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缆,导体和接线 / 电流承载能力 / 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

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

阅读:746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其包括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用于使第一数据线自动收卷的第一收卷组件、用于使第二数据线自动收卷的第二收卷组件、第一随动 电路 板、第二随动 电路板 、导电连接件和固定 基座 ,其利用两条数据线和两个收卷组件来实现数据线的收拉,使得用户可以自由的单独拉动数据线的一端,方便用户按照所需的长度进行拉伸,并且可以避免卡线。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随数据线同轴转动的随动电路板来实现两根数据线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可避免数据线在反复的拉伸收卷过程中扭转断裂,提高了两根数据线之间电连接的有效性和 稳定性 ,不仅可提高数据线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提高数据线 电流 承载能 力 。,下面是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数据线(11)、第二数据线(12)、用于使第一数据线(11)自动收卷的第一收卷组件(30)、用于使第二数据线(12)自动收卷的第二收卷组件(40)、第一随动电路板(21)、第二随动电路板(22)、导电连接件(70)和固定基座(80),所述第一收卷组件(30)和第二收卷组件(40)分别设于所述固定基座(80)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数据线(11)绕设于所述第一收卷组件(30)上;所述第二数据线(12)绕设于所述第二收卷组件(40)上;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21)设于所述第一收卷组件(30)上,并与所述第一数据线(11)电连接,该第一随动电路板(21)可随绕设于第一收卷组件(30)上的第一数据线(11)同轴转动;所述第二随动电路板(22)固定于所述第二收卷组件(40)上,并与所述第二数据线(12)电连接,该第二数据线(12)可随绕设于第二收卷组件(40)上的第二数据线(12)同轴转动;在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相向的一侧表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圆形的导电环(23),所述导电环(23)同心设置,其圆心与所述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的转动中心一致,所述导电连接件(70)设于所述固定基座(80)上,其分别与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的导电环(23)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70)包括若干金属弹片(71),在所述固定基座(80)上设有若干弹片孔(81),各金属弹片(71)的中部分别穿过各弹片孔(81),且各金属弹片(71)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基座(80)的两侧而分别与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上的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导电环(23)接触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金属弹片(71)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711),在各金属弹片(71)的端部上分别设有沿相反方向突出的凸起部(712),在所述固定基座(80)的设有弹片孔(81)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定位柱(82),各金属弹片(71)的定位孔(711)分别套设于固定基座(80)两侧表面上的定位柱(82)上,各金属弹片(71)两端的凸起部(712)分别朝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凸起而分别与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上的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导电环(23)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70)包括若干个金属珠(72),在所述固定基座(80)上设有若干个嵌设所述金属珠(72)的珠孔(890),各金属珠(72)分别设于所述珠孔(890)内而分别与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上的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导电环(23)接触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卷组件(30)包括第一旋转盘(31)、第一卷簧(32)和第一盖板(33),所述第一旋转盘(31)上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一凸台部(312),所述第一凸台部(312)内部中空而形成一端敞口的第一容置槽(313),所述第一旋转盘(31)与所述第一容置槽(313)同轴,所述第一数据线(11)盘绕于所述第一凸台部(312)上,所述第一卷簧(32)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313)内,所述第一卷簧(32)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旋转盘(31)连接,所述第一卷簧(32)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基座(80)连接,所述第一盖板(33)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置槽(313)的敞口端,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21)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盘(31)上并与所述第一凸台部(312)同轴,所述第一卷簧(32)和第一随动电路板(2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盖板(33)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21)位于所述第一旋转盘(31)和固定基座(80)之间;
