,24,27,28)-13流入。
[0148] (4)在(3)所述的电磁阀21(22,23,24,27,28)中,第二过滤部件21(22,23,24,27,28)-9设置在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的外侧的位置。
[0149] 因此,由于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与第二过滤部件21(22,23,24,27,28)-9在轴向上重合,因此能够抑制电磁阀21(22,23,24,27,28)的轴向尺寸变长。
[0150] (5)在(2)所述的电磁阀21(22,23,24,27,28)中,在座部件21(22,23,24,27,28)-6的开口部侧形成有具有比座部件21(22,23,24,27,28)-6的底部侧的径大的径并且从座部件21(22,23,24,27,28)-6的底部21(22,23,24,27,28)-6a经由第一阶梯部21(22,23,24,27,28)-6d扩径的大径部21(22,23,24,27,28)-6c,在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的底部侧形成有具有比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的开口部侧的径小的径并且从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的开口部经由第二阶梯部21(22,23,24,27,28)-7d缩径的小径部
21(22,23,24,27,28)-7b,空间21(22,23,24,27,28)-13形成在第一阶梯部21(22,23,24,
27,28)-6d与第二阶梯部21(22,23,24,27,28)-7d之间,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
28)-8在轴向上与第一阶梯部21(22,23,24,27,28)-6d和第二阶梯部21(22,23,24,27,28)-
7d卡合。
[0151] 因此,使用彼此对置的第一阶梯部21(22,23,24,27,28)-6d和第二阶梯部21(22,23,24,27,28)-7d能够容易地对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进行保持。
[0152] (6)在(5)所述的电磁阀21(22,23,24,27,28)中,空间21(22,23,24,27,28)-13通过使座部件21(22,23,24,27,28)-6中的环状的筒状壁的外周面21-6g与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中的环状的筒状壁的内周面21(22,23,24,27,28)-7g抵接而形成,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面向座部件21(22,23,24,27,28)-6的筒状壁的内周面21(22,23,24,27,28)-6h设置。
[0153] 因此,仅通过使座部件21(22,23,24,27,28)-6与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重合就能够容易地形成空间21(22,23,24,27,28)-13。并且,仅通过在座部件21(22,23,24,27,28)-6的内侧嵌入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就能够在空间21(22,23,24,27,
28)-13内组装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因此能够使装配性提高。
[0154] (7)在(6)所述的电磁阀21(22,23,24,27,28)中,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具有网眼部21-8a和在网眼部21-8a的外周设置环状的框体21-8b,在座部件21(22,
23,24,27,28)-6的筒状壁的内周面21(22,23,24,27,28)-6h与框体21-8b的外周面21-8c之间形成有比网眼部21-8a的网眼大小小的间隙。
[0155] 因此,仅通过在座部件21(22,23,24,27,28)-6的内侧嵌入框体21-8b就能够将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组装于座部件21(22,23,24,27,28)-6,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性。并且,能够防止赃物流入座部件21(22,23,24,27,28)-6与框体21-8b之间的间隙。
[0156] (8)在(7)所述的电磁阀21(22,23,24,27,28)中,框体21-8b在轴向上夹在座部件21(22,23,24,27,28)-6的内周面21(22,23,24,27,28)-6h与阀体部件21(22,23,24,27,
28)-7的内周面21(22,23,24,27,28)-7g之间。
[0157] 因此,仅通过在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的内侧嵌入座部件21(22,23,24,27,28)-6就能够对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进行定位,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的定位。
