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聚合物和橡胶 / 合成树脂 / 一种水性漆研磨装置

一种性漆研磨装置

阅读:489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性漆研磨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水 性漆 研磨 装置,包括底座和磨筒,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沿纵向的半圆形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滑动设有一开口的驱动环,所述驱动环的开口两端分别伸出底座的上表面并与研磨筒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环的内侧设有一由第一 电机 驱动的驱动 齿轮 ,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环的内环面 啮合 构成齿轮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电机的控制 信号 输入端电连接到一 控制器 的 控制信号 输出端并由该控制器控制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水性聚 氨 酯 合成 树脂 原料的 破碎 研磨充分,还能彻底清除内罩中的原料残留,还能防止因电控 阀 误开而导致的清洗液飞溅。,下面是一种性漆研磨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性漆研磨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研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部靠近底座上表面的位置开设有沿纵向的半圆形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滑动设有一开口的驱动环,所述驱动环的开口两端分别伸出底座的上表面并与研磨筒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环的内环面均匀分布有复数个驱动齿,所述驱动环的内侧设有一由第一电机驱动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环的内环面啮合构成齿轮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到一控制器控制信号输出端并由该控制器控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漆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研磨筒的内顶部固定有内罩,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入研磨筒内的一端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有螺旋状翻动条,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入研磨筒内的一端还套设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靠近内罩内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一刷子,所述内罩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研磨筒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研磨筒的上侧设有与内罩内部连通的进料口和加水口;
所述第二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并由该控制器控制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漆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研磨筒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对应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靠近研磨筒内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二刷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性漆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刷子远离第二固定环的一侧与第二过滤板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性漆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三转轴与研磨筒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漆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刷子远离第一固定环的一侧与第一过滤板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漆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动条的外侧表面上等间隔设有复数个凸棱,所述凸棱的外表面为平滑的向外凸起的圆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漆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的下表面设有一用于测量研磨筒倾斜度的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有一电控
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控阀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性漆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上还设有一报警模,所述报警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指示灯和/或蜂鸣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漆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槽的底面的两侧设有配合驱动环侧面的U型限位部,所述驱动槽的底面间隔设置有复数排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驱动环的外环面滚动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性漆研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漆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卧式大多通过研磨介质来对物料进行破碎研磨,通过改变添加的研磨介质的大小,可以改变研磨的物料的粒度,在水性漆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水性漆的主要原料为水性聚合成树脂,和合成树脂是一种高分子量的固体、半固体或假(准)固体的有机物质,受应时有流动倾向,常具有软化或熔融范围并在破裂时呈贝壳状的性质,一般对水性聚氨酯合成树脂的破碎研磨,容易造成水性聚氨酯合成树脂粘附在研磨筒内,浪费了大量原料。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性漆研磨装置。
