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蛋白酶抑制剂

申请号 CN01810998.5 申请日 2001-06-12 公开(公告)号 CN1213040C 公开(公告)日 2005-08-03
申请人 伊莱利利公司; 发明人 J·W·利贝舍伊茨; C·W·墨累; S·C·杨; N·P·坎普; S·D·琼斯; W·A·维利; J·J·马斯特斯; M·R·维利; S·M·舍汉; D·B·恩格尔; B·M·瓦特森; P·R·古佐; M·J·迈尔;
摘要 式(I)化合物,其中R2、X、Y、Cy、L和Lp(D)n具有本 说明书 给出的意义,是丝 氨 酸蛋白酶、Xa因子的 抑制剂 ,可用于 治疗 心 血管 疾病 。
权利要求

1.一种式(I)的丝酸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 盐:

其中:
R2代表4-氯苯基、4-甲基苯基、3-氨基-4-氯苯基、吲哚-2-基、 5-氯吲哚-2-基、吲哚-6-基、3-氯吲哚-6-基或3-甲基吲哚-6-基;
-X-X-是-CONH-;
Y是CH;
Cy代表未取代的或被氯代、甲氧基、羧基、CONH2、甲基磺酰 基或三氟甲基取代的苯基;吡啶基;未取代的或被氨基或甲基取代 的噻唑基;基;喹啉基;苯并噻吩基;或具有3到8个环原子的 环烷基;和
-L-Lp(D)n是下式

其中Rr是-(CH2)c-Rc、-CHReRf、-CH2-CHReRf或-CH2-CH2-CHReRf, 其中c是1或2;Rc是噻唑基;吡唑基;咪唑基;可带有氟代、氰基、 甲基或三氟甲基取代基的吡啶基;哒嗪基;吡嗪基或苯基;Re和Rf 各自独立是氢或C1-3烷基;或者CHReRf是环戊基、可在3-或4-位上 带有甲基取代基的环己基、四氢吡喃-4-基、四氢噻喃-4-基、可在1 位上带有C1-3烷基的吡咯烷-3-基、可在1位上带有C1-3烷基的哌啶-4- 基、或2,3-二氢化茚-2-基。
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其中Cy选自苯 基、2-氯苯基、2-甲氧基苯基、2-三氟甲基苯基、4-羧基苯基、4-氨 基甲酰基苯基、2-甲基磺酰基苯基、吡啶-2-基、吡啶-4-基、噻唑-2- 基、2-氨基噻唑-4-基、2-甲基噻唑-4-基、噻唑-5-基、苯并噻吩-3-基、 萘基、喹啉-8-基、环戊基和环己基。
3.权利要求1或2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其中Rr是 -CHReRf、-CH2-CHReRf或-CH2-CH2-CHReRf。
4.权利要求3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其中-CHReRf是 3-戊基、环戊基、环己基、4-甲基环己基、四氢噻喃-4-基、吡咯烷-3- 基、1-甲基吡咯烷-3-基、1-(2-丙基)吡咯烷-3-基、哌啶-4-基、1-甲基 哌啶-4-基、1-(异丙基)哌啶-4-基或2,3-二氢化茚-2-基。
5.权利要求4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其中Rr是1-甲 基哌啶-4-基。
6.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其中L是CO, Lp(D)n为下式的基团:

其中Ri为氢或甲基。
7.权利要求1或2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其是单独的 D-异构体的手性形式。
8.权利要求3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其是单独的D- 异构体的手性形式。
9.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其 是单独的D-异构体的手性形式。
10.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其选自: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
1-(3-氯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 嗪;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 嗪;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 基)哌嗪;
1-(吲哚-6-羰基-D-(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 嗪;和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 哌啶-4-基)哌嗪。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它是1-(吲 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或其生理上 可耐受的盐。
12.一种药用组合物,它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化合物或 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以及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13.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在制 备用于治疗血栓形成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14.一种用于对抗血栓形成病的药用组合物,其包括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
15.下式化合物或其盐:

其中Cy同权利要求1中定义。
16.权利要求15的化合物或其盐,其中Cy为苯基。
17.权利要求15或16的化合物或其盐,其是单独的D-异构体 的手性形式。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作为丝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其药用组合物 及其在治疗人或动物体中的用途。

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组具有一般催化机理的蛋白解酶,其特点 在于其显著活性的Ser残基。丝氨酸蛋白酶的实例包括胰蛋白酶、类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凝血酶、血纤蛋白溶酶、激肽 释放酶、补体C1、顶体蛋白酶、溶酶体蛋白酶、蚕茧酶、α- 裂解蛋白酶、蛋白酶A、蛋白酶B、丝氨酸羧肽酶II、枯草蛋白酶、 尿激酶、VIIa因子、IXa因子和Xa因子。几十年来,对丝氨酸蛋白 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已充分了解了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治 疗价值。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多种生理过程的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 这些生理过程包括凝结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受精、发育、恶性肿 瘤、神经肌肉图式发育和炎症。充分了解到这些化合物能抑制多种 循环蛋白酶以及在组织中被激活或释放的蛋白酶。也日益清楚丝氨 酸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临界细胞过程,如粘附、迁移、自由基产生 和细胞程序死亡。另外,动物试验表明静脉给予丝氨酸蛋白酶抑制 剂、变体或表达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可提供对抗组织损伤 的保护性作用。

也已推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治疗多种临床领域中的疾病上 具有潜在的有利用途,这些领域如肿瘤学、神经学、血液学、病、 免疫学、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尤其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血栓形成疾病、哮喘、 肺气肿、肝硬变、关节炎、癌、黑素瘤、再狭窄、动脉粥样化、创 伤、休克和再灌注损伤。

因此,例如Xa因子抑制剂具有作为抗凝结剂的治疗剂价值,如 用于治疗或预防血栓形成疾病。Xa因子抑制剂作为抗凝结剂的用途, 从其作用的选择性方面来看,是合乎要求的。许多临床上批准的抗 凝结剂都具有副作用,原因是其对凝结级联的作用的非特异性性质。

并且,众所周知,α1蛋白酶抑制剂缺乏与肺气肿和肝硬变存在 关联,C1酯酶抑制剂缺乏与血管性水肿有关。

现已发现某些带有大体积亲脂性侧链的芳组化合物是特别有效 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尤其是带有负电荷的P1专一性空穴的蛋白 酶,最特别是丝氨酸蛋白酶凝血酶,最重要的是Xa因子。本发明的 Xa因子抑制剂可用于预防或治疗血栓形成疾病,如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动脉血栓形成、心肌局部缺血、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它们 可以用于治疗与溶栓治疗相关的急性血管闭塞和再狭窄,如穿透冠 状血管形成术后或冠状或外周动脉的旁路移植后形成的急性血管闭 塞和再狭窄,并且可用于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进口开放。

本发明的Xa因子抑制剂可构成包含不同作用方式的抗凝结剂或 者溶栓剂的联合疗法的一部分。

WO99/11658和WO99/11657中已报道某些带有大体积亲脂性侧 链的苯甲脒和氨基异喹啉衍生物是非常好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遗憾的是,已发现WO99/11658的苯甲脒化合物通常呈现出较差的口 服生物利用度。

令人惊奇的是,现已发现某些其它的芳组化合物尽管它们缺乏 以前认为是作为Xa因子抑制剂活性关键的脒基或1-氨基异喹啉官能 团,但也呈现出对丝氨酸蛋白酶(尤其是Xa因子)的抑制活性。这些 化合物的大多数还具有其它的结构特征,这使其与WO99/11658和 WO99/11657的化合物有了进一步的区别。

在将本发明化合物进行试验时,与WO99/11658中公开的苯甲 脒相比,它们一般都呈现出更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也已发现当与 类似Xa因子活性和结构的氨基异喹啉相比时,本发明化合物在前凝 血酶原时间试验(PT)中表现极好。该PT试验是凝结试验,广泛接受 这样一种观点,即在该PT试验中表现良好的Xa因子的抑制剂更有 可能是好的抗栓剂。

在WO99/09053中公开了某些作为潜在促胃动素受体拮抗剂的2- 氨基苯甲酰胺化合物,US 3268513建议类似的2-氨基苯甲酰胺化合 物可作为潜在的抗菌剂。但是,本发明的新化合物以前并没有被建 议作为潜在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因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式(I)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化合 物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如卤化物、磷酸盐或硫酸盐或铵盐或有机 胺(如乙胺或麦格鲁明)盐):

其中:

R2是任选被一个氮、或硫环原子间断的5或6元芳族环, 该环任选在其3和/或4位(相对于X-X的连接点)上被以下基团取代: 卤代、硝基、硫羟基、卤代烷氧基、酰肼基(hydrazido)、烷基酰肼基、 氨基、氰基、卤代烷基、烷硫基、链烯基、炔基、酰胺基、三或二 氟甲氧基、羧基、酰氧基、MeSO2-或R1,或者3和4位上的取代基 一起形成5或6元碳环或杂环的稠合环,该环任选被卤代、卤代烷 氧基、卤代烷基、氰基、硝基、氨基、酰肼基、烷硫基、链烯基、 炔基或R1j取代,并且任选在X-X基团的α位(即六元芳环的6位)上 被氨基、羟基、卤代、烷基、羧基、烷氧基羰基、氰基、酰胺基、 氨基烷基、烷氧基或烷硫基取代,条件是R2不能是氨基异喹啉基;

X各自独立是C、N、O或S原子或者是CO、CR1a、C(R1a)2或 NR1a,至少一个X是C、CO、CR1a或C(R1a)2;

R1a各自独立代表氢或羟基、烷氧基、烷基、氨基烷基、羟基烷 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氨基羰基、烷氧基羰基氨基、酰 氧基甲氧基羰基或烷氨基,其任选被羟基、烷氨基、烷氧基、氧代、 芳基或环烷基取代;

R1定义同R1a,条件是R1不是未取代的氨基烷基;

Y(α-原子)是氮原子或CR1b基团;

Cy是任选被R3a或R3iXi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单环或多环、 同种环原子或杂环原子基团,优选包含5-10个环原子;

R3a各自独立是R1c,氨基、卤代、氰基、硝基、硫羟基、烷硫 基、烷基磺酰基、烷基亚磺酰基、三唑基、咪唑基、四唑基、酰肼 基、烷基咪唑基、噻唑基、烷基噻唑基、烷基噁唑基、噁唑基、烷 基磺酰胺基、烷基氨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卤代烷氧基、卤代烷 基、式-C(X3)N(R11)R12基团(其中X3是O或S;R11和R12独立选自氢、 甲基或乙基或者与其相连的氮原子一起形成吡咯烷-1-基、哌啶-1-基 或吗啉子基)或者与Cy中的相邻环原子结合的-OCH2O-;

Xi是键、O、NH或CH2;

R3i是任选被R3a取代的苯基、吡啶基或嘧啶基;

R1b、R1c和R1j定义同R1a;以及

-L-Lp(D)n是下式

其中Rr是-(CH2)c-Rc、-CHReRf、-CH2-CHReRf、-CH2-CH2-CHReRf或 者Rg,其中c是1或2;Rc是噻吩基、噻唑基(可带有氨基取代基)、 异噻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吡唑基、咪唑基、吡啶基(可带有烷 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氨基羰基、氨基、 酰胺基、(1-4C)烷氧基羰基、羧基、乙酰胺基、氯代、氟代、氰基、 (1-3C)烷基、三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硝基、羟基、烷基磺酰胺 基、三唑基或四唑基取代基)、嘧啶基、哒嗪基、吡嗪基或苯基(可带 有甲基、甲氨基、二甲氨基、羧基、二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磺酰 基、氨基磺酰基、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氨基羰基、氨基、酰胺基、 烷氧基羰基、乙酰胺基、氯代、氟代、氰基、甲氧基、乙氧基、硝 基、羟基、烷基磺酰胺基、三唑基或四唑基取代基);Re和Rf各自独 立是氢或C1-3烷基;或者CHReRf是环戊基(可在3-或4-位上带有羟 基、氨基、(1-3C)烷氧基、(1-3C)羟基烷基、(1-3C)烷基、羧基、甲 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取代基)、环己基(可在3-或4-位上带有羟基、 氨基、(1-3C)烷氧基、(1-3C)羟基烷基、(1-3C)烷基、羧基、甲氧基 羰基或乙氧基羰基取代基)、四氢吡喃-4-基、四氢噻喃-4-基、吡咯烷 -3-基(可在1-位上带有羟基、氨基、(1-3C)烷氧基、(1-3C)羟基烷基、 (1-3C)烷基、羧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取代基)、哌啶-4-基(可 在1-位上带有羟基、氨基、(1-3C)烷氧基、(1-3C)羟基烷基、(1-3C) 烷基、羧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取代基)或2,3-二氢化茚-2-基; Rg是可带有4-氟取代基的2-甲磺酰基苯基,或者Rg是λ6-1,1-二氧代 苯并[b]噻吩-7-基;

条件是Lp(D)n不是下式(K):

其中X2是氟代或氢。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式(I)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或 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

其中:

R2是任选被一个氮、氧或硫环原子间断的5或6元芳族碳环, 该环任选在其3和/或4位(相对于X-X的连接点)上被以下基团取代: 卤代、硝基、硫羟基、卤代烷氧基、酰肼基、烷基酰肼基、氨基、 氰基、卤代烷基、烷硫基、链烯基、炔基、酰胺基、三或二氟甲氧 基、羧基、酰氧基、MeSO2-或R1,或者3和4位上的取代基一起形 成5或6元碳环或杂环的稠合环,该环任选被卤代、卤代烷氧基、 卤代烷基、氰基、硝基、氨基、酰肼基、烷硫基、链烯基、炔基或R1j 取代,并且任选在X-X基团的α位(即六元芳环的6位)上被氨基、羟 基、卤代、烷基、羧基、烷氧基羰基、氰基、酰胺基、氨基烷基、 烷氧基或烷硫基取代,条件是R2不能是氨基异喹啉基;

X各自独立是C、N、O或S原子或者是CO、CR1a、C(R1a)2或 NR1a,至少一个X是C、CO、CR1a或C(R1a)2;

R1a各自独立代表氢或羟基、烷氧基、烷基、氨基烷基、羟基烷 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氨基羰基、烷氧基羰基氨基、酰 氧基甲氧基羰基或烷氨基,其任选被羟基、烷氨基、烷氧基、氧代、 芳基或环烷基取代;

R1定义同R1a,条件是R1不是未取代的氨基烷基;

Y(α-原子)是氮原子或CR1b基团;

Cy是任选被R3a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单环或多环、同种环原 子或杂环原子基团,优选包含5-10个环原子,或者是任选被R3a取 代的苯基;

R3a各自独立是R1c,氨基、卤代、氰基、硝基、硫羟基、烷硫 基、烷基磺酰基、烷基亚磺酰基、三唑基、咪唑基、四唑基、酰肼 基、烷基咪唑基、噻唑基、烷基噻唑基、烷基噁唑基、噁唑基、烷 基磺酰胺基、烷基氨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卤代烷氧基和卤代烷 基;

R1b、R1c和R1j定义同R1a;以及

-L-Lp(D)n是下式

其中Rr是-(CH2)c-Rc、-CHReRf、-CH2-CHReRf或者Rg,其中c是1 或2;Rc是吡啶基或苯基(其中苯基可带有氟代、氯代、甲基、CONH2、 SO2NH2、甲氨基磺酰基、二甲氨基磺酰基、甲氧基或甲磺酰基取代 基);Re和Rf各自独立是氢或C1-3烷基;或者CHReRf是环戊基(可在 3-或4-位上带有甲基、乙基或羟甲基取代基)、环己基(可在3-或4-位 上带有甲基、乙基或羟甲基取代基)、四氢吡喃-4-基、四氢噻喃-4-基、 吡咯烷-3-基(可带有1-甲基取代基)、哌啶-4-基(可带有1-甲基取代基) 或2,3-二氢化茚-2-基;Rg是可带有4-氟取代基的2-甲磺酰基苯基, 或者Rg是λ6-1,1-二氧代苯并[b]噻吩-7-基;

条件是Lp(D)n不是下式(K):

其中X2是氟代或氢。

在本发明化合物中,α-原子是碳,其优选具有D-α-氨基酸 NH2-CR1b(Cy)-COOH所构成的构型,其中NH2代表X-X部分。同样 地,α-碳原子上的第四个取代基R1b优选是甲基或羟甲基或氢。应 清楚的是式(I)化合物可存在外消旋体或手性形式,并且可将优选的 D-异构体以与L-异构体的外消旋混合物或单独的形式给服。

除另有说明,在本发明化合物中,芳基优选包含5-10个环原子, 并任选包括1、2或3个选自O、N和S的杂原子;烷基、链烯基或 炔基或亚烷基部分优选包括多至6个的碳原子,如C1-6或C1-3;环状 基团优选具有3-8个原子的环;稠合多环优选具有8-16个环原子。

R1a特别的实例是氢、甲基或乙基。R1a优选是氢原子。

R2与α原子的连接基团(X-X)优选选自:-CH=CH-、-CONH-、 -CONR1a-、-NH-CO-、-NH-CH2-、-CH2-NH-、-CH2O-、-OCH2-、-COO-、 -OC=O-和-CH2CH2-。优选,与α原子最近的X是NH或O原子,最 优选NH。对于芳环的α位的X部分优选是碳基基团,如CH2或CO, 优选CO。因此,特别优选的连接基团X-X是-CONH-。在另一实施 方案中,连接基团是-OCH2-。

R1b特别的实例是氢、(1-4C)烷基,如甲基或羟基(1-4C)烷基,如 羟甲基。R1b优选是氢原子。

α原子(Y)优选是CH或C(CH3)。特别是α原子(Y)是CH。

-CHReRf、-CH2-CHReRf或-CH2-CH2-CHReRf中-CHReRf的特别实 例是2-丙基、3-戊基、环戊基、环己基、4-甲基环己基、四氢噻喃-4- 基、吡咯烷-3-基、1-甲基吡咯烷-3-基、1-(2-丙基)吡咯烷-3-基、哌啶 -4-基、1-甲基哌啶-4-基、1-(2-丙基)哌啶-4-基和2,3-二氢化茚-2-基。

当Rr是式-CHReRf时,Rr优选是1-甲基哌啶-4-基。

优选Rr是式-(CH2)c-Rc。

优选c是2。

优选-L-Lp(D)n是下式:  

其中Rr是-(CH2)c-Rc;其中c是2;Rc是噻吩基、噻唑基(可带 有氨基取代基)、异噻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吡唑基、咪唑基、 吡啶基(可带有氨基、甲氧基羰基、羧基、氟代、氰基、甲基、甲磺 酰基、氨基磺酰基、甲氨基磺酰基、二甲氨基磺酰基或三氟甲基取 代基)、嘧啶基、哒嗪基、吡嗪基或苯基(苯基可带有氟代、氯代、氰 基、甲基、氨基、甲磺酰基、氨基磺酰基、甲氨基磺酰基、二甲氨 基磺酰基、甲氨基、二甲氨基、羧基、甲氧基羰基或甲氧基取代基)。

优选Rc是噻唑基(可带有氨基取代基)、吡唑基、咪唑基、吡啶 基(可带有甲磺酰基、氨基磺酰基、甲氨基磺酰基、二甲氨基磺酰基、 氟代、氰基、甲基或三氟甲基取代基)、嘧啶基、哒嗪基、吡嗪基或 苯基(苯基可带有氟代、氯代、氰基、甲基、氨基、甲氨基、二甲氨 基、羧基、甲氧基羰基、甲磺酰基、氨基磺酰基、甲氨基磺酰基、 二甲氨基磺酰基或甲氧基取代基)。

更优选Rc是噻唑基(可带有氨基取代基)、吡唑基、咪唑基、吡 啶基(可带有氟代、氰基、甲基或三氟甲基取代基)、哒嗪基或吡嗪基。

还更优选Rc是噻唑-2-基、2-氨基噻唑-4-基、吡唑-1-基、吡唑-4- 基、哒嗪-3-基、咪唑-1-基、咪唑-4-基、吡嗪-2-基、吡啶-2-基、吡啶 -3-基、吡啶-4-基、3-氟吡啶-4-基、2-氰基吡啶-4-基、2-甲基吡啶-4- 基或2-三氟甲基吡啶-6-基。

还更优选Rc是吡唑基、咪唑基、吡啶基、哒嗪基或吡嗪基。

优选Rc是吡啶-2-基、吡啶-3-基或吡啶-4-基。

最优选L是CO,该亲脂基-Lp(D)n选自下式:

其中:

m代表0或1;

X0代表CH或N;以及

R3定义同R3a。

优选m是1。

R3的特别实例是:

氢;

羟基;

对于烷氧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烷基:(1-6C)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2-丙基、丁基、2-丁基、 叔丁基、戊基、2-戊基或3-戊基、(1-6C)烷基氨基(1-6C)烷基,如异 丙基氨基甲基、二甲氨基甲基、二乙氨基甲基或二甲氨基乙基,或 者(1-6C)烷酰基,如乙酰基;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羟基烷基:(1-6C)羟基烷基,如羟甲基或羟乙基、羧基或羧基(1-5C) 烷基;

对于烷氧基烷基;甲氧基甲基;

对于烷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

对于烷氨基羰基:甲氨基羰基或二甲氨基羰基;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氨基烷基:氨基甲基、氨基羰基或氨基羰基(1-5C)烷基;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烷基氨基:甲氨基、二甲氨基、乙氨基、甲酰胺基或乙酰胺基;

氨基;

对于卤代:氟代或氯代;

氰基;

硝基;

硫羟基;

对于烷硫基:甲硫基;

对于烷基磺酰基:甲磺酰基、乙磺酰基或异丙磺酰基;

对于烷基亚磺酰基:甲亚磺酰基(CH3SO);

对于三唑基:1,2,4-三唑-2-基、1,2,4-三唑-4-基或1,2,3-三唑-4-基;

对于咪唑基:1,3-咪唑-1-基或1,3-咪唑-4-基;

对于四唑基:四唑-1-基或四唑-5-基;

对于烷基磺酰胺基:甲磺酰胺基、乙磺酰胺基或丙磺酰胺基;

对于烷基氨基磺酰基:甲氨基磺酰基、乙氨基磺酰基或丙氨基磺酰 基;

氨基磺酰基;

对于卤代烷氧基:三氟甲氧基;和

对于卤代烷基:三氟甲基或三氯甲基。

当R3是以芳环上的取代基存在时,其优选选自氢、烷基磺酰基、 氨基磺酰基、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氨基羰基、氨基、酰胺基、烷 氧基羰基、乙酰胺基、氯代、氟代、氰基、甲氧基、乙氧基、硝基、 羟基、烷基磺酰胺基、三唑基和四唑基。

当R3是以饱和环上的取代基存在时,其选自氢、羟基、氨基、(1-3C) 烷氧基、(1-3C)羟基烷基、(1-3C)烷基、羧基、甲氧基羰基和乙氧基 羰基。

例如特定的Lp(D)n包括

其中Ri是氢或(1-6C)烷基。

优选Ri是氢、甲基或乙基。

更优选Ri是氢或甲基。

与α碳原子连接的环状基团(Cy)优选是任选被R3a取代的:苯基、 吡啶基、噻吩基、噻唑基、基、哌啶基、呋喃基、吡咯基、异噁 唑基、异噻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咪唑基、1,2,4-噻二唑基、1,3,4- 噻二唑基、嘧啶基、哒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呋喃基、苯 并噻吩基或环烷基,或者被R3iXi取代的苯基,其中Xi是键、O、NH或CH2,R3i是任选被R3a取代的苯基、吡啶基或嘧啶基。

与α碳原子连接的环状基团(Cy)更优选是任选被R3a取代的:苯 基、吡啶基(如吡啶-2-基、吡啶-3-基或吡啶-4-基)、噻吩基(如噻吩-2- 基或噻吩-3-基)、噻唑基(如噻唑-2-基、噻唑-4-基或噻唑-5-基)、萘基 (如萘-1-基)、哌啶基(如哌啶-4-基)或环烷基,如环己基。

R3a的特别实例是:

氢;

羟基;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烷氧基:烷氧基,甲氧基或乙氧基,或者芳烷氧基,如苄氧基;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烷基:烷基,如甲基或乙基,或者烷基氨基烷基,如甲氨基甲基、 或二甲氨基甲基;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羟基烷基:羟基甲基或羧基;

对于烷氧基烷基;甲氧基甲基;

对于烷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

对于烷氨基羰基:甲氨基羰基或二甲氨基羰基;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氨基烷基:氨基甲基、CONH2或CH2CONH2;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烷基氨基:(1-6C)烷酰基氨基,如乙酰胺基;

对于烷氧基羰基氨基:甲氧基羰基氨基、乙氧基羰基氨基或叔丁氧 基羰基氨基;

氨基;

对于卤代:氟代或氯代;

氰基;

硝基;

硫羟基;

对于烷硫基:甲硫基;

对于烷基磺酰基:甲磺酰基或乙磺酰基;

对于烷基亚磺酰基:甲亚磺酰基;

对于烷基磺酰胺基:甲磺酰胺基或乙磺酰胺基;

对于烷基氨基磺酰基:甲氨基磺酰基或乙氨基磺酰基;

氨基磺酰基;

对于卤代烷氧基:三氟甲氧基;

对于卤代烷基:三氟甲基。

对于式-C(X3)N(R11)R12基团(其中X3是O或S;R11和R12独立选自氢、 甲基、乙基或者与其相连的氮原子一起形成吡咯烷-1-基、哌啶-1-基 或吗啉子基):-CONH2、-CONHMe、-CON(Me)2、-C(S)NH2、 -C(S)NHMe、-C(S)N(Me)2、吡咯烷-1-基羰基哌啶-1-基羰基或吗啉子 基羰基;以及与Cy中的相邻环原子结合的-OCH2O-。

另一方面,R3a选自氢、羟基、烷氧基、烷基(任选被羟基、烷基 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羟基烷基(任选被羟基、 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烷氧基烷基、烷氧 基羰基、烷氨基羰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烷基氨基(任选被羟基、烷 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氨基烷基(任选被羟基、 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氨基、卤代、氰基、 硝基、硫羟基、烷硫基、烷基磺酰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胺 基、烷基氨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卤代烷氧基和卤代烷基。

优选X3是O。

R3a更特别的实例包括氢、羟基、甲氧基、乙氧基、甲基、乙基、 羟基甲基、羧基、甲氧基甲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甲氨基 羰基、二甲氨基羰基、氨基甲基、CONH2、CH2CONH2、乙酰胺基、 甲氧基羰基氨基、乙氧基羰基氨基、叔丁氧基羰基氨基、氨基、氟 代、氯代、溴代、氰基、硝基、硫羟基、甲硫基、甲磺酰基、乙磺 酰基、甲亚磺酰基、甲磺酰胺基、乙磺酰胺基、甲氨基磺酰基、乙 氨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三氟甲氧基、三氟甲基、溴代、-OCH2O-(其与Cy中的相邻环原子结合)以及-C(X3)N(R11)R12(其中X3是O或S, R11和R12独立选自氢、甲基或乙基或者与相连的氮原子一起形成吡 咯烷-1-基、哌啶-1-基或吗啉子基)。

