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钟表 / 棘轮 / 棘轮扳手

棘轮扳手

阅读:439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棘轮扳手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为一种 棘轮 扳手 ,包括一个本体、一个驱动头、一个棘轮、至少一个棘齿 块 与一个换向装置。本体具有一个容置室,容置室包括一个第一区段与一个第二区段;驱动头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区段,驱动头相异的两端具有一个第一齿部与一个驱动部,第一齿部环设于驱动头的外周缘,驱动部能够驱动一个待驱动件;棘轮可转动地设于容置室的第二区段,棘轮具有一个第二齿部与一个第三齿部,第二齿部与第三齿部分别环设于棘轮的外周缘相异的两端,第二齿部 啮合 于驱动头的第一齿部;棘齿块滑设于容置室的第二区段,棘齿块具有一个第四齿部,第四齿部设于棘齿块邻近于棘轮的一端面,第四齿部选择性地啮合于棘轮的第三齿部;换向装置枢设于本体并顶掣棘齿块。,下面是棘轮扳手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个本体,其具有一个容置室,该容置室包括一个第一区段与一个第二区段;
一个驱动头,其能够转动地设于该容置室的第一区段,该驱动头相异的两端具有一个第一齿部与一个驱动部,该第一齿部环设于该驱动头的外周缘,该驱动部能够驱动一个待驱动件;
一个棘轮,其能够转动地设于该容置室的第二区段且转动中心轴位置固定,该棘轮具有一个第二齿部与一个第三齿部,该第二齿部与该第三齿部分别环设于该棘轮的外周缘相异的两端,该第二齿部沿徑向的外周緣最大直徑小於第三齒部沿徑向的外周緣最小直徑,该第二齿部啮合于该驱动头的第一齿部;
至少一个棘齿,其滑设于该容置室的第二区段,该棘齿块具有一个第四齿部,该第四齿部设于该棘齿块邻近于该棘轮的一端面,该第四齿部选择性地啮合于该棘轮的第三齿部;以及
一个换向装置,其枢设于该本体并顶掣该至少一棘齿块,该换向装置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改变,当该换向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该至少一棘齿块抵靠于该第二区段的一侧;当该换向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该至少一棘齿块抵靠于该第二区段相异的另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个定位孔,该定位孔与该容置室的第二区段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棘齿块远离于该第四齿部的一端面具有一个凹槽,该换向装置枢设于该本体的定位孔并顶掣该至少一个棘齿块的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换向装置包括一个换向件与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该换向件包括一个拨动部、一个带动部与至少一个第一容孔,该拨动部与该带动部分别位于该换向件相异的两端,且该拨动部外露于该本体的定位孔,该至少一个第一容孔凹设于该带动部的外周缘邻近于该棘齿块的一端,该第一弹性件容置于该换向件的第一容孔并顶掣该至少一个棘齿块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换向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弹性件与一个第一顶掣件,该换向件包括两个第一容孔,该两个第一弹性件分别容置于该换向件的两个第一容孔,该第一顶掣件顶掣于其中一个该第一弹性件与该至少一个棘齿块的凹槽之间,且另一第一弹性件直接顶掣该至少一个棘齿块的凹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换向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弹性件与一个第一顶掣件,该换向件包括一个第一容孔,该第一弹性件容置于该换向件的第一容孔,该第一顶掣件顶掣于该第一弹性件与该至少一个棘齿块的凹槽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