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身体成分 / 后三角窗 / 用于建筑开口的卷起覆盖件及相关方法、系统和装置

用于建筑开口的卷起覆盖件及相关方法、系统和装置

阅读:356发布:2022-11-15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于建筑开口的卷起覆盖件及相关方法、系统和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公开内容提供用于建筑开口的卷起 覆盖 件、及梯形卷带的各种实施方案。该卷起覆盖件的实施方案包括辊轴、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安置在该外部长形卷带与该内部长形卷带之间的多个板条。该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可进一步限定沿该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长度安置的多个可折叠 铰链 段。该等可折叠铰链段可被配置为当该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绕该辊轴卷起时折叠以便减少该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该等可折叠铰链段可进一步被配置为当该卷起覆盖件自该辊轴铺开时伸展以便增加该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下面是用于建筑开口的卷起覆盖件及相关方法、系统和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建筑开口的卷起覆盖件,其包括:
a)辊轴,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且限定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宽度,所述辊轴限定中心旋转轴
b)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长度,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一中心纵轴,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附接至所述辊轴使得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中心纵轴定向为相对于所述辊轴的所述中心旋转轴大体上垂直;
c)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其被安置为靠近所述外部长形卷带,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长度,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二中心纵轴,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沿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所述长度安置的多个可折叠铰链段,所述可折叠铰链段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绕所述辊轴卷起时折叠以便降低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所述可折叠铰链段进一步被配置为当所述卷起覆盖件自所述辊轴铺开时伸展以便增加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附接至所述辊轴使得所述第二中心纵轴被定向为相对于所述中心旋转轴大体上垂直;
d)多个板条,其被安置在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与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之间且耦合至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所述板条被定向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中心纵轴横切,所述多个板条、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限定被配置为绕所述辊轴卷起的分总成,其中当所述分总成绕所述辊轴卷起时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相对于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径向向内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分总成被配置为驻留在折叠配置中,在所述折叠配置中,当所述分总成最初自所述辊轴展开时封闭所述板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当所述分总成处于所述折叠配置中时,所述多个板条被定向为平行于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所述外部长形卷带,在所述折叠配置中,当所述分总成最初自所述辊轴展开时封闭所述板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分总成可自所述折叠配置展开为伸展配置,在所述伸展配置中,所述板条通过所述辊轴的进一步旋转而敞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当所述分总成处于所述折叠配置及所述伸展配置中时,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实质上沿它们的长度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当所述分总成自所述折叠配置展开为所述伸展配置时,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实质上沿它们的长度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多个所述板条具有长形的、柔性的、大体上平坦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附接至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内缘、附接至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外缘、及接合所述内缘与外缘的侧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沿至少一个板条的所述内缘的内缘区域与沿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所述外缘的外缘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硬于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所述内缘与外缘之间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内缘区域与所述外缘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增加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硬度的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所述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限定长度及沿其长度的中心横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实质上平坦且实质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中心纵轴与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二中心纵轴所在的平面,所述至少一个补强板进一步限定垂直于所述长度的宽度、及垂直于所述宽度和所述长度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在垂直于所述中心横轴的平面中具有弯曲的横截面,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的第一弯曲平坦面为凸面且所述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的第二相对弯曲平坦面为凹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当所述分总成绕所述辊轴卷起时,所述至少一个补强板的所述凹面面向所述辊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补强板的所述凹面具有实质上与所述辊轴的曲率半径匹配的曲率半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补强板具有实质上小于其宽度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板条包括靠近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所述内缘区域的第一补强板及靠近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外缘区域的第二补强板,所述第一及第二补强板中的每一个具有凹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补强板及所述第二补强板的凹面均面向相同的方向,且进一步其中所述第一补强板及所述第二补强板的凹面具有实质上与所述辊轴的曲率半径匹配的曲率半径以促进卷起所述分总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由柔性织物材料形成,且进一步其中所述补强板由(i)刚性塑料与(ii)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所述柔性织物材料沿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所述内缘安置在所述第一内部卷带的朝外面与所述第一补强板的朝内凹面之间且附接至所述第一内部卷带的朝外面及所述第一补强板的朝内凹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所述柔性织物材料沿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所述外缘安置在所述第一外部卷带的朝内面与所述第二补强板的朝外凸面之间且附接至所述第一外部卷带的朝内面及所述第二补强板的朝外凸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所述柔性织物材料沿平行于所述第一中心纵轴且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纵轴横向地延伸的二维接触区域附接至所述第一外部卷带的朝内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接触区域大体上呈矩形、三形或“L”形。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所述柔性织物材料通过(i)胶粘剂、(ii)至少一个固件、(iii)缝合、(iv)三维编织及(v)声波焊接中的至少一种附接至所述外部卷带的朝内面。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板条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在安置在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与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之间的板条的区域中附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安置在所述第一补强板与所述第二补强板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安置在上部板条上,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被调适为将所述上部板条维持在大体上敞开的状态,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导致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与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分离。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横跨所述板条安置在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与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被配置为当所述分总成绕所述辊轴收缩时折叠且绕所述辊轴卷起。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被对齐以便当所述分总成绕所述辊轴收缩时在彼此的顶部卷动。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沿所述板条的长度彼此横向移位,使得当所述分总成绕所述辊轴收缩时它们不会在彼此的顶部卷动。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具有不同的横向宽度。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靠近所述辊轴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中心附接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板条各端自由浮动。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靠近所述板条的第一端附接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且进一步其中所述卷起覆盖件还包括:
