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作物管理 / 多花性 / 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及养殖方法

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及养殖方法

阅读:198发布:2023-12-29

专利汇可以提供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及养殖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及养殖方法,养殖池包括一个 水 池及沿水池边上沿间隔分布的多个大鲵栖居穴,水池的底部为锅底型,水池中央的深度为120‑150cm,池底中央有集污坑和排污管,水池中靠近池边处装有 叶轮 式增 氧 机;大鲵栖居穴的洞口设有活动闸板。养殖方法是在水池中投放花鲢、白鲢、鲤鱼草鱼等常规家鱼的苗种作为大鲵饵料,当饵料鱼长到适合1年龄以上大鲵苗种能够吞食的程度时,放养大鲵苗种,实现饵料鱼和大鲵混养,饵料鱼供大鲵 摄食 ,养殖方法中还包括水质管理和水温调节以及饵料和大鲵的四季养殖管理。本发明可以提高大鲵养殖规模化程度并降低饲养劳工成本和大鲵 饲料 成本,能让大鲵回归自然生态环境生长,能提高大鲵肉品 质量 口感。,下面是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及养殖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包括一个圆形或方形池,以及沿水池边上沿间隔分布的多个大鲵栖居穴,其特征在于:方形水池的四个拐为圆弧形,所述水池的底部为锅底型,水池中央的深度为120-150cm,池底中央有集污坑,集污坑底部连接有排污管,水池中靠近池边处装有叶轮式增机;所述栖居穴的洞口朝向池内,洞口设有活动闸板,在栖居穴的侧壁上或上方装有供水管,栖居穴的顶部是活动的遮阴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的底部为硬化池底,上面铺有10-20cm厚度的河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栖居穴内空间的长度为
150-250cm、宽度为80-150cm、高度为40-6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的外部设有一个竖井,排污管的末端管口向上置于竖井中,排污管的末端管口上插装有一根溢水管,竖井与外部排污渠相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坑的上沿设有筛网。
6.一种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是按下述步骤完成:
(1)、在上述养殖池的水池中注入河水或井水至大鲵栖居穴水深至20-30cm,投放EM菌,并投施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和氮磷肥,调水至池水浮游生物丰富、透明度达20-30cm,然后投放花鲢、白鲢、鲤鱼草鱼等常规家鱼的水花或夏花苗种,按家鱼养殖方法,投喂饵料及投施发酵有机肥;
(2)、当水池中饵料鱼长到适合1年龄以上大鲵苗种能够吞食的程度时,即可放养大鲵苗种,放养密度按大鲵栖居穴面积算,体重达50g-250g的大鲵为30-20尾/m2,体重达250g-
500g的大鲵为20-15尾/m2,体重达500g-1000g的大鲵为15-8尾/m2;
(3)、补充投放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和EM菌,高温季节每隔10-15天投施一次所述的有机肥,低温季节每隔15-30天投施一次,每次投施有机肥以后及时加施一次EM菌,保持水质清新,EM菌投施剂量为每方水中含EM菌0.3-1.0ml;
(4)、每天早6-7时及晚8-9时开启增氧机增氧调水半小时,阴雨天根据饵料鱼反应情况,开启增氧机增氧,增氧机停机、水面平静后,通过排污管排污一次;
(5)、排污后及时补水至大鲵栖居穴水深20-30cm;
(6)、四季管理
(6.1)春末夏初阶段,保持栖居穴内的水深为20cm,做好巡夜观察,重点查看大鲵的活动、摄食情况及黎明时大鲵返回栖居穴的情况,当大鲵返回栖居穴后,放下闸板在栖居穴内检查大鲵苗种健康状况,若发现大鲵患病,将其捞出实施治疗,检查完后及时升起活动闸板;
(6.2)夏季阶段,根据大鲵摄食情况及水池内的饵料鱼密度,及时添加饵料鱼的水花、夏花、春片苗种,保持栖居穴内的水深为30cm,盛夏高温期通过供水管供应17-18℃的地下水给大鲵栖居穴降温至25℃以下;