孔的内周缘远离该至少一个棘齿块的一端凹设两个定位槽,该换向装置更包括一个第二弹性件与一个第二顶掣件,该换向件更包括一个第二容孔,该第二容孔凹设于该带动部的外周缘远离该第一容孔的一端,该第二弹性件容置于该换向件的第二容孔,该第二顶掣件顶掣于该第二弹性件与该定位孔的其中一个定位槽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棘齿块与一个弹性偏压件,该弹性偏压件偏压于该两棘齿块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棘齿块具有一个定位部,该定位部凸设于每一该棘齿块的一端面并容置于该本体的定位孔,每一该棘齿块的定位部顶掣于该换向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换向装置包括一个换向件,该换向件外露于该本体的定位孔,该换向件包括一个拨动部、一个带动部与一个卡掣槽,该拨动部与该带动部分别位于该换向件相异的两端,该卡掣槽形成于该带动部邻近于该两棘齿块的一端并与该两棘齿块的定位部互相顶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换向件于该卡掣槽的内壁面远离于该棘轮的一端凹设两个定位凹槽,该两定位凹槽分别与该两棘齿块的定位部选择性地互相顶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邻近于该定位孔设有一个枢接孔与一个定位凸缘,该换向件于该带动部设有一个枢接部与两个定位凹坑,该换向件的枢接部枢设于该本体的枢接孔,该本体的定位凸缘选择性地卡掣于该换向件的其中一个定位凹坑。
13.如权利要求1至6、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相异的两端面包括一个第一表面与一个第二表面,该容置室穿透该第二表面,该本体于该第一表面设有两个连接孔,两个连接件穿设于该两连接孔并与一个盖板的两个固定孔连接固定,使得该盖板嵌设于该本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于该第一表面邻近于该两连接孔设有一个第一通孔,该盖板设有一个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该驱动头相异的两端分别容设于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且该驱动头的驱动部外露于该盖板的第二通孔,该棘轮的一端容设于该盖板的第三通孔。

说明书全文

棘轮扳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主要揭示一种棘轮扳手,尤指一种换向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棘轮扳手结构,其主要于棘轮扳手设置一容置孔,于其内可容置一棘轮,棘轮外周缘具有咬合齿,容置孔于一侧设容置槽,容置槽于适当位置凸设一枢杆,枢杆可枢设一齿轮,齿轮的齿与棘轮的咬合齿相齿合,棘轮扳手延伸一杆体,于其内部为贯通孔,以供一齿轮杆插入,齿轮杆前端形成齿部,插入于杆体后可与齿轮的齿相齿合,数控制组件可置于容置槽内进而可控制棘轮的正逆转或单向旋动,由此,容置槽的空间除可设置控制组件控制棘轮的正逆转或单向旋动螺合件外,并枢设一齿轮,凭借旋转齿轮杆即可带动旋转齿轮而旋动棘轮再旋动螺合件,提供一种双种旋动螺合件功效的棘轮扳手结构。
[0003] 上述的数控制组件可为制齿、转向、两抵制件及两弹性体的组合结构,借此组合结构而控制棘轮的正逆转或是单向旋动。然而,上述组合结构的设计必须凭借制齿与棘轮之间的咬合关系达到正逆转的功效。且齿轮与棘轮之间亦互相咬合,凭借旋转齿轮杆即可带动旋转齿轮而旋动棘轮再旋动螺合件。因此,制齿与齿轮两者咬合于棘轮的咬合效果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才能够提供一个结构强度较佳的换向棘轮扳手。
[0004]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无法有效的解决与克服,因此本申请人提出本专利申请,以解决前述问题点。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棘轮扳手的结构强度不佳。
[0006]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棘轮扳手,其包括有:
[0007] 一个本体,其具有一个容置室,该容置室包括一个第一区段与一个第二区段;
[0008] 一个驱动头,其能够转动地设于该容置室的第一区段,该驱动头相异的两端具有一个第一齿部与一个驱动部,该第一齿部环设于该驱动头的外周缘,该驱动部能够驱动一个待驱动件;
[0009] 一个棘轮,其能够转动地设于该容置室的第二区段,该棘轮具有一个第二齿部与一个第三齿部,该第二齿部与该第三齿部分别环设于该棘轮的外周缘相异的两端,该第二齿部啮合于该驱动头的第一齿部;
[0010] 至少一个棘齿块,其滑设于该容置室的第二区段,该棘齿块具有一个第四齿部,该第四齿部设于该棘齿块邻近于该棘轮的一端面,该第四齿部选择性地啮合于该棘轮的第三齿部;以及
[0011] 一个换向装置,其枢设于该本体并顶掣该至少一棘齿块。
[0012] 所述的棘轮扳手,其中,该本体具有一个定位孔,该定位孔与该容置室的第二区段相连通。
[0013] 所述的棘轮扳手,其中,该至少一个棘齿块远离于该第四齿部的一端面具有一个凹槽,该换向装置枢设于该本体的定位孔并顶掣该至少一个棘齿块的凹槽。
[0014] 所述的棘轮扳手,其中,该换向装置包括一个换向件与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该换向件包括一个拨动部、一个带动部与至少一个第一容孔,该拨动部与该带动部分别位于该换向件相异的两端,且该拨动部外露于该本体的定位孔,该至少一个第一容孔凹设于该带动部的外周缘邻近于该棘齿块的一端,该第一弹性件容置于该换向件的第一容孔并顶掣该至少一个棘齿块的凹槽。
[0015] 所述的棘轮扳手,其中,该换向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弹性件与一个第一顶掣件,该换向件包括两个第一容孔,该两个第一弹性件分别容置于该换向件的两个第一容孔,该第一顶掣件顶掣于其中一个该第一弹性件与该至少一个棘齿块的凹槽之间,且另一第一弹性件直接顶掣该至少一个棘齿块的凹槽。
[0016] 所述的棘轮扳手,其中,该换向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弹性件与一个第一顶掣件,该换向件包括一个第一容孔,该第一弹性件容置于该换向件的第一容孔,该第一顶掣件顶掣于该第一弹性件与该至少一个棘齿块的凹槽之间。
[0017] 所述的棘轮扳手,其中,该定位孔的内周缘远离该至少一个棘齿块的一端凹设两个定位槽,该换向装置更包括一个第二弹性件与一个第二顶掣件,该换向件更包括一个第二容孔,该第二容孔凹设于该带动部的外周缘远离该第一容孔的一端,该第二弹性件容置于该换向件的第二容孔,该第二顶掣件顶掣于该第二弹性件与该定位孔的其中一个定位槽之间。
[0018] 所述的棘轮扳手,其中,包括两个棘齿块与一个弹性偏压件,该弹性偏压件偏压于该两棘齿块之间。
[0019] 所述的棘轮扳手,其中,每一该棘齿块具有一个定位部,该定位部凸设于每一该棘齿块的一端面并容置于该本体的定位孔,每一该棘齿块的定位部顶掣于该换向装置。
[0020] 所述的棘轮扳手,其中,该换向装置包括一个换向件,该换向件外露于该本体的定位孔,该换向件包括一个拨动部、一个带动部与一个卡掣槽,该拨动部与该带动部分别位于该换向件相异的两端,该卡掣槽形成于该带动部邻近于该两棘齿块的一端并与该两棘齿块的定位部互相顶掣。
[0021] 所述的棘轮扳手,其中,该换向件于该卡掣槽的内壁面远离于该棘轮的一端凹设两个定位凹槽,该两定位凹槽分别与该两棘齿块的定位部选择性地互相顶掣。
[0022] 所述的棘轮扳手,其中,该本体邻近于该定位孔设有一个枢接孔与一个定位凸缘,该换向件于该带动部设有一个枢接部与两个定位凹坑,该换向件的枢接部枢设于该本体的枢接孔,该本体的定位凸缘选择性地卡掣于该换向件的其中一个定位凹坑。
[0023] 所述的棘轮扳手,其中,该本体相异的两端面包括一个第一表面与一个第二表面,该容置室穿透该第二表面,该本体于该第一表面设有两个连接孔,两个连接件穿设于该两连接孔并与一个盖板的两个固定孔连接固定,使得该盖板嵌设于该本体。
[0024] 所述的棘轮扳手,其中,该本体于该第一表面邻近于该两连接孔设有一个第一通孔,该盖板设有一个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该驱动头相异的两端分别容设于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且该驱动头的驱动部外露于该盖板的第二通孔,该棘轮的一端容设于该盖板的第三通孔。
