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垂直起飞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固定翼可变动垂直短距起飞降落飞行器 CN201210366476.8 2012-09-28 CN102849211A 2013-01-02 宋新民
固定翼可变动垂直短距起飞降落飞行器发动机安装在机翼前下方、正中或后上方,用单支架或双支架和齿轮轴承组活动链接,改变发动机做功度,小飞机可用齿轮轴承组,打飞机可用液压装置改变发动机做功方,发动机装在机翼正中时用平梁轴和齿轮轴承组连接,可用上述两种方式改变发动机做功角度。安装在机身前方两侧和后方两侧的可变动力发动机,可用水平梁轴和垂直压齿盘连接。通过齿轮轴承组带动压齿盘被动齿改变发动机做功方向,完成各种动作。
62 用于垂直起飞和着陆的航空器的混合推进系统 CN202080034245.X 2020-05-05 CN113840777B 2023-12-12 罗曼·让·吉尔伯特·蒂里埃; 斯蒂芬·迈尔·贝多克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垂直起飞和着陆(VTOL)的航空器的混合推进系统(10),其包括至少一台驱动发电机(122、142)的内燃机(120、140),至少一个与每台发电机相关联的以及与每台发电机一起限定能量支路的电能存储组件(16、18A、18N),致动相同多个转子(202、222、242、262)的多台电动机(200、220、240、260),一起提供航空器的推进和/或升力,以及根据预先建立的飞行阶段,从发电机和/或从电能存储组件向多台电动机供电的电力和配电装置(28),该系统包括具有不对称配置的至少两个能量支路,并且通过电力和配电装置(28),每个能量支路选择性地供电全部或部分多台电动机,其中内燃机的发电机在它们之间具有包括在1.2和1.4之间的功率比,以允许更大功率的发电机单独供电航空器在所有飞行条件下所需的电功率。
63 用于垂直起飞和着陆的航空器的混合推进系统 CN202080034245.X 2020-05-05 CN113840777A 2021-12-24 罗曼·让·吉尔伯特·蒂里埃; 斯蒂芬·迈尔·贝多克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垂直起飞和着陆(VTOL)的航空器的混合推进系统(10),其包括至少一台驱动发电机(122、142)的内燃机(120、140),至少一个与每台发电机相关联的以及与每台发电机一起限定能量支路的电能存储组件(16、18A、18N),致动相同多个转子(202、222、242、262)的多台电动机(200、220、240、260),一起提供航空器的推进和/或升力,以及根据预先建立的飞行阶段,从发电机和/或从电能存储组件向多台电动机供电的电力和配电装置(28),该系统包括具有不对称配置的至少两个能量支路,并且通过电力和配电装置(28),每个能量支路选择性地供电全部或部分多台电动机,其中内燃机的发电机在它们之间具有包括在1.2和1.4之间的功率比,以允许更大功率的发电机单独供电航空器在所有飞行条件下所需的电功率。
64 具有倾斜推进器的垂直起飞和着陆能飞机 CN202110331847.8 2021-03-26 CN113443138A 2021-09-28 傅崇杰; 傅崇豪
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超短距/垂直起飞和着陆(hyper‑STOL/VTOL)并且具有向推进器(104A,104B)施加的正倾的飞机。正倾角也可以施加到垂直推进器(106A、106B、106A1、106A2、106B1、106B2)。本发明试图减小悬停和垂直飞行期间的俯仰角。
65 具有垂直起飞和着陆能的模飞行器 CN201880024650.6 2018-05-07 CN110506003A 2019-11-26 P·J·昆茨; W·D·古德里奇; J·S·艾伦; M·J·巴托
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104)和支撑至少四个转子组件(302)的至少两个垂直提升转子模块(300)。每个转子组件(302)由转子桁(308)支撑,该转子桁(308)具有至少一个桁自由端和桁安装部分。每个转子组件(300)具有安装在桁自由端上的至少一个垂直提升转子(304)。每个桁安装部分可移除地耦连到机身模块(104)。垂直提升转子模块(304)被配置为使得当耦连到机身模块(104)时,一对转子组件(300)位于机身模块(104)的横向相对侧面中的每个上,并且每对转子组件(300)分别位于机翼中心部分(208)的前方和后方。一对机翼(200)被配置为可移除地耦连到机翼中心部分(208)。该飞行器包括可移除地耦连到机身主体(104)的向前推模块(122)。
