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聚合物和橡胶 / 合成树脂 / 用于轮圈和轮胎的紧固的紧固装置及自行车用轮胎

用于轮圈和轮胎的紧固的紧固装置及自行车用轮胎

阅读:1022发布:2020-06-29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于轮圈和轮胎的紧固的紧固装置及自行车用轮胎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轮圈和轮胎的紧固的紧固装置及 自行车 用轮胎,具体地,紧固装置包括上面、下面和侧面部;所述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比所述轮圈的两钩之间的距离长;所述侧面部包括对所述轮圈的钩钩可滑动的滑动区域,以使所述紧固装置正在向所述轮圈插入的状态下,使得紧固装置能够容易地向轮圈内插入;在所述紧固装置向所述轮圈插入完成状态下,所述上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钩底面 接触 ,从而可以防止所述紧固装置从轮圈脱离。,下面是用于轮圈和轮胎的紧固的紧固装置及自行车用轮胎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轮圈和轮胎的紧固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上面、下面及侧面部,
所述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比所述轮圈的两个钩之间的距离长;
所述侧面部包括相对于所述轮圈的钩可滑动的滑动区域,以使所述紧固装置在向所述轮圈插入的状态下,紧固装置能够容易地插入到轮圈内;
在紧固装置对于所述轮圈的插入完成状态下,所述上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钩的底面接触,防止所述紧固装置从轮圈脱离,满足下列数学式1至数学式3,
[数学式1]
数学式1中L为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LR为轮圈的钩之间的距离,P为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R为钩厚度的1/2,h为从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HR为凸缘内壁的高度;
[数学式2]
h≤HR
数学式2中,h为从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HR为凸缘内壁的高度;
[数学式3]
数学式3中,l为侧面部之间的最小距离,LR为轮圈的钩之间的距离,P为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高度,R为钩厚度的1/2,b为从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和0.5*(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侧面部之间的最小距离)中更长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的弯曲模量Ebend包括
140Mpa以上7600Mpa以下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的滑动区域的长度c满足下列数学式4,
[数学式4]
式中,Δa是从下面的末端至上面的最上部的平延长假想线与紧固装置的最长部一端的垂直延长假想线的交叉点水平方向延长的长度,Δb是从下面的末端至上面的最上部水平延长线与紧固装置的最长部一端的垂直延长假想线的交叉点垂直方向延长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装置向所述轮圈插入完成的状态下,所述紧固装置的滑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凸缘内壁件的摩擦,对所述凸缘内壁具有预定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包括通过射出发泡工艺制造的实心轮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部与所述上面形成的x满足0°<x<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由尼龙、聚乙烯、聚丙烯(、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聚酸酯、聚醛树脂、PBT、氟树脂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选择的合成树脂制成。
8.一种用于轮圈和轮胎的紧固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中间部件、从所述中间部件向左侧延长的左侧部件及从所述中间部件向右侧延长的右侧部件;
所述左侧部件及所述右侧部件分别包括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
所述第二侧面部包括相对于所述轮圈的钩可滑动的滑动区域,以使所述紧固装置在向所述轮圈插入的状态下,紧固装置能够容易地插入到轮圈内;
所述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大于轮毂凸缘内壁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左侧部件的第一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左侧轮圈凸缘内壁面接触并且所述右侧部件的第一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右侧轮圈凸缘内壁面接触的插入完成状态下,能够防止所述紧固装置的弹性弯曲变形
所述左侧部件的第一侧面部和/或所述右侧部件的第一侧面部,通过所述弹性弯曲变形作用产生的弹性弯曲复原力,设置成与轮圈凸缘内壁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L需要满足下列数学式5,
[数学式5]
式中, LR表示轮圈的两钩之间的距离;P为左侧的
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高度;h为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HR为凸缘内壁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h满足下列数学式6,
[数学式6]
其中,L为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LR为轮圈的两钩之间的距离;P为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高度;h为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HR为凸缘内壁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满足数学式7至数学式9,
[数学式7]
式中,L为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LR为轮圈的两钩之间的距离;P为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高度;R为钩厚度的1/2;h为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HR为凸缘内壁的高度,[数学式8]
h≤HR
式中,h为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HR为凸缘内壁的高度,
[数学式9]
式中,l为紧固装置的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之间的最小长度;LR为轮圈20的两钩之间的距离;P为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高度;R为钩厚度的1/2;b为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和0.5*(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之间的最小长度)中更长的。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的弯曲模量Ebend包括
140Mpa以上7600Mpa以下的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中滑动区域的长度c满足下列数学式10,
[数学式10]
式中,Δa是从下面的末端至上面的最上部的水平延长假想线与紧固装置的最长部一端的垂直延长假想线的交叉点水平方向延长的长度;Δb是从下面的末端至上面的最上部水平延长线与紧固装置的最长部一端的垂直延长假想线的交叉点垂直方向延长的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包括通过射出发泡工艺制造的实心轮胎。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上面形成的角θa满足0°<θa<90°。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部与所述上面形成的角θa和所述第二侧面部与所述上面形成的角θb满足θa>θb。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由尼龙、聚乙烯、聚丙烯、缩醛、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聚碳酸酯、聚醛树脂、PBT、氟树脂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选择的合成树脂制成。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所述左侧部件及所述右侧部件由相同物质组成。
19.一种用于轮圈和轮胎的紧固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中间部件、从所述中间部件向左侧延长的左侧部件及从所述中间部件向右侧延长的右侧部件;及所述中间部件的上面中央部的左侧部分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左侧槽并且/或在中央部的右侧部分形成一个以上的右侧槽。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左侧槽和/或所述右侧槽,对于相同弯曲力所述左侧部分和/或右侧部分的弯曲变形量相比所述中央部的弯曲变形量大。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槽形成在所述中央部件的正中央及所述左侧部件末端的中央部的左侧;所述右侧槽形成在所述中央部件的正中央和所述右侧部件末端的中央部的右侧。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槽和所述右侧槽以所述中央部为基准相互对称地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满足数学式11至数学式13;
[数学式11]
式中,L为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LR为轮圈的两钩之间的距离;P为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R为钩厚度的1/2;h为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及HR为凸缘内壁的高度;
[数学式12]
h≤HR
式中,h为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HR为凸缘内壁的高度,
[数学式13]
式中,l为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之间的最小距离;LR为轮圈的钩之间的距离;P为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R为钩厚度的1/2;b为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和0.5*(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之间的最小距离)中更长的。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的弯曲模量Ebend包括
140Mpa以上7600Mpa以下的值。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比所述轮圈的两钩之间的距离长;
在所述紧固装置向所述轮圈插入完成的状态下,所述紧固装置的上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钩的底面接触,从而防止所述紧固装置从轮圈脱离。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装置正在向所述轮圈插入的状态下,所述左侧部件和/或所述右侧部件具有对所述轮圈的钩可滑动的滑动区域,以使紧固装置容易地插入到轮圈内,所述滑动区域的长度c满足数学式14,
[数学式14]
式中,Δa是从下面的末端至上面的最上部的水平延长假想线与紧固装置的最长部一端的垂直延长假想线的交叉点水平方向延长的长度;Δb是从下面的末端至上面的最上部水平延长线与紧固装置的最长部一端的垂直延长假想线的交叉点垂直方向延长的长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装置向所述轮圈插入完成的状态下,所述紧固装置的滑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轮圈的凸缘内壁面接触而结合,通过与所述凸缘内壁之间的摩擦,对所述凸缘内壁具有预定的固定力。
