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垂直起飞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模化的推进系统以及可以垂直起飞和降落的飞行器 CN201710421884.1 2017-06-07 CN108995802A 2018-12-14 利维乌·格里戈里安·久尔克; 赵军
发明涉及一种模化推进系统以及可以垂直起飞和降落(“垂直起降”)的飞行器,特别的是其通过混合动或电驱动,用于将人或货物从一点运输到另一点,而不必需要机场跑道。飞行器50包括机身51,和位于机身51两侧的可折叠的主翼52,以及在飞行器50后部的尾翼54上的翼53。飞行器50使用模块化推进系统55,包括两组带有固定式推力放大器的多螺旋桨推进器56,其位于机翼52前面,机身51两侧;以及两组带有可移动的推力放大器的多螺旋桨推进器57,其位于主翼52的后面,在主翼52的上方,分列机身51两侧。
82 无人机释放机构和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垂直起飞方法 CN201710969897.2 2017-10-18 CN107792372A 2018-03-13 罗志勤; 张紫婷
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释放机构,包括,机:舵机包括输出轴;舵盘:舵盘一端固定连接于输出轴;传动杆:连杆一端与舵盘另一端铰接插销杆:插销杆一端与连接杆另一端铰接;安装:安装块固定安装于舵机,安装块中部设有卡槽,安装块的横向方向设有通孔,插销杆另一端贯穿通孔延伸至卡槽内,卡槽远离舵盘一侧的内壁与插销杆另一端相抵,舵机可驱动插销杆于通孔内往复运动,本发明无人机释放机构飞行稳定、续航时间长。
83 具有垂直起飞和固定翼巡航能的组合的飞行/行驶车辆 CN201480021624.X 2014-03-14 CN105121188A 2015-12-02 C·C·迪特里希
一种组合的飞行/行驶车辆,其具有独特的混合动推进系统架构,所述独特的混合动力推进系统架构向用户提供了非常高平的可靠性和功能性。
84 旋翼机旋翼头结构及其旋翼机和旋翼机垂直起飞控制方法 CN201010538116.2 2010-11-09 CN101985310B 2012-10-03 冉泽环; 张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旋翼机旋翼头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杆、可转动设置于支撑杆上的支撑座、横向连接在支撑座内的旋翼连接杆,其特点在于,所述旋翼连接杆靠轴承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变速器和相连接的步进电机,变速器的输出轴竖向延伸入支撑座内并在端头设置有锥齿轮,所述旋翼连接杆位于支撑座内的一端设置有锥齿与所述锥齿轮啮合。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该旋翼头结构的一种旋翼机,以及一种旋翼机垂直起飞控制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旋翼机的垂直起飞,增强了旋翼机的飞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85 垂直起飞和/或降落的飞行器和控制流体流动的方法 CN201980084173.7 2019-10-31 CN113195357B 2024-03-01 罗伯托·万尼; 安德烈亚·安东尼
一种垂直起飞和/或降落的飞行器,包括:机身,其具有纵向轴线;一对半翼,它们相对于纵向轴线在横向方向上从机身突出;半翼的一对预定的断裂区,它们限定了相应的优选折断部,在此处相应的半翼被设计为在操作过程中在撞击的情况下沿着优选崩塌轨迹以受控的方式移动;以及至少一个流体管线,其被构造为从和/或朝向至少一个半翼运送至少一种工作流体并且横跨至少一个所述优选折断部;飞行器包括自封接头,其可在能够使工作流体从和/或朝向半翼流动的第一构造与防止工作流体进行上述流动并且从流体管线中漏出的第二构造之间移动;自封接头可通过半翼沿着优选崩塌轨迹的运动而在第一构造与第二构造之间移动。
86 具有垂直起飞和着陆能的混合固定度旋翼无人驾驶飞行器 CN202180099458.5 2021-06-15 CN117545694A 2024-02-09 V·费因弗伊特; S·洛巴诺夫