[0025]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功效在于:凭借该棘轮的第二齿部啮合于该驱动头的第一齿部,该棘轮的第三齿部与该棘齿块的第四齿部互相啮合,该棘轮扳手能够驱动待驱动件且凭借该棘齿块的第四齿部而能够提供该棘轮啮合于该棘齿块时具有较佳的啮合结构,而提供转动该棘轮扳手一个小度而提供较大扭力的功效。
[0026] 本发明的次要技术功效在于:驱动头、棘轮与棘齿块分开制造并互相啮合,制造方法简便,且组装至本体的容置室流程快速,不仅节省组装成本,于棘轮扳手损坏或维修时只需更换其中损坏的组件,大幅延长使用寿命。
[0027]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功效在于:该第一顶掣件顶掣于其中一个该第一弹性件与该棘齿块的凹槽之间,且另一第一弹性件直接顶掣该棘齿块的凹槽,使得该棘齿块同时受到该第一顶掣件与该第一弹性件的偏压,大幅提升该棘齿块与该棘轮之间的啮合效果。
[0028]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功效在于:该第二弹性件容置于该换向件的第二容孔,该第二顶掣件顶掣于该第二弹性件与该定位孔的其中一个定位槽之间,以提供该换向装置的换向件与该本体的定位孔之间的定位功能并同时加强该棘齿块与该棘轮之间的啮合效果。
[0029] 其它目的、优点和本发明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本发明棘轮扳手第一实施的立体外观图;
[0031]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0032] 图3为图1另一角度所取的立体分解图;
[0033] 图4为图1的剖视图,表示一驱动头与一棘轮互相啮合且该棘轮与一棘齿块互相啮合;
[0034] 图5为图1的另一剖视图,表示一第一顶掣件顶掣于其中一个第一弹性件与该棘齿块之间;
[0035] 图6为图1的又一剖视图,表示另一第一弹性件顶掣该棘齿块;
[0036] 图7为图1的另一剖视图,表示一第二顶掣件顶掣于一第二弹性件与一定位孔的其中一个定位槽之间;
[0037] 图8为本发明棘轮扳手第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表示一拨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且该棘轮扳手沿第一方向转动;
[0038] 图9为图8的延续,表示该拨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且该棘轮扳手沿第二方向转动,该驱动头与该棘轮相对转动;
[0039] 图10为图9的延续,表示该拨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且该棘轮扳手更进一步沿第二方向转动;
[0040] 图11为本发明棘轮扳手第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表示该拨动件位于第二位置;
[0041] 图12为本发明棘轮扳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42] 图13为图12的立体分解图;
[0043] 图14为图12另一角度所取的立体分解图;
[0044] 图15为图12的剖视图;
[0045] 图16为本发明棘轮扳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46] 图17为本发明棘轮扳手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0047] 附图标记说明:10-本体;101-第一表面;102-第二表面;11-容置室;111-第一区段;112-第二区段;12-定位孔;121-定位槽;13-连接孔;14-第一通孔;20-驱动头;21-第一齿部;22-驱动部;30-棘轮;31-第二齿部;32-第三齿部;40-棘齿块;41-第四齿部;411-第一啮合段;412-第二啮合段;42-凹槽;50-换向装置;51-换向件;511-拨动部;512-带动部;513-第一容孔;514-第二容孔;52-第一弹性件;53-第一顶掣件;54-第二弹性件;55-第二顶掣件;10a-本体;11a-容置室;111a-第一区段;112a-第二区段;12a--定位孔;121a-枢接孔;
122a-定位凸缘;40a-棘齿块;41a-第四齿部;42a-定位部;50a-换向装置;51a-换向件;
511a-拨动部;512a-带动部;513a-卡掣槽;514a-定位凹槽;515a-枢接部;516a-定位凹坑;
