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单位和数量 / 角位移 / 一种车位锁装置、共享车位及车位共享系统

一种车位装置、共享车位及车位共享系统

阅读:784发布:2022-12-3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车位装置、共享车位及车位共享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位 锁 装置、共享车位及车位共享系统。该车位锁装置包括活动板、固定安装在车位地面上的 固定板 ,以及与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相连的锁合装置;活动板的一个侧边与固定板的一个侧边转动连接,在所述锁合装置处于开锁状态时所述活动板与固定板平行;在所述锁合装置处于闭锁状态时活动板的活动端顶端距车位地面的距离a不小于230mm。本实用新型的车位锁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包括了该车位锁装置的共享车位与车位共享系统也可普及推广。,下面是一种车位装置、共享车位及车位共享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车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板(3)、固定安装在车位地面(11)上的固定板(5)、以及与所述固定板(5)和活动板(3)相连的锁合装置;活动板(3)的一个侧边与固定板(5)的一个侧边转动连接,在所述锁合装置处于开锁状态时所述活动板(3)与固定板(5)平行;在所述锁合装置处于闭锁状态时活动板(3)的活动端顶端距车位地面(11)的距离a(12)不小于2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合装置处于开锁状态时,活动板(3)与固定板(5)的上表面形成一个连续的圆弧凸起面(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板(3)的外边缘设置有震动传感器(2),所述震动传感器(2)连接有报警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板(5)和/或活动板(3)的上表面外边缘侧端设置有距离传感器(1),所述距离传感器(1)连接有提醒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a(12)不小于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活动板(3)上表面外边缘的侧端设置有距离传感器(1),活动板(3)在闭锁时垂直于地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器(4),活动板(3)通过位移传动装置与所述驱动器(4)的输出轴连接,驱动器(4)的外壳与固定板(5)的底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网模(18),所述驱动器(4)为伺服电机,所述联网模块(18)连接有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
9.一种共享车位,包括车位地面(11)和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锁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位锁装置,在车位地面(11)的车位入口区域的驾驶侧的车轮驶过区安装有所述车位锁装置。
10.一种基于网络的车位共享系统,包括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锁为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位锁装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车位装置、共享车位及车位共享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位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位锁装置、使用该装置的共享车位及车位共享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平的提高,购买车辆的人们越来越多,而相应的,车位以一种个人财产的形式越来越多的出现。而给车位加装车位锁则成了很多车位主在购买车位后的首要活动。但是一些车位锁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增加了车位主的经济负担。而更重要的是近些年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人们愈发具有共享意识,一些车位主愿意将自己的车位共享出去。所谓共享经济其实是短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传统车位锁主要是满足车位主个人使用,比如车在时落下、而车走后支起防止其特车辆进入,这种车位锁一旦落下就无法阻止处于车位中的车辆驶离,但对于短租车位的用户,存在逃避停车费的经济利益驱动,具有不缴费而逃逸的动。