a)第二外部长形卷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长度,所述第二外部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所述第二外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三中心纵轴,所述第二外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附接至所述辊轴,使得所述第二外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三中心纵轴被定向为相对于所述辊轴的所述中心旋转轴大体上垂直;及
b)第二内部长形卷带,其被安置为靠近所述第二外部长形卷带,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长度,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四中心纵轴,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沿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的所述长度安置的多个可折叠铰链段,所述可折叠铰链段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绕所述辊轴卷起时折叠以便降低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所述可折叠铰链段进一步被配置为当所述卷起覆盖件自所述辊轴展开时伸展以便增加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附接至所述辊轴,使得所述第二中心纵轴被定向为相对于所述中心旋转轴大体上垂直。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靠近所述板条的第二端附接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二外部长形卷带。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卷起覆盖件进一步包括:
a)第三外部长形卷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长度,所述第三外部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所述第三外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五中心纵轴,所述第三外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附接至所述辊轴,使得所述第三外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五中心纵轴被定向为相对于所述辊轴的所述中心旋转轴大体上垂直;及
b)第三内部长形卷带,其被安置为靠近所述第三外部长形卷带,所述第三内部长形卷带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长度,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所述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六中心纵轴,所述第三内部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沿所述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的所述长度安置的多个可折叠铰链段,所述铰链段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绕所述辊轴卷起时折叠以便降低所述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所述铰链段进一步被配置为当所述卷起覆盖件自所述辊轴铺开时伸展以便增加所述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所述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附接至所述辊轴,使得所述第六中心纵轴被定向为相对于所述中心旋转轴大体上垂直。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三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三外部长形卷带靠近所述辊轴的所述中心附接至所述辊轴。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进一步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二端的重物,所述重物被配置为维持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上的张
38.根据权利要求33或35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进一步包括靠近所述内部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二端的重物,所述重物被配置为维持所述内部长形卷带上的张力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靠近板条安置所述多个可折叠铰链段中的每一个。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各铰链段由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中限定的多个分开的横向折痕线限定。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当所述分总成卷动至所述辊轴上时,所述铰链段向下折叠至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外面上。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靠近所述板条中的一个的横向边缘安置限定所述铰链段的下部折痕线。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下部折痕线安置在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在该处附接至所述板条的横向边缘的区域的正上方。
4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卷带由柔性材料制成,且进一步其中所述折痕线经挤压形成于所述柔性材料中。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柔性材料选自由膜及纺织物组成的组。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纺织物选自由针织物、机织物及非织造布组成的组。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柔性材料具有3mil至20mil之间的厚度。
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后续板条沿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以实质上均匀的距离分离开。
4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后续板条以定制的实质上均匀的距离分离开。
5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后续板条沿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中的至少一个以非均匀的距离分离开。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后续板条之间的间隔被选择,以使得所述板条以不同速率敞开。
52.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进一步包括第一对磁性连接器,所述第一对磁性连接器彼此相对安置使得所述第一对磁性连接器中的第一磁性连接器安置在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外表面上且可在所述外表面上移动且所述第一对磁性连接器中的第二磁性连接器安置在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外表面上且可在所述外表面上移动。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器具有吸引至所述第二磁性连接器的磁性接触表面的磁性接触表面。
5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性连接器具有彼此吸引的足够大的磁力,使得移动所述第一对磁性连接器中的一个导致所述第一对磁性连接器中另一个的协同移动。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性连接器的协同向上移动导致所述多个板条的侧缘抵靠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折叠使得所述多个板条处于封闭位置,且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性连接器的协同向下移动导致所述多个板条的所述侧缘与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分离使得所述多个板条处于敞开位置。
56.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器及所述第二磁性连接器具有相同尺寸。
57.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器可沿所述第二中心纵轴移动,且第二磁性连接器可沿所述第一中心纵轴移动。
58.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对磁性连接器可自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移除。
59.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进一步包括第二对磁性连接器,所述第二对磁性连接器彼此相对安置使得所述第二对磁性连接器中的第三磁性连接器安置在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的外表面上且可在所述外表面上移动且所述对磁性连接器的第四磁性连接器安置在所述第二外部长形卷带的外表面上且可在所述外表面上移动。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三磁性连接器具有吸引至所述第四磁性连接器的磁性接触表面的磁性接触表面。