所述第二收卷组件(40)包括第二旋转盘(41)、第二卷簧(42)和第二盖板(43),所述第二旋转盘(41)上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二凸台部(412),所述第二凸台部(412)内部中空而形成一端敞口的第二容置槽(413),所述第二旋转盘(41)与所述第二容置槽(413)同轴,所述第二数据线(12)盘绕于所述第二凸台部(412)上,所述第二卷簧(42)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413)内,所述第二卷簧(42)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旋转盘(41)连接,所述第二卷簧(42)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基座(80)连接,所述第二盖板(43)连接于所述第二容置槽(413)的敞口端,所述第二随动电路板(22)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盘(41)上并与所述第二凸台部(412)同轴,所述第二卷簧(42)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盖板(43)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随动电路板(22)位于所述第二旋转盘(41)和固定基座(80)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基座(80)的两侧表面上分别竖直设有第一转轴部(84)和第二转轴部(85),所述第一转轴部(84)和第二转轴部(85)同轴;所述第一旋转盘(31)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部(84)上并可绕第一转轴部(84)转动,所述第一凸台部(312)与所述第一转轴部(84)同轴;所述第二旋转盘(41)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部(85)上并可绕第二转轴部(85)转动,所述第二凸台部(412)与所述第二转轴部(85)同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凸台部(312)上设有第一入口(317)和第一出口(318),所述第一入口(317)、第一出口(318)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槽(313)贯通,所述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由所述第一入口(317)进入至所述第一容置槽(313)后由所述第一出口(318)引出而与第一随动电路板(21)电连接在一起;
在所述第二凸台部(412)上设有第二入口(417)和第二出口(418),所述第二入口(417)、第二出口(418)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槽(413)贯通,所述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由所述第二入口(417)进入至所述第二容置槽(413)后由所述第二出口(418)引出而与第二随动电路板(22)电连接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容置槽(313)内设有第一卷簧隔板(319)和第一数据线隔板(315),所述第一卷簧隔板(319)、第一数据线隔板(315)分别为竖直设置的弧形板,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槽(313)的内壁间隔而形成第一卷簧走线通道(316)和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3190),所述第一卷簧隔板(319)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数据线隔板(315)的端部相间隔,所述第一卷簧(32)设于所述第一卷簧隔板(319)和第一数据线隔板(315)内,所述第一卷簧(32)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转轴部(84)固接,所述第一卷簧(32)的活动端穿过所述第一卷簧走线通道(316)而反向弯折于所述第一卷簧隔板(319)上;所述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319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口(317)和第一出口(318)贯通,所述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入口(317)、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3190)、第一出口(318)而与第一随动电路板(21)焊接在一起;
在所述第二容置槽(413)内设有第二卷簧隔板(419)和第二数据线隔板(415),所述第二卷簧隔板(419)、第二数据线隔板(415)分别为竖直设置的弧形板,其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槽(413)的内壁间隔而形成第二卷簧走线通道(416)和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4190),所述第二卷簧隔板(419)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数据线隔板(415)的端部相间隔,所述第二卷簧(42)设于所述第二卷簧隔板(419)和第二数据线隔板(415)内,所述第二卷簧(42)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转轴部(85)固接,所述第二卷簧(42)的活动端穿过所述第二卷簧走线通道(416)而反向弯折于所述第二卷簧隔板(419)上;所述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419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口(417)和第二出口(418)贯通,所述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入口(417)、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4190)、第二出口(418)而与第二随动电路板(22)焊接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3190)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竖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防滑槽(3191),在所述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4190)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竖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防滑槽(419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基座(80)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线隔板(86)和第二导线隔板(87),所述第一导线隔板(86)和第二导线隔板(87)为竖直设置的弧形板,在所述固定基座(80)外罩设有壳体(90),在所述壳体(90)上设有第一抽线孔(91)和第二抽线孔(92),所述第一导线隔板(86)的端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抽线孔(91),所述第二导线隔板(87)的端部对应于所述第二抽线孔(92),所述第一数据线(11)的活动端沿所述第一导线隔板(86)穿过所述第一抽线孔(91)而设于所述壳体(90)外;所述第二数据线(12)的活动端沿所述第二导线隔板(87)穿过所述第二抽线孔(92)而设于所述壳体(90)外;在所述第一凸台部(312)与所述壳体(90)之间设有用于使第一数据线(11)止停于当前抽拉位置的第一止停滚珠(101),在所述第二凸台部(412)与所述壳体(90)之间设有用于使第二数据线(12)止停于当前抽拉位置的第二止停滚珠(102)。

说明书全文

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数据线的使用越来越多,用户拥有的数据线也越来越多。日常使用时,数据线相当容易与其他线材缠绕在一起,例如与其他数据线缠绕在一起,与机线缠绕在一起等。当各种线材缠绕在一起时,其不仅造成混乱和不美观,还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因此,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可伸缩的数据线,使用时,可以将数据线拉出进行使用,当不需使用时,数据线可以自动收卷,从而可避免数据线缠绕等问题。