2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包括通过射出发泡工艺制造的实心轮胎。
2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部件和/或右侧部件与所述上面形成的角x满足0°<x<90°。
3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由尼龙、聚乙烯、聚丙烯、缩醛、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聚碳酸酯、聚醛树脂、PBT、氟树脂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选择的合成树脂制成。
31.一种自行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轮圈和轮胎通过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装置而接合。

说明书全文

用于轮圈和轮胎的紧固的紧固装置及自行车用轮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轮圈和轮胎的紧固的紧固装置及自行车用轮胎,具体 地,涉及用于自行车轮圈(rim)与轮胎之间的紧固的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来,随着人们随着亲环境、低运动的认识逐渐扩大,城市型、山地型自 行车等越来越广发普及。通常使用的管内设型充气轮胎存在具有爆胎的可能性 高,随着时间推移管中注入的空气泄露而需要重新注入空气等不便的缺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近来相比充气轮胎,对实心轮胎(solid tire)的需 要增加。实心轮胎是没有填充空气而仅有橡胶形成的轮胎,相比充气轮胎而言具 有能够长期使用、没有爆胎危险的优点,这种轮胎可以通过固定销(其他表达方 式有轮圈固定部、紧固装置等)而附着(或安装、固定)于轮圈。
[0004] 但是,将这种轮胎安装于轮圈时,向轮胎施加的冲击向左右方向中的某一方 向偏重的情况时,轮胎的固定销从轮圈脱离,轮胎从轮圈分离而导致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韩国专利注册公报第0943331号中公开了一种通 过阻尼器将轮胎安装于轮圈的结构,但是为了防止轮圈和轮胎的脱离,并没有认 识到阻尼器所要具备的形状条件或无形条件等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6] 【实用新型目的】
[0007]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即使向安装于自行车轮圈的轮胎施加外部冲击等时,也防止轮胎 从轮圈脱离的紧固装置。
[0008]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轮胎从轮圈分离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的问题的用于轮圈与轮胎之间的紧固的紧固装置。
[0009] 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实施例中所要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也可以有其他目的。
[0010] 【技术方案】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包括上面、下面及侧面部,所述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比所述轮圈的两个钩之间的距离长;所述侧面部包括相对于所述轮圈的钩可滑动的滑动区域,以使所述紧固装置在向所述轮圈插入的状态下,紧固装置能够容易地插入到轮圈内;在紧固装置对于所述轮圈的插入完成状态下,所述上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钩的底面接触,防止所述紧固装置从轮圈脱离,满足下列数学式1至数学式3。
[0012] 此时,数学式1为 数学式1中L为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LR为轮圈的钩之间的距离,P为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 R为钩厚度的1/2,h为从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HR为凸缘内壁的高度。
[0013] 此外,数学式2为h≤HR,数学式2中h为从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HR为凸缘内壁的高度。
[0014] 此外,数学式3为 数学式3中l为侧面部之间的最小距离,LR为轮圈的钩之间的距离,P为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高度, R为钩厚度的1/2,b为从紧固装置的上面至下面的最大高度和0.5*(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侧面部之间的最小长度)中更长的。
[001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紧固装置,包括中间部件、从所述中间部件向左侧延长的左侧部件及从所述中间部件向右侧延长的右侧部件;所述左侧部件及所述右侧部件分别包括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所述第二侧面部包括相对于所述轮圈的钩可滑动的滑动区域,以使所述紧固装置在向所述轮圈插入的状态下,紧固装置能够容易地插入到轮圈内;所述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大于轮毂凸缘内壁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左侧部件的第一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左侧轮圈凸缘内壁面接触并且所述右侧部件的第一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右侧轮圈凸缘内壁面接触的插入完成状态下,能够防止所述紧固装置的弹性弯曲变形;所述左侧部件的第一侧面部和/或所述右侧部件的第一侧面部,通过所述弹性弯曲变形作用产生的弹性弯曲复原力,设置成与轮圈凸缘内壁面接触。
[001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紧固装置,包括中间部件、从所述中间部件向左侧延长的左侧部件及从所述中间部件向右侧延长的右侧部件;所述中间部件的上面中央部的左侧部分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左侧槽并且/或在中央部的右侧部分形成一个以上的右侧槽。
[0017]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自行车用轮胎可以通过所述紧固装置实现轮圈与轮胎结合。
[0018] 上述技术方案仅是示例性的,并不应当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上述实施例之外,附图和实用新型内容中可以存在额外的实施例。
[0019] 【实用新型效果】
[0020] 利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紧固装置在对轮圈的插入状态下能够容易地使得紧固装置插入到轮圈内,且在插入完成状态下,能够提供紧固装置的上面至少一部分与钩的底面接触的紧固装置,从而具有向轮胎施加外部冲击时也能够防止紧固装置从轮圈脱离的效果。
[0021] 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轮胎和轮圈结合时能够确保轮圈内部富余空间的效果。
[0022] 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紧固装置防止轮胎和轮圈分离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0023] 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紧固装置正在向轮圈插入的状态下,使得紧固装置容易插入到轮圈内,设置成左侧部件的第一侧面部和/后右侧部件的第一侧面部通过弹性弯曲复原力与轮圈凸缘内壁面接触,从而具有即使向轮胎施加外部冲击也能够防止紧固装置脱离轮圈的效果。
[0024] 此外,设置成左侧部件的第一侧面部和/或右侧部件的第一侧面部通过弹性弯曲复原力而与轮圈凸缘内壁面接触,所述轮圈和所述紧固装置之间的粘附力增强,从而具有减少轮圈和所述紧固装置之间的摩擦导致的噪音等的效果。
[0025]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紧固装置以确保轮圈内部富余空间的方式与轮圈凸缘内壁面接触,从而具有提高轮胎和轮圈之间的结合力,当需要交换紧固装置时,使紧固装置容易从轮圈中脱离出来的效果。
[0026]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中间部件的上面形成的左侧槽和/或右侧槽,左侧部分和/或右侧部分的弯曲量通过相同弯曲力实现相比中央部分完全变形量变大,从而具有对轮圈的紧固装置安装更加容易的同时紧固装置对轮圈的插入完成之后减少紧固装置的脱离的效果。
[002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左侧部件和/或右侧部件的滑动区域,紧固装置在向轮圈插入的状态下使其容易向轮圈内插入,紧固装置在对轮圈的插入完成状态下,则使得紧固装置的上面的至少一部分与钩底面接触,从而具有使得紧固装置容易插入轮圈的同时在向轮胎施加外部冲击时也能够防止紧固装置脱离轮圈的效果。
[0028] 通过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的滑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轮圈凸缘内壁面接触而结合,通过凸缘内壁向紧固装置施加预定的固定力,从而具有减少轮圈和紧固装置之间的摩擦而发生的噪音的效果。
[0029]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并不限于上述这些效果,还可以存在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从轮圈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0031] 图2a是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和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在插入到轮圈的过程的简要示意图;
[0032] 图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形状示意图;
[0033]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插入到轮圈之后,用于其从轮圈脱离的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034]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插入到轮圈时,用于确保轮圈内部的富余空间的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035]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通过滑动插入到轮圈的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036]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滑动区域长度的示意图;
[0037]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进行模拟的结果示意图;
[0038]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物理性能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039]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弯曲模量范围的模拟结果示意图;
[0040]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而将轮圈和轮胎结合的自行车用轮胎的截面简略示意图;
[0041]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从轮圈分离的状态及与轮圈结合的状态示意图;
[0042]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a)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和(b) 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在向轮圈插入的过程的简要示意图;
[0043]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在向轮圈内插入完成的状态下,轮圈内没有富余空间时的状态示意图;
