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商用车 / 混凝土搅拌车 / 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

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

阅读:856发布:2020-05-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属于 混凝土 搅拌车 运输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固定 支架 、固定 钢 带、 箱体 、进出气部和进出料部,箱体通过固定 钢带 固定在固定支架的顶部,固定支架上设有连接 耳 ,箱体的 侧壁 螺纹 连接在连接耳之间,同时箱体的侧壁上设有液位计,进行观测外加剂的体积变化。进出气部和进出料部均固定在与液位计同侧的箱体侧壁上。结构紧凑,安装在罐体尾部节省安装空间,通过进出气部和进出料部分步工作进行外加剂的添加。保证了商品混凝土配比比例的准确性,也解决了长途运输造成的塌落度的损失、初凝、 离析 等问题。(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该补液装置安装在搅拌车的后支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箱体(2)、进出气部和进出料部;
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支架(1)和固定带(3);所述固定支架(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支架(1)固定连接在搅拌车的后支座内;所述箱体(2)通过固定钢带(3)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1)的顶部,且所述固定钢带(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固定支架(1)上;
所述箱体(2)的一侧壁上设有液位计(5);
所述进出气部包括进气管(7)、排气管(6)和气管连接管(8);所述进气管(7)、排气管(6)和气管连接管(8)通过三通连接管连通;所述进气管(7)和排气管(6)上均设有第一控制;所述气管连接管(8)固定连接在箱体(2)的一侧壁上,所述气管连接管(8)与箱体(2)的内部连通;
所述进出料部包括进料管(10)、出料管(9)和料管连接管(11);所述进料管(10)、出料管(9)和料管连接管(11)通过三通连接管连通;所述进料管(10)和出料管(9)上均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料管连接管(11)固定连接在箱体(2)的一侧壁上,所述料管连接管(11)与箱体(2)的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支架(1)的顶面均平行设有两个连接(4);所述箱体(2)位于同一个固定支架(1)上的两个所述连接耳(4)之间,所述箱体(2)的侧壁与连接耳(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气部和进出料部均呈平设置;所述液位计(5)呈竖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5)、进出气部和进出料部均位于箱体(2)的同一侧壁上;所述进出气部位于进出料部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5)的上端口与进出气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液位计(5)的下端口端口与进出料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5)上设有刻度值,所述刻度值的间距与箱体(2)的内壁形状成正比。

