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燃料种类 / 能源 / 一种离子风组件及应用该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

一种离子组件及应用该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

阅读:250发布:2023-02-0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离子组件及应用该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离子 风 组件,包括:绝缘壳体、发生极 固定板 、发生极、收集极固定板和收集极;绝缘壳体形成一矩形框体;发生极固定板设置在绝缘壳体开放的一侧,发生极固定在发生极固定板的上,收集极固定板设置在绝缘壳体开放的另一侧,收集极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出风口,出风口正对邻近的入风口。一种应用如上的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包括:整机顶板、整机 底板 、至少一组换热风道组件和至少两组上述的离子风组件,换热风道组件与离子风组件互相交错排列,整机底板和整机顶板分别设置在底部和顶部。本实用新型对新风空气电离并 加速 ,实现离子风动 力 替代传统风机,噪音低。对新风静电除尘 净化 同时可以热交换回收室内回风的 能量 ,提高 能源 的使用率、节能环保。,下面是一种离子组件及应用该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离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1)、发生极固定板(2)、发生极(3)、收集极固定板(4)和收集极(5);
所述绝缘壳体(1)由多绝缘板体(11)拼接而成,形成一矩形框体;
所述发生极固定板(2)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开放的一侧,所述发生极固定板(2)上开设有多个入风口(21),每个所述入风口(21)中部设置有发生极固定支架(22);
所述发生极固定支架(22)末端与所述发生极固定板(2)连接,所述发生极固定支架(22)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发生极(3)的安装孔(23);
所述发生极(3)一端为针状尖端(31),所述发生极(3)另一端为连接端(32),所述连接端(32)与所述发生极固定支架(22)的安装孔(23)连接;
所述收集极固定板(4)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开放的另一侧,所述收集极固定板(4)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41),所述出风口(41)正对邻近的所述入风口(21),两者的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极(5)为环状体,多个所述收集极(5)分别设置在所述收集极固定板(4)上的出风口(41)上,所述收集极(5)中心的空洞与所述收集极固定板(4)的出风口(41)连接,所述收集极(5)与所述发生极(3)正对,两者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极(5)靠近所述发生极(3)一侧呈内凹球面,所述收集极(5)的内凹球面以发生极(3)尖端为圆心。
4.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机顶板(6)、整机底板(7)、至少一组换热风道组件(8)和至少两组上述的离子风组件(100),所述换热风道组件(8)与所述离子风组件(100)互相交错排列,每一组所述换热风道组件(8)两端分别对应一组所述离子风组件(100),所述整机底板(7)设置在所述换热风道组件(8)和离子风组件(100)底部,所述整机顶板(6)设置在所述换热风道组件(8)和离子风组件(100)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风道组件(8)包括:多个风道绝缘底座(81)和至少一个换热风道(82),所述风道绝缘底座(81)中部设置有让离子风通过的开口,所述风道绝缘底座(81)的一侧与所述离子风组件(100)上的收集极固定板(4)或发生极固定板(2)螺接,所述风道绝缘底座(81)中部的开口与所述出风口(41)或入风口(2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绝缘底座(81)的另一侧在开口处设置有矩形框状突起(83),所述风道绝缘底座(81)在所述矩形框状突起(8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贯通的定位凹槽(8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风道(82)为两端连通的矩形管道结构,所述换热风道(82)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风道绝缘底座(81)连接,所述换热风道(82)的端部套设在所述矩形框状突起(83)上,并且嵌入到所述定位凹槽(84)中,每个所述换热风道(82)平设置,所述换热风道(82)两端分别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所述风道绝缘底座(8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换热风道组件(8)的相邻换热风道(8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换热风道(82)与整机顶板(6)和整机底板(7)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换热风道(82)两侧的间隙形成回风通道(9)。

说明书全文

一种离子组件及应用该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及新风换热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风组件及应用该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静电场通过负极将空气电离,再在负极与正极的电场作用下,电离的离子被加速并向正极移动,此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静电除尘产品中,基于此原理也可以驱动空气形成离子风。但如何高效地将电能转换为空气动能,一直是将离子风原理转化为电离风技术产品并广泛应用的瓶颈