R3a更特别的实例包括氢、羟基、甲氧基、乙氧基、甲基、乙基、 羟基甲基、羧基、甲氧基甲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甲氨基 羰基、二甲氨基羰基、氨基甲基、CONH2、CH2CONH2、乙酰胺基、 甲氧基羰基氨基、乙氧基羰基氨基、叔丁氧基羰基氨基、氨基、氟 代、氯代、氰基、硝基、硫羟基、甲硫基、甲磺酰基、乙磺酰基、 甲亚磺酰基、甲磺酰胺基、乙磺酰胺基、甲氨基磺酰基、乙氨基磺 酰基、氨基磺酰基、三氟甲氧基和三氟甲基。

优选R3a是氢、羟基、甲氧基、甲基、氨基、氟代、氯代、乙磺 酰胺基、酰胺基或甲氨基羰基。

优选Cy选自:

其中:

X’选自O、S和NMe;

X”选自O和S;

X选自O、S、NH和NMe;

Y’选自氢、氨基和甲基;

Ro选自氢、甲基、氟代、氯代、三氟甲基、甲氧基、甲硫基、 甲基亚磺酰基和甲磺酰基;

Rm选自氢、甲基、氟代、氯代、三氟甲基、甲氧基、甲硫基、 甲基亚磺酰基、甲磺酰基、羧基、甲氧基羰基和式-C(X3)N(R11)R12基 团(其中X3是O或S,R11和R12独立选自氢、甲基或乙基或者与相连 的氮原子一起形成吡咯烷-1-基、哌啶-1-基或吗啉子基);

Rp选自氢和氟代;或者

Ro和Rm或者Rm和Rp形成-OCH2O-基团;或者

Ro和Rm与其相连的环一起形成一个5或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其 中该杂芳基环包含1或2个选自氮、氧和硫的杂原子);

Ro1和Ro2其中之一是氢,另一个是Ro。

更优选Cy选自:苯基(任选被甲基、乙基、丙-2-基、苯氧基、 羟基、乙氧基、苄氧基、丙-2-基氧基、硝基、氨基、乙酰胺基、甲 磺酰基氨基、二甲氨基、氯代、甲氧基、三氟甲基、甲硫基、甲磺 酰基、叔丁硫基、叔丁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或氨基甲酰基取代)、 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咪唑基、噻唑基(任选被氨基取代)、萘基、 异喹啉基和喹啉基。

还更优选Cy选自:苯基、2-氯苯基、2-甲氧基苯基、4-氨基甲 酰基苯基、吡啶-2-基、吡啶-3-基、吡啶-4-基、噻吩-2-基、噻吩-3-基、 呋喃-2-基、呋喃-3-基、咪唑-2-基、噻唑-2-基、噻唑-4-基、噻唑-5- 基、萘基、异喹啉-5-基、异喹啉-8-基、喹啉-4-基、喹啉-5-基和喹啉 -8-基。

其它Cy实例是4-氨基苯基、4-N-甲酰胺基苯基、4-(N,N-二甲基) 酰胺基苯基、2-甲基苯基、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4-羟基 苯基、4-甲氧基苯基、4-羧基苯基、3-乙磺酰胺基苯基、2-甲基噻唑- 4-基、1-甲基哌啶-4-基、环戊基、环己基、萘-1-基、2-氨基噻唑-4- 基、2-三氟甲基苯基、3-甲硫基苯基、2-甲磺酰基苯基、3-溴苯基、3- 氰基苯基和苯并[b]噻吩-3-基。

还更优选Cy选自:苯基、2-氯苯基、2-甲氧基苯基、4-氨基甲 酰基苯基、吡啶-2-基、吡啶-4-基、噻吩-2-基、噻吩-3-基、呋喃-2-基、 呋喃-3-基、咪唑-2-基、噻唑-2-基、噻唑-4-基、噻唑-5-基和喹啉-4- 基。

最优选Cy选自:苯基、2-甲氧基苯基、4-氨基甲酰基苯基和吡 啶-2-基。

最优选Cy是苯基。

R1c的特别实例是:

氢;

羟基;

对于烷氧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烷基:烷基,如甲基或乙基,或者烷基氨基烷基,如甲氨基甲基、 或二甲氨基甲基;

对于羟基烷基:羟基甲基;

对于烷氧基烷基;甲氧基甲基;

对于烷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

对于烷氨基羰基:甲氨基羰基或二甲氨基羰基;

对于烷氧基羰基氨基:甲氧基羰基氨基、乙氧基羰基氨基或叔丁氧 基羰基氨基;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烷基氨基:(1-6C)烷酰基氨基,如乙酰胺基;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氨基烷基:氨基甲基、CONH2或CH2CONH2。

对于R2,在R2中任选被氮、氧或硫环原子间断的5或6元芳族 碳环是苯基;吡咯基,如2-吡咯基;吡啶基,如3-吡啶基;吡嗪基, 如2-吡嗪基;呋喃基,如2-呋喃基;和噻吩基,如2-噻吩基或3-噻 吩基。优选该环被最多1个碳原子间断(即碳原子被置换)。另一方面, 该环是苯基、2-噻吩基或2-吡咯基。另一方面,该环是苯基。

当该环是苯环时,R2可以是下式:

其中R5是氨基、羟基或氢,R6和R7可相同或不同,它们代表卤代、 硝基、硫羟基、氰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酰胺基、酰肼基、 氨基、烷硫基、链烯基、炔基或者R1或者一起形成5或6元稠合碳 环或者5元杂环,其本身可被R1j、氨基、卤代、氰基、硝基、硫羟 基、烷硫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取代。

当3和4位上的取代基一起形成5或6元碳环或杂环的稠合环 时,所得到的双环实例为是萘基,如2-萘基;苯并咪唑基,如苯并 咪唑-5-基或苯并噻唑-6-基;异喹啉基,如异喹啉-7-基;吲哚基,如 吲哚-2-基、吲哚-5-基或吲哚-6-基;吲唑基,如吲唑-5-基、吲唑-6-基; 3,4-亚甲基二氧基苯基;二氢吲哚基,如2,3-二氢吲哚-6-基;苯并噻 唑基,如苯并噻唑-2-基或苯并噻唑-6-基;苯并[b]噻吩基,如苯并[b] 噻吩-2-基;苯并呋喃基,如苯并呋喃-2-基;咪唑并[1,2-a]嘧啶基, 如咪唑并[1,2-a]嘧啶-2-基;四氢咪唑并[1,2-a]嘧啶-2-基,如四氢咪唑 并[1,2-a]嘧啶-2-基;和苯并异噁唑基,如苯并异噁唑-5-基。

优选R2是苯基、噻吩-2-基、萘基、如吲哚-2-基、吲哚-6-基、 苯并[b]呋喃-5-基、苯并[b]噻吩-2-基或苯并咪唑-2-基(按以上定义, 其各自任选被取代)。

优选R6和R7至少一个不是氢,R6(如果存在)优选是含有一或多 个极性氢的取代基,如羟基、氨基、烷基氨基、烷基氨基烷基、氨 基羰基、烷基氨基羰基、联亚氨基和氨基联亚氨基;另外R6和R7一 起形成萘基或吲哚基或氮杂吲哚基或二氮杂吲哚基。

特别优选R6是氨基,R7是氯代、溴代、甲基、甲氧基或乙烯基; 或者R6和R7一起形成在6-位上带有NH的吲哚基或者一起形成萘 基。

另一方面,R2代表:

(i)苯基,其在3和/或4位上任选被以下基团取代:卤代、硝基、 硫羟基、卤代烷氧基、酰肼基、烷基酰肼基、氨基、氰基、卤代烷 基、烷硫基、链烯基、炔基、酰胺基、三或二氟甲氧基、羧基、酰 氧基、MeSO2-或R1,并且在6位上任选被氨基、羟基、卤代、烷基、 羧基、烷氧基羰基、氰基、酰胺基、氨基烷基、烷氧基或烷硫基取 代;

(ii)萘-2-基,其在6或7位上任选被以下基团取代:卤代、卤 代烷氧基、卤代烷基、氰基、硝基、氨基、酰肼基、烷硫基、链烯 基、炔基或R1j,并且在3位上任选被氨基、羟基、卤代、烷基、羧 基、氰基、酰胺基、氨基烷基、烷氧基或烷硫基取代;

(iii)异喹啉-7-基、吲哚-5-基、吲哚-6-基、吲唑-5-基、吲唑-6- 基、苯并噻唑-6-基或苯并异噁-5-基,其在3位上任选被卤代、卤代 烷氧基、卤代烷基、氰基、硝基、氨基、酰肼基、烷硫基、链烯基、 炔基或R1j取代;

(iv)在2-位上任选被氨基取代的苯并咪唑-5-基或苯并噻唑-6- 基;

(v)噻吩-2-基或噻吩-3-基,其在4或5位上任选被卤代、卤代 烷氧基、卤代烷基、氰基、硝基、氨基、酰肼基、烷硫基、链烯基、 炔基或R1取代;

(vi)3,4-亚甲基二氧基苯基、2,3-二氢吲哚-6-基、3,3-二氯-2-氧代 -吲哚-6-基或1-甲基-3-氨基吲唑-5-基;

(vii)苯并噻唑-2-基、咪唑并[1,2-a]嘧啶-2-基或四氢咪唑并[1,2-a] 嘧啶-2-基;

(viii)吡唑-2-基,其在5位上任选被卤代、卤代烷氧基、卤代烷 基、氰基、硝基、氨基、酰肼基、烷硫基、链烯基、炔基或R1取代;

(ix)吡啶-2-基,其在5位上任选被卤代、卤代烷氧基、卤代烷 基、氰基、硝基、氨基、酰肼基、烷硫基、链烯基、炔基或R1取代;

(x)吡啶-3-基,其在6位上任选被卤代、卤代烷氧基、卤代烷 基、氰基、硝基、氨基、酰肼基、烷硫基、链烯基、炔基或R1取代;

(xi)苯并呋喃-2-基,其在3位上任选被氨基、羟基、卤代、烷 基、羧基、氰基、酰胺基、氨基烷基、烷氧基或烷硫基取代,并在5 或6位上任选被卤代、卤代烷氧基、卤代烷基、氰基、硝基、氨基、 酰肼基、烷硫基、链烯基、炔基或R1j取代;

(xii)吲哚-2-基,其在该吲哚的氮原子上任选被烷基取代,并在 5或6位上任选被卤代、卤代烷氧基、卤代烷基、氰基、硝基、氨基、 酰肼基、烷硫基、链烯基、炔基或R1j取代;

(xiii)吲哚-6-基,其在5位上被氨基、羟基、卤代(如氟代或氯 代)、烷基、羧基、烷氧基羰基、氰基、酰胺基、氨基烷基、烷氧基 或烷硫基取代,并在3位上任选被卤代(如氯代)、卤代烷氧基、卤代 烷基、氰基、硝基、氨基、酰肼基、烷硫基、链烯基、炔基或R1j取 代;或者

(xiv)苯并[b]噻吩-2-基,其在3位上任选被氨基、羟基、卤代、 烷基、羧基、氰基、酰胺基、氨基烷基、烷氧基或烷硫基取代,并 在5或6位上任选被卤代、卤代烷氧基、卤代烷基、氰基、硝基、 氨基、酰肼基、烷硫基、链烯基、炔基或R1j取代。

可在R2上存在的取代基的特别实例是

对于卤代:氟代、氯代、溴代或碘代;

硝基;

硫羟基;

对于卤代烷氧基:二氟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酰肼基;

对于烷基酰肼基:甲基酰肼基;

氨基;

氰基;

对于卤代烷基:三氟甲基;

对于烷硫基:甲硫基;

对于链烯基:乙烯基;

对于炔基:乙炔基;

对于酰基氨基:乙酰胺基;

羧基;

对于酰氧基:乙酰氧基;

羟基;

对于烷基:甲基或乙基;

酰胺基(CONH2);

对于氨基烷基:氨甲基;和

对于烷氧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优选R2任选被1或2个选自氟代、氯代、氨基、甲基、乙基和 甲氧基的取代基取代。

R1的特别实例是:

氢;

羟基;

对于烷氧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烷基:烷基,如甲基或乙基,烷基氨基烷基,如二甲氨基甲基,或 者烷酰基,如乙酰基;

对于羟基烷基:羟基甲基;

对于烷氧基烷基;甲氧基甲基;

对于烷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

对于烷氨基羰基:甲氨基羰基;

对于烷基氨基:甲氨基、乙氨基或二甲氨基;

对于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羟基 烷基:羧基或羧甲基;和

对于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氨基 烷基:酰胺基(CONH2)或酰胺基甲基。

R1j的特别实例是:

氢;

羟基;

对于烷氧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对于任选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 烷基:烷基,如甲基或乙基,或者烷酰基,如乙酰基;

对于羟基烷基:羟基甲基;

对于烷氧基烷基;甲氧基甲基;

对于烷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

对于烷基氨基:甲氨基、乙氨基或二甲氨基;

对于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羟基 烷基:羧基或羧甲基;和

对于被羟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氧代、芳基或环烷基取代的氨基 烷基:酰胺基(CONH2)或酰胺基甲基。

另一方面,R2代表:

(i)苯基,其在3和/或4位上任选被以下基团取代:氟代、氯代、 溴代、碘代、硝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氨基、氰基、三氟 甲基、甲硫基、乙烯基、羧基、乙酰氧基、MeSO2-、羟基、甲氧基、 乙氧基、甲基、甲氧基羰基、甲氨基、乙氨基或酰胺基,并且在6 位上任选被氨基、羟基、氟代、甲氧基羰基、氰基或氨基甲基取代(优 选苯基在4位上被氯代、氨基、乙烯基、甲氨基、甲基或甲氧基取 代,在3位上被氨基或羟基取代,并任选在6位上被氨基或羟基取 代);

(ii)萘-2-基,其在6位上任选被羟基取代,并且在3位上任选 被氨基或羟基取代;

(iii)异喹啉-7-基、吲哚-5-基、吲哚-6-基、吲唑-5-基、吲唑-6- 基、苯并噻唑-6-基或苯并异噁唑-5-基,其在3位上任选被氯代、溴 代、氨基、甲基或甲氧基取代(优选吲哚-6-基在3位上任选被氯代、 溴代、甲基或甲氧基取代);

(iv)在2-位上任选被氨基取代的苯并咪唑-5-基或苯并噻唑-6- 基;

(v)噻吩-2-基或噻吩-3-基,其在4或5位上任选被甲硫基、甲 基或乙酰基取代;

(vi)3,4-亚甲基二氧基苯基、2,3-二氢吲哚-6-基、3,3-二氯-2-氧代 -吲哚-6-基或1-甲基-3-氨基吲唑-5-基;

(vii)苯并噻唑-2-基、咪唑并[1,2-a]嘧啶-2-基或四氢咪唑并[1,2-a] 嘧啶-2-基;

(viii)在5位上被甲基取代的吡唑-2-基;

(ix)在6位上任选被氯代取代的吡啶-2-基;

(x)在4位上任选被氯代取代的吡啶-3-基;;

(xi)苯并呋喃-2-基,其在3位上任选被氯代、甲基或甲氧基取 代,并在5或6位上被甲基取代和在6位上被甲氧基取代;

(xii)吲哚-2-基,其在该吲哚的氮原子上任选被甲基取代,并在 5或6位上任选被氟代、氯代、溴代、甲基或甲氧基取代;

(xiii)吲哚-6-基,其在5位上被氯代、氟代或羟基取代,并在3 位上任选被氯代或甲基取代;或者

(xiv)苯并[b]噻吩-2-基,其在3位上任选氟代、氯代、或甲基取 代,并在5或6位上任选被氟代、氯代、甲基、羟基或甲氧基取代。

R2具体是:

(i)苯基,2-氨基苯基、3-氨基苯基、2-氨基-3-氟苯基、2-氨基-4- 氟苯基、2-氨基-4-氯苯基、2-氨基-3-溴苯基、2-氨基-3-硝基苯基、2- 氨基-4-硝基苯基、3,4-二甲氧基-5-氨基苯基、2-氨基-4-甲基苯基、2- 氨基-3-甲基苯基、2-氨基-3-甲氧基苯基、3,4-二氨基苯基、3,5-二氨 基苯基、3-氨基-4-氟苯基、3-氨基-4-氯苯基、3-氨基-4-溴苯基、3-氨 基-4-羟基苯基、3-氨基-4-羧基甲基苯基、3-氨基-4-甲基苯基、3-氨 基-4-甲氧基苯基、2-氟苯基、4-氟-3-氰基苯基、3-氯苯基、3-氯-4-羟 基苯基、3-氯-5-羟基苯基、4-氯苯基、4-氯-2-羟基苯基、4-氯-3-羟基 苯基、4-氯-3-甲基苯基、4-氯-3-甲氧基苯基、4-溴苯基、4-溴-3-甲基 苯基、4-碘苯基、2-氰基苯基、3-氰基苯基、4-氰基苯基、3-氰基-5- 氨基苯基、2-羟基苯基、2-羟基-4-甲氧基苯基、3-羟基苯基、3-羟基- 4-甲基苯基、2,4-二羟基苯基、3,4-二羟基苯基、3-羟基-4-甲氧基苯 基、4-二氟甲氧基苯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4-甲 硫基苯基、4-甲氧基羰基苯基、4-乙酰氧基苯基、4-甲磺酰基苯基、 3-甲基苯基、3-甲基-5-氨基苯基、4-甲基苯基、4-乙烯基苯基、4-甲 氧基苯基、4-乙氧基苯基、4-甲氧基-3-氯苯基、4-甲氧基-3-甲基苯基、 3-甲氨基苯基、4-甲氨基苯基、4-乙氨基苯基或2-氨甲基苯基;

(ii)萘-2-基、3-氨基萘-2-基、3-羟基萘-2-基或6-羟基萘-2-基;

(iii)异喹啉-7-基、吲-5-基、吲哚-6-基、3-氯吲哚-6-基、3-溴 吲哚-6-基、3-甲基吲哚-6-基、3-甲氧基吲哚-6-基、吲唑-5-基、3-氨 基吲唑-5-基、吲唑-6-基、苯并噻唑-6-基、3-氨基苯并异噁唑-5-基;

(iv)苯并咪唑-5-基、2-氨基苯并咪唑-5-基或苯并噻唑-6-基;

(v)噻吩-2-基、5-甲基噻吩-2-基、5-甲硫基噻吩-2-基、5-乙酰基 噻吩-2-基或噻吩-3-基;

(vi)3,4-亚甲基二氧基苯基、2,3-二氢吲哚-6-基、3,3-二氯-2-氧代 -吲哚-6-基或1-甲基-3-氨基吲唑-5-基;

(vii)苯并噻唑-2-基、咪唑并[1,2-a]嘧啶-2-基或四氢咪唑并[1,2-a] 嘧啶-2-基;

(viii)5-甲基吡唑-2-基;

(ix)5-氯吡啶-2-基;

(x)吡啶-3-基、6-氯吡啶-3-基;

(xi)苯并呋喃-2-基、5-氯苯并呋喃-2-基、3-甲基苯并呋喃-2-基、 5-甲基苯并呋喃-2-基、6-甲氧基苯并呋喃-2-基;

(xii)吲哚-2-基、5-氟吲哚-2-基、5-氯吲哚-2-基、5-甲基吲哚-2- 基、5-甲氧基吲哚-2-基、6-甲氧基吲哚-2-基和1-甲基-吲哚-2-基;

(xiii)5-氟吲哚-6-基;或者

(xiv)苯并[b]噻吩-2-基、5-氯-苯并[b]噻吩-2-基或6-氯苯并[b]噻 吩-2-基。

优选R2选自下式(A’)-(H’)其中之一:   

其中X4是O或S,R13选自氢、氟代[除(C’)外]、氯代或甲基,R14选 自氢、甲基、乙基、氟代、氯代和甲氧基,R15选自氢、甲基、氟代、 氯代和氨基。

更优选R2是式(A’)(其中R14选自氢、甲基、乙基、氟代、氯代 和甲氧基,R15选自氢、甲基、氟代、氯代和氨基)或者式(B’)(其中R13 是氯代)或者式(C’)(其中R13是氢、甲基和氯代)或者式(D’)(其中R13 是氢、甲基、氟代和氯代)或者式(E’)(其中R13是氢)或者式(G’)(其中 R13是氯代)。

还更优选R2是4-氯代苯基、4-甲氧基苯基、3-氨基-4-氯苯基、 吲哚-2-基、5-氯吲哚-2-基、吲哚-6-基、3-氯吲哚-6-基或3-甲基吲哚- 6-基。另一特别感兴趣的R2是3-氨基苯并异噁唑-5-基。

还更优选R2是式(A’)或(C’),并且R13、R14和R15定义同上。

最优选R2是式(A’)且R14是甲氧基而R15是氢,或者是式(C’)且 R13是氢、甲基或氯代。

本发明另一优选化合物是下式的化合物之一:

其中Cy和R2定义同上。

本发明一优选化合物是下式化合物:

其中Cy、R2和RC定义同上。

特别提到的是以下化合物及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其选自:

1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 嗪;

2  1-(3-氯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 嗪;

3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 哌嗪;

4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5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 4-基)哌嗪;

6  1-(吲哚-6-羰基-D-(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 嗪;和

7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 基哌啶-4-基)哌嗪。

已发现该组中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口服性,并具有理想的药性/ 毒性比。

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常规的化学合成路线或者按以下实施例中 说明的路线制备。

式(I)化合物可通过从适当中间体中形成-X-X-键制备。例如,当- X-X-是-CONH-或-CO-NR1a-时,可通过在已知的形成酰胺键的条件 下,使式(10)化合物:H2N-Y-(Cy)-L-Lp(D)n与式R2-COOH化合物反 应制备。该反应一般在以苯并三唑为基础试剂(如1-羟基苯并三唑 或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存在下,在惰性有机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 和/或二氯甲烷)中进行。通常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0℃,然后加入脱 水剂,如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或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 胺。其它适合的试剂和溶剂都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酰卤,如 R2-COCl。

其中-X-X-是-NHCO-或-NHCH2-的化合物,可采用如上说明的形 成酰胺键的反应条件,用适当的中间体形成,如果必要,可接着将 得到的酰胺键还原。

式(I)化合物,其中-X-X-是-CH2NH-,可通过将对应的其中-X-X- 是-CONH-的式(I)化合物还原,或者通过使式(10)化合物: H2N-Y-(Cy)-L-Lp(D)n与式R2CHO化合物反应,然后用如氰基氢化钠将其中-X- X-是-C=N-的式(I)中间体还原制备。

当-X-X-是-CH=CH-时,该式(I)化合物可用Wittig或Horner- Emmons反应制备。其中-X-X-是-CH2CH2-的对应化合物,可通过将 -CH=CH-还原制备,如用氢气经披钯炭催化剂氢化。

式-COO-或-OC(O)-的-X-X-键,可通过在已知的形成酯键的条件 下,使适当的羟基与活性羧酸(如酰氯或活性酯)反应制备。另外,可 在偶氮二甲酸二乙酯/三苯膦存在下,使羟基和羧酸中间体一起反应。

式-CH2O-或-OCH2-的-X-X-键,可通过在存在下,使适当的羟 基中间体与适当的烷基卤化物反应形成。形成醚键的条件是本领域 已知的。

还可应用这些反应形成含有以上-X-X-键之一的中间体。

式(I)化合物,其中Rr是-(CH2)c-Rc,还可通过将式(11)化合物:

用式(12)化合物还原制备:

                    OHC-(CH2)c-1-Rc

该反应一般可在还原剂(如氰基硼氢化钠)存在下进行。常用的试 剂包括醇类,如甲醇,任选含有作为溶剂的卤化,如1,2-二氯甲烷 以及乙酸。该偶合一般在0-1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申请人认为,式(11)中间体是新的化合物,因此也作为本发明另 一个方面提供的内容。

其中X-X是CONH的式(11)中间体,可通过使式(13)化合物:

其中Pg1代表氨基保护基,如叔丁氧羰基,与式R2-COOH反应,在 已知形成酰胺键的条件下,例如按以上形成式(I)化合物说明的方法, 接着脱保护进行制备。

式(13)化合物,可通过在形成酰胺键的条件下,使式(14)的适当 N-保护的氨基乙酸:

其中Pg2代表可在Pg1存在时选择性脱去的氨基保护基(例如当Pg1是 叔丁氧羰基时,Pg2可以是苄氧羰基),与式(I5)化合物反应:

接着选择性的脱去保护基Pg2制备。

其中X是CONH的式(10)化合物,可通过将式(16)化合物脱保 护制备:

其中Pg3代表氨基保护基,如叔丁氧羰基。

申请人认为,式(16)中间体和对应的无Pg3的胺是新的化合物, 也作为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的内容。

式(16)化合物,可通过在形成酰胺键的条件下,使式(14)化合物 与式(17)化合物反应制备:

该反应一般在氰基膦酸二乙酯存在下进行。常规的溶剂包括酰胺, 如二甲基甲酰胺。温度一般在0-100℃的范围。

式(17)化合物,其中Rr是-(CH2)c-Rc,可通过使式(18)化合物:

其中Pg4代表氨基保护基,如叔丁氧羰基,与式(19)化合物反应:

接着除去保护基Pg4制备。该反应一般在酸(如乙酸)存在下进行。常 规的溶剂包括醇类,如乙醇

式(17)化合物,其中Rr是-(CH2)c-Rc,也可通过使式(18)化合物 与式(19a)化合物反应:

                     Z-(CH2)c-Rc

其中Z代表离去原子或基团,如甲磺酰氧基或苯磺酰氧基,接着除 去保护基Pg4制备。

式(17)化合物,其中Rr是-(CH2)c-Rc,也可通过使式(20)或式(20a) 化合物反应:

其中Pg5和Pg6各自代表氨基保护基,如叔丁氧羰基,接着除去保护 基Pg5制备。该还原反应一般在还原剂(如硼烷)存在下,在醚(四氢呋 喃)中进行。

式(20)化合物可通过在形成酰胺键条件下,使式(18)化合物与式(21) 化合物反应制备:

                     HOOC-(CH2)c-1-Rc

另外,式(20)化合物可通过使式(18)化合物与式(21a)化合物反应:

                     HOOC-(CH)c-1X’

                           (21a)

其中X’代表卤原子,如溴,接着在强碱(如氢化钠)存在下,与(21b)化合 物反应制备。

                            HRc

                           (21b)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当-X-X是-CONH-时,在形成酰胺键的条件下,使式(10)化合物与式 R2-COOH化合物反应;或者

(b)当Rr是-(CH2)cRc,使式(11)化合物与式(12)化合物反应;

