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 |
CN202210081335.5 |
2022-01-24 |
CN114419933A |
2022-04-29 |
李洪伟; 李家蓬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防撞系统,基于决断告警协同模块与ADS‑B应答目标产生决断告警,实现与ADS‑B应答目标的告警协同;本系统具备除具备ACAS X固有能力外,主要特点是在监视到的ADS‑B应答目标产生碰撞威胁时,可以产生交通告警与决断告警,并且使用现有ACAS X监视与防撞告警方法对ADS‑B应答目标产生决断告警(RA);产生决断告警时,实现与与ADS‑B应答目标的告警协同,通过协同保持机动飞行规避动作的兼容性,确保两者的垂直机动飞行方向兼容、安全、有效。 |
2 |
一种适用于机载防撞系统的多维机动防撞方法 |
CN201310239074.6 |
2013-06-17 |
CN103337199A |
2013-10-02 |
彭良福; 林云松 |
一种适用于机载防撞系统的多维机动防撞方法,属于空中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包括:监视和跟踪本机和目标飞机;采用基于包围体的保护区模型进行飞行冲突探测;采用实时碰撞检测方法进行碰撞威胁探测;使用四维时空机动防撞模型计算和评估解脱建议RA的方式和强度;进行解脱建议RA的协调与决策;显示和发布交通建议TA和解脱建议RA;对本机采取机动防撞措施后的碰撞解脱效果进行全程监视;解除交通建议TA和解脱建议RA。本发明改善了现有机载防撞系统TCASⅡ只能提供垂直方向爬升/下降两种解脱建议的局限性,使得机载防撞系统可以提供六种解脱建议(垂直方向爬升/下降、水平方向加速/减速或者左转/右转),具有更加灵活和有效的优势。 |
3 |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防撞软件仿真测试方法 |
CN202210228853.5 |
2022-03-10 |
CN114330036A |
2022-04-12 |
路云峰; 刘斌; 陈国艳; 王世海; 余正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防撞系统防撞软件仿真测试方法;获取防撞软件的外部交联接口和内部交联接口,以及内外部接口分别对应的数据协议信息;基于外部交联接口以及其对应的数据协议信息,对外部交联设备进行仿真建模,获得仿真设备;基于内部交联接口以及其对应的数据协议信息,对与防撞软件通信连接的监视模块进行仿真建模,获得监视仿真软件;使仿真设备实现以规定的场景要求向防撞软件发送数据;并实现仿真设备、防撞软件与监视仿真软件数据交互;对防撞软件进行测试,验证防撞软件的正确性。通过该方法能够确保及时发现防撞软件在真实硬件环境中运行产生的问题,同时解决防撞软件测试环境中满足场景要求的输入数据模型构造问题。 |
4 |
一种适用于机载防撞系统的多维机动防撞方法 |
CN201310239074.6 |
2013-06-17 |
CN103337199B |
2015-06-17 |
彭良福; 林云松 |
一种适用于机载防撞系统的多维机动防撞方法,属于空中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包括:监视和跟踪本机和目标飞机;采用基于包围体的保护区模型进行飞行冲突探测;采用实时碰撞检测方法进行碰撞威胁探测;使用四维时空机动防撞模型计算和评估解脱建议RA的方式和强度;进行解脱建议RA的协调与决策;显示和发布交通建议TA和解脱建议RA;对本机采取机动防撞措施后的碰撞解脱效果进行全程监视;解除交通建议TA和解脱建议RA。本发明改善了现有机载防撞系统TCASⅡ只能提供垂直方向爬升/下降两种解脱建议的局限性,使得机载防撞系统可以提供六种解脱建议(垂直方向爬升/下降、水平方向加速/减速或者左转/右转),具有更加灵活和有效的优势。 |
5 |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防撞软件仿真测试方法 |
CN202210228853.5 |
2022-03-10 |
CN114330036B |
2022-05-17 |
路云峰; 刘斌; 陈国艳; 王世海; 余正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防撞系统防撞软件仿真测试方法;获取防撞软件的外部交联接口和内部交联接口,以及内外部接口分别对应的数据协议信息;基于外部交联接口以及其对应的数据协议信息,对外部交联设备进行仿真建模,获得仿真设备;基于内部交联接口以及其对应的数据协议信息,对与防撞软件通信连接的监视模块进行仿真建模,获得监视仿真软件;使仿真设备实现以规定的场景要求向防撞软件发送数据;并实现仿真设备、防撞软件与监视仿真软件数据交互;对防撞软件进行测试,验证防撞软件的正确性。通过该方法能够确保及时发现防撞软件在真实硬件环境中运行产生的问题,同时解决防撞软件测试环境中满足场景要求的输入数据模型构造问题。 |
6 |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测向方法和系统 |
CN202210856901.5 |
2022-07-20 |
CN115220006A |
2022-10-21 |