[0044]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在向轮圈内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由于紧固装置厚而轮圈内没有富余空间时的状态示意图;
[0045]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在向轮圈内插入后,用于防止轮圈脱离的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046]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在向轮圈内插入时,为了确保轮圈内富余空间的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047] 图17是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通过滑动而插入到轮圈的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048] 图18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实施的模拟结果的示意图;
[0049]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物性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050] 图20是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轮圈和轮胎结合的自行车用轮胎的截面的简略示意图;
[0051]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从轮圈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0052]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上面形成的左侧槽和右侧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通过随附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态实施,并不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此外,为了更加明确说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整个说明书中相似的部分使用了相似的附图标记。
[0054]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全文中,记载某一部分与其他部分“连接”时,不仅包括“直接连接”情况,还包括在它们中间隔着其他部件“电连接”或“间接地连接”的情况。
[0055]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全文中,记载某一部件在其他部件“上”、“上部”、“上端”、“下”、“下部”、“下端”时,这不仅包括某一部件与其他部件相接的情况,还包括两个部件之间存在另外的部件的情况。
[0056]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全文中,记载某一部分“包括”某构成要素时,在没有特别的相反记载的情况下,表示还可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而不是排除。
[0057]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轮圈(rim)和轮胎紧固的紧固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紧固装置正在插入轮圈的状态下,使得紧固装置容易地插入到轮圈内,在向轮圈插入完成的状态下,防止紧固装置由于外部冲击而从轮圈脱离的紧固装置。
[0058] 下面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
[0059]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从轮圈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0060] 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装置10是用于自行车轮圈(rim)20与轮胎紧固的紧固装置,即表示为了将轮胎紧固于轮圈20而利用的装置。紧固装置 10的其他表达方式可以由固定销、轮圈固定部等,但不限于此。
[0061] 在详细说明之前,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其两侧面部可以形成为具有一定的倾斜,以使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时使得紧固装置10容易向轮圈20内插入。此时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侧面部和上面形成的可以满足0°<x<90°。通过图2a更加容易理解。
[0062] 图2a是侧面部没有倾斜的情况,即紧固装置的侧面部和上面形成的角x为 90°的紧固装置及侧面部具有倾斜(0°<x<90°)的紧固装置,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过程的简略示意图。具体地,图2a的(a)表示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插入轮圈的过程;图2a的(b)表示如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 的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的过程。
[0063] 参照图2a,可以确认(a)所示的没有侧面部的紧固装置相比于(b)所示的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当紧固装置向轮圈的钩进入时紧固装置上产生相对更多的变形。
[0064] 换句话说,侧面部没有倾斜的额紧固装置相比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而言,为了紧固装置为了插入到轮圈而要发生大得多的弯曲。这就意味着向轮圈插入紧固装置时,相比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而言,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需要向其施加更大的力;或相比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而言,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需要具有更大的柔韧性。因此,将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时,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相比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而言,具有需要更大的力且制作条件要求更加高的缺点。此外,紧固装置具有给常大的柔韧性的情况下虽然容易插入轮圈,但是插入后紧固装置容易脱离,因此存在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0065] 从而,侧面部和上面形成的角为90°以上的紧固装置由于难以插入到轮圈,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提供侧面部和上面形成的角满足0°<x <90°的紧固装置,在不需要很大力的情况下能够将紧固装置10容易地插入到轮圈中,需要一定的柔韧性而具有制作容易的优点。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从而容易地插入到轮圈;且在插入完场的状态下,紧固装置不易从轮圈脱离,因此具有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的优点。进一步详细说明如下。
[0066]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可以插入到轮圈20,可以包括上面11、下面12及侧面部13、侧面部14。其中,侧面部13、侧面部14 以图1可以包括的附图为基准形成在紧固装置的左侧的左侧面部13及形成在紧固装置的右侧的右侧面部14。
[0067] 在所述紧固装置向所述轮圈插入完成的状态下,所述上面11与轮圈20的钩 21a、钩21b的底面接触,从而防止所述紧固装置从轮圈脱离。由此,所述上面 11在轮圈和轮胎结合的状态下,可以是包括与所述钩21a、钩21b的底面接触的一部分的一面。所述上部面11上可以形成有用于增加轮圈和轮胎的结合力的额外部件。
[0068] 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可以比轮圈20的两钩21a、21b之间的距离(LR) 长。此时,图1中所示的紧固装置10的形状仅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作为一例,紧固装置10的两侧面部13、侧面部14的形状可实施为不同形状。参照2b可以更加容易理解。
[0069] 图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形状的示意图。
[0070] 参照图2b,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侧面部,可以是如图 2b的(a)所示的形成双角的形状,或者可以是如图2b的(b)所示的相对于紧固装置的上面形成仰角的线和曲线相互融合的形状。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侧面部,可以是如图2b的(c)所示的向外侧方向突出的形状,也可以是图2b的(e)所示的侧面部结合有可断开的部件的形状。前述实施例仅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但不限于此,可实施多种不同形态。因此前述的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或后述的紧固装置的下面到上面最上部的长度等,可以根据各个形状来决定其长度。
[0071] 再回到图1来看,侧面部13、侧面部14可以包括对于轮圈20的钩21a、钩21b 可滑动的滑动区域,以使紧固装置10对轮圈20插入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容易插入到轮圈20中。此外,在紧固装置10对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的至少一部分与钩21a、钩21b的底面接触,从而防止紧固装置10从轮圈20脱离。
[0072] 从而,为了实现通过滑动紧固装置10容易地插入到轮圈20中,并且防止插入至轮圈20的紧固装置10容易地从轮圈20脱离,紧固装置10要满足后述的条件,详细说明如下。
[0073] 如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装置10插入至轮圈20之后,防止从轮圈20 脱离的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074] 参照图3,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为了防止外部冲击而紧固装置10从轮圈20脱离,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满足数学式1。
[0075] [数学式1]
[0076]
[0077] 式中,L为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R为轮圈20的两钩21a、21b之间的距离。此外,P为左侧钩21a或右侧钩21b从轮圈20的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 R为钩21a、21b厚度的1/2,h为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至下面12的最大高度, HR为轮圈20的凸缘内壁的高度。
[0078] 如果,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不能满足上述数学式1的条件时(即最大长度L小于数学式1的条件),由于自行车移动中向轮胎施加的外力而插入至轮圈20内的紧固装置10容易地从轮圈20脱离。从而,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 优选满足上述数学式1的条件。
[0079] 另外,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时,为了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的条件说明示意图,图4表示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 插入的完成状态。
[0080] 参照图4,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 的至少一部分与轮圈20的两钩21a、钩21b的底面接触,从而防止紧固装置10 由于外部冲击等而从轮圈20脱离。此时,紧固装置10插入至轮圈20而言,为了轮胎与轮圈20的结合以后确保其在轮圈20的的富余空间,紧固装置10的最大高度可以满足数学式2。
[0081] [数学式2]
[0082] h≤HR
