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道路 / 超车道 / 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

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

阅读:990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 沥青 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属于路面养护维修技术领域,包括车道 基层 和第一沥青 面层 ,所述车道基层包括行车道层和 超车道 层,行车道层至少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行车道层的制作材料是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超车道层设置有第四侧面、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超车道层通过所述第六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固定连接,超车道层的制作材料是 乳化沥青 厂拌冷再生混合材料。所述第一沥青面层包括第一紧固层和第二紧固层,第一紧固层设置有第七侧面、第八侧面和第九侧面,第二紧固层设置有第十侧面、第十一侧面和第十二侧面。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能够使得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难以出现破损,降低养护成本的技术效果。,下面是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包括:
车道基层,所述车道基层包括:
行车道层,所述行车道层至少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行车道层的制作材料是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
超车道层,所述超车道层设置有第四侧面、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第六侧面位于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之间,所述超车道层通过所述第六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超车道层的制作材料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材料;
第一沥青面层,所述第一沥青面层包括:
第一紧固层,所述第一紧固层设置有第七侧面、第八侧面和第九侧面,所述第一紧固层通过所述第七侧面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九侧面位于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之间,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七侧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之间;
第二紧固层,所述第二紧固层设置有第十侧面、第十一侧面和第十二侧面,所述第二紧固层通过所述第十侧面设置在所述第四侧面上,所述第二紧固层通过所述第十二侧面和所述第九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二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之间,所述第四侧面位于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十侧面之间,所述第十侧面位于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包括:
所述行车道层的厚度和所述超车道层的厚度相等;
所述行车道层的厚度是15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道层还包括:
通孔,所述通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还包括:
第一排孔,所述第一排水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第三排水孔,所述第三排水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第三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二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排水孔和所述第三排水孔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孔内,所述第一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孔内,所述第二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三排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排水孔内,所述第二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三排水管之间,所述第三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包括:
所述第一紧固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紧固层的厚度相等;
所述第一紧固层的厚度是8cm;
所述第一紧固层的制作材料是AC-20型改性沥青混合材料,所述第二紧固层的制作材料是AC-25型普通沥青混合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沥青面层,所述第二沥青面层设置有第十三侧面和第十四侧面,所述第二沥青面层通过所述第十三侧面设置在所述第八侧面上,所述第二沥青面层通过所述第十三侧面设置在所述第十一侧面上,所述第九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之间,所述第十二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十侧面之间,所述第八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之间,所述第十一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包括:
所述第二沥青面层的厚度是6cm;
所述第二沥青面层的制作材料是AC-20型改性沥青混合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还包括:
第三沥青面层,所述第三沥青面层设置有第十五侧面和第十六侧面,所述第三沥青面层通过所述第十五侧面设置在所述第十四侧面上,所述第十四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五侧面和所述第十三侧面之间,所述第十五侧面位于所述第十四侧面和所述第十六侧面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包括:
所述第三沥青面层的厚度是4cm;
所述第三沥青面层的制作材料是SMA-13型改性沥青混合材料。

说明书全文

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养护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通常指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随着高速公路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干线公路网逐渐完善,高速公路行业的重点正逐渐由大规模新建向维修养护的阶段转变。我国高速公路中主要是半刚性沥青路面,普遍采用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车道基层与沥青面层组成。在高速公路服役期间,由于车辆荷载作用及自然环境的影响,高速公路的沥青面层及车道基层容易出现各种病害。
[0003] 对于现有的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技术而言,由于高速公路的沥青面层经常会出现破碎、松散,以及高速公路的沥青车道基层也经常出现破碎、松散。对出现破碎、松散的病害路段,通常是先对沥青面层和车道基层进行铣刨后,再直接采用水泥混凝土,来对破碎的沥青面层和车道基层进行换填补强的修复。但是,在对沥青面层和车道基层进行修复后,所修复的病害路段仍然很容易再次出现裂缝及各种病害,使得经常需要修复,公路的养护成本高。
[0004]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技术中,存在着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容易出现破损,养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的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技术中,存在着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容易出现破损,养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包括车道基层,所述车道基层包括行车道层,所述行车道层至少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行车道层的制作材料是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超车道层,所述超车道层设置有第四侧面、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第六侧面位于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之间,所述超车道层通过所述第六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超车道层的制作材料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材料;第一沥青面层,所述第一沥青面层包括第一紧固层,所述第一紧固层设置有第七侧面、第八侧面和第九侧面,所述第一紧固层通过所述第七侧面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九侧面位于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之间,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七侧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之间;第二紧固层,所述第二紧固层设置有第十侧面、第十一侧面和第十二侧面,所述第二紧固层通过所述第十侧面设置在所述第四侧面上,所述第二紧固层通过所述第十二侧面和所述第九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二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之间,所述第四侧面位于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十侧面之间,所述第十侧面位于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之间。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包括所述行车道层的厚度和所述超车道层的厚度相等;所述行车道层的厚度是15cm。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行车道层还包括通孔,所述通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还包括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第三排水孔,所述第三排水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第三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二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排水孔和所述第三排水孔之间。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还包括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孔内,所述第一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孔内,所述第二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三排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排水孔内,所述第二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三排水管之间,所述第三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包括所述第一紧固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紧固层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紧固层的厚度是8cm;所述第一紧固层的制作材料是AC-20型改性沥青混合材料,所述第二紧固层的制作材料是AC-25型普通沥青混合材料。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还包括第二沥青面层,所述第二沥青面层设置有第十三侧面和第十四侧面,所述第二沥青面层通过所述第十三侧面设置在所述第八侧面上,所述第二沥青面层通过所述第十三侧面设置在所述第十一侧面上,所述第九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之间,所述第十二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十侧面之间,所述第八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之间,所述第十一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之间。