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造过程 / 层压 / 薄膜电容器

薄膜电容器

阅读:33发布:2023-03-05

专利汇可以提供薄膜电容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薄膜 电容器,将由带状的第1绝缘层、带状的第1金属层、带状的第2绝缘层和带状的第2金属层组成的 层压 体卷绕形成电容器元件,上述第2金属层分割成至少2部分的部分距离1~50mm对向设置,在该对向的端部分别具有引出接头。,下面是薄膜电容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薄膜电容器,将由带状的第1绝缘层、带状的第1金属层、 带状的第2绝缘层和带状的第2金属层组成的展开状态的层压体卷绕形 成电容器元件,上述第2金属层分割成至少2部分的部分距离1~50mm 对向设置,在该对向的端部分别具有引出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和第2 绝缘层为电介质薄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金属 层和第2金属层为或含有铝的合金的金属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绝缘 层和上述第1金属层为金属蒸面向上的金属化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金属 层和上述第2绝缘层为金属蒸镀面向下的金属化薄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金属 层的分割沿展开状态的长方向分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金属 层沿展开状态的长方向分割,上述第2金属层沿展开状态的宽方向分割, 并且该被分割了的一个沿长方向分割,该分割端距离1~50mm对向设 置,在该对向端部分别具有引出接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展开状态的上 述第1金属层和上述第2金属层的宽度和长度分别小于且短于上述第1 绝缘层和上述第2绝缘层的宽度和长度。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在脉冲电压电路等中有效的耐电压用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耐电压用薄膜电容器,自古以来已知称作串联型的电容器。
这种装置由图6的纵向剖视图所示的元件结构组成。内部电极是通 过夹持电介质薄膜f将由等带状金属箔或金属蒸薄膜组成的电极层 a、b、c、g设置成锯齿状,也就是说,电极层a、c、g的横向位置与电 极层b的横向位置大致仅相错半个电极层宽度。如图7所示,通过在其 中的电极层a、g上安装引出接头d、e,使多个单位电容器形成等价串 联连接的形式。
通过将该电极层a、b、c、g与2个电介质薄膜f重合卷绕,形成电 容器元件A,而且,在元件A上涂覆铸模树脂,或者用树脂壳体等封装, 形成串联型的薄膜电容器。
另外,电极层a、b、c、g的排列方式,有图6所示的沿纵向排列电 极的方式和图8所示的沿横向排列电极的两种方式。由于分别是一长一 短,因而两种方式均需进行改良。例如,作为用于使耐电压性提高的一 种方法,采用沿纵向或横向更多地分割电极层的方法。
但是,很细地分割电极层,电极层全体的有效面积减少,因此引起 电容不足。如果很细地进行分割,也要确保电容,这样,由于需要有电 极层,因而产生难于小型化的不合适的情况。
另外,为了确保电容,也有尽可能地使相邻的电极层之间接近的方 法。但是,过分接近的场合,易于出现电晕放电(corona),另外,反之, 如果过分地宽,则形状大型化,因而由于受其的限制,存在难于设定电 极层之间最合适间隔的状况。
另一方面,制造上,如果用以往的制造装置很细地且连续地分割电 极层a、b、c、g,则高精度地固定或保持电极层a、g是非常困难的, 还存在难于机械安装引出接头d、e的问题。
由这种观点出发,作为沿纵向排列电极层a、b、c、g方式中的引出 接头d、e的安装方法,从安装容易的度出发,以往一般地如图6所示, 在电极层a、g的中央附近进行安装,实开平3-77426号中也公开了这 种引出接头d、e的安装方法。
但是,如果是上述以往接头的安装结构,由于引出接头d与引出接 头e分别被安装在电极层a、g的中央,因而由于电极层a、g上有残留 电荷的区域,通过电感成分和静电电容引起并联共振。因此,在使用上, 存在难于适用于特定的频率区域(高频区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小型化当然 有效,并且能够实现在以往难于适用的高频率区域可以使用的适用频率 区域扩大了的薄膜电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是将带状的绝缘层和带状 的电极层相互重合卷绕,上述绝缘层由电介质薄膜或电介质片等组成, 上述电极层由在该绝缘层的表面或里面设置的金属箔或金属箔与蒸镀金 属层组成,设置引出接头,构成电容器元件,其中,安装上述引出接头 的电极层由沿元件卷绕方向具有分割的串联结构的金属箔组成,该电极 层相邻的间隔为1~50mm,且上述引出接头的安装位置分别与相邻的电 极层接近。
根据上述结构,成为以往在高频率区域等特定频率区域难于使用原 因的磁通量,即在引出接头与引出接头之间的电极层产生的电感成分消 失。因此,全体电极层只有纯粹的静电电容成分,因而难于引起并联共 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展开本发明实施例1中使用的串联型薄膜电容器元件状态的 斜视图。
图2是放大实施例1中使用的薄膜电容器元件引线安装部分的斜视 图。