因而传统车位锁难以适应共享经济模式。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利于大范围推广的可适用于共享经济的车位锁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共享车位及车位共享系统。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位锁装置,包括活动板、固定安装在车位地面上的固定板,以及与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相连的锁合装置;活动板的一个侧边与固定板的一个侧边转动连接,在所述锁合装置处于开锁状态时所述活动板与固定板平行;在所述锁合装置处于闭锁状态时活动板的活动端顶端距车位地面的距离a不小于230mm。
[0005] 进一步的:在所述锁合装置处于开锁状态时,活动板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形成一个连续的圆弧凸起面。
[0006] 进一步的:在所述活动板的外边缘设置有震动传感器,所述震动传感器连接有报警装置。
[0007] 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板和/或活动板的上表面外边缘侧端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连接有提醒装置。
[0008] 进一步的:所述距离a不小于500mm。
[0009] 进一步的:在活动板上表面外边缘的侧端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活动板在闭锁时垂直于地面。
[0010]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器,活动板通过位移传动装置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驱动器的外壳与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0011] 进一步的:还包括联网模,所述驱动器为伺服电机,所述联网模块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
[0012] 一种共享车位,包括车位地面和车位锁,所述车位锁为上述的一种车位锁装置,在车位地面的车位入口区域的驾驶侧的车轮驶过区安装有所述车位锁装置。
[0013] 一种基于网络的车位共享系统,包括车位锁,所述车位锁为上述的一种车位锁装置。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车位锁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利于大范围推广,并且适用于共享经济,能有效防止共享经济模式中的无意破坏行为,并降低恶意行为带来的损失。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装置的共享车位,该种车位可仅依靠人工管理方式来共享出车位主的车位,增加了车位利用率,且增加车位主收入,并且由于本装置价格低廉、投入小回本快,经济价值高,有利于该模式的大范围普及。另外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装置的车位共享系统,该系统提高了车位利用率,且由于数量最多的硬件,即车位锁造价低廉,使该系统可快速大量的推广普及。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位锁装置在开锁时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位锁装置在开锁时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位锁装置在闭锁时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位锁装置采用纵置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位锁装置的电路引脚图;
[0020]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共享车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其中,1-距离传感器、2-振动传感器、3-活动板、4-驱动器、5-固定板、6-控制器、7-转轴、8-圆弧凸起面、9-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车位地面、12-距离a、13-车位锁、14-车辆、15-固定栏杆、16-车轮、17-喇叭、18-联网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首先说明一下关于车位的一些定义,如图3,车位一般是一个长方形区域,其面积比一般车辆在地面上的投影稍大,对于地下车库等车辆较为集中的车库,其车位通常为并列设置,车辆14通过倒车入库等方式由车位长轴的一端进入车库,例如从图3中车位的上端进入或驶出;而道边车位通常为串联设置,车辆14通过侧方停车由车位的短轴的一端斜插入车位,例如从图3中车位的左侧进入或驶出,这里定义车辆14进入的车位一端为车位出入口,靠近车位出入口的车位内部区域为车位出入口区域。
