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驱动系统 / 控制电缆 / 鲍登线 / 细长窗户致动器

细长窗户致动器

阅读:124发布:2020-09-23

专利汇可以提供细长窗户致动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细长 窗户 致动器 (1),其安装在窗框(3)的通道内用以操作枢悬式窗户的窗扇(4)。通常,通道的截面尺寸约为25×25mm。窗户致动器包括容置 驱动轴 的长形壳体(10)。驱动轴(12)悬挂于第一 轴承 (20)和第二轴承(38)并具有位于两轴承间的中间部分(15)。轴承(20、38)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为驱动轴(12)提供远离中间部分(15)方向的轴向正向 支撑 反作用 力 。 连杆 机构 (6、76、80)具有设置成可沿驱动轴(12)移动并由中间部分(15)驱动的第一部分(75)和操作窗扇(4)的第二部分(7)。通过转动驱动轴(12),第二部分(7)可在横向方向上远离或朝向壳体(10)移动。驱动 马 达(31)设置在长形壳体(10)内并可操作地连接到驱动轴(12)。,下面是细长窗户致动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细长的窗户致动器(1),其安装在窗框(3)内部用以操作 枢悬式窗户的窗扇(4),所述窗户致动器(1)包括:
长形壳体(10);
驱动轴(12),其在所述壳体(10)内沿其纵向延伸;
该驱动轴(12)可旋转地自一第一轴承(20)和一第二轴承(38) 悬挂,并具有位于所述两个轴承之间的中间部分(15);
所述轴承(20、38)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为所述驱动轴(12)提供 远离该中间部分(15)方向上的轴向正向支撑反作用
连杆机构(6、76、80),其具有第一部分(75)和用于操作所述窗 扇(4)的第二部分(7),该第一部分(75)设置成沿所述驱动轴(12) 是可移动的并由所述中间部分(15)驱动,该第二部分(7)通过驱动轴 (12)的转动在大致横向的方向上是可远离或朝向所述壳体(10)移动 的;以及
驱动达(31),其设置在所述长形壳体(10)内并可操作地连接于 所述驱动轴(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壳体(10)的截面 形状和尺寸适于安装在窗框型材(2)的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壳体(10)的 截面沿其长度任意部分均未超过25毫米×25毫米的矩形边界。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驱动轴 (12)设置有双螺纹而最小化摩擦损失。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轴承(20、 28)中每一个均能为所述驱动轴(12)提供远离该驱动轴(12)中间部 分(15)方向的轴向正向支撑反作用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在连杆机构(6、76、 80)未加载的情况下,对所述驱动轴(12)进行预加载而抵接各轴承支 架(13、14),以便使所述驱动轴(12)的中间部分(15)获得拉伸应力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第一轴承支架(13) 具有第一支撑面(18),该第一支撑面(18)适于支撑相关联的设置在该 第一轴承支架(13)与固定在驱动轴(12)的第一端部部分(16)上的 第一端部构件(22)之间的第一推力轴承(20);且第二轴承支架(14) 具有第二支撑面(39),该第二支撑面(39)适于支撑相关联的设置在该 第二轴承支架(14)与固定在驱动轴(12)的第二端部部分(37)上的 第二端部构件(44)之间的第二推力轴承(38),所述支撑面(18、39) 背向驱动轴(12)的中间部分(1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绕所述驱动轴(12)、 于至少其中一个轴承支架(13、14)与其相应的端部构件(22、44)之 间设置有一弹性O形圈(21、45),且该O形圈在连杆机构(6、76、80) 未加载的情况下被压缩。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驱动轴(12) 的第一端部部分(16)通过一刚性联接件与驱动齿轮传动装置(26)的 输出轴杆(25)相连接,所述刚性联接件用作由第一推力轴承(20)所 支撑的第一端部构件(22),而所述驱动轴的第二端部部分(37)设置有 与所述第二端部部分定接合的螺母,且该螺母用作由第二推力轴承 (38)所支撑的第二端部构件(4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第一径向轴承(28) 设置在所述驱动齿轮传动装置(26)的输出轴杆(25)上,并由所述第 一轴承支架(13)支撑。