[0003] 静电场通过电离空气并将离子加速,此过程即能产生离子风又能静电除尘,目前市场鲜有将二者有机融合的成熟技术出现。
[0004] 热交换器、静电除尘等技术已经独立、广泛应用于净化新风中,但目前还没有将静电除尘、电离风、热交换融合于一体的技术出现。
[0005] 现提出一种新型的离子风结构及应用该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优化电场结构提升电能转化效率,同时将多个离子风组件并联加速可产生较大风量,另外还将静电除尘、热交换集合于一体达到多重复合收益。实用新型内容
[0006]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子风组件及应用该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离子风组件,包括:绝缘壳体、发生极固定板、发生极、收集极固定板和收集极;
[0009] 所述绝缘壳体由多绝缘板体拼接而成,形成一矩形框体;
[0010] 所述发生极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开放的一侧,所述发生极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入风口,每个所述入风口中部设置有发生极固定支架
[0011] 所述发生极固定支架末端与所述发生极固定板连接,所述发生极固定支架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发生极的安装孔;
[0012] 所述发生极一端为针状尖端,所述发生极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发生极固定支架的安装孔连接;
[0013] 所述收集极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开放的另一侧,所述收集极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邻近的所述入风口,两者的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极为环状体,多个所述收集极分别设置在所述收集极固定板上的出风口上,所述收集极中心的空洞与所述收集极固定板的出风口连接,所述收集极与所述发生极正对,两者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极靠近所述发生极一侧呈内凹球面,所述收集极的内凹球面以发生极尖端为圆心。
[0016] 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包括:整机顶板、整机底板、至少一组换热风道组件和至少两组上述的离子风组件,所述换热风道组件与所述离子风组件互相交错排列,每一组所述换热风道组件两端分别对应一组所述离子风组件,所述整机底板设置在所述换热风道组件和离子风组件底部,所述整机顶板设置在所述换热风道组件和离子风组件顶部。
[0017]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风道组件包括:多个风道绝缘底座和至少一个换热风道,所述风道绝缘底座中部设置有让离子风通过的开口,所述风道绝缘底座的一侧与所述离子风组件上的收集极固定板或发生极固定板螺接,所述风道绝缘底座中部的开口与所述出风口或入风口连通。
[0018]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绝缘底座的另一侧在开口处设置有矩形框状突起,所述风道绝缘底座在所述矩形框状突起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贯通的定位凹槽。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风道为两端连通的矩形管道结构,所述换热风道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风道绝缘底座连接,所述换热风道的端部套设在所述矩形框状突起上,并且嵌入到所述定位凹槽中,每个所述换热风道平设置,所述换热风道两端分别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所述风道绝缘底座连接。
[0020] 进一步的,同一换热风道组件的相邻换热风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换热风道与整机顶板和整机底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换热风道两侧的间隙形成回风通道。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离子风组件的收集极的一侧呈内凹球面使得收集极的任意一点与发生极的尖端保持相等的距离,尖端能更好的将新风空气电离并加速,收缩的弧面结构能对空气加速实现离子风动,电能转化效率更高;可替代传统风机,噪音低。并且离子风组件和换热风道组件互相交错排列,将二者有效的结合,离子风组件多次电离驱动空气电离加速,使整个离子风的流速更快,产生更大风量,带电荷的粉尘粒子经过收集极时被吸附净化,同时可以回收室内回风的热量,从而达到回收冷量、热量的目的,节约了能源,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室内温度的影响,且提高能源的使用率、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离子风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子风组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子风组件截面局部放大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道绝缘底座结构放大图;
[0028]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记载的前、后均以附图为准,仅用于明确位置关系,并不用于限定。
[0030]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
[0031]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子风组件100,包括:绝缘壳体1、发生极固定板2、发生极3、收集极固定板4和收集极5。
[0032] 如图1-2所示,所述绝缘壳体1由多块绝缘板体11拼接而成,形成一矩形框体。所述绝缘壳体1为所述离子风组件100的外壳,提到连接各元件的作用同时提供支撑基础。