本公开涉及具有垂直起飞和着陆(VTOL)能的混合无人飞行器(UAV)。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稳定的混合固定度旋翼阵列UAV,其具有使用旋翼的悬停能力和使用固定翼的巡航能力的VTOL能力。
87 用于飞行交通工具的垂直起飞和降落系统的构造 CN201780023901.4 2017-03-10 CN109071033B 2022-12-06 A·埃弗莱特
一种交通工具,其包括主体。流体产生器连接到主体并且产生流体流。至少一个前部导管和至少一个尾部导管流体连接到所述产生器。第一前部喷射器和第二前部喷射器流体连接到前部导管,连接到主体并且分别连接到交通工具的右舷侧和端口侧。前部喷射器分别包括出口结构,流体流出所述出口结构。至少一个尾部喷射器流体连接到尾部导管。尾部喷射器包括出口结构,流体流出所述出口接口。主要机翼元件连接到尾部部分。主要机翼元件的表面位于第一前部喷射器和第二前部喷射器的直接下游,使得来自第一前部喷射器和第二前部喷射器的流体流过这种表面。
88 用于具有垂直起飞和着陆以及前向飞行能的航空器的解耦手控 CN201880056351.0 2018-06-28 CN111033417A 2020-04-17 A.D.塞尔瓦; T.赖克特; M.J.卡特勒
用于航空器的手控,包括单轴手控,所述单轴手控被配置成控制航空器沿着垂直轴的移动,其中所述航空器包括以固定位置被附连到航空器的多个转子,并且所述多个转子独立于彼此地旋转。所述手控此外包括三轴手控,所述三轴手控被配置成控制航空器在由滚动轴和俯仰轴所限定的平面内、以及绕偏航轴的移动。
89 具有垂直起飞和固定翼巡航能的组合的飞行/行驶车辆 CN201480021624.X 2014-03-14 CN105121188B 2019-03-15 C·C·迪特里希
一种组合的飞行‑行驶车辆,其具有独特的混合动推进系统架构,所述独特的混合动力推进系统架构向用户提供了非常高平的可靠性和功能性。
90 用于飞行交通工具的垂直起飞和降落系统的构造 CN201780023901.4 2017-03-10 CN109071033A 2018-12-21 A·埃弗莱特
一种交通工具,其包括主体。流体产生器连接到主体并且产生流体流。至少一个前部导管和至少一个尾部导管流体连接到所述产生器。第一前部喷射器和第二前部喷射器流体连接到前部导管,连接到主体并且分别连接到交通工具的右舷侧和端口侧。前部喷射器分别包括出口结构,流体流出所述出口结构。至少一个尾部喷射器流体连接到尾部导管。尾部喷射器包括出口结构,流体流出所述出口接口。主要机翼元件连接到尾部部分。主要机翼元件的表面位于第一前部喷射器和第二前部喷射器的直接下游,使得来自第一前部喷射器和第二前部喷射器的流体流过这种表面。
91 无人机释放机构和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垂直起飞方法 CN201710579978.1 2017-07-17 CN107298178A 2017-10-27 曾俊; 黄山; 柯宗泽; 吴宽; 陈育昌; 邹星家; 陈业宏
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释放机构,包括,机:舵机包括输出轴;舵盘:舵盘一端固定连接于输出轴;传动杆:连杆一端与舵盘另一端铰接插销杆:插销杆一端与连接杆另一端铰接;安装:安装块固定安装于舵机,安装块中部设有卡槽,安装块的横向方向设有通孔,插销杆另一端贯穿通孔延伸至卡槽内,卡槽远离舵盘一侧的内壁与插销杆另一端相抵,舵机可驱动插销杆于通孔内往复运动,本发明无人机释放机构飞行稳定、续航时间长。
92 一种可实现垂直起飞的固定翼无人机 CN201922113273.8 2019-11-29 CN210971523U 2020-07-10 林荣川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实现垂直起飞的固定翼无人机,包括固定翼无人机本体、垂直起飞驱动机构和可自动脱离牵引机构,所述固定翼无人机本体包含一体化设置的机身和一对机翼,所述机身的上表面于所述机翼之间以及机翼的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可自动脱离牵引机构包含固定装置于机身上的第一限位槽内的电磁,可自动脱离牵引机构还包含有铰接到所述垂直起飞驱动机构的方形盒体底部的牵拉杆,所述牵拉杆未铰接到方形盒体的一端向下铰接有铁质固定板。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实现平稳高效的垂直起飞,且能够确保固定翼无人机在常规飞行过程中不会因自身结构的改变而受到任何的阻碍和干扰,并能够实现垂直起飞与常规飞行的无痕衔接。