(6.3)秋季阶段,保持栖居穴内的水深为20cm,加强池内饵料鱼的饲喂管理,加大EM菌的投施量并同时减少有机肥投施量,每7-10天投施一次EM菌,M菌投施剂量为每方水中含EM菌1-1.5ml,每15-20天对饵料鱼的配合饵料用含有三黄粉的中药制剂拌料投喂连续三次,预防饵料鱼细菌性肠炎等病,增加水池的排污次数,阴雨天延长增氧时间;
(6.4)冬季阶段,保持栖居穴内的水深为30cm,当水温低于14℃时,通过供水管供应17-
18℃的地下水给大鲵栖居穴升温并保温;
(6.5)春季阶段,增量投施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和氮磷肥,调水至池水浮游生物丰富、透明度为20-30cm,然后投放花白鲢、鲤草鱼苗种,捞出偏大的及偏小的大鲵做另池分养,每个养殖池内大鲵的个头大小保持一致。

说明书全文

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及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的是一种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同时涉及的是一种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是现存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研发成功及大鲵仿生态繁殖技术的再次突破,大鲵繁殖率大幅度提高,大鲵幼苗得以大量供应,进而又助推了大鲵产业快速发展。在大鲵产业的发展中,商品大鲵的养殖基本上是室内养殖模式。室内养殖模式虽然便于管理,但一直存在以下不足:1.室内养殖池建造成本较高,且规模受限,2.饵料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3.饵料基本上是冷冻鱼虾,其安全程度偏低,4.大鲵肉质下降,5.高密度饲养还容易导致鲵病频发。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同时提出一种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方法,可以提高大鲵养殖规模化程度,降低饲养劳工成本,让大鲵回归自然生态环境生长,提高大鲵肉品质量口感,还能有效预防大鲵疫病。
[0004]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包括一个圆形或方形水池,以及沿水池边上沿间隔分布的多个大鲵栖居穴,方形水池的四个拐为圆弧形,所述水池的底部为锅底型,水池中央的深度为120-150cm,池底中央有集污坑,集污坑底部连接有排污管,水池中靠近池边处装有叶轮式增机;所述栖居穴的洞口朝向池内,洞口设有活动闸板,在栖居穴的侧壁上或上方装有供水管,栖居穴的顶部是活动的遮阴盖板。
[0006] 进一步,所述水池的底部为硬化池底,上面铺有10-20cm厚度的河沙
[0007] 进一步,所述栖居穴内空间的长度为150-250cm、宽度为80-150cm、高度为40-60cm。
[0008] 进一步,所述水池外设有一个竖井,排污管的末端管口向上置于竖井中,排污管的末端管口上插装有一根溢水管,竖井与外部排污渠相通。
[0009] 进一步,所述集污坑的上沿设有筛网。
[0010] 一种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完成:
[0011] 1、在上述养殖池的水池中注入河水或井水至大鲵栖居穴水深至20-30cm,投放EM菌,并投施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和氮磷肥,调水至池水浮游生物丰富、透明度达20-30cm,然后投放花鲢、白鲢、鲤鱼草鱼等常规家鱼的水花或夏花苗种,按家鱼养殖方法,投喂饵料及投施发酵有机肥;
[0012] 2、当水池中饵料鱼长到适合1年龄以上大鲵苗种能够吞食的程度时,即可放养大鲵苗种,放养密度按大鲵栖居穴面积算,体重达50g-250g的大鲵为30-20尾/m2,体重达250g-500g的大鲵为20-15尾/m2,体重达500g-1000g的大鲵为15-8尾/m2;
[0013] 3、补充投放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和EM菌,高温季节每隔10-15天投施一次所述的有机肥,低温季节每隔15-30天投施一次,每次投施有机肥以后及时加施一次EM菌,保持水质清新,EM菌投施剂量为每方水中含EM菌0.3-1.0ml;