66 背负式固定翼飞行器垂直起飞辅助系统 CN201611144290.2 2016-12-13 CN108211375A 2018-06-29 马铿贵
发明公开了一种背负式固定翼飞行器垂直起飞辅助系统,其包括骨架、与骨架下部连接的落地架和设置于所述骨架四个分别固定成角度为90度的四条轴,每条轴固定一个源动系统;本发明通过四个动力源系统可更平稳地控制背负式固定翼飞行器垂直起飞辅助系统起飞和着陆,从而能在有限的空间飞行,而且在飞行过程中能长时间不间断飞行。
67 垂直起降飞机及其起飞方法和降落方法 CN201611112214.3 2016-12-06 CN106379529A 2017-02-08 张晋华; 张琳
发明提供了一种垂直起降飞机及其起飞方法和降落方法,涉及飞行器的技术领域,包括机体,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安装在机体上的多个发动机组,且多个发动机组沿机体的左右方向在机体重心两侧对称设置;每个发动机组包括沿机头向机尾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喷气机构,每个喷气机构具有进气口和喷气口,且每个喷气机构与机体转动连接,使喷气机构的喷气口能够由朝向机体后方转动至朝向机体下方,以及由朝向机体下方转动至朝向机体后方;每个发动机组的任意两相邻喷气机构的喷气口均朝向机尾方向时,靠近机头方向的喷气机构的喷气口与靠近机尾方向的喷气机构的进气口相接。相邻两个喷气机构相接成一条道,将集中喷出,达到提高推力的效果。
68 背负式固定翼飞行器垂直起飞辅助系统 CN201610584958.9 2016-07-22 CN106043689A 2016-10-26 沈旭初
发明提供了一种背负式固定翼飞行器垂直起飞辅助系统,包括多轴旋翼飞行器和固定翼飞行器;多轴旋翼飞行器的机身顶部具有一发射平台,发射平台上设有与固定翼飞行器的起落架滑轮相匹配的若干滑道;滑道上设有至少一个可移动定装置,该可移动锁定装置通过锁定起落架滑轮将固定翼飞行器固定在发射平台上;多轴旋翼飞行器背负固定翼飞行器飞行至预设的速度和/或高度后,可移动锁定装置解除对起落架滑轮的锁定,使固定翼飞行器沿滑道脱离多轴旋翼飞行器独自飞行。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需要较多改动现有固定翼飞行器的情况下,实现固定翼飞行器的垂直起飞
69 可垂直起飞和着陆、垂直和平飞行及在空中产生能量飞行器 CN201711431251.5 2017-12-26 CN108238232A 2018-07-03 河东洙; 李相旻
一种飞行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主体;沿大致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布置在主体上并彼此相对地布置的两个主翼;分别联接至主翼并适于控制主翼彼此独立地倾斜的两个主翼倾斜控制单元;分别布置在主翼上的两个主推进单元;沿大致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和第三方向布置在主体后方的尾翼;沿第三方向布置在尾翼上的方向;适于控制方向舵倾斜的方向舵倾斜控制单元;布置在主体后方的尾部推进单元;适于控制尾部推进单元倾斜的尾部倾斜控制单元;适于向主推进单元和尾部推进单元提供动的动力单元;和位置控制单元,其适于控制主翼倾斜控制单元、主推进单元、方向舵倾斜控制单元、尾部推进单元、尾部倾斜控制单元以调节飞行器在空中的位置。
70 一种可驮载固定翼飞机垂直起降的飞行器、驮载方法、垂直起飞的方法及垂直降落的方法 CN201911383896.5 2019-12-28 CN113044217A 2021-06-29 王东; 王晶; 裴信彪
一种能够驮载固定翼飞机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包括升发动机、推力动力单元、对接死系统、机体和机翼;升力发动机设于机体的相对两侧,升力发动机用于提供垂直升力;推力动力单元为推力矢量发动机或推力发动机,推力动力单元设于机体的尾部,推力动力单元用于提供平推力;对接锁死系统设于机体的背部,对接锁死系统用于和固定翼飞机连接;机翼设于机体的相对两侧,机翼用于提供升力。上述飞行器具有驮载固定翼飞机满载状态下垂直起飞功能,从而使传统固定翼飞机无需大规模改变而具有垂直起飞与降落的功能,同时可以使固定翼飞机满载的情况下垂直起飞,将实现固定翼飞机最大的使用效能。
71 具有垂直起飞和着陆能的模飞行器及其操作方法 CN201880024650.6 2018-05-07 CN110506003B 2024-01-05 P·J·昆茨; W·D·古德里奇; J·S·艾伦; M·J·巴托