李涛; 刘永刚; 陈思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防撞系统测向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根据所选定向天线的类型,获取其对应的通道补偿数据;采用所述通道补偿数据对所述定向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通道幅度及相位补偿;对经幅度及相位补偿后的信号进行数字赋形处理,并行输出三组信号:幅度单脉冲体制的接收信号、相位单脉冲体制的接收信号以及加权合并信号;并行处理赋形处理后输出的三组信号,得到幅度单脉冲体制下的方位信息和相位单脉冲体制下的方位信息,并对两种体制的方位信息进行裁决,确定目标方位信息。本发明可以实现两种测向体制的优势互补,提高TCAS测向的抗干扰性和准确度。 |
7 |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的架构 |
CN202211453876.2 |
2022-11-18 |
CN115862389A |
2023-03-28 |
郭鸿滨; 毛继志; 胡德振 |
本发明属于航空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载防撞系统的架构。包括:所述前端处理模块用于对不同数据源进行数据处理,所述不同数据源包括:A/C设备的应答信号、S模式应答信号、ADS‑B信号;所述监视处理模块用于对不同数据源的目标进行监视跟踪,并将跟踪结果发送给防撞处理模块;所述防撞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跟踪结果进行防撞处理,生成告警建议;所述监控处理模块用于对飞机本身的数据源进行监控,可以支持航空器多场景的运行,能够支持机载多数据源的选择与融合以及算法与设备的解耦,支持算法可以适用不同的飞机或者设备平台。 |
8 |
机载防撞系统天线自检及降级方法 |
CN201811067950.0 |
2018-09-13 |
CN109087536B |
2020-06-30 |
李洪伟; 付红; 章学锋; 卢文韬 |
本发明涉及机载防撞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载防撞系统天线自检及降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过程:针对全向天线自检及降级过程:S模式应答机内部周期进行上天线、下天线连接状态自检;收集上天线、下天线连接状态自检结果,向ACAS收发主机上报S模式应答机天线连接状态自检结果;响应询问信号,选择上天线或者下天线为应答通道;广播时选择通道发送控制命令;针对定向天线的自检、降级过程:ACAS收发主机内部周期进行上天线、下天线连接状态自检;收集上天线、下天线连接状态自检结果,并根据自检连接状态自检结果确认天线连接状态,自动根据自检结果判断下天线为定向天线还是全向天线;根据上天线各个角度连接状态,设置天线是否能发射信号。 |
9 |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数据记录分析方法 |
CN201410123142.7 |
2014-03-31 |
CN103914888B |
2016-05-11 |
李洪伟; 付红 |
本发明涉及二次雷达机载防撞系统应用领域,尤其是一种机载防撞系统数据记录分析方法。本发明针对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机载防撞系统数据记录分析方法,将ACASII系统ACAS收发主机输出数据通过数据转换板转换为RS232格式进而记录为TXT格式的文本文档,再通过上位机进行数据分析。可实现机载防撞系统工作过程中,所有送显数据的记录、分析并进行数据内容正确性与数据周期正确性判定。本发明通过ACAS收发主机采集目标机的飞行数据;然后数据转换板按照ARINC429格式将目标机飞行数据转换为总线数据格式,上位机接收总线格式的目标机飞行数据,并进行本机飞行数据或者目标机飞行数据分析操作。 |
10 |
机载防撞系统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
CN201310294899.8 |
2013-07-15 |
CN103337200B |
2015-07-08 |
段建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防撞系统测试仪及测试方法,包含信号处理模块、测试ACAS主机射频模块、测试S模式应答机射频模块、接口分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FPGA、信号驱动隔离电路、配置芯片、电压转换电路。信息处理模块完成对机载防撞系统的ACAS收发主机询问信号进行译码,解析S模式协议,判断询问格式,并根据询问模式进行编码,产生应答信号;对机载防撞系统的S模式应答机产生A/C/S模式的询问信号,并对应答信号进行译码,解析S模式协议,获取S模式应答机高度及身份数据(S模式地址),满足机载防撞系统测试仪器的空管应答、空中交通告警、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 OUT等功能的要求。 |
11 |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的架构 |
CN202211453876.2 |
2022-11-18 |
CN115862389B |
2025-04-08 |
郭鸿滨; 毛继志; 胡德振 |
本发明属于航空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载防撞系统的架构。包括:所述前端处理模块用于对不同数据源进行数据处理,所述不同数据源包括:A/C设备的应答信号、S模式应答信号、ADS‑B信号;所述监视处理模块用于对不同数据源的目标进行监视跟踪,并将跟踪结果发送给防撞处理模块;所述防撞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跟踪结果进行防撞处理,生成告警建议;所述监控处理模块用于对飞机本身的数据源进行监控,可以支持航空器多场景的运行,能够支持机载多数据源的选择与融合以及算法与设备的解耦,支持算法可以适用不同的飞机或者设备平台。 |