[0033] 如图2-3所示,所述发生极固定板2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开放的一侧,所述发生极固定板2上开设有多个入风口21,每个所述入风口21中部设置有发生极固定支架22,所述发生极固定支架22末端与所述发生极固定板2连接,所述发生极固定支架22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发生极3的安装孔23。所述发生极固定板2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绝缘壳体1连接的螺纹孔。设置所述发生极固定支架22可以让新风不受阻挡的进入离子风组件100内并经过发生极3。所述安装孔23内可设置螺纹结构。所述入风口21的排列方式可以是任意的,优选的采用矩形阵列排布。所述发生极固定板2通过线路与供电设备的阴极连接。
[0034] 如图1-3所示,所述发生极3一端为针状尖端31,针状尖端31能更好将空气电离,所述发生极3另一端为连接端32,所述连接端32与所述发生极固定支架22的安装孔23连接,所述发生极3的连接端32可通过螺接或紧配合设置在所述发生极3安装孔23内。
[0035] 如图2-3所示,所述收集极固定板4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开放的另一侧,所述收集极固定板4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41,所述出风口41正对邻近的所述入风口21,两者的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出风口41用于将电离后的新风排出离子风组件100,所述发生极固定板2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绝缘壳体1连接的螺纹孔,所以收集极固定板4上设置有与收集极5连接的螺纹孔。所述收集极固定板4通过线路与供电设备的阳极连接。
[0036] 如图2-3所示,所述收集极5为环状体,多个所述收集极5分别设置在所述收集极固定板4上的出风口41上,所述收集极5中心的空洞与所述收集极固定板4的出风口41连接,所述收集极5与所述发生极3正对,两者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所述收集极5靠近所述发生极3一侧呈内凹球面,所述收集极5的内凹球面以发生极3尖端为圆心,收集极5的一侧呈内凹球面使得收集极5的任意一点与发生极3的尖端保持相等的距离,能更好的将离子加速,收缩的弧面结构能对空气加速,所述收集极5可通过螺接固定在收集极固定板4上。
[0037] 通过高电压的负极针形放电体(发生极3)放电,让周边空气电离带负电;发生极3与收集极5之前形成高压电场,电离后带负电的空气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由发生极3向收集极5运动产生离子风。多个离子风组件100可以并排设置,形成离子风阵,发生极3产生电晕释放大量带负电荷的电子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正电子与负电子发生碰撞形成一股正负电荷的气流。发生极3与收集极5之间形成一股电磁场,利用高度集中的电磁场,将空气中的颗粒离子化后的粒子继续撞击其它的灰尘细菌颗粒,使得所有经过腔体的灰尘颗粒都带电,随后通过电场的作用而驱动整个离子风的流动,从而增强风量与风速。
[0038] 如图4-5所示,一种应用上述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200,包括:整机顶板6、整机底板7、至少一组换热风道组件8和至少两组上述的离子风组件100,所述换热风道组件8与所述离子风组件100互相交错排列,每一组所述换热风道组件8两端分别对应一组所述离子风组件100,所述整机底板7设置在所述换热风道组件8和离子风组件100底部,所述整机顶板6设置在所述换热风道组件8和离子风组件100顶部,所述整机顶板6与整机底板7将所述换热风道组件8和离子风组件100连接成为一个整机。
[0039] 如图5-7所示,所述换热风道组件8包括:多个风道绝缘底座81和至少一个换热风道82,所述风道绝缘底座81中部设置有让离子风通过的开口,所述风道绝缘底座81的一侧与所述离子风组件100上的收集极固定板4或发生极固定板2螺接,所述风道绝缘底座81中部的开口与所述出风口41或入风口21连通,所述风道绝缘底座81的另一侧在开口处设置有矩形框状突起83,所述风道绝缘底座81在所述矩形框状突起8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贯通的定位凹槽84。
[0040] 如图5-7所示,所述换热风道82为两端连通的矩形管道结构,所述换热风道82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风道绝缘底座81连接,所述换热风道82的端部套设在所述矩形框状突起83上,并且嵌入到所述定位凹槽84中,每个所述换热风道82水平设置,所述换热风道82两端分别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所述风道绝缘底座81连接。
[0041] 如图5-7所示,同一换热风道组件8的相邻换热风道8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换热风道82与整机顶板6和整机底板7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换热风道82两侧的间隙形成回风通道9,室内回风穿过所述回风通道9,将热量传递通过换热风道82传递给电离新风,实现能量回收。
[0042] 本实施例中通过多次电离驱动空气电离加速,使整个离子风的流速更快,产生更大风量,带电荷的粉尘粒子经过收集极5时被吸附净化。
[004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离子风组件的收集极的一侧呈内凹球面使得收集极的任意一点与发生极的尖端保持相等的距离,尖端能更好的将新风空气电离并加速,收缩的弧面结构能对空气加速实现离子风动力,电能转化效率更高;可替代传统风机,噪音低。并且离子风组件和换热风道组件互相交错排列,将二者有效的结合,离子风组件多次电离驱动空气电离加速,使整个离子风的流速更快,产生更大风量,带电荷的粉尘粒子经过收集极时被吸附净化,同时可以回收室内回风的热量,从而达到回收冷量、热量的目的,节约了能源,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室内温度的影响,且提高能源的使用率、节能环保。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