[0004]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性漆研磨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研磨筒,所述底座的内部靠近底座上表面的位置开设有沿纵向的半圆形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滑动设有一开口的驱动环,所述驱动环的开口两端分别伸出底座的上表面并与研磨筒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环的内环面均匀分布有复数个驱动齿,所述驱动环的内侧设有一由第一电机驱动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环的内环面啮合构成齿轮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到一控制器控制信号输出端并由该控制器控制工作。
[000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研磨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研磨筒的内顶部固定有内罩,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入研磨筒内的一端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有螺旋状翻动条,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入研磨筒内的一端还套设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靠近内罩内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一刷子,所述内罩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研磨筒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研磨筒的上侧设有与内罩内部连通的进料口和加水口;
[0006] 所述第二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并由该控制器控制工作。
[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研磨筒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对应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靠近研磨筒内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二刷子。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刷子远离第二固定环的一侧与第二过滤板接触
[0009]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三转轴与研磨筒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001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刷子远离第一固定环的一侧与第一过滤板接触。
[001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翻动条的外侧表面上等间隔设有复数个凸棱,所述凸棱的外表面为平滑的向外凸起的圆弧面。
[001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研磨筒的下表面设有一用于测量研磨筒倾斜度的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有一电控
[0013] 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控阀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0014]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研磨筒上还设有一报警模,所述报警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0015]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指示灯和/或蜂鸣器。
[001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槽的底面的两侧设有配合驱动环侧面的U 型限位部,所述驱动槽的底面间隔设置有复数排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驱动环的外环面滚动连接。
[0017]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8]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环,能够在研磨之后对研磨筒及内罩进行充分清洗,通过在加水口中加水后控制驱动环正向和反向交替转动,实现研磨筒两端交替升降,且研磨筒两端的升降线性联动,不但能够彻底清除研磨筒及内罩中粘附的水性漆,尤其是靠近第二电机一侧的水性漆,提高清洁效果,而且能够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0019]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刷子能够对第一过滤板进行清洁,防止第一过滤板堵塞,第二刷子能够对第二过滤板进行清洁,防止第二过滤板堵塞;
[0020]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翻动条的外侧表面上设置凸棱,能够对水性聚氨酯合成树脂原料的破碎研磨更充分;
[0021]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出料口设置电控阀,并在研磨筒的下表面设置角度传感器,从而确保只有在第二出料口一侧位于下方时,电控阀才能打开,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在升降清洗过程中电控阀打开,进而避免研磨筒内的清洗液因电控阀打开而四处飞溅;
[0022] 5.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报警模块,在第二出料口没有位于下方而电控阀打开时发出报警,从而及时通知工人暂停清洗并进行调试维护。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研磨装置中研磨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驱动环与驱动槽的剖面示意图。
[0026] 其中:1、底座;2、研磨筒;3、驱动槽;4、驱动环;5、第一电机;6、驱动齿轮;7、第二电机;8、第一转轴;9、内罩;10、连接杆;11、翻动条;12、第一固定环;13、第一刷子;14、第一过滤板;15、第二过滤板;16、第一齿轮;17、第二转轴;18、第二齿轮;19、第二固定环; 20、第二刷子;21、第三齿轮;22、控制器;23、角度传感器;24、电控阀;25、报警模块;26、U型限位部;27、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8] 实施例一:
[0029] 参见图1至3所示,一种水性漆研磨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上的研磨筒2,所述底座的内部靠近底座上表面的位置开设有沿纵向的半圆形的驱动槽3,所述驱动槽内滑动设有一开口的驱动环4,所述驱动环的开口的圆弧长度占驱动环的圆弧长度的1/4,所述驱动环的开口两端分别伸出底座的上表面并与研磨筒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构成转动结构,所述驱动环的内环面均匀分布有复数个驱动齿,所述驱动环的内侧设有一由第一电机5驱动的驱动齿轮6,所述驱动齿轮套接在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环的内环面啮合构成齿轮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到一控制器2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并由该控制器控制工作。