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在所述第二轴 承支架(14)上设置一第二径向轴承(40),并且该第二径向轴承(40) 设置有插入在所述第二轴承支架(14)的第二支撑面(39)和第二推力 轴承(38)之间的轴环(43)。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位于所述第一 轴承支架(13)上的支架凸缘(30)借助长形隔离件(33)刚性地连接 到驱动马达(31)的马达凸缘(32),且驱动齿轮传动装置(26)设置在 支架凸缘(30)和马达凸缘(32)之间。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连杆 机构(6、76、80)借助一驱动挡(55)由所述驱动轴(12)驱动,该 驱动挡块(55)与驱动轴(12)的中间部分(15)螺纹接合并与连杆机 构(6、76、80)驱动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驱动挡块(55) 沿所述壳体(10)纵向滑动地被引导,使得驱动挡块相对于壳体的转动 基本上得以阻止。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驱动 挡块(55)包括:与驱动轴(12)的中间部分(15)螺纹接合的第一连 杆(57);和与连杆机构(6、76、80)驱动连接的第二连杆(54),其中, 第一和第二连杆互相铰接,且第二连杆(54)在壳体中纵向地被引导。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二连杆(54) 绕一枢转轴线枢转式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杆(57),该枢转轴线大致穿过并 大致垂直于驱动轴(12)的中央轴线,且其中所述连杆机构(6、76、80) 在距该枢转轴线一距离处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杆(54)。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连杆机构(6、 76、80)绕一轴线枢转式地连接到第二连杆(54),该轴线垂直于第一连 杆与第二连杆(57、54)之间的枢转轴线。
1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连杆 机构为一链条(6),其包括由链节销(49)枢转式连接的链节(48),每 个链节销具有一中央轴线,其中,连接到驱动挡块(55)的链条部分以 其链节销朝向链节销中央轴线的方式延伸,该链节销中央轴线沿大致穿 过并大致垂直于驱动轴(12)的中央轴线的方向取向。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链条(6)的各个链 节销(49)的中央轴线大致垂直于驱动挡块(55)的枢转轴线取向。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连接到驱动挡 块(55)的链条(6)的部分在壳体(10)中由一纵向链条导向装置(47) 所引导,其中,所述驱动挡块(55)的第二连杆(54)在该链条导向装 置上(47)被引导,且该链条导向装置具有适于抵接链条(6)的链节销 (49)的纵向凸缘(50)。
21.如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驱动 挡块(55)的第一连杆(57)为由驱动轴(12)横向穿透的圆柱的至少 一部分的形式,而驱动挡块(55)的第二连杆(54)为带有与第一连杆 (57)的圆柱形式相匹配的至少部分圆柱形的第一开口(58)的块的形 式,驱动挡块(55)的第一连杆(57)插入该第一开口(58)中,且第 二连杆(54)具有由驱动轴(12)穿透的第二开口(60),该第二开口的 横截面大小足以使第二连杆(54)在未接触驱动轴(12)的情况下绕驱 动挡块(55)的枢转轴线进行受限的转动。
22.如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一链条退 出导向装置(61、68)可从壳体(10)靠近一链条退出孔(52)处伸出, 其中所述链条(6)延伸穿过该链条退出孔(52)。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链条退出导向装 置(61)可在横向设置于壳体(10)中的导向通道(62)中滑动,且沿 从壳体向外的方向弹簧加载。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链节(48)之 间的枢转运动限制为使得从部分链条(6)成直线延伸的位置起,所述链 条部分只可沿一个方向弯曲,且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1、68)在其伸出 位置位于链条附近并处于与链条弯曲方向相对的链条侧。
