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化学反应,工艺和试剂 / 发酵 / 整体灭菌发酵罐

整体灭菌发酵

阅读:504发布:2020-09-27

专利汇可以提供整体灭菌发酵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整体灭菌 发酵 罐,包括罐体(11)、观察孔(4), 支架 (7)。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1)上设置接种口(3)、出料口(8)、进气口(14)、排气口(12)和 温度 计插口(10);出料口(8)下接软管(15),软管(15)下接 阀 门 (16),进气口(14)接阀门(22)下接软管(13),软管(13)下接空气 过滤器 (1),排气孔(12)下接软管(17),软管(17)下接阀门(18)。本实用新型可整体置于灭菌锅中灭菌,可以在任一地方接种、培养、使用,菌种生长周期短,种龄比较一致,设备造价低廉,容易操作,管道没有死 角 ,污染率低,可靠性高,设备运行安全。,下面是整体灭菌发酵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整体灭菌发酵罐,包括罐体(11)、观察孔(4),支架(7),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1)上设置接种口(3)、出料口(8)、进气口(14)、排气口(12)和温度计插口(10),出料口(8)接软管(15),软管(15)下接(16);进气口(14)接阀门(22),阀门(22)下接软管(13),软管(13)下接空气过滤器(1);排气口(12)接软管(17),软管(17)下接阀门(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灭菌发酵罐,其特征在于,阀门(18)、阀门(22)、阀门(16)是止夹,也可以是隔膜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灭菌发酵罐,其特征在于,软管(17)、软管(13)、软管(15)是耐高温塑料软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灭菌发酵罐,其特征在于,能将整个发酵罐及罐上所带排气口(12)、进气口(14)、接种口(3)、出料口(8)、软管(17)、软管(13)、软管(15)、空气过滤器(1)、阀门(18)、阀门(22)、阀门(16)都置于灭菌锅中灭菌。

