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调味料,色素和添加剂 / 味精 / 一种生煎走地鸡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生煎走地鸡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690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生煎走地鸡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生煎走地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 食品加工 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因冷冻 包装 的鸡肉在热食放置后的防腐抑菌性能较差,而导致其容易发生变质,且不利于进行二次热食的问题。一种生煎走地鸡,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鲜走地鸡90-110份;香辛料4-7份;食盐3-4份; 味精 0.2-0.3份;料酒0.6-1.4份;姜1.2-1.6份;蒜1.2-1.5份;葱0.8-1.2份;白糖0.6-1.0份;酱油0.2-0.5份;食用油4-6份; 抗菌剂 0.2-0.4份;竹叶2-5份;蜂胶1-6份。本发明中的生煎走地鸡在热食放置后具有良好的防腐抑菌性能,并能在较长时间内不易发生变质,且具有良好的二次热食效果。,下面是一种生煎走地鸡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生煎走地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鲜走地鸡 90-110份;
香辛料 4-7份;
食盐 3-4份;
味精 0.2-0.3份;
料酒 0.6-1.4份;
姜 1.2-1.6份;
蒜 1.2-1.5份;
葱 0.8-1.2份;
白糖 0.6-1.0份;
酱油 0.2-0.5份;
食用油 4-6份;
抗菌剂 0.2-0.4份;
竹叶 2-5份;
蜂胶 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煎走地鸡,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煎走地鸡的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0.1-0.3份的防腐抗菌助剂,防腐抗菌助剂由ε-聚赖酸和壳聚糖混合而得,且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的重量份数比为1:(6-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煎走地鸡,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辛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香叶 0.6~1.2份;
小茴香 0.2~0.4份;
桂皮 0.3~0.9份;
 0.4~0.6份;
肉蔻 0.3~0.5份;
花椒 0.6~0.8份;
丁香 0.1~0.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煎走地鸡,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选用橄榄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煎走地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选用鱼精蛋白、甜菜、海藻糖和甘露聚糖中的任意一种。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煎走地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混料腌制,将相应重量份数的食盐、味精、料酒、姜、蒜、葱、白糖和酱油混合均匀后,涂抹在鲜走地鸡的表面,进行腌制3-4h,得到腌鸡仔;
步骤二,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0-100℃,卤煮1-2h,然后降温至65-8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和抗菌剂,卤煮30-60min,取出沥干卤汁,得到卤鸡;
步骤三,切煎炒,将步骤二中的卤鸡切块,然后将相应重量份数的食用油倒入锅中,冷油放入切好的卤鸡块,升温后控温70-80℃,煎炒4-8min,出锅得到生煎走地鸡;
步骤四,冷冻包装,将生煎走地鸡在冷却隧道中进行快速冷却,使生煎走地鸡的出料温度控制在8-10℃,称重包装,真空杀菌密封,放入冷库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煎走地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0-100℃,卤煮1-2h,然后降温至65-8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和抗菌剂,卤煮30-60min,取出沥干卤汁,用不完全燃烧的木料熏制3-5min,得到卤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煎走地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不完全燃烧的木料选用柏树木料、桃木料和枣木料中的任意一种。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生煎走地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生煎走地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走地鸡是自然放养的鸡,在草地或者树林等空地上生长,食用的一般是谷、饭、各种菜叶,或者是农家吃剩的饭菜,还有大自然的一些小虫子,且鸡常走动,空气质量也比较高,因此肌肉质地结实,口感较好。