[0014] 4、每天早6-7时及晚8-9时开启增氧机增氧调水半小时,阴雨天根据饵料鱼反应情况,开启增氧机增氧,增氧机停机、水面平静后,通过排污管排污一次;
[0015] 5、排污后及时补水至大鲵栖居穴水深20-30cm;
[0016] 6、四季管理
[0017] (1)春末夏初阶段,保持栖居穴内的水深为20cm,做好巡夜观察,重点查看大鲵的活动、摄食情况及黎明时大鲵返回栖居穴的情况,当大鲵返回栖居穴后,放下闸板在栖居穴内检查大鲵苗种健康状况,若发现大鲵患病,将其捞出实施治疗,检查完后及时升起活动闸板;
[0018] (2)夏季阶段,根据大鲵摄食情况及水池内的饵料鱼密度,及时添加饵料鱼的水花、夏花、春片苗种,保持栖居穴内的水深为30cm,盛夏高温期通过供水管供应17-18℃的地下水给大鲵栖居穴降温至25℃以下;
[0019] (3)秋季阶段,保持栖居穴内的水深为20cm,加强池内饵料鱼的饲喂管理,加大EM菌的投施量并同时减少有机肥投施量,每7-10天投施一次EM菌,M菌投施剂量为每方水中含EM菌1-1.5ml,每15-20天对饵料鱼的配合饵料用含有三黄粉的中药制剂拌料投喂连续三次,预防饵料鱼细菌性肠炎等病,增加水池的排污次数,阴雨天延长增氧时间;
[0020] (4)冬季阶段,保持栖居穴内的水深为30cm,当水温低于14℃时,通过供水管供应17-18℃的地下水给大鲵栖居穴升温并保温;
[0021] (5)春季阶段,增量投施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和氮磷肥,调水至池水浮游生物丰富、透明度为20-30cm,然后投放花白鲢、鲤草鱼苗种,捞出偏大的及偏小的大鲵做另池分养,每个养殖池内大鲵的个头大小保持一致。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室外养殖池可以提高大鲵养殖规模化程度并降低饲养劳工成本;养殖池在开动增氧机时能够使池水形成缓慢的旋转流动,可使污物聚集于水池中央的集污坑中,利于排污、净化水质;通过供水管可供应17-18℃的地下水给鲵穴降温或升温;水池中可养殖饵料鱼,实现饵料鱼和大鲵混养,饵料鱼供大鲵摄食,可降低大鲵饲料成本,而且能让大鲵回归自然生态环境生长,提高大鲵肉品质量口感;鲜活的饵料鱼能有效预防大鲵疫病发生;养殖方法科学合理,大鲵的成活率高,生长快且健康。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0024]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0025]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6] 图中:1.水池,2.河沙,3.大鲵栖居穴,4.集污坑,5.筛网,6.排污管,7.叶轮式增氧机,8.洞口,9.活动闸板,10.供水管,11.遮阴盖板,12.竖井,13.溢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 选择供水方便,水质PH值在6.5-8.1之间,硬度10-240PPM,地势高、排水方便的地段建养殖池。养殖池面积大小以0.5-4亩为宜。
[0029] 图1至图3示出的是一个方形养殖池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包括一个水池1,以及沿水池边的上沿间隔分布的多个大鲵栖居穴3,水池1因地势而建,可以是圆形或方形,方形水池的四个拐角设计为圆弧形,便于增氧时水的旋转流动,如图1所示。水池面积大小以0.5-4亩为宜,水池1的底部为锅底型,其坡度为0.1-0.2%,水池1中央的深度为120-150cm,大鲵栖居穴3距离池底边沿的高度为60-80cm,池底中央有集污坑4,集污坑4的深度为10-15cm,集污坑4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6,水池1中靠近池边2m处装有叶轮式增氧机7,叶轮式增氧机7的功率为1-3KW。作为方形水池,叶轮式增氧机最好是设置在水池的拐角位置,如图1所示,面积大的水池可在四个角拐角位置各装一个叶轮式增氧机。大鲵栖居穴3的洞口8朝向池内,洞口8设有活动闸板9,放下闸板以供检查及捕捞大鲵,防止大鲵进入深水区,平常升起闸板,使闸板底部与洞口上沿齐平,方便大鲵出入栖居穴捕食饵料及栖居穴内外水体交换。大鲵栖居穴3的侧壁上或上方装有供水管10,大鲵栖居穴3的顶部是活动的遮阴盖板11。
[0030] 本发明中,水池的底部为硬化池底,上面铺有10-20cm厚度的河沙2。
[0031] 本发明中,大鲵栖居穴3的内腔长度为150-250cm、宽度为80-150cm、高度为40-60cm。
[0032] 本实施例中,水池1外设有一个竖井12,排污管6的末端管口向上置于竖井12中,排污管6的末端管口上插装有一根溢水管13,竖井12与外部排污渠相通。