61.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三及第四磁性连接器具有彼此吸引的足够大的磁力,使得移动所述第二对磁性连接器中的一个导致所述第二对磁性连接器中另一个的协同移动。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三及第四磁性连接器的协同向上移动导致所述多个板条的侧缘抵靠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及所述第二外部长形卷带折叠使得所述多个板条处于封闭位置,且其中所述第三及第四磁性连接器的协同向下移动导致所述多个板条的所述侧缘与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二外部长形卷带分离使得所述多个板条处于敞开位置。
63.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三磁性连接器及所述第四磁性连接器具有相同尺寸。
64.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三磁性连接器可沿所述第四中心纵轴移动,且所述第四磁性连接器可沿所述第三中心纵轴移动。
65.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二对磁性连接器可自所述第二外部长形卷带及所述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移除。
6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辊轴设有,所述门具有由所述辊轴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限定的宽度、实质上与所述辊轴的径向曲率匹配的径向曲率、内端、外端、厚度、所述内端与外端之间限定的长度,且经由插销组件在所述内端处附接至所述辊轴。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门的曲率形成凹形内面及凸形外面。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插销组件是所述门在所述凹形内面上的在所述辊轴的宽度内钩在所述辊轴的接纳腔中的凹形弯曲内端。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门可操作以便通过自所述外端上的所述辊轴拆卸并经由所述插销组件在所述内端处附接至所述辊轴而敞开,且可操作以便通过朝向所述辊轴且绕所述辊轴折叠并卷动所述门的所述外端而封闭。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在所述门的所述凹形内面上沿所述门的宽度一体地设有凸起的脊部,由此所述脊部及所述门的所述外端在所述门的宽度内形成轨道。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脊部在所述门的宽度内具有凹形凸起的边缘。
72.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轨道容纳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由此所述补强板附接至板条的一部分使得用所述板条部分覆盖的所述补强板可在所述轨道的所述宽度内安置在所述轨道中。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板条部分附接至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朝内面。
74.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补强板的所述板条部分通过(i)胶粘剂、(ii)至少一个紧固件、(iii)缝合、(iv)三维编织及(v)超声波焊接中的至少一种附接至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朝内面。
75.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在所述辊轴上设有接纳轨道,所述接纳轨道具有由所述辊轴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限定的宽度、实质上与所述辊轴的径向曲率匹配的径向曲率、第一端、第二端、厚度、及所述第一与第二端之间限定的长度。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接纳轨道容纳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由此所述补强板附接至板条的一部分使得用所述板条部分覆盖的所述补强板可在所述接纳轨道的所述宽度内安置在所述接纳轨道中。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补强板的所述板条部分附接至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朝内面。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补强板的所述板条部分通过(i)胶粘剂、(ii)至少一个紧固件、(iii)缝合、(iv)三维编织及(v)超声波焊接中的至少一种附接至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朝内面。
79.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覆盖件包括上部板条,并且其中当所述门处于敞开位置时,其将所述上部板条维持在大体上敞开的状态,导致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与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分离且平行。
80.一种用于建筑开口用卷起覆盖件的梯形卷带,其包括:
a)第一长形卷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长度,所述第一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所述第一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一中心纵轴,所述第一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被配置为附接至辊轴;
b)第二长形卷带,其被安置为平行于所述第一长形卷带,所述第二长形卷带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长度,所述第二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所述第二长形卷带的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二中心纵轴,所述第二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沿所述第二长形卷带的所述长度安置的多个可折叠铰链段,所述可折叠铰链段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长形卷带绕辊轴在所述第一长形卷带内部径向卷起时折叠以便降低所述第二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所述可折叠铰链段进一步被配置为当所述内部及外部卷带自所述辊轴铺开时伸展以便增加所述第二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及c)多个连接器,其沿所述第一长形卷带及所述第二长形卷带的所述长度安置在所述卷带之间且耦合至所述卷带,所述卷带及连接器协同形成适用于接纳板条的梯形卷带以制成百叶窗
81.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梯形卷带,其中所述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柔性织物主体,所述柔性织物主体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平坦面及第二平坦面,其中所述第一平坦面在所述第一端处附接至所述第一长形卷带的朝内面,且所述第二平坦面在所述第二端处附接至所述第二长形卷带的朝内面,其中所述梯形卷带被偏移为折叠至平坦配置,且进一步其中当展开所述梯形卷带时,所述连接器呈现“Z”或“S”形状。

说明书全文

用于建筑开口的卷起覆盖件及相关方法、系统和装置

[0002] 本专利文献公开内容的一部分包含受版权保护的材料,特别是随附各图。版权所有者不反对任何人复制专利商标局、专利文件或记录中出现的专利文献或专利公开内容,但是除此之外保留全部所有版权。
[0003] 相关申请
[0004] 本专利申请主张2013年3月15日申请的第61/801,058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专利申请出于所有目的以引用方式全部并入本文。
[0005] 发明背景

技术领域

[0006] 本公开内容主要涉及用于建筑开口的覆盖件。特别是,本公开内容针对卷起窗覆盖件及相关方法和系统的实施方案。

背景技术

[0007]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用于建筑开口的可收缩覆盖件已呈现出众多形式。最初,用于建筑开口(诸如窗户、拱门等等)的覆盖件主要由横跨建筑开口悬挂的织物组成。此等早期形式的覆盖件发展为可收缩的卷帘、窗帘、帏帐等等,其中覆盖件可横跨建筑开口延伸或收缩至开口的顶部或一侧。
[0008] 建筑开口用覆盖件的早期但仍流行的形式是软百叶窗,其中多个垂直延伸的绳梯支撑平行的平延伸的板条,支撑的方式使得板条可在敞开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绕其纵轴枢转且整个百叶窗可在其中百叶窗横跨建筑开口延伸的延伸位置与其中板条堆积在建筑开口顶部附近的垂直堆叠中的收缩位置之间移动。
[0009] 亦可使用垂直百叶窗,其与软百叶窗极为相似,只是板条或叶片垂直地延伸且自其上端悬挂以绕其纵向垂直轴枢转移动。整个百叶窗可横跨开口延伸或以水平堆叠收缩在开口的一侧或更多侧附近。
[0010] 然而,软百叶窗及类似产品技术的现状仍倍受各种缺陷的困扰。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案为这些及其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11] 本公开内容的目的及优点将在以下描述中加以陈述,并基于以下描述而显而易见,并且将通过实践根据本公开内容所作实施方案而被获悉。本发明的额外优点将通过本说明书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且基于随附的附图的方法及系统实现并得到。
[0012] 为达成这些及其他优点且根据依照一些实施方式得以实施并大致地予以描述的本公开内容之目的,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开口的卷起覆盖件。卷起覆盖件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限定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宽度的辊轴。辊轴优选地限定中心旋转轴。卷起覆盖件进一步包括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其相应地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长度。第一外部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诸如沿着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几何中心)的第一中心纵轴。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可附接至辊轴使得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一中心纵轴被定向为相对于辊轴的中心旋转轴大体垂直。
[0013] 卷起覆盖件进一步包括靠近外部长形卷带安置的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长度。第一内部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二中心纵轴。第一内部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沿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长度安置的多个可折叠铰链段。可折叠铰链段被配置为当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绕辊轴卷起时折叠以便减少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可折叠铰链段进一步被配置为当卷起覆盖件自辊轴铺开时伸展以便增加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可附接至辊轴使得第二中心纵轴可被定向为相对于中心旋转轴大体垂直。