[002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位锁装置的最基本技术方案包括活动板3、固定安装在车位地面11上的固定板5,以及与固定板5和活动板3相连的锁合装置。活动板3的一个侧边与固定板5的一个侧边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在锁合装置处于开锁状态时,所述活动板3与固定板5平行(此处不是数学意义上的绝对平行,仅大体平行即可,包括活动板3与固定板5大体形成0°或180°两种情况);在锁合装置处于闭锁状态时,活动板3的活动端顶端距车位地面11的距离a12不小于230mm(闭锁时活动板3可完全直立也可倾斜,可参考图4;但为了充分发挥活动板3的长度、且减小闭锁后车位锁的占地面积,则推荐在闭锁时活动板3垂直于地面)。所述固定板5采用与地面上的地脚螺栓紧固、或者将板体整体浇筑在地面上等固定安装方式安装在车位出入口区域(本装置应主要利用车位之内的面积,但如果车位面积过小,则也可适当考虑探出车位线安装)。此外,本装置是使活动板3抬起后成为一个车辆无法通过的障碍物,故而设置在车体与车位线之间的所述车位出入口区域时,因为车位线所占面积是比车体投影面积稍大的一个区域,在车体与车位线之间的车位出入口区域放置本装置后,使本装置在闭锁时可极大阻碍车辆14的移动,包括由外向内驶入车位与由内向外驶出车位,使车辆14无法通过多次打轮的微小错挪而绕过本装置,从而使其既可以防止车辆14随意驶入车位,还可以防止在车位中的车辆14因未交停车费而逃逸驶出。当然由于我国车位并无统一标准的大小,车体也有大有小,故在实际安装中应根据车位实际大小与预想车体大小和车辆移动路径(倒库还是侧方停车)来确定车位锁的安装位置,以活动板3升起后能“卡”住处于车位中的预想车辆使其难以微距挪移为准。当然,有些车位可能存在不止一个的车位出入口,比如从图3中车位的上端或下端均可进入,则可以将车位的所有出入口都设置本装置,但为了经济性,可以只在一个出入口设置本装置,其余的入口设置固定栏杆
15来阻碍车辆移动,另外对于需从车位短轴端进入的串联式车位,由于侧方停车实际上可从车位长轴的前后两个方向切入,尽管两个方向中通常会有一个涉嫌违规(一般是从车位后方插入为不符合停车朝向的违规行为),但为了避免恶意挤占车位,也推荐在相应方向上设置固定栏杆15。本装置主体是两个边缘铰接在一起的板件,因而制造简单价格低廉,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且维护更换简便。另外由于固定板5充当了活动板3的支座,但是由于其是铺于地面的板件,比一般侧重于支撑的支座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为大,从而与地面间的连接既可以选择更多的连接方式且连接强度相对更高,比如可与更多的地脚螺栓进行连接从而提高安装牢固度,安装牢固度越强也意味防止他人恶意拆除或无意破坏的能力越强。另外关于与固定板5和活动板3相连的锁合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绝大部分锁具与相关结构,比如在活动板3和固定板5上分别安装锁舌锁鼻,在活动板转动到闭锁位置时,锁舌锁鼻相互搭接扣入,并用普通的挂锁进行锁合。上述是最简单的锁合装置,此外还可使用带锁眼的插销与插槽、能固定转轴7的抱死装置或卡固装置等多种装置,而相关锁具也可采用机械锁或电子锁乃至遥控锁等。
[0024] 此外,关于距离a12不小于230mm,是因为一般轿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在110 150mm,~而SUV通常不大于225mm,除了极少部分追求越野性的车辆外,230mm的障碍物能阻止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家用车辆的通过,已具备较强的普适性,可将活动板3最短做成230mm的长度(即
90°竖起后的高度),使设备材料成本降低,有利于将其应用至共享经济而大范围普及。但是这里更为推荐距离a12最好不小于500mm,因为对处于车位中的车辆来说,高度在500mm的物体在位于车前时,也可使大部分司机观察到;而如在车后,也会被倒车雷达探测到,因而减少了因遗忘车位锁的存在而使车辆误闯的情况。另外活动板3的宽度(即活动板3在转轴7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做成车位出入口的全长(即车位长轴或短轴的长度),但出于经济性的考虑,可将宽度尽量做小,并通过车位锁的具体摆位来实现对车辆的阻碍性,一般推荐将宽度定为400 600mm为宜,既具有一定经济性,又具有一定的安装便利性(不必过分考虑车~
位锁的摆位)。