[0158] (9)在(2)所述的电磁阀21(22,23,24,27,28)中,在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的底部侧形成有比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的开口部侧的径小的小径部21(22,23,24,27,28)-7b,在小径部21(22,23,24,27,28)-7b的外周安装有对其与壳体(其他部件)8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21(22,23,24,27,28)-10。
[0159] 因此,能够通过小径部21(22,23,24,27,28)-7b容易地进行密封部件21(22,23,24,27,28)-10的安装。
[0160] (10)在(2)所述的电磁阀23(27,28)中,具备:阀体芯23(27,28)-3,其固定于筒体23(27,28)-2的一端侧;线圈弹簧23(27,28)-12,其在筒体23(27,28)-2内压缩设置在阀体芯23(27,28)-3与电枢23(27,28)-4的另一端之间,并且对电枢23(27,28)-4向阀座23(27,
28)-6f施力;利用线圈23-1所产生的电磁力使电枢23(27,28)-4朝向阀体芯23(27,28)-3被吸引。
[0161] 因此,在常闭型电磁阀23(27,28)中,能够抑制轴向尺寸变长。
[0162] (11)在(2)所述的电磁阀21(22,24)中,具备:电枢21(22,24)-3,其设置为能够在筒体21(22,24)-2内沿轴向移动;线圈弹簧21(22,24)-12,其在筒体21(22,24)-2内朝向电枢21(22,24)-3对柱塞21(22,24)-4施力;利用线圈21(22,24)-1所产生的电磁力使柱塞21(22,24)-4与电枢21(22,24)-3一起向阀座21(22,24)-6f移动。
[0163] 因此,在常开型电磁阀21(22,24)中,能够抑制轴向尺寸变长。
[0164] (12)在(11)所述的电磁阀21(22,24)中,筒体21(22,24)-2的一端侧被封堵,另一端侧开口,并且具备在筒体21(22,24)-2的另一端侧设置并且能够供柱塞21(22,24)-4能够沿轴向移动地插入的第一收纳孔21(22,24)-5d、形成在第一收纳孔21(22,24)-5d的内周面的卡止部21(22,24)-5f、在柱塞21(22,24)-4的一端侧形成并且比柱塞21(22,24)-4的另一端侧径大的大径部21(22,24)-4a,线圈弹簧21(22,24)-12压缩设置在卡止部211(22,24)-5f与大径部21(22,24)-4a之间。
[0165] 因此,在常开型电磁阀21(22,24)中,能够抑制轴向尺寸变长。
[0166] (13)第二单元1B具备在内部具备油路的壳体8、在壳体8的一个侧面开口并且与油路连接的阀芯收纳孔841(842,843,844,847,848)以及电磁阀21(22,23,24,27,28),该电磁阀21(22,23,24,27,28)具有:线圈21(22,23,24,27,28)-1,其在壳体8内配置在阀芯收纳孔841(842,843,844,847,848)的轴向的位置并且在通电时产生电磁力;非磁性体的筒体21(22,23,24,27,28)-2,其配置在线圈21(22,23,24,27,28)-1的内周;柱塞21(22,24)-4/电枢23(27,28)-4,其利用线圈21(22,23,24,27,28)-1所产生的电磁力而在筒体21(22,23,
24,27,28)-2内沿筒体21(22,23,24,27,28)-2的轴向移动;有底的座部件21(22,23,24,27,
28)-6,其具有与形成于底部21(22,23,24,27,28)-6a的第一连通孔21(22,23,24,27,28)-
6e和柱塞21(22,24)-4/电枢23(27,28)-4抵接而用于封堵第一连通孔21(22,23,24,27,
28)-6e的阀座21(22,23,24,27,28)-6f;有底的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其固定在阀芯收纳孔841(842,843,844,847,848)内并且在底部21(22,23,24,27,28)-7a形成有第二连通孔21(22,23,24,27,28)-7e;内部油路21(22,23,24,27,28)-13,其由座部件21(22,23,
24,27,28)-6的开口部侧与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的开口部侧嵌合而形成;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其设置于内部油路21(22,23,24,27,28)-13。
[0167] 因此,由于在流路21(22,23,24,27,28)-13内设有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因此能够抑制电磁阀21(22,23,24,27,28)的轴向尺寸变长,实现第二单元1B的小型化。
[0168] (14)在(13)所述的第二单元1B中,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的筒状壁具备在内周面与座部件21(22,23,24,27,28)-6的筒状壁的外周面21(22,23,24,27,28)-6g抵接的内侧抵接面21(22,23,24,27,28)-7g和比内侧抵接面21(22,23,24,27,28)-7g靠近开口部侧形成且形成与第一连通孔21(22,23,24,27,28)-6e连通的油路的流通孔21(22,23,24,27,28)-7f,在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的外周侧设有对流入流通孔21(22,23,24,
27,28)-7f的制动液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部件21(22,23,24,27,28)-9。