其中R2、X、Y、Cy、c和Rr定义同上,式(10)、(11)和(12)化合物定义 同上,接着如果要求是盐,可形成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式(23)的氨基酸

或式(14)的N-保护的氨基乙酸,可通过(例如)以下的一或多种方法制备:

(i)使用芳基或杂芳基,通过Strecker合成或其改进方法、通过 Bucherer-Bergs乙内酰脲合成或者通过Ugi方法(“Isonitrile Chemistry”,Ugi I.Ed.;Academic:New York,1971;145-1999,“Multicomponent Reactions with Isocyanides”,Domling,A.;Ugi I. Angew.Chem.Int.Ed.2000,39,3168;“Amino Acid Derivatives by Multicomponent Reactions”,Dyker,G.Angew.Chem.Int.Ed.Engl. 1997,36,1700;还可参见“Anew Class of Convertible Isocyanides in the Ugi Four-Component Reaction”,Lindhorst,T.;Bock H.;Ugi I. Tetrahedron,1999,55,7411.),同时除去并置换保护基进行制备;

(ii)使用苯乙烯,通过Sharpless方法(J.Am.Chem.Soc.1998,120, 1207-1217)制备;

(iii)使用芳基硼酸,通过Petasis方法(Tetrahedron,1997,53,16463- 16470),同时置换保护基进行制备;

(iv)使用芳基或杂芳基乙酸,通过Evan叠氮化(Synthesis,1997, 536-540),或者通过肟化,接着还原并加入保护基进行制备;或者

(v)用存在芳基的氨基乙酸,通过官能团的操作,例如羟基的烷基 化、源于羟基的三氟乙酸酯的钯辅助的羰基化,以及通过水解将羧 酸酯转化生成羧酸、通过将该羧酸活化并通过在该羧酸上的Curtius 反应与胺偶合形成羧酰胺进行制备;

(vi)采用Horner-Emmons反应,使脂族、碳环和非芳族杂环醛和 与N-苄氧基羰基-α-膦酰氨基乙酸三甲基酯反应制备(Synthesis, 1992,487-490);或者

(vii)用下式肟

其中Pg是羧基保护基,通过还原制备。

(其中Cy是杂芳基的肟可用下式化合物制备:

另外,可通过式Cy-CH2-COOPg化合物的亚硝化或者通过羟胺与式 Cy-CO-COOPg化合物的反应制备肟)。

制备式(I)化合物(其中α原子是氮)的原料可通过例如使该β保护 的肼(选择能与随后所用的试剂相容的保护基)与光气、二光气、三光 气或N,N’-羰基二咪唑反应,生成PGNHN(Cy)COCl或PGNHN(Cy)CO-咪唑型的活性化合物(其中PG是保护基)制备。

可使用以上所述的中间体作为该羧酸(其中α原子是氮)的原料。

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在合成式(I)化合物的某些阶段,必须对 分子中的活性官能团进行保护以阻止不合要求的副反应。

McOmie在Protecting Groups in Organic Chemistry,Plenum Press, NY,1973中以及Greene和Wuts,Protecting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2nd.Ed.,John Wiley & Sons,NY,1991中说明了氨基和羧基的保护 基。羧基保护基的实例包括:C1-C6烷基,如甲基、乙基、叔丁基和 叔戊基;芳基(C1-C4)烷基,如苄基、4-硝基苄基、4-甲氧基苄基、3,4- 二甲氧基苄基、2,4-二甲氧基苄基、2,4,6-三甲氧基苄基、2,4,6-三甲 基苄基、二甲苯基和三苯甲基;甲烷基,如三甲硅烷基和叔丁基 二甲硅烷基;以及烯丙基,如烯丙基和(三甲硅烷基甲基)丙-1-烯-3- 基。

氨基保护基(PG)的实例包括酰基,如式RCO基团,其中R代表 C1-6烷基、C3-10环烷基、苯基C1-6烷基、苯基、C1-6烷氧基、苯基C1-6 烷氧基或C3-10环烷基,其中苯基可任选被如一或两个卤素、C1-C4烷 基和C1-C4烷氧基取代。

优选的氨基保护基包括苄氧基羰基(CBz)、叔丁氧基羰基(Boc)和 苄基。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 式(I’)化合物脱保护:

            R2’-X-X-Y(Cy’)-L-Lp(D)n’    (I’)

其中R2’是R2(同上定义)或被保护的R2,Cy’是Cy(同上定义)或被保护 的Cy,Lp(D)n’是Lp(D)n(同上定义)或被保护的Lp(D)n;条件是存在至 少一个保护基。

如果必要,可采用本领域所知的方法形成生理上可耐受的盐。

应清楚的是式(I)化合物可以以盐或溶剂化物(可以是或不是生理 上可耐受的)形式分离出,因此所有这些盐和溶剂化物都包括在本发 明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本说明书所述的所有新中间体,例如下 式化合物及其盐:

可以以常规的途径,将本发明化合物给予如胃肠道(如直肠或口 腔)、鼻腔、肺、肌肉或血管中或通过经皮给予。本发明化合物可以 以任何常用的给药形式,如片剂、粉末剂、胶囊剂、溶液剂、分散 剂、混悬剂、糖浆剂、喷雾剂、栓剂、凝胶剂、乳剂、贴剂等形式 给予。这些组合物可含有药物制剂中常用的组分,如稀释剂、载体、 pH调节剂、甜味剂、添充剂和其它活性剂。所述组合物优选是无菌 的适于注射或输注的溶液剂或混悬剂形式。

这些组合物形成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以下是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

                      剂型1

采用以下组分制备硬明胶胶囊:

                                用量

                              (mg/胶囊)

活性成分                         250

干燥淀粉                         200

硬脂酸镁                         10

共计                             460mg

将以上组分混合,然后以460mg/胶囊的量填入到硬明胶胶囊中。

                       剂型2

按如下制备每片含60mg活性成分的片剂:

活性成分                             60mg

淀粉                                 45mg

微晶纤维素                           35mg

聚乙烯吡咯烷酮                       4mg

羧甲基淀粉钠                         4.5mg

硬脂酸镁                             0.5mg

滑石粉                               1mg

共计                                 150mg

将所述活性成分、淀粉和纤维素通过45目美国筛,然后充分混 合。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与得到的粉末混合,然后通过14目美国 筛。将得到的颗粒在50℃下干燥,然后通过18目美国筛。然后向该 颗粒中加入预先通过60目美国筛的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和滑石 粉,混合,在制片机中压制成每片重150mg的片剂。

从这一方面看,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用组合物,它包含本发明的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以及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该药用组合物还任选包含至少一种其它抗凝血剂和/或溶栓剂。

从另一方面看,本发明提供本发明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制 备用于治疗人或非人类动物体(如哺乳动物类或爬行类动物)对抗 (即治疗或预防)对该抑制剂敏感的症状的药物中的用途。

从另一方面看,本发明提供治疗人或非人类动物体(如哺乳动 物、鸟类或爬行类动物)对抗对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敏感的症状(即对 Xa抑制剂因子有反应的血栓形成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予该病 体有效量的本发明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本发明抑制剂化合物的剂量依据所治疗症状的特性和严重性、 给药途径和患者的体重及类别而变化。但是,通常的给药量为每kg 体重0.01-100μmol。

本说明书中参考的所有文献都结合到本发明中作为参考。

参考以下非限定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所用缩写按照IUPAC-IUB命名法。本发明使用以下缩写:aq.(水 溶液)、equiv([摩尔]当量)、Boc(叔丁氧基羰基)、CMA(氯仿∶甲醇∶浓 氢氧化铵80∶18∶2)、DCC(1,3-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M(二氯甲烷)、 DEPC(氰基磷酸二乙酯)、DIPEA(二异丙基乙胺)、DEMA(二甲基乙 胺)、DMF(二甲基甲酰胺)、DMSO(二甲亚砜,如用于NMR即为全 氘代)、EDCI(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tOAc(乙酸乙酯)、EtOH(乙醇)、HATU([O-(7-氮杂苯并三唑-1-基)-1,1,3,3- 四甲基脲鎓六氟磷酸盐])、HOAt(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HOBt(1- 羟基-苯并三唑)、HPLC(高效液相色谱)、IS-MS(离子喷雾质谱)、 RPHPLC(反相高效液相色谱)、SCX(强阳离子交换树脂)、TFA(三氟 乙酸)、THF(四氢呋喃)、TLC(薄层色谱,以Rf表示相对移动性)、DSC(差 示扫描量热法)、TGA(热重分析)。

除另有说明,所有溶液的浓度都以%Vol./%Vol.表示。试剂从各 种商业途径获得。

IR表示获得的红外光谱。1NMR、NMR、1H-NMR或1H NMR 表示获得的核磁共振光谱。

HPLC分析(方法A-D):

(方法A):Vydac C18(4.6×250mm),用90/10至50/50(0.1%TFA 水溶液/0.1%TFA乙腈溶液)线性梯度洗脱40分钟,流速1mL/min。 (方法B):Waters Symmetry,C18(4.6×250mm)柱。洗脱系统组成: 95∶5(0.2%TFA水溶液)/(0.2%TFA乙腈溶液)至5∶95(0.2%TFA水溶 液)/(0.2%TFA乙腈溶液)的线性梯度洗脱20分钟,然后用(0.2%TFA 乙腈溶液)等度洗脱15分钟。流速1mL/min。除另有说明,检测波 长为254nm。

(方法C):Shimadzu LC6梯度系统,装备自动进样器、可变波长检测 器,流速0.4mL/min。洗脱液A由TFA水溶液组成(0.1%),洗脱液 B由90%MeCN的TFA水溶液(0.1%)组成,梯度洗脱(0min.20%B, 然后20%-100%洗脱15分钟);Luna C18(2.1×150mm,5μM粒子 直径)。

(方法D):Microsorb-MV C18(4.6×250mm)柱。洗脱系统组成:在30 ℃下,90∶10(2.5%TFA水溶液)∶(2.5%TFA乙腈溶液)至10∶90(2.5% TFA水溶液)∶(2.5%TFA乙腈溶液)的线性梯度洗脱25分钟。流速1 mL/min。除另有说明,检测波长为254nm。

API-MS(大气压化学离子化质谱)采用带有加热喷雾器的PESciex API 150EX测定,采用氮气作为阳离子形式的试剂气体。

CI-MS(化学离子化质谱)采用Shimadzu 5000直接插入质谱仪测 定,采用甲烷作为化学离子化形式的试剂气体。

MALDI-TOF,基质协助(assisted)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 谱,RT,保留时间。

在本说明书中,一般而言,产物名称中的“D-”或“R-”指该 产物由手性原料如D-苯基氨基乙酸制备。

原料和中间体的制备

原料和中间体的中间取代的氨基乙酸化合物,包括那些其中氨 基和/或羧基被保护的化合物,一般可采用以下其中之一的方法或者 类似的方法制备。改变本发明化合物制备中的步骤顺序以及采用不 同的中间体的类似方法,这些均是适宜或优选的。特别是,适宜于 在制备开始时使用酰基保护基R2-CO-,而不是氨基保护基。

除此处所列的其它缩写以外,还包括缩写:TEMPO:2,2,6,6-四 甲基-1-哌啶氧基,游离基;(DHQD)2PHAL:氢化奎尼定1,4-二氮杂 萘二基二醚;r.b.或rb,圆底烧瓶;PPh3,三苯膦;Boc2O或Boc酐: 二碳酸二叔丁基酯。

                中间体KE-1-KE-5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KE-A),用指定的原料制备 下列化合物。

中间体KE-1

氧代-喹啉-8-基乙酸乙酯

                       方法KE-A

向-78℃下的搅拌的8-溴喹啉(10.1g,48.5mmol)的THF(500mL) 溶液中,滴加1.3M仲丁基锂(37.3mL,48.5mmol)的环己烷溶液。5 分钟后,加入草酸二乙酯(8mL,58.3mmol);将该溶液慢慢温热至室 温过夜。次日清晨,将反应物通过加入饱和的NH4Cl水溶液猝灭; 真空除去溶剂。将残留物在乙酸乙酯和饱和NaHCO3水溶液之间分 配;分层;然后将水层用盐水洗涤,经MgSO4干燥,过滤,真空浓 缩。残留物经硅胶层析,用20%乙酸乙酯/己烷-25%乙酸乙酯/己烷洗 脱。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真空浓缩得到5.88g(53%)标题化合物。

1H NMR

IS-MS,m/e 230.1(M+1)

中间体KE-2

氧代-喹啉-5-基乙酸乙酯

采用方法KE-A,用5-溴喹啉和草酸二乙酯制备。

1H NMR

IS-MS,m/e 230.0(M+1)

中间体KE-3

氧代-噻唑-5-基乙酸乙酯

在通氩气下,向装置有乙醇温度计、隔片盖和加料漏斗的r.b.烧 瓶(500cm3)中,搅拌下加入无水乙醚(100cm3)。冷却至-78℃,加入2M 正丁基锂(60cm3,120mmol)。

然后用30分钟,通过滴液漏斗加入硅烷基噻唑(16g,16cm3,100 mmol)的无水乙醚(100cm3)溶液。搅拌1小时,得到桃红色混悬液。 向其中快速加入草酸二乙酯(16.3cm3,17.5g,120mmol),得到棕色 溶液,使温度升至-30℃。将该温度再冷却至-78℃,搅拌30分钟。 通过1H NMR(CDCl3)监测反应。

将该棕色溶液倒入5%盐酸溶液(300cm3)中,同时快速搅拌30分 钟。分离乙醚层,用饱和碳酸氢盐洗涤(约80cm3),经硫酸镁干燥, 真空浓缩得到橙色油状物。经快速层析纯化(10%乙酸乙酯/己烷),得 到黄色油状物(7.31g,39.47mmol)[40%收率]。

1H NMR(CDCl3):1.42(3H,t),4.45(2H,q),8.89(1H,s),9.10(1H, s)。

中间体KE-4

氧代-噻唑-2-基乙酸乙酯

采用方法KE-A,用噻唑和草酸二乙酯制备。在该制备中,温度 为-35℃,用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代替仲丁基锂的环己烷溶液。

1NMR

IS-MS,m/e 165.0(M+1)

中间体KE-5

氧代-异喹啉-8-基乙酸乙酯

采用方法KE-A,用8-溴异喹啉和草酸二乙酯,但用正丁基锂的 己烷溶液代替仲丁基锂的环己烷溶液。

1NMR

IS-MS,m/e 230.0(M+1)

C13H11NO3:

分析计算值:C,68.11;H,4.84;N,6.11;

    实测值:C,68.11;H,5.00;N,6.14。

                中间体OX-1-OX-9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OX-A或方法OX-B),用指 定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中间体OX-1

羟基亚氨基-吡啶-2-基乙酸乙酯

                    方法OX-A

于5℃下向搅拌的2-吡啶基乙酸乙酯(12.6g,76.3mmol)的乙酸 (19mL)溶液中,加入亚硝酸钠(6.05g,87.7mmol)的水溶液(12mL), 控制加入速度以保持内温低于15℃。加入完毕并再过30分钟后,再 加入30mL水。过滤得到的白色沉淀,用水、饱和NaHCO3水溶液、 水顺次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固体,得到14.1g(95%)标题化合物。

1H NMR

IS-MS,m/e 194.9(M+1)

C9H10N2O3:

分析计算值:C,55.67;H,5.19;N,14.43;

    实测值:C,55.79;H,5.14;N,14.13。

中间体OX-2

羟基亚氨基-吡啶-3-基乙酸乙酯

采用Tikk等的方法[Acta.Chimica,Hungarica,114(3-4),355], 用3-吡啶基乙酸乙酯和亚硝酸正丁基酯,制备羟基亚氨基-吡啶-3-基 乙酸乙酯和羟基亚氨基-吡啶-3-基乙酸正丁基酯混合物。

1H-NMR

IS-MS,m/e 195(M+1),223.1(M+1)

中间体OX-3

羟基亚氨基-喹啉-8-基乙酸乙酯

                     方法OX-B

向搅拌下的氧代-喹啉-8-基乙酸乙酯(5.5g,24mmol)的乙醇(140 mL)溶液中,顺次加入乙酸钠(2.16g,26.4mmol)和盐酸羟胺(2.67g, 38.4mmol)。将该混合液加热回流;7小时后,移去加热套,将该溶 液在室温下搅拌过夜。次日清晨,真空除去溶剂,将残留物在乙酸 乙酯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之间分配。分层,将有机相用盐水洗涤, 经Na2SO4干燥,过滤,真空浓缩。将得到的泡沫状物用二氯甲烷/己 烷重结晶得到首批标题化合物2.5g,为灰白色固体,接着得到0.31g 第二批产物。然后将母液真空浓缩,将残留物溶解于最少量的二氯 甲烷中。然后将该溶液用硅胶层析,用30%乙酸乙酯/己烷、40%乙 酸乙酯/己烷、乙酸乙酯顺次洗脱。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真空浓缩 得到1.94g的标题化合物,合并得到4.75g(81%)。

1H NMR

IS-MS,m/e 245.0(M+1)

中间体OX-4

羟基亚氨基-喹啉-5-基乙酸乙酯

采用方法OX-B,用氧代-喹啉-5-基乙酸乙酯制备。

1H NMR

IS-MS,m/e 245.0(M+1)

中间体OX-5

羟基亚氨基-噻唑-5-基乙酸乙酯

搅拌下,向装有乙醇(约180cm3)的r.b.烧瓶(500cm3)中,加入氧 代-噻唑-5-基乙酸乙酯(6.30g,34.02mmol)。然后加入乙酸钠(3.06g, 37.30mmol)和盐酸羟胺(3.78g,54.43mmol),得到灰白色混悬液。在 85℃下加热回流1小时。通过TLC(60%己烷/乙酸乙酯;s.m.r.f 0.5, 产物r.f 0.3)监测反应进行。将反应物冷却,真空浓缩。将产物溶于 乙酸乙酯(约200cm3)中,用5%盐酸溶液洗涤。乙酸乙酯层经MgSO4干燥,蒸发至干得到膏状固体(6.372g,31.825mmol)[94%收率]。

1H NMR(CDCl3):1.40(3H,m),4.40(2H,m),8.06(1/3H,s),8.78(1/3H, s),8.95(2/3H,s),8.98(2/3H,s)。

中间体OX-6

α-肟基-噻唑-4-基乙酸乙酯

向装备有乙醇温度计的2颈r.b.烧瓶(100cm3)中,加入浓硫酸(25 cm3),搅拌下冷却至0℃。向该溶液中加入α-肟基-2-氨基噻唑-4-乙 酸乙酯(5.00g,23.231mmol)。然后加入水(10cm3),冷却至-10℃。然 后用1小时慢慢加入亚硝酸钠(1.683g,24.393mmol)的水(5cm3)溶液, 期间保持温度低于-5℃。

向另一个r.b.烧瓶(500cm3)中,加入水(180cm3),冷却至3℃。搅 拌下,将所述反应溶液倒入该冷水中,然后冷却至-5℃。用10分钟, 向该溶液中滴入50%次磷酸(90cm3),期间保持温度低于-5℃。将该 溶液温热至室温,搅拌过夜。将产物用乙醚(约3×150cm3)提取,用水 洗涤。真空浓缩乙醚层,经快速层析(50%乙酸乙酯/正己烷),真空浓 缩后得到橙色油状物(0.60g,3.00mmol)[13%收率]。

1H NMR(CDCl3):1.35(3H,m),4.35(2H,m),8.4(1H,s),8.9(1H, s),14.4(1H,s)。

中间体OX-7

α-肟基-2-甲基噻唑-4-基乙酸乙酯

采用Hatanaka等的方法(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1973, 16(9),978-984),用γ-氯-α-肟基-乙酰乙酸乙酯(1.44g)制备,得到 标题化合物(0.64g)。

1H NMR(CDCl3):1.35(3H,t),2.7(3H,s),4.35(2H,q),8.2(1H,s)。

γ-氯-α-肟基-乙酰乙酸乙酯

采用Hatanaka等的方法(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1973, 16(9),978-984),用肟基乙酰乙酸乙酯(1.73g)制备,得到标题化合物 (1.44g)。

1H NMR(CDCl3):1.25(3H,t),4.3(2H,q),4.55(2H,s),9.45(1H, s),通过NMR发现含20%原料。

肟基乙酰乙酸乙酯

采用Fischer等的方法(Organic Synthesis Coll.Vol.3,513-516), 用乙酰乙酸乙酯(10.00g)制备,得到标题化合物(12.45g)。

1H NMR(CDCl3):1.25(3H,t),2.35(3H,s),4.3(2H,q),8.8(1H, br.)。

中间体OX-8

羟基亚氨基-噻唑-2-基乙酸乙酯

采用方法OX-B,用氧代-噻唑-2-基乙酸乙酯制备。

1NMR

IS-MS,m/e 198.9(M-1)

中间体OX-9

羟基亚氨基-异喹啉-8-基乙酸乙酯

采用方法OX-B,用氧代-异喹啉-8-基乙酸乙酯制备。

1NMR

IS-MS,m/e 245.0(M+1)

C13H12N2O3:

分析计算值:C,63.93;H,4.95;N,11.47;

    实测值:C,63.68;H,4.60;N,11.34。

             中间体AL-1-AL-3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AL-A或方法AL-B),用指 定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中间体AL-1

R-3-溴-(1-叔丁氧基羰基氨基-2-羟基乙基)苯

                     方法AL-A

将氢氧化钠(3.33g,83.25mmol)溶解于水(220mL)中,取出20mL 所得溶液,加入到锇酸(410mg,1.11mmol)中。将余下的氢氧化钠 溶液(200mL)加入到搅拌的氨基甲酸叔丁基酯(9.9g,84.5mmol)的正 丙醇(110mL)溶液中,接着加入新制的次氯酸叔丁基酯(9.65mL,83.5 mmol)。搅拌5分钟,然后将该溶液冷却至0℃。加入(DHQD)2PHAL (1.30g,1.67mmol)的正丙醇(110mL)溶液,接着加入3-溴苯乙烯(5g, 27.31mmol)的正丙醇(220mL)溶液,然后滴加锇酸钾/氢氧化钠溶液。 将反应物搅拌过夜。加入饱和的亚硫酸钠水溶液(150mL),将反应物 搅拌15分钟。将水层分离,用乙酸乙酯提取(3×200mL)。将合并的 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经MgSO4干燥。真空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 经层析(硅胶,3∶2己烷∶乙酸乙酯,然后用甲苯上样,再用己烷-4∶1 己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再层析)纯化,得到标题化合物(4.18g,49%)。

熔点=90-91℃

1H NMR(CDCl3)

中间体AL-2

R-3-甲氧基羰基-(1-叔丁氧基羰基氨基-2-羟基乙基)苯

                   方法AL-B

在装有搅拌棒的玻璃衬套中,放入Pd(OAc)2(871mg,3.88mmol)、 PPh3(1.96g,7.47mmol)、NaOAc(1.48g,18.04mmol)和DMF(82mL)。 向该搅拌的溶液中加入R-3-溴-(1-叔丁氧基羰基氨基-2-羟基乙基)苯 (4.27g,13.5mmol)的甲醇(82mL)溶液。向得到的溶液中通入氮气, 置于搅拌的容器中。将该系统加入4.1巴(60psig)的CO,然后在 95℃下加热36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通过硅藻土过滤, 然后在乙酸乙酯和水之间分配。将有机层用水(3x)和盐水(1x)洗涤, 经MgSO4干燥。真空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经层析(硅胶,30-35% 乙酸乙酯/己烷梯度洗脱)纯化,得到标题化合物(3.53g,89%)。 熔点=73-75℃伴随分解

1H NMR(CDCl3)

API-MS,m/e=240(M-C4H9+1)

中间体AL-3

R-3-氰基-(1-叔丁氧基羰基氨基-2-羟基乙基)苯

采用方法AL-A,用3-氰基苯乙烯制备。3-氰基苯乙烯根据以下 说明的方法制备。

熔点=76℃

1H NMR(CDCl3)

3-氰基苯乙烯的制备

在0℃、通氮气下,向搅拌的溴化甲基三苯鏻(75g,209.71mmol) 的无水THF(750mL)悬浮液中,滴加n-BuLi(83mL,2.5M己烷液, 207.50mmol)。将反应混合液温热至室温。加入每包装为5g的固体3- 氰基苯甲醛(25g,190.65mmol),室温下,将混合物搅拌过夜。将反 应物用水猝灭,真空除去溶剂。将残留物溶于最少量的THF中,用 乙醚沉淀氧化三苯膦。通过硅藻土过滤固体,浓缩滤液。在90℃/33Pa (0.25mmHg)下,通过Kugelrhor蒸馏,得到无色油状物产物(15.5g, 62%)。

0.25mmHg下沸点=90℃

1H NMR(CDCl3)

            中间体PAE-1-PAE-18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PAE-A、方法PAE-B、方法 PAE-C、方法PAE-D或方法PAE-E),用指定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中间体PAE-1

Boc-D,L-(2-吡啶基)氨基乙酸乙酯

                    方法PAE-A

向羟基亚氨基-吡啶-2-基-乙酸乙酯(7.8g,40.15g)的乙醇(175mL) 和醋酸(20mL)溶液中,加入5%Pd/C,在4.1巴(45psig)的氢气压力 下,在氢化装置中,将混合物振摇4小时。将混合液通过硅藻土过 滤,真空浓缩。将残留物溶于THF/H2O(1∶1,240mL)中,用二碳酸 二叔丁酯(14.23g,65.2mmol)和碳酸氢钠(27.4g,326mmol)处理。室 温下搅拌2小时后,真空浓缩该溶液,将残留物在乙酸乙酯和水之 间分配。将有机相用盐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过滤,真空浓缩。 残留物经硅胶层析纯化,用10-20%乙酸乙酯的二氯甲烷溶液梯度洗 脱,得到8.11g(72%)的标题化合物,为黄色油状物。

1H NMR

IS-MS,m/e 281.1(M+1)

中间体PAE-2

Boc-D,L-(3-吡啶基)氨基乙酸乙酯

采用方法PAE-A,用羟基亚氨基-吡啶-3-基-乙酸乙酯制备。

1H NMR

IS-MS,m/e 281.1(M+1)

中间体PAE-3

Boc-D,L-(8-喹啉基)氨基乙酸乙酯

                   方法PAE-B

在0℃下,向搅拌的羟基亚氨基-喹啉-8-基乙酸乙酯(2.4g,9.8 mmol)的50%甲酸水溶液(50mL)中,加入锌粉(2g,31mmol)。1分钟 后,将混合液通过硅藻土过滤,将滤液装载于SCX柱上。用甲醇冲 洗该柱,然后用3至1的二氯甲烷和(2N NH3的甲醇溶液)洗脱产物。 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真空浓缩得到2.24g浅橙色油状物(IS-MS,m/e 231.0(M+1))。