[0003] 现有的这种可伸缩的数据线,通常都是双向或单向双线拉伸,其内部是一个收卷盘带动一根完整的数据线进行收卷,其使用时,数据线的两端会同时收卷或同时拉出,这种数据线装置,用户无法按照所需的长度进行拉伸,无法单独拉伸一端;另一方面,这种双线拉伸的方式,很容易产生内部卡线的问题,导致损坏整个装置。【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用于使第一数据线自动收卷的第一收卷组件、用于使第二数据线自动收卷的第二收卷组件、第一随动电路板、第二随动电路板、导电连接件和固定基座,所述第一收卷组件和第二收卷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固定基座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数据线绕设于所述第一收卷组件上;所述第二数据线绕设于所述第二收卷组件上;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收卷组件上,并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电连接,该第一随动电路板可随绕设于第一收卷组件上的第一数据线同轴转动;所述第二随动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收卷组件上,并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电连接,该第二数据线可随绕设于第二收卷组件上的第二数据线同轴转动;在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和第二随动电路板相向的一侧表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圆形的导电环,所述导电环同心设置,其圆心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的转动中心一致,所述导电连接件设于所述固定基座上,其分别与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和第二随动电路板的导电环接触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若干金属弹片,在所述固定基座上设有若干弹片孔,各金属弹片的中部分别穿过各弹片孔,且各金属弹片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基座的两侧而分别与第一随动电路板和第二随动电路板上的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导电环接触连接。
[0007] 进一步地,在各金属弹片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在各金属弹片的端部上分别设有沿相反方向突出的凸起部,在所述固定基座的设有弹片孔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定位柱,各金属弹片的定位孔分别套设于固定基座两侧表面上的定位柱上,各金属弹片两端的凸起部分别朝第一随动电路板和第二随动电路板凸起而分别与第一随动电路板和第二随动电路板上的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导电环接触。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若干个金属珠,在所述固定基座上设有若干个嵌设所述金属珠的珠孔,各金属珠分别设于所述珠孔内而分别与第一随动电路板和第二随动电路板上的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导电环接触连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卷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盘、第一卷簧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旋转盘上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一凸台部,所述第一凸台部内部中空而形成一端敞口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旋转盘与所述第一容置槽同轴,所述第一数据线盘绕于所述第一凸台部上,所述第一卷簧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一卷簧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旋转盘连接,所述第一卷簧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所述第一盖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敞口端,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盘上并与所述第一凸台部同轴,所述第一卷簧和第一随动电路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盖板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旋转盘和固定基座之间;所述第二收卷组件包括第二旋转盘、第二卷簧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二旋转盘上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二凸台部,所述第二凸台部内部中空而形成一端敞口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旋转盘与所述第二容置槽同轴,所述第二数据线盘绕于所述第二凸台部上,所述第二卷簧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卷簧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旋转盘连接,所述第二卷簧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所述第二盖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敞口端,所述第二随动电路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盘上并与所述第二凸台部同轴,所述第二卷簧和第二随动电路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盖板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随动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旋转盘和固定基座之间。
[0010] 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基座的两侧表面上分别竖直设有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所述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同轴;所述第一旋转盘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部上并可绕第一转轴部转动,所述第一凸台部与所述第一转轴部同轴;所述第二旋转盘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部上并可绕第二转轴部转动,所述第二凸台部与所述第二转轴部同轴。
[0011]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凸台部上设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贯通,所述第一数据线的连接端由所述第一入口进入至所述第一容置槽后由所述第一出口引出而与第一随动电路板电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二凸台部上设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入口、第二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贯通,所述第二数据线的连接端由所述第二入口进入至所述第二容置槽后由所述第二出口引出而与第二随动电路板电连接在一起。