12 |
小型化机载防撞系统及方法 |
CN202510261421.8 |
2025-03-06 |
CN119763379A |
2025-04-04 |
李洪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机载防撞系统及方法,系统由1个防撞处理主机和1个或2个全向天线构成,可灵活配置为单/双通道工作模式,单通道连接1个天线,双通道连接2个天线。防撞收发主机集成信号处理、收发、通道切换开关和电源模块。其中,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收发模块工作,发射1030MHz询问信号,接收1090MHz应答与广播信号,发射功率在54dBm‑30dBm、接收灵敏度在‑75dBm‑51dBm范围内,均以6dB为单位根据航迹距离动态调节。处理信号生成航迹信息,依据DO185或DO385标准的防撞算法生成告警。该发明有效解决现有防撞系统小型化难、兼容性不足的问题,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兼容TCAS II或ACAS X标准,为低空飞行器提供防撞保障,提升低空空域运行安全。 |
13 |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闭锁装置及方法 |
CN201710103666.3 |
2017-02-24 |
CN106652571B |
2023-03-31 |
段建军; 郭小杰; 吴俊; 邹亮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载防撞系统闭锁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由FPGA芯片、放大电路、高通滤波电路、降压芯片和隔离芯片组成;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防撞系统译码器输出的A/C模式或全呼叫模式P3触发信号后,输出A/C模式闭锁信号;而后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若接收到防撞系统译码器输出的全呼叫模式P4触发信号,则不继续输出A/C模式闭锁信号,否则继续输出A/C模式闭锁信号。本发明能够根据需求调整机载防撞系统输出闭锁的提前量,调整输出闭锁信号滞后量值,灵活地解决了经过航电系统闭锁综合交联设备后与导航、雷达告警器等同频段其他航电子系统的闭锁问题,减小了射频干扰,提高了设备的加装适应性。 |
14 |
机载防撞系统天线自检及降级方法 |
CN201811067950.0 |
2018-09-13 |
CN109087536A |
2018-12-25 |
李洪伟; 付红; 章学锋; 卢文韬 |
本发明涉及机载防撞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载防撞系统天线自检及降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过程:针对全向天线自检及降级过程:S模式应答机内部周期进行上天线、下天线连接状态自检;收集上天线、下天线连接状态自检结果,向ACAS收发主机上报S模式应答机天线连接状态自检结果;响应询问信号,选择上天线或者下天线为应答通道;广播时选择通道发送控制命令;针对定向天线的自检、降级过程:ACAS收发主机内部周期进行上天线、下天线连接状态自检;收集上天线、下天线连接状态自检结果,并根据自检连接状态自检结果确认天线连接状态,自动根据自检结果判断下天线为定向天线还是全向天线;根据上天线个角度连接状态,设置天线是否能发射信号。 |
15 |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故障记录方法 |
CN201610739427.2 |
2016-08-29 |
CN106355672B |
2018-05-18 |
马少阳; 刘永刚; 李涛; 付红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载防撞系统故障记录方法。当机载防撞系统发生故障变化时,对故障变化进行编码;将故障码等信息记录到对应的故障记录文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根据故障文件的故障记录信息确定故障发生时机,故障内容,故障状态,故障次数,故障类型等信息,能快速定位故障,准确且详细描述了整个飞行过程中故障的变化过程,大量缩短了TCASII机载防撞系统维修时间;对TCASII机载防撞系统故障排除,以及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分析带来巨大帮助。解决了常规记录方式存在故障冗余记录,且没有“故障恢复”记录、无法进行精细化准确定位等问题。 |
16 |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闭锁装置及方法 |
CN201710103666.3 |
2017-02-24 |
CN106652571A |
2017-05-10 |