[0003] 在公开号为CN10741092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中公开了一种黑椒鸡扒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原料预处理:鸡大胸鲜或冻态,自然解冻至中心温度0-4℃,切分成3-5cm的鸡胸;(2)按照以下重量份配制原料:步骤(1)中的鸡胸块100,食用盐1-3,白砂糖0.3-0.5,味精0.1-0.3,鸡膏0.2-0.5,磷酸盐0.4-0.5,鸡粉0.1-0.3,黑椒油0.3-0.5,黑椒碎0.25-0.5,酶制剂0.04-0.06,大豆蛋白3-5,12-15;(3)搅拌:将步骤(2)中的食用盐,白砂糖,味精,鸡膏,磷酸盐,鸡粉,黑椒油,黑椒碎,鸡胸块及2/3的水加入到搅拌机中高速搅拌4-6min,转为低速,将酶制剂加入到剩余水中搅拌后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2-3min后加入大豆蛋白搅拌均匀;(4)微波腌制:将步骤(3)搅拌后的鸡胸块放入到微波炉中,在10℃下腌制10min;(5)将步骤(4)中微波腌制后的鸡胸块挤压成肉卷;(6)将步骤(5)中的肉卷速冻至中心温度-18℃以下。
[0004] 上述申请文件中,解决了现有鸡扒需要修整原料产生大量下脚料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且微波腌制时间短、效率高,不仅节能降耗,还大大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但仅通过酶制剂来维持黑椒鸡扒的存储性,而在黑椒鸡扒进行热食放置后,并不能起到良好的防腐抑菌性能,进而导致黑椒鸡扒容易发生变质,不利于进行二次热食,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因冷冻包装的鸡肉在热食放置后的防腐抑菌性能较差,而导致其容易发生变质,且不利于进行二次热食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生煎走地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在热食放置后具有良好的防腐抑菌性能,并能在较长时间内不易发生变质,且具有良好的二次热食效果。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煎走地鸡,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鲜走地鸡 90-110份;
香辛料 4-7份;
食盐 3-4份;
味精 0.2-0.3份;
料酒 0.6-1.4份;
姜 1.2-1.6份;
蒜 1.2-1.5份;
葱 0.8-1.2份;
白糖 0.6-1.0份;
酱油 0.2-0.5份;
食用油 4-6份;
抗菌剂 0.2-0.4份;
竹叶 2-5份;
蜂胶 1-6份。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叶中含有天然的抗菌防腐物质,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其内的天然黄类化合物、多糖和基酸等具有显著的抗化活性,使生煎走地鸡具有较长的存储周期,且不易发生变质。而竹叶中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芳香成分,其中微量元素可以提高生煎走地鸡整体的营养价值,芳香成分有利于缓解生煎走地鸡的油腻感,并使生煎走地鸡在食用时具有良好的口感。蜂胶具有良好的抗菌保鲜效果,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活性,其与竹叶混合使用时,能够起到良好的复配增效作用,可明显的延长生煎走地鸡的保存周期,并在长时间的放置后仍具有良好的二次热食效果。同时,蜂胶不仅抗微生物、寄生虫活性,有利于保证生煎走地鸡不易发生变质,还具有抗炎活性与免疫调节活性,并发挥出良好的保健作用,使生煎走地鸡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0008]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生煎走地鸡的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0.1-0.3份的防腐抗菌助剂,防腐抗菌助剂由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混合而得,且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的重量份数比为1:(6-7)。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ε-聚赖氨酸是一种具有抑菌功效的多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抑菌效果好、抑菌谱广和优良的耐高温性质,在生煎走地鸡在热食放置后,仍能发挥出良好的抑菌防腐效果。而壳聚糖不仅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却具有良好的吸附,其与ε-聚赖氨酸混合组成的防腐助剂能够深入生煎走地鸡的肉质中,并协同作用,使生煎走地鸡整体不易发生变质,具有良好的二次热食效果。
[0010]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香辛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香叶 0.6~1.2份;
小茴香 0.2~0.4份;
桂皮 0.3~0.9份;
 0.4~0.6份;
肉蔻 0.3~0.5份;
花椒 0.6~0.8份;