25.如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连杆 机构(6)包括第一臂(76),该第一臂(76)具有枢转地连接到驱动挡 块(55)的第一端部(79)和适于枢转地连接到由致动器(1)所致动的 元件的第二端部(77),所述第一臂(76)延伸穿过位于壳体(10)中的 长形孔(78)。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连杆机构(6) 包括第二臂(80),该第二臂(80)具有枢转地轴颈式连接于壳体(10) 内的第一端部(81)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一臂(76)的中央部分的第二端 部(82)。
27.如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连杆 机构(6)包括鲍登电缆
28.如前述任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户致动器,其中,所述壳 体(10)构成为管状构型。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窗框内用以操作枢悬式窗户的窗扇的细长窗 户致动器,具体涉及这样一种细长致动器,该致动器使用延伸于长形壳 体内的驱动轴螺母机构以及连杆机构来将螺母的运动转化成用于致动 窗扇朝向或远离窗框的横向运动。窗框通常为挤压成型框架,其限定形 成一个长形的矩形通道。通常,该通道的横截面尺寸大约为25×25mm。 理想地,整个致动器应该适配在该通道内。

背景技术

EP 0 708 218公开了一种设置在枢悬式窗户窗框的侧部构件中的窗 户致动器,用于自动地打开或关闭窗户。驱动轴设置成平行于侧部构件 的纵向,并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借助位于轴下方的电动达驱动该驱动轴。 将链条引导入沿着驱动轴设置的单独的引导通道中,与轴螺纹相配合的 螺母通过所述通道的壁中的凹槽延伸入该引导通道。在引导通道中,将 螺母连接于链条。然而,该致动器相当笨重并占据窗框横截面面积的一 大部分,由此明显削弱了窗框。此致动器将不能适配在上述的25×25mm 的通道中,除非去掉该通道的至少其中一个侧壁,这样,相当大地削弱 上了窗框。进一步,在窗框内填充通道的保温材料没有形成用于窗户致 动器所需的空间。具体地,若致动器横截面大,保温材料的中断会形成 破坏窗户整体上的有效保温的冷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长的窗户致动器,其可安装在窗框内侧, 而基本上不会削弱窗框。
该目的通过一种安装在窗框内部用以操作枢悬式窗户的窗扇的细长 窗户致动器而实现,该窗户致动器包括:长形壳体;沿该壳体的纵向延 伸入壳体内的驱动轴,该驱动轴自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可旋转地悬挂, 并具有一个位于两轴承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轴承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 为驱动轴提供远离该中间部分方向的轴向正向支撑反作用;连杆机构, 其具有沿驱动轴可移动地设置并由中间部分驱动的第一部分和用于操作 窗扇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通过驱动轴的转动可在大致横向的方向 上远离或朝向该壳体移动;以及驱动马达,其设置在所述长形壳体内并 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轴。
窗户致动器具有最大横截面的元件决定了该致动器是否能安装在窗 框的通道内。马达和最后的减速齿轮传动装置是通常使致动器不能装入 窗框通道内的关键性元件,即,这些元件的横截面尺寸通常为限制因素。 该致动器必须提供设定的最小操作速度和最大负载能力。为了使安装到 通道内的电动马达满足需求,致动器的机械效率应该尽可能地高,从而 使得可使用尽可能最小的电动马达。
在枢转式窗户的致动器中,主要负载是沿一个相同的方向(通过作 用在窗扇上的力可产生负向负载情况)。由依据权利要求1的致动器, 可采用一种相当细的驱动轴来为连杆机构提供与已有致动器所提供的驱 动力相同的驱动力,由此可得到一种更小型化的致动器。这是由于以此 方式由连杆机构承载的负载在驱动轴上所产生的主要负载会在轴上产生 拉应力而不是压应力。一定直径的轴可承载比压缩负载形式的负载更大 的拉伸负载形式的负载。这是因为轴会在明显小于屈服负载的压缩负载 时偏斜。轴的任何显著偏斜都将会损坏致动器。