[0014] 卷起覆盖件进一步包括安置在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之间且耦合至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多个板条。板条可被定向为相对于第一及中心纵轴横切。多个板条、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限定被配置为绕辊轴卷起的分总成,其中当分总成绕辊轴卷起时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相对于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向内径向定位
[0015] 根据进一步的方面,分总成可被配置为驻留于当分总成最初自辊轴铺开时封闭板条的折叠配置中。当分总成处于折叠配置时,多个板条优选地被定向为平行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外部长形卷带,其中当分总成最初自辊轴铺开时封闭或实质上封闭板条。分总成可自折叠配置展开为板条通过辊轴的进一步旋转而敞开的伸展配置。
[0016] 在许多实施方式中,当分总成处于折叠配置及伸展配置时,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可沿它们的长度实质上平行。此外,当分总成自折叠配置展开为伸展配置时,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可沿它们的长度实质上平行。在替代性实施方案中,卷带在展开期间并非总是平行的。
[0017] 根据进一步的方面,多个板条(且若需要,所有板条)可具有长形的、柔性的、大体平坦的主体,其具有附接至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内缘、附接至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外缘以及接合内缘与外缘的侧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至少一个板条的内缘的内缘区域以及沿至少一个板条的外缘的外缘区域中的至少一者可硬于至少一个板条的内缘与外缘之间的区域。此柔性可有用于为卷起覆盖件提供通用的几何形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缘区域及外缘区域中的至少一者可包括用于增加至少一个板条的硬度的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该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限定长度及沿其长度的中心横轴。因此,内缘、外缘或该二者可设有一个或多个此等补强板。
[0018] 根据其他方面,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可以是实质上平坦的(例如,水平的、鼓起的、有折痕的等)且铺设在与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一中心纵轴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二中心纵轴中的一个实质上相同的平面中。至少一个补强板可进一步限定垂直于长度的宽度以及垂直于宽度及长度的厚度。至少一长形补强板可在垂直于中心横轴的平面中具有弯曲的横截面(例如,“鼓起的”),使得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的第一弯曲平坦面可为凸面且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的第二相对弯曲平坦面可为凹面。当分总成绕辊轴卷起时,至少一个补强板的凹面优选地面向辊轴。至少一个补强板的凹面可具有实质上与辊轴的曲率半径匹配的曲率半径。至少一个补强板具有优选地实质上小于其宽度的厚度。
[0019] 根据进一步的方面,至少一个板条可包括靠近至少一个板条的内缘区域的第一补强板及靠近至少一个板条的外缘区域的第二补强板,第一补强板及第二补强板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凹面。第一补强板及第二补强板的凹面可均面向相同的方向。此外,第一补强板及第二补强板的凹面可具有实质上与辊轴的曲率半径匹配的曲率半径以方便分总成的卷起。根据进一步的方面,至少一个板条可由柔性织物材料形成。至少一个补强板可由(例如)刚性塑料材料、金属材料(诸如等)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00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板条的柔性织物材料可沿至少一个板条的内缘安置在第一内部卷带的朝外面与第一补强板的朝内凹面之间且附接至朝外面及朝内凹面。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补强板可安置在沿板条的内部所限定的套筒中。其他可能的配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板条的柔性织物材料可沿至少一个板条的外缘安置在第一外部卷带的朝内面与第二补强板的朝外凸面之间且附接至朝内面及该朝外凸面。至少一个板条的柔性织物材料可沿平行于第一中心纵轴且相对于第一中心纵轴横向地延伸的二维接触件或结合区域附接至第一外部卷带的朝内面。例如,若需要,接触件或结合区域可大体上呈矩形、三形、“X”形、“L”形。至少一个板条的柔性织物材料可通过(i)胶粘剂、(ii)至少一个固件、(iii)缝合、(iv)三维编织及(v)声波焊接中的一个或多个附接至该外部卷带的朝内面。
[0021] 根据进一步的方面,板条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在安置在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之间的板条区域附接至至少一个板条的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任何所需数量的板条可具备此特征以有助于在展开分总成时维持卷带之间的均匀间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此等横向补强板可设置在分总成中的顶部板条中、该顶部板条上或该顶部板条下,以抵抗由配合内部卷带及外部卷带靠近该辊轴的扭曲的分总成重量的组合产生的向内压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可安置在第一补强板与第二补强板之间以在展开期间为板条提供特别稳定的形状。当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安置在分总成中的上部板条上时,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因此被调适为将上部板条维持在大体上敞开的状态,且促使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分离。若需要,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可在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之间横跨板条安置以用作分离卷带的支杆。此外,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可鼓起以增强截面模量及梁强度。优选地,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为鼓起的构件,当分总成绕辊轴收缩时其可扣住或以其他方式折叠且绕辊轴卷起。
[0022]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第一磁性连接器及第二磁性连接器可彼此相对安置以控制用于建筑开口的覆盖件的敞开。例如,第一磁性连接器可安置在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外表面上并可在该外表面上移动,且第二磁性连接器可安置在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外表面上并可在该外表面上移动,其中第一磁性连接器及第二磁性连接器将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固定在一起以将窗户覆盖件的至少一部分维持在封闭状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连接器及第二磁性连接器具有足够的磁力可以彼此吸引使得移动第一磁性连接器及第二磁性连接器中的一个即可导致第一磁性连接器及第二磁性连接器中的另一个的协同移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第一磁性连接器及第二磁性连接器协同向上的移动可导致多个板条的侧缘抵靠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折叠,且第一磁性连接器及第二磁性连接器向下的移动可导致多个板条的侧缘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分离。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器可沿第二中心纵轴移动,且第二连接器可沿第一中心纵轴移动。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该对磁性连接器可自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移除。应了解,可使用多种其他连接器(诸如夹具等)来代替第一磁性连接器及第二磁性连接器,或除第一磁性连接器及第二磁性连接器以外亦可使用多种其他连接器,以将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选择性地固定在一起。根据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各对相对的长形卷带(诸如第三长形卷带与第四长形卷带及第五长形卷带与第六长形卷带)(或若需要,仅诸对长形卷带中的一些)可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诸对磁性连接器。
[0023] 根据更进一步的方面,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可对齐以在分总成绕辊轴收缩时在彼此的顶部卷动。替代性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可沿板条的长度彼此横向移位,使得它们在分总成绕辊轴收缩时不会在彼此的顶部卷动。根据进一步的示例,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可具有不同的横向宽度。
[0024]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可靠近辊轴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中心附接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若需要,此实施方案的板条的各端可借助一个或多个补强板而沿各板条的长度自由浮动。
[0025] 根据本公开内容之另一实施方案,可在辊轴之主体上提供门,其中该门具有由辊轴的第一端及第二端限定的宽度(或其他合适的宽度)、实质上与辊轴的径向曲率匹配的径向曲率、内端、外端、厚度以及在内端与外端之间限定的长度。可进一步假设,门的径向曲率形成门的凹形内面及凸形外面。
[0026]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门可经由铰链在内端处附接至辊轴,其中铰链可为门在凹形内面上的在辊轴的宽度内钩在辊轴的接纳腔中的凹形弯曲内端。
[0027]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门可被操作为通过从外端上的辊轴拆卸或分离且经由横跨门宽度的铰链在内端处附接至辊轴而敞开。门可被进一步操作为通过朝向辊轴且绕该辊轴折叠并卷动门的外端而封闭。
[0028] 在本公开内容的进一步实施方案中,可沿门的宽度在门的凹形内面上一体地设置凸起的脊部,藉此脊部及门的外端形成横跨门宽度的轨道,且脊部可具有沿门宽度的凹形凸起边缘。根据一个实施方案,轨道可容纳附接至覆盖件柔性板条的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例如,补强板可由板条的柔性部分覆盖使得以板条的柔性部分覆盖的补强板可安置在横跨轨道宽度的轨道中。板条可通过(例如)胶粘剂、紧固件、缝合、三维编织、超声波焊接等附接至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朝内面。