图3是表示展开实施例2中使用的薄膜电容器元件状态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2中使用的薄膜电容器元件的变形例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展开实施例3中使用的薄膜电容器元件状态的斜视图。
图6是表示以往的串联型薄膜电容器元件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等效置换元件结构状态的电路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串联型薄膜电容器元件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对电极层使用金属箔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的电容器元件, 作为电介质薄膜,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或聚二甲酸苯二酯(polyphenylene naphthalate)等,另外,作为电极层用材料,使用铝箔或含铝的合金等 金属箔。
引出接头使用镀(CP:copper plating)线等一般的引线。将使用 上述材料的卷绕型的串联型电容器元件1在图1中以打开卷绕状态并使 之拉伸的状态表示。
图1中,电容器元件1使由2个带状电介质薄膜组成的绝缘层2和 由与其上下交替的一对铝箔组成的电极层3重合。电极层3上下任意一 个(这里为上侧)被分割成两部分,沿纵向(卷绕方向)排列。另外, 分割的电极层3的相邻间隔设定为1~50mm。另外,电极层3的宽度设 定为小于绝缘层2的薄膜宽度,长度也略短。
引线4焊接在分割的电极层3的端部(相邻一侧)。这样,作为电 感产生原因的残留电荷就消失了。
由这种结构组成的电容器元件1,通过图中未表示出的元件卷绕机 将重合了的电极层3和绝缘层2卷绕成滚筒状,卷绕后挤压成为扁平状。 而且,该扁平化了的电容器元件1用热固化性树脂或UV树脂等封装, 形成串联型薄膜电容器。
另外,图2中,更具体地说明了引线4的安装与电极层3的关系。 卷叠电极层3a、3c与电介质薄膜2的过程中一旦使之停止,在电极层3a 的终端焊接一个引线4a。接着,在沿箭头X方向挤压固定该引线4a的 状态下,用割刀等在电极层3a的引线4a附近切断。
切断后,离开1~50mm的适当间隔,再次卷绕电极层3b,此时, 直接在下一个电极层3b的始端焊接另一个引线4b(箭头Y)。然后,通 过在重合电极层3b、3c和电介质薄膜2的状态下再次进行卷叠,能够确 保规定的静电电容。
实施例2
上述实施例1中,对全部电极层3使用铝等金属箔的情况进行了说 明,该实施例2中,对电极层为组合了金属箔和由蒸镀金属构成的金属 化薄膜的结构进行说明。
此时,如图3所示,引出引线5侧的电极层6由金属箔构成,夹持 电介质薄膜7相对一侧的电极层8由金属化薄膜构成。另外,引线5的 安装位置设定在电极层6a与电极层6b各自相邻的一侧。另外,电极层 6a、6b的相邻间隔设定为1~50mm。
另外,此时的元件结构中,金属箔、电介质薄膜和金属化薄膜的位 置关系,除上述图3以外,也可以使金属化薄膜的金属蒸镀面在下侧, 按照图4的金属箔6、金属化薄膜8、电介质薄膜7的顺序重叠。
在任意一种中,由这种结构组成的电容器元件1,通过图中未表示 出的元件卷绕机卷绕成滚筒状,卷绕后挤压成为扁平状。而且,将该扁 平化了的电容器元件1通过热固化性树脂等封装,形成串联型薄膜电容 器。
实施例3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电容器元件1。如图5所示,沿宽方 向分割一个电极层9(沿卷绕方向设置狭缝)。也就是说,相对于引线的 导出方向,在90°的方向上分割,形成电极层9a、9b。另外,再沿长方 向分割其中的一个,在该分割了的电极层9a、9c上分别按照引线10。 即使这种场合,引线10也安装在分别靠近电极层9a、9c相邻侧的位置。 另外,沿长方向分割另一个电极层9d。这里,分割为2部分。
另外,图5以未卷绕电容器元件11的状态进行表示,图中的虚线 模拟地表示电流的通路。
由这种元件结构组成的电容器元件11,通过图中未表示出的元件卷 绕机将电极层9a、9b、9c和2个电介质薄膜12重合、卷绕,卷绕后挤 压使之扁平。扁平了的电容器元件11通过进行树脂封装,基本形成串 联型薄膜电容器。
另外,对该实施例3的电极层使用金属箔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 不只限于此,也可以用金属化薄膜构成除安装引线10的电极层以外的 部件,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本发明并不只限于上述各实施例, 例如,除引线以外,也可以用扁平形的金属板构成引出接头,可以在权 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上的变更。
如上所述,本发明为上述构成的结构,因此在引出接头之间的电极 层上没有产生的磁通量(magnetic flux)。因此,能够抑制元件内的电感 成分的产生。因而,不会引起以往结构由于电感成分的影响而产生的并 联共振的现象,因此具有能够使可适用的频率区域扩大的优点。
另外,特别是将电极层间隔设定为1~50mm,因而能够充分确保相 对于全体元件的电极层表面积的比例。结果,能够同时防止电晕的产生 和电容的减少,在实现小型化方面非常有效。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层压装置 2020-05-11 529
层压材料 2020-05-11 646
层压装置 2020-05-12 23
层压瓶 2020-05-12 600
层压材料 2020-05-12 340
层压装置 2020-05-13 417
层压机的供给装置 2020-05-11 534
书本封皮的层压 2020-05-11 1000
一种用于变压器压环的层压木 2020-05-11 950
一种用于变压器压环的层压木 2020-05-11 78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