[0012]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设有第一卷簧隔板和第一数据线隔板,所述第一卷簧隔板、第一数据线隔板分别为竖直设置的弧形板,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内壁间隔而形成第一卷簧走线通道和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所述第一卷簧隔板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数据线隔板的端部相间隔,所述第一卷簧设于所述第一卷簧隔板和第一数据线隔板内,所述第一卷簧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转轴部固接,所述第一卷簧的活动端穿过所述第一卷簧走线通道而反向弯折于所述第一卷簧隔板上;所述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贯通,所述第一数据线的连接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入口、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第一出口而与第一随动电路板焊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设有第二卷簧隔板和第二数据线隔板,所述第二卷簧隔板、第二数据线隔板分别为竖直设置的弧形板,其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内壁间隔而形成第二卷簧走线通道和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所述第二卷簧隔板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数据线隔板的端部相间隔,所述第二卷簧设于所述第二卷簧隔板和第二数据线隔板内,所述第二卷簧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转轴部固接,所述第二卷簧的活动端穿过所述第二卷簧走线通道而反向弯折于所述第二卷簧隔板上;所述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贯通,所述第二数据线的连接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入口、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第二出口而与第二随动电路板焊接在一起。
[0013]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竖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防滑槽,在所述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竖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防滑槽。
[0014] 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基座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线隔板和第二导线隔板,所述第一导线隔板和第二导线隔板为竖直设置的弧形板,在所述固定基座外罩设有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抽线孔和第二抽线孔,所述第一导线隔板的端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抽线孔,所述第二导线隔板的端部对应于所述第二抽线孔,所述第一数据线的活动端沿所述第一导线隔板穿过所述第一抽线孔而设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数据线的活动端沿所述第二导线隔板穿过所述第二抽线孔而设于所述壳体外;在所述第一凸台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用于使第一数据线止停于当前抽拉位置的第一止停滚珠,在所述第二凸台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用于使第二数据线止停于当前抽拉位置的第二止停滚珠。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利用两条数据线和两个收卷组件来实现数据线的收拉,使得用户可以自由的单独拉动数据线的一端,方便用户按照所需的长度进行拉伸,并且可以避免卡线。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采用随数据线同轴转动的随动电路板来实现两根数据线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可避免数据线在反复的拉伸收卷过程中扭转断裂,提高了两根数据线之间电连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不仅可提高数据线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提高数据线电流承载能。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具有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的特点,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8] 图3是实施例1的纵剖视图。
[0019]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 图5是实施例2的纵剖视图。
[0021] 图6是实施例1的横剖视图。
[0022] 图7是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是实施例2的固定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9是实施例1的固定基座与金属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0是第一旋转盘、固定基座、第一随动电路板、第一盖板的装配示意图。
[0026] 图11是第一旋转盘、固定基座、第一随动电路板、第一盖板、第二旋转盘的装配示意图。
[0027] 其中,第一数据线11、第二数据线12、连接端子13、连接线缆14、第一随动电路板21、第二随动电路板22、导电环23、焊点24、第一收卷组件30、第一旋转盘31、第一圆盘部
311、第一凸台部312、第一容置槽313、第一轴孔314、第一数据线隔板315、第一卷簧走线通道316、第一入口317、第一出口318、第一卷簧隔板319、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3190、第一防滑槽 3191、第一卷簧32、第一盖板33、第二收卷组件40、第二旋转盘41、第二圆盘部411、第二凸台部412、第二容置槽413、第二轴孔414、第二数据线隔板415、第二卷簧走线通道416、第二入口417、第二出口418、第二卷簧隔板419、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4190、第二防滑槽4191、第二卷簧 42、第二盖板43、导电连接件70、金属弹片71、定位孔711、凸起部712、金属珠72、固定基座80、弹片孔81、定位柱82、主体部83、第一转轴部 84、第二转轴部85、第一导线隔板
86、第二导线隔板87、螺孔88、插孔 89、珠孔890、壳体90、第一抽线孔91、第二抽线孔92、装饰板93、第一止停滚珠101、第二止停滚珠1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0029] 实施例1