[0083] 式中,h为从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至下面12的最大高度,HR为轮圈20的凸缘内壁的高度。
[0084] 从而,为了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紧固装置10上面11至下面12的最大高度h可以小于或等于凸缘内壁的高度HR。
[0085] 如果,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下面和轮圈 20的下面的内侧面之间没有富余空间的情况时,例如需要替换紧固装置10时,存在紧固装置10难以从轮圈20的取出的问题。此外,由于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紧固装置10而轮圈20内不存在富余空间的情况下,不存在包裹紧固装置10 的下面外侧面的轮胎,从而导致轮胎和轮圈20无法很好的结合。这种情况下,即使紧固装置插入到轮圈20内,也会导致轮胎从轮圈20容易地分离。因此紧固装置10的最大高度h优选满足上述数学式2的条件。
[0086]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通过滑动而插入到轮圈20的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087] 参照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为了通过滑动插入到轮圈 20,其侧面部13、侧面部14之间的最小长度可以满足下列数学式3。
[0088] [数学式3]
[0089]
[0090] 式中,l为紧固装置10的两侧面部13、侧面部14之间的最小长度,LR为轮圈20的两钩21a、钩21b之间的长度,P为钩21a、21b从轮圈20的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R为钩厚度的1/2。此外,b为相当于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至下面12的最大高度h以及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中减去侧面部13、侧面部14 之间的最小距离的长度的一半的长度中更大的长度。换句话说,b为“h”值和“0.5* (L-l)(其他表示方式为(L-l)/2)”值中更大的值。
[0091] 如果,紧固装置10的两侧面部13、侧面部14之间的最小长度l无法满足上述数学式3的条件而过长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的图2a的(a),紧固装置10过度弯曲或插入时需要大力,因此将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时发生困难,或者根本无法插入。此外,最小长度l过长时,紧固装置10在向轮圈20内插入完成的状态下,轮圈20内不存在富余空间。从而,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两侧面部13、侧面部14之间的最小长度l优选为满足上述数学式3的条件。
[0092]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装置10为了容易插入到轮圈20内,如上所述地,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和侧面部13、侧面部14之间的角度x可以形成为满足0°<x<90°。
[0093] 此外,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滑动区域的长度的示意图。
[0094] 参照图6,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侧面部 13、侧面部14如图1所示可以为直线型状,但不限于此,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具有曲线形状的紧固装置10’。作为例子,在如图6所示的侧面部和上面具有凸起形状的紧固装置10’中,侧面部的滑动区域c的长度可以表示从紧固装置的上面最上部到下面连接形成的椭圆形曲线的长度。
[0095]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10’中滑动区域的长度c可以满足下列数学式4。
[0096] [数学式4]
[0097]
[0098] 式中,Δa是从下面12的末端至上面11的最上部的平延长假想线与紧固装置10、10’的最长部一端的垂直延长假想线的交叉点水平方向延长的长度,Δb 是从下面12的末端至上面11的最上部水平延长线与紧固装置10、10’的最长部一端的垂直延长假想线的交叉点垂直方向延长的长度。
[0099] 此外,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的滑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轮圈20的凸缘内壁之间由于摩擦而对凸缘内部具有预定的固定力。此时,紧固装置10插入到轮圈20的如图4所示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 为了在轮圈20内的相应位置具有固定力,紧固装置10可以满足‘L>LR+2P’的条件。即,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设置成大于轮圈20的两钩之间的长度(LR) 加上两侧钩21a、21b分别从轮圈20的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即2P)的值,从而紧固装置10在轮圈内具有预定的固定力。
[010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具有满足数学式1至3,加上数学式4的形状,从而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时不需要大的力的情况下容易地插入,当紧固装置10插入到轮圈20之后使其固定在轮圈20内,以免紧固装置10从轮圈20脱离。
[0101]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进行模拟的结果示意图。具体地,图7为了判定紧固装置10的适合性,根据紧固装置10是否分别满足数学式1至3的条件与否进行模拟并示出结果。图7的数值表示以mm为单位的值。
[0102] 参照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进行模拟的结果,紧固装置10对数学式1至数学式3的条件中任意一个条件无法满足时(即,数学式1 至3中任意一个只要为X的情况),在作为对轮圈20与轮胎的紧固用装置的适合性判断综合判定结果为X,即该紧固装置10显示为不适合作为轮胎紧固用装置。
[0103] 相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装置10满足数学式1至数学式3的所有条件的情况时,在作为对轮圈与轮胎的紧固用装置的适合性判断综合判定结果为O,即该紧固装置10显示为适合作为轮胎紧固用装置。
[0104] 其中,观察综合判定结果的含义可以发现,紧固装置10无法满足数学式1 的条件(即数学式1为X的情况)是表示紧固装置10容易从轮圈20脱离;紧固装置10无法满足数学式2的条件(即数学式2为X的情况)是表示紧固装置10 向轮圈20插入完成时,轮圈20内没有富余空间。此外,紧固装置10无法满足数学式3的条件(即数学式3为X的情况)是表示紧固装置
10无法通过滑动容易地插入到轮圈20内。
[0105] 从而,综合判定结果为O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满足数学式1至数学式3的所有条件,这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 具有使紧固装置10容易插入到轮圈20内,在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能够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且防止紧固装置10容易地从轮圈20脱离的形状,可以理解为该紧固装置10适合作为轮圈紧固用装置。
[0106] 此外,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物理性能条件说明示意图。
[0107] 参照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为了防止轮圈20和轮胎结合之后,由于向紧固装置10时间的荷重(F)而弯曲,紧固装置的弯曲模量Ebend可以为140Mpa以上7600Mpa以下的值。即,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为了避免由于荷重而弯曲,弯曲模量Ebend可以满足140Mpa以上7600Mpa 以下的物理性能条件。通过图9更进一步理解。
[0108]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弯曲模量的范围的模拟结果示意图。
[0109] 参照图9,对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弯曲模量进行模拟结果,紧固装置10的弯曲模量为140Mpa以下的情况时,紧固装置10太容易弯曲而容易从轮圈20脱离;紧固装置10的弯曲模量为7600Mpa以上的情况时,紧固装置10太难以弯曲,例如在需要替换紧固装置10的情况时,无法替换。
[0110] 从而,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不因为荷重而过度弯曲或太难以弯曲的条件为,紧固装置10形成为弹性弯曲率具有140Mpa以上7600 Mpa以下的值。
[0111] 在此,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在轮圈20的两钩之间的距离 (Δh)为20mm,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为21.5mm,紧固装置10的宽幅 (w)为5mm,紧固装置10的高度(h)为2.5mm,荷重(F)为在20kgf的条件下弯曲模量最理想。
[0112] 此外,图10是轮圈20和轮胎30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 10结合的自行车用轮胎的截面简要示意图。
[0113] 参照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可以提供轮圈20和轮胎30通过本实用新型前述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结合的自行车用轮胎。
[0114] 其中,紧固装置10的侧面部13、侧面部14的至少一部分与轮圈20的凸缘内壁面接触而结合,换言之,侧面部13、侧面部14的至少一部分与凸缘内壁面接触而结合。
[0115]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可以由尼龙(Nylon)、聚乙烯(Poly 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缩(acetal)、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聚碳酸酯(Poly carbinate, PC)、聚醛树脂(Polyacetal)、PBT、氟树脂(Fluororesin)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选择的合成树脂,对各成分的更具体的说明在此省略。
[0116] 此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与轮圈20结合的轮胎,可以是射出发泡工艺制造的实心轮胎,但不限于此。
[0117]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在向轮圈20插入时能够容易地插入,当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又是不能容易脱离轮圈250的形状,此外,随着向轮圈20插入,轮胎30的一部分包裹紧固装置10的下面的外侧面,因此能够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从而该自行车能够更加稳定地行驶。
[0118]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119]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从轮圈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0120] 参照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可以表示将轮胎固定于自行车轮圈(rim)20的紧固装置,即是为了将轮胎固定于轮圈20而使用的装置。紧固装置10的不同表达有固定销、轮圈固定部等,但不限于此。
[0121]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在紧固装置10的两侧面部(即作为两侧部件为后述的左侧部件13和右侧部件14对于紧固装置10的上面形成一定倾斜而形成,以使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时,紧固装置10容易地向轮圈 20内插入。更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左侧部件13包括第一侧面部13a和第二侧面部13b,右侧部件14包括第一侧面部14a和第二侧面部14b。此时,左侧部件13换不同表达可以称为左侧面部13,右侧部件14可以换不同表达称为右侧面部14。此外,第一侧面部13a、第一侧面部14a与上面11 形成的角度,即左侧的第一侧面部13a与上面11形成的角度和/或右侧的第一侧面部14a与上面11形成的角度θa可以满足0°<θa<90°。此外,第一侧面部 13a、第一侧面部14a与上面11形成的角θa和第二侧面部13b、第二侧面部14b 与上面11形成的角θb可以满足θa>θb的关系。另外,第一侧面部13a、第一侧面部14a与上面形成的角度和/或θa与θb之间的关系满足上述条件而带来的效果,可以参照图12更好的理解。