进一步,由于由轴和驱动挡的螺纹之间的摩擦力所产生的扭矩因 轴直径较小而减小,可采用更小的驱动马达。当轴的螺距和螺纹的负载 承受面积都不进行改变时,所述扭矩大致与轴半径成比例。从而,比已 有致动器中所使用的驱动马达更小的驱动马达能够在同样短的时间间隔 内进行一个完整的开或关周期,该时间间隔对于具有这样的已有致动器 的操作是共同的。
较小直径的轴和较小的驱动马达可得到一种与已有窗户致动器相比 更细长的窗户致动器,因此可安装在25×25mm的通道内而具有与传统的 窗户致动器相同的性能。
有利地,所述轴设置有双螺纹以最小化摩擦损失。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的横截面在沿其长度的任意部分上都不 超过25×25mm的矩形的边界。
在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连杆机构未加载的情况下,为了在驱动 轴的中间部分获得拉伸力,对驱动轴预加载而抵靠每个轴承的支架。从 而,由于因所述轴转动方向变化而产生的驱动轴的轴向位移受到阻碍, 致动系统中的齿间隙大为减小。
在一结构上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轴承支架具有第一支撑面, 该第一支撑面适于支撑相关联的设置在第一轴承支架与固定在驱动轴第 一端部部分上的第一端部构件之间的第一推力轴承;且,第二轴承支架 具有第二支撑面,该第二支撑面适于支撑相关联的设置在第二轴承支架 与固定在驱动轴第二端部部分上的第二端部构件之间的第二推力轴承, 所述支撑面背向驱动轴的中间部分。
弹性O形圈可绕驱动轴设置于至少其中一个轴承支架及其相应端部 构件之间,该O形圈可在连杆机构未加载的情况下被压缩。由此,可实 现驱动轴的适当预拉伸。
在另一结构上有利的实施方式中,驱动轴的第一端部部分通过刚性 联接件与驱动齿轮传动装置的输出轴杆相连接,所述刚性联接件用作由 第一推力轴承所支撑的第一端部构件,驱动轴的第二端部部分设置有与 所述第二端部部分定接合的螺母,该螺母用作由第二推力轴承所支撑 的第二端部构件。从而省去了分离的第一端部构件,且驱动轴的预拉伸 可通过螺母形式的第二端部构件进行调整。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径向轴承设置在驱动齿轮传动装置的输出 轴杆上,并由第一轴承支架所支撑。从而,可在驱动齿轮传动装置的输 出轴杆和驱动轴间共用一个径向轴承。
在再一结构上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径向轴承设置在第二轴承支 架上,并设置有插入在所述第二轴承支架的第二支撑面和第二推力轴承 之间的轴环。从而,可采用一种标准轴承,借此,该轴承可很方便地保 持在位,而无需采用轴承支架。
在一有利的小型化实施方式中,第一轴承支架上的支架凸缘由长形 隔离件刚性地连接于驱动马达的马达凸缘,且驱动齿轮传动装置设置在 支架凸缘和马达凸缘之间。从而不需要单独的变速箱。
在一实施方式中,连杆机构由驱动轴通过一驱动挡块进行驱动,该 驱动挡块与驱动轴的中间部分螺纹接合并与连杆机构驱动连接。
在又一有利的小型化实施方式中,驱动挡块沿壳体的纵向可滑动地 导入,使得驱动挡块相对于壳体的转动基本上得以阻止。从而,由连杆 机构上的负载所产生的驱动轴的弯矩可极大地减小。从而,可采用直径 进一步减小的轴。
在另一有利的小型化实施方式中,驱动挡块包括与驱动轴的中间部 分螺纹接合的第一连杆和与连杆机构驱动连接的第二连杆,第一和第二 连杆互相铰接,且第二连杆纵向地引导于壳体中。驱动挡块的第一和第 二连杆的互相铰接连接可进一步减小驱动轴可能产生的弯矩,这是因为 其可拉紧第二连杆导向方向和驱动轴中央轴线之间的公差。因为该构型 的内部尺寸位于一定公差范围内,若采用挤压型材作为致动器的壳体是 特别有利的。这样,第二连杆的导向方向未得以精确控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杆绕涂一大致穿过且垂直于驱动轴中央 轴线延伸的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于第一连杆,且连杆机构在与枢转轴 线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连接于第二连杆。从而,连杆机构可设置成大致沿 驱动轴延伸,而不会在驱动轴中产生弯矩。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连杆机 构绕垂直于第一和第二连杆之间的枢转轴线的轴线可枢转地连接于第二 连杆。从而,可使驱动轴基本上免于承受连杆机构负载所产生的弯矩和/ 或第二连杆导向上的不规则性。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连杆机构为一链条,该链条包括由链节销可枢 转地连接的链节,各链节销具有中央轴线,连接到驱动挡块的链条部分 以其链节销朝向链节销中央轴线的方式延伸,该链节销中央轴线沿大致 穿过并大致垂直于驱动轴的中央轴线的方向取向。从而,链条的各链节 销有助于减小驱动轴上由链条负载产生的可能存在的不期望的弯矩或横 向力。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链条各个链节销的中央轴线取向为大致垂直于 驱动挡块的枢转轴线。从而,可省去链条和驱动挡块的第二连杆之间的 可枢转连接结构,或这样的连接结构可实施作为链条的末端链节销。
