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泵和压缩机 / 液压泵站 / 大包水口液压站

大包口液压站

阅读:1019发布:2020-08-29

专利汇可以提供大包口液压站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包 水 口液压站,包括油箱、 液压 泵 、 蓄能器 及列管式冷却器。 液压泵 设置于油箱的顶部,且液压泵通过吸油管与油箱相连通。蓄能器设置于油箱的 侧壁 上,且蓄能器与液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蓄能器上设置有电磁溢流 阀 ,蓄能器能够通过第一油管与液压执行元件相连接。列管式冷却器能够通过回油管与油箱相连通。液压执行元件回流的液压油,首先通过列管式冷却器冷却后,再回流到油箱中,可以避免油箱的 温度 过高导致停机,不会影响生产,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降低了由设备问题,导致影响生产的设备事故。,下面是大包口液压站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大包口液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箱;
液压,设置于所述油箱的顶部,且所述液压泵通过吸油管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蓄能器,设置于所述油箱的侧壁上,且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蓄能器上设置有电磁溢流,所述蓄能器能够通过第一油管与液压执行元件相连接;及列管式冷却器,能够通过第二油管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相连接,且所述列管式冷却器通过回油管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包水口液压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油过滤器,所述回油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油管上,且所述回油过滤器位于所述列管式冷却器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包水口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式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体、进水管、出水管、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冷却器主体一端的端面上,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两端,所述进油管与所述第二油管相连接,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回油管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包水口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主体包括管体、左端盖、右端盖、冷却管及折流板;
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管体的两端以密封所述管体,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间隔设置于所述左端盖上,所述左端盖内设有将所述左端盖的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的分隔板,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
所述折流板设置于所述管体内,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折流板上,所述冷却管弯曲呈U型,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冷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包水口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螺旋延伸,以使所述折流板与所述管体的内壁形成供液压油通过的绕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包水口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分别设置于所述管体的两端,且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关于所述管体的中心中心对称布置,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均与所述管体的内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包水口液压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表,所述压力表设置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