[0122] 图12是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即,紧固装置的侧面部和上面形成的角度为90°的紧固装置)与侧面部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即,如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第一侧面部13a、侧面部14a与上面形成的角度θa为0°<θa<90°,且θa大于θb的紧固装置),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时的过程简要示意图。具体地址,图12a表示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时的过程;图12b 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时的过程。
[0123] 参照图12可以确认,如图12a的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相比如图12b 的侧面部有倾斜的紧固装置,紧固装置向轮圈的钩内侧进入时,紧固装置上发生相对更多的变形。
[0124] 换言之,可以确认为了将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侧面部没有倾斜紧固装置相比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需要发生大很多的弯曲。这表示向轮圈插入紧固装置时,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相比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需要施加更多的力,或者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相比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需要更大的柔韧性。从而,向轮圈插入紧固装置时,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相比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具有需要相对地需要更大的力、制作条件更加苛刻的缺点。如果紧固装置具有非常大的柔韧性的情况时,虽然能够容易地向轮圈插入,但是插入之后存在紧固装置容易脱离而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0125] 从而,侧面部和上面形成的角度为90°以上的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时存在困难,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紧固装置10的第一侧面部13a、14a 与上面11形成的角θa满足0°<θa<90°;第一侧面部13a、14a与上面11形成的角θa和第二侧面部13b、第二侧面部14b与上面11形成的角θb满足θa>θb的关系的紧固装置,不需要很大力气就能够容易地将紧固装置10插入至轮圈,需要一定柔韧性,从而具有容易制作的优点。
[0126]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从而容易地插入到轮圈,且在插入完成的状态下防止紧固装置从轮圈容易地脱离,因此具有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的优点。下面更具体地说明。
[0127] 参照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可以插入到自行车轮圈20,包括中间部件、从所述中间部件向左侧延长的左侧部件13及从所述中间部件向右侧延长的右侧部件14。其中,左侧部件13是指图11的紧固装置10的左侧面形成的部件,还可以称为左侧面部。此外,右侧部件14是指图11的紧固装置10的右侧面形成的部件,还可以称为右侧面部。此外,紧固装置10还可以包括上面11和下面12,中间部件可以是指上面11和下面12对应的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此外,中间部件、左侧部件13及右侧部件14可以由相同物质构成,但不限于此。
[0128] 所述左侧部件13包括第一侧面部13a和第二侧面部13b;所述右侧部件14 包括第一侧面部14a和第二侧面部14b。此外,所述第二侧面部13b、第二侧面部 14b包括相对于所述轮圈20的钩21a、钩21b可滑动的滑动区域,以使所述紧固装置10正在向所述轮圈20插入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能够容易地插入到轮圈20内。在此,作为一例虽然仅说明为第二侧面部13b、第二侧面部14b包括滑动区域,但不限于此,第一侧面部13a、14a也可以包括滑动区域。
[0129] 此外,紧固装置10在向轮圈20内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的上面 11的至少一部分与钩21a、钩21b的底面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紧固装置10从轮圈 20脱离。此时,为了通过滑动使得紧固装置10容易地向轮圈20内插入,紧固装置10的两侧部件13、14之间的最小距离l,即下面12的最小距离需要满足后述的条件。此外,为了防止向轮圈20内插入的紧固装置10由于外部等冲击而从轮圈20脱离,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需要满足后述的其他条件,对此的详细说明将在后面进行。
[0130] 在紧固装置向轮圈的插入完成状态下,所述上面11与轮圈20的钩21a、钩 21b的底面接触,从而防止所述紧固装置从轮圈脱离。由此,所述上面11在轮圈和轮胎结合的状态下,可以是包括与所述钩21a、钩21b的底面接触的一部分的一面。所述上面11上可以形成有用于增加轮圈和轮胎的结合力的额外的部件。
[0131] 另外,图11所示的紧固装置10的形状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作为一例紧固装置10的两侧面部,即左侧部件13和右侧部件14的形状可以实施为图1中所示的紧固装置的形状,或图2b 的(b)至(e)中所示的形状等不同方式。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或后述的紧固装置的下面到上面的最大高度等,可以根据不同形状决定其长度。
[0132] 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可以比轮圈凸缘内壁之间的距离长,以使左侧部件 13的第一侧面部13a的至少一部分与左侧的轮圈凸缘内壁面接触,并右侧部件14 的第一侧面部14a的至少一部分与右侧轮圈凸缘内壁面接触而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产生弹性弯曲变形。即,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可以大于轮圈凸缘内壁之间的距离LR+2P。其中,LR是轮圈20的两钩21a、21b之间的距离,P是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
[0133] 如上,紧固装置10满足条件‘L>LR+2P’时,紧固装置10的两侧部件13、 14的第一侧面部13a、第一侧面部14a各自的至少一部分,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与轮圈20的凸缘内壁面接触。
[0134] 换言之,紧固装置10满足条件‘L>LR+2P’,从而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 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的第一侧面部13a、第一侧面部14a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轮圈凸缘内壁之间的摩擦,而对凸缘内壁具有预定的固定力(或结合力),即,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设置为大于轮圈20的两钩21a、21b之间的长度 LR加上两侧的钩21a、钩21b分别从轮圈20的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2P的值,从而使得紧固装置10在轮圈20内具有预定的固定力。
[0135] 此外,左侧部件13的第一侧面部13a或右侧部件14的第一侧面部14a,通过弹性弯曲变形而作用的弹性弯曲复原力,可以设置成与轮圈20的凸缘内壁面接触。此时,紧固装置10的第一侧面部13a、第一侧面部14a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弹性弯曲复原力与轮圈20的凸缘内壁面接触,紧固装置10如前所述对凸缘内壁具有预定的固定力(或结合力),通过所述固定力而使得紧固装置10在轮圈20 内不产生晃动,并且有效减少骑行车时由于紧固装置10产生的噪音发生。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紧固装置10的弯曲模量(Ebend)可以为
140Mpa以上 7600Mpa以下的值,对此的详细说明将在后面进行。
[0136] 另外,紧固装置10在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的下面12 的外侧面和轮圈20的下面的内侧面之间需要一定的富余空间。对此通过图13可以更好地理解。
[0137]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向轮圈内插入完成的状态下,轮圈内没有富余空间时的状态示意图。
[0138] 参照图13,由于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过长,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内插入完成的状态下,如图13所示,紧固装置10的下面和轮圈20的下面的内侧面之间不存在富余空间时,例如,在需要替换紧固装置10时,存在坚固装置10 难以从轮圈20取出的问题。此外,由于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内插入完成而轮圈20内不存在富余空间时,不存在包裹紧固装置10的下面的外侧面的轮胎,因此轮胎无法与轮圈20正常结合。这种情况时,即使紧固装置向轮圈20内插入,轮胎也可以从轮圈20容易地分离。从而为了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内插入时轮圈20内确保富余空间,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需要满足下列数学式5。
[0139] [数学式5]
[0140]
[0141] 式中,数学式5的导出过程如下。参照图13,LR表示轮圈20的两钩21a、 21b之间的距离;P为左侧的钩21a或右侧的钩21b从轮圈20的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此外,h为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至下面12的最大高度;HR为轮圈 20的凸缘内壁的高度。其中,如图13中虚线表示的三角形的三个边长(a、b、c) 分别为 b=c-(HR-h)、c通过a和b可以表示为 从而,以算出的c为基础,可以导出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另
外,数学式5 中 表示图13中c和b之间的角度。
[0142] 此外,紧固装置10的厚度过大的情况时,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内插入时,轮圈20内不存在富余空间,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最大高度h(即,最大厚度)可以满足以下条件。对此可以通过图14更好地理解。
[0143]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向轮圈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过厚而在轮圈内没有富余空间的情况的状态示意图。
[0144] 参照图14,不仅是在前述的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过长的情况,在紧固装置10的最大高度(或最大厚度)过大的情况,也会导致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 内插入时轮圈20内没有富余空间。从而,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内插入时,为了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 至下面12的最大高度可以满足下列数学式6。
[0145] [数学式6]
[0146]