[0025]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装置还可进一步的:如图2,在锁合装置处于开锁状态时,活动板3与固定板5的上表面形成一个连续的圆弧凸起面8。所述连续的圆弧凸起面并非是指活动板3与固定板5间完全不存在缝隙,毕竟两者存在转动很难做到无缝对接,但是两块板的上表面之间不应具有使压过其上的车辆产生明显颠簸的缝隙或高度差。原始技术方案的车位锁装置还具有一个技术效果,就是其可被安装在车位入口区域一侧的车轮驶过区(如图6),所述车轮驶过区是指车轮16经过的车位区域,由于车辆14在行驶中会形成左右两侧的轮印,这里选择一侧即可,以驾驶侧最佳,因为司机可通过车窗直接观察经过车位锁的情况。在活动板3与固定板5的上表面高于车位地面时,车辆14在进入车位时会压过本装置而产生颠簸感,从而司机可依靠此感觉来判断已经驶过车位锁,只要再经过微小距离后即可停车,避免司机下车来确认停车位置是否正确。但是如果活动板3与固定板5是普通板件,即具有90°棱边的板件,则轮胎经过时易损伤轮胎,且车辆会短时间内由地面被抬升至板厚高度,颠簸明显,司机的乘坐感不佳。因而进一步的将活动板3与固定板5的上表面形成一个连续的圆弧凸起面8,所谓圆弧凸起面是指其截面类似从一个大圆上截取出一段弦长而形成的凸起面,这种凸起面在车辆驶上时会在一开始形成一个较快的高度爬升,但相对90°断崖式爬升其颠簸感较小且柔和,之后非常平缓的到达顶部再下降,这段过程司机无明显感知、乘坐感好,最后再经历一个较快的高度下降,从而该过程使司机既能感知到经过了一个坎,却无明显不舒适的颠簸感。此外该形状的活动板3还具有一个技术效果是:板件自身就具备一定受力易变形的特点,而该形状板件越靠近尖端其截面越细小,则其抗弯曲的强度越小,而一般板件材料都具有一定弹性,尤其是使用橡塑材料时,故活动板3被锁合时,如果车辆误闯车位,则活动板3的活动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弹性形变,防止设备或车辆损坏;即便活动板3的顶端被冲撞产生不可逆形变或破损,但这也降低了该冲撞对转轴7与相临板件根部以及锁合装置的损害,尤其连接着转轴7的固定板5通常不易拆卸,如此则减少了固定板5被损坏的情况,或者对于抱死转轴7的锁合装置也降低了其损坏率,换句话说也提高了修复效率。另外,这种形状使受撞后端部的震动加剧,为后面论述的加装震动传感器提供了更有利条件,使所加装的震动传感器精度不必很高,降低设备成本。
[0026] 本装置可进一步的:在固定板5和/或活动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距离传感器1,所述距离传感器1连接有提醒装置。这里的距离传感器1可以使声波、红外线、激光或微波等作用方式的距离传感器1。处于经济性及可靠性,本实施例选择型号为HC-SR04的超声波测距模块。所述提醒装置可以是喇叭、闪烁灯等各种提醒装置,本实施例选用的是由控制器6(型号为STM32F103的单片机)控制的喇叭17,通过长鸣或一定节凑的鸣叫来进行提示。此种改进的装置,当设置有距离传感器1的相应板块朝向车位内侧安装时,比如图6中设置有距离传感器1的固定板5朝向车位内侧安装,活动板相对朝外,则在开锁时本装置可感知固定板5上方是否有车辆经过并进行提示,比如有车时鸣叫、车过后停止鸣叫,或反之,则司机即可知道车辆已经通过车位锁13,尤其是固定板5和活动板3的上表面与地面齐平时,此提醒非常有用。即便是如前述方案中固定板5和活动板3的上表面高于地面可产生颠簸感的情况下,因车轮一般距车头/车尾还有一定距离,颠簸感仅是表示车轮通过了车位锁,但车身有可能还未通过,则活动板3如果此时进行提升则可能顶触车身,造成车位锁或车辆的损伤,因而装上距离传感器1后,可以提示车身通过车位锁的情况,减少司机需下车观察停车位置的情况。
[0027] 上述方案中,如果距离传感器1过分靠近转轴7的位置,则对于活动板3来说则可能在上翻路径上仍存在车身却并未检测到,对于固定板5来说则一些不规则车身则可能突出于转轴7上阻碍到要垂直立起的活动板3,因而本装置可进一步的:距离传感器1设置在固定板5和/或活动板3的上表面外边缘(需指明的是,所述外边缘是区别于侧边缘的,即外边缘是远离转轴7的相应边缘,侧边缘是指与转轴7大体垂直相交的边缘)。这样设置则可尽量令车辆远离车位锁以避免上述各种未检测的情况出现。
[0028] 此外,车辆14在经过车位锁时,有可能无法完全覆盖住车位锁13,比如图6所示,车位锁的固定板5在靠近车位外侧(图中右侧)的部分在车辆倒车入库时可能从未被遮蔽住,如果距离传感器1过分靠近该侧边,则可能漏检车辆的通过。故本装置可进一步的:距离传感器1设置在固定板5和/或活动板3的上表面侧边缘。在安装车位锁时,将具有距离传感器1的一侧安装在车位内侧。如此,车辆14在进入狭小的车位时,很难避免不去途径车位锁内侧边,从而保证了传感器的触发。
[0029] 另外如果活动板3在闭锁时垂直于地面(此处不是数学意义上的绝对垂直,仅大体垂直即可),且活动板3的长度不小于500mm,则距离传感器1安装在活动板3上表面侧边缘外端(也可说是外边缘侧端,即活动板3的侧外向角部)时,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如图3,在固定板5是朝向车位内侧安装且活动板3具有距离传感器1的一侧位于车位内侧时,当活动板3闭锁后,活动板3的上表面将面向车位内侧,该距离传感器便可一方面确认车位内是否存在车辆,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到本来停泊的车辆正在靠近,则可进行相应提示以让司机及时停车,防止车辆误闯的发生。此外对于远程控制车位锁13开闭的共享车位,该距离传感器1由于能检测到车库内实际停车情况,还可防止一些恶意用户通过短期内操作入库出库,但车辆实际并不出库,而在要走时再次短期内操作入库出库来节省停车费的做法。并且如果固定板上也具有距离传感器1,则可以通过检测这两个距离传感器1先后感知车体经过的顺序来得知车辆的行驶方向,即判断出车辆是驶出还是驶入车位,可更加增强对上述欺骗行为的判断。