[0033] 本发明中,集污坑4的上沿设有筛网5,筛网的作用是防止大鲵进入集污坑中。
[0034] 本发明中,大鲵栖居穴的面积占养殖池面积的8-10%;养殖池建造完工后做脱处理,加满水浸泡半年或雨水淋刷一年以上,方可使用,以防水泥碱烧伤大鲵。
[0035] 下面是一个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方法的实施例。
[0036] 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完成:
[0037] 1、在本发明所述的水池中注入河水或井水至大鲵栖居穴水深至20-30cm,投放EM菌,并投施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氮磷肥,调水至池水浮游生物丰富、透明度达20-30cm,然后投放花鲢、白鲢、鲤鱼草鱼等常规家鱼的水花或夏花苗种,按家鱼养殖方法,投喂饵料及投施发酵有机肥。
[0038] 2、当水池中饵料鱼长到适合1年龄以上大鲵苗种能够吞食的程度时,即可放养大鲵苗种,放养密度按大鲵栖居穴面积算,体重达50g-250g的大鲵为30-20尾/m2,体重达2 2
250g-500g的大鲵为20-15尾/m ,体重达500g-1000g的大鲵为15-8尾/m 。大鲵投放后,根据大鲵摄食情况及时添加饵料鱼的苗种,以满足大鲵摄食。
[0039] 3、补充投放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和EM菌,高温季节每隔10-15天投施一次所述的有机肥,低温季节每隔15-30天投施一次,每次投施有机肥以后及时加施一次EM菌,保持水质清新,EM菌投施剂量为每方水中含EM菌0.3-1.0ml。使用EM菌,以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确保养殖水体的安全,保障饵料鱼健康及大鲵健康;EM菌含有大量维生素,能给饵料鱼及大鲵补充充足的维生素,能提高饵料鱼及大鲵抗病,降低大鲵患病率,故养殖全程不使用抗生素,实行绿色养殖。
[0040] 4、每天早6-7时及晚8-9时开启增氧机增氧调水半小时,阴雨天根据饵料鱼反应情况,开启增氧机增氧,增氧机停机、水面平静后,通过排污管排污一次。
[0041] 5、排污后及时补水至大鲵栖居穴中水深达20-30cm。补水过程是通过管道将河水或井水注入水池中。
[0042] 6、四季管理
[0043] (1)春末夏初阶段,保持栖居穴内的水深为20cm,做好巡夜观察,重点查看大鲵的活动、摄食情况及黎明时大鲵返回栖居穴的情况,当大鲵返回栖居穴后,放下闸板在栖居穴内检查大鲵苗种健康状况,若发现大鲵患病,将其捞出带到室内实施治疗,检查完后及时升起活动闸板;
[0044] (2)夏季阶段,夏季水温逐渐升高,大鲵摄食量增大,根据大鲵摄食情况及水池内的饵料鱼密度,及时添加饵料鱼的水花、夏花、春片苗种,保持栖居穴内的水深为30cm,盛夏高温期通过供水管供应17-18℃的地下水给大鲵栖居穴降温至25℃以下;
[0045] (3)秋季阶段,秋季气温水温适宜,是大鲵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也是饵料鱼易发病的季节,要加强饵料鱼的饲喂管理,因此应保持栖居穴内的水深为20cm,加强池内饵料鱼的饲喂管理,加大EM菌的投施量并同时减少有机肥投施量,每7-10天投施一次EM菌,M菌投施剂量为每方水中含EM菌1-1.5ml,每15-20天对饵料鱼的配合饵料用含有三黄粉的中药制剂拌料投喂连续三次,预防饵料鱼细菌性肠炎等病,增加水池的排污次数,阴雨天延长增氧时间;
[0046] (4)冬季阶段,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温度也会越来越低,管理重点放在保温上,因此应保持栖居穴内的水深为30cm,当水温低于14℃时,通过供水管供应17-18℃的地下水给大鲵栖居穴升温并保温;
[0047] (4)春季阶段,随着气温的升高,水温也逐渐升高,增量投施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和氮磷肥,调水至池水浮游生物丰富、透明度为20-30cm,然后投放花白鲢、鲤草鱼苗种,捞出偏大的及偏小的大鲵做另池分养,每个养殖池内大鲵的个头大小保持一致。
[0048] 大鲵畏光是昼伏夜出型动物,晚上出洞捕食白天即回归栖居穴,故捕捞大鲵要在天亮后即大鲵回到栖居穴之后放下闸板,防止大鲵进入深水区,然后待合适时间避开中午大太阳,揭开盖板捕捞。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