[0147] 其中,L为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R为轮圈20的两钩21a、21b之间的距离;P为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h为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至下面12的最大高度;HR为轮圈20的凸缘内壁的高度。
[0148] 更具体地,参照图14,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至下面12的高度h可以小于等于轮圈20凸缘内壁的高度HR减去h’对应的长度的值。在此,参照图14的放大部分A,假设c的长度有些小于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的长度(即,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完成的状态下形成曲面的上面11的长度)的一半的 (例如,假设短10%左右) ,h’的长度可以表示为
基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最大高度h满足
上述数学式6的条件,当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内插入完成时,可以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通过此可以容易地实现紧固装置10的替换,提高对轮圈20的轮胎的固定力。
[0149]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为了通过滑动向轮圈20内容易地插入,在向轮圈20内插入完成后不容易从轮圈20脱离,可以满足后述的条件。详细说明如下。
[0150]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之后,防止从轮圈20脱离的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151] 参照图15,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为了防止由于外部等的冲击而紧固装置10从轮圈20脱离,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可以满足数学式7。
[0152] [数学式7]
[0153]
[0154] 式中,L为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R为轮圈20的两钩21a、21b之间的距离;P为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R为钩厚度的1/2,h为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至下面12的最大高度;HR为轮圈20的凸缘内壁的高度。
[0155] 如果,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无法满足上述数学式7的条件时(即,最大长度L小于数学式7的条件时),自行车在移动中的时候由于向轮胎施加的外力,向轮圈20内插入的紧固装置10会容易地从轮圈20脱离。从而,为了防止紧固装置10从轮圈20容易地脱离,紧固装置20的最大长度L优选满足上述数学式7的条件。
[0156]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时,为了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的条件的说明示意图,图16表示紧固装置10向轮圈 20内插入完成的状态。
[0157] 参照图16,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的至少一部分与轮圈20的两钩21a、21b的底面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由于外部冲击等而紧固装置10从轮圈20脱离。此时,紧固装置10插入轮圈20而言,轮胎和轮圈20结合后为了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紧固装置10的最大高度可以满足下列数学式8。
[0158] [数学式8]
[0159] h≤HR
[0160] 式中,h为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至下面12的最大高度;HR为轮圈20的凸缘内壁的高度。
[0161] 由此,为了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至下面12的最大高度h可以小于等于凸缘内壁的高度HR。此时,紧固装置10的最大高度满足数学式8的条件的情况,可以理解为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内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没有产生弯曲的情况。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在向轮圈20内插入完成的状态下,优选第一侧面部13a、第一侧面部14a 的至少一部分与轮圈20的凸缘内壁面接触,因此鉴于紧固装置10发生一定的弯曲,紧固装置10的最大高度优选满足上述数学式6的条件。
[0162]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通过滑动向轮胎20内插入的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163] 参照图1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为了通过滑动插入至轮圈20,两侧部件13、14之间的最小长度,具体地左侧的第二侧面部13b和右侧的第二侧面部14b之间的最小长度可以满足下列数学式9。
[0164] [数学式9]
[0165]
[0166] 式中,l为紧固装置10的左侧部件13和右侧部件14之间的最小距离,具体地两侧的第二侧面部13b、14b之间的最小距离;LR为轮圈20的两钩21a、21b 之间的长度;P为钩从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R为钩厚度的1/2。此外,b为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至下面12的最大高度h和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减去左侧部件13和右侧部件14之间的最小长度l的长度的一半长度中更长的。换言之,b为“h”值和“0.5*(L-l)(其他表示方式为(L-l)/2)”值中更大的值。
[0167] 如果,紧固装置10的第二侧面部13b、第二侧面部14b之间的最小长度l无法满足上述数学式9的条件而过长的情况时,如前述的图12的(a)所示,紧固装置10过度弯曲或者插入时需要很大的力,从而紧固装置10向鹿泉20内插入存在困难,或者根本无法插入。此外,最小长度l过长的情况时,在紧固装置10 向轮圈20内插入完成的状态下,存在轮圈20的内部不存在富余空间的问题。从而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第二侧面部13b、第二侧面部14b之间的最小长度l优选满足上述数学式9的条件。
[0168]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两侧部件13、14如图11 所示,可以为形成双角的形状,但不限于此,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具有曲线形状的紧固装置10’。作为例子,在如图6所示,紧固装置10’为两侧部件和上面(上方)具有凸起形状的情况时,滑动区域c的长度可以表示从紧固装置的上面最上部到下面连接形成的椭圆形曲线的长度。
[0169]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10’在滑动区域的长度c可以满足上述数学式4。数学式4在前文已有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170]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具有满足上述数学式4至数学式9 的形状,从而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时不费太大的力就可以容易地插入,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之后,可以固定紧固装置10与轮圈20内,防止其从轮圈20脱离。
[0171] 图18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进行模拟的结果示意图。具体地,图18表示为了判断紧固装置10的适合性,根据紧固装置10是否满足数学式5至数学式9的各个条件与否的模拟结果。图18中θa和θb是角单位°,其他变量的单位为mm。
[0172] 参照图1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模拟结果,紧固装置10无法满足数学式5至数学式9的条件中的任意一项条件(即,数学式5至数学式9中任意一个为X的情况)时,在作为对轮圈20与轮胎的紧固用装置的适合性判断综合判定结果为X,即该紧固装置10显示为不适合作为轮胎紧固用装置。
[0173] 相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装置10满足数学式5至数学式9的所有条件的情况时,在作为对轮圈20与轮胎的紧固用装置的适合性判断综合判定结果为 O,即该紧固装置10显示为适合作为轮胎紧固用装置。
[0174] 其中,观察综合判定结果的含义可以发现,紧固装置10无法满足数学式5 的条件(即数学式5为X的情况)是表示紧固装置10的长度过长而紧固装置10 向轮圈20插入完成时,轮圈20内没有富余空间;无法满足数学式6或8的条件 (即数学式8为X的情况)是表示紧固装置10的最大高度过长(即,过厚),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完成时,轮圈20内没有富余空间。此外,紧固装置10 无法满足数学式7的条件(即数学式7为X的情况)是表示紧固装置10的长度果断,紧固装置10容易地从轮圈20脱离;紧固装置无法满足数学式9的条件(即数学式9为X的情况)是表示紧固装置10的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之间的最小长度过长,紧固装
10无法通过滑动容易地插入到轮圈20内。
[0175] 从而,综合判定结果为O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满足数学式5至数学式9的所有条件,这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 具有使紧固装置10容易插入到轮圈20内,在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能够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且防止紧固装置10容易地从轮圈20脱离的形状,可以理解为该紧固装置10适合作为轮圈紧固用装置。
[0176]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为了容易地向轮圈20内插入,如前所述,可以形成为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和第一侧面部13a、第一侧面部14a之间的角度θa满足0°<θa<90°。此外,第一侧面部13a、第一侧面部14a 与上面11形成的角θa和第二侧面部13b、第二侧面部14b与上面11形成的角θb可以满足θa>θb的关系。
[0177] 此外,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物理性能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178] 参照图19,如果紧固装置10过于柔软时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的两末端无法被轮圈的两钩21a、21b的底面支撑,在自行车的移动过程中可能由于外部冲击等而紧固装置10容易地从轮圈20脱离。从而紧固装置10需要一定的柔韧性。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为了在轮圈20和轮胎之间结合以后,防止紧固装置10被施加的荷重(F)而弯曲,紧固装置的弯曲模量Ebend可以为140Mpa以上7600Mpa以下的值。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紧固装置 10为了不因荷重而弯曲,可以满足使得弯曲模量Ebend为140Mpa以上7600Mpa 以下的值的物理性能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前述的图9的说明相同或相似。
[0179] 参照图9,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弯曲模量进行模拟结果,紧固装置10的弯曲模量为140Mpa以下的情况时,紧固装置10太容易弯曲而容易从轮圈20脱离;紧固装置10的弯曲模量为7600Mpa以上的情况时,紧固装置10太难以弯曲,例如在需要替换紧固装置10的情况时,无法替换。
[0180] 从而,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不因为荷重而过度弯曲或太难以弯曲的条件为,紧固装置10形成为弹性弯曲率具有140Mpa以上7600pa 以下的值。
[0181] 在此,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在轮圈20的两钩之间的距离 (Δh)为20mm,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为21.5mm,紧固装置10的宽幅 (w)为5mm,紧固装置10的高度(h)为2.5mm,荷重(F)为在20kgf的条件下弯曲模量最理想。