93 垂直起飞供电系统及固定翼无人机 CN201620769555.7 2016-07-20 CN205854500U 2017-01-04 李忠; 朱艾成; 朱浩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直起飞供电系统及固定翼无人机,其中垂直起飞供电系统包括:位于地面的电源供电装置;所述电源供电装置适于在无人机垂直起飞时,保持对无人机供电;以及当无人机达到预定高度后,无人机脱离电源供电装置供电;通过电源供电装置在无人机垂直起飞时,持续对无人机进行供电,满足垂直起飞电能需求,大大降低了无人机自身的电能消耗,延长了无人机巡航里程和时间。
94 一种航母舰载机的垂直起飞装置 CN201620183011.2 2016-03-10 CN205525028U 2016-08-31 李春洲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母舰载机的垂直起飞装置,至少包括:驮载机、飞行甲板及起降平台;驮载机由飞翼、载机平面、驾驶舱起落架、垂直升装置、平飞驱动装置、燃料箱及自控装置组成;起降平台是驮载机降落及起飞时的工作平台,为可升降平台;舰载机起飞前,首先调整起降平台至合适高度使驮载机的载机平面与航母甲板持平,然后将舰载机牵引至或自行行驶至驮载机的载机平面上并用舰载机固定装置紧起落架;舰载机起飞时,驮载机的垂直升力装置首先启动,驮载机腾空悬浮离开起降平台,然后启动平飞驱动装置使驮载机加速平飞,当驮载机的平飞速度接近或达到舰载机的起飞速度时,舰载机固定装置解锁,舰载机顺利升空,驮载机返回航母进行下一次舰载机的驮载起飞。
95 一种可实现垂直起飞的固定翼无人机 CN202022350250.1 2020-10-20 CN213139136U 2021-05-07 于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翼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垂直起飞的固定翼无人机。该可实现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机翼,所述机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梁,所述尾梁的侧壁设置有两个腹鳍,所述每个腹鳍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一机,所述每个第一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垂尾,所述机身的另一端两侧附近设置有鸭翼,所述鸭翼固定连接有第二舵机,所述第二舵机放置在机身内,所述机身的内部还设置有飞控盒与电池舱,通过设置两个腹鳍、两个垂尾、第一轴、第二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和发动机,且腹鳍与垂尾呈X形布局、两个螺旋桨共轴反转实现了飞机垂直起降的目的。
96 舰载飞机垂直起飞助飞平台 CN201220135167.5 2012-04-01 CN202574627U 2012-12-05 王显兵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舰载飞机垂直起飞助飞平台,包括基座和升降平台,基座上设有第二滑杆,升降平台的底部安装第一滑杆,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之间安装剪叉机构;剪叉机构的两上端各安装一个第一滑套,第一滑套与剪叉机构铰接,两第一滑套分别与第一滑杆滑动配合;剪叉机构的两下端各安装一个第二滑套,第二滑套与剪叉机构铰接,两第二滑套分别与第二滑杆滑动配合;基座上安装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第二活塞杆与剪叉机构的剪叉中轴连接;升降平台上安装翻转平台,翻转平台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升降平台的一端铰接;升降平台与翻转平台之间安装第一油缸,第一油缸与升降平台铰接,第一油缸的第一活塞杆与翻转平台的底部铰接。