50b-换向装置;51b-换向件;511b-拨动部;512b-带动部;513b-第一容孔;514b-第二容孔;
52b-第一弹性件;53b-第一顶掣件;54b-第二弹性件;55b-第二顶掣件;60-弹性偏压件;70-连接件;80-盖板;81-固定孔;82-第二通孔;83-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有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三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0049] 请参照图1至图4,为本发明棘轮扳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与剖视图。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棘轮扳手,其包括有一个本体10、一个驱动头20、一个棘轮30、至少一个棘齿块40与一个换向装置50,该驱动头20、该棘轮30与该至少一棘齿块40容置于该本体10内,于本实施例中,该棘轮扳手包括一个棘齿块40。
[0050] 该本体10相异的两端面包括一个第一表面101与一个第二表面102,且该本体10包括一个容置室11、一个定位孔12、一个连接孔13与一个第一通孔14。该容置室11穿透该第二表面102并沿一个长度方向划分一个第一区段111与一个第二区段112,该定位孔12沿一个高度方向延伸形成并与该容置室11的第二区段112相连通,该高度方向与该长度方向互相垂直。该本体10于该第一表面101穿设该两连接孔13,两个连接件70分别穿设于该两连接孔13并与一个盖板80的两个固定孔81连接固定,使得该盖板80嵌设于该本体10,使得该驱动头20、该棘轮30与该棘齿块40稳固地容置于该本体10的容置室11内而无法脱离该容置室
11。该本体10于该第一表面101邻近于该两连接孔13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4,该盖板80设有一个第二通孔82与第三通孔83,该本体10的第一通孔14与该盖板80的第二通孔82沿该高度方向相对应,该驱动头20相异的两端分别容设于该第一通孔14与该第二通孔82,该棘轮20的一端容设于该盖板80的第三通孔83。
[0051] 该驱动头20可转动地设于该容置室11的第一区段111,该驱动头20沿该高度方向相异的两端具有一个第一齿部21与一个驱动部22,该第一齿部21环设于该驱动头20的外周缘,该驱动部22外露于该盖板80的第二通孔82并能够驱动一个待驱动件(图中未示)。
[0052] 该棘轮30可转动地设于该容置室11的第二区段112,该棘轮30沿该高度方向具有一个第二齿部31与一个第三齿部32,该第二齿部31与该第三齿部32分别环设于该棘轮20的外周缘相异的两端并且彼此相邻,使得该第二齿部31与该第三齿部32的端面紧密邻接,该第二齿部31的齿数目少于该第三齿部32的齿数目,该第二齿部31啮合于该驱动头20的第一齿部21。
[0053] 该棘齿块40大略呈弯月状并滑设于该容置室11的第二区段112,该棘齿块40具有一个第四齿部41与一个凹槽42,该第四齿部41设于该棘齿块40邻近于该棘轮30的一个圆弧状端面,该凹槽42设于该棘齿块40远离于该第四齿部41的一个端面,该棘齿块40的第四齿部41沿一个宽度方向划分一个第一啮合段411与一个第二啮合段412并选择性地啮合于该棘轮30的第三齿部32,令该棘轮扳手具有换向的功能,该宽度方向与该高度方向互相垂直。
[0054] 请同时参照图5与图6,该换向装置50包括一个换向件51、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52与一个第一顶掣件53。该换向件51包括一个拨动部511、一个带动部512与至少一个第一容孔513,于实施例中,该换向装置50包括两个第一弹性件52,该换向件51包括两个第一容孔513,该拨动部511与该带动部512分别沿该高度方向位于该换向件51相异的两端,且该拨动部511外露于该本体10的定位孔12并沿该长度方向延伸以供使用者拨动该换向件51,该两第一容孔513沿该长度方向凹设于该带动部512的外周缘邻近于该棘齿块40的一端并沿该高度方向呈一纵列,该两第一弹性件52分别容置于该换向件51的两第一容孔513,该第一顶掣件53顶掣于其中一个该第一弹性件52与该棘齿块40的凹槽42之间,且另一第一弹性件52直接顶掣该棘齿块40的凹槽42,使得该棘齿块40同时受到该第一顶掣件53与该第一弹性件