[0029]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案,可在辊轴的主体上一体地设置接纳轨道,其中接纳轨道具有由辊轴的第一端及第二端限定的宽度、实质上与辊轴的径向曲率匹配的径向曲率、第一端、第二端、厚度以及在接纳轨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限定的长度。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接纳轨道可容纳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由此补强板被柔性板条部分覆盖使得以板条部分覆盖的补强板可在接纳轨道的宽度内安置在接纳轨道中且该至少一个补强板的板条部分通过(例如)胶粘剂、紧固件、缝合、三维编织、超声波焊接等附接至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朝内面。
[0030]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当辊轴上的门处于敞开位置时,其将卷起覆盖件的上部板条维持在大体上敞开的状态使得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可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分离。因此,无需横向补强板即可使用该实施方案,本文另有描述。根据另一实施方案,可靠近板条的第一端附接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且卷起覆盖件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外部长形卷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长度。第二外部长形卷带可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二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三中心纵轴。第二外部长形卷带第一端可附接至辊轴,使得第二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三中心纵轴可被定向为相对于辊轴的中心旋转轴大体上垂直,且可沿辊轴自第一外部长形卷带(诸如在辊轴的第二端或另一位置处)横向移位。卷起覆盖件可更进一步包括靠近第二外部长形卷带安置的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第二内部长形卷带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长度。第二内部长形卷带可进一步限定宽度、厚度及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横向第四中心纵轴。第二内部长形卷带可进一步限定沿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的长度安置的多个可折叠铰链段。可折叠铰链段优选地被配置为当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绕辊轴卷起时折叠以便降低该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可折叠铰链段优选地被进一步配置为当卷起覆盖件自辊轴铺开时伸展以便增加该第二内部长形卷带之有效长度。第二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可附接至辊轴,使得第二中心纵轴可被定向为相对于中心旋转轴大体上垂直。在特定实施方案中,靠近板条的第二端附接第二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二外部长形卷带经。
[0031] 根据又另一实施方案,卷起覆盖件可进一步包括第三外部长形卷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长度。该第三外部长形卷带可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三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五中心纵轴。第三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可附接至辊轴,使得第三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五中心纵轴可被定向为相对于辊轴的中心旋转轴大体上垂直。卷起窗覆盖件还可进一步包括靠近第三外部长形卷带安置的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第三内部长形卷带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长度。第二内部长形卷带可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六中心纵轴。第三内部长形卷带可进一步限定沿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的长度安置的多个可折叠铰链段。可折叠铰链段可被配置为当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绕辊轴卷起时折叠以便降低该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可折叠铰链段可进一步被配置为当卷起覆盖件自辊轴铺开时伸展以便增加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可附接至辊轴,使得第六中心纵轴可被定向为相对于中心旋转轴大体上垂直。若需要,可在第一组卷带与第二组卷带之间靠近辊轴的中心处将第三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三外部长形卷带附接至辊轴。
[0032] 根据本公开内容更进一步的方面,卷起覆盖件可进一步包括靠近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第二内部长形卷带和/或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二端的重物。该重物被优选地配置为维持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上的张力
[0033] 根据更进一步的方面,可靠近分总成中的板条安置前述多个可折叠铰链段中的每一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铰链段可由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中限定的多个分开的横向折痕线限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分总成卷动至辊轴上时,该(该等)铰链段可向下折叠至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外面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靠近板条中的一个的横向边缘安置限定铰链段的下部折痕线。若需要,下部折痕线可安置在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在该处附接至板条横向边缘的区域的正上方。
[003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卷带可由柔性材料制成。若需要,折痕线可经挤压形成于该柔性材料中。例如,柔性材料可选自包括膜及纺织物的组。若需要,纺织物可选自由针织物、机织物及非织造布组成的组。用于卷带的柔性材料优选地具有约1mil至30mil、1.5mil至25mil、2mil至25mil、3mil至20mil、4mil至18mil、6mil至16mil、8mil至14mil及约10mil至
12mil之间的厚度。
[003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卷带及板条可由机织材料,诸如由Rockland Industries公司(1601Edison Hwy Baltimore,MD 21213,(410)522-2505)生产的 遮光布衬料,制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补强板可为高分子或铝质鼓起百叶窗板条,其大约厚0.008英寸且宽16mm。在替代性实施方案中,补强板的宽度可在约3/16英寸至约5/8英寸或直至约1英寸的范围内变化。较大的补强板宽度可以是合适的,特别是对于具有较大深度(例如,4英寸、4.5英寸、5英寸、5.5英寸或6英寸)的板条来说。
[0036] 根据本公开内容进一步的方面,后续的板条可沿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以实质上均匀的距离分离开。若需要,该距离可为标准距离(例如,60mm、72mm),或可将间距定制为任何所需的长度,因为后续的板条可以任何所需的程度重叠,诸如约5%、10%、15%、20%、25%、30%、35%、40%、45%、50%或在此之间的以1%递增的任何增量。
因此,可提供定制的卷起覆盖件,其中通过将分总成的总定制高度除以所需板条的数目来确定相邻板条之间的间距。因此,为具有定制高度的定制分总成设置板条之间定制的均匀距离是可能的。
[0037] 根据进一步的方面,后续板条可沿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中的至少一个以非均匀的距离分离开。若需要,后续板条之间的间隔可选择为使得板条(例如)以不同速率敞开,使得将允许光在穿过卷起覆盖件的第二部分之前穿过卷起覆盖件的第一部分。
[0038] 进一步根据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梯形卷带。该梯形卷带可被配置为偏移至封闭,且卷起至其自身上。例如,该梯形卷带可包括第一长形卷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长度,第一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一中心纵轴,第一长形卷带的第一端被配置为附接至辊轴。梯形卷带可进一步包括第二长形卷带,其被安置为平行于第一长形卷带。第二长形卷带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且限定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长度。第二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二长形卷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二中心纵轴。第二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沿第二长形卷带的长度安置的多个可折叠铰链段。可折叠铰链段可被配置为当第二长形卷带绕辊轴向第一长形卷带内部径向卷起时折叠以便降低第二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可折叠铰链段可进一步被配置为当内部卷带及外部卷带自辊轴展开时伸展以便增加第二长形卷带的有效长度。梯形卷带可进一步包括沿第一长形卷带及第二长形卷带的长度安置在该等卷带之间且耦合至该等卷带的多个连接器,该等卷带及连接器协同形成适用于接纳板条的梯形卷带以制成百叶窗。若需要,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柔性织物主体,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平坦面及第二平坦面。该第一平坦面可在第一端处附接至第一长形卷带的朝内面,且第二平坦面可在第二端处附接至第二长形卷带的朝内面。梯形卷带可被偏移为折叠成平坦配置。若需要,当展开梯形卷带时,连接器可呈现“Z”或“S”形状。
[0039] 应了解,前述一般描述及以下详细描述皆为示例性的且旨在提供对本文所公开实施方案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0040] 图1A描绘具有处于封闭状态的展开分总成的根据本公开内容制成的卷起覆盖件的第一实施方案。
[0041] 图1B描绘具有处于敞开状态的展开分总成的图1A所示的卷起覆盖件,其图示板条。
[0042] 图2描绘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其图示描述性轴向坐标系统。
[0043] 图3描绘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近视图,其图示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铰链横截面。
[0044] 图4描绘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的下部的近视图。
[0045] 图5A至图5F描绘处于连续展开阶段的图1所示的卷起覆盖件的渐进图。
[0046] 图6描绘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近视图,其图示板条中补强板的定位及定向。
[0047] 图7A至图7E图示图1所示的卷起覆盖件的上部,其详述卷带组装至辊轴及卷带对齐辊轴的方式,且图示横向的补强板。
[0048] 图8A至图8D描绘卷起过程中的图1所示的卷起覆盖件的渐进图,其图示内部卷带上的铰链折叠至其自身上的方式。