说明书全文

整体灭菌发酵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技术属于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及食用菌种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液态发酵生产食用菌种及用液态发酵食用菌种进行食用菌种植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为首的国际健康组织提出餐桌:“一荤、一素、一菌”的健康新理念,这给食用菌产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国内、外专家预测,21世纪菌类食品将和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呈鼎立之势,是新兴的第三类食品。
[0003] 在我国,食用菌既是一个传统产业,又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潜巨大,前景广阔。然而,我国目前的食用菌栽培基本上都是使用的固体菌种,它的缺点是:一、制种周期长,每转接一次要培养25-40天才能长满;二、种龄不易控制,上部菌丝容易老化;三、被杂菌(特别是细菌)污染不容易识别;四、劳动强度大,操作比较麻烦。而标准发酵罐或气升式发酵罐一次性投入大,对操作技术要求也高,管道、存在死,容易污染,所以可靠性差,一般食用菌厂或食用菌种厂难以掌握。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菌种生长周期短、种龄比较一致、设备造价低廉、容易操作、污染率低、可靠性高的食用菌液态发酵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灭菌发酵罐,包括罐体(11)、观察孔(4),支架(7);在罐体(11)上设置接种口(3)、出料口(8)、进气口(14)、排气口(12)和温度计插口(10),出料口(8)接软管(15),软管(15)下接阀门(16);进气口(14)接阀门(22),阀门(22)下接软管(13),软管(13)下接空气过滤器(1);排气口(12)接软管(17),软管(17)下接阀门(18)。
[0005] 阀门(18)、阀门(22)、阀门(16)是止夹,也可以是隔膜阀。软管(17)、软管(13)、软管(15)是耐高温塑料软管,能将整个发酵罐及罐上所带排气口(12)、进气口(14)、接种口(3)、出料口(8)、软管(17)、软管(13)、软管(15)、空气过滤器(1)、阀门(18)、阀门(22)、阀门(16)都置于灭菌锅中灭菌。罐体、管道及接口都采用不锈钢管制作,观察孔用视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11)及与发酵罐相连的空气过滤器(1)、软管(17)、软管(13)、软管(15)和阀门(18)、阀门(22)、阀门(16)可以在发酵罐(11)装上培养基后整体置于灭菌锅中灭菌,灭菌后可以送到任一地方进行接种、培养、使用。这种整体灭菌发酵罐生产食用菌种生长周期短(3-7天),种龄比较一致,设备造价低廉,容易操作,管道没有死角,污染率极低,可靠性高,设备运行安全。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8] 附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 附图2: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示意图
[0010] 附图3:本实用新型安装布置示意图
[0011] 图中:1、空气过滤器,2、连接管,3、接种口,4、观察孔,5、出水口,6、冷却夹套,7、支架,8、放料口,9、进水口,10、温度探6头插口,11、罐体,12、排气口,13、软管(进气),14、进气口,15、软管(放料),16、阀门,17、软管(排气),18、阀门,19、分气缸,20、空气粗过滤器,21、空压机,2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一:带冷却夹套的整体灭菌发酵罐的使用
[0013] 1、带冷却水夹层(冷却夹套)的整体灭菌发酵罐的制作:
[0014] 选取4mm厚的304不锈钢板制作罐体(11)、冷却水夹层(6),罐体总高1500mm,半径200mm,冷却水夹层高600mm,管道及接口都采用DN15不锈钢管,接种口(3)采用DN25不锈钢管制作,软管(17)、软管(13)、软管(15)采用DN12耐180℃塑料软管,观察孔(4)用DN80视镜,空气过滤器(1)采用0.1UM耐温150℃空气精过滤器,阀门采用隔膜阀,具体结构如图1:
[0015] 2、整体灭菌发酵罐的灭菌:
[0016] 关闭阀门(16)、阀门(22),从接种口(3)中加入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发酵罐容积为165L,加料系数在65%左右,加入培养基105L,装料结束后盖紧接种口(3),再关闭阀门(18),将发酵罐及发酵罐上连接的软管(17)、软管(13)、软管(15),空气过滤器(1)及阀门(18)、阀门(22)、阀门(16)装入灭菌锅中,插上温度探头,用高压蒸汽灭菌,当发酵罐内温度达121℃时计时,保持30分钟,灭菌结束后打开灭菌锅,向冷却水夹套(6)内通入冷却水降温,当温度降到50℃以下时,将发酵罐搬出灭菌锅,再次向冷却水夹套(6)内通入冷却水,当温度降至25℃时,即可开始接种。
[0017] 3、接种
[0018] 将已冷却好的发酵罐送入无菌室,用酒精火焰封闭接种口(3)后打开,用无菌操作法将事先已经备好的金针菇三角瓶液体种从接种口(3)倒入罐内,上盖紧,即可将发酵罐送入液体菌种培养室进行培养。
[0019] 4、菌种培养
[0020] 当接种后的发酵罐送入培养室后,将分气缸连接管(2)与分气缸(19)相连,送入压缩空气,打开阀门(22),再适当松开阀门(12),保持罐内压力0.03-0.04MP,调整室温在24℃,每天从观察孔(4)中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经2天,培养基中明显形成菌球,第3天菌球增加明显,第4天,菌球多而培养基开始变清,菌种发酵成熟。发酵系统的连接方式参照图3。
[0021] 5、菌种的使用:
[0022] 当菌种发酵成熟后,打开阀门(16),取少许发酵液进行镜检,镜检结果是没有杂菌污染,液体菌种可以使用。继续向罐内通入无菌空气并使罐内保持一定压力,将阀门(16)与液体菌种接种机相连后打开阀门(16),开始接种,整个过程注意无菌操作。每瓶金针菇培养料中接入液体菌种约30ml,一罐共可接种3500瓶,接种完毕后将金针菇培养瓶送入培养室按常规管理,接种后24小时检查,菌丝已经开始吃料,15天菌丝已全部长满瓶,与接固体菌种相比,快了13天,污染2瓶,污染率是固体种的1/15,再经30天管理,开始采菇,出菇比固体种高23%,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0023] 实施例二:简易整体灭菌发酵罐(适合罐体相对较小的发酵罐)
[0024] 1、简易整体灭菌发酵罐的制作:
[0025] 选取4mm厚普通钢板制作罐体(11)、冷却水夹层(6),罐体总高500mm,半径160mm,接口及通入罐内管道都采用DN10钢管,接种口(3)采用DN25钢管制作,软管(17)、软管(13)、软管(15)采用DN8耐180℃塑料软管,观察孔(4)用DN50视镜,空气过滤器(1)采用0.1UM耐温150℃空气精过滤器,阀门采用止水夹,具体结构如图2
[0026] 2、灭菌
[0027] 关闭阀门(16)、阀门(22),从接种口(3)中加入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发酵罐容积为35L,加料系数在65%左右,加入培养基22L,装料结束后盖紧接种口(3),再关闭阀门(18),将发酵罐(含发酵罐上连接的管道、阀门、空气过滤器等)装入灭菌锅中,在(10)处插上温度探头,用常压蒸汽灭菌,当发酵罐内温度达100℃时计时,保持8小时,灭菌结束后打开灭菌锅,将发酵罐搬出灭菌锅,将发酵罐下部浸入冷水中冷却,当温度降至25℃时,即可开始接种。
[0028] 3、接种
[0029] 将已冷却好的发酵罐,用酒精火焰封闭接种口(3)后,用无菌操作法将事先已经备好的杏孢菇三角瓶液体种从接种口(3)内倒入罐内,马上盖紧,即可将发酵罐送入液体菌种培养室进行培养。
[0030] 4、菌种培养
[0031] 当接种后的发酵罐送入培养室后,连接分气缸连接管(2)与分气缸(19)相连,送入压缩空气,松开阀门(22),再适当松开排气口阀门(18),保持罐内压力在0.03-0.04MP,调整室温在24℃,每天从观察孔(4)中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经2天,培养基中明显形成菌球。第3天菌球增加明显,第4天,菌球多而培养基开始变清,菌种发酵成熟。发酵系统的连接方式参照图3。
[0032] 5、菌种的使用:
[0033] 当菌种发酵成熟后,可打阀门(16),取少许发酵液进行镜检,发现没有杂菌污染,液体菌种可以使用。继续向罐内通入无菌空气并使罐内保持一定压力,将阀门(16)与液体菌种接种机相连后打开阀门(16),开始接种,整个过程注意无菌操作。每瓶杏孢菇培养料中接入液体菌种约30ml,一罐共可接种730瓶,接种完毕后将杏孢菇培养瓶送入培养室按常规管理,接种后24小时检查,菌丝已经开始吃料,14天菌丝已全部长满瓶,与接固体菌种相比,快了14天,污染1瓶,污染率是固体种的1/30,再经30天管理,采收杏孢菇,出菇率比固体种高21%,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