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包括所述第二沥青面层的厚度是6cm;所述第二沥青面层的制作材料是AC-20型改性沥青混合材料。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还包括第三沥青面层,所述第三沥青面层设置有第十五侧面和第十六侧面,所述第三沥青面层通过所述第十五侧面设置在所述第十四侧面上,所述第十四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五侧面和所述第十三侧面之间,所述第十五侧面位于所述第十四侧面和所述第十六侧面之间。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包括所述第三沥青面层的厚度是4cm;所述第三沥青面层的制作材料是SMA-13型改性沥青混合材料。
[0016] 有益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通过第一沥青面层中第一紧固层的第七侧面设置在车道基层中行车道层的第一侧面上,使得第一紧固层和行车道层相互贴合;第一沥青面层中第二紧固层的第十侧面设置在车道基层中超车道层的第四侧面上,使得第二紧固层和超车道层相互贴合。同时,车道基层中行车道层的第三侧面和超车道层的第六侧面相互固定连接,第一沥青面层中第一紧固层的第九侧面和第二紧固层中第十二侧面固定连接。并且由于行车道层的制作材料是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超车道层的制作材料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材料,这样通过采用大粒径沥青碎石和厂拌冷再生相结合、互为补充的路面维修处治结构,来处理沥青路面中的面层及基层均出现破损的路段,便能够有效的减少路面发生开裂的情况,继而降低了高速公路的养护成本。从而达到了能够使得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难以出现破损,降低养护成本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通过第一沥青面层200中第一紧固层210的第七侧面211设置在车道基层100中行车道层110的第一侧面111上,使得第一紧固层210和行车道层110相互贴合;第一沥青面层200中第二紧固层220的第十侧面221设置在车道基层100中超车道层120的第四侧面121上,使得第二紧固层220和超车道层
120相互贴合。同时,车道基层100中行车道层110的第三侧面113和超车道层120的第六侧面
123相互固定连接,第一沥青面层200中第一紧固层210的第九侧面213和第二紧固层220中第十二侧面223固定连接。并且由于行车道层110的制作材料是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超车道层120的制作材料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材料,这样通过采用大粒径沥青碎石和厂拌冷再生相结合、互为补充的路面维修处治结构,来处理沥青路面中的面层及基层均出现破损的路段,便能够有效的减少路面发生开裂的情况,继而降低了高速公路的养护成本。
从而达到了能够使得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难以出现破损,降低养护成本的技术效果。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0022]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3]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所述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包括车道基层100和第一沥青面层200。现分别对车道基层100和第一沥青面层200进行以下详细说明:
[0024] 对于车道基层100而言:
[0025] 车道基层100包括行车道层110和超车道层120。行车道层110可以设置有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和通孔114,所述第三侧面113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二侧面112之间,所述行车道层110的制作材料是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所述通孔11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112上,并且所述通孔114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二侧面112之间。
[0026] 通孔114还包括第一排水孔、第二排水孔和第三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112上,并且所述第一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二侧面112之间;所述第二排水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112上,并且所述第一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二侧面112之间;所述第三排水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112上,并且所述第三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二侧面112之间,所述第二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排水孔和所述第三排水孔之间。
[0027] 超车道层120设置有第四侧面121、第五侧面122和第六侧面123,所述第六侧面123位于所述第四侧面121和所述第五侧面122之间,所述超车道层120通过所述第六侧面123和所述第三侧面113固定连接,所述超车道层120的制作材料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材料。其中,所述行车道层110的厚度和所述超车道层120的厚度相等;所述行车道层110的厚度是15cm,所述超车道层120的厚度是15cm。
[0028] 请继续参见图1,行车道层110可以是指行车道上基层(即位于公路的行车道中),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和第三侧面113可以是指行车道层110的三个侧面,第一侧面111和第三侧面113可以相互平行,第一侧面111和第三侧面113的间距可以是15cm。行车道层110中可以设置有第一排水孔、第二排水孔和第三排水孔,第一排水孔可以用于安装下述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孔可以用于安装下述第二排水管,第三排水孔可以用于安装下述第三排水管。例如针对行车道路面的病害,可以将破碎的面层及基层进行铣刨,铣刨后立即对铣刨槽按一定流水坡度进行由内向外钻孔(如第一排水孔、第二排水孔和第三排水孔)并及时安设排水管(如下述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钻孔间距数值范围可以是从