[0182] 此外,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轮圈20和轮胎30 结合的自行车轮胎截面的简要示意图。对此的说明可以理解为与前述的图10的说明内容相同或相似。
[0183] 参照图2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可以提供轮圈20和轮胎30通过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结合的自行车用轮胎。
[0184] 其中,紧固装置10的两侧部件13、14的第一侧面部13a、第一侧面部14a 的至少一部分,即紧固装置10的左侧部件13的第一侧面部13a的至少一部分和/ 或紧固装置10的右侧部件14的第一侧面部14a的至少一部分,与轮圈20的凸缘内壁面接触而结合,通过面接触紧固装置10在轮圈20内可以具有预定的固定力 (结合力)。
[0185]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可以由尼龙(Nylon)、聚乙烯(Poly 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缩醛(acetal)、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聚碳酸酯(Poly carbinate, PC)、聚醛树脂(Polyacetal)、PBT、氟树脂(Fluororesin)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选择的合成树脂,对各成分的更具体的说明在此省略。
[0186] 此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与轮圈20结合的轮胎,可以是射出发泡工艺制造的实心轮胎,但不限于此。
[0187]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在向轮圈20插入时能够容易地插入,当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又是不能容易脱离轮圈20的形状,此外,随着向轮圈20插入,轮胎30的一部分包裹紧固装置10的下面的外侧面,因此能够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从而该自行车能够更加稳定地行驶。
[0188]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详细说明。
[0189] 以下说明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的形状,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的形状的区别仅在于在上面形成槽,其他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的形状相同或相似。从而在第一实施方式已经对紧固装置的形状说明过的内容,即使在下面说明过程中省略,也应当理解为相同适用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的形状。
[0190]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从轮圈分离的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地址,图21的(a)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平面示意图;图21的(b)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从轮圈20分离的状态的示意图。
[0191] 参考图2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作为用于自行车轮圈 (rim)20与轮胎的紧固的紧固装置可以插入到轮圈20内,换言之,表示为了将轮胎固定于轮圈20而使用的装置。紧固装置10的不同表达有固定销、轮圈固定部等,但不限于此。
[019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可以包括中间部件、从所述中间部件向左侧延长的左侧部件13及从所述中间部件向右侧延长的右侧部件14。其中,左侧部件13是指图21的紧固装置10的左侧面形成的部件,还可以称为左侧面部13;右侧部件14是指图21的紧固装置10的右侧面形成的部件,还可以称为右侧面部14。此外,紧固装置10还可以包括上面11和下面12,中间部件可以是指上面11和下面12对应的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
[0193] 所述中间部件的上面中央部的左侧部分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左侧槽11a,在中央部的右侧部分形成一个以上的右侧槽11b。
[0194]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通过左侧槽11a和/或右侧槽11b,在相同弯曲力的作用下,紧固装置10的中央部分的弯曲变形量可以比左侧部分和/ 或右侧部分的弯曲变形量大。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对紧固装置10的上面即使作用相同的力,由于紧固装置10的上面形成的左侧槽 11a和/或右侧槽11b,左侧部分和/或右侧部分相比紧固装置10的中央部分可以产生更大的弯曲。由此,可以不费太大的力就能够将紧固装置10容易地插入到轮圈20内。
[0195] 此外,左侧槽11a的在中央部件的正中央和左侧部件13的末端的中央部的左侧形成;右侧槽11b在中央部件的正中央及右侧部件14的末端的中央部的右侧形成。此外,左侧槽11a和右侧槽11b以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的中央为基准可以相互对称地形成。以图21的(a)为例,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 10的左侧槽11a和右侧槽11b分别以附图为基准,包括2个纵向长度大于横向长度的长方形形状的槽,但不限于此。可以是不同地实施为如图22的槽的形状或数量。
[0196]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上面形成的左侧槽和右侧槽的示意图。
[0197] 参照图22的(a),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上面11’形成左侧槽和右侧槽分别以附图为基准,包括4个纵向长度比横向长度大的长方形的孔。参照图22(b),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上面11”形成左侧槽和右侧槽分别以附图为基准,包括3个纵向长度比横向长度大的长方形的孔。参照图22(c),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上面11”’形成左侧槽和右侧槽分别可以以圆形形成。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装置10上面形成的左侧槽和右侧槽的个数及形状可以以不同方式实施。对紧固装置10的更详细地说明如下。
[0198]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在将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 插入时,紧固装置10的两侧部件13、14对上面11形成一定倾斜度而形成,以使坚固装置10向轮圈20内容易地插入。此时,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中,左侧部件13与上面形成的角及右侧部件14与上面形成的角x可以满足0°<x<90°。可以理解为与前述的图2a所说明的内容相同或相似。
[0199] 图2a对侧面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即,紧固装置的两侧部件13、14与上面形成的角x为90°的紧固装置)和侧面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即,紧固装置的两侧部件13、14与上面形成的角x为0°<x<90°的紧固装置),说明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的过程的简要示意图。具体地,如图2a(a)表示侧面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的过程;图2a的(b)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 10的侧面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插入轮圈的过程。
[0200] 参照2a,可以确认如(a)所示的侧面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相比如(b)所示的侧面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紧固装置向轮圈的钩内侧进入时,紧固装置相对的产生更多变形。
[0201] 换言之,可以确认为了将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侧面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相比侧面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需要发生大很多的弯曲。这表示向轮圈插入紧固装置时,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相比侧面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需要施加更多的力,或者侧面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相比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需要更大的柔韧性。从而,向轮圈插入紧固装置时,侧面部没有倾斜的紧固装置相比侧面部具有倾斜的紧固装置具有需要相对地需要更大的力、制作条件更加苛刻的缺点。如果紧固装置具有非常大的柔韧性的情况时,虽然能够容易地向轮圈插入,但是插入之后存在紧固装置容易脱离而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0202] 从而,侧面部和上面形成的角度为90°以上的紧固装置向轮圈插入时存在困难,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紧固装置10的第一侧面部13a、14a 与上面11形成的角x满足0°<x<90°;不需要很大力气就能够容易地将紧固装置 10插入至轮圈,需要一定柔韧性,从而具有容易制作的优点。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从而容易地插入到轮圈,且在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从轮圈不易脱离(换言之,轮圈和紧固装置结合以后减少脱离),从而具有更加提高安全性的优点。
[0203] 此外,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 可以是包括与所述轮圈20的钩21a、钩21b的底面接触,从而防止紧固装置10 从轮圈20脱离。由此,在轮圈和轮胎的结合状态下,所述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 可以是包括与所述钩21a、钩21b的底面接触的一部分的一面。此外,紧固装置 10的上面11上可以形成有用于增加轮圈和轮胎的结合力的额外部件。
[0204] 此外,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可以比轮圈20的两钩21a、钩21b之间的距离LR长。在此,图21所示的紧固装置10的整体形状仅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但不限于此,例如,紧固装置10的两侧部件13、14的形状可以实施为如图2b所示的不同形状。由此,鉴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形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紧固装置的最大长度或后述的紧固装置的下面至上面的最大高度等,可以根据各形状来决定其长度。
[0205] 重新参照图21,在紧固装置10正在向轮圈20插入的状态下,两侧部件13、 14可以包括对轮圈20的钩21a、21b可滑动的滑动区域,以使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内容易地插入。此外,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的至少一部分与钩21a、21b的底面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紧固装置10从轮圈20脱离。
[0206] 如上所述,为了紧固装置10通过滑动容易地插入到轮圈20,并防止插入到轮圈20的紧固装置10从轮圈容易地脱离,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10需要满足后述的条件。对此的说明,前述参照图3至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的描述,也同样适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下面简单回顾一下。