[0030] 本装置还可进一步的:在活动板3的外边缘设置有震动传感器2,所述震动传感器2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可以是喇叭、闪烁灯等各种报警装置。如此设置,为使车辆在撞击车位锁之后触发震动传感器2,继而由报警装置进行提醒或报警,一方面提示司机避免误撞的继续进行,另一方面可提醒附近维护人员及时制止闯栏行为。因为活动板3的外边缘是受撞后震动最厉害的位置,在此处设置震动传感器2可选用精度较低经济性好的产品,以便降低设备成本。本实施例选用型号为SW18010p的震动传感器2,所述报警装置采用前述由控制器6(型号为STM32F103的单片机)控制的喇叭17来充当。
[0031] 本装置可进一步的:活动板3通过转轴7与驱动器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器4的外壳与固定板5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器可以是电动机气动达或液压马达。这种改进装置使得活动板3的升降不再使用人力,提高了使用便捷性。此外由于驱动器输出轴与活动板3固定连接,故驱动器4必然位于活动板3的侧边,从而在安装车位锁时不必在地面挖出较深的坑槽来放置驱动器4,且便于日常对驱动器4进行维修保养。
[0032] 除上述横置驱动器的方案外,本装置的驱动器还可纵置,具体如图4:活动板3通过角位移传动装置与驱动器4的输出轴连接,驱动器4的外壳与固定板5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角位移传动装置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包括主动齿轮9与从动齿轮10的齿轮机构、或者蜗轮蜗杆链轮链条及四连杆机构等可以传动角位移的装置。此种装置由于驱动器4位于固定板5底部,安装时需开挖较深坑槽来使其安放,但是这种结构使得驱动器4被盖在不易拆卸的固定板5之下,使整套装置中较昂贵的驱动器4不易被偷盗。另外由于驱动器4不再位于车位锁的侧面而使车位锁整体的占地面积减小,提高车位地面面积的利用率。并且对于横置驱动器4的方案来说,驱动器4在选型时的高度要受到控制,毕竟车辆在入库时可能到驱动器4,如果驱动器4太高,则会产生较大颠簸感或妨碍车辆行走,且驱动器4反复被压也易损坏,而对于纵置驱动器的方案来说,就克服了以上问题,使设备选型的自由度加大且不易被压坏。
[0033] 本装置还可进一步的:驱动器4为伺服电机。因为伺服电机除了可以精确控制转动角度之外,还具有自锁功能,从而可以兼做锁合装置来使用,使设备整体结构紧凑。本实施例的驱动器4采用型号为MG996的机,舵机为一种低端的伺服电机,既具备伺服电机的特性又相比一般伺服电机便宜,可降低设备成本,利于大范围推广。
[0034] 基于驱动器4为伺服电机的方案,本装置可进一步的:还包括联网模块18,联网模块18连接有控制器6,控制器6与伺服电机连接。如果存在相应部件,则控制器6还可与距离传感器1、振动传感器2和喇叭17相连。尤其是控制器6与喇叭17或其他提醒装置连接后,就可以在伺服电机完成开锁或闭锁后,对司机进行相关提醒,特别是对于开锁来说,司机坐在车内相对较难直接观察到车位锁完全展开,为避免剐蹭,可能需要下车观察车位锁开启状态,而具有相应提醒功能后,司机可全程坐在车内完成操作,提高了车辆出入库的流畅度,提升了相关效率、并提高操作舒适度。本实施例的联网模块18采用型号为M10 TTL DTU的数据传输单元,控制器6为前述的STM32F103的单片机,各器件间的具体引脚连接如图5所示。这样即可通过网络来控制车位锁的开闭,从而可实现基于网络的车位共享系统,该系统可将使用了本车位锁装置的车位统合起来形成共享经济,提高车位利用率,且由于本车位锁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维护,故而可使该共享系统得到大范围推广。另外即便车位主不加入基于网络的共享系统,而在车位上加装了本实用新型的车位锁装置后(如图6所示),也可仅依靠人工管理方式来共享出自己的车位,增加了车位利用率,且增加车位主收入,并且由于本装置价格低廉、投入小回本快,经济价值高,有利于该模式的大范围普及。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角位移传感器 2020-05-11 172
一种角位移光纤陀螺仪 2020-05-11 990
高精度角位移传感器 2020-05-11 879
三向无角位移减振器 2020-05-11 293
电容型角位移传感器 2020-05-12 600
一种时栅角位移传感器 2020-05-12 243
一种角位移传感器 2020-05-12 985
精密角位移测量系统 2020-05-13 739
柔性管的角位移 2020-05-11 772
无角位移减振装置 2020-05-11 10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