将该油状物(2.14g,9.3mmol)溶于THF(40mL)中,向该搅拌的溶 液中加入三乙胺(1.4mL,10.2mmol),接着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2.1g, 9.8mmol)。45分钟后,真空除去溶剂,将残留物在乙酸乙酯和水之 间分配。然后将有机相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再经Na2SO4干 燥,过滤,真空浓缩。将残留物溶于尽少量的二氯甲烷中,经硅胶 层析,用5%乙酸乙酯的己烷溶液洗脱。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浓缩 得到2.5g(81%)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

IS-MS,m/e 331.0(M+1)

中间体PAE-4

Boc-D,L-(5-喹啉基)氨基乙酸乙酯

采用方法PAE-B,用羟基亚氨基-喹啉-5-基乙酸乙酯制备。

1H NMR

IS-MS,m/e 331.0(M+1)

中间体PAE-5

N-4-甲氧基苯甲酰基-N-2,4-二甲氧基苄基-D,L-(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 乙酸甲酯

                     方法PAE-C

向搅拌下的2-三氟甲基苯甲醛(1g,5.7mmol)中加入2,4-二甲氧 基苄胺(0.86mL,5.7mmol)和甲醇(2mL)。5分钟后,将该溶液用100mL 甲苯稀释,真空浓缩(2次)。然后将残留物溶解于无水甲醇(12ml)中, 加入1,1-二甲基-2-(甲氧基羰基氧基)乙基异腈(Tetrahedron,55(1999) 7411-7420)(0.9g,5.7mmol),接着加入4-甲氧基苯甲酸(0.87g, 5.7mmol)。搅拌72小时,然后真空除去溶剂,残留物经硅胶层析, 用30%乙酸乙酯的己烷液至50%乙酸乙酯的己烷液梯度洗脱。合并 含有产物的部分,真空浓缩;然后将残留物溶于乙酸乙酯中,用饱 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经Na2SO4干燥,过滤,浓缩得到1.76g(48%) 的稠厚油状物(NMR,IS-MS,m/e 633.0(M+1))。然后将该油状物(0.5g, 0.79mmol)溶于甲苯(5mL)中,真空浓缩(2次)得到白色泡沫状物。然 后将该残留物溶解于THF(3ml)中,加入叔丁醇钾(0.11g,0.95mmol)。 15分钟后,加入12N盐酸(0.079mL,0.95mmol),在冰箱中,将该溶 液放置过夜。次日清晨,除去溶剂,残留物经硅胶层析,用30%乙 酸乙酯的己烷液洗脱。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浓缩得到0.32g(79%) 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

IS-MS,m/e 518.0(M+1)

中间体PAE-6

Boc-D,L-(5-噻唑基)氨基乙酸乙酯

搅拌下,向装有四氢呋喃(约100cm3)的r.b.烧瓶(250cm3)中,加 入D,L-(5-噻唑基)氨基乙酸乙酯(4.60g,24.7mmol),得到黄色溶液。 然后加入BOC酐(5.439g,24.948mmol)和三乙胺(3.79cm3,2.75g, 27.17mmol),搅拌1小时。通过TLC(60%己烷/乙酸乙酯;s.m.r.f 0.05, 产物r.f 0.5)监测反应进行。真空浓缩反应物,将残留物溶于乙酸乙 酯(约150cm3)中,用5%盐酸溶液(约30cm3)和饱和的碳酸氢盐(约 30cm3)洗涤。乙酸乙酯层经MgSO4干燥,蒸发至干得到橙色油状物 (7.42g,约24.70mmol)[约100%收率]。

1H NMR(CDCl3):1.30(3H,t),1.48(9H,s),4.28(2H,q),5.68(1H, br.),7.88(1H,s),8.78(1H,s)。

D,L-(5-噻唑基)氨基乙酸乙酯

搅拌下,向装有乙醇(约80cm3)的r.b.烧瓶(250cm3)中,加入5-噻 唑基肟基乙酸乙酯(6.37g,31.825mmol)。加入带有锌粉(5.10g, 81.83mmol)的50%甲酸溶液(50cm3),搅拌过夜。通过TLC(60%己烷/ 乙酸乙酯;s.m.r.f 0.3,产物r.f 0.05)监测反应进行。经硅藻土过滤反 应溶液,真空浓缩滤液。用无水碳酸钾将浓缩的滤液碱化至pH 9, 然后将产物溶于3∶1氯仿/异丙醇溶液(约200cm3)中。用饱和碳酸氢 盐(约50cm3)洗涤,经MgSO4干燥,真空浓缩得到棕色油状物(4.60g, 24.70mmol)[78%收率]。

1H NMR(CDCl3):1.25(3H,t),1.95(2H,br.),4.22(2H,q),4.85(1H, s),7.80(1H,s),8.70(1H,s)。

中间体PAE-7

N-Boc-D,L-(4-噻唑基)氨基乙酸乙酯

向D,L-(4-噻唑基)氨基乙酸乙酯(0.460g,2.470mmol)的四氢呋喃 (20cm3)溶液中,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0.530g,2.470mmol)和三乙胺 (0.344cm3,2.470mmol)。将该溶液搅拌1小时,真空浓缩。将油状 物溶于乙酸乙酯(约50cm3)中,用0.5%盐酸溶液(约20cm3)和饱和碳 酸氢钠溶液(约20cm3)洗涤。然后经MgSO4干燥,真空浓缩得到橙色 油状物(0.709g,2.477mmol)[约100%收率]。

1H NMR(CDCl3):1.15(3H,t),1.35(9H,s),4.1(2H,m),5.45(1H, d),5.75(1H,d),7.3(1H,d),8.7(1H,d)。

D,L-(4-噻唑基)氨基乙酸乙酯

采用Hatanaka等的方法(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1973, 16(9),978-984),用α-肟基-噻唑-4-乙酸乙酯(0.60g)制备,得到标题 化合物(0.46g)。

1H NMR(CDCl3):1.25(3H,t),1.8-2.3(2H,br.),4.1(2H,m),4.75(1H, s),7.25(1H,d),8.7(1H,d)。

中间体PAE-8

N-Boc-D,L-(2-甲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乙酯

向D,L-(2-甲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乙酯(0.397g,1.982mmol)的 四氢呋喃(20cm3)溶液中,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0.475g,2.180mmol) 和三乙胺(0.304cm3,2.180mmol)。将该溶液搅拌1小时,真空浓缩。 将油状物溶于乙酸乙酯(约50cm3)中,用0.5%盐酸溶液(约20cm3)和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约20cm3)洗涤。然后经MgSO4干燥,真空浓缩得 到橙色油状物(0.654g,2.177mmol)[约100%收率]。

1H NMR(CDCl3):1.1(3H,s),1.35(9H,s),2.6(3H,s),4.15(3H, m),5.3(1H,d),5.7(1H,s),7.0(1H,s)。

D,L-(2-甲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乙酯

采用Hatanaka等的方法(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1973, 16(9),978-984),用α-肟基-2-甲基噻唑-4-乙酸乙酯(0.62g)制备,得 到标题化合物(0.40g)。

1H NMR(CDCl3):1.15(3H,t),1.95(2H,br.),2.6(3H,s),4.15(2H, m),4.65(1H,s),6.95(1H,s)。

中间体PAE-9

Boc-R-(4-羟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

向搅拌的R-(4-羟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盐酸盐(14g)和碳酸氢钠 (11.7g)的THF(150mL)和水(50mL)的溶液中,一次性加入二碳酸二叔 丁酯(15.9g)。将该混合液快速搅拌4小时,使得完全混合。加入己烷 (75mL),分离有机层,顺次用饱和碳酸氢钠和盐水洗涤,再经硫酸 镁干燥。滤除干燥剂,用少量THF洗涤,用高真空蒸发至干,除 去最后痕迹量的二碳酸二叔丁酯。得到19.7g,96%。

1H NMR

R-(4-羟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盐酸盐

向装备有低温温度计、氮气覆盖隔片和通过注射器加入亚硫酰 氯的干燥的250mL三颈圆底瓶中,加入R-4-羟基苯基氨基乙酸(12.5g) 和无水甲醇(24mL)。将该混合液搅拌(磁力搅拌)并用cardice/丙酮冷 却至内温-20℃。用10分钟,通过注射器向该冷却溶液中滴加亚硫酰 氯(注意:亚硫酰氯与甲醇的反应大量放热,应控制滴加速率,使亚 硫酰氯被有效地搅拌入该混合液中,并使温度不超过-20℃)。加入完 毕后,将混合液温热至室温过夜(16-18h)。加入无水乙醚(150mL), 过滤形成的白色沉淀,用少量乙醚洗涤,干燥。得到15.5g,95%。

1H NMR

中间体PAE-10

Boc-R-(4-三氟甲基磺酰氧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盐酸盐

向搅拌的Boc-R-(4-羟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19g)的二氯甲烷 (400mL)溶液中,加入2,6-二甲基吡啶(9.44mL)和4-二甲氨基吡啶 (1.65g),将该混合液在冰浴中冷却。用5分钟的时间,加入三氟甲磺 酸酐(13.74mL),然后将混合液温热至室温4小时。将该有机溶液顺 次用水(2×150mL)、1N HCl(2×150mL)和饱和碳酸氢钠(150mL)洗涤。 有机相经硫酸镁干燥,然后蒸发得到油状物。该混合液经快速层析 纯化(SiO2 250g,先用1∶1己烷/二氯甲烷,再用纯二氯甲烷洗脱)。合 并纯产物部分,采用高真空泵蒸发除去所有残留溶剂,得到白色固 体,19g,77%。

1H NMR

中间体PAE-11

Boc-R-(4-甲氧基羰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

                      方法PAE-D

将Boc-R-4-三氟甲基磺酰氧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15g)、甲醇 (32.6mL)、双-1,3-二苯基氧膦基丙烷(448mg)、乙酸钯(II)(255mg)、三 乙胺(10.2mL)和二甲基甲酰胺(72mL)混合物置于压力(Parr)反应器的 玻璃衬套中,安装反应器。用氮气将该容器加压至约0.68巴(10psig), 然后放出气体(重复5次以除去系统中所有的氧气)。然后小心导入一 氧化碳(特别小心,该气体瓶被加压至远远超过压力器爆破的输出压, 较理想的是采用压力调节器将该压力降低至约6.8巴,100psig)至约 1.4巴(20psig),放出该气体三次(排入通橱)。然后将一氧化碳加入 至约6.8巴(100psig),开始搅拌。将该容器慢慢升温至内温65℃,然 后在65℃下搅拌过夜(开始阶段加入较多的一氧化碳以维持约6.8巴, 100psig的压力)。18小时后,取出样品,通过TLC检查。反应完成 后,将反应物冷却至-30℃,放出气体,同上操作用氮气将该溶剂冲 洗5次。将反应混合物在乙酸乙酯和水之间分配,将有机层顺次用1M 盐酸和饱和碳酸氢钠洗涤。该溶液经MgSO4干燥,蒸发。将得到的 油状物快速层析得到产物,经TLC纯化,10.6g,90%。

1H NMR

中间体PAE-12

Boc-R-(4-苄氧基羰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

采用方法PAE-D,用Boc-R-4-三氟甲基磺酰氧基苯基氨基乙酸 甲酯和苄醇制备。

1H NMR

中间体PAE-13

Boc-R-(4-羧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

将Boc-R-(4-苄氧基羰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500mg)溶解于含有 10%Pd/C(100mg)的THF中,在1atm下,氢化2小时。过滤除去催 化剂,蒸发溶剂得到Boc-R-(4-羧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330mg,87%)。

1H NMR

中间体PAE-14

Boc-R-(4-甲酰胺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

                   方法PAE-E

向Boc-R-(4-羧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3.5g)的DMF(30mL)溶液 中,加入EDCI(2.60g,1.36mmol)和HOBt(1.4g,10.4mmol),将该混 合液搅拌10分钟,然后在冰浴中冷却,通入氨气5分钟。室温下, 将混合液搅拌2小时,然后用乙酸乙酯稀释,用水洗涤。将水溶液 用少量乙酸乙酯提取,将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洗涤。蒸发该有机溶 液得到油状物,经快速层析纯化(SiO2-二氯甲烷/乙酸乙酯0-25%), 得到Boc-R-(4-甲酰胺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1.7g,48%)。

1H NMR

中间体PAE-15

Boc-R-(4-甲基甲酰胺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

采用方法PAE-E,用Boc-R-(4-羧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和甲胺制 备。

1H NMR

中间体PAE-16

N-4-甲氧基苯甲酰基-N-2,4-二甲氧基苄基-D,L-(喹啉-4-基)氨基乙酸 甲酯

采用方法PAE-C,用喹啉-4-甲醛制备。

1H NMR

中间体PAE-17

Boc-D,L-噻唑-2-基氨基乙酸乙酯

采用方法PAE-B,用羟基亚氨基-噻唑-2-基乙酸乙酯制备。在该 制备中,将与Zn/甲酸的反应进行15分钟之内。

1H NMR

IS-MS,m/e 287.0(M+1)

中间体PAE-18

Boc-D,L-异喹啉-8-基氨基乙酸乙酯

采用方法PAE-B,用羟基亚氨基-异喹啉-8-基乙酸乙酯制备。在 该制备中,将与Zn/甲酸的反应进行30分钟之内,然后浓缩,将残 留物在3/1氯仿/异丙醇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之间分配。按上述方 法进行Boc保护。经硅胶层析纯化(Biotage Quad System),用10%乙 酸乙酯的二氯甲烷溶液洗脱。

1H NMR

IS-MS,m/e 331.0(M+1)

C18H22N2O4:

分析计算值:C,65.44;H,6.71;N,8.48;

    实测值:C,65.05;H,6.67;N,8.49。

             中间体PAA-1-PAA-28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PAA-A、方法PAA-B、方 法PAA-C、方法PAA-D、方法PAA-E或方法PAA-F),用指定的原 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中间体PAA-1

Boc-D,L-(2-氯苯基)氨基乙酸

                 方法PAA-A

将2-氯苯甲醛(20mmol,2.252mL)和2,4-二甲氧基苄胺(20mmol, 3.004mL)加在一起,搅拌2小时。加入DCM(5mL),分离并除去所 有的水。加入叔丁基异腈(20mmol,2.262mL),搅拌10分钟,然后 加入乙酸(20mmol,1.145mL)。继续搅拌3日。然后将反应混合液用 TFA(30mL)和三乙基硅烷(5mL)处理。3小时后,将反应混合液蒸发 至干,加入6M HCl(100mL),快速搅拌下,在130℃下回流过夜。 将该混合液冷却,用EtOAc(50mL×2)提取;将水溶液部分蒸发至干, 用2M NaOH溶液处理。将该混合液用EtOAc(50mL×2)提取;向水 溶液部分中加入过量的boc酐(5.2g)的二噁烷(20mL)溶液,搅拌过夜。 将该混合液用乙醚(100mL×2)提取,酸化至pH 1(浓HCl),用乙酸乙 酯(50mL×2)提取。将合并的有机部分用水洗涤,高真空下干燥。得 到产物Boc-2-氯苯基氨基乙酸(4.252g,74.5%)。

1H NMR(CD3CN/D2O):7.3(4H,m),5.5(1H,s),1.3(9H,s)。MS 286 (M+1)

中间体PAA-1’

(R)-苄氧基羰基-(2-氯苯基)氨基乙酸

采用Sharpless等的J.A.C.S(1998)第120卷No.6 1207-1217的方 法,用2-氯苯乙烯制备。

中间体PAA-1的另种制备方法

Boc-D,L-(2-氯苯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AA-F,用2-氯苯甲醛制备。在本制备中,当加入2- 氯苯甲醛时,不必控制反应温度,将反应物搅拌2小时。用乙醚代 替乙酸乙酯进行中间体氨基腈的提取,再通过向该乙醚提取液中加 入HCl气体,接着倾去母液,分离半固体的盐酸盐进行纯化。在0℃ 至室温下,用1小时时间进行该氨基酸的BOC保护反应,最后的提 取用乙酸乙酯代替乙醚进行。

1H NMR

IS-MS,m/e 284(M-1)

中间体PAA-2

Boc-D,L-(3-氟苯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AA-A,用3-氟苯甲醛制备。

1H NMR(CD3CN/D2O):7.3(1H,m),7.1(3H,m),5.2(1H,s),1.3(9H, s)。MS 270(M+1)。

中间体PAA-3

Boc-D,L-(4-氟苯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AA-A,用4-氟苯甲醛制备。

1H NMR(CD3CN/D2O):7.3(2H,m),6.9(2H,m),5.0(1H,s),1.3(9H, s)。MS 270(M+1)。

中间体PAA-4

Boc-D,L-(2-甲基苯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AA-A,用2-甲基苯甲醛制备。

1H NMR(CD3CN/D2O):7.3(4H,m),5.5(1H,s),2.5(3H,s),1.3(9H, s)。MS 266(M+1)。

中间体PAA-5

Boc-D,L-(3-噻吩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AA-A,用3-噻吩甲醛制备。

1H NMR(CD3CN/D2O):7.5(2H,m),7.1(1H,d),5.3(1H,s),1.3(9H, s)。MS 258(M+1)。

中间体PAA-6

Boc-D,L-(2-氟苯基)氨基乙酸

将D,L-2-氟苯基氨基乙酸(Aldrich)用Boc酐(1.1eq)和2M NaOH(1 eq)的乙醇溶液处理制备。按以上说明处理水溶液,得到所保护的氨 基酸。

1H NMR

中间体PAA-7

Boc-D,L-(2-甲氧基苯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AA-A,用2-甲氧基苯甲醛制备。

1H NMR

中间体PAA-7的另种制备方法

Boc-D,L-(2-甲氧基苯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AA-F,用2-甲氧基苯甲醛制备。在本制备中,将反 应物冷却至0℃,然后加入2-甲氧基苯甲醛,再在室温下将反应物搅 拌过夜。用乙醚代替乙酸乙酯进行中间体氨基腈的提取,再通过加 入1M HCl的乙酸乙酯溶液,接着过滤结晶的盐酸盐进行纯化。在0 ℃至室温下,用3小时时间进行该氨基酸的BOC保护反应,最后的 提取用二氯甲烷代替乙醚进行。

1H NMR

IS-MS,m/e 280.1(M-1)

C14H19NO5:

分析计算值:C,59.78;H,6.81;N,4.98;

    实测值:C,59.68;H,6.78;N,4.95。

中间体PAA-8

Boc-D,L-(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AA-A,用2-三氟甲基苯甲醛制备。

1H NMR

中间体PAA-8的另种制备方法

Boc-D,L-(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AA-F,用2-三氟甲基苯甲醛制备。在本制备中,当 加入2-三氟甲基苯甲醛时,不必控制反应温度,将反应物搅拌2小 时。用乙醚代替乙酸乙酯进行中间体氨基腈的提取,再通过向该乙 醚提取液中加入HCl气体,接着倾去母液,分离半固体的盐酸盐进 行纯化。在0℃至室温下,用1小时时间进行该氨基酸的BOC保护 反应,最后的提取用乙酸乙酯代替乙醚进行。

1H NMR

IS-MS,m/e 318(M-1)

中间体PAA-9

Boc-D,L-(8-喹啉基)氨基乙酸

                      方法PAA-B

向搅拌的Boc-D,L-(8-喹啉基)氨基乙酸乙酯(2.29g,6.93mmol)的 1,4-二噁烷(11mL)溶液中,加入LiOH水合物(0.32g,7.6mmol)的水 溶液。2小时后,真空除去溶剂,将残留物溶于水中,用乙醚洗涤。 然后将水相用固体柠檬酸酸化至pH 3,用乙酸乙酯提取。然后将有 机相用盐水洗涤,经Na2SO4干燥,过滤,浓缩2.06g(98%)的标题化 合物。

1H-NMR

IS-MS,m/e 303.0(M+1)

中间体PAA-10

Boc-D,L-(5-喹啉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AA-B,用Boc-D,L-(5-喹啉基)氨基乙酸乙酯制备。

1H NMR

IS-MS,m/e 303.0(M+1)

中间体PAA-11

Boc-D-(3-溴苯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AA-C,用R-3-溴-(1-叔丁氧基羰基氨基-2-羟基乙基) 苯制备。

熔点=130-132℃伴随分解

1H NMR(CDCl3)

API-MS,m/e=286(M-CO2H+1)

中间体PAA-12

Boc-D-(3-甲氧基羰基苯基)氨基乙酸

                      方法PAA-C

向搅拌的R-3-甲氧基羰基-1-(1-叔丁氧基羰基氨基-2-羟基乙基) 苯(338mg,1.14mmol)的丙酮(7.2mL)溶液中,加入5%NaHCO3(3mL)。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0℃。向该搅拌的混悬液中加入KBr(14mg,0.12 mmol)、TEMPO(181mg,1.16mmol)并滴加NaOCl(2.81mL,5.25%)。 在0℃下1小时后,加入TEMPO(136mg,0.88mmol)和 NaOCl(1.09mL,5.25%)。在0℃下,再将该反应物搅拌0.5小时,加 入5%NaHCO3(4.3mL)。将反应物温热至室温过夜。真空除去丙酮, 将粗产物在乙酸乙酯和水之间分配。将水层用乙酸乙酯洗涤(2x),用 10%柠檬酸酸化至pH 5,用乙酸乙酯提取(4x)。将合并的有机提取液 经MgSO4干燥。真空除去溶剂得到产物(305mg,86%)。

1H NMR(CDCl3)

API-MS,m/e=254(M-C4H9+1)

中间体PAA-13

Boc-D-(3-氰基苯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AA-C,用R-3-氰基-(1-叔丁氧基羰基氨基-2-羟基乙 基)苯制备。

1H NMR(CDCl3)

API-MS,m/e=221(M-C4H9+1)

中间体PAA-14

Boc-D-(3-乙磺酰基氨基苯基)氨基乙酸

向0℃下、搅拌的3-(乙磺酰基氨基苯基)氨基乙酸(20g,77.43 mmol)和碳酸钾(8.2g,77.43mmol)的3∶1 THF∶水(200mL)溶液中,加 入二碳酸二叔丁酯(18.5g,85.17mmol)。搅拌30分钟后,移去冷却 浴;再在室温下30分钟后,除去溶剂;将残留物在乙酸乙酯和水之 间分配。用KHSO4将水层酸化至pH2,用乙酸乙酯提取2次。将合 并的乙酸乙酯提取液用水洗涤,经Na2SO4干燥,过滤,真空浓缩得 到17.51g(63%)的白色固体。

1H NMR

IS-MS,m/e 357.0(M-1)

中间体PAA-15

N-Boc-D,L-(5-噻唑基)氨基乙酸

搅拌下,向装有乙醇(约100cm3)的r.b.烧瓶(150cm3)中,加入N- Boc-D,L-(5-噻唑基)氨基乙酸乙酯(7.00g,24.70mmol)。加入2M氢氧 化钠溶液(25cm3,50mmol),搅拌1小时。通过TLC(60%己烷/乙酸 乙酯;s.m.r.f 0.5,产物r.f 0)监测反应进行。真空浓缩反应物,将残 留物溶于饱和碳酸氢盐(约50cm3)中,用乙酸乙酯(约30cm3)洗涤。用 浓盐酸将水层酸化至pH2,将产物用3∶1氯仿/异丙醇溶液提取(约 3×60cm3)。有机层经MgSO4干燥,蒸发至干得到橙色固体(4.47g,17.30 mmol)[74%收率]。

1H NMR(CDCl3):1.35(9H,s),5.60(1H,d),5.83(1H,d),7.88(1H, s),8.80(1H,s)。

中间体PAA-16

N-Boc-D,L-(4-噻唑基)氨基乙酸

                     方法PAA-D

向N-Boc-D,L-(4-噻唑基)氨基乙酸乙酯(0.700g,2.470mmol)的甲 醇(约15cm3)溶液中,加入2M氢氧化钠溶液(2.47cm3,4.940mmol), 搅拌90分钟。将该溶液真空浓缩,然后溶于水(约20cm3)中。将该水 溶液用乙酸乙酯(约20cm3)洗涤,然后用5%盐酸溶液(约50cm3)酸化 至pH2。将产物用乙酸乙酯提取(约3×30cm3),经MgSO4干燥,真空 浓缩得到浅黄色油状物(0.582g,2.254mmol)[91%收率]。

1H NMR(CDCl3):1.35(9H,s),5.5(1H,d),5.8(1H,d),7.35(1H, d),8.75(1H,d),9.8-10.2(1H,br.)。

中间体PAA-17

N-Boc-D,L-(2-甲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AA-D,用N-Boc-D,L-(2-甲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乙 酯制备。

1H NMR(CDCl3):1.35(9H,s),2.6(3H,s),5.4(1H,d),5.9(1H,s), 7.1(1H,s)。

中间体PAA-18

N-Boc-D,L-(2-苄氧基羰基氨基-4-噻唑基)氨基乙酸

用D,L-(2-苄氧基羰基氨基-4-噻唑基)氨基乙酸制备。可在制备 终产物的适当步骤中,采用一般的方法,如将中间体的HBr/乙酸溶 液加热到60℃,然后蒸发,再进行常规分离,如采用SCX离子交换 色谱分离,从该噻唑基氨基上除去苄氧基羰基保护基。

D,L-(2-苄氧基羰基氨基-4-噻唑基)氨基乙酸

采用Hardy,K.;Harrington,F.和Stachulski,A.-J.Chem.Soc. Perkin Trans I(1984)1227-1235的方法制备。

中间体PAA-19

Boc-R-(4-甲氧基羰基苯基)氨基乙酸

向Boc-R-(4-甲氧基羰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692mg)的THF (10mL)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锂水合物(90mg)的水溶液(7mL)。混合物 立即变成絮状,15分钟内澄清。30分钟后,tlc表明反应完成。加入 乙酸乙酯(20mL)和水(20mL),分离水层。将水溶液用2M盐酸酸化, 用乙酸乙酯(3×20mL)提取。然后将有机溶液用水×2和盐水×2洗 涤,经MgSO4干燥,浓缩得到所述单酯(650mg,98%),经tlc显示 为纯品。

1H NMR

中间体PAA-20

Boc-R-(4-甲氧基苯基)氨基乙酸

采用Basak等说明的烷基化方法(Tetrahedron Lett.1998,39(27), 4883-4886),然后用氢氧化锂的THF水溶液水解所述甲酯,将Boc- R-(4-甲氧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转化为Boc-R-(4-甲氧基苯基)-氨基乙 酸。

1H NMR

中间体PAA-21

N-4-甲氧基苯甲酰基-N-2,4-二甲氧基苄基-D,L-(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 乙酸

采用PPA-B的方法(用3当量的氢氧化锂水合物),用N-4-甲氧 基苯甲酰基-N-2,4-二甲氧基苄基-D,L-(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乙酸甲酯 制备。

1H NMR

IS-MS,m/e 503.9(M+1)