[0030]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的主要要点在于,其设有两根数据线和两个收卷组件,每根数据线可以单独拉动和收卷,且两根数据线之间通过巧妙的电路结构实现导通连接,可避免数据线因反复抽拉收卷而扭转断裂,可提高数据线之间电路连接的稳定性和电流承载能力
[0031] 如图1、图2、图3所示,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包括第一数据线11、第二数据线12、第一收卷组件30、第二收卷组件40、第一随动电路板21、第二随动电路板22、导电连接件70、固定基座80、壳体90和止停滚珠100。
[0032]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可以是相同型号的数据线,也可以是不同型号的数据线,其分别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端子13和一根连接线缆14。所述连接端子13可以是常规连接端子13中的一种或多种,如Type  C公座端子、Type  C母座端子、Lightning公座端子、Lightning 母座端子、USB母座端子、USB公座端子等。所述连接线缆14与所述连接端子13的连接参考公知技术。所述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线缆
14,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端子13,一端为裸端,其分别用于与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子13,和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子
13,优选为一个为母座端子,一个为公座端子。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13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线缆14,内部分别包括四根线芯,其中两根供电,两根传输数据。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线缆14内部线芯的数量可参考公知技术进行设置,例如,也可设置两根线芯。为方便描述,所述第一数据线11、第二数据线12的设有连接端子13 的一端称为活动端,其未设有连接端子13的一端称为连接端。
[0033]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21用于跟随第一数据线11同轴转动,以保持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不被扭转失效。所述第二随动电路板22用于跟随第二数据线12同轴转动,以保持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不被扭转失效。为方便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在转动过程中保持电连接,在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的一侧表面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导电环23。所述导电环23分别呈圆环状,其同心设置,并且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导电环23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内部的线芯数量相关,其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的内部设有4根线芯,因此,在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21、第二随动电路板22的表面上分别设有4个导电环23。所述导电环23由导电材料制成,其起导电连接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环23为环。
[0034] 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本实施例中,其优选为圆板状。
[0035] 如图2所示,为方便连接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在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上分别设有四个焊点24。各焊点24分别与各导电环23连通。所述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的内部四根线芯,分别与相应的焊点24焊接在一起,便可分别与各导电环23连通。
[0036]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导电连接件70用于导通连接第一随动电路板 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更具体的,所述导电连接件70用于导通连接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上的各导电环23,以使得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之间实现电连接。
[0037]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9所示,所述导电连接件70选用若干金属弹片 71来实现。
[0038] 如图9所示,所述金属弹片71用于一一连接同一圆周处的导电环23以连通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所述金属弹片71的数量与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内部的线芯数量相关,其数量应不小于第一数据线11和/或第二数据线12内部的线芯数量,其具体数量可根据需要而设置。由于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上分别设有4个导电环23,因此,所述金属弹片71至少设有4个。本实施例中,为加强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所述金属弹片71设有16个,其分为四组,每组中的4个金属弹片71分别与同一圆周上的导电环23接触导通。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弹片71也可设置为一组,即4个金属弹片。当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内部的线芯数量为2时,所述金属弹片71至少设置2个。当金属弹片71的数量增加时,例如按组增加,可以使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之间的电连接关系更稳定,并且可提高电流传输能力,用于传输更大电流。
[0039] 如图9所示,所述金属弹片71呈长条状,其中部弯折,以利于穿过固定基座80上的弹片孔81而位于固定基座80的两侧。为方便固定,在所述金属弹片71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711,其用于套设固定基座80的定位柱82上而防止脱落。在所述金属弹片71的两端分别设于沿相反方向突出的凸起部712,其用于与导电环23接触导通。
[0040] 如图9所示,为方便固定所述金属弹片71,以实现第一随动电路板21 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之间的电路导通,在所述固定基座80上设有数量与所述金属弹片71数量一致的弹片孔81。所述弹片孔81的大小可使得所述金属弹片71从中穿过。所述弹片孔81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而设置。为方便固定所述金属弹片71,在所述固定基座80的设有弹片孔81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定位柱82,位于同一弹片孔81两侧的定位柱82,其位置错开,从而使得各金属弹片71可套设在两个定位柱82上而对应于同一圆周处的导电环23。