50m到100m,排水管(如下述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位于下基层500顶面的位置,以便较好的将大粒径沥青碎石层间的水排出。并且可以采用15cm的大粒径沥青碎石恢复行车道上基层。同时,在行车道基层100上可以再分别摊铺8cm的改性沥青AC-20做为下面层(即下述第一沥青面层200中的第一紧固层210),6cm的改性沥青AC-20做为中面层(即下述第二沥青面层300)。
[0029] 超车道层120可以是指超车道上基层(即位于公路的超车道中),第四侧面121和第五侧面122可以相互平行,第四侧面121和第五侧面122的间距可以是15cm。由于超车道交通量及承受荷载相对于行车道层110较小,针对超车道路面的病害,可以将破碎的面层及基层铣刨后,采用15cm的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恢复超车道上基层。在超车道基层100上可以摊铺8cm的普通沥青AC-25作为下面层(即下述第一沥青面层200中的第二紧固层220),6cm的改性沥青AC-20做为中面层(即下述第二沥青面层300)。
[0030] 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在行车道层110和超车道层120上一起摊铺4cm的改性沥青SMA-13作为上面层(即下述第三沥青面层400),通过一台摊铺机来对第二沥青面层300进行全幅摊铺的施工,以确保行车道层110和超车道层120的无纵向接缝。此时,位于行车道层110的公路从上至下依次是第三沥青面层400、第二沥青面层300、第一沥青面层200的第一紧固层210、车道基层100的行车道层110、下基层500(原路面的下基层500)和底基层600(原路面的底基层600);位于超车道层120的公路从上至下依次是第三沥青面层400、第二沥青面层300、第一沥青面层200的第二紧固层220、车道基层100的超车道层120、下基层500和底基层600。并且第三沥青面层400和第二沥青面层300无纵向接缝连接,使得超车道和行车道紧密连接在一起。由于行车道层110的制作材料是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超车道层120的制作材料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材料,这样通过采用大粒径沥青碎石和厂拌冷再生相结合、互为补充的路面维修处治结构,来处理沥青路面中的面层及基层均出现破损的路段,便能够有效的减少路面发生开裂的情况,继而降低了高速公路的养护成本。从而达到了能够使得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难以出现破损,降低养护成本的技术效果。
[0031] 为了便于将公路积水进排放,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第一排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孔的内部,所述第一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二侧面112之间;第二排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孔的内部,所述第二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二侧面112之间;第三排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排水孔的内部,所述第二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三排水管之间,所述第三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二侧面112之间。
[0032] 请继续参见图1,可以将第一排水管插入上述第一排水孔内,使得第一排水管按一定流水坡度设置,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相邻,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间距范围是从50m到100m,第一排水管位于下基层500顶面的位置,以便较好的将大粒径沥青碎石层间的水排出。可以将第二排水管插入上述第二排水孔内,使得第二排水管按一定流水坡度设置,第二排水管位于第一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之间,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间距范围是从50m到100m,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的间距范围是从50m到100m,但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间距,与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的间距相等,例如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间距是60m,则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的间距也是60m。第二排水管位于下基层500顶面的位置,以便较好的将大粒径沥青碎石层间的水排出。可以将第三排水管插入上述第三排水孔内,使得第三排水管按一定流水坡度设置,第三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相邻,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的间距范围是从50m到100m,第三排水管位于下基层500顶面的位置,以便较好的将大粒径沥青碎石层间的水排出。
[0033] 另外,上述通孔114可以包括若干个排水孔,若干个排水孔可以是指1个排水孔、2个排水孔、3个排水孔、4个排水孔、5个排水孔等。当上述通孔114可以包括7个排水孔时,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可以包括7个相对应的排水管,可以将7个排水管分别插入7个排水孔中。例如上述通孔114可以包括第一排水孔、第二排水孔、第三排水孔、第四排水孔、第五排水孔、第六排水孔和第七排水孔,此时对应的有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第三排水管、第四排水管、第五排水管、第六排水管和第七排水管,可以将第六排水管插入第六排水孔中,第七排水管插入第七排水孔中。从而达到通过7个排水管更好的将大粒径沥青碎石层间的水排出的技术效果。
[0034] 对于第一沥青面层200而言:
[0035] 第一沥青面层200包括第一紧固层210和第二紧固层220。第一紧固层210设置有第七侧面211、第八侧面212和第九侧面213,所述第一紧固层210通过所述第七侧面21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111上,所述第九侧面213位于所述第七侧面211和所述第八侧面212之间,所述第一侧面111位于所述第二侧面112和所述第七侧面211之间,并且所述第七侧面211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八侧面212之间。