中间体PAA-22

N-4-甲氧基苯甲酰基-N-2,4-二甲氧基苄基-D,L-(噻吩-2-基)氨基乙酸

                     方法PAA-E

室温下,向2-噻吩硼酸(5.0g,39.0mmol,1当量)的275mL二氯 甲烷溶液中,加入3,4-二甲氧基苄胺(5.89mL,39.0mmol,1当量), 接着加入单水合乙醛酸(3.6g,39mmol,1当量)。室温下,将反应物 搅拌56小时,然后过滤得到的沉淀,用二氯甲烷洗涤,得到9.3g(78%) 的N-2,4-二甲氧基苄基-D,L-(噻吩-2-基)氨基乙酸,为灰白色固体(IS- MS,m/e 308(M+1))。

室温下,将部分该固体(5.0g,16.3mmol,1当量)溶解于丙酮(20mL) 和1N氢氧化钠(20mL)中。以滴液方式,向该溶液中同时加入对甲氧 基苯甲酰氯(2.78g,16.3mmol,1当量)的20mL丙酮溶液和2N氢氧 化钠。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将反应物冷却至0℃,酸化至pH 2-3。 加入乙醚,将产物提取至该有机相中。将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洗涤, 经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到5.1g(71%)的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 体。

IS-MS,m/e 440(M+1)

中间体PAA-23

N-Boc-N-2,4-二甲氧基苄基-D,L-(噻吩-2-基)氨基乙酸

室温下,向N-2,4-二甲氧基苄基-D,L-(噻吩-2-基)氨基乙酸(1.0g, 3.2mmol,1当量)的6mL丙酮和6mL水的溶液中,加入三乙胺(0.97 mL,7.0mmol,2.1当量),接着加入2-(叔丁氧基羰基氧基亚氨基)-2- 苯乙腈(BOC-ON)(0.76g,3.1mmol,0.95当量)。室温下搅拌过夜后, 将反应物用水稀释,用乙醚洗涤。然后将水相用0.5M柠檬酸酸化, 将产物提取至乙醚中。将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洗涤,经硫酸钠干燥, 过滤,浓缩得到0.38g(29%)的标题化合物,为黄色粗油状物。

IS-MS,m/e 408(M+1)

中间体PAA-24

Boc-D,L-异喹啉-8-基氨基乙酸

采用方法PPA-B,Boc-D,L-异喹啉-8-基氨基乙酸乙酯制备。通 过用固体柠檬酸将该碱性水溶液pH调节至3,沉淀出产物。

1H NMR

IS-MS,m/e 303.0(M+1)

C16H18N2O4·0.5H2O:

分析计算值:C,61.73;H,6.15;N,9.00;

    实测值:C,61.62;H,5.66;N,8.84。

中间体PAA-25

Boc-D,L-萘-1-基氨基乙酸

                      方法PAA-F

部分A:D,L-萘-1-基氨基乙酸盐酸盐

向氰化钠(10.0g,0.22mmol)的40mL水溶液中,加入氯化胺(11.4 g,0.22mmol),将混合液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1-萘甲醛(31.0g, 0.22mmol)的40mL甲醇溶液,将得到的混合液在室温下搅拌2日。 然后再加入150mL水,将粗产物提取至EtOAc中。将合并的有机层 用盐水洗涤,经Na2SO4干燥,过滤,浓缩得到粗油状物。该粗产物 经硅胶层析,用10∶1 EtOAc∶CH2Cl2洗脱,得到35g浅棕色油状物。 然后将该物质溶解于250mL 5N HCl中,加热回流9小时。将反应物 冷却至室温,使产物放置结晶过夜。过滤该混合物得到13.6g(29%) 的标题化合物,为浅棕色晶体。

1H NMR

IS-MS,m/e 201.9(M+1)

部分B:Boc-D,L-萘-1-基氨基乙酸

向D,L-萘-1-基氨基乙酸盐酸盐(13.6g,57.2mmol)和2N氢氧化 钠(57mL,115mmol)的120mL 1,4-二噁烷和60mL水的溶液中,加入 (Boc)2O(15g,69mmol)。将反应物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然后加入1N 硫酸,将该溶液调节至pH 5。随后将产物提取至EtOAc中;将合并 的有机提取液用Na2SO4干燥,过滤,浓缩得到14g(81%)的标题化合 物,为浅棕色泡沫状物。

1H NMR

IS-MS,m/e 300.1(M-1)

中间体PAA-26

Boc-D,L-(2-甲基噻吩基)氨基乙酸

向2-(甲硫基)苯甲醛(15g,98.7mmol)的100mL乙醇溶液中, 加入碳酸铵(23.1g,296mmol)和氰化钾(12g,148mmol)的100mL水 溶液。在70℃下,将反应物加热并搅拌3小时,然后减压浓缩反应 物。将产物提取至EtOAc中,将合并的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经Na2SO4干燥,过滤,浓缩。将得到的粗品残留物溶于70mL乙酸乙酯中,加 入70mL 5N氢氧化钠。将该反应物加热回流3日,然后减压除去乙 酸乙酯。向该水性混合液中顺次加入100mL二噁烷、(Boc)2O(42g, 192mmol)和100mL 2.5N氢氧化钠。然后将反应物加热回流48小时。 冷却至室温,将该反应物用水稀释,将水相用乙醚洗涤。然后将水 层酸化至pH 2,将产物提取至EtOAc中。将合并的有机提取液用盐 水洗涤,经MgSO4干燥,过滤,浓缩得到21.7g粗残留物。经硅胶 色谱纯化(梯度洗脱剂,97∶2∶1-95∶4∶1二氯甲烷∶甲醇∶乙酸)得到 5.0g(17%)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

ES-MS,m/e 296(M-1)

中间体PAA-27

Boc-D,L-(2-甲基磺酰基苯基)氨基乙酸

向Boc-D,L-(2-甲硫基苯基)氨基乙酸(4.5g,15.2mmol)的75mL 甲醇溶液中,加入oxone(14g,23mmol)的水溶液。在室温下,将反 应物搅拌2小时,然后减压除去甲醇。将产物提取至EtOAc中,将 合并的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经MgSO4干燥,过滤,浓缩得到4.35g(87%) 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

ES-MS,m/e 230(M+1-C5H9O2)

中间体PAA-28

Boc-D,L-(苯并[b]噻吩-3-基)氨基乙酸

可通过Kukolja,S.等的J.Med.Chem.1985,28,1886-1896方 法制备。

                中间体A-1-A-12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A-A或方法A-B),用指定 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中间体A-1

1-[2-(4-吡啶基)乙基]哌嗪盐酸盐

方法A-A

A.将1-Boc-哌嗪(30g,285mmol)、4-乙烯基吡啶(40g,216mmol)和 乙酸(12.9g,215mmol)在乙醇(400mL)混合,加热回流18小时。将混 合液冷却至室温,真空浓缩。将残留物溶解于水和乙酸乙酯中,用 饱和NaHCO3中和。分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提取。合并有机层, 用盐水洗涤,干燥(Na2SO4),过滤,浓缩。粗产物经SiO2层析纯化 得到1-Boc-4-[2-(4-吡啶基)乙基]哌嗪(55.9g,87%),为灰白色固体。

1H-NMR(CDCl3)

CI-MS,m/e=292(M+1)

B.将1-Boc-4-[2-(4-吡啶基)乙基]哌嗪(25g,85.8mmol)溶解于甲醇 (100mL)中,冷却至0℃。加入饱和HCl甲醇溶液(100mL),将混合 液温热至室温1小时,真空浓缩,得到1-[2-(4-吡啶基)乙基]哌嗪盐 酸盐(23.8g,92%),为白色固体。

1H-NMR(CD3OD)

CI-MS,m/e=192(M+1)

另外,将1-Boc-4-[2-(4-吡啶基)乙基]哌嗪(1.0g,3.43mmol)溶解 于乙醚中。加入用HCl饱和的乙酸乙酯(15mL),室温下将混合液搅 拌30分钟。真空浓缩混合液,得到1-[2-(4-吡啶基)乙基]哌嗪盐酸盐 (900mg,87%),为褐色固体。

1H-NMR(CD3OD)

CI-MS,m/e=192(M+1)

中间体A-2

1-[2-(2-吡啶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A-A,用Boc-哌嗪和2-乙烯基吡啶制备。

1H-NMR(CD3OD)

CI-MS,m/e=192(M+1)

中间体A-3

1-[2-(2-哌嗪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A-A,用Boc-哌嗪和2-乙烯基哌嗪制备。

1H-NMR(CD3OD)

CI-MS,m/e=193(M+1)

中间体A-4

1-[2-(3-哒嗪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A-A,用Boc-哌嗪和3-乙烯基哒嗪(采用J.Chem.Soc., Chem.Commun.1985,1632-1633中说明的方法制备)制备。

1H-NMR(CD3OD)

API-MS,m/e=193(M+1)

中间体A-5

1-[2-(3-吡啶基)乙基]哌嗪

                      方法A-B

在0℃下,将1-Boc-4-[(3-吡啶基)乙酰基]哌嗪(8.0g,26.2mmol) 加入到硼烷·THF(2.0M的THF溶液,39.5mL,78.6mmol)的THF (200mL)溶液中。将混合液加热回流8小时,冷却至室温。用甲醇和 3N HCl猝灭过量的硼烷。室温下将该混合液搅拌3小时,真空除去 溶剂。粗产物经层析(SiO2,4∶1 CH2Cl2∶CMA)纯化,得到1-[2-(3-吡啶 基)乙基]哌嗪(2.82g,36%),为浅黄色油状物。

1H NMR(CD3OD)

API-MS,m/e=192(M+1)

中间体A-6

1-[2-(4-咪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A-B,用1-Boc-4-[(4-咪唑基)乙酰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181.2(M+1)

中间体A-7

1-[2-(1-咪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A-B,用1-Boc-4-[(1-咪唑基)乙酰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181.4(M+1)

中间体A-8

1-[2-(1-吡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A-B,用1-Boc-4-[(1-吡唑基)乙酰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181.4(M+1)

中间体A-9

1-(2-噻唑-2-基乙基)哌嗪

A.将Boc2O(26g,120mmol)的二氯甲烷(50mL)溶液慢慢加入到哌嗪 -1-基乙酸乙酯(20g,116mmol)的二氯甲烷(500mL)溶液中。室温下, 将混合液搅拌1小时。真空除去溶剂,得到4-Boc-哌嗪-1-基乙酸乙 酯(31.9g,100%),为白色固体。

1H NMR(CDCl3)

CI-MS,m/e=273(M+1)

B.将N-甲氧基-N-甲胺盐酸盐(4.3g,44.1mmol)溶解于CH2Cl2(25mL) 中。将该溶液冷却至-78℃,慢慢加入三甲基溶液(44.1mL,44.1 mmol,1M庚烷溶液)。在0℃下,将该混合液搅拌30分钟,温热至 室温,搅拌30分钟。然后将混合液冷却至0℃,滴加4-Boc-哌嗪-1- 基乙酸乙酯(10g,36.8mmol)。15分钟后,移去冷却浴,继续搅拌过 夜。将混合液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分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提取。 合并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干燥(Na2SO4),过滤,浓缩得到N-甲氧 基-N-甲基-4-Boc-哌嗪-1-基乙酰胺(6.02g,57%),为浅黄色油状物, 放置固化。该产物不经进一步纯化使用。

1H NMR(CDCl3)

CI-MS,m/e=288(M+1)

C.在-78℃下将正丁基锂(1M己烷液,12.2mL,12.2mmol)慢慢加入 2-溴噻唑(2.0g,12.2mmol)的乙醚(50mL)溶液中。在-78℃下,将混合 液搅拌1小时。然后慢慢加入N-甲氧基-N-甲基-4-Boc-哌嗪-1-基乙酰 胺(3.0g,10.4mmol)的四氢呋喃溶液。将混合液慢慢升温至-20℃,搅 拌4小时。然后将混合液顺次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将水层用乙酸 乙酯提取,合并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干燥(Na2SO4),过滤,浓缩。 粗产物经层析(SiO2,20∶1-6∶1 CH2Cl2∶CMA)纯化,得到1-Boc-4-(2-氧 代-2-噻唑-2-基乙基)哌嗪(2.2g,68%),为无色油状物。

1H NMR(CDCl3)

CI-MS,m/e=312(M+1)

D.将1-Boc-4-(2-氧代-2-噻唑-2-基乙基)哌嗪(5.0g,16.1mmol)溶解 于甲醇(25mL)中。向该溶液中加入硫酸镁(2g),然后加入对甲苯磺酰 基肼(3.9g,20.2mmol)。将混合液搅拌48小时,然后过滤,真空浓 缩滤液。将残留物(6.0g,约12mmol)再溶解于甲醇(120mL)中,加入 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10.1g,48mmol)。将混合物加热回流过夜。将 混合物冷却至0℃,慢慢加入浓盐酸(15mL)。将混合液温热至室温, 搅拌1小时。将混合液浓缩至一半体积,置于SCX柱(30g,用5%乙 酸的甲醇溶液预处理),用甲醇(500mL)洗涤。将产物用饱和氢氧化铵 的甲醇溶液(500mL)洗涤,真空除去溶剂。然后将粗品产物经层析 (SiO2,12∶1-4∶1 CH2Cl2∶CMA)纯化,得到1-(2-噻唑-2-基乙基)哌嗪 (1.9g,57%)。

1H NMR(CDCl3)

CI-MS,m/e=198(M+1)

中间体A-10

1-[2-(2-苄氧基羰基氨基噻唑-4-基)乙基]哌嗪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A-B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用1-Boc-4-[2-(2-苄 氧基羰基氨基噻唑-4-基)乙酰基]哌嗪(85%)制备。

1H NMR(CD3OD)

CI-MS,m/e=347(M+1)

中间体A-11

1-[2-(3-氟吡啶-4-基)乙基]哌嗪三盐酸盐

A.将正丁基锂(1.8M己烷溶液,35mL,64.4mmol)加入到圆底烧瓶 中,用THF(25mL)稀释。将该溶液冷却至0℃,慢慢加入N,N-二异 丙基胺(9.0mL,65mmol)的THF(25mL)溶液。在0℃下,将混合液搅 拌20分钟,然后冷却至-78℃。滴加3-氟吡啶(20g,206mmol)(混合 物温度保持在-70℃以下),形成红色沉淀。在-78℃下,将混合液搅 拌4小时。慢慢加入环氧乙烷(4.6M的THF溶液,67.2mL,309mmol), 将混合液温热至室温过夜。将该混合液用水和CH2Cl2稀释。分层, 将水层用CH2Cl2提取。合并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干燥(Na2SO4), 过滤,浓缩得到深棕色油状物。残留物经层析(SiO2,19∶1-6∶1 CH2Cl2∶CMA)纯化,得到3-氟-4-(2-羟基乙基)吡啶(6.7g,23%),为褐 色油状物。

1H NMR(CDCl3)

CI-MS,m/e=142(M+1)

B.将3-氟-4-(2-羟基乙基)吡啶(4.0g,28.3mmol)和三乙胺(8.3mL, 60mmol)溶解于CH2Cl2(40mL)中,冷却至0℃。向该溶液中滴加甲磺 酰氯(2.0mL,31.2mmol)。在0℃下,将混合液搅拌1小时。将该混 合液用水稀释,分层。将水层用CH2Cl2提取。合并有机层,用盐水 洗涤,干燥(Na2SO4),过滤,真空浓缩得到3-氟-4-(2-甲磺酰基氧基 乙基)吡啶(5.2g,83%),为粉色油状物。

1H NMR(CDCl3)

CI-MS,m/e=220(M+1)

C.将3-氟-4-(2-甲磺酰基氧基乙基)吡啶(5.2g,23.7mmol)溶解于 DMF(65mL)中。加入1-Boc-哌嗪(8.85g,47.4mmol)、K2CO3(3.3g,23.7 mmol)、NaI(3.6g,23.7mmol)和Cs2CO3(7.7g,23.7mmol),将混合液 加热至55℃下18小时。将混合液冷却至室温,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 分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提取。合并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干燥 (Na2SO4),过滤,真空浓缩得到产物和DMF的溶液。将残留物溶于 乙醚和水中。分层,将水层用乙醚提取。合并有机层,用盐水洗涤, 干燥(Na2SO4),过滤,真空浓缩。粗品产物经层析(SiO2,15∶1-6∶1 CH2Cl2∶CMA)纯化得到1-Boc-4-[2-(3-氟吡啶-4-基)乙基]哌嗪(6.2g, 84%)。

1H NMR(CDCl3)

CI-MS,m/e=310(M+1)

D.将1-Boc-4-[2-(3-氟吡啶-4-基)乙基]哌嗪(6.0g,19.4mmol)溶解于 甲醇(20mL)和苯甲醚(6mL)中。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15mL),将混 合液搅拌1小时。真空除去溶剂,得到黄色固体。将该残留物混悬 于乙醚中,超声1小时。真空过滤回收产物,将该固体真空干燥, 得到1-[2-(3-氟吡啶-4-基)乙基]哌嗪三盐酸盐(5.2g,84%),为灰白色 固体。

1H NMR(CD3OD)

CI-MS,m/e=210(C11H16FN3+1)

中间体A-12

1-[2-(2-氰基吡啶-4-基)乙基]哌嗪

A.将4-吡啶基乙酸乙酯(20g,121mmol)加入到LiAlH4(9.2g,242 mmol)的乙醚(600mL)混悬液中。加入硅藻土(约50mL)帮助搅拌。将 混合液搅拌过夜。将混合液冷却至0℃,加入NaOH水溶液(15%)直 至停止脱气。将混合液搅拌1小时。过滤除去固体,真空浓缩滤液。 粗产物经层析(SiO2,40∶1-20∶1CH2Cl2∶甲醇)纯化得到4-(2-羟基乙基) 吡啶(8.1g,54%),为琥珀色液体。

1H NMR(CDCl3)

CI-MS,m/e=124(M+1)

B.将4-(2-羟基乙基)吡啶(8.1g,65.8mmol)和三乙胺(10.1mL,66mmol) 溶解于CH2Cl2(100mL)中,冷却至-78℃。向该溶液中加入叔丁基二 甲硅烷基氯(11.0g,66mmol)。将混合液温热至室温过夜。将混合液 直接置于SiO2层上,用100∶0-10∶1CH2Cl2∶甲醇洗脱,得到4-[2-(叔丁 基二甲硅烷基氧基)乙基]吡啶(15.3g,97%)。

1H NMR(CDCl3)

CI-MS,m/e=238(M+1)

C.将4-[2-(叔丁基二甲硅烷基氧基)乙基]吡啶(15.2g,64mmol)溶解 于CH2Cl2(200mL)中。向该溶液中加入间氯过苯甲酸,室温下,将 该溶液搅拌72小时。将该溶液用NaOH水溶液(1M)洗涤,分层。将 水层用CH2Cl2提取。合并有机层,干燥(K2CO3),过滤,真空浓缩得 到4-[2-(叔丁基二甲硅烷基氧基)乙基]吡啶-N-氧化物(13.4g,83%)。

1H NMR(CDCl3)

CI-MS,m/e=254(M+1)

D.将4-[2-(叔丁基二甲硅烷基氧基)乙基]吡啶-N-氧化物(13.4g, 52.9mmol)溶解于三乙胺(14.8mL,105mmol)中。加入氰化三甲基硅 烷(28.4mL,212mmol),将混合液加热至90℃3小时。将混合液冷 却至室温,放置过夜。将混合液在水和CH2Cl2之间分配。分离水层, 将水层用CH2Cl2提取。合并有机层,用水和盐水洗涤,干燥(K2CO3), 过滤,真空浓缩得到深色油状物(14g)。残留物经层析(SiO2,40∶1 CH2Cl2∶ 乙酸乙酯)纯化得到4-[2-(叔丁基二甲硅烷基氧基)乙基]-2-氰基吡啶 (12.8g,92%),为黄色油状物。

1H NMR(CDCl3)

CI-MS,m/e=263(M+1)

E.将4-[2-(叔丁基二甲硅烷基氧基)乙基]-2-氰基吡啶(12.8g, 48.8mmol)和氟化四丁基铵溶液(1M的THF溶液,73mL,73mmol)加 入到圆底烧瓶中,室温下搅拌过夜。将混合液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 分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提取。合并有机层,用水和盐水洗涤,干 燥(Na2SO4),过滤,浓缩。残留物经层析(SiO2,50∶1 CH2Cl2∶甲醇)纯 化得到2-氰基-4-(2-羟基乙基)吡啶(4.4g,61%),为灰白色固体。

1H NMR(CDCl3)

CI-MS,m/e=149(M+1)

F.将2-氰基-4-(2-羟基乙基)吡啶(4.3g,29mmol)溶解于吡啶 (2.85mL,34.8mmol)和CH2Cl2(40mL)中,冷却至0℃。向该溶液中加 入苯磺酰氯(4.5mL,34.8mmol),将混合液室温下搅拌过夜。真空除 去溶剂,残留物经层析(SiO2,20∶1 CH2Cl2∶乙酸乙酯)纯化得到2∶1的 2-氰基-4-[2-(苯磺酰氧基)乙基]吡啶和2-氰基-4-(2-氯乙基)吡啶的混合 物(6.0g,84%)。

1H NMR(CDCl3)

CI-MS,m/e=167(C8H7ClN2+1)和289(C14H12N2O3S+1)

G.将1-Boc-哌嗪(6.8g,36mmol)、NaI(2.7g,18mmol)、K2CO3(3.0g, 21.6mmol)和2-氰基-4-[2-(苯磺酰氧基)乙基]吡啶与2-氰基-4-(2-氯乙 基)吡啶的混合物(2∶1,4.5g,18mmol)溶解于DMF(50mL)中,加热至 80℃过夜。将混合液冷却至室温,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分层,将 水层用乙酸乙酯提取。合并有机层,用水和盐水洗涤,干燥(Na2SO4), 过滤,真空浓缩得到深色油状物(6.0g)。粗产物经层析(SiO2,1000∶10∶1 -200∶10∶1 CH2Cl2∶甲醇∶浓氢氧化铵)纯化得到1-Boc-4-[2-(2-氰基吡啶- 4-基)乙基]哌嗪(4.0g,70%)。

1H NMR(CDCl3)

TLC Rf=0.5(200∶10∶1 CH2Cl2∶MeOH∶浓氢氧化铵)

H.将1-Boc-4-[2-(2-氰基吡啶-4-基)乙基]哌嗪(4.0g,12.64mmol)溶 解于甲醇(60mL)中,冷却至0℃。加入浓盐酸(10.4mL,126mmol), 将混合液搅拌1小时。真空除去溶剂,与甲醇、1∶1甲醇/甲苯、最后 甲醇共蒸发2次。将残留物真空干燥过夜,得到粗产物(4.5g)。将一 半产物溶解于甲醇中,加入浓氢氧化铵,真空除去溶剂。残留物经 层析(SiO2,100∶10∶1 CH2Cl2∶甲醇∶浓氢氧化铵)纯化得到1-[2-(2-氰基 吡啶-4-基)乙基]哌嗪(1.05g,69%)。

1H NMR(CDCl3)

CI-MS,m/e=217(M+1)

                中间体B-1-B-5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B-A、方法B-B或方法B-C), 用指定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中间体B-1

1-Boc-4-[(3-吡啶基)乙酰基]哌嗪

                    方法B-A

将1-Boc-哌嗪(12g,64mmol)、3-吡啶乙酸(8.85g,64mmol)和 HOBt(8.64g,64mmol)溶解于DMF中。向该溶液中分次加入 EDCI(14.7g,76.8mmol)。该混合液变成均相,搅拌3小时。将该混 合液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分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提取。将有机 层用水和盐水洗涤,干燥(Na2SO4),过滤,浓缩得到黄色固体。粗产 物用己烷∶二氯甲烷重结晶纯化,得到1-Boc-4-[(3-吡啶基)乙酰基]哌 嗪(13.5g,69%),为白色固体。

1H-NMR(CDCl3)

CI-MS,m/e=306(M+1)

中间体B-2

1-Boc-4-[(咪唑-4-基)乙酰基]哌嗪

                     方法B-B

向搅拌的4-咪唑基乙酸钠(0.5g,3.4mmol)的DMF(25mL)溶液中, 加入氰基膦酸二乙酯(0.6mL,4mmol)。5分钟后,加入Boc-哌嗪(0.57g, 3.1mmol),然后加入三乙胺(0.47mL,3.4mmol)的DMF(20mL)溶液。 72小时后,真空除去溶剂,将残留物溶于乙酸乙酯中,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盐水洗涤,经MgSO4干燥,过滤,浓缩得到0.95g粉色油 状物。

1H-NMR

IS-MS,m/e 295.1(M+1)

中间体B-3

1-Boc-4-[(1-咪唑基)乙酰基]哌嗪

原料制备:

1-Boc-4-溴乙酰基哌嗪

向0℃、搅拌下的溴代乙酰溴(29.8g,148mmol)的THF(250mL) 溶液中,通过加料漏斗加入Boc-哌嗪(25g,134mmol)和三乙胺(14.9g, 148mmol)的THF(75mL)溶液。1小时后,加入几克冰,将该混合液 用乙酸乙酯和冷水稀释。分层,将该有机相用1M柠檬酸水溶液、盐 水、饱和NaHCO3和盐水顺次洗涤。然后将该有机相用MgSO4干燥, 过滤,真空浓缩得到38.2g(93%)的灰白色粉末。

1H-NMR

IS-MS,m/e 251.3(M-C4H9+1)

                    方法B-C

向搅拌的NaH(60%矿物油分散液,2.34g,59mmol)的THF(75mL) 混悬液中,分多次加入咪唑(1.46g,22mmol)。加入完毕并完成放气 后,通过加料漏斗加入1-Boc-4-(溴乙酰基)哌嗪(6g,19.5mmol)的THF (40mL)溶液。2小时后,慢慢加入水猝灭反应物,然后用乙酸乙酯稀 释。将有机相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盐水顺次洗涤,然后经MgSO4干燥,过滤,真空浓缩。在超声下将残留物混悬于乙醚中,然后过 滤,干燥得到4.64g(81%)的灰白色粉末。

1H-NMR

IS-MS,m/e 295.2(M+1)

中间体B-4

1-Boc-4-[(1-吡唑基)乙酰基]哌嗪

采用方法B-C,用吡唑和1-Boc-4-溴乙酰基哌嗪。

1H-NMR

IS-MS,m/e 295.1(M+1)

中间体B-5

1-Boc-4-[(2-苄氧基羰基氨基)噻唑-4-基乙酰基]哌嗪

A.将(2-氨基噻唑-4-基)乙酸(10g,63.2mmol)溶解于1,4-二噁烷 (100mL)和NaOH水溶液(6M,100mL)中,将该溶液冷却至0℃。加 入氯甲酸苄酯(20mL,82.2mmol),室温下,将该混合液搅拌过夜。 将混合液用乙酸乙酯稀释,分层。将水层冷却至0℃,用HCl水溶液 (6M)将pH调节至约4。真空过滤收集白色沉淀,用水和乙醚洗涤, 真空干燥得到(2-苄氧基羰基氨基噻唑-4-基)乙酸(7.5g,41%)。