[0049] 图9图示包括沿板条中间安置的一对卷带的卷起覆盖件的实施方案。
[0050] 图10是图示板条的非均匀放置的示意图。
[0051] 图11是示例性梯形卷带的示意图。
[0052] 图12图示可安置在长形卷带相对的外表面上以选择性地封闭多个板条的一对磁性连接器的实施方案。
[0053] 图13A至图13C图示在辊轴主体上设置的门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其中用柔性板条的一部分(例如,织物叠加层)覆盖的补强板可安置于在门中设置的轨道上,且用板条的另一部分(例如,织物)覆盖的进一步补强板可安置在形成于辊轴主体中的接纳轨道上。
[0054] 图14A和图14B是图13A至图13C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详细图示。
[0055] 图15A至图15E描绘本公开内容所述的卷起覆盖件的渐进图,卷起覆盖件包括自折叠位置敞开的过程中的图13A至图13C中图示的门。
[0056] 图16A至图16B图示本公开内容所述的进一步实施方案,其具有板条的上面及下面上的覆盖件织物。
[0057] 图17图示具有可选的帷幔的图16A所示的实施方案。
[0058] 图18图示具有由“透视”材料制成的板条的卷起覆盖件的实施方案。
[0059] 图19A至图19C展示处于各个位置的卷起覆盖件的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公开内容的当前优选实施方案,该等实施方案的示例在附图中加以图示。
[0061] 本文中的卷起覆盖件的实施方案可用于覆盖任何所需的建筑开口,诸如窗户、滑动门、法式门等。可搭配任何想要的板条配置使用如本文所呈现的梯形卷带以使窗户覆盖件形成所需的美观外形。如本文所述的卷起覆盖件体现了对现有技术的显著改良。据申请人所知,之前不存在提供所公开实施方案的所有优点、优势、简化及美学诉求的窗户覆盖件。
[0062] 为图示而非限制之目的,图1A至图1B及图2中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制造的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图示了用于建筑开口的卷起覆盖件10。卷起覆盖件10包括辊轴20,其具有第一端22、第二端24且限定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宽度。辊轴优选地限定中心旋转轴“R”。设有拉链,其缠绕辊轴20的一部分以促使辊轴铺开卷起覆盖件来铺开、敞开、封闭及再卷起。
[0063] 卷起覆盖件10进一步包括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其相应地具有第一端32、第二端34且限定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长度。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的第一端32与第二端34之间的第一中心纵轴“X1”,诸如沿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的几何中心。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的第一端32可附接至辊轴使得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一中心纵轴定向为相对于辊轴20的中心旋转轴“R”大体上垂直。
[0064] 卷起覆盖件10进一步包括靠近外部长形卷带30安置的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具有第一端42、第二端44且限定第一端42与第二端44之间的长度。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的第一端42与第二端44之间的第二中心纵轴“X2”。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进一步限定沿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的长度安置的多个可折叠铰链段50(图3)。如图8A至图8D中图示,可折叠铰链段50被配置为当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绕辊轴卷起时折叠以便降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的有效长度。可折叠铰链段50进一步被配置为当卷起覆盖件10自辊轴20铺开时伸展以便增加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的有效长度。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的第一端42可附接至辊轴20使得第二中心纵轴X2可定向为相对于中心旋转轴R大体上垂直。此等创新允许第一外部卷带30及第一内部卷带40在它们被展开时具有相同或实质上相同的几何长度,且同时在他们被卷起时实际上具有不同长度,因此允许卷起覆盖件整齐且可靠地卷起。
[0065] 如附图中进一步图示,卷起覆盖件进一步包括安置在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之间且耦合至该等长形卷带的多个板条60。板条60可定向为相对于第一及中心纵轴(X1、X2)横切。多个板条60、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限定被配置为绕辊轴20卷起的分总成70,其中当分总成绕辊轴卷起时,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相对于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向内径向定位。自卷带30向内径向定位卷带40导致卷带40必须“短于”卷带30。可折叠铰链段50有助于此。各可折叠铰链段包括被下部铰链54及上部铰链56限制的可移位主体部分52。如附图中图示,当分总成70绕辊轴卷动时,内部卷带40自第二中心纵轴X2向外扣住且迫使主体部分52移位并在下部铰链54上方弯曲,使得内部卷带实际上在各铰链点处折叠至其自身上以便实际上缩短其长度并允许分总成绕辊轴整齐地卷起。
[0066] 根据进一步的方面,分总成70可被配置为驻留在折叠配置中(图1A),其中当分总成70最初自辊轴铺开时封闭板条60。当分总成70处于折叠配置时,板条60优选地定向为平行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及外部长形卷带30。以此方式,当分总成70最初自辊轴20铺开时封闭或实质上封闭板条60。分总成70可自折叠配置(图1A)展开为伸展配置(图1B),其中板条藉由辊轴的进一步旋转而敞开。
[0067] 图5(A)至图5(F)描绘通过在指示的方向上旋转辊轴而处于连续展开阶段的图1所示卷起覆盖件的渐进图。通过在与箭头相反的方向上旋转辊轴20简单地达成了封闭及缠紧卷起覆盖件。显而易见,在图示性实施方案中,当分总成70处于折叠配置(图5D)及伸展配置(图5F)时,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可实质上沿他们的长度平行。此外,当分总成正从折叠配置展开为伸展配置(图5E)时,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可实质上沿他们的度平行。在替代性实施方案中,卷带30、40可被配置为(诸如当改变相邻板条之间的间隔以便促使在卷起覆盖件第一部分中的板条在覆盖件第二部分中的板条之前敞开时)在展开期间不平行。例如,如下文论述,可促使卷起覆盖件10下部区域中的板条60在覆盖件10上部区域中的板条60之前敞开。
[0068] 根据进一步方面,如图4中图示,多个板条60(且若需要,所有板条60)可具有长形、柔性且大体上平坦的主体62,其具有附接至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的内缘64、附接至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的外缘66、及接合内缘与外缘的侧缘6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沿至少一个板条60的内缘64的内缘区域64a及沿该至少一个板条60的外缘66的外缘区域66a中的至少一个可比该至少一个板条60的内缘64与外缘66之间的区域62a(例如,中心纵向区域)更硬,使得板条在未受张力时自由悬垂。如附图中图示,板条60,取决于所受张力的大小,呈现“S”形或“Z”形的横截面。板条60的该柔性可向卷起覆盖件提供通用的几何形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缘区域64a及外缘区域66a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用于增加该至少一个板条的硬度的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80(图6)。该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具有第一端82、第二端84、下缘86及上缘88。如描绘,补强板80限定长度及沿其长度的中心横轴“LX”。因此,内缘64、外缘66、或两个边缘64、66可设有一个或多个此等补强板80。图6中的补强板嵌入在板条60的织物内,且具有当分总成70卷起时向内面向辊轴20的凹面。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该两个补强板的凹面可面向如图13至图15及图19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图示的相同方向。
[0069] 应了解,补强板80的横截面大体上垂直定向,且向板条60提供实质上的截面模量及刚性。如图示,补强板可以实质上是平坦的(例如,平面的、鼓起的、有折痕的等)且铺置在实质上与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的第一中心纵轴X1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二中心纵轴X2中的一个相同的平面中。附图中显而易见的是,至少一个补强板80可进一步限定垂直于长度的宽度、及垂直于宽度和长度的厚度。补强板80可在垂直于中心横轴的平面中具有弯曲的横截面(例如,“鼓起的”),使得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的第一弯曲平坦面可为凸面且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的第二相对弯曲平坦面可为凹面。当分总成70绕辊轴20卷起时,至少一个补强板的凹面优选地面向辊轴。补强板80的凹面可具有实质上与辊轴20的曲率半径匹配的曲率半径“r”。如图示,至少一个补强板80具有实质上小于其宽度的厚度。
[0070] 如图示,每个板条60均包括沿各边缘的补强板,且补强板的凹面面向相同的方向且被配置为在分总成70绕辊轴20收缩时面向由辊轴20限定的弯曲表面并接合该弯曲表面。
[0071] 如图3中图示,板条60的柔性材料可沿板条60的内缘64安置在第一内部卷带40的朝外面40a与第一补强板的朝内凹面之间且附接至该朝外面及该朝内凹面。若需要,第一补强板80可(诸如通过在板条60的织物上方折叠)安置在沿板条60的内部限定的套筒中,如图3中图示。其他可能的配置还包括,板条60的柔性织物材料可类似地沿第二补强板80的外缘
66安置在第一外部卷带的朝内面与第二补强板80的朝外凸面之间且附接至该朝内面及该朝外凸面。板条60的柔性织物材料可沿位于卷带的平面内的二维接触件或结合区域89(图
6)附接至卷带。例如,若需要,接触件或结合区域89可大体上呈矩形、三角形、“X”形、“L”形。
板条60的柔性织物材料可通过(i)胶粘剂、(ii)至少一个紧固件、(iii)缝合、(iv)三维编织及(v)超声波焊接中的一个或多个附接至卷带30、40。
[0072] 根据进一步的方面,至少一个板条可包括在安置于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之间的板条60的区域中附接至该至少一个板条(图7)的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90。任何所需数目的板条60可设有补强板90以便有助于在展开分总成70时维持卷带30、40之间的均匀间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该横向补强板90可设置在分总成70中的顶部板条中、该顶部板条上或该顶部板条下(图7)以抵抗由配合内部及外部卷带30、40靠近该辊轴20的扭曲的分总成重量的组合产生的向内压缩力。应了解,在顶部板条的区域中,顶部板条、内部及外部卷带本质上形成辊轴位于其顶点的三角形。因此,补强板90承受了实质上横向压缩力(从前至后)。