[0036] 第二紧固层220设置有第十侧面221、第十一侧面222和第十二侧面223,所述第二紧固层220通过所述第十侧面221设置在所述第四侧面121上,所述第二紧固层220通过所述第十二侧面223和所述第九侧面213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二侧面223位于所述第十侧面221和所述第十一侧面222之间,所述第四侧面121位于所述第五侧面122和所述第十侧面221之间,所述第十侧面221位于所述第四侧面121和所述第十一侧面222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紧固层210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紧固层220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紧固层210的厚度是8cm;所述第一紧固层210的制作材料是AC-20型改性沥青混合材料,所述第二紧固层220的制作材料是AC-25型普通沥青混合材料。
[0037] 请继续参见图1,第一沥青面层200的第一紧固层210可以设置在行车道层110上,第一紧固层210可以由AC-20型改性沥青混合材料制作而成,第一紧固层210的厚度可以是8cm,例如第一紧固层210的第七侧面211和第八侧面212相互平行,第七侧面211和第八侧面
212的间距大小是8cm。第一沥青面层200的第二紧固层220可以设置在超车道层120上,第二紧固层220可以由AC-25型普通沥青混合材料制作而成,第二紧固层220的厚度可以是8cm,例如第二紧固层220的第十侧面221和第十一侧面222相互平行,第十侧面221和第十一侧面
222的间距大小是8cm。同时,第一紧固层210和第二紧固层220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得可以由第一沥青面层200的第一紧固层210、第一沥青面层200的第二紧固层220、车道基层100的行车道层110、车道基层100的超车道层120、下基层500和底基层600构成公路的行车道和超车道,从而达到了能够使得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难以出现破损,降低养护成本的技术效果。
[0038] 为了支撑上述车道基层100和第一沥青面层200,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还包括第二沥青面层300。第二沥青面层300设置有第十三侧面310和第十四侧面320,所述第二沥青面层300通过所述第十三侧面310设置在所述第八侧面212上,所述第二沥青面层300通过所述第十三侧面310设置在所述第十一侧面222上,所述第九侧面213位于所述第十三侧面310和所述第七侧面211之间,所述第十二侧面223位于所述第十三侧面310和所述第十侧面221之间,所述第八侧面212位于所述第十三侧面310和所述第七侧面211之间,所述第十一侧面222位于所述第十三侧面310和所述第七侧面211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沥青面层300的厚度是6cm;所述第二沥青面层300的制作材料是AC-20型改性沥青混合材料。
[0039] 请继续参见图1,第十三侧面310和第十四侧面320可以是指第二沥青面层300的下、上两个侧面,第二沥青面层300可以摊铺在上述第一沥青面层200的第一紧固层210和第二紧固层220上。第十三侧面310和第十四侧面320可以相互平行,第二沥青面层300的厚度可以是6cm,即第十三侧面310和第十四侧面320的间距可以是6cm。第二沥青面层300可以采用AC-20型改性沥青混合材料制作而成。使得可以由第二沥青面层300、第一沥青面层200的第一紧固层210、第一沥青面层200的第二紧固层220、车道基层100的行车道层110、车道基层100的超车道层120、下基层500和底基层600构成公路的行车道和超车道,从而达到了能够使得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难以出现破损,降低养护成本的技术效果。
[0040] 为了对上述车道基层100、第一沥青面层200和第二沥青面层300提供支撑,所述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还包括第三沥青面层400。
[0041] 第三沥青面层400设置有第十五侧面410和第十六侧面420,所述第三沥青面层400通过所述第十五侧面410设置在所述第十四侧面320上,所述第十四侧面320位于所述第十五侧面410和所述第十三侧面310之间,所述第十五侧面410位于所述第十四侧面320和所述第十六侧面420之间。其中,所述第三沥青面层400的厚度是4cm;所述第三沥青面层400的制作材料是SMA-13型改性沥青混合材料。
[0042] 请继续参见图1,第十五侧面410和第十六侧面420可以是第三沥青面层400的下、上两个侧面,第三沥青面层400可以摊铺在上述第二沥青面层300上。第十五侧面410和第十六侧面420可以相互平行,第三沥青面层400的厚度可以是4cm,即第十五侧面410和第十六侧面420的间距是4cm。第三沥青面层400可以采用SMA-13型改性沥青混合材料制作而成。例如通过一台摊铺机来对第二沥青面层300进行全幅摊铺的施工,以确保行车道层110和超车道层120的无纵向接缝。使得可以由第三沥青面层400、第二沥青面层300、第一沥青面层200的第一紧固层210、第一沥青面层200的第二紧固层220、车道基层100的行车道层110、车道基层100的超车道层120、下基层500和底基层600构成公路的行车道和超车道,从而达到了能够使得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难以出现破损,降低养护成本的技术效果。
[004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装置,通过第一沥青面层200中第一紧固层210的第七侧面211设置在车道基层100中行车道层110的第一侧面111上,使得第一紧固层210和行车道层110相互贴合;第一沥青面层200中第二紧固层220的第十侧面221设置在车道基层100中超车道层120的第四侧面121上,使得第二紧固层220和超车道层
120相互贴合。同时,车道基层100中行车道层110的第三侧面113和超车道层120的第六侧面
123相互固定连接,第一沥青面层200中第一紧固层210的第九侧面213和第二紧固层220中第十二侧面223固定连接。并且由于行车道层110的制作材料是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超车道层120的制作材料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材料,这样通过采用大粒径沥青碎石和厂拌冷再生相结合、互为补充的路面维修处治结构,来处理沥青路面中的面层及基层均出现破损的路段,便能够有效的减少路面发生开裂的情况,继而降低了高速公路的养护成本。
从而达到了能够使得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难以出现破损,降低养护成本的技术效果。
[0044]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