1H NMR(DMSO-d6)

CI-MS,m/e=293(M+1)

B.采用与方法B-A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用(2-苄氧基羰基氨 基噻唑-4-基)乙酸和1-Boc-哌嗪制备标题化合物(95%)。

1H-NMR(CDCl3)

CI-MS,m/e=461(M+1)

             中间体C-1-C-28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C-A、方法C-B、方法C-C 或方法C-D),用指定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中间体C-1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glycinyl))-4-[2-(4-吡啶基)乙基]哌嗪

                     方法C-A

将D-苯基氨基乙酸(8.4g,33.3mmol)和1-[2-(4-吡啶基)乙基]哌嗪 盐酸盐(10g,33.3mmol)溶解于DMF(500mL)中,在冰-甲醇浴中冷却 至约-15℃。向该混合液中慢慢加入氰基膦酸二乙酯(5.5mL,36.6 mmol)。向该溶液中滴加三乙胺(18.6mL,133.2mmol)。在-15℃下, 将混合液搅拌2小时,然后逐渐温热至室温过夜。将混合液用乙酸 乙酯和水稀释。分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提取。合并有机层,用盐 水洗涤,干燥(Na2SO4),过滤,真空浓缩。将粗产物通过硅胶层(1.2kg) 过滤,用1∶1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得到1-(Boc-D-苯基氨基乙 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10.6g,75%),为浅黄色油状物。

1H-NMR(CDCl3)

CI-MS,m/e=425(M+1)

中间体C-2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吡啶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C-A,用Boc-D-苯基氨基乙酸和1-[2-(2-吡啶基)乙基] 哌嗪制备。

1H-NMR(CDCl3)

CI-MS,m/e=425(M+1)

中间体C-3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吡嗪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C-A,用Boc-D-苯基氨基乙酸和1-[2-(2-吡嗪基)乙基] 哌嗪制备。

1H-NMR(CDCl3)

CI-MS,m/e=426(M+1)

中间体C-4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哒嗪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C-A,用Boc-D-苯基氨基乙酸和1-[2-(3-哒嗪基)乙基] 哌嗪制备。

1H NMR(CDCl3)

TLC Rf=0.65(100∶10∶1 CH2Cl2∶MeOH∶NH4OH,SiO2,Analtech No.02521)

中间体C-5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吡啶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C-A,用Boc-D-苯基氨基乙酸和1-[2-(3-吡啶基)乙基] 哌嗪制备。

1H NMR(CDCl3)

CI-MS,m/e=425(M+1)

中间体C-6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咪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C-A,用Boc-D-苯基氨基乙酸和1-[2-(4-咪唑基)乙基] 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414.2(M+1)

中间体C-7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C-A,用Boc-D-苯基氨基乙酸和1-[2-(4-吡唑基)乙基] 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414.2(M+1)

中间体C-8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1-咪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C-A,用Boc-D-苯基氨基乙酸和1-[2-(1-咪唑基)乙基] 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414.2(M+1)

中间体C-9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1-吡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C-A,用Boc-D-苯基氨基乙酸和1-[2-(1-吡唑基)乙基] 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414.2(M+1)

中间体C-10

1-[Boc-D,L-(吡啶-2-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

                      方法C-B

向搅拌的Boc-D,L-(吡啶-2-基)氨基乙酸乙酯(16.3g,58.2mmol) 的1,4-二噁烷(100mL)溶液中,加入LiOH水合物(2.68g,64mmol)的 水(100mL)溶液。2小时后,再加入LiOH水合物(1.34g,32mmol)的 水(50mL)溶液。2小时后,真空蒸发溶剂得到13.56g灰白色固体。

将部分该固体(3g,11.6mmol)溶解于DMF(75mL)中,冷却至0 ℃。向该溶液中加入氰基膦酸二乙酯(2.3g,13.9mmol),N,N-二异丙 基乙胺(6g,46.4mmol),然后加入1-[2-(4-吡啶基)乙基]哌嗪盐酸盐 (3.8g,12.8mmol),将混合液慢慢温热至室温过夜。次日清晨,真空 除去溶剂,将残留物溶于乙酸乙酯中,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盐 水洗涤,然后经Na2SO4干燥,过滤,真空浓缩。然后将残留物溶于 最小体积的二氯甲烷中,经硅胶层析纯化,用2%-10%甲醇(2N NH3) 的二氯甲烷溶液梯度洗脱。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真空浓缩得到 2.31g(47%)的灰白色泡沫状物。

1H-NMR

IS-MS,m/e 426.3(M+1)

中间体C-11

1-[Boc-D,L-(2-甲氧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

                       方法C-C

向搅拌的Boc-D,L-(2-甲氧基苯基)氨基乙酸(2g,7.1mmol)和1- [2-(4-吡啶基)乙基]哌嗪三盐酸盐(2.4g,7.8mmol)的DMF(50mL)溶液 中,顺次加入HOBt(1.06g,7.8mmol),三乙胺(4.96mL,35.6mmol) 和DCC(1.61g,7.8mmol)。室温下搅拌过夜后,过滤混合液;真空 浓缩滤液。将残留物溶于乙酸乙酯中,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盐 水顺次洗涤,然后经MgSO4干燥,过滤,真空浓缩。然后将残留物 溶于最小体积的二氯甲烷中,经硅胶层析纯化,用二氯甲烷至10% 甲醇(2N NH3)的二氯甲烷溶液梯度洗脱。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真空 浓缩得到2.5g(77%)的标题化合物。

1H-NMR

IS-MS,m/e 455.1(M+1)

中间体C-12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噻唑-2-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C-A,但用二氯甲烷代替DMF,用1-[2-(噻唑-2-基)乙 基]哌嗪二盐酸盐和Boc-D-苯基氨基乙酸制备(80%)。

1H NMR(CDCl3)

CI-MS,m/e=431(C22H30N4O3S+1)

中间体C-13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苄氧基羰基氨基-噻唑-4-基)-乙基] 哌嗪

采用方法C-A,用1-[2-(2-苄氧基羰基氨基噻唑-4-基)乙基]哌嗪盐 酸盐和Boc-D-苯基氨基乙酸制备(76%)。

1H NMR(CDCl3)

APCI-MS,m/e=580(M+1)

中间体C-14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氟吡啶-4-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C-A,用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氟吡啶-4- 基)-乙基]哌嗪制备,但用N,N-二异丙基乙胺代替三乙胺,并用二氯 甲烷代替DMF(89%)。

1H NMR(CDCl3)

APCI-MS,m/e=443(M+1)

中间体C-15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氰基吡啶-4-基)-乙基]哌嗪

                     方法C-D

将1-[2-(2-氰基吡啶-4-基)乙基]哌啶(1.0g,4.6mmol)和Boc-D-苯 基氨基乙酸(1.39g,4.63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20mL)中,冷却至约-10 ℃。向该溶液中加入氰基膦酸二乙酯(0.94mL,4.63mmol),接着加入 三乙胺(0.97mL,6.9mmol)的二氯甲烷(10mL)溶液。将混合液慢慢温 热至室温过夜。将混合液用水稀释,分层。将水层用二氯甲烷提取。 合并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干燥(Na2SO4),过滤,真空浓缩得到粗产 物(3.0g)。该粗产物经层析(SiO2,1000∶10∶1-400∶10∶1 CH2Cl2∶甲醇∶浓 氢氧化铵)纯化,得到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氰基吡啶-4- 基)-乙基]哌嗪(1.61g,78%)。

1H NMR(CDCl3)

CI-MS,m/e=450(M+1)

中间体C-16

1-[Boc-D,L-(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C-C,但用EDCI代替DCC并用HOAt代替HOBt,用 Boc-D,L-(2-氯苯基)氨基乙酸和1-(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451.0(M+1)

中间体C-17

1-[Boc-D,L-(喹啉-8-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C-C,但用EDCI代替DCC并用HOAt代替HOBt,用 Boc-D,L-(喹啉-8-基)氨基乙酸和1-(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

1H NMR

中间体C-18

1-[Boc-D,L-(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C-C,但用DIEA代替TEA,用Boc-D,L-(2-三氟甲基 苯基)氨基乙酸和1-(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485.0(M+1)

中间体C-19

1-[Boc-D-环戊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C-C,但用EDCI代替DCC并用HOAt代替HOBt,用 Boc-D-环戊基氨基乙酸和1-(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409.3(M+1)

中间体C-20

1-[Boc-D-环己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C-C,但用EDCI代替DCC并用HOAt代替HOBt,用 Boc-D-环己基氨基乙酸和1-(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423.3(M+1)

中间体C-21

1-[Cbz-D-苯基氨基乙酸基]-4-(2-苯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A,但用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代替氰基硼氢化钠,并 用二氯甲烷代替甲醇,用4-(Cbz-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和苯乙醛制 备(71%)。

1H NMR(CDCl3)

APCI-MS,m/e=458(M+1)

中间体C-22

1-[Boc-D,L-(噻唑-2-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C-B,用Boc-D,L-(噻唑-2-基)氨基乙酸乙酯和1-(1-甲基 哌啶-4-基)哌嗪制备。

IS-MS,m/e 424.0(M+1)

中间体C-23

1-[Boc-D,L-(苯并[b]噻吩-3-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C-C,但用EDCI代替DCC、用N,N-二异丙基胺代替 三乙胺并用二氯甲烷代替DMF,用Boc-D,L-(苯并[b]噻吩-3-基)氨基 乙酸和1-(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

1H-NMR

LCMS,m/z 473.4(M+1)

中间体C-24

1-[Boc-D,L-(萘-1-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C-C,但用EDCI代替DCC并用N,N-二异丙基胺代替 三乙胺,用Boc-D,L-萘-1-基氨基乙酸和1-(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 备。

1H-NMR

IS-MS,m/e 467.1(M+1)

中间体C-25

1-[Boc-D,L-(2-甲磺酰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C-C,但用EDCI/HOAt代替DCC/HOBt,并用N,N-二 异丙基乙胺代替三乙胺,用Boc-D,L-(2-甲磺酰基苯基)氨基乙酸和1- (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495(M+1)

C24H38N4O5S:

分析计算值:C,58.27;H,7.74;N,11.32;

    实测值:C,58.05;H,7.63;N,11.43。

中间体C-26

1-[Boc-D,L-噻唑-5-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4-基)乙基]哌嗪

向Boc-D,L-噻唑-5-基氨基乙酸(1.33g,5.15mmol)、HOAt(772mg, 5.67mmol)、1-[2-(吡啶-4-基)乙基]哌嗪二盐酸盐(1.55g,5.15mmol)和 三乙胺(1.58mL,11.3mmol)的DMF(41mL)溶液中,加入EDCI(1.09g, 5.67mmol),室温下,将混合液搅拌18小时。真空除去溶剂,将残留 物溶于氯仿∶异丙醇(2∶1)中,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干燥 (MgSO4),真空浓缩得到橙-棕色油状物。所得到的粗反应产物不经进 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

中间体C-27

1-[Boc-D,L-(2-甲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4-基)乙基]哌嗪

采用与中间体C-26制备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用Boc-D,L- (2-甲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和1-[2-(吡啶-4-基)乙基]哌嗪二盐酸盐制 备。

中间体C-28

1-[Boc-D,L-(2-苄氧基羰基氨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4-基) 乙基]哌嗪

采用与中间体C-26制备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用Boc-D,L- (2-苄氧基羰基氨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和1-[2-(吡啶-4-基)乙基]哌嗪 二盐酸盐制备。

              中间体D-1-D-28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D-A、方法D-B、方法D-C、 方法D-D或方法D-F),用指定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中间体D-1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盐酸盐

                      方法D-A

将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13g, 30.6mmol)和苯甲醚(50mL)溶解于甲醇中,冷却至0℃。向该混合液 中滴加浓盐酸(40mL,300mmol),将混合液温热至室温。将混合液搅 拌1小时,真空除去溶剂和苯甲醚。将残留物混悬于乙醚中,超声1 小时。过滤固体产物,真空干燥(在50-60℃下,0.5torr,66Pa)得到1-(D- 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盐酸盐(11.8g,89%),为 白色、吸湿性固体。

1H NMR(CD3OD)

API-MS,m/e=325(M+1)

中间体D-2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吡啶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D-A,用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吡啶基)乙 基]哌嗪制备。

1H NMR(CD3OD)

API-MS,m/e=325(M+1)

中间体D-3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吡嗪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D-A,用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吡嗪基)乙 基]哌嗪制备。

1H NMR(CD3OD)

API-MS,m/e=326(M+1)

中间体D-4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哒嗪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D-A,用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哒嗪基)乙 基]哌嗪制备。

1H NMR(CD3OD)

IS-MS,m/e 326(M+1)

中间体D-5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吡啶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D-A,用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吡啶基)乙 基]哌嗪制备。

1H NMR(CD3OD)

API-MS,m/e=325(M+1)

中间体D-6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咪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D-A,用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咪唑基)乙 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314.1(M+1)

中间体D-7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D-A,用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唑基)乙 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314.3(M+1)

中间体D-8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1-咪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D-A,用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1-咪唑基)乙 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314.1(M+1)

中间体D-9(PD7-H7C-045,-046)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1-吡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D-A,用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1-吡唑基)乙 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314.1(M+1)

中间体D-10

1-[D,L-(吡啶-2-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

                         方法D-B

向1-[Boc-D,L-(吡啶-2-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 (2.31g,5.4mmol)的二氯甲烷(45mL)溶液中,加入TFA(5mL)。6小 时后,真空除去溶剂。将残留物在乙酸乙酯和饱和NaHCO3水溶液 之间分配,分层。将水相先用50%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再用5%甲醇 /二氯甲烷提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用MgSO4干燥,过滤,浓缩得到1.66g (94%)标题化合物。

1H-NMR

IS-MS,m/e 326.1(M+1)

中间体D-11

1-[D,L-(2-甲氧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2-(1-吡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D-B,用1-[Boc-D,L-(2-甲氧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2-(1- 吡唑基)乙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355.1(M+1)

中间体D-12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噻唑-2-基)乙基]哌嗪三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D-A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用1-(Boc-D-苯基氨 基乙酸基)-4-[2-(噻唑-2-基)乙基]哌嗪制备(80%)。

1H NMR(CD3OD)

CI-MS,m/e=331(C17H22N4OS+1)

中间体D-13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苄氧基羰基氨基噻唑-4-基)乙基]哌嗪三 盐酸盐

                      方法D-C

将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苄氧基羰基氨基噻唑-4-基) 乙基]哌嗪(520mg,0.898mmol)溶解于乙酸乙酯(10mL)和苯甲醚(1mL) 中。将混合液冷却至0℃,HCl在乙酸乙酯中的饱和溶液。将混合液 温热至室温,搅拌4小时。真空除去溶剂,得到标题化合物(530mg, 定量),为白色固体。

1H NMR(CD3OD)

APCI-MS,m/e=480(C25H29N5O3S+1)

中间体D-14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氟吡啶-4-基)乙基]哌嗪三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D-A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用1-(Boc-D-苯基氨 基乙酸基)-4-[2-(3-氟吡啶-4-基)乙基]哌嗪制备(98%)。

1H NMR(CD3OD)

APCI-MS,m/e=353(C19H23FN4O+1)

中间体D-15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氰基吡啶-4-基)乙基]哌嗪三盐酸盐

                       方法D-D

将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氰基吡啶-4-基)乙基]哌嗪 (580mg,1.29mmol)和苯甲醚(5.0g,4.64mmol)溶解于甲醇(10mL)中, 冷却至-15℃。向该混合液中加入浓(6N)盐酸(1.2mL,11.6mmol),在- 10℃下,将混合液搅拌1小时。真空除去溶剂,将残留物与甲醇、 甲醇和甲苯以及甲醇和乙酸乙酯共蒸发,得到1-(D-苯基氨基乙酸基) -4-[2-(2-氰基吡啶-4-基)乙基]哌嗪三盐酸盐(600mg,100%),为灰白 色固体。

1H NMR(CD3OD)

CI-MS,m/e=350(M+1)

中间体D-16

1-[D,L-(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D-E,用1-[Boc-D,L-(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 哌啶-4-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M+1)

中间体D-17

1-[D,L-(喹啉-8-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方法D-E

向搅拌的1-[Boc-D,L-(喹啉-8-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 哌嗪(0.53g,1.13mmol)和苯甲醚(0.62mL,5.67mmol)的二氯甲烷(22mL) 中,加入TFA(2.2mL)。4小时后,真空除去溶剂,将残留物溶于甲 醇中,装载于SCX柱(用5%乙酸的甲醇溶液预处理,并用甲醇洗涤)。 将该柱用甲醇洗涤,然后用30%(2N氨/甲醇)的二氯甲烷溶液洗脱产 物。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真空浓缩得到约0.4(定量)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

中间体D-18

1-[D,L-(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D-E,用1-[Boc-D,L-(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 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385.1(M+1)

中间体D-19

1-[D-环戊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D-E,用1-[Boc-D-环戊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 4-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309.2(M+1)

中间体D-20

1-[D-环己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D-E,用1-[Boc-D-环己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 4-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323.3(M+1)

中间体D-21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苯乙基)哌嗪

                       方法D-F

将1-(Cbz-D-苯基氨基乙酸基)-4-(2-苯乙基)哌嗪(1.66g;3.63mmol) 溶解于带有10%Pd/C(394mg)的甲醇(46mL)中,向混合液中通入氢气 15小时。观察只进行了50%的转化;通过硅藻土滤除催化剂,再在 同样条件下,将该混合物反应17小时。通过硅藻土滤除催化剂,真 空除去溶剂,得到标题化合物(1.03g;88%)。

1H NMR(CDCl3)

APCI-MS,m/e=324(M+1)

中间体D-22

1-[D,L-(噻唑-2-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三盐酸盐

采用方法A-A,用1-[Boc-D,L-(噻唑-2-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 哌啶-4-基)哌嗪制备。在该方法中,用饱和HCl的1,4-二噁烷溶液代 替饱和HCl的甲醇溶液。浓缩反应混合物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粗品 残留物,不经纯化直接使用。

中间体D-23

1-[D,L-(苯并[b]噻吩-3-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三盐 酸盐

采用方法A-A,部分B,用1-[Boc-D,L-(苯并[b]噻吩-2-基)氨基乙 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在该方法中,用饱和HCl的1,4- 二噁烷溶液代替饱和HCl的甲醇溶液。

LCMS,m/z 373.5(M+1)

中间体D-24

1-[D,L-(萘-1-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三盐酸盐

采用方法A-A,部分B,用1-[Boc-D,L-(萘-1-基)氨基乙酸基]-4-(1- 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在该方法中,用饱和HCl的1,4-二噁烷溶 液代替饱和HCl的甲醇溶液。

1H NMR

IS-MS,m/e 367.0(M+1)

中间体D-25

1-D,L-(2-甲磺酰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D-D,用1-[Boc-D,L-(2-甲磺酰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 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395(M+1)

中间体D-26

1-[D,L-(噻唑-5-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4-基)乙基]哌嗪

室温下,向搅拌的粗品1-[D,L-(噻唑-5-基)氨基乙酸基]-4-[2-(吡 啶-4-基)乙基]哌嗪(约5.15mmol)和苯甲醚(11.2mL)的二氯甲烷(42mL) 溶液中,加入TFA(10.5mL),室温下,将混合液搅拌16小时,然后 真空浓缩。用SCX离子交换色谱分离产物。

NMR

中间体D-27

1-[D,L-(2-甲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4-基)乙基]哌嗪

采用与中间体D-26制备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用1-[Boc- D,L-(2-甲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4-基)乙基]哌嗪制备。

NMR

中间体D-28

1-[D,L-(2-氨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4-基)乙基]哌嗪

将搅拌的1-(Boc-D,L-2-苄氧基羰基-氨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基)- 4-[2-(吡啶-4-基)乙基]哌嗪(粗品,约4.2mmol)在HBr-乙酸(50%,35mL) 和乙酸(70mL)混合液中的溶液加热至60℃6小时,冷却,然后真空 浓缩。用SCX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标题产物。

NMR

                  中间体E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E-A),用指定的原料制备下 列化合物。

中间体E-1

1-Boc-4-(Cbz-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

                    方法E-A

将D-Cbz-苯基氨基乙酸(58.0g,203mmol)和1-Boc-哌嗪(41.7g, 224mmol)溶解于DMF(1L)中,用冰-甲醇浴冷却至约-15℃。向该混 合液中慢慢加入氰基膦酸二乙酯(37.0mL,244mmol)。向该溶液中滴 加三乙胺(59.4mL,426mmol)。在-15℃下,将混合液搅拌2小时, 然后逐渐温热至室温过夜。将混合液用乙酸乙酯和水稀释。分层, 将水层用乙酸乙酯提取。合并有机层,用10%柠檬酸(2×500mL)和盐 水洗涤,干燥(Na2SO4),过滤,真空浓缩。将粗产物通过硅胶层(1.2kg) 过滤,用1∶1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得到1-Boc-4-(Cbz-D-苯基 氨基乙酸基)哌嗪(69.9g,76%),为无色油状物。

1H-MR(CDCl3)

API-MS,m/e=454(M+1)

                  中间体F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F-A),用指定的原料制备下 列化合物。

中间体F-1

1-Boc-4-(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

                      方法F-A

将1-Boc-4-(Cbz-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69.5g,153mmol)溶解 于乙醇(500mL)中。用氮气将混合液脱气,加入10%Pd/C(6.8g)。向 该混合液中通入氢气1小时,然后保持在氢气气氛下16小时。通过 纤维素过滤除去Pd/C。将滤饼用乙醇和乙酸乙酯漂洗。真空浓缩滤 液,得到1-Boc-4-(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45.3g,93%),为浅黄色 固体。

1H-NMR(CDCl3)

API-MS,m/e=320(M+1)

                  中间体G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G-A),用指定的原料制备下 列化合物。

中间体G-1

1-Boc-4-(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

                        方法G-A

将1-Boc-4-(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42.0g,131.5mmol)溶解于1,4- 二噁烷(420mL)和水(210mL)中,冷却至10℃。加入碳酸钾(36.4g, 263mmol),接着加入对甲氧基苯甲酰氯(24.7g,144mmol)。室温下, 将混合液搅拌过夜。将混合液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分离水层,将 水层用乙酸乙酯提取。合并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干燥,过滤,浓 缩得到1-Boc-4-(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58.7g, 98%),为灰白色固体。

1H-NMR(CDCl3)

API-MS,m/e=454(M+1)

                 中间体H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H-A),用指定的原料制备下 列化合物。

中间体H-1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三氟乙酸盐

                      方法H-A

将1-Boc-4-(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20.0g, 44.1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50mL)和苯甲醚(20mL)中。向该剧烈搅拌 的混合液中加入三氟乙酸(50mL)。室温下,将混合液搅拌25分钟。 真空下除去溶剂,将残留物在乙醚中研磨,超声60分钟。过滤收集 固体,在真空枪中干燥过夜,得到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 乙酸基)哌嗪三氟乙酸盐(18.2g,88%),为浅黄色固体。

1H-NMR(CD3OD)

API-MS,m/e=354(M+1)

                  实施例的制备

除另有说明,根据指定的方法(方法I-A、方法I-B、方法I-C、 方法I-D、方法I-E、方法I-F或方法I-G),用指定的原料制备下列式 (I)实施例。

实施例1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苯乙基哌嗪

                     方法I-A

向搅拌的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0.05g, 0.14mmol)的甲醇(1mL)溶液中,加入苯乙醛(0.17mL,1.4mmol),接 着加入乙酸(0.05mL,0.87mmol),然后加入氰基硼氢化钠(0.014g, 0.21mmol)。2小时后,将该溶液装载于SCX柱上,该柱用5%乙酸/ 甲醇预处理过。将该柱用甲醇洗涤,再用10/1二氯甲烷∶(2N NH3的 甲醇液)洗脱产物。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浓缩得到63mg稠厚油状 物(经HPLC分析纯度为90%)。将该粗产物溶于最少体积的二氯甲烷 中,经硅胶层析,先用二氯甲烷,再用乙酸乙酯,接着用2%-10%(2N NH3的甲醇液)的二氯甲烷液梯度洗脱。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浓缩 得到0.022g(34%)标题化合物。

1H-NMR

IS-MS,m/e 458.0(M+1)

HPLC分析(方法A):100%tr=27.44min。

实施例2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二 盐酸盐

                         方法I-B

将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三盐酸盐 (1.0g,2.31mmol)和碳酸钾(2.0g,144.4mmol)溶解于1,4-二噁烷(5mL) 和水(1mL)中。向该溶液中加入对甲氧基苯甲酰氯(650μL,4.62 mmol)。室温下,将混合液搅拌3小时。将混合液用水稀释,再将该 混合液用乙酸乙酯提取。合并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干燥(Na2SO4), 过滤,浓缩。将残留物溶解于甲醇中,然后装载于SCX柱(10g,该 柱用5%乙酸/甲醇预处理,并用甲醇洗涤)。将该副产物用甲醇(约20mL) 洗脱,将所要求的产物用饱和氨的甲醇液洗脱。产物再经柱层析 (SiO2,CH2Cl2∶CMA 20∶1-9∶1梯度)纯化。将产物溶于甲醇向其中加入 HCl的乙醚溶液,得到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 [2-(4-吡啶基)乙基]哌嗪盐酸盐(370mg,37%),为灰白色固体。

1H-NMR(CDCl3)

CI-MS,m/e 459(M+1)

C27H30N4O3·2.2HCl·1.1H2O·0.4NH4Cl:

分析计算值:C,55.91;H,6.26;N,10.63;

    实测值:C,56.04;H,6.55;N,10.46。

HPLC分析(方法B):99.7%,tR=10.98min。

实施例3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

                      方法I-C

室温下,将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 (1.0g,2.31mmol)、6-羧基吲哚(371mg,2.31mmol)、HOBt(312mg, 2.31mmol)、Et3N(1.3mL,9.24mmol)和DCC(620mg,3.00mmol)在DMF 中搅拌过夜。过滤除去沉淀,真空浓缩沉淀得到稠厚糊状物。将该 残留物溶解于甲醇中,经离子交换层析(SCX树脂,先用甲醇再用饱 和NH3甲醇液洗脱),得到棕色固体的粗产物。该粗产物经层析(SiO2, 20∶1 CH2Cl2∶CMA-6∶1 CH2Cl2∶CMA)纯化,得到1-(吲哚-6-羰基-D-苯 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350mg,32%),为灰白色固 体。

熔点=75-80℃

IR(薄膜法)

1H NMR(CDCl3)

C28H29N4O3:

分析计算值:C,50.12;H,5.06;N,7.54;