在一结构上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到驱动挡块的链条部分在壳体 中由纵向链条导向装置引导,驱动挡块的第二连杆在链条导向装置上引 导,且所述链条导向装置具有适于抵接链条的链节销的纵向凸缘。从而, 一个导向元件可用于链条也可用于驱动挡块的第二连杆。
在一结构上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驱动挡块的第一连杆为由驱动 轴横向穿透的圆柱的至少一部分的形式,驱动挡块的第二连杆为带有与 第一连杆的圆柱形式相配合的至少部分圆柱形的第一开口的块的形式, 驱动挡块的第一连杆插入该第一开口中,且第二连杆具有由驱动轴穿透 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横截面大小足以使第二连杆绕驱动挡块的 枢转轴线进行受限的转动而不会碰到驱动轴。
在又一有利的小型化实施方式中,链条退出导向装置从壳体靠近链 条退出孔的地方伸出,链条延伸穿过该退出孔。从而,伸出壳体外的链 条部分可在不同于延伸于壳体内的链条部分的方向上受到引导,而不需 在壳体内设置沿上述不同方向的长导向部分。从而,壳体可设计成更为 紧凑,特别是在壳体外侧的链条部分必须大致沿长形壳体的横向延伸的 情况下尤其如此。
在一结构上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链条退出导向装置在横向设置 在壳体中的导向通道中是可滑动的,且沿从壳体向外的方向弹簧加载。 接着,操作致动器,可将链条退出导向装置自动地推出壳体。例如,若 窗扇移离链条退出孔,则该链条退出导向装置将得以释放。
在一实施方式中,链条链节之间的枢转运动是受限制的,使得从部 分链条成直线延伸的位置起该部分链条仅可沿一个方向弯曲,且链条退 出导向装置在其延伸出的位置中邻近链条,处于与链条弯曲方向相对的 链条侧。当链条的自由端连接于将要基于致动器的操作而移动的物体— —例如窗扇时,位于致动器和所述物体之间的链条部分可受限制地成直 线延伸,由此,当不操作致动器时,可固定所述物体的位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臂,该第一臂具有枢转地连 接到驱动挡块的第一端部和适于枢转地连接到要由致动器致动的元件的 第二端部,所述第一臂延伸穿过壳体中的一长形孔。
有利地,连杆机构包括第二臂,该第二臂具有枢转地轴颈式连接 (journalled)在壳体内的第一端部和枢转地连接于第一臂的中央部分的 第二端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连杆机构包括鲍登(Bowden)电缆
在一结构上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壳体构成为管状轮廓。
附图说明
现在结合示意性附图通过实施方式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其中,
图1a、1b和1c示出处于打开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结合了依据本发明 的致动器的窗框和窗扇的横截面,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细长窗户致动器的分解视图,
图3为图2中的窗户致动器的立体图,壳体已被部分剖开,
图4以放大比例示出了图3中IV处的细节,
图5以放大比例示出了图3中V处的细节,
图6示出了图2中的致动器的仰视图,壳体已被部分剖开,
图7以放大比例示出了图6中VII处的细节,
图8以放大比例示出了图6中VIII处的细节,
图9示出了图3中的致动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壳体已被部分剖开,
图10示出了链条退出导向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链条退出导向装置沿线XI-XI的横截面视图,
图12和13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窗户致动器的另一实施方式一部分 的俯视图,链条退出导向装置分别位于其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