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104)和支撑至少四个转子组件(302)的至少两个垂直提升转子模块(300)。每个转子组件(302)由转子桁(308)支撑,该转子桁(308)具有至少一个桁自由端和桁安装部分。每个转子组件(300)具有安装在桁自由端上的至少一个垂直提升转子(304)。每个桁安装部分可移除地耦连到机身模块(104)。垂直提升转子模块(304)被配置为使得当耦连到机身模块(104)时,一对转子组件(300)位于机身模块(104)的横向相对侧面中的每个上,并且每对转子组件(300)分别位于机翼中心部分(208)的前方和后方。一对机翼(200)被配置为可移除地耦连到机翼中心部分(208)。该飞行器包括可移除地耦连到机身主体(104)的向前推模块(122)。
72 具有至少八个推产生单元的垂直起飞和着陆的多旋翼飞行器 CN201911166366.5 2019-11-25 CN111216883B 2023-04-07 乌韦·基塞韦特; 克里斯蒂安·赖兴施佩格尔; 卢卡什·帕卢沙克; 克劳斯·基克
发明涉及具有机体(2)和至少八个推产生单元(4a、4b、4c、4d、5a、5b、5c、5d)的垂直起飞和着陆的多旋翼飞行器(1),至少八个推力产生单元(4a、4b、4c、4d、5a、5b、5c、5d)中的每个推力产生单元被设置用于在相关联的预定推力方向上产生推力,其中至少八个推力产生单元(4a、4b、4c、4d、5a、5b、5c、5d)中的至少四个推力产生单元(4a、4b、4c、4d)形成第一推力产生单元子组(4),并且至少八个推力产生单元(4a、4b、4c、4d、5a、5b、5c、5d)中的其他至少四个推力产生单元(5a、5b、5c、5d)形成第二推力产生单元子组(5),第一推力产生单元子组(4)能独立于第二推力产生单元子组(5)操作。
73 具有至少八个推产生单元的垂直起飞和着陆的多旋翼飞行器 CN201911166366.5 2019-11-25 CN111216883A 2020-06-02 乌韦·基塞韦特; 克里斯蒂安·赖兴施佩格尔; 卢卡什·帕卢沙克; 克劳斯·基克
发明涉及具有机体(2)和至少八个推产生单元(4a、4b、4c、4d、5a、5b、5c、5d)的垂直起飞和着陆的多旋翼飞行器(1),至少八个推力产生单元(4a、4b、4c、4d、5a、5b、5c、5d)中的每个推力产生单元被设置用于在相关联的预定推力方向上产生推力,其中至少八个推力产生单元(4a、4b、4c、4d、5a、5b、5c、5d)中的至少四个推力产生单元(4a、4b、4c、4d)形成第一推力产生单元子组(4),并且至少八个推力产生单元(4a、4b、4c、4d、5a、5b、5c、5d)中的其他至少四个推力产生单元(5a、5b、5c、5d)形成第二推力产生单元子组(5),第一推力产生单元子组(4)能独立于第二推力产生单元子组(5)操作。
74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的降落阶段自适应控制设计方法 CN202310670667.1 2023-06-07 CN116991170B 2024-01-26 刘凯; 霍少泽; 阮仕龙; 董哲; 侯铮; 曲晓雷; 李贺琦; 王世鹏; 吴国强; 王国庆; 唐莺瑜
发明公开一种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的降落阶段自适应控制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高度环和姿态环两个控制回路实现飞机跟踪控制,姿态环设计为PID控制器,以此通过飞机俯仰实时调节完成前向速度的控制,高度环外环设计为PID控制器,将高度指令转化为垂向速度指令;针对低动压飞行过程中飞机模型不确定性和强扰动,在内环设计了L1自适应控制器,通过对模型不确定性和扰动的观测开展自适应补偿控制,实时生成指令跟踪垂向速度指令,从而实现高精度高度环控制,避免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在自适应增益过大时出现系统震荡发散的危险情况,提升飞行控制品质,降低控制过程中的超调量同时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5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的降落阶段自适应控制设计方法 CN202310670667.1 2023-06-07 CN116991170A 2023-11-03 刘凯; 霍少泽; 阮仕龙; 董哲; 侯铮; 曲晓雷; 李贺琦; 王世鹏; 吴国强; 王国庆; 唐莺瑜