52的偏压,令该棘齿块40啮合于该棘轮30。
[0055] 请同时参照图7,该本体10的定位孔12内周缘远离该棘齿块40的一端沿该长度方向凹设两个定位槽121,该换向装置50更包括一个第二弹性件54与一个第二顶掣件55,该换向件51更包括一个第二容孔514,该第二容孔514凹设于该带动部512的外周缘远离该第一容孔513的一端并沿该长度方向延伸,该第二弹性件54容置于该换向件51的第二容孔514,该第二顶掣件55顶掣于该第二弹性件54与该定位孔12的其中一个定位槽121之间,以提供该换向装置50的换向件51与该本体10的定位孔12之间的定位功能并同时加强该棘齿块40与该棘轮30之间的啮合效果。
[0056] 请参照图8至图11,为本发明棘轮扳手第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该换向装置50的换向件51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改变,当该换向件51位于第一位置时,该棘轮扳手沿第一方向转动而能够驱动待驱动件;当该换向件51位于第二位置时,该棘轮扳手沿第二方向转动而能够驱动待驱动件,第二方向相反于第一方向。
[0057] 如图6与图8所示,该第一顶掣件53顶掣于其中一个该第一弹性件52与该棘齿块40的凹槽42之间,且另一第一弹性件52直接顶掣该棘齿块40的凹槽42,使得该棘齿块40同时受到该第一顶掣件53与该第一弹性件52的偏压。该换向件51位于第一位置且该棘轮扳手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该棘轮30的第二齿部31啮合于该驱动头20的第一齿部21,该棘轮30的第三齿部32与该第四齿部41的第一啮合段411互相啮合并固定,该棘轮扳手能够驱动待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且凭借该第四齿部41的第一啮合段411而能够提供该棘轮30啮合于该棘齿块40时具有较佳的啮合结构力,而提供转动该棘轮扳手一个小角度而提供较大扭力的功效。
[0058] 如图9与图10所示,该换向件51位于第一位置且该棘轮扳手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该棘轮30的第二齿部31啮合于该驱动头20的第一齿部21,且该棘轮30与该驱动头20相对转动,使得该棘轮30的第三齿部32啮合于该第四齿部41的第一啮合段411并同时带动该棘齿块40相对于该容置室11的第二区段112滑移,进而达到棘动的功效,此时该棘轮扳手空转而不会驱动待驱动件。
[0059] 如图11所示,该换向件51位于第二位置,该棘轮30的第二齿部31啮合于该驱动头20的第一齿部21,该棘轮30的第三齿部32与该第四齿部41的第二啮合段412互相啮合。
[0060] 请参照图12至图15,为本发明棘轮扳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与剖视图。本发明棘轮扳手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驱动头20与棘轮3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差异在于本发明棘轮扳手的第二实施例包括有一个本体10a、两个棘齿块40a、一个换向装置50a与一个弹性偏压件60,该弹性偏压件60偏压于该两棘齿块40a之间。
[0061] 该本体10a包括一个容置室11a、一个定位孔12a,该容置室11a划分一个第一区段111a与一个第二区段112a,该定位孔12a沿该高度方向延伸形成并与该容置室11a的第二区段112a相连通。
[0062] 该两棘齿块40a滑设于该容置室11a的第二区段112a,且每一该棘齿块40a的一端面沿该高度方向延伸形成一个定位部42a,每一该定位部42a延伸并容置于该本体10a的定位孔12a。
[0063] 该换向装置50a枢设于该本体10a并包括一个换向件51a,该换向件51a外露于该本体10a的定位孔12a。该换向件51a包括一个拨动部511a、一个带动部512a与一个卡掣槽513a,该拨动部511a与该带动部512a分别位于该换向件51a沿该高度方向相异的两端,该卡掣槽513a形成于该带动部512a邻近于该两棘齿块40a的一端,该换向件51a于该卡掣槽513a的内壁面远离于该棘轮30的一端沿该长度方向凹设两个定位凹槽514a,该两定位凹槽514a分别与该两棘齿块40a的定位部42a选择性地互相顶掣,使得该换向件51a能够带动该两棘齿块40a相对于该容置室11a的第二区段112a滑移。该本体10a邻近于该定位孔12a设有一个枢接孔121a与一个定位凸缘122a,该换向件51a于该带动部512a设有一个枢接部515a与两个定位凹坑516a,该换向件51a的枢接部515a沿该高度方向延伸形成并利用一个C形扣环枢设于该本体10a的枢接孔121a,该本体10a的定位凸缘122a选择性地卡掣于该换向件51a的其中一个定位凹坑516a。当该换向件51a位于第一位置,其中一个该棘齿块40a的定位部42a顶掣于该换向件51a的其中一个定位凹槽514a,且其中一个该棘齿块40a的第四齿部41a啮合于该棘轮30的第三齿部32。