[0030] 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套接在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且第一转轴与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拧紧方向与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研磨筒的内顶部经焊接固定有内罩 9,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入研磨筒内的一端通过多个连接杆10连接有螺旋状翻动条11,其中,所述连接杆与第一转轴之间以及连接杆与螺旋状翻动条之间均采用焊接固定;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入研磨筒内的一端还套设有第一固定环12,所述第一固定环靠近内罩内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一刷子13,所述第一固定环经螺栓固定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刷子经螺栓固定在第一固定环上,所述内罩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内侧壁上经螺栓固定有第一过滤板14,所述研磨筒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的内侧壁上经螺栓固定有第二过滤板15,所述研磨筒的上侧设有与内罩内部连通的进料口和加水口;
[0031] 所述第二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并由该控制器控制工作。
[003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上经螺栓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16,所述研磨筒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上经螺栓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对应的第二齿轮18,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经螺栓固定套设有第二固定环19,所述第二固定环靠近研磨筒内侧壁的一侧经螺栓固定设有第二刷子20。
[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刷子远离第二固定环的一侧与第二过滤板接触,从而保证第二刷子能够有效清洁第二过滤板。
[003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有第三齿轮21,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三转轴与研磨筒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经螺栓固定在第三转轴上。
[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刷子远离第一固定环的一侧与第一过滤板接触,从而保证第一刷子能够有效清洁第一过滤板。
[0036] 本实施例中,所述翻动条的外侧表面上等间隔设有复数个凸棱,所述凸棱的外表面为平滑的向外凸起的圆弧面,所述凸棱与翻动条为一体结构。
[0037] 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筒的下表面经螺栓固定设有一用于测量研磨筒倾斜角度的角度传感器23,所述第二出料口处经螺栓固定设有一电控阀 24,该电控阀与第二出料口密封连接;
[0038] 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控阀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0039] 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筒上还设有一报警模块25,所述报警可通过螺栓固定在研磨筒的上表面上,所述报警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0040] 具体地,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指示灯和/或蜂鸣器。
[0041]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槽的底面的两侧设有配合驱动环侧面的U型限位部26,所述U型限位部与驱动环的侧面咬合限位,所述驱动槽的底面间隔设置有复数排导向轮27,所述导向轮与驱动环的外环面滚动连接,从而减少驱动环在驱动槽中的摩擦力,提升驱动环在驱动槽中滑动的顺畅性。
[0042]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保持研磨筒的水平,进料口方便向内罩内投入水性聚氨酯合成树脂原料,由于水性漆本身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介质,从而方便从加水口向内罩内注入适量的水,以方便水性聚氨酯合成树脂原料的破碎研磨,同时可以方便原料产生流动性,减少原料的残留,由于第二电机的驱动作用,从而使得第一转轴带动连接杆转动,多个连接杆对原料进行破碎,螺旋状翻动条不仅可以方便翻动原料,其外侧壁上设置的凸棱还可以与内罩的内侧壁接触,以对原料进行研磨,由于驱动环的驱动作用,从而方便调节研磨筒两端的高度,使得研磨筒两端产生高度差,且研磨筒两端的升降是线性联动的,即研磨筒一端的上升必然伴随另一端的下降,保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研磨筒的下表面设置角度传感器,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合理设置研磨筒的倾斜角度,方便经过研磨的原料从第一过滤板进入研磨筒内,并通过第二过滤板由第二出料口出料,由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作用,从而方便第二转轴带动第二固定环转动,从而方便第二刷子对第二过滤板进行清洁,防止第二过滤板堵塞,同时,第一转轴带动第一固定环转动,从而方便第一刷子对第一过滤板进行清洁,防止第一过滤板堵塞;又,通过在第二出料口设置电控阀,配合设置的角度传感器,从而确保只有在第二出料口一侧位于下方时,即第二出料口一端低于第二电机一端时,电控阀才能打开,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在升降清洗过程中电控阀打开,进而避免研磨筒内的清洗液因电控阀打开而四处飞溅,不但保证了设备场地的清洁,而且避免了飞溅出的清洗液对工人的伤害;还设置有报警模块,在第二出料口没有位于下方而电控阀打开时发出报警,从而及时通知工人暂停清洗并进行调试维护。
[0043] 上述研磨过程中,虽然能够通过注水减少原料的残留,但是在内罩内靠近第二电机一侧仍然会有很多原料残留,此时,驱动环的驱动能够实现研磨筒左右两侧交替做高低往复运动,并从加水口中注入适量的水,水在内罩中搅动从而能够彻底清洁内罩内靠近第二电机一侧的原料残留,实现无原料残留的效果。
[004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选用伺服电机,具体可选用力川生产的1.5kw交流伺服电机,且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安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方法,可采用螺栓固定;所述控制器选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具体可选用三菱的FX1N60MR001可编程控制器;所述角度传感器选用深圳易测电气生产的杰弗伦GAN系列角度传感器;所述电控阀选用杭锅ARK KWK15XC16电控阀;所述报警指示灯选用台邦三色车间机床塔灯,所述蜂鸣器选用正泰ND16-22FS蜂鸣器。
[004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上述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