    实测值:C,49.81;H,5.33;N,7.39。

HPLC分析(方法B):>99%,tr=12.4min。

实施例3a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二盐酸 盐

采用方法I-D(但用二氯甲烷作为初溶剂),用1-(吲哚-6-羰基-D- 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468.2(M+1)

C28H29N5O2·1.9HCl·2.0H2O:

分析计算值:C,58.70;H,6.14;N,12.22;Cl:11.76;

    实测值:C,58.86;H,5.62;N,12.07;Cl:11.78。

HPLC分析(方法A):100%tr=19.24min。

实施例4

1-(3-氯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C,用3-氯吲哚-6-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 [2-(4-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熔点=100-105℃

1H-NMR(CDCl3)

API-MS,m/e=502(M+1)

C28H28ClN5O2·1.2H2O:

分析计算值:C,64.23;H,5.85;N,13.37;

    实测值:C,64.38;H,5.74;N,13.22。

HPLC分析(方法B):97.2% tr=13.8min。

实施例4a

1-(3-氯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二 盐酸盐

采用方法I-D(但用二氯甲烷作为初溶剂),用1-(3-氯吲哚-6-羰基 -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502.1(M+1)

C28H28ClN5O2·2.0HCl·1.8H2O:

分析计算值:C,55.37;H,5.58;N,11.53;Cl:17.51;

    实测值:C,55.03;H,5.34;N,11.30;Cl:17.26。

HPLC分析(方法A):100%tr=24.55min。

实施例5

1-(5-氯吲哚-2-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C,用5-氯吲哚-2-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 [2-(4-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熔点=106-110℃

IR(薄膜法)

1H-NMR(CDCl3)

API-MS,m/e=502(M+1)

HPLC分析(方法B):88.7%tr=14.9min。

实施例6

1-(吲哚-2-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C,用吲哚-2-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 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熔点=95-100℃

1H-NMR(CDCl3)

IR(薄膜法)

API-MS,m/e 468(M+1)

C28H29N5O2·1.7H2O:

分析计算值:C,67.51;H,6.55;N,14.06;

    实测值:C,67.00;H,6.10;N,14.02。

HPLC分析(方法B):96.5%tr=13.5min。

实施例7

1-(3-甲基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C,用3-甲基吲哚-6-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 [2-(4-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熔点=62-65℃

1H-NMR(CDCl3)

IR(薄膜法)

API-MS,m/e 482(M+1)

C29H31N5O2·1.6H2O:

分析计算值:C,68.24;H,6.75;N,13.72;

    实测值:C,68.25;H,6.66;N,13.78。

HPLC分析(方法B):93.6%tr=13.3min。

实施例8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吡啶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B,用4-甲氧基苯甲酰氯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 [2-(2-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熔点=168-180℃

[α]25D-87.7°(c 1.00,甲醇)

1H-NMR(CD3OD)

CI-MS,m/e=459(M+1)

C27H30N4O2·2.0HCl·0.9H2O:

分析计算值:C,59.21;H,6.22;N,10.23;Cl,12.95;

    实测值:C,58.88;H,6.25;N,10.19;Cl,13.26。

HPLC分析(方法B):97.5%tr=12.2min。

实施例9

1-(3-氯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吡啶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C,用3-氯吲哚-6-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 [2-(2-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熔点=93-96℃

[α]25D-72.4°(c 0.61,氯仿)

1H-NMR(CDCl3)

CI-MS,m/e=502(M+1)

C28H28N5O2·0.4H2O:

分析计算值:C,66.04;H,5.07;N,13.75;Cl,6.96;

    实测值:C,65.94;H,5.61;N,13.74;Cl,6.91。

HPLC分析(方法B):98.3%tr=14.1min。

实施例10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吡啶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C,用吲哚-6-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 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熔点=73-78℃

[α]25D-90.9°(c 0.25,氯仿)

1H-NMR(CDCl3)

CI-MS,m/e=468(M+1)

C28H28N5O2·0.6H2O:

分析计算值:C,70.30;H,6.36;N,14.64;

    实测值:C,70.39;H,6.30;N,14.62。

HPLC分析(方法B):98.3%tr=14.1min。

实施例11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吡啶-2-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 基]哌嗪三盐酸盐

采用方法I-C,用4-甲氧基苯甲酸和1-[D,L-(吡啶-2-基)氨基乙酸 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460.3(M+1)

C26H29N5O3·3.5HCl·4H2O:

分析计算值:C,47.37;H,6.19;N,10.62;

    实测值:C,47.17;H,5.75;N,10.56。

HPLC分析(方法A):100%tr=10.48min。

实施例12

1-[3-氯吲哚-6-羰基-D,L-(吡啶-2-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 哌嗪三盐酸盐

采用方法I-C,用3-氯吲哚-6-甲酸和1-[D,L-(吡啶-2-基)氨基乙 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503.5(M+1)

C27H27N6O2Cl·3HCl·5H2O:

分析计算值:C,46.16;H,5.74;N,11.96;Cl,20.19;

    实测值:C,46.10;H,5.59;N,11.68;Cl,20.29。

HPLC分析(方法A):99%tr=18.64min。

实施例13

1-[3-甲基吲哚-6-羰基-D,L-(吡啶-2-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 基]哌嗪

采用方法I-C,用3-甲基吲哚-6-甲酸和1-[D,L-(吡啶-2-基)氨基 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483.5(M+1)

HPLC分析(方法A):99%tr=16.14min。

实施例14

1-[吲哚-6-羰基-D,L-(吡啶-2-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 嗪

采用方法I-C,用吲哚-6-甲酸和1-[D,L-(吡啶-2-基)氨基乙酸基]- 4-[2-(4-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469.3(M+1)

HPLC分析(方法A):100%tr=12.87min。

实施例15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吡啶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C,用吲哚-6-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 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熔点=82-87℃

[α]25D-116.0°(c 0.25,甲醇)

IR(薄膜法)

1H-NMR(CDCl3)

API-MS,m/e=468(M+1)

C28H29N5O2·1.25H2O:

分析计算值:C,68.62;H,6.48;N,14.29;

    实测值:C,68.49;H,6.39;N,14.13。

HPLC分析(方法B):>99%tr=12.3min。

实施例16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吡嗪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C,用吲哚-6-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 吡嗪基)乙基]哌嗪制备。

熔点=53-58℃

[α]25D-91.4°(c 0.23,氯仿)

1H-NMR(CDCl3)

IR(薄膜法)

API-MS,m/e=469(M+1)

C27H28N6O2·1.6H2O:

分析计算值:C,65.20;H,6.32;N,16.90;

    实测值:C,65.49;H,6.02;N,16.54。

HPLC分析(方法B):98.5%tr=13.6min。

实施例17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1-咪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C,用吲哚-6-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1- 咪唑基)乙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457.3(M+1)

C26H28N6O2·1.1H2O:

分析计算值:C,65.55;H,6.39;N,17.64;

    实测值:C,66.01;H,6.23;N,17.14。

HPLC分析(方法A):99%tr=19.66min。

实施例18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1-吡唑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C,用吲哚-6-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1- 吡唑基)乙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457.2(M+1)

C26H28N6O2·1.3H2O:

分析计算值:C,65.06;H,6.43;N,17.51;

    实测值:C,65.39;H,6.53;N,16.98。

HPLC分析(方法A):>97%tr=22.98min。

实施例19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咪唑基)乙基]哌嗪二盐酸 盐

采用方法I-C,用吲哚-6-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 咪唑基)乙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457.3(M+1)

C26H28N6O2·2.1HCl·4.0H2O:

分析计算值:C,51.60;H,6.35;N,13.89;Cl:12.30;

    实测值:C,51.82;H,6.04;N,13.56;Cl:12.12。

HPLC分析(方法A):94%tr=17.78min。

实施例20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唑基)乙基]哌嗪盐酸盐

采用方法I-C,用吲哚-6-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4- 吡唑基)乙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457.3(M+1)

C26H28N6O2·1.3HCl·1.75H2O:

分析计算值:C,58.32;H,6.17;N,15.70;Cl:8.61;

    实测值:C,58.31;H,5.72;N,15.48;Cl:8.37。

HPLC分析(方法A):>98%tr=19.95min。

实施例21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哒嗪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C,用吲哚-6-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 哒嗪基)乙基]哌嗪制备。

熔点=219-222℃伴随分解

1H-NMR(CDCl3)

[α]25D-53.9°(c 0.25,二甲亚砜)

API-MS,m/e 469(M+1)

HPLC分析(方法B):>99%tr=12.8min。

实施例22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2-甲氧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 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C,用4-甲氧基苯甲酸和1-[D,L-(2-甲氧基苯基)氨基 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489.1(M+1)

C28H32N4O4·0.5H2O:

分析计算值:C,67.59;H,6.68;N,11.26;

    实测值:C,67.57;H,6.49;N,11.11。

HPLC分析(方法A):97.2%tr=16.02min。

实施例23

1-[吲哚-6-羰基-D,L-(2-甲氧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 哌嗪二盐酸盐

顺次采用方法I-C以及方法I-D,用吲哚-6-甲酸和1-[D,L-(2-甲 氧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2-(4-吡啶基)乙基]哌嗪制备。

1H-NMR

IS-MS,m/e 498.0(M+1)

C29H31N5O3·2.1HCl·2.5H2O:

分析计算值:C,56.25;H,6.20;N,11.31;Cl:12.02;

    实测值:C,56.56;H,5.83;N,11.21;Cl:12.13。

HPLC分析(方法A):100%tr=17.24min。

                实施例24-25方法

实施例24和25化合物可通过采用EDCI/HOAt使Boc-D-4-甲酰 胺基苯基氨基乙酸与适当的胺偶合(类似于方法C-C)、用TFA/DCM 脱保护(类似于方法D-B),然后用EDCI/HOAt与3-氨基-4-氯苯甲酸 偶合(类似于方法I-C)制备。

实施例24

1-[3-氨基-4-氯苯甲酰基-D-(4-甲酰胺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2-苯基乙 基)哌嗪

HPLC(方法C):rt 11.1min。

LCMS M+1 521

NMR

实施例25

1-[3-氨基-4-氯苯甲酰基-D-甲酰胺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苄基哌嗪

HPLC(方法C)rt 11.4min

LCMS M+1 512

NMR

实施例26

1-[吲哚-6-羰基-D-(4-羧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HOAt和EDCI通过叔丁氧基羰基-D-4-羧甲基苯基氨基乙 酸基与1-(1-甲基哌啶-4-基)哌嗪偶合(与方法C-C类似),接着通过TFA 脱保护(与方法D-B类似),用HOAt和EDCI通过与吲哚-6-甲酸偶合 (与方法I-C类似),然后用氢氧化锂水解该甲酯制备。

HPLC(方法C)rt 6.05min

LCMS M+1 504

NMR

实施例27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4-哌啶基甲基)哌嗪三氟 乙酸盐

                        原料的制备

1-叔丁氧基羰基-异哌啶甲酸

将异哌啶甲酸(15.0g,116mmol)溶解于THF(300mL)、水(150mL) 和6N NaOH(40mL)中。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26.6g,122mmol),将 混合液搅拌过夜。将该混合液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分层。将水层 用乙酸乙酯提取,弃去有机层。将水层用KHSO4(2N,pH-4)稀释, 用乙酸乙酯提取。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干燥(Na2SO4),过滤,浓缩 得到1-叔丁氧基羰基-异哌啶甲酸(23.9g,90%),为白色固体。

1H NMR(CDCl3)

API-MS,m/e=230(M+1)

1-叔丁氧基羰基-哌啶-4-甲醇

将1-叔丁氧基羰基-异哌啶甲酸(10.0g,214mmol)溶解于 THF(400mL)中,冷却至0℃。慢慢加入BH3·THF(180mL,1N THF 溶液,180mmol)。在0℃下,将混合液搅拌1小时,温热至室温下12 小时。将该混合液小心用水猝灭,用乙酸乙酯稀释。水层用乙酸乙 酯萃取。合并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干燥(Na2SO4),过滤,浓缩得到 1-叔丁氧基羰基-哌啶-4-甲醇(7.98g,85%),为白色固体。

1H NMR(CDCl3)

API-MS,m/e=220(M+1)

1-叔丁氧基羰基-哌啶-4-甲醛

将二甲亚砜(3.5mL,48.7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100mL)中,冷却 至-78℃。加入草酰氯(3.65mL,41.8mmol)。将混合液搅拌30分钟。 向该溶液中加入1-叔丁氧基羰基-哌啶-4-甲醇(7.5g,34.8mmol)的二 氯甲烷(15mL)溶液,将混合液搅拌1小时。慢慢加入三乙胺(9.7mL, 69.6mmol),在-78℃下,将混合液搅拌30分钟,用1小时温热至室 温。将该混合液用水稀释,分层。将水层用二氯甲烷提取,合并有 机层,干燥(Na2SO4),过滤,浓缩得到1-叔丁氧基羰基-哌啶-4-甲醛 (6.75g,91%),为黄色油状物。

1H MR(CDCl3)

API-MS,m/e=214(M+1)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叔丁氧基羰基-哌啶-4- 基甲基)哌嗪

采用方法I-A(但用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的1,2-二氯乙烷),用1-(4- 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三氟乙酸盐和1-叔丁氧基羰 基-哌啶-4-甲醛制备(85%)。

1H NMR(CDCl3)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4-哌啶甲基)哌嗪三氟乙 酸盐

采用方法H-A,用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 叔丁氧基羰基-哌啶-4-基甲基)哌嗪制备(90%)。

熔点=70-72℃伴随分解

IR(KBr)

1H NMR(CD3OD)

API-MS,m/e=451(M+1)

C26H34N4O3·2.5TFA·0.4H2O:

分析计算值:C,50.12;H,5.06;N,7.54;

    实测值:C,49.81;H,5.33;N,7.39。

HPLC分析(方法B):97.1%RT=14.3min。

              实施例28-29方法

除另有说明,采用方法I-A,用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 基乙酸基)-4-(4-哌啶甲基)哌嗪三氟乙酸盐和指定的醛或酮制备标题 化合物。

实施例28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甲基)哌 嗪

用低聚甲醛制备(56%)。

IR(KBr)

1H NMR(CD3OD)

CI-MS,m/e=465(M+1)

实施例29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异丙基哌啶-4-基甲基) 哌嗪三盐酸盐

先采用方法I-A,用丙酮,再用方法I-D(但用甲醇代替乙醚/二 氯甲烷)制备(72%)。

熔点=172-180℃伴随分解

IR(KBr)

1H NMR(CD3OD)

CI-MS,m/e=493(M+1)

C29H40N4O3·3HCl:

分析计算值:C,55.85;H,7.34;N,8.98;

    实测值:C,55.63;H,7.32;N,8.66。

HPLC分析(方法B):98.2%RT=14.4min。

实施例30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环戊基乙基)哌嗪 原料的制备:环戊基乙醛

采用Dess-Martin氧化反应(Dess,D.B.;Martin,J.C.;J.Am.Chem. Soc.,1991,113,7277),用2-环戊基乙醇制备。由于产物的挥发性, 与痕量乙醚和二氯甲烷一起使用该醛。

1H NMR(CDCl3)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环戊基乙基)哌嗪

采用方法I-A,用环戊基乙醛制备(58%)。

1H NMR(CDCl3)

                      实施例30A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环戊基乙基)哌嗪盐酸 盐水合物

方法I-D

向搅拌的1-(4-甲氧基苯甲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环戊基乙 基)哌嗪(260mg,0.58mmol)的乙醚(10mL)和二氯甲烷(1mL)溶液中, 加入2N氯化氢乙醚溶液(约2mL),过滤得到的沉淀,得到1-(4-甲氧 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环戊基乙基)哌嗪盐酸盐,为浅 黄色固体。

1H NMR(CD3OD)

IS-MS,m/e=450(M+1)

C27H35N3O3·HCl·0.5H2O:

分析计算值:C,65.51;H,7.53;N,8.49;

    实测值:C,65.67;H,7.58;N,8.13。

HPLC分析(方法D):>99%,RT=15.84min。

熔点=190-192℃。

实施例31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3-吡咯烷基)哌嗪三氟乙 酸盐

原料的制备

(R)-(+)-1-叔丁氧基羰基-3-吡咯烷醇

向搅拌的(R)-(+)-3-吡咯烷醇(2g,22.96mmol)的THF(60mL)和水 (30mL)的溶液中,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5.27g,24.15mmol)和3N NaOH(16mL),将得到的溶液搅拌6小时。加入另一部分二碳酸二叔 丁酯(0.74g,0.34mmol),将该溶液搅拌过夜。将该反应液用水(40mL ) 稀释,用乙酸乙酯(2×150mL)提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用2N KHSO4(200mL)、饱和碳酸氢钠(2×150mL)、盐水(150mL)洗涤,经硫酸镁 干燥。真空除去溶剂,得到(R)-(+)-1-叔丁氧基羰基-3-吡咯烷醇(4.21g, 98%),为黄色油状物。

1H NMR(CDCl3)

1-叔丁氧基羰基-3-吡咯烷酮

采用Dess-Martin氧化反应(Dess,D.B.;Martin,J.C.;J.Am.Chem. Soc.,1991,113,7277),用(R)-(+)-1-叔丁氧基羰基-3-吡咯烷醇制备 (85%)。

1H NMR(CDCl3)

1-(4-甲氧基苯甲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叔丁氧基羰基-3-吡咯烷 基)哌嗪

采用方法I-A,用1-(4-甲氧基苯甲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三 氟乙酸盐和1-叔丁氧基羰基-3-吡咯烷酮制备(69%)。

1H NMR(CDCl3)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3-吡咯烷基)哌嗪三氟乙 酸盐

采用方法H-A,用1-(4-甲氧基苯甲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 叔丁氧基羰基-3-吡咯烷基)哌嗪制备。

1H NMR(CD3OD)

                   实施例32-33方法

采用方法I-A(但用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的1,2-二氯乙烷),用1-(4- 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3-吡咯烷基)哌嗪三氟乙酸盐 和指定的醛或酮制备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32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吡咯烷-3-基)哌嗪 用低聚甲醛制备(20%)。

1H NMR(CDCl3)

实施例33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异丙基吡咯烷-3-基)哌 嗪

用丙酮制备(59%)。

1H NMR(CDCl3)

                 实施例34-46方法

除另有说明,采用方法I-A,用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 基乙酸基)哌嗪和指定的醛或酮制备实施例34-46产物。

实施例34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基甲基)哌嗪 用2-吡啶甲醛制备(48%)。

1H NMR

IS-MS,m/e 444.9(M+1)

RPHPLC分析,方法A,RT=21.70min(100%)。

实施例35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3-吡啶基甲基)哌嗪 用3-吡啶甲醛制备(42%)。

1H NMR

IS-MS,m/e 444.9(M+1)

RPHPLC分析,方法A,RT=17.84min(99%)。

实施例36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4-吡啶基甲基)哌嗪 用4-吡啶甲醛制备(45%)。

1H NMR

IS-MS,m/e 444.9(M+1)

RPHPLC分析,方法A,RT=18.36min(99%)。

实施例37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3-戊基)哌嗪 用3-戊酮制备(88%)。

1H NMR

IS-MS,m/e 424.0(M+1)

RPHPLC分析,方法A,RT=23.62min(100%)。

实施例38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环戊基哌嗪 用环戊酮制备(95%)。

1H NMR

IS-MS,m/e 422.0(M+1)

RPHPLC分析,方法A,RT=20.76min(100%)。

实施例39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4-甲基环己基)哌嗪 用4-甲基环己酮制备(46%)。

1H NMR

IS-MS,m/e 450.0(M+1)

RPHPLC分析,方法A,RT=27.07min(异构体1),27.74min(异构 体2)。

实施例40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四氢噻喃-4-基)哌嗪 用四氢-4H-噻喃-4-酮制备(86%)。

1H NMR

IS-MS,m/e 453.9(M+1)

RPHPLC分析,方法A,RT=22.96min(100%)。

实施例41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3-二氢化茚基))哌嗪 用2,3-二氢-2-茚酮制备(92%)。

1H NMR

IS-MS,m/e 469.9(M+1)

RPHPLC分析,方法A,RT=26.32min(100%)。

实施例42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苄基哌嗪 用苯甲醛制备(87%)。

1H NMR

IS-MS,m/e 444.0(M+1)

RPHPLC分析,方法A,RT=25.78min(96%)。

实施例43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环己基甲基)哌嗪 用环己烷甲醛制备(86%)。

1H NMR

IS-MS,m/e 450.2(M+1)

RPHPLC分析,方法A,RT=28.07min(94%)。

实施例44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4-庚基)哌嗪 用4-庚酮制备(89%)。

1H NMR

IS-MS,m/e 452.0(M+1)

RPHPLC分析,方法A,RT=29.62min(94%)。

实施例45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4-吡喃基)哌嗪 用吡喃-4-酮制备(95%)。

1H NMR

IS-MS,m/e 437.9(M+1)

RPHPLC分析,方法A,RT=18.46min(97.5%)。

实施例46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环己基哌嗪 用环己酮制备(定量)。

1H NMR

IS-MS,m/e 436.0(M+1)

RPHPLC分析,方法A,RT=23.43 min(100%)。

实施例47-50

原料的制备

1-(Cbz-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

采用H-A方法,用1-(Cbz-D-苯基氨基乙酸基)-4-Boc-哌嗪制备。 将粗产物溶于乙酸乙酯中,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盐水顺次洗涤, 然后用MgSO4干燥,过滤,真空浓缩(85%)。

1H NMR

IS-MS,m/e 354.2(M+1)

C20H23N3O3·0.2H2O:

分析计算值:C,67.28;H,6.61;N,11.77;

    实测值:C,67.10;H,6.46;N,11.63。

1-(Cbz-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I-A方法(但用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的1,2-二氯乙烷溶液), 用(Cbz-D-苯基氨基乙酸基)哌嗪和1-甲基哌啶-4-酮制备(49%)。

1H NMR

IS-MS,m/e 451.3(M+1)

C26H34N4O3:

分析计算值:C,69.31;H,7.61;N,12.43;

    实测值:C,69.36;H,7.71;N,13.14。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二盐酸盐

在N2下,向搅拌的5%Pd/C(0.6g)的乙醇(25mL)混悬液中,加入 1-(Cbz-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2.6g,5.77mmol) 和乙酸(1.6mL)的乙醇(50mL)溶液。将烧瓶置于真空环境下,用氢气(气 球)取代空气。4小时后,加入硅藻土,将混合液通过硅藻土层过滤, 真空浓缩。将残留物溶于乙酸乙酯中,向该搅拌的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沉淀出二盐酸盐。将混合物过滤,真空干燥固体得到2.6g(定 量)标题化合物。

1H NMR

IS-MS,m/e 317.3(M+1)

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在N2下,将Boc-D-Phg-OH(40.0g,159.2mmol)和1-(1-甲基哌啶- 4-基)哌嗪(32.1g,175.1mmol)在无水二氯甲烷(1.5L)中搅浆。然后在 冰/甲醇浴中,将混合液冷却至-15℃。慢慢加入三乙胺(26.6mL, 191.0mmol),期间保持温度在-15℃,然后慢慢加入氰基膦酸二乙酯 (29.0mL,191.0mmol),期间再保持温度在-15℃。将混合液温热至室 温过夜。然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500mL)猝灭反应物,分层。 然后将水层用二氯甲烷(3×1L)提取。合并有机层,经Na2SO4干燥, 过滤,真空浓缩得到粗品油状物。用(Biotage)快速层析纯化,用 7.5%(2M NH3甲醇溶液)的THF溶液洗脱得到53.6g(81%)的标题化合 物。

1H NMR(DMSO-d6)δ7.33(m,5H),7.12(d,J=8.1Hz,1H),5.53(d, J=8.1Hz,1H),3.31(m,5H),2.72(d,J=11.3Hz,2H),2.3(m,3H),2.09 (s,3H),2.03-1.86(m,2H),1.76(dt,J=9.7、1.8Hz,2H),1.56(m,2H), 1.36(s,9H)。

IS-MS,m/e 416.27(M+1)

手性HPLC表明无外消旋化发生。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三盐酸盐

将1-Boc-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49.6g, 119.1mmol)溶解于无水MeOH(1L)中,向该溶液中通入HCl(气体)2 小时15分钟,注意到形成白色沉淀。真空除去溶剂得到48.3g(95%) 的标题化合物,为灰白色泡沫状物。

1H NMR(DMSO-d6)δ12.08(bs,1H),11.03(bs,1H),8.92(bs,2H), 8.79(bs,1H),7.54(m,2H),7.47(m,3H),5.66(s,1H),4.49(m,1H), 4.26(bd,1H),3.91(bs,2H),3.5-2.8(m,9H),2.69(s,3H),2.4-1.8(m, 4H)。

IS-MS,m/e 316.24(M+1)

通用方法:除另有说明外,采用方法I-C(用EDCI代替DCC),用1-(D- 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二盐酸盐和指定的酸,分 别制备实施例47-50的产物。

实施例47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用4-甲氧基苯甲酸制备(19%)。

1H NMR

IS-MS,m/e 451.0(M+1)

RPHPLC分析,方法A,RT=16.76min(100%)。

实施例47a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二 盐酸盐

采用方法I-D(但用二氯甲烷作为最初的溶剂),用1-(4-甲氧基苯 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

1H NMR

C28H28ClN5O2·2.0HCl·0.5H2O:

分析计算值:C,58.64;H,7.00;N,10.22;

    实测值:C,58.92;H,6.79;N,10.19。

HPLC分析(方法A):100%tr=17.14min。

实施例47(另种合成法)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将1-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三盐酸盐(5.0g, 11.7mmol)在无水二氯甲烷(100mL)中搅浆。向该浆状液中加入三乙 胺(6.9mL,49.3mmol),约15分钟后,固体溶于溶液中。加入对甲氧 基苯甲酰氯(2.1mL,14.1mmol),将反应物搅拌1小时。将反应物用 加入的水(100mL)猝灭,分层。将水层用二氯甲烷(3×100mL)提取。 合并水层,经Na2SO4干燥,过滤,浓缩得到粗品产物。该粗品用(Biotage) 快速层析进行纯化两次,用5%(NH3的MeOH液)的二氯甲烷洗脱, 得到1.4g(26%)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DMSO-d6)δ8.65(d,J=7.7Hz,1H),7.88(d,J=8.8Hz,2H), 7.35(m,5H),6.97(d,J=8.8Hz,1H),6.40(d,J=7.7Hz,1H),3.80(s,3H), 3.48(m,3H),2.72(d,J=11.3Hz,2H),2.39(m,3H),2.09(s,3H),2.02 (m,2H),1.77(dt,J=1.8,10.2Hz,2H),1.59(d,J=11.0Hz,2H),1.30(m, 2H)。

IS-MS,m/e 450.26(M+1)

[α]20D=-87.62(c=0.02,MeOH)

C26H34N4O3·H2O:

分析计算值:C,66.64;H,7.74;N,11.96;