发明公开一种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的降落阶段自适应控制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高度环和姿态环两个控制回路实现飞机跟踪控制,姿态环设计为PID控制器,以此通过飞机俯仰实时调节完成前向速度的控制,高度环外环设计为PID控制器,将高度指令转化为垂向速度指令;针对低动压飞行过程中飞机模型不确定性和强扰动,在内环设计了L1自适应控制器,通过对模型不确定性和扰动的观测开展自适应补偿控制,实时生成指令跟踪垂向速度指令,从而实现高精度高度环控制,避免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在自适应增益过大时出现系统震荡发散的危险情况,提升飞行控制品质,降低控制过程中的超调量同时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6 用于飞行交通工具的垂直起飞和降落系统的构造 CN202211706657.0 2017-03-10 CN116002058A 2023-04-25 A·埃弗莱特
一种交通工具,其包括主体。流体产生器连接到主体并且产生流体流。至少一个前部导管和至少一个尾部导管流体连接到所述产生器。第一前部喷射器和第二前部喷射器流体连接到前部导管,连接到主体并且分别连接到交通工具的右舷侧和端口侧。前部喷射器分别包括出口结构,流体流出所述出口结构。至少一个尾部喷射器流体连接到尾部导管。尾部喷射器包括出口结构,流体流出所述出口接口。主要机翼元件连接到尾部部分。主要机翼元件的表面位于第一前部喷射器和第二前部喷射器的直接下游,使得来自第一前部喷射器和第二前部喷射器的流体流过这种表面。
77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推进系统及其操控方法 CN202310223868.7 2023-03-09 CN115973426A 2023-04-18 弓升; 袁长龙; 苏桂英; 李为; 何家倩; 段玉发
申请具体涉及一种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推进系统及其操控方法,其中系统,包括:背负式进气道,其进气口成型在机体背部,位于机体前端,其出气口成型机体内部;两个S弯出气道,成型在机体内部,关于飞机轴线对称分布,其进气口连接背负式进气道的出气口,其出气口成型在机体尾部;两个发动机,内置起动发电机;每个发动机对应在一个S弯出气道中设置;两个小尺寸前涵道扇,在机体前端的开槽中设置,分布在两个S弯出气道两侧,轴线竖直;每个小尺寸前涵道风扇以对应侧起动发电机进行驱动;两个大尺寸后涵道风扇,在机体后端的开槽中设置,分布在两个S弯出气道两侧,轴线竖直;每个大尺寸前涵道风扇以对应侧起动发电机进行驱动。
78 可垂直起飞飞行器转子组件、转子叶片、飞行器 CN202080097825.3 2020-12-08 CN115210138A 2022-10-18 C.卡普纳; T.D.维斯纳; F.舍恩赫尔; S.霍布施
发明涉及用于能垂直起飞飞行器转子组件、转子叶片和飞行器。在此规定,提供用于能垂直起飞的飞行器(12)的转子组件(10)。转子组件(10)的转子叶片(22)设计为,所述至少两个转子叶片(22)分别设计成,由于各个转子叶片(22)的用户定义的预设的抗弯刚度,所述转子叶片各自的形状从在静止状态中沿纵向方向朝向飞行器(12)预拱曲的形状在旋转期间自预定的旋转速度开始改变为基本上沿纵向方向平坦的形状,从而至少两个转子叶片(22)在静止状态中和在所述转子臂装置(14)的折叠位置中贴靠在所述飞行器(12)上并且在飞行状态中保证节能飞行。
79 一种模化的推进系统以及可以垂直起飞和降落的飞行器 CN201710421884.1 2017-06-07 CN108995802B 2022-01-07 利维乌·格里戈里安·久尔克; 赵军
发明涉及一种模化推进系统以及可以垂直起飞和降落(“垂直起降”)的飞行器,特别的是其通过混合动或电驱动,用于将人或货物从一点运输到另一点,而不必需要机场跑道。飞行器50包括机身51,和位于机身51两侧的可折叠的主翼52,以及在飞行器50后部的尾翼54上的翼53。飞行器50使用模块化推进系统55,包括两组带有固定式推力放大器的多螺旋桨推进器56,其位于机翼52前面,机身51两侧;以及两组带有可移动的推力放大器的多螺旋桨推进器57,其位于主翼52的后面,在主翼52的上方,分列机身51两侧。
80 桨尖射流的自转旋翼机及其实现垂直跳跃起飞的方法 CN201911327118.4 2019-12-20 CN110949663A 2020-04-03 朱清华; 周海宁; 申镇; 王昊
发明公开了一种桨尖射流的自转旋翼机及其实现垂直跳跃起飞的方法,该自转旋翼机机架、动系统、旋翼系统、操纵系统、起落架系统、桨尖射流装置、机身尾翼以及航电系统构成,在结构上,与常规自转旋翼机相比,去掉了旋翼预转机构,而改加装桨尖射流装置。本发明继承了常规自转旋翼机的优点,又因为替换了常规自转旋翼机的预转方案,桨尖射流装置的重量主要集中在桨尖,增加了旋翼的储能能力,而且避免了旋翼预转对发动机的依赖,从而实现垂直跳跃起飞的同时还进一步减小发动机要求和结构重量以及更轻松实现垂直跳跃起飞和降低跳飞操纵难度。因此该自转旋翼机在搜救、测绘、农林作业以及旅游观光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