丁香 0.1~0.3份。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香辛料不仅可以去除整只鸡的腥味,且对细菌和酶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使生煎走地鸡在存储和运输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变质,并具有较长的保质期。而且,上述香辛料对鲜走地鸡进行煮制后,不仅能够使鸡肉保持良好的原始口感,还能够使生煎走地鸡具有独特浓郁的香味,同时,香辛料对鲜走地鸡的煮制,使生煎走地鸡在被食用时的油腻感被遮盖,进而使生煎走地鸡具有良好的品质。
[0012]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食用油选用橄榄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中的任意一种。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橄榄油、大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均为良好的食用油,其有利于使生煎走地鸡保持鲜嫩和酥松香脆,不仅改善了生煎走地鸡的味,还补充了生煎走地鸡的营养成分,整体应用性好。
[0014]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抗菌剂选用鱼精蛋白、甜菜、海藻糖和甘露聚糖中的任意一种。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鱼精蛋白、甜菜碱、海藻糖和甘露聚糖均为良好的天然抗菌剂,对食物中毒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在较高温度下仍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使生煎走地鸡具有较长的存储周期,并在热食放置后不易发生变质。
[0016]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生煎走地鸡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生煎走地鸡在热食放置后具有良好的防腐抑菌性能,并能在较长时间内不易发生变质,且具有良好的二次热食效果。
[0017]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混料腌制,将相应重量份数的食盐、味精、料酒、姜、蒜、葱、白糖和酱油混合均匀后,涂抹在鲜走地鸡的表面,进行腌制3-4h,得到腌鸡仔;
步骤二,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0-100℃,卤煮1-2h,然后降温至65-8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和抗菌剂,卤煮30-60min,取出沥干卤汁,得到卤鸡;
步骤三,切块煎炒,将步骤二中的卤鸡切块,然后将相应重量份数的食用油倒入锅中,冷油放入切好的卤鸡块,升温后控温70-80℃,煎炒4-8min,出锅得到生煎走地鸡;
步骤四,冷冻包装,将生煎走地鸡在冷却隧道中进行快速冷却,使生煎走地鸡的出料温度控制在8-10℃,称重包装,真空杀菌密封,放入冷库存储。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食盐、味精、料酒、姜、蒜、葱、白糖和酱油混合均匀后,将其涂抹在鲜走地鸡的表面,进而对鲜走地鸡起到良好的腌制效果,且卤煮过程中分为两个阶段,先在90-100℃,卤煮1-2h,后降温至65-85℃,并加入竹叶、蜂胶和抗菌剂,卤煮30-60min,能够使竹叶、蜂胶和抗菌剂充分作用于鸡肉中,然后进行切块煎炒,得到品质良好的生煎走地鸡,最后进行快速冷却,称重包装后进行真空杀菌密封,不仅使生煎走地鸡的肉质在快速冷却过程中变得紧致,还使生煎走地鸡整体保持洁净卫生。同时,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且得到的生煎走地鸡,口感劲道,整体食用应用效果好。
[0019]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0-100℃,卤煮1-2h,然后降温至65-8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和抗菌剂,卤煮30-60min,取出沥干卤汁,用不完全燃烧的木料熏制3-5min,得到卤鸡。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沥干卤汁后的走地鸡用不完全燃烧的木料熏制3-5min,利用烟气的附着和渗透作用,对走地鸡的表面起到良好的抑菌作用,而烟气中起抗氧化作用的酚类,能够提高生煎走地鸡的存储周期,且不易发生变质。同时,熏制得到的卤鸡具有良好风味,使生煎走地鸡的口感大大提高。
[0021]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二中,不完全燃烧的木料选用柏树木料、桃木料和枣木料中的任意一种。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柏树木料、桃木料和枣木料均为良好的烟熏木料,熏烟中有害的焦油和多环芳的含量较低,能够对走地鸡起到良好的熏制效果,并使生煎走地鸡具有较好的风味。
[0023]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蜂胶与竹叶混合使用时,能够起到良好的复配增效作用,可明显的延长生煎走地鸡的保存周期,并在长时间的放置后仍具有良好的二次热食效果。同时,蜂胶和竹叶还能改善生煎走地鸡的口感,并使生煎走地鸡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2)加入由由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混合而得的防腐助剂,能发挥出良好的抑菌防腐效果,且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并能够深入生煎走地鸡的肉质中,使生煎走地鸡整体不易发生变质,具有良好的二次热食效果;