[0073] 如附图中描绘的,补强板进一步位于沿顶部板条60的边缘的补强板之间,因此确保顶部板条60可在展开期间及展开之后维持其形状。当横向补强板90安置在分总成中的上部板条上时,该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因此被调适为将上部板条维持在大体上敞开的状态,且促使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分离。若需要且如附图中呈现的,横向补强板90可在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之间横跨板条60安置以用作分离卷带30、40的支杆。此外,横向补强板90可类似于补强板80鼓起以增强截面模量及梁强度。优选地且如图示的,横向补强板90是鼓起的部件,当分总成绕辊轴收缩时其可扣住或以其他方式折叠且绕辊轴卷起。
[0074] 如附图中图示的,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在后面彼此对齐使得它们在分总成70绕辊轴20收缩时在彼此顶部卷动。在替代性实施方案(未展示)中,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可沿板条的长度彼此横向移位,使得它们不在彼此后面且在分总成绕辊轴收缩时不会在彼此顶部卷动。根据进一步的示例,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可具有不同的横向宽度(未展示),诸如以1mm的增量从约5mm到约100mm。此外,可沿板条的后面设置(与其前面相比较)不同数目的卷带。例如,可沿分总成的边缘设置两个外部卷带,且可沿分总成70的中心设置单一内部卷带。
[0075]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且如图9A至图9B图示的,可靠近辊轴20在辊轴20的第一端22与第二端24之间的中心附接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如图示,此实施方案中的板条60的各端68借助一个或多个补强板80而沿各板条60的边缘64、66自由浮动。显而易见的是,板条60可为纯色或可在它们上面印刷图案。
[0076]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且如图7A至图7E中图示的,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在板条的第一端处附接至辊轴。如图示,卷起覆盖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外部长形卷带130,其具有第一端132、第二端134且限定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之长度。第二外部长形卷带130可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二外部长形卷带130的第一端132与第二端134之间的第三中心纵轴“X3”。第二外部长形卷带130的第一端132可附接至辊轴20,使得第二外部长形卷带130的第三中心纵轴X3可定向为相对于辊轴20的中心旋转轴R大体上垂直,且沿辊轴自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诸如在辊轴20的第二端或另一位置处)横向移位。如图示,卷起覆盖件进一步包括靠近第二外部长形卷带130安置的第二内部长形卷带140。第二内部长形卷带140可具有第一端142、第二端144且限定第一端142与第二端144之间的长度。第二内部长形卷带140可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二内部长形卷带140的第一端142与第二端144之间的第四中心纵轴X4。第二内部长形卷带140可进一步限定沿第二内部长形卷带140的长度安置的多个可折叠铰链段150。可折叠铰链段150的运作与铰链段50相同。如图示,靠近板条60的第二端附接第二内部长形卷带140及第二外部长形卷带130。
[0077] 如图1A至图1B中进一步图示的,卷起覆盖件可进一步包括第三外部长形卷带230,其具有第一端232、第二端234且限定第一端232与第二端234之间的长度。第三外部长形卷带230可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三外部长形卷带230的第一端232与第二端234之间的第五中心纵轴X5。第三外部长形卷带230的第一端232可附接至辊轴20,使得第三外部长形卷带230的第五中心纵轴X5可定向为相对于辊轴20的中心旋转轴R大体上垂直。如图示,卷起窗覆盖件又进一步包括靠近第三外部长形卷带230安置的第三内部长形卷带240。第三内部长形卷带240具有第一端242、第二端244且限定第一端242与第二端244之间的长度。第二内部长形卷带240可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三内部长形卷带240的第一端242与第二端244之间的第六中心纵轴X6。第三内部长形卷带240可进一步限定沿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的长度安置的多个可折叠铰链段250。可折叠铰链段250的运作与铰链段50及150相同。如图示,靠近板条60的中心区域附接第三内部长形卷带240及第三外部长形卷带230。
[0078] 如附图中进一步图示的,卷起覆盖件可进一步包括靠近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第二内部长形卷带和/或第三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二端34、44、134、144、234、244的重物95。重物优选地被配置为维持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上的张力。重物可为任何形状,但是为简化之目的,其可为跨越卷起覆盖件的宽度的加重杆。为图示而非限制之目的。
[0079] 根据又进一步的方面,可靠近分总成70中的板条60安置前述多个可折叠铰链段50、150、250中的每一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铰链段50、250、350可由在适用卷带40、140、
240内部长形卷带中限定的多个分开的横向折痕线54、56、154、156、254、256限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分总成70卷动至辊轴上时,铰链段可向下折叠至内部长形卷带的外面40b、
140b、240b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靠近一个或多个板条60的内部横向边缘64安置限定铰链段的下部折痕线54、154、254。若需要,下部折痕线可安置在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在该处附接至板条横向边缘的区域的正上方。
[0080] 根据进一步的方面,板条优选地由柔性织物材料形成。补强板80、90可由(例如)刚性塑料材料、金属材料(诸如铝、钛、黄铜或钢铁)等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0081] 卷带30、40、130、140、230、240优选地由柔性材料制成。若需要,折痕线54、56、154、156、254、256可经挤压形成于柔性材料中。例如,柔性材料可选自包括膜及纺织物的组。若需要,纺织物可选自由针织物、机织物及非织造布组成的组。用于卷带30、40、130、140、230、
240的柔性材料优选地具有约1mil至30mil、1.5mil至25mil、2mil至25mil、3mil至20mil、
4mil至18mil、6mil至16mil、8mil至14mil及约10mil至12mil之间的厚度。
[008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卷带30、40、130、140、230、240及板条60可由机织物材料(诸如由Rockland Industries公司(1601Edison Hwy Baltimore,MD 21213,(410)522-2505))制造的 遮光布内衬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补强板80、90可为约0.008英寸厚且16mm宽的高分子或铝质鼓起百叶窗板条。在替代性实施方案中,补强板80、90的宽度可在约3/16英寸至约5/8英寸或直至约1英寸的范围内变化。较大的补强板宽度可以是合适的,特别是对于具有较大深度(例如,4英寸、4.5英寸、5英寸、5.5英寸或6英寸)的板条来说。
[0083] 根据本公开内容进一步的方面,后续板条60可沿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以实质上均匀的距离分离开。若需要,该距离可为标准距离(例如,60mm、72mm),或可将间距定制为任何所需的长度,因为后续的板条可以任何所需的程度重叠,诸如约5%、10%、15%、20%、25%、30%、35%、40%、45%、50%或在此之间的以1%递增的任何增量。因此,可提供定制的卷起覆盖件,其中通过将分总成的总定制高度除以所需板条的数目来确定相邻板条之间的间距。因此,为具有定制高度的定制分总成设置板条之间定制的均匀距离是可能的。
[0084] 根据进一步的方面且如图10中图示的,恒定深度的后续板条60可沿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之中的至少一个以非均匀的距离分离开。若需要,后续板条之间的间隔可选择为促使板条(例如)以不同速率敞开或在第二组板条之前敞开一组板条,使得将允许光在穿过卷起覆盖件的第二部分之前穿过卷起覆盖件的第一部分。例如,可调整间隔使得上部板条首先敞开而下部板条保持封闭,或相反。
[0085] 进一步根据本公开内容且如图11中图示的,设有示例性梯形卷带300。该梯形卷带300可被配置为偏移至封闭,且卷起至其自身上。例如,该梯形卷带300可包括第一长形卷带
330,其具有第一端332、第二端334且限定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长度,第一长形卷带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30的第一端332与第二端334之间的第一中心纵轴,第一长形卷带330的第一端332被配置为附接至辊轴(例如,20)。梯形卷带300可进一步包括平行于第一长形卷带330安置的第二长形卷带340。第二长形卷带340具有第一端
342、第二端344且限定第一端342与第二端344之间的长度。该第二长形卷带340进一步限定横向宽度、厚度及第二长形卷带300的第一端342与第二端344之间的第二中心纵轴。第二长形卷带300进一步限定沿第二长形卷带340的长度安置的多个可折叠铰链段350。可折叠铰链段350的运作与铰链段50、150、250相同。梯形卷带300可进一步包括沿第一长形卷带330及第二长形卷带340的长度安置在卷带330、340之间且耦合至卷带330、340的多个连接器
360,卷带330、340及连接器360协同形成适用于接纳板条(未展示)的梯形卷带300以制成百叶窗。若需要,连接器360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柔性织物主体,其具有第一端362、第二端
364、第一平坦面366及第二平坦面368。第一平坦面366可在第一端362处附接至第一长形卷带330的朝内面且第二平坦面368可在第二端364处附接至第二长形卷带340的朝内面。梯形卷带300可因此偏移为折叠至平坦配置。若需要,当展开梯形卷带时,连接器可呈“Z”或“S”形。
[0086] 图12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卷起覆盖件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案,其中一对(第一及第二)磁性连接器彼此相对安置使得该对磁性连接器1201及1202中的第一连接器1201可安置在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的外表面上且可在该外表面上移动,且响应于第一连接器1201的移动且与第一连接器1201的移动协同,该对磁性连接器1201及1202中的第二连接器
1202可安置在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的外表面上且可在该外表面上移动。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器1201及第二连接器1202为具有相同直径的圆盘,各自具有对应于由圆周表面1201B连接的另一圆形表面(例如,1201C)的圆形表面(例如,1201A)。在本公开内容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器1201及第二连接器1202的圆形表面1201A及1201C可具有相同的半径尺寸,例如1201R。
[0087] 在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器1201具有至少一个金属或磁性接触表面(即,1201A或1201C),其被吸引至第二连接器1202的至少一个金属或磁性接触表面。在本公开内容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器1201的至少一个金属或磁性接触表面(即1201A或1201C)与第二连接器1202的至少一个金属或磁性接触表面之间的磁性吸引将第一连接器1201及第二连接器1202维持折叠在一起。在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器1201及第二连接器1202具有彼此吸引的足够大的磁力,使得移动该对磁性连接器1201及