图14和15为图12和13中的窗户致动器一部分的立体图,链条退 出导向装置分别位于其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
图16为依据本发明的窗户致动器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细节的剖视图, 壳体已被部分剖开,
图17示出了图16中的致动器的立体图,壳体已被部分剖开,
图18和19为依据本发明的窗户致动器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形 式的示意性视图,其处于打开过程的不同阶段,且
图20为图18和19中的实施方式的壳体的俯视图形式的示意性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底悬式窗户(bottom-hung window)的上部部件的横截 面,其中窗户致动器1结合于固定不动的窗框3的顶部构件2中,该窗 框3支撑载有窗玻璃5的底悬式窗户的窗扇4。窗框3和窗扇4由挤压型 材构成。窗户致动器1在形成窗框3之顶部构件2的挤压型材的腔室中 沿纵向设置。图1a、1b和1c示出了分别处于关闭、半开和开启位置的 窗户。窗户通过链条6形式的连杆机构打开,该链条6可移出窗户致动 器之外并具有通过支架9连接于窗扇4的凸缘部8的自由端7。
现在请参照图2和图3,图2示出了窗户致动器1的分解视图,图3 示出了从致动器的另一侧看的立体图,致动器1具有由管状挤压型材制 成的长形壳体10,其横截面大致为正方形。仅为图示说明的目的,图3 中所示窗户致动器1的壳体10沿线11局部剖开。驱动轴12沿壳体10 的纵向方向设置在第一轴承支架13和第二轴承支架14中,且驱动轴12 带螺纹的中间部分15位于轴承支架13和14之间。
驱动轴12的第一端部部分16位于第一轴承支架13的向下开的通道 17中;如图6所示,其为致动器1的仰视图,壳体已被部分剖开。此外, 图8以更大比例示出了图6的一部分。在通道17的一端处,第一轴承支 架13具有远离驱动轴12的中间部分15的第一支撑面18。第一推力轴承 20借助于中间推力垫圈19由第一支撑面18支撑。通过轻微挤压中间O 形圈21——其仅在图2的分解视图中可见,第一推力轴承20支撑刚性联 接件22,该刚性联接件22的第一端部23固定在驱动轴12的第一端部部 分16上。刚性联接件2的第二端部24通过锁定销27固定在驱动齿轮传 动装置26的输出轴杆25上。输出轴杆25径向由第一径向轴承28在径 向上支撑,该第一径向轴承28支撑在设置于第一轴承支架13的支架凸 缘30中的孔29中;如图2的分解视图和图5所示。
驱动马达31具有马达凸缘32,马达凸缘32通过长形隔离件33刚 性地连接于第一轴承支架13的支架凸缘30。在所示的构造中,三个隔离 件33均匀地分布在驱动齿轮传动装置26周围,该驱动齿轮传动装置26 包括多个彼此啮合且设置在马达凸缘32与第一轴承支架13的支架凸缘 30之间的齿轮。管状壳体10第一端部的第一端部插头34设置有用于为 驱动马达31供电的电力电缆35。类似的第二端部插头36设置在壳体10 的第二端部中。
驱动轴12的第二端部部分37延伸穿过第二轴承支架14并设置有由 第二轴承支架14的第二支撑面39所支撑的第二推力轴承38,所述第二 支撑面39背向驱动轴12的中间部分15。在第二推力轴承38和第二轴承 支架14之间插入有第二径向轴承40,第二径向轴承40具有位于第二轴 承支架14的通孔42内的第一圆柱部分41和位于第二支撑面39和第二 推力轴承38之间的轴环43形式的第二部分。此外,驱动轴12的第二端 部部分37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端部37锁定接合并借助于中间O形圈45由 第二推力轴承38支撑的螺母44,在图3所示的致动器1的装配状态下, 该中间O形圈略微受压,因而仅在图2所示的分解视图中可见。可借助 图中未示出的锁紧螺母来紧固螺母44而与驱动轴12的第二端部部分37 锁定接合。
除图中所示侧外,O形圈21和45可分别设置在相应推力轴承20 和38的相对侧,且如果合适的话,也可将其省去。
第一推力轴承20、第一径向轴承28、第二推力轴承38和第二径向 轴承可为滚球轴承、滚柱轴承或任意合适的轴承,例如滑动轴承等,这 取决于所涉及的力以及操作条件等。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 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推力轴承和径向轴承的确切 布置也可有各种变化。特别地,第一径向轴承28可放置在驱动轴12的 第一端部部分16,且所述第一端部部分16可由任意合适类型的柔性联接 件连接到驱动齿轮传动装置26的输出轴杆25上。
参照图3,链条6沿尼龙制成的链条导向装置47纵向引导于壳体10 中。链条6由通过链节销49枢转互连的链节构成,其中间部分可从链条 6左侧够到,如图3所示,使得链节销49可在链条导向装置47的纵向凸 缘50上滑动。此外,链条6由设置在第一轴承支架13中的弧形凹陷51 所引导,使得部分链条可穿过壳体10的壁中的链条退出孔52从壳体10 横向伸出。弧形凹陷51内衬有尼龙衬里72;如图2所示。