(3)对沥干卤汁后的走地鸡用不完全燃烧的木料熏制,对走地鸡的表面起到良好的抑菌作用,不仅能够提高生煎走地鸡的存储周期,使其不易发生变质,还能够使生煎走地鸡的风味、口感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26] 实施例1:一种生煎走地鸡,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步骤一,混料腌制,将相应重量份数的食盐、味精、料酒、姜、蒜、葱、白糖和酱油混合均匀后,涂抹在鲜走地鸡的表面,进行腌制3.5h,得到腌鸡仔;
步骤二,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5℃,卤煮1.5h,然后降温至7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和鱼精蛋白,卤煮45min,取出沥干卤汁,得到卤鸡;
步骤三,切块煎炒,将步骤二中的卤鸡切块,然后将相应重量份数的橄榄油倒入锅中,冷油放入切好的卤鸡块,升温后控温75℃,煎炒6min,,出锅得到生煎走地鸡;
步骤四,冷冻包装,将生煎走地鸡在冷却隧道中进行快速冷却,使生煎走地鸡的出料温度控制在9℃,称重包装,真空杀菌密封,放入冷库存储。
[0027] 注:上述步骤中的香辛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香叶0.9份;小茴香0.3份;桂皮0.6份;八角0.5份;肉蔻0.4份;花椒0.7份;丁香0.2份。
[0028] 实施例2: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混料腌制,将相应重量份数的食盐、味精、料酒、姜、蒜、葱、白糖和酱油混合均匀后,涂抹在鲜走地鸡的表面,进行腌制3h,得到腌鸡仔;
步骤二,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0℃,卤煮2h,然后降温至6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和鱼精蛋白,卤煮60min,取出沥干卤汁,得到卤鸡;
步骤三,切块煎炒,将步骤二中的卤鸡切块,然后将相应重量份数的橄榄油倒入锅中,冷油放入切好的卤鸡块,升温后控温70℃,煎炒4min,出锅得到生煎走地鸡;
步骤四,冷冻包装,将生煎走地鸡在冷却隧道中进行快速冷却,使生煎走地鸡的出料温度控制在8℃,称重包装,真空杀菌密封,放入冷库存储。
[0029] 实施例3: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混料腌制,将相应重量份数的食盐、味精、料酒、姜、蒜、葱、白糖和酱油混合均匀后,涂抹在鲜走地鸡的表面,进行腌制4h,得到腌鸡仔;
步骤二,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100℃,卤煮1h,然后降温至8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和鱼精蛋白,卤煮30min,取出沥干卤汁,得到卤鸡;
步骤三,切块煎炒,将步骤二中的卤鸡切块,然后将相应重量份数的橄榄油倒入锅中,冷油放入切好的卤鸡块,升温后控温80℃,煎炒8min,出锅得到生煎走地鸡;
步骤四,冷冻包装,将生煎走地鸡在冷却隧道中进行快速冷却,使生煎走地鸡的出料温度控制在10℃,称重包装,真空杀菌密封,放入冷库存储。
[0030] 实施例4-5: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
[0031] 表1实施例1-5中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实施例6: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步骤中的香辛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香叶0.6份;小茴香0.2份;桂皮0.3份;八角0.4份;肉蔻0.3份;花椒0.6份;
丁香0.1份。
[0032] 实施例7: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步骤中的香辛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香叶1.2份;小茴香0.4份;桂皮0.9份;八角0.6份;肉蔻0.5份;花椒0.8份;丁香0.3份。
[0033] 实施例8: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中的橄榄油替换为等质量的大豆油。
[0034] 实施例9: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中的橄榄油替换为等质量的花生油。
[0035] 实施例10: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中的橄榄油替换为等质量的菜籽油。
[0036] 实施例11: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中的鱼精蛋白替换为等质量的甜菜碱。
[0037] 实施例12: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中的鱼精蛋白替换为等质量的海藻糖。
[0038] 实施例13: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中的鱼精蛋白替换为等质量的甘露聚糖。
[0039] 实施例14: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5℃,卤煮1.5h,然后降温至7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鱼精蛋白和0.2份的防腐抗菌助剂,防腐抗菌助剂由重量份数比为1:6.5的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混合而得,卤煮45min,取出沥干卤汁,得到卤鸡。