段建军; 郭小杰; 吴俊; 邹亮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载防撞系统闭锁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由FPGA芯片、放大电路、高通滤波电路、降压芯片和隔离芯片组成;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防撞系统译码器输出的A/C模式或全呼叫模式P3触发信号后,输出A/C模式闭锁信号;而后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若接收到防撞系统译码器输出的全呼叫模式P4触发信号,则不继续输出A/C模式闭锁信号,否则继续输出A/C模式闭锁信号。本发明能够根据需求调整机载防撞系统输出闭锁的提前量,调整输出闭锁信号滞后量值,灵活地解决了经过航电系统闭锁综合交联设备后与导航、雷达告警器等同频段其他航电子系统的闭锁问题,减小了射频干扰,提高了设备的加装适应性。 |
17 |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混合监视跟踪方法 |
CN201310574647.0 |
2013-11-15 |
CN103680217A |
2014-03-26 |
曹杨华; 乐斌; 李杰; 郑凤; 马晋; 缪万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防撞系统混合监视跟踪方法,此方法通过主动监视和被动监视的综合使用达到混合监视的目的,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初始采用主动监视、潜在威胁条件判定、跟踪确认、主动监视转被动监视、被动监视数据验证、混合威胁条件判定、被动监视转主动监视、跟踪重新确认。这些操作按一定顺序的使用构成了混合监视跟踪方法,本发明的使用可以在保持现有TCAS的防撞能力的基础上,降低TCAS询问频率,减少空域中主动询问的信号,降低了空域中信号的复杂性。利用ADS-B技术,使具有混合监视功能的TCAS询问效率更高,TCAS具有更多架飞机的跟踪能力。 |
18 |
一种直升机机载电线防撞方法及系统 |
CN201611097742.6 |
2016-12-02 |
CN108153324A |
2018-06-12 |
王鹏云; 张侃; 陈普华; 赵晓晴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升机机载电线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获取直升机当前位置信息;在机载数据库内搜索电力塔台和线缆的数据;通过传感器探测周边障碍物信息;将所述周边障碍物信息与所述电力塔台和线缆数据进行比较,若机载数据库中已有所述周边障碍物信息对应位置的电力塔台与线缆数据,则将该周边障碍物归类为电力塔台与线缆并作强化式视觉呈现;若机载数据库不存在对应位置的电力塔台与线缆数据,则归类为未知线缆障碍物并以覆盖式视觉呈现。 |
19 |
直升机机载防撞雷达系统 |
CN201710676409.9 |
2017-08-09 |
CN107462890A |
2017-12-12 |
谢建国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升机机载防撞雷达系统,其包括信号产生单元,用于产生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收发单元,用于对连续波信号进行谐波混频后得到探测信号;伺服驱动单元,用于根据直升机的航行数据确定天线单元的扫描范围,并按照扫描范围驱动天线单元辐射探测信号;收发单元,还用于获取天线单元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信号预处理单元,用于对回波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后得到差频信号;信号后处理单元,用于对差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在模数转换后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恒虚警处理后输出目标信息;数据分析单元,用于根据天线单元的扫描范围在雷达图像上生成目标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雷达图像。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远距离探测电力线。 |
20 |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故障记录方法 |
CN201610739427.2 |
2016-08-29 |
CN106355672A |
2017-01-25 |
马少阳; 刘永刚; 李涛; 付红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载防撞系统故障记录方法。当机载防撞系统发生故障变化时,对故障变化进行编码;将故障码等信息记录到对应的故障记录文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根据故障文件的故障记录信息确定故障发生时机,故障内容,故障状态,故障次数,故障类型等信息,能快速定位故障,准确且详细描述了整个飞行过程中故障的变化过程,大量缩短了TCASII机载防撞系统维修时间;对TCASII机载防撞系统故障排除,以及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分析带来巨大帮助。解决了常规记录方式存在故障冗余记录,且没有“故障恢复”记录、无法进行精细化准确定位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