说明书全文

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车运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就是预拌混凝土运输,预拌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搅拌时,需要将砂石骨料泥、水、外加剂等材料按规定的比例和次序投入,在搅拌站充分搅拌后从混凝土搅拌站装入搅拌车的搅拌筒内,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反转卸料。
[0003] 而第二种干配合料搅拌输送方式,一般是将干配合料运送到工地后,向搅拌车搅拌筒内加水和外加剂按进料方向旋转搅拌,搅拌均匀后反转卸料。
[0004] 预拌混凝土的运输,将混凝土在搅拌站按规定比例配料搅拌,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塌落度等各项指标和性能,但是为保证混凝土不离析和初凝,从生产到浇筑一般不超过1.5小时,就限制了搅拌车的输送距离,无法满足长远距离运输的要求。当运输距离较远时采用干配合料搅拌运输,干配合料搅拌车在搅拌站装载制备混凝土所需的砂石骨料、水泥、外加剂等材料,由于砂石骨料和水泥等固体材料体量较大,外加剂较少,到达施工现场再加水搅拌成混凝土,在搅拌之前无法将固体材料全部浸染,加水搅拌时也无法保证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分布的均匀性,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指标和质量。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远距离运输时不能将外加剂混合均匀,进而影响混凝土质量和性能,故此提供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可以装载制备混凝土所需的外加剂,可以随车进行添加,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性能。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该补液装置安装在搅拌车的后支座上,包括固定部、箱体、进出气部和进出料部;
[0008] 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支架和固定带;所述固定支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在搅拌车的后支座内;所述箱体通过固定钢带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的顶部,且所述固定钢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固定支架上;
[0009] 所述箱体的一侧壁上设有液位计;
[0010] 所述进出气部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和气管连接管;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和气管连接管通过三通连接管连通;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均设有第一控制;所述气管连接管固定连接在箱体的一侧壁上,所述气管连接管与箱体的内部连通;
[0011] 所述进出料部包括进料管、出料管和料管连接管;所述进料管、出料管和料管连接管通过三通连接管连通;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上均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料管连接管固定连接在箱体的一侧壁上,所述料管连接管与箱体的内部连通。
[0012]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面均平行设有两个连接;所述箱体位于同一个固定支架上的两个所述连接耳之间,且所述箱体的侧壁与连接耳固定连接。
[0013] 进一步的,所述进出气部和进出料部均呈水平设置;所述液位计呈竖直设置。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计、进出气部和进出料部均位于箱体的同一侧壁上;所述进出气部位于进出料部的顶部。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计的上端口与进出气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液位计的下端口端口与进出料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计上设有刻度值,所述刻度值的间距与箱体内壁的形状成正比。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 (1)两个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面均平行设有两个连接耳;所述箱体位于同一个固定支架上的两个所述连接耳之间,且所述箱体的侧壁与连接耳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在搅拌车的后支座内;所述箱体通过固定钢带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的顶部,且所述固定钢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固定支架上。通过连接耳和固定钢带将箱体更为稳固的固定在罐体尾部,节省其安装空间,结构更为简单。
[0019] (2)所述液位计的上端口与进出气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液位计的下端口端口与进出料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液位计上设有刻度值,所述刻度值的间距与箱体内壁的形状成正比。降低箱体内的外加剂的残留量,可以精准地判别外加剂的体积变化,实现其混凝土的精准混合比,保证其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0020] (3)进出料部和进出气部分布工作,通过距离或运输时间进行调节进出气部和进出料部各部位的工作,可以将压缩空气注入箱体和外加剂输入罐体内,进而实现混凝土的混合均匀性和拥有远距离运输的功能。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固定支架,2、箱体,3、固定钢带,4、连接耳,5、液位计,6、排气管,7、进气管,8、气管连接管,9、出料管,10、进料管,11、料管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5] 实施例1:
[0026] 一种搅拌车补液装置,该补液装置安装在搅拌车的后支座上,包括固定部、结构为方形的箱体2、进出气部和进出料部;
[0027] 固定部包括固定支架1和固定钢带3;固定支架1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支架1焊接连接在搅拌车的后支座内,箱体2通过固定钢带3箍接在固定支架1的顶部,且固定钢带3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在对应的固定支架1上。
[0028] 箱体2的一侧壁上设有竖直设置的液位计5,液位计5上设置有刻度值,该刻度上数值与箱体3内的容积成比例,液位计5的上端口与进出气部位于同一直线上,液位计5的下端口端口与进出料部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于识别外加剂的添加量,从而可以根据输送距离或输送时间进行添加其外加剂,进而有效保证其混合均匀性,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0029] 进出气部和进出料部均呈水平设置;液位计5、进出气部和进出料部均位于箱体2的同一侧壁上;进出气部位于进出料部的顶部。进出气部包括进气管7、排气管6和气管连接管8;进气管7、排气管6和气管连接管8通过三通连接管连通;进气管7和排气管6上均设有第一控制阀,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为球阀;进气管7通过密封软管与搅拌车底盘的压缩气室连通,用于压气体输入,行车时常闭。气管连接管8螺纹连接在箱体2的一侧壁上,且气管连接管8与箱体2的内部连通。通过调节第一控制阀控制其压缩空气的进出,进而完成外加剂的添加工作。
[0030] 进出料部包括进料管10、出料管9和料管连接管11;进料管10、出料管9和料管连接管11通过三通连接管连通;进料管10和出料管9上均设有第二控制阀;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为球阀。外加剂由软管接入进料口C,用于外加剂加载,行车时常闭;出料管9通过密封软管与搅拌罐的内部连通,用于外加剂输出,行车时常闭。
[0031] 料管连接管11螺纹连接在箱体2的一侧壁上,料管连接管11与箱体2的内部连通。第二控制阀的开启或闭合,进而实现添加剂的灌入与输出。通过进出料部和进出气部均为三通设置,实现箱体2的密封和开放,进而分布完成外加剂的添加和输出。
[0032] 两个固定支架1的顶面均平行设有两个连接耳4;箱体2位于同一个固定支架1上的两个连接耳4之间,且箱体2的侧壁与连接耳4螺纹连接,对其箱体进行左右的固定,使其结构更为稳固,结构简单且稳定,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即搅拌车)在混凝土搅拌站装载制备混凝土所需的砂石骨料、水泥等材料,同时向搅拌车补液箱的箱体2内添加外加剂,此时将进料软管连接进料管10,首先闭合出料管9的球阀和进气管7的球阀,再打开排气管6的球阀,最后打开进料管10的球阀,使外加剂液体进入到箱体2内,同时观察液位计5的数值变化以确定外加剂装载量。装载完成后先关闭进料管10的球阀,再关闭排气管6的球阀。然后搅拌车将混凝土基料运送到施工现场,行车期间进气管7、排气管6、进料管10和出料管9处的球阀皆为闭合状态。到达施工现场后,搅拌车的搅拌筒加速转动开始搅拌,加入水和外加剂(须按照比例添加外加剂和水),此时先检查进料管10和排气管6处的球阀是否处于闭合状态,再打开出料管处的球阀,最后接通气源打开进气管7处的球阀,利用气体压力将外加剂液体由管路输出到搅拌车进料斗,同水一起加入搅拌筒进行混凝土搅拌,出料管9处的球阀开闭大小可以控制外加剂流速,通过液位计5的数值变化可以了解外加剂的添加量,外加剂添加完成后,先闭合进气管7的球阀,再闭合出料管9的球阀,以防止补液箱体内压力的存续。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即可反转搅拌筒进行卸料施工。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箱体的结构不局限于方形,也可为球形或圆柱形或不规则结构等形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也不局限与球阀,也可以为电磁阀液压阀等控制阀体。所述替代可以是部分结构、器件、方法步骤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