在壳体10中,链条6的末端链节销53将链条连接于沿壳体10纵向 可滑动引导的驱动挡块55的块状第二连杆54上。驱动挡块55的第二连 杆54的槽缝56容纳链条引导装置47的纵向凸缘50,而不与纵向凸缘 50接触,借此,第二连杆54可在链条引导装置47上、于纵向凸缘50两 侧滑动。此外,第二连杆54的顶面和底面可分别在壳体10的顶壁和底 壁内侧上滑动。
驱动挡块55的第一连杆57为部分圆柱形式,且插入到与该驱动挡 块55的第一连杆57的形式相匹配的部分圆柱形式的开口58中。在所述 第一连杆中形成有螺纹孔59,该螺纹孔59垂直于驱动挡块55第一连杆 57的圆柱形式部分的中央轴线,驱动轴的中间部分15旋入该孔59。在 所述第一连杆57的任一侧上,驱动轴12延伸穿过驱动挡块55的第二连 杆54的纵向开口60。所述第二连杆54中的纵向开口60的直径比驱动轴 12的外径略大,使得所述第二连杆54可绕着驱动挡块55第一连杆57的 圆柱形式部分的中央轴线进行受限的枢转运动。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 链条6的末端链节销53沿垂直且穿过驱动轴12的中央轴线的方向延伸, 且该方向也垂直于驱动挡块55第一连杆57的圆柱形式部分的中央轴线。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链条6刚性地连接到驱动挡块55的第二连杆 54,且所述第二连杆54借助于球窝接头连接到驱动挡块55的第一连杆 57,由此,在链条6和驱动轴12之间的连接中获得了与前面描述的实施 方式中大致相同的柔性。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致动器1的长形形状,为了图示目的,图2仅 示出了链条6的一部分,图3和6未示出窗户致动器1的全部长度,这 由断开窗户致动器1的折曲线指示出。
参照图9,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1设置成在邻接链条退出孔52处可 从壳体10伸出。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1可在一导向通道62中滑动,该导 向通道62设置在第一轴承支架13中且相对于壳体10的纵向在横向上延 伸。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1具有T形凸缘63,T形凸缘63沿着导向通道 62在形成于第一轴承支架13内的T形凹陷64中导引。T形凸缘63上沿 其部分长度设置有辅助凸缘73;如图10和11所示。辅助凸缘73在第一 轴承支架13内沿着凹陷64在相匹配凹槽74内滑动;如图2和3所示。 凹槽74的一端由壳体10的壁所覆盖,使得辅助凸缘73在链条退出导向 装置61的伸出位置抵接壳体10的壁,从而形成一个用于链条退出导向 装置61的端部止动块。
此外,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1由压力弹簧65弹簧加载到如图9所示 的伸出位置。如图9所示,链条6的左侧由链节48的背板46、66封闭, 其具有U形截面,使得这些背板46、66在链条的直线延伸位置彼此抵接, 由此,链条6只可朝向右侧弯曲,如图9中的箭头67所示。
在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1的伸出位置,所述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1沿 着部分链条支撑链节48的背板46、66,且从壳体10伸出的链条6的部 分不能弯曲,这是因为链条的末端链节7由支架9连接到窗扇4,如图1 所示。从而,窗扇4的精确位置可通过由驱动马达31而转动驱动轴12 来进行控制。
代替具有以背板46,66封闭链条6一侧的U形截面,各链节48还 可具有更常规的形式,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分开的链节板,链节48仍 然具有互相接合的装置,用于防止链条由其成直线延伸的位置朝向一侧 弯曲。所述装置可包括向下弯的薄片、销等。这样,链节销49可从链条 6的两侧够到,由此,有利的是,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1可设置有一凸缘 (未示出),链节销49可在该凸缘上滑动。更有利地,每个链节销49可 有外部衬套,该衬套可在上述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1的凸缘上滚动,从而 可减小摩擦。