    实测值:C,66.79;H,7.41;N,11.94。

实施例48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用吲哚-6-甲酸制备(65%)。

1H NMR

IS-MS,m/e 460.2(M+1)

RPHPLC分析,方法A,RT=16.68min(100%)。

实施例48a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二盐酸盐

采用方法I-D(但用二氯甲烷作为最初的溶剂),用1-(吲哚-6-羰 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

实施例48(另种合成法)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在N2下,将吲哚-6-甲酸(16.0g,99.3mmol)和1-D-苯基氨基乙酸 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三盐酸盐(42.3g,99.3mmol)在无水二氯甲 烷(1L)中搅浆。然后在冰/MeOH浴中,将该混合液冷却至-15℃。慢 慢加入三乙胺(58.1mL,416.9mmol),期间保持温度在-15℃,然后慢 慢加入氰基膦酸二乙酯(18.1mL,119.1mmol),期间保持温度在-15 ℃。将反应混合液温热至室温过夜。然后加入饱和NaHCO3(500mL) 猝灭反应物,分层。将水层用二氯甲烷(3×500mL)提取。合并有机 层,经Na2SO4干燥,过滤,浓缩得到粗品油状物。用(Biotage)快速 层析进行纯化,用8.3%(2M NH3的MeOH液)的CHCl3洗脱。合并含 有产物的部分,真空浓缩得到45.1g(99%)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DMSO-d6)δ11.35(s,1H),8.65(d,J=7.7Hz,1H),7.98(s, 1H),7.60-7.45(m,5H),7.40-7.25(m,3H),6.48(t,J=2.0Hz,1H),6.09 (d,J=7.7Hz,1H),3.5(m,3H),2.72(d,J=11.3Hz,2H),2.40(m,2H), 2.09(s,3H),2.05(m,2H),1.77(dt,J=1.1,10.2Hz,2H),1.59(d,J=11.3Hz, 2H),1.31(m,2H)。

13C NMR(DMSO-d6)δ168.0,166.4,138.0,135.1,129.9,128.4,128.2, 128.0,127.6,126.6,119.4,118.1,111.5,101.2,79.1,60.6,54.7, 53.7,48.5,48.3,45.8,45.4,42.2,27.7,27.6。

IS-MS,m/e 459.26(M+1)

[α]D20=-73.08(c=0.02,MeOH)

从氯仿-乙酸乙酯溶剂系统中分离出晶体的该游离碱部分,通过 显微镜检查法发现该物质为双折射物。通过DSC和TGA分析,发 现该物质是每mol游离碱含0.5mol氯仿的溶剂化物。该氯仿溶剂化 物在约148-158℃内有一宽的吸热峰,随后有一较陡峭的吸热峰(峰在 194.4℃),该点为此脱溶剂化游离碱的熔点。

实施例48a(另种合成法)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盐酸盐

向0℃下的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 基)哌嗪(14.5g,31.6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300mL)和无水MeOH(150mL)溶液中,加入HCl的Et2O溶液(32.2mL,32.2mmol)。大约 5分钟后,真空除去溶剂得到15.1g(96%)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DMSO-d6)δ11.40(s,1H),10.3(bs,1H),8.68(m,1H),7.99(s, 1H),7.6-7.4(m,5H),7.4-7.3(m,3H),6.48(s,1H),6.11(d,J=7.3Hz, 1H),4.08(bs,1H),3.6-1.5(bm,15H),2.66(s,3H)。

IS-MS,m/e 459.26(M+1)

[α]D20=-83.67(c=0.01,MeOH)

C27H33N5O2·1.1HCl·1.7H2O:

分析计算值:C,61.03;H,7.30;N,13.18;Cl,7.34;

    实测值:C,60.95;H,6.91;N,13.03;Cl,7.00。

发现根据实施例48a和实施例48a(另种合成法)方法制备的产物 都是一盐酸盐,并且是无定型物。显微镜检查法分析表明为玻璃样 非双折射颗粒;DSC分析不能测出熔点,与无定型物相吻合。采用 微量天平流动控制系统,通过蒸汽压等温测定法,将该原物质循环, 其中该物质潮解,然后脱水。脱水后,通过显微镜检查法发现形成 双折射的晶体;测得该新结晶、吸水性物质的熔点为174℃。

实施例48b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二富酸 盐

该二富马酸盐一般可通过将该游离碱溶解于甲醇或95%乙醇中, 然后温热至50℃下(如460mg在15mL中的浓度)制备。然后加入2 摩尔当量的富马酸(如232.2mg)(如以0.25M甲醇的溶液或者3mL 95%乙醇的混悬液)。冷却,结晶后,分离,干燥,得到细针状晶体 产物,通过DSC测得一狭窄的熔点213℃。

实施例49

1-(3-甲基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用3-甲基吲哚-6-甲酸制备(50%)。

1H NMR

IS-MS,m/e 474.3(M+1)

RPHPLC分析,方法A,RT=22.20min(98%)。

实施例50

1-(3-氯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用3-氯吲哚-6-甲酸制备(76%)。

1H NMR

IS-MS,m/e 493.9(M+1)

RPHPLC分析,方法A,RT=22.66min(100%)。

实施例51

1-(3-氯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4-哌啶甲基)哌嗪二盐酸盐 原料的制备

1-(1-叔丁氧基羰基-哌啶-4-基甲基)哌嗪

向搅拌的1-叔丁氧基羰基-哌啶-4-甲醛(2.4g,11.3mmol)的 THF(60mL)和乙腈(15mL)溶液中,加入哌嗪(4.85g,56.3mmol)。搅 拌5小时后,加入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2.87g,13.5mmol),将反应 物搅拌过夜。次日早晨,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将残留物溶于乙酸乙 酯中,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2次,接着用水洗涤,然后经MgSO4干燥,过滤,真空浓缩。然后将残留物经硅胶层析,用2%-15%(2N NH3/MeOH)的二氯甲烷溶液梯度洗脱。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真空 浓缩得到4.03g(48%)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

IS-MS,m/e 284.3(M+1)

1-(Cbz-D-苯基氨基乙酸基)-4-(1-叔丁氧基羰基-哌啶-4-基甲基)哌嗪

采用方法C-A,用Cbz-D-苯基氨基乙酸和1-(1-叔丁氧基羰基-哌 啶-4-基甲基)哌嗪制备。经硅胶层析纯化,用1%-3%(2N NH3/MeOH) 的二氯甲烷溶液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

1H NMR

IS-MS,m/e 551.3(M+1)

1-(D-苯基氨基甲酰基)-4-(1-叔丁氧基羰基-哌啶-4-基甲基)哌嗪

采用方法F-A,用1-(Cbz-D-苯基氨基乙酸基)-4-(1-叔丁氧基羰 基-哌啶-4-基甲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417.8(M+1)

1-(3-氯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4-哌啶基甲基)哌嗪二盐酸 盐

采用方法I-C、D-B和I-D(用二氯甲烷代替作为初始溶剂的乙醚/ 二氯甲烷),用3-氯吲哚-6-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1-叔丁氧 基羰基-哌啶-4-基甲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494.2(M+1)

C27H32N5O2Cl·2.2HCl·3.0H2O:

分析计算值:C,51.61;H,6.45;N,11.15;Cl,18.06;

    实测值:C,51.40;H,6.12;N,11.02;Cl,17.80。

RPHPLC分析,方法A,RT=20.59min(100%)。

实施例52

1-(3-甲基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4-哌啶基甲基)哌嗪二盐 酸盐

采用方法I-C、D-B和I-D(用二氯甲烷代替作为初始溶剂的乙醚/ 二氯甲烷),用3-甲基吲哚-6-甲酸和1-(D-苯基氨基乙酸基)-4-(1-叔丁 氧基羰基-哌啶-4-基甲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474.2(M+1)

C28H35N5O2·2.3HCl·4.0H2O:

分析计算值:C,53.42;H,7.25;N,11.13;Cl,12.95;

    实测值:C,53.14;H,6.71;N,10.99;Cl,13.12。

RPHPLC分析,方法A,RT=20.23min(100%)。

实施例53

1-[4-氯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苄基哌嗪三氟乙酸盐

将Boc-D-苯基氨基乙酸(753mg,3mmol)、TBTU(2-(1H-(苯并 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鎓四氟硼酸盐)(963.3mg,3mmol)、二异 丙基乙胺(894mg,6mmol)和4-苄基哌嗪(525mg,3mmol)在 DMF(10mL)中混合,搅拌过夜。将反应混合物溶于二氯甲烷(25mL) 中,用水(50mL)洗涤,蒸发至干。

将残留物用TFA(5mL)处理1小时,真空蒸发过量的TFA。加 入三乙胺(1mL),真空蒸发。然后将混合液分成三等份。一份用已搅 拌5分钟的4-氯苯甲酸(156.5mg,1mmol)、HOBt(148.5mg,1.1mmol) 和EDCI(191mg,1mmol)的DMF(3mL)混合液处理。将该反应混合 液搅拌过夜,用水和乙腈稀释,直接通过制备RPHPLC纯化得到标 题化合物(120mg)。

1H NMR

根据实施例53中说明的类似方法,制备下列化合物:

实施例54

1-[4-氯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苯乙基)哌嗪三氟乙酸盐

1H NMR

MS MALDI TOF M+1=462

实施例55

1-[4-氯苯甲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环己基甲基)哌嗪三氟乙酸盐

1H NMR

MS MALDI TOF M+1=454

实施例56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噻唑-2-基)乙基]哌嗪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I-C及之后方法I-D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采用 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噻唑-2-基)乙基]哌嗪三盐酸盐和吲哚-6- 甲酸制备。

熔点=135-142℃伴随分解

1H NMR(CD3OD)

APCI-MS,m/e=474(C26H27N5O2S+1)

HPLC分析(方法B):98.8%tr=14.2min。

实施例57

(无实施例57)

实施例58a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氟吡啶-4-基)乙基]哌嗪

采用与方法I-C基本相同的方法,采用1-(D-苯基氨基乙酸基)-4- [2-(3-氟吡啶-4-基)乙基]哌嗪和吲哚-6-甲酸制备(66%)。

1H NMR(CDCl3)

APCI-MS,m/e=486(C28H28FN5O2+1)

实施例58b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3-氟吡啶-4-基)乙基]哌嗪盐 酸盐

采用与方法I-D基本相同的方法,采用1-[吲哚-6-羰基-D-苯基 氨基乙酸基]-4-[2-(3-氟吡啶-4-基)乙基]哌嗪制备(89%)。

[α]25D-98.8°(c 0.30,MeOH)

熔点=135-145℃伴随分解

1H NMR(CD3OD)

APCI-MS,m/e=486(C28H28FN5O2+1)

TLC Rf=0.44(7∶3 CH2Cl2∶CMA)

C28H31N3O4·1.25HCl·1.2H2O:

分析计算值:C,60.84;H,5.77;N,12.67;Cl,8.02;

    实测值:C,61.14;H,5.86;N,12.34;Cl,7.88。

HPLC分析(方法B):98.2%tr=13.2min。

实施例59a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氰基吡啶-4-基)乙基]哌嗪

方法I-E

将1-(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氰基吡啶-4-基)乙基]哌嗪三盐 酸盐(580mg,1.26mmol)、吲哚-6-甲酸(205mg,1.26mmol)、HOBt(171mg,1.26mmol)和三乙胺(0.88mL,6.9mmol)溶解于DMF(20mL) 中。向该溶液中加入DDC(390mg,1.89mmol),室温下将该混合液搅 拌过夜。加入乙酸乙酯(100mL)和庚烷(20mL),过滤除去固体。真空 除去溶剂,将残留物再溶解于甲苯/乙酸乙酯(200mL,1∶1)中,过滤 除去固体。将该滤液用水和盐水洗涤,干燥(Na2SO4),过滤,真空浓 缩得到粗产物(800mg)。该粗产物经层析纯化(SiO2,1000∶10∶1-250∶ 10∶1 CH2Cl2∶甲醇∶浓氢氧化铵),得到副标题化合物(443mg,71%)。

1H NMR(CDCl3)

TLC=0.3(200∶10∶1 CH2Cl2∶甲醇∶浓氢氧化铵)

实施例59b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氰基吡啶-4-基)乙基]哌嗪 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I-D基本相同的方法,采用1-[吲哚-6-羰基-D-苯基 氨基乙酸基]-4-[2-(2-氰基吡啶-4-基)乙基]哌嗪制备(96%)。

[α]25D-92.0°(c 0.27,MeOH)

熔点=156-169℃

IR(ATR)

1H NMR(CD3OD)

APCI-MS,m/e=493(C29H28N6O2+1)

C28H31N3O4·1.1HCl·0.9H2O:

分析计算值:C,63.44;H,5.68;N,15.31;Cl,7.10;

    实测值:C,63.53;H,5.68;N,15.41;Cl,6.88。

HPLC分析(方法B):98.9%tr=15.2min。

实施例60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 哌嗪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I-B,但用二氯甲烷代替二噁烷水溶液并用TEA代 替K2CO3,以及随后的方法I-D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采用1-[D,L- (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和对甲氧基苯甲酰氯 制备。

1H NMR

IS-MS,m/e 485.3(M+1)

C27H32N5O2Cl·2.2HCl·2.0H2O:

分析计算值:C,53.14;H,6.31;N,11.48;Cl,18.59;

    实测值:C,53.04;H,5.86;N,11.36;Cl,18.13。

HPLC分析(方法A):100%tr=19.78min。

实施例61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 哌嗪盐酸盐

将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 啶-4-基)哌嗪(8.20g,18.16mmol)分成每份2g,之后将每份溶解于氯 仿(1.0mL)、异丙醇(13mL)和庚烷(26mL)的混合液中。然后分别将这 些样品用制备手性HPLC层析(Chiralcel OD,8×34cm,用带有0.4% DMEA的35%异丙醇/65%庚烷洗脱21分钟,流速350mL/min)。该 外消旋混合物的分析HPLC(Chiralcel OD,4.6×250mm,用带有0.4% DMEA的35%异丙醇/65%庚烷洗脱,1.0mL/min,UV检测波长260nm) 给出两个基线分离的峰。合并制备HPLC运行中具有较短保留时间 的部分,真空浓缩得到3.71g异构体1。合并具有较长保留时间的部 分,浓缩得到3.80g异构体2。两种样品的生物测定表明:异构体1 比异构体2作用强10倍,以此为依据,暂将异构体1表示为D-异构 体。然后再将异构体1经硅胶层析(Biotage Quad 12/25系统,25mm KP-Sil[32-63um粒子大小]柱,用0-6%2N氨/甲醇的二氯甲烷溶液洗 脱),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浓缩。然后将残留物溶于二氯甲烷中, 向搅拌的该溶液中加入1M HCl的乙醚(4.33mL,4.33mmol)溶液。将 沉淀过滤,真空干燥得到2.3g(49%)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

IS-MS,m/e 485.3(M+1)

C26H33N4O3Cl·1.3HCl·0.5H2O:

分析计算值:C,57.68;H,6.57;N,10.35;Cl,15.06;

    实测值:C,57.42;H,6.76;N,10.06;Cl,14.89。

实施例62

1-[吲哚-6-羰基-D,L-(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二盐酸盐

                      方法I-F

向搅拌的D,L-(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0.458g,1.31mmol)的二氯甲烷(5mL)和DMF(2mL)溶液中,加入吲 哚-6-甲酸(0.233g,1.44mmol)。将该溶液冷却至0℃,加入DEPC (0.218mL,1.44mmol)。24小时后,真空浓缩该溶液,将残留物溶于 5%乙酸/甲醇中,装载于SCX柱上。用甲醇洗柱,然后用50%(2N NH3/MeOH)的二氯甲烷溶液洗脱。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真空浓缩。 然后将残留物用硅胶层析,用0-5%(2N NH3/MeOH)的二氯甲烷溶液 洗脱。再合并含有产物的部分,真空浓缩得到0.6g灰白色固体。采 用方法I-D制备其盐酸盐,得到290mg(39%)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

IS-MS,m/e 494.2(M+1)

C26H33N4O3Cl·2.2HCl·0.5H2O:

分析计算值:C,54.38;H,6.35;N,9.76;Cl,19.76;

    实测值:C,54.08;H,6.12;N,9.59;Cl,19.44。

HPLC分析(方法A):100%tr=21.59min。

实施例63

1-[吲哚-6-羰基-D-(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二 盐酸盐

将1-[吲哚-6-羰基-D,L-(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 基)哌嗪(18.8mmol理论值)分成每份0.5g,之后将每份溶解于异丙醇 (5mL)和庚烷(20mL)的混合液中。然后分别将这些样品用制备手性 HPLC层析(Chiralcel OD,8×34cm,用带有0.2%DMEA的30%异 丙醇/70%庚烷洗脱14分钟,流速370mL/min)。该外消旋混合物的分 析HPLC(Chiralcel OD,4.6×250mm,用带有0.2%DMEA的30%异 丙醇/70%庚烷洗脱,1.0mL/min,UV检测波长260nm)给出两个基线 分离的峰。合并制备HPLC运行中具有较短保留时间的部分,真空 浓缩得到2.8g异构体1。合并具有较长保留时间的部分,浓缩得到 2.80g异构体2。两种样品的生物测定表明:异构体1比异构体2作 用强100倍;以此为依据,暂将异构体1表示为D-异构体。然后再 将异构体1(2.6g)溶于二氯甲烷中,向搅拌的该溶液中加入1M HCl的乙醚(5.26mL,5.26mmol)溶液。将沉淀过滤,真空干燥得到2.4g(48%) 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

IS-MS,m/e 494.0(M+1)

C27H32N5O2Cl·2.1HCl·0.7H2O:

分析计算值:C,59.31;H,6.36;N,12.81;Cl,13.62;

    实测值:C,59.57;H,6.41;N,12.42;Cl,13.31。

实施例64

1-[吲哚-6-羰基-D,L-(喹啉-8-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二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I-C及之后方法I-D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采用 吲哚-6-甲酸和D,L-(喹啉-8-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制备。终产物经制备RPHPLC(Vydac C18,90%A至65%A;A=0.01% HCl水溶液,B=乙腈)纯化。

1H NMR

IS-MS,m/e 511.1(M+1)

C30H34N6O2·1.9HCl·3.0H2O:

分析计算值:C,56.84;H,6.66;N,13.26;Cl,10.63;

    实测值:C,56.79;H,6.81;N,13.12;Cl,10.62。

HPLC分析(方法A):98.6%tr=17.84min。  

实施例65

1-[3-氯吲哚-6-羰基-D,L-(喹啉-8-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 哌嗪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I-C及之后方法I-D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采用 3-氯吲哚-6-甲酸和D,L-(喹啉-8-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 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545.0(M+1)

C30H33N6O2Cl·1.6HCl·1.5H2O:

分析计算值:C,57.15;H,6.01;N,13.33;Cl,14.62;

    实测值:C,56.86;H,5.64;N,13.02;Cl,14.37。

HPLC分析(方法A):100%tr=25.08min。

实施例66

1-[3-甲基吲哚-6-羰基-D,L-(喹啉-8-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 基)哌嗪三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I-C及之后方法I-D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采用 3-甲基吲哚-6-甲酸和D,L-(喹啉-8-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 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525.1(M+1)

C31H36N6O2·3.0HCl·2.6H2O:

分析计算值:C,54.68;H,6.54;N,12.34;Cl,15.62;

    实测值:C,54.41;H,6.25;N,12.00;Cl,15.99。

HPLC分析(方法A):99%tr=23.06min。

实施例67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 啶-4-基)哌嗪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I-C及之后方法I-D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制备。

1H NMR

IS-MS,m/e 519.0(M+1)

HPLC分析(方法A):98%tr=20.18min。

实施例68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 4-基)哌嗪二盐酸盐

将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 甲基哌啶-4-基)哌嗪(6.14g,11.8mmol)分成每份0.5g,之后将每份溶 解于异丙醇(20mL)和庚烷(30mL)的混合液中。然后分别将这些样品 用制备手性HPLC层析(Chiralpak AD,8×40cm,用带有0.2%DMEA 的45%异丙醇/55%庚烷洗脱,流速450mL/min)。该外消旋混合物的 分析HPLC(Chiralpak AD,4.6×250mm,用带有0.2%DMEA的45% 异丙醇/55%庚烷洗脱,1.0mL/min,UV检测波长260nm)给出两个基 线分离的峰。合并制备HPLC运行中具有较短保留时间的部分,真 空浓缩得到2.9g异构体1。合并具有较长保留时间的部分,浓缩得 到2.8g异构体2。两种样品的生物测定表明:异构体1比异构体2 作用强100倍;以此为依据,暂将异构体1表示为D-异构体。然后 再将异构体1(2.7g)溶于二氯甲烷中,向该搅拌的溶液中加入1M HCl的乙醚(10.4mL,10.4mmol)溶液。将沉淀过滤,真空干燥得到2.8g(75%) 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

IS-MS,m/e 520.1(M+1)

C27H33N4O3F·2.1HCl·1.4H2O:

分析计算值:C,52.43;H,6.14;N,9.06;Cl,12.04;  

    实测值:C,52.06;H,6.03;N,9.41;Cl,11.91。

实施例69

1-[吲哚-6-羰基-D,L-(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 基)哌嗪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I-C及之后方法I-D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采用 1-[D,L-(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和6-羧 基吲哚制备。

1H NMR

IS-MS,m/e 528.0(M+1)

C28H32N5O2F3·1.9HCl·2.50H2O:

分析计算值:C,52.39;H,6.10;N,10.91;Cl,10.50;

    实测值:C,52.12;H,5.61;N,10.71;Cl,10.63。

HPLC分析(方法A):97%tr=21.10min。

实施例70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环戊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二盐酸盐

方法I-G

向搅拌的HOBt(0.388g,2.87mmol)的DMF(2mL)溶液中,加入DCC (0.684g,2.65mmol)。向该溶液中加入对甲氧基苯甲酸(0.404g,2.65 mmol)和1-[D-环戊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0.683g, 2.21mmol)的DMF(9mL)溶液。搅拌过夜后,将该溶液过滤;将滤液 装载至SCX柱(用5%乙酸/甲醇预处理,用甲醇洗涤)上。将该柱用 甲醇洗涤,然后先用1N氨/甲醇,再用二氯甲烷洗脱。合并含有产 物的部分,真空浓缩得到0.687g(70%,1H NMR;IS-MS,m/e 443.4(M+1))标题化合物的游离碱。

采用方法I-D制备HCl盐,得到737mg(95%)的标题化合物。

1H NMR

IS-MS,m/e 443.4(M+1)

C25H38N4O3·2.1HCl·2.0H2O:

分析计算值:C,54.08;H,8.01;N,10.09;Cl,13.41;

    实测值:C,54.35;H,7.76;N,10.06;Cl,13.64。

HPLC分析(方法A):99.4%tr=17.84min。

实施例71

1-[吲哚-6-羰基-D-环戊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二盐酸 盐

采用与方法I-G,但用HOBt代替HOAt并用EDCI代替DCC, 以及方法I-D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采用吲哚-6-甲酸和1-[D-环 戊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452.3(M+1)

C26H37N5O2·1.9HCl·2.5H2O:

分析计算值:C,55.18;H,7.82;N,12.38;Cl,11.90;

    实测值:C,55.46;H,7.47;N,12.35;Cl,11.79。

HPLC分析(方法A):96.7%tr=17.76min。

实施例72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环己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二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I-G以及方法I-D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采用4- 甲氧基苯甲酸和1-[D-环己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 备。

1H NMR

IS-MS,m/e 457.4(M+1)

C26H40N4O3·2.0HCl·0.6H2O:

分析计算值:C,57.79;H,8.06;N,10.37;Cl,13.12;

    实测值:C,57.54;H,8.02;N,10.19;Cl,13.22。

HPLC分析(方法A):100%tr=19.35min。

实施例73

1-[吲哚-6-羰基-D-环己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二盐酸 盐

采用与方法I-G,但用HOAt代替HOBt并用EDCI代替DCC, 以及方法I-D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采用吲哚-6-甲酸和1-[D-环 己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制备。

1H NMR

IS-MS,m/e 466.3(M+1)

C27H38N5O2·2.1HCl·2.0H2O:

分析计算值:C,56.08;H,7.86;N,12.11;Cl,12.88;

    实测值:C,56.29;H,7.47;N,12.11;Cl,12.76。

HPLC分析(方法A):97.8%tr=20.08min。

实施例74a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苯乙基)哌嗪

采用与方法I-C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用1-(D-苯基氨基乙 酸基)-4-(2-苯乙基)哌嗪和吲哚-6-甲酸制备(62%)。

1H NMR(CDCl3)

APCI-MS,m/e 467(M+1)

实施例74b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苯乙基)哌嗪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I-D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采用1-(吲哚-6-羰基- D-苯基氨基乙酸基)-4-(2-苯乙基)哌嗪制备(96%)。

[α]25D=-96.8℃(c 0.25,甲醇)

熔点=210-215℃(分解)

1H NMR(CD3OD)

HPLC分析(方法B):98.6%tr=16.5min。

C29H30N4O2·1.0HCl·0.5H2O:

分析计算值:C,68.02;H,6.30;N,10.94;Cl,6.92;

    实测值:C,68.21;H,6.32;N,10.78;Cl,6.78。

APCI-MS,m/e=467(M+1)

实施例75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噻唑-2-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 哌嗪

采用方法I-B,但用N,N-二异丙基乙胺代替碳酸钾并用二氯甲烷 代替二噁烷,采用1-[D,L-(噻唑-2-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 基)哌嗪三盐酸盐和甲氧基苯甲酰氯制备。

1H NMR

LCMS,m/z 458.4(M+1)

实施例76a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苯并[b]噻吩-3-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 哌啶-4-基)哌嗪

采用方法G-A,但用三乙胺代替碳酸钾并用二氯甲烷代替二噁 烷,采用1-[D,L-(苯并[b]噻吩-3-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 哌嗪三盐酸盐和甲氧基苯甲酰氯制备。

1H NMR

LCMS,m/z 507.4(M+1)

实施例76b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苯并噻吩-3-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 4-基)哌嗪二盐酸盐

用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苯并[b]噻吩-3-基)氨基乙酸基]-4-

(1-甲基哌啶-4-基)哌嗪和0.2N HCl制备,接着冷冻干燥

LCMS,m/z 507.4

实施例77a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萘-1-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 嗪

采用方法G-A,但用三乙胺代替碳酸钾并用二氯甲烷代替二噁 烷,采用1-[D,L-(萘-1-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三盐 酸盐和甲氧基苯甲酰氯制备。

1H NMR

IS-MS,m/e 501.0(M+1)

实施例77b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萘-1-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 嗪二盐酸盐

用1-[D,L-萘-1-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和0.2N HCl制备,接着冷冻干燥。

1H NMR

LCMS,m/z 501.4(M+1)

实施例78

1-[吲哚-6-羰基-D,L-萘-1-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采用与方法I-C