[0041] 安装时,如图9所示,各金属弹片71的中部穿过所述弹片孔81,金属弹片71的定位孔711套设于相应的定位柱82上,使得金属弹片71的两端分别位于固定基座80相对的两侧,且金属弹片71两端的凸起部712分别朝向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而可与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上的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导电环23接触。
[0042] 如图3所示,通过在固定基座80上设置若干个金属弹片71,通过金属弹片71与导电环23的接触,便可以将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上同一圆周处的导电环23连通,进而连通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
[0043] 如图2、图3、图9所示,为方便安装所述第一收卷组件30、第二收卷组件40及方便抽拉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抽拉,所述固定基座80 被构造成包括圆盘状的主体部83、第一转轴部84、第二转轴部85、第一导线隔板86和第二导线隔板87。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83、第一转轴部 84、第二转轴部85、第一导线隔板86和第二导线隔板87一体成型。
[0044]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转轴部84和第二转轴部85呈圆柱状,其同轴设置,其分别竖直设于所述主体部83相对的两侧表面的中央。为方便通过螺钉固定壳体90,在所述第一转轴部84和第二转轴部85的端部上分别设有轴向的螺孔88。为方便固定第一卷簧32和第二卷簧42,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转轴部84和第二转轴部85上设有沿径向设置的插孔89,所述插孔89由其端部沿其轴向而贯通至另一端。
[0045] 如图2、9所示,所述第一导线隔板86和第二导线隔板87设于所述主体部83的边缘处,其分别位于主体部83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线隔板 86和第二导线隔板87分别为竖直设置的弧板。所述第一导线隔板86和第二导线隔板87相对设置,其用于导线,以方便抽拉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
[004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部84和第二转轴部85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导线隔板86和第二导线隔板87呈中心对称设置。
[0047] 所述第一收卷组件30用于使第一数据线11自动收卷,所述第二收卷组件40用于使第二数据线12自动收卷。
[0048]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收卷组件30包括第一旋转盘31、第一卷簧32和第一盖板33。
[0049] 如图2、图7、图11、图10所示,所述第一旋转盘31包括包括第一圆盘部311和第一凸台部312。所述第一凸台部312呈空心的圆柱状,其内部中空而形成一端敞口的第一容置槽313。所述第一圆盘部311设于所述第一凸台部312的边缘处。所述第一圆盘部311与第一凸台部312一体成型。为方便转动,在所述第一凸台部312的中心设有第一轴孔314,该第一轴孔 314的尺寸与所述第一转轴部84的尺寸相匹配,其可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部84上。为方便安装所述第一盖板33和第一随动电路板21,在所述第一容置槽313的敞口端处设有第一台阶,在所述第一台阶外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呈环状,并同心设置。为使第一数据线11与第一随动电路板21连接,在所述第一凸台部312上设有第一入口317和第一出口318。所述第一入口317和第一出口318间隔设置,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槽313贯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口317和第一出口318设于所述第一凸台部312的圆周侧壁上,并扩展至第一圆盘部311。此外,在所述第一容置槽313内设有第一卷簧隔板319和第一数据线隔板315。所述第一卷簧隔板319、第一数据线隔板315分别为竖直设置的弧形板,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盘3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卷簧隔板319与所述第一容置槽313的内壁间隔而形成第一卷簧走线通道316;所述第一数据线隔板315与所述第一容置槽313的内壁间隔而形成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3190。所述第一卷簧隔板319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数据线隔板315的端部相间隔。其中,第一数据线隔板3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口317和第一出口318贯通。为避免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松动,在所述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3190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竖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防滑槽319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滑槽3191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313的朝向第一数据线隔板315的内壁上,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滑槽3191也可设于所述第一数据线隔板315 的朝向第一容置槽313的内壁上。
[0050] 安装时,如图3、图10所示,所述第一旋转盘31套设于所述固定基座 80上,第一旋转盘31的第一轴孔314与第一转轴部84对应,以使得第一旋转盘31可绕第一转轴部84转动。所述第一旋转盘31的敞口端朝向所述固定基座80。所述第一卷簧32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
313内,具体的,其设于所述第一数据线隔板315和第一卷簧隔板319之间,该第一卷簧32的固定端插装于所述第一转轴部84的插孔89内而与第一转轴部84固定连接,该第一卷簧32的活动端穿过所述第一卷簧走线通道316而反向弯折于所述第一卷簧隔板319上,从而与第一旋转盘31联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盖板33呈圆板状,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313的敞口端,其固定于第一台阶处而封住所述第一容置槽313,以使得第一卷簧32被相对封闭在第一容置槽313内。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21固定于第一旋转盘31的第二台阶处,其位于第一盖板33与固定基座80之间。如图3、图10所示,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21的直径大于第一盖板33的直径,从而使得第一随动电路板21可暴露在第一入口317和第一出口318处,从而方便与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11盘绕于第一凸台部312的外侧,其与第一凸台部312同轴设置。如图6、图10所示,第一数据线11 的连接端穿过第一入口