图12-15示出了窗户致动器1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其中滑动 式链条退出导向装置已由枢转式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8所代替。链条退出 导向装置68绕销69从缩回位置枢转到伸出位置;在缩回位置,如图12 和14所示,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8大致容置在壳体10内;在伸出位置, 如图13和15所示,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8从壳体10邻近链条退出孔52 处伸出。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8由设置在销69周围的扭簧70以本身已知 的方式推压到其伸出位置。枢转式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8可由一通过链条 6而拉得靠近壳体10的构件压入其位于壳体内的位置,所述构件例如是 借助窗户致动器1关闭的窗扇。需要指出的是,图12和14中示出的链 条退出导向装置68位于其缩回位置,尽管链条处于伸出状态。正常使用 时,仅当链条6也处于其缩回位置时,链条退出导向装置68才会处于其 缩回位置,由此,可通过由链条6而拉得靠近壳体10的窗扇将链条退出 导向装置68保持在其缩回位置。
为支撑在链条退出孔52附近中延伸的链条部分,链条退出导向装置 可有其它形式的构造。图16和17示出了窗户致动器1进一步的实施方 式,其中链条6借助齿71通过驱动轴12驱动,该齿71从链条6的链节 销49延伸并与驱动轴12的中间部分15的螺纹接合。齿71可还从链节 48延伸,或者结合从链节销49和链节48二者延伸。
图18-20示出了窗户致动器1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其中连杆机构为 第一臂76和第二臂80的形式。第一臂76具有第一端部79,第一端部 79枢转地连接于驱动挡块55的第二连杆54,且第二端部77枢转地连接 到窗扇4,如图1所示,或者连接到由窗户致动器1移动的相应的部件。 为了引导第一臂76的运动,第二臂80的第一端部81枢转地轴颈式连接 到壳体10中,且第二臂80的第二端部82枢转地连接到第一臂76的中 央部分。但是,若第一臂76的第二端部77不会平行于驱动轴12相对于 窗扇4移动,则可省去第二臂80。第一臂76和第二臂80延伸穿过壳体 10中的长形孔78。如图所示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臂76和第二臂80,还 可由其它具有多个臂的等同组合形式所代替。
然而,依据本发明,连杆机构6、76和80可为任意种类的合适的多 链路连接件、链条、柔性线缆连接件等。在用于开启如图1所示的窗户 的窗户致动器1的通常的实施方式中,下面的大致尺寸是合适的:窗户 致动器1整个外部长度为560mm,壳体10的外部截面为25×25mm,驱 动轴12的螺纹部分全长为281mm,驱动轴12的螺纹直径为5mm,链条 全长282mm、节距12.7mm、最大宽度11.9mm,且链节销49高9.7mm。 驱动轴12可具有双螺纹,且所述螺纹节距可为1.6mm。有利地,驱动挡 块55的第一连杆57在驱动轴12的螺纹上自锁。此外,为了在窗户致动 器1不工作时保持链条16的位置,可设置一制动件。
然而,窗户致动器1也可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以不同尺寸构造,这 取决于窗户致动器1所要解决的任务的需求。
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存在依据本发明的窗户致动 器1的不同实施方式。下面给出窗户致动器1的非限制性的可能的变化 形式的一些实施例。
代替标准螺纹轴,驱动轴12可为梯形螺纹轴,或者为所谓的循环滚 珠式轴等形式。
壳体10可为具有方形截面的管状,如图所示,或者例如为具有圆形 截面或其它任意合适的截面形状的管状,由此,窗户致动器的内部部件 可相应地形成为可适配在壳体内。而且,壳体10还可具有组装在窗户致 动器内部部分周围的两半式形式或待组装的更多构件的形式。管状壳体 或组成壳体的各个构件可由挤压型材构成,可由金属、塑料或其它合适 材料制成。
驱动挡块55的第一连杆57和第二连杆54可都由充油式松粉烧结制成,或者一部分由上述材料制成而另一部分由制成。所述部件还 可进行硬化。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驱动轴12可由任意合适的驱动马达驱动,而且其还可人工驱动,例 如通过手摇曲柄驱动。位于驱动马达或手摇曲柄和驱动轴12之间的齿轮 传动装置可由标准齿轮组成或其可以为行星齿轮或者其他合适类型的传 动装置。
致动器不必是链条或连杆机构类型的,而可以是其中使用由轴螺母 驱动的支架来接合长窗钩杆的长窗钩(espagnolette)形式。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