1202中的一个可促使该对磁性连接器1201及1202中的另一个协同移动。应了解,所图示的磁铁为永久磁铁。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永久磁铁,诸如那些包括稀土元素等的磁铁。若需要,可用一钢板替换其中一个磁铁,优选地使用有或轻微涂布有抗腐蚀层的钢板。
[0088]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第一连接器1201及第二连接器1202的协同向上移动可促使多个板条60的侧缘68抵靠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折叠,因此促使多个板条60处于封闭位置。第一连接器1201及第二连接器1202的向下移动可促使多个板条60的侧缘68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分离,因此促使多个板条60处于敞开位置。在所图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器1201可沿第二中心纵轴X2移动,且第二连接器1202可沿第一中心纵轴X1移动。在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案中,该对磁性连接器1201及
1202可自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及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移除。磁铁的选择性放置可提供任何所需的隐秘性(磁铁下方)与遮阳(磁铁上方)的组合。应进一步了解,任何所公开的卷起覆盖件可具有超出具有自由浮动端的卷带向外延伸的板条。例如,图9的实施方案图示具有自由浮动端的实施方案。
[0089] 应进一步了解,一些或所有成对的长形卷带可设有成对的磁铁以选择性地将卷带固定在一起。因此,具有两对卷带的卷起覆盖件将具有四块磁铁,具有三对卷带的覆盖件将具有六块磁铁,以此类推。应进一步了解,若卷带处于卷起覆盖件的边缘处,则夹具或其他合适的滑动紧固件可位于卷带而非磁铁(或磁铁及相对钢片)的上方。
[0090]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进一步实施方案,为图示之目的,第二对磁性连接器可彼此相对安置使得第二对磁性连接器1203及1204中的第三连接器1203可安置在第二内部长形卷带140的外表面上且可在该外表面上移动,且响应于第三连接器1203的移动且与第三连接器1203的移动协同,第二对磁性连接器1203及1204中的第二连接器1204可安置在第二外部长形卷带130的外表面上且可在该外表面上移动。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三连接器1203及第四连接器1204是具有相同尺寸的圆盘,各自具有对应于由横向圆形凸缘表面1203B连接的另一圆形表面(例如,1203C)的圆形表面(例如,1203A)。在本公开内容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三连接器1203及第四连接器1204的圆形表面1203A及1203C可具有相同的半径尺寸,例如1203R。在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三连接器1203具有至少一个金属或磁性接触表面(即,1203A或1203C),其被吸引至第四连接器1204的至少一个金属或磁性接触表面。在本公开内容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三连接器1203的至少一个金属或磁性接触表面(即,1203A或1203C)与第四连接器1204的至少一个金属或磁性接触表面之间的磁性吸引将第三连接器1203及第四连接器1204维持折叠在一起。在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三连接器1203及第四连接器1204具有彼此吸引的足够大的磁力,使得移动该对磁性连接器1203及1204中的一个可促使该对磁性连接器1203及1204中的另一个协同移动。
[0091]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第三连接器1203及第四连接器1204的协同向上移动可促使多个板条60的侧缘68抵靠第二内部长形卷带140及第二外部长形卷带130折叠,因此促使多个板条60处于封闭位置。第三连接器1203及第四连接器1204的向下移动可导致多个板条60的侧缘68与第二内部长形卷带140及第二外部长形卷带130分离,因此导致多个板条60处于敞开位置。在所图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三连接器1203可沿第四中心纵轴X4移动,且第四连接器1204可沿第三中心纵轴X3移动。在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案中,该对磁性连接器1203及1204可从第二外部长形卷带130及第二内部长形卷带140移除。
[0092] 图13A至图13C图示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案,通过该实施方案可在辊轴20的主体上设置门1300使得用板条的一部分(例如,织物叠加层)覆盖的至少一个补强板80可安置在设置于门1300中的轨道1304上。根据如附图中图示的优选实施方案,门1300具有由辊轴20的第一端22及第二端24限定的宽度、实质上与辊轴20的径向曲率匹配的径向曲率、内端1301、外端1302、厚度、及在门1300的内端1301与外端1302之间限定的长度。可进一步假设,门1300的径向曲率在门1300上形成凹形内面1308及凸形外面1309。如图13B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图示的,门1300可经由插销组件1305在内端1301处附接至辊轴20,其中插销组件1305可为门1300在凹形内面1308上的在辊轴20的宽度内钩在辊轴20的接纳腔1305B中的凹形弯曲内端1305A。
[0093]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门1300可被操作为通过沿门1300的宽度从外端1302上的辊轴20拆卸或分离并经由插销组件1305在内端1301处附接至该辊轴而敞开。门1300可经进一步操作为通过沿门1300的宽度朝辊轴20且绕辊轴20折叠并卷动门1300的外端1302而封闭。
[0094] 在本公开内容的进一步实施方案中,如图13B中所示,可在门1300的凹形内面1308上沿门1300的宽度一体地设置凸起的脊部1303,由此脊部1303及门1300的外端1302在门1300的宽度内形成“C”形轨道1304,且脊部1303可在门的宽度内具有凹形凸起边缘1303A。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脊部1303A的径向曲率可实质上与外端1302的径向曲率匹配。
[0095]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案,如图13C中图示,可在辊轴20的主体上成一体地设置(例如,在辊轴20的主体中形成)“C”形接纳轨道1310,其中接纳轨道1310具有由辊轴20的第一端22及第二端24限定的宽度、实质上与辊轴20的曲率匹配的径向曲率、第一端1306、第二端1307、厚度及在接纳轨道1310的第一端1306与第二端1307之间限定的长度。
[0096] 如图14A中详细图示的,在辊轴20的第二端24处,根据一个实施方案,门1300上的轨道1304可容纳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80,由此补强板80被柔性织物叠加层覆盖使得用叠加层覆盖的补强板80可在轨道1304的宽度内安置在该轨道中,且补强板80的柔性织物叠加层可通过(例如)U型钉1401附接至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的朝内面。
[0097]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如图14B中图示的,在辊轴20的第一端22处,辊轴20上的接纳轨道1310可容纳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80,由此补强板80被板条的一部分(例如,柔性织物叠加层)覆盖使得用叠加层覆盖的补强板可在接纳轨道1310的宽度内安置在该接纳轨道中,且至少一个补强板80的柔性织物叠加层可由(例如)U型钉1402附接至第二外部长形卷带130的朝内面。
[0098] 图15A至图15E描绘自折叠位置敞开的过程中的、包括图13A至图13C中图示的门的、本公开内容的卷起覆盖件的渐进图。根据所图示的实施方案,当辊轴20上的门1300抵靠辊轴20处于封闭或折叠位置时,轨道1304及接纳轨道1310紧挨着径向对齐。如图15A中的折叠位置中图示的,卷起覆盖件10具有至少一个用织物叠加层覆盖且安置在轨道1304中的补强板80及至少一个用织物叠加层覆盖且安置在轨道1310中的补强板80。如图15B中进一步图示的,覆盖安置在轨道1304中的至少一个补强板80的柔性织物叠加层附接至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而覆盖安置在轨道1310中的至少一个补强板80的柔性织物叠加层附接至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
[0099] 如图15C中进一步图示的,随着辊轴20松开,门30敞开使得外端1302在门1300的宽度内从辊轴20的主体拆卸或分离,且插销组件1305经由凹形弯曲内端1305A保持附接至或钩住接纳腔1305B。又如图15C中所示的,当门30如图示般处于敞开位置时,来自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的松弛部分自其附接至覆盖安置在轨道1304中的补强板80的织物叠加层的附着部分悬垂,且可折叠铰链段50变得实质上垂直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
[0100] 在图15D中所示的本公开内容所图示实施方案中,随着辊轴20进一步松开且门30敞开至其实质上垂直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之位置,卷起覆盖件10的上部板条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及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分离使得上部板条变得实质上平行于门1300,且其余的多个板条60处于敞开位置。
[0101] 在本公开内容的进一步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如图15E中所示,当门20松开至门1300处于与卷起覆盖件10上部板条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的位置时,门1300将上部板条及卷起覆盖件10维持在大体上敞开状态中,使得第一外部长形卷带30与第一内部长形卷带40分离且平行。应了解,在辊轴内使用门可有助于促进内部卷带与外部卷带之间的间隔,从而达成更宽的板条。
[0102]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应了解,所公开的覆盖件可以任何所需方式相对于其覆盖的建筑开口定向。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需要在覆盖件自辊轴(例如,窗户或门)展开时内部长形卷带的外表面面向建筑开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部长形卷带的外表面可面向建筑开口。
[0103] 为图示而非限制之目的,图16A至图16B图示可在相对于建筑开口(例如,窗户)的任一方向上定向的卷起窗覆盖件的示例。各板条的两侧具备相同外观(例如,木纹)使得覆盖件可正反两用。此外,顶部辊轴及底部重物亦被覆盖在织物中以达成美学外观。图17图示这样一种窗覆盖件,在其顶部处具有帷幔,遮蔽辊轴使其不可见。图18图示具有由“透视”材料(诸如,上等细布、恩丽尼(enlinia)或辊筛织物)制成的板条的窗覆盖件的实施方案。图19A至图19C图示在具有面向相同方向(例如,朝向建筑开口)的凹面的板条中具有补强板的窗覆盖件的进一步实施方案。当封闭时,由于板条及补强板的凸面全部背离建筑开口,总成具有极美的外观。
[0104] 如上文描述且在附图中展示的,本公开内容的装置及方法提供具有比先前技术优越的属性的卷起窗覆盖件及梯形卷带。对本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公开内容的装置及方法做出各种修改及变动。因此,本公开内容旨在包含在标的公开内容及等效物的范围内的修改及变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