[0169] 因此,能够通过第二过滤部件21(22,23,24,27,28)-9来抑制赃物从流通孔21(22,23,24,27,28)-7f流入流路21(22,23,24,27,28)-13。
[0170] (15)在(14)所述的第二单元1B中,第二过滤部件21(22,23,24,27,28)-9设置在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的外侧的位置。
[0171] 因此,由于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与第二过滤部件21(22,23,24,27,28)-9在轴向上重合,因此能够抑制电磁阀21(22,23,24,27,28)的轴向尺寸变长。
[0172] (16)制动装置1具备在内部具备油路的壳体8、在壳体8的一个侧面开口且与油路连接的多个阀芯收纳孔841(842,843,844,847,848)以及多个电磁阀21(22,23,24,27,28),多个电磁阀21(22,23,24,27,28)具有:线圈21(22,23,24,27,28)-1,其在壳体8内配置在各阀芯收纳孔841(842,843,844,847,848)的轴向的位置,在通电时产生电磁力;非磁性体的筒体筒体21(22,23,24,27,28)-2,其配置在各线圈21(22,23,24,27,28)-1的内周;柱塞21(22,24)-4/电枢23(27,28)-4,其利用线圈21(22,23,24,27,28)-1所产生的电磁力而在筒体21(22,23,24,27,28)-2内沿着筒体21(22,23,24,27,28)-2的轴向移动;座部件21(22,23,24,27,28)-6,其具备在底部21(22,23,24,27,28)-6a形成的第一连通孔21(22,23,24,
27,28)-6e和与柱塞21(22,24)-4/电枢23(27,28)-4抵接而用于封堵第一连通孔21(22,23,
24,27,28)-6e的阀座21(22,23,24,27,28)-6f;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其固定在阀芯收纳孔841(842,843,844,847,848)内并且在底部21(22,23,24,27,28)-7a形成有第二连通孔21(22,23,24,27,28)-7e;内部空间21(22,23,24,27,28)-13,其被座部件21(22,23,
24,27,28)-6和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围绕并且供制动液流通;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其设置在内部空间21(22,23,24,27,28)-13。
[0173] 因此,由于在流路21(22,23,24,27,28)-13内设有第一过滤部件21(22,23,24,27,28)-8,因此能够抑制电磁阀21(22,23,24,27,28)的轴向尺寸变长。由此,能够使制动装置1小型化,并且提高车辆搭载性。
[0174] 以上,基于实施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不限于实施例所示的结构,意在包括不脱离发明主旨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并且,在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或者能够实现的效果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内,能够对权利要求说明书中记载的各构成要素进行任意的组合或省略。例如,第一过滤部件只要位于在座部件与阀体部件之间形成的空间(座部件的开口部侧与阀体部件的开口部侧嵌合而形成的内部油路)内,则能够配置在任意的位置。例如,在图14的截流阀21中,第一过滤部件21-8安装于阀体部件21-7的小径部21-7b。另一方面,在图15的截流阀21中,第一过滤部件21-8安装在座部件21-6的小径部21-6b。这些结构也能够适用于常闭型电磁阀。在图16的SS/V IN27中,过滤部件27-8安装于阀体部件27-7的小径部27-7b。另一方面,在图17的SS/V IN27中,第一过滤部件27-8安装于座部件27-6的小径部27-6b。
[0175] 本申请基于基于申请日为2015年9月8日、申请号为特愿2015-176636的日本申请主张优先权。在此参照并引入申请日为2015年9月8日、申请号为特愿2015-176636的日本申请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在内的所有公开内容。
[0176] 附图标记说明
[0177] 8壳体,841,842,843,844,847,848阀芯收纳孔(安装孔),21(22,23,24,27,28)-1线圈,21(22,23,24,27,28)-2筒体,21(22,24)-3电枢(可动铁芯),23(27,28)-3阀体芯(固定铁芯),21(22,24)-4柱塞(阀芯),23(27,28)-4电枢(阀芯,可动铁芯),21(22,24)-5阀门体,23(27,28)-5凸缘环,21(22,23,24,27,28)-6座部件,21(22,23,24,27,28)-6e第一连通孔,21(22,23,24,27,28)-6f阀座,21(22,23,24,27,28)-7阀体部件,21(22,23,24,27,28)-7e第二连通孔,21(22,23,24,27,28)-8第一过滤部件(过滤部件),21(22,23,24,27,28)-9第二过滤部件,21(22,23,24,27,28)-10密封部件,21(22,23,24,27,28)-11磁轭,21(22,
23,24,27,28)-12线圈弹簧(弹性部件),21(22,23,24,27,28)-13流路(内部油路,内部空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