[0064] 请参照图16与图17,为本发明棘轮扳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与剖视图。本发明棘轮扳手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该本体10、该驱动头20、该棘轮30、该至少一个棘齿块4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差异在于本发明棘轮扳手的第三实施例的换向装置50b。
[0065] 该换向装置50b包括一个换向件51b、一个第一弹性件52b与一个第一顶掣件53b。该换向件51b包括一个拨动部511b、一个带动部512b与一个第一容孔513b,该拨动部511b与该带动部512b分别沿该高度方向位于该换向件51b相异的两端,且该拨动部511b外露于该本体10的定位孔12并沿该长度方向延伸以供使用者拨动该换向件51b,该第一容孔513b沿该长度方向凹设于该带动部512b的外周缘邻近于该棘齿块40的一端,该第一弹性件52b容置于该第一容孔513b,该第一顶掣件53b顶掣于该第一弹性件52b与该棘齿块40的凹槽42之间,令该棘齿块40啮合于该棘轮30。
[0066] 该换向装置50b更包括一个第二弹性件54b与一个第二顶掣件55b,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顶掣件55b为一个圆珠。该换向件51b更包括一个第二容孔514b,该第二容孔514b凹设于该带动部512b的外周缘远离该第一容孔513b的一端并沿该长度方向延伸,该第二弹性件54b容置于该第二容孔514b,该第二顶掣件55b顶掣于该第二弹性件54b与该定位孔12的其中一个定位槽121之间,以提供该换向件51b与该本体10的定位孔12之间的定位功能并同时加强该棘齿块40与该棘轮30之间的啮合效果。
[0067] 综上所述,本发明棘轮扳手具有以下优点:
[0068] 1.本发明棘轮扳手,其凭借该棘轮30的第二齿部31啮合于该驱动头20的第一齿部21,该棘轮30的第三齿部32与该棘齿块40、40a的第四齿部41、41a互相啮合,该棘轮扳手能够驱动待驱动件且凭借该棘齿块40、40a的第四齿部41、41a而能够提供该棘轮30啮合于该棘齿块40、40a时具有较佳的啮合结构力,以提供转动该棘轮扳手一个小角度而提供较大扭力的功效。
[0069] 2.本发明棘轮扳手的驱动头20、棘轮30与棘齿块40、40a分开制造并互相啮合,制造方法简便,且组装至本体10、10a的容置室11、11a流程快速,不仅节省组装成本,于棘轮扳手损坏或维修时只需更换其中损坏的组件,大幅延长使用寿命。
[0070] 3.本发明棘轮扳手的第一顶掣件53顶掣于其中一个该第一弹性件52与该棘齿块40的凹槽42之间,且另一第一弹性件52直接顶掣该棘齿块40的凹槽42,使得该棘齿块40同时受到该第一顶掣件53与该第一弹性件52的偏压,大幅提升该棘齿块40与该棘轮30之间的啮合效果。
[0071] 4.本发明棘轮扳手的第二弹性件54容置于该换向件51的第二容孔514,该第二顶掣件55顶掣于该第二弹性件54与该定位孔12的其中一个定位槽121之间,以提供该换向装置50的换向件51与该本体10的定位孔12之间的定位功能并同时加强该棘齿块40与该棘轮30之间的啮合效果。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棘轮扳手 2020-05-11 609
棘轮批 2020-05-12 634
棘轮扳手 2020-05-12 357
棘轮起子 2020-05-12 86
棘轮阀 2020-05-12 148
棘轮剪钳 2020-05-13 947
棘轮扳手 2020-05-12 240
棘轮扳手 2020-05-13 86
棘轮扳手 2020-05-11 81
棘轮扳手 2020-05-11 54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