317,并穿过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3190而由第一出口318引出,并与第一随动电路板21的焊点24焊接在一起。第一数据线 11的活动端沿固定基座80的第一导线隔板86进行设置而延伸至壳体90外。这样,便可使得第一数据线11与第一旋转盘31同轴设置,第一旋转盘31 与第一卷簧32联动连接,而第一随动电路板21固定于第一旋转盘31上而可随第一旋转盘31同步转动,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与第一随动电路板 21电连接在一起。当第一数据线11被抽拉后,第一卷簧32受力,当第一数据线11失去拉力时,第一卷簧32复位而带动第一旋转盘31转动以使得第一数据线11收卷,而第一旋转盘31转动时,第一随动电路板21随第一旋转盘
31转动,因而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和第一随动电路板21之间的连接,相对静止,因而不会导致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产生扭转失效等问题。而且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被卡持在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3190内,且第一数据线走线通道3190内壁上设有第一防滑槽3191,因而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可相对第一旋转盘31静止不动,其不会被抽拉动,可避免第一数据线11因抽拉而与第一随动连接板之间的焊接失效。
[0051] 如图2、图3、图11所示,所述第二收卷组件40的结构与第一收卷组件30的结构、原理基本一致,其与第一收卷组件30分别设于固定基座80 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收卷组件40包括第二旋转盘41、第二卷簧42和第二盖板43。
[0052] 如图2、图3、图11所示,所述第二旋转盘41包括包括第二圆盘部411 和第二凸台部412。所述第二凸台部412呈空心的圆柱状,其内部中空而形成一端敞口的第二容置槽413。
所述第二圆盘部411设于所述第二凸台部 412的边缘处。所述第二圆盘部411与第二凸台部
412一体成型。为方便转动,在所述第二凸台部412的中心设有第二轴孔414,该第二轴孔414的尺寸与所述第二转轴部85的尺寸相匹配,其可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部85上。为方便安装所述第二盖板43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在所述第二容置槽413 的敞口端处设有第二台阶,在所述第二台阶外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和第二台阶呈环状,并同心设置。为使第二数据线12与第二随动电路板 22连接,在所述第二凸台部412上设有第二入口417和第二出口418。所述第二入口417和第二出口418间隔设置,其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槽413 贯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入口417和第二出口418设于所述第二凸台部412的圆周侧壁上,并扩展至第二圆盘部411。此外,在所述第二容置槽 413内设有第二卷簧隔板419和第二数据线隔板415。所述第二卷簧隔板419、第二数据线隔板415分别为竖直设置的弧形板,其分别与所述第二旋转盘 4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卷簧隔板419与所述第二容置槽413的内壁间隔而形成第二卷簧走线通道416;所述第二数据线隔板415与所述第二容置槽 413的内壁间隔而形成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4190。所述第二卷簧隔板419 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数据线隔板
415的端部相间隔。其中,第二数据线隔板4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口417和第二出口
418贯通。为避免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松动,在所述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4190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竖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防滑槽419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滑槽 4191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413的朝向第二数据线隔板415的内壁上,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滑槽4191也可设于所述第二数据线隔板415的朝向第二容置槽413的内壁上。
[0053] 安装时,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旋转盘41套设于所述固定基座80上,第二旋转盘41的第二轴孔414与第二转轴部85对应,以使得第二旋转盘 41可绕第二转轴部85转动。所述第二旋转盘41的敞口端朝向所述固定基座80。所述第二卷簧42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413内,具体的,其设于所述第二数据线隔板415和第二卷簧隔板419之间,该第二卷簧42的固定端插装于所述第二转轴部85的插孔89内而与第二转轴部85固定连接,该第二卷簧42的活动端穿过所述第二卷簧走线通道416而反向弯折于所述第二卷簧隔板419上,从而与第二旋转盘41联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盖板43 呈圆板状,其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413的敞口端,其固定于第二台阶处而封住所述第二容置槽413,以使得第二卷簧42被封闭在第二容置槽413内。所述第二随动电路板22固定于第二旋转盘41的第二台阶处,其位于第二盖板43与固定基座80之间。所述第二随动电路板22的直径大于第二盖板 43的直径,从而使得第二随动电路板22可暴露在第二入口417和第二出口 418处,从而方便与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12 盘绕于第二凸台部412的外侧,其与第二凸台部412同轴设置。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穿过第二入口417,并穿过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4190而由第二出口418引出,并与第二随动电路板22的焊点24焊接在一起。第二数据线12的活动端沿固定基座80的第二导线隔板87进行设置而延伸至壳体 90外。这样,便可使得第二数据线12与第二旋转盘41同轴设置,第二旋转盘41与第二卷簧42联动连接,而第二随动电路板22固定与第二旋转盘 41上而可随第二旋转盘41同步转动,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与第二随动电路板22电连接在一起。当第二数据线12被抽拉后,第二卷簧42受力,当第二数据线12失去拉力时,第二卷簧42复位而带动第二旋转盘41转动以使得第二数据线12收卷,而第二旋转盘41转动时,第二随动电路板22 随第二旋转盘41转动,因而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 之间的连接,相对静止,因而不会导致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产生扭转失效等问题。