[0040] 实施例15: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5℃,卤煮1.5h,然后降温至7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鱼精蛋白和0.1份的防腐抗菌助剂,防腐抗菌助剂由重量份数比为1:6的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混合而得,卤煮45min,取出沥干卤汁,得到卤鸡。
[0041] 实施例16: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5℃,卤煮1.5h,然后降温至7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鱼精蛋白和0.3份的防腐抗菌助剂,防腐抗菌助剂由重量份数比为1:7的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混合而得,卤煮45min,取出沥干卤汁,得到卤鸡。
[0042] 实施例17: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5℃,卤煮1.5h,然后降温至7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和鱼精蛋白,卤煮45min,取出沥干卤汁,用不完全燃烧的柏树木料熏制4min,得到卤鸡。
[0043] 实施例18: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5℃,卤煮1.5h,然后降温至7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和鱼精蛋白,卤煮45min,取出沥干卤汁,用不完全燃烧的柏树木料熏制3min,得到卤鸡。
[0044] 实施例19: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5℃,卤煮1.5h,然后降温至7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和鱼精蛋白,卤煮45min,取出沥干卤汁,用不完全燃烧的柏树木料熏制5min,得到卤鸡。
[0045] 实施例20: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7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5℃,卤煮1.5h,然后降温至7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和鱼精蛋白,卤煮45min,取出沥干卤汁,用不完全燃烧的桃木料熏制4min,得到卤鸡。
[0046] 实施例21: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7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5℃,卤煮1.5h,然后降温至7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蜂胶和鱼精蛋白,卤煮45min,取出沥干卤汁,用不完全燃烧的枣木料熏制4min,得到卤鸡。
[0047] 对比例1: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5℃,卤煮1.5h,然后降温至7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竹叶和鱼精蛋白,卤煮45min,取出沥干卤汁,得到卤鸡。
[0048] 对比例2: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5℃,卤煮1.5h,然后降温至7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蜂胶和鱼精蛋白,卤煮45min,取出沥干卤汁,得到卤鸡。
[0049] 对比例3:一种生煎走地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卤煮,将步骤一中的腌鸡仔浸没在清水中,并在清水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香辛料,升温至95℃,卤煮1.5h,然后降温至75℃,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鱼精蛋白,卤煮45min,取出沥干卤汁,得到卤鸡。
[0050] 性能测试试验样品:采用实施例1-21中获得的生煎走地鸡作为试验样品1-21,采用对比例1-3中获得的生煎走地鸡作为对照样品1-3。
[0051] 试验方法:取试验样品1-21和对照样品1-3中的生煎走地鸡各500g,然后在微波炉中,设置加热温度为100℃,加热10min,取出后置于相同环境中,保持室温,每个小时分别对各生煎走地鸡进行检测,检测标准依据GB/T4789.2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食菜、豆制品检验》,直至出现变质时,变质依据GB/T4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应试验样品1-21和对照样品1-3记录时间。
[0052] 试验结果:试验样品1-21和对照样品1-3的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由试验样品1-5和对照样品6-13的测试结果对照可得,本发明所公开的香辛料、食用油和抗菌剂均适用于生煎走地鸡的制备,且得到的生煎走地鸡在热食放置后不易发生变质。由试验样品14-16和试验样品1的测试结果对照可得,加入由由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混合而得的防腐助剂,使生煎走地鸡整体发生变质的时间大大延长。由试验样品17-19和试验样品1的测试结果对照可得,对沥干卤汁后的走地鸡用不完全燃烧的木料熏制,也能够使生煎走地鸡整体发生变质的时间大大延长,并由由试验样品20-21和试验样品17的测试结果对照可得,柏树木料、桃木料和枣木料均可用作对走地鸡的熏制。
[0053] 表2试验样品1-21和对照样品1-3的测试结果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