97 一种垂直起飞的飞行装置 CN202120376840.3 2021-02-04 CN214875514U 2021-11-26 王小中
本实用新型涉及扑翼式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垂直起飞的飞行装置。该装置包括机体、扑翼机构、驱动机构、缓降机构;扑翼机构包括翼体框架、框架转轴、扇页、扇页转轴,翼体框架通过框架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机体上,扇页通过扇页转轴可转动的设于翼体框架上,扇页可向上转动至将翼体框架内封闭,或向下转动打开翼体框架;驱动机构连接两翼体框架并带动两翼体框架向上摆动或向下摆动;缓降机构包括缓降板、板体转轴,缓降板通过板体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机体上,所述缓降机构设于扑翼机构下方。扑翼机构使机体具有间歇式的上升动,缓降机构在上升动力中断时间内减少机体下降距离,优化了扑翼式飞行装置的动力系统。
98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 CN201721776818.8 2017-12-18 CN207843317U 2018-09-11 刘行伟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其包括机身、主发动机、垂尾、以及分别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翼、上翼、端翼和鸭翼;在两个端翼的外侧均设置有延伸翼,两个延伸翼上均设置有副翼,两个上翼上均设置有升降;两个端翼的尾部均设置有方向舵;在两个端翼的下部分别设有前向伸出支撑结构,在每个前向伸出支撑结构上设置一台主发动机、主发动机螺旋桨以及螺旋桨倾驱动装置;在每个端翼的下部设置可收放式主起落架;在垂尾后部设置向后伸出支撑结构,在该向后伸出支撑结构上安装有调姿发动机螺旋桨。本飞行器不仅具有短距起飞、垂直着陆性能,同时兼顾了高速、长航时、大航程等飞行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99 固定翼飞行器垂直起飞辅助系统 CN201620734835.4 2016-07-13 CN205971844U 2017-02-22 沈旭初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翼飞行器垂直起飞辅助系统,包括多轴旋翼飞行器和固定翼飞行器;多轴旋翼飞行器的机身底部的中部安装有若干投放装置,固定翼飞行器的机身中部安装有若干悬挂部件;悬挂部件与投放装置以悬挂方式连接,使得固定翼飞行器挂载在多轴旋翼飞行器下方;多轴旋翼飞行器携带固定翼飞行器垂直起飞至预设的高度和速度后,投放装置释放悬挂部件,固定翼飞行器脱离多轴旋翼飞行器自主飞行。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需要较多改动现有固定翼飞行器的情况下,实现固定翼飞行器的垂直起飞。
100 垂直起飞和/或降落的飞行器和控制流体沿着垂直起飞和/或降落的飞行器的流体管线流动的方法 CN201980084173.7 2019-10-31 CN113195357A 2021-07-30 罗伯托·万尼; 安德烈亚·安东尼
一种垂直起飞和/或降落的飞行器(1),包括:机身(2),其具有纵向轴线(D);一对半翼(3),它们相对于纵向轴线(D)在横向方向上从机身(2)突出;半翼(3)的一对预定的断裂区(11),它们限定了相应的优选折断部(12),在此处相应的半翼(3)被设计为在操作过程中在撞击的情况下沿着优选崩塌轨迹以受控的方式移动;以及至少一个流体管线(13),其被构造为从和/或朝向至少一个半翼(3)运送至少一种工作流体并且横跨至少一个所述优选折断部(12);飞行器(1)包括自封接头(15),其可在能够使工作流体从和/或朝向半翼(3)流动的第一构造与防止工作流体进行上述流动并且从流体管线(13)中漏出的第二构造之间移动;自封接头(15)可通过半翼(3)沿着优选崩塌轨迹的运动而在第一构造与第二构造之间移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