而且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被卡持在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4190 内,且第二数据线走线通道4190内壁上设有第二防滑槽4191,因而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可相对第二旋转盘41静止不动,其不会被抽拉动,可避免第二数据线12因抽拉而与第二随动连接板之间的焊接失效。
[0054]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壳体90设于所述第一收卷组件30和第二旋转组件40外,其将第一收卷组件30、第二旋转组件40、固定基座80包覆于其内部。在所述壳体90上设有第一抽线孔91和第二抽线孔92。所述第一抽线孔91与第一导线隔板86的端部相对应,所述第二抽线孔92与第二导线隔板87的端部相对应。
[0055] 如图1、图3所示,当所述第一数据线11的活动端沿第一导线隔板86 设置时,第一数据线11的活动端由第一抽线孔91而延伸至壳体90外。所述第一抽线孔91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子13的大小,因此,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子13可被限制在壳体90外。
[0056] 如图1、图3所示,当所述第二数据线12的活动端沿第二导线隔板87 设置时,第二数据线12的活动端沿第二抽线孔92而延伸至壳体90外。所述第二抽线孔92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子13的大小,因此,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子13可被限制在壳体90外。
[0057]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壳体90通过螺钉与固定基座80的第一转轴部 84、第二转轴部85固定连接。为增强美观,可在壳体90的安装螺钉的位置处设置装饰板93,利用装饰板93遮盖住螺钉。所述装饰板93的设置,可参考公知技术。
[0058] 如图3所示,为方便第一数据线11、第二数据线12抽拉时自动止停于当前抽拉的位置,在所述第一旋转盘31与壳体90之间设有第一止停滚珠 101,在所述第二旋转盘41与壳体90之间设有第二止停滚珠102。所述第一止停滚珠101、第二止停滚珠102的设置及原理,为公知技术,其可参考公知技术,其通常在第一旋转盘31、第二旋转盘41或壳体90上设有止停回槽,第一止停滚珠101和第二止停滚珠102分别在止停回槽内滚动。
[0059] 藉此,便形成了本实施例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第一收卷组件30和第二收卷组件40分别设于固定基座80相对的两侧,且第一旋转盘31、第二旋转盘41可绕固定基座80同轴转动;第一卷簧32设于第一旋转盘31内并与其联动连接,第二卷簧42设于第二旋转盘41内并与其联动连接;第一随动电路板21固定于第一旋转盘31上并可随之同步转动,第二随动电路板22固定于第二旋转盘41上并可随之同步转动,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分别位于固定基座80相对的两侧,且在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相对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同心设置的导电环23,固定基座80上设置的金属弹片71则可分别与两侧的导电环23接触导通,从而连通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导电环23;第一数据线11盘绕于第一旋转盘31上,并与第一随动电路板21焊接在一起,第二数据线 12盘绕于第二旋转盘41上,并与第二随动电路板22焊接在一起,这样,第一数据线11、第一随动电路板21、金属弹片71、第二随动电路板22、第二数据线12之间便连通在一起,从而可用于传输数据和充电。
[0060] 使用时,用户可单独抽拉第一数据线11或第二数据线12的活动端。当第一数据线11或第二数据线12被抽拉时,在第一止停滚珠101或第二止停滚珠102的作用下,第一数据线11或第二数据线12可止停于当前抽拉的位置。当需要收卷以收纳数据线时,快速抽动数据线并快速放手,此时,第一卷簧32或第二卷簧42复位而带动第一旋转盘31或第二旋转盘
41转动,以使得第一数据线11或第二数据线12自动收卷。在这个过程中,第一随动电路板21或第二随动电路板22随第一旋转盘31或第二旋转盘41 同步转动,由于设有导电环23,因此,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之间可一直保持连通;而第一随动电路板21随第一旋转盘31的转动,则可使其始终保持固定不变的连接状态,从而避免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端与第一旋转盘31之间因反复扭转而失效;同理,第二随动电路板22随第二旋转盘41的转动,则可使其始终保持固定不变的连接状态,从而避免第二数据线12的连接端与第二旋转盘41之间因反复扭转而失效。
[0061] 本实施例的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不仅可以单独抽拉任一数据线,而且可以保持数据线之间的电路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可避免数据线因反复抽拉而扭转失效的问题,其可大大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0062] 实施例2
[0063]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同实施1,所不同的是,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导电连接件70选用若干个金属珠72,相应的,实施例1中的固定基座80上未设有弹片孔81,而是设置有珠孔890。
[0064] 所述金属珠7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设置,由于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上分别设有4个导电环23,因此,所述金属珠72至少设有4个。本实施例中,为加强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所述金属珠72设有16个,其分为四组,每组中的4 个金属珠72分别与同一圆周上的导电环23接触导通。
[0065] 相应的,为方便嵌设所述金属珠72,以实现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之间的电路导通,如图8所示,在所述固定基座80上设有数量与所述金属珠72数量一致的珠孔890。当所述金属珠72嵌设于所述主控内时,所述金属珠72的两端分别突出于所述珠孔
890,从而方便与固定基座80两侧的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上的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导电环23接触导通。
[0066] 如图5所示,通过在固定基座80上设置若干个金属珠72,通过金属珠 72与导电环23的接触,便可以将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 上同一圆周处的导电环23连通,进而连通第一数据线11和第二数据线12。
[0067] 实施例3
[0068]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述第一随动电路板21 和第二随动电路板22可根据需要而叠加设置若干组,以增强第一数据线11 和第二数据线12的电流承载能力。例如,可在固定基座80的两侧分别设置三个第一随动电路板21和三个第二随动电路板22。
[0069]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