说明书全文

大包口液压站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包水口液压站。

背景技术

[0002] 大包水口液压系统是连铸机上的重要设备,大包的水口通过液压缸的开启,使钢水浇入中包,实现连续铸环的第一道工序。大包水口液压控制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又提高了设备自动化程度,为快节奏、高效率铸环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0003] 大包水口中的液压站与液压缸通过油管连接,大包水口液压系统即可实现各种规定的动作。传统的大包水口液压站采用蓄能器保压回路,电磁溢流通电加压,失电泄压的工作原理来控制油箱油温。但是由于生产现场环境温度较高,油箱散热效果较差,油箱温度过高导致停机,影响生产。实用新型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液压站的油箱温度过高导致停机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包水口液压站。
[0005] 一种大包水口液压站,包括:
[0006] 油箱;
[0007] 液压,设置于所述油箱的顶部,且所述液压泵通过吸油管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0008] 蓄能器,设置于所述油箱的侧壁上,且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蓄能器上设置有电磁溢流阀,所述蓄能器能够通过第一油管与液压执行元件相连接;及
[0009] 列管式冷却器,能够通过第二油管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相连接,且所述列管式冷却器通过回油管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回油过滤器,所述回油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油管上,且所述回油过滤器位于所述列管式冷却器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之间。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列管式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体、进水管、出水管、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冷却器主体一端的端面上,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两端,所述进油管与所述第二油管相连接,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回油管相连接。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主体包括管体、左端盖、右端盖、冷却管及折流板;
[0013] 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管体的两端以密封所述管体,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间隔设置于所述左端盖上,所述左端盖内设有将所述左端盖的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的分隔板,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
[0014] 所述折流板设置于所述管体内,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折流板上,所述冷却管弯曲呈U型,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冷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流板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螺旋延伸,以使所述折流板与所述管体的内壁形成供液压油通过的绕流通道。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分别设置于所述管体的两端,且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关于所述管体的中心中心对称布置,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均与所述管体的内腔相连通。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表,所述压力表设置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
[0018] 上述大包水口液压站,液压执行元件回流的液压油,首先通过列管式冷却器冷却后,再回流到油箱中,可以避免油箱的温度过高导致停机,不会影响生产,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降低了由设备问题,导致影响生产的设备事故。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大包水口液压站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中列管式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2]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3]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4]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的大包水口液压站10,用于连铸机上驱动液压缸动作。具体地,该大包水口液压站10包括油箱100、液压泵200、蓄能器300及列管式冷却器400。
[0025] 油箱100用于容纳液压油。油箱100通常设置于连铸机的一侧,或者设置于连铸机的机架上。液压泵200设置于油箱100的顶部,且液压泵200通过吸油管210与油箱100相连通。液压泵200能够将油箱100内的油泵出,然后输送到液压执行元件20。液压执行元件20可以为液压缸等液压执行元件。
[0026] 蓄能器300设置于油箱100的侧壁上,且蓄能器300与液压泵200的输出端相连接,蓄能器300能够通过第一油管310与液压执行元件20相连接。蓄能器300是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以保证整个系统压力正常。蓄能器300通常分为弹簧式和充气,为了避免气体对液压油的影响,本实施方式中选用弹簧式蓄能器。
[0027] 蓄能器300上设有电磁溢流阀320,电磁溢流阀320用于控制蓄能器300。具体地,电磁溢流阀320通电开启时,蓄能器300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补供给系统。当电磁溢流阀320失电关闭时,蓄能器300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
[0028] 列管式冷却器400通过第二油管410与液压执行元件20相连接,且列管式冷却器400通过回油管420与油箱100相连通。液压执行元件20回流的液压油,首先通过列管式冷却器400冷却后,再回流到油箱100中,可以避免油箱100的温度过高导致停机。
[0029] 请一并参阅图2,具体地,列管式冷却器400包括冷却器主体410、进水管420、出水管430、进油管440及出油管450。进水管420和出水管430设置于冷却器主体410一端的端面上,进水管420与冷却水箱相连通,出水管430连接地沟,以排放冷却水。进油管440与第二油管410相连接,出油管450与回油管420相连接。
[0030] 本实施方式中,冷却器主体410包括管体411、左端盖412、右端盖413、冷却管414及折流板415。左端盖412和右端盖413分别设置于管体411的两端,左端盖412和右端盖413分别密封管体411的两端以形成密闭腔。进水管420和出水管430间隔设置于左端盖412上。左端盖412内设有隔板412a,隔板412a将左端盖412的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412b和第二腔体412c,第一腔体412b与进水管420相连通,第二腔体412c与出水管430相连通。折流板415设置于管体411内,冷却管414设置于折流板415上。冷却管414弯曲呈U型,冷却管414的进水口与第一腔体412b相连通,冷却管414的出水口与第二腔体412c相连通。冷却管414弯曲呈U型,可以增加冷却水在列管式冷却器400内流动的行程,进而增加冷却水与液压油的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0031] 具体地,折流板415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冷却管414的两端穿设于固定孔内,从而将多个冷却管414均匀设置于折流板415上。折流板415为沿管体411的轴向螺旋延伸的结构,以使折流板415与管体411的内壁形成供液压油通过的绕流通道,绕流通过可以增加液压油在列管式冷却器400内的流动行程,进而提高液压油与冷却水的换热时间,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0032] 进油管440和出油管450分别设置于管体411的两端,且进油管440和出油管450关于管体411的中心中心对称布置,进油管440和出油管450均与管体411的内腔相连通。进油管440和出油管450分别位于管体411的不同侧,可以增加液压油绕流的次数,提高换热效率。
[0033] 本实施方式中,大包水口液压站10还包括回油过滤器500,回油过滤器500设置于第二油管410上,回油过滤器500设置于列管式冷却器400和液压执行元件20之间。液压执行元件20回流的液压油通过回油过滤器500过滤后,可以避免液压油中的杂质污染列管式冷却器400和油箱100,提高大包水口液压站10的使用寿命。大包水口液压站10还包括压力表(图未示),压力表设置于液压泵200的输出端。压力表可以显示液压油的压力,方便操作人员确认液压油的压力,以确定是否需要开启蓄能器300调节液压油的压力。
[0034] 上述大包水口液压站10的工作原理具体为:
[0035] 液压泵200将油箱100中的液压油吸出后,通过蓄能器300调节液压油的压力,然后输送到液压执行元件20中,压力表可以显示液压油的压力。液压执行元件20回流的液压油通过回油过滤器500过滤后,通过进油管440流入到冷却器主体410中,液压油与冷却管414内的冷却水充分换热冷却后,然后通过出油管450和回油管420流回到油箱100中。
[0036] 上述大包水口液压站10,液压执行元件20回流的液压油,首先通过列管式冷却器400冷却后,再回流到油箱100中,可以避免油箱100的温度过高导致停机,不会影响生产,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降低了由设备问题,导致影响生产的设备事故。
同时,冷却管414呈U型,折流板415与管体411的内壁形成供液压油通过的绕流通道,可以增加冷却水和液压油的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0037]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齿轮泵液压泵站 2020-05-11 711
一种高集成型液压泵站 2020-05-12 313
一种热压机液压泵站 2020-05-12 372
一种支腿液压泵站 2020-05-12 295
液压泵站供电电缆 2020-05-13 38
具有装置的液压泵站 2020-05-12 205
快速液压泵站结构 2020-05-12 173
液压泵站自动控制系统 2020-05-12 571
紧凑式双泵液压泵站 2020-05-13 875
液压泵站 2020-05-11 83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