[0207] 如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装置10插入至轮圈20之后,防止从轮圈20 脱离的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208] 参照图3,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为了防止外部冲击而紧固装置10从轮圈20脱离,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满足数学式1。对于数学式 1的说明前面已经详细说明,在此省略。
[0209] 如果,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不能满足上述数学式1的条件时(即最大长度L小于数学式1的条件),由于自行车移动中向轮胎施加的外力而插入至轮圈20内的紧固装置10容易地从轮圈20脱离。从而,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 优选满足上述数学式1的条件。
[0210] 另外,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时,为了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的条件说明示意图,图4表示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 插入的完成状态。
[0211] 参照图4,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 的至少一部分与轮圈20的两钩21a、21b的底面接触,从而防止紧固装置10由于外部冲击等而从轮圈20脱离。此时,紧固装置10插入至轮圈20而言,为了轮胎与轮圈20的结合以后确保其在轮圈20的的富余空间,紧固装置10的最大高度可以满足数学式2。对数学式2的说明前面已经详细说明,在此省略。
[0212] 根据数学式2,为了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至下面12的最大高度h可以小于等于凸缘内壁的高度HR。
[0213] 如果,紧固装置10在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的下面与轮圈20的下面内侧面之间不存在富裕空间的情况时,例如,需要替换紧固装置 10时,存在紧固装置10难以从轮圈20取出的问题。此外,由于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紧固装置10而轮圈20内不存在富裕空间的情况时,包裹紧固装置10的外侧面的轮胎不存在,从而轮胎和轮圈20会无法良好的结合。此时,即使紧固装置插入至轮圈20内,轮胎也会与轮圈20容易地分离。从而,紧固装置10的最大高度h可以优选满足数学式2的条件。
[0214]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通过滑动而插入到轮圈20的条件的说明示意图。
[0215] 参照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为了通过滑动插入到轮圈 20,其侧面部13、侧面部14之间的最小长度可以满足下列数学式3。对数学式3 的说明前面已经详细说明,在此省略。
[0216] 如果,紧固装置10的两侧面部13、侧面部14之间的最小长度l无法满足上述数学式3的条件而过长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的图2a的(a),紧固装置10过度弯曲或插入时需要大力,因此将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时发生困难,或者根本无法插入。此外,最小长度l过长时,紧固装置10在向轮圈20内插入完成的状态下,轮圈20内不存在富余空间。从而,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两侧面部13、侧面部14之间的最小长度l优选为满足上述数学式3的条件。
[0217]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装置10为了容易插入到轮圈20内,如上所述地,紧固装置10的上面11和侧面部13、侧面部14之间的角度x可以形成为满足0°<x<90°。
[0218] 此外,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滑动区域的长度的示意图。
[0219] 参照图6,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侧面部 13、侧面部14如图22所示可以为直线型状,但不限于此,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具有曲线形状的紧固装置10’。作为例子,在如图6所示的侧面部和上面具有凸起形状的紧固装置10’中,侧面部的滑动区域c的长度可以表示从紧固装置的上面最上部到下面连接形成的椭圆形曲线的长度。
[0220]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10’中滑动区域的长度c可以满足下列数学式4。对数学式4的说明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省略。
[0221] 此外,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的滑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轮圈20的凸缘内壁之间由于摩擦而对凸缘内部具有一定的固定力。此时,紧固装置10插入到轮圈20的如图4所示的状态下,紧固装置10 为了在轮圈20内的相应位置具有固定力,紧固装置10可以满足‘L>LR+2P’的条件。即,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设置成大于轮圈20的两钩之间的长度(LR) 加上两侧钩21a、21b分别从轮圈20的凸缘内壁突出的最大长度(即2P)的值,从而紧固装置10在轮圈内具有一定固定力。
[022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具有满足数学式1至3,加上数学式4的形状,从而在紧固装置10向轮圈20插入时不需要大的力容易插入,当紧固装置10插入到轮圈20之后使其固定在轮圈20内,以免紧固装置10 从轮圈20脱离。
[0223]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10实施模拟结果参照图7 可以更好地理解。具体地,图7为了判定紧固装置10的适合性,根据紧固装置10是否分别满足数学式1至3的条件与否进行模拟并示出结果。图7的数值表示以mm为单位的值。
[0224] 参照图7,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进行模拟的结果,紧固装置10对数学式1至数学式3的条件中任意一个条件无法满足时(即,数学式1至3中任意一个只要为X的情况),在作为对轮圈与轮胎的紧固用装置的适合性判断综合判定结果为X,即该紧固装置10显示为不适合作为轮胎紧固用装置。
[0225] 相反,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满足数学式1至数学式3的所有条件的情况时,在作为对轮圈20与轮胎的紧固用装置的适合性判断综合判定结果为O,即该紧固装置10显示为适合作为轮胎紧固用装置。
[0226] 其中,观察综合判定结果的含义可以发现,紧固装置10无法满足数学式1 的条件(即数学式1为X的情况)是表示紧固装置10容易从轮圈20脱离;紧固装置10无法满足数学式2的条件(即数学式2为X的情况)是表示紧固装置10 向轮圈20插入完成时,轮圈20内没有富余空间。此外,紧固装置10无法满足数学式3的条件(即数学式3为X的情况)是表示紧固装置
10无法通过滑动容易地插入到轮圈20内。
[0227] 从而,综合判定结果为O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满足数学式1至数学式3的所有条件,这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 具有使紧固装置10容易插入到轮圈20内,在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能够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且防止紧固装置10容易地从轮圈20脱离的形状,可以理解为该紧固装置10适合作为轮圈紧固用装置。
[0228] 此外,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物理性能条件说明示意图。参照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刚面的紧固装置10情况时,为了防止轮圈20和轮胎结合之后,由于向紧固装置10时间的荷重(F)而弯曲,紧固装置的弯曲模量Ebend可以为140Mpa以上
7600Mpa以下的值。即,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为了避免由于荷重而弯曲,弯曲模量Ebend可以满足140Mpa以上7600Mpa以下的物理性能条件。通过图9更进一步理解。
[0229]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弯曲模量的范围的模拟结果示意图。
[0230] 参照图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弯曲模量进行模拟,紧固装置10的弯曲模量为140Mpa以下的情况时,紧固装置10太容易弯曲而容易从轮圈20脱离;紧固装置10的弯曲模量为7600Mpa以上的情况时,紧固装置 10太难以弯曲,例如在需要替换紧固装置10的情况时,无法替换。
[0231] 从而,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不因为荷重而过度弯曲或太难以弯曲的条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10形成为弹性弯曲率具有140Mpa以上7600Mpa以下的值。
[0232] 在此,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在轮圈20的两钩之间的距离 (Δh)为20mm,紧固装置10的最大长度(L)为21.5mm,紧固装置10的宽幅 (w)为5mm,紧固装置10的高度(h)为2.5mm,荷重(F)为在20kgf的条件下弯曲模量最理想。
[0233] 此外,图10是轮圈20和轮胎30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10结合的自行车用轮胎的截面简要示意图。
[0234] 参照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可以提供轮圈20和轮胎30通过本实用新型前述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结合的自行车用轮胎。
[0235] 其中,紧固装置10的两侧部件13、14的至少一部分与轮圈20的凸缘内壁面接触而结合,从而通过凸缘内壁之间的摩擦,紧固装置10对凸缘内壁具有一定的固定力,由此可以有效减少骑自行车时紧固装置10引起的噪音发生。
[0236]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可以由尼龙(Nylon)、聚乙烯(Poly 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缩醛(acetal)、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聚碳酸酯(Poly carbinate, PC)、聚醛树脂(Polyacetal)、PBT、氟树脂(Fluororesin)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选择的合成树脂,对各成分的更具体的说明在此省略。
[0237] 此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与轮圈20结合的轮胎30,可以是射出发泡工艺制造的实心轮胎,但不限于此。
[0238]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的形状为在向轮圈20插入时能够容易地插入,当向轮圈20插入完成的状态下又是不能容易脱离轮圈20的形状,此外,随着向轮圈20插入,轮胎30的一部分包裹紧固装置10的下面的外侧面,因此能够确保轮圈20内的富余空间,从而该自行车能够更加稳定地行驶。
[0239] 前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施为其他具体的形态。因此上面所述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仅应理解为示例性的,任何方面都不应当理解为限制性的。例如,以单一形态说明的各个构成要素可以实施为分散的形态,相同以分散的形态说明的构成要素也可以实施为结合形态。
[0240]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而不是上述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权利要求书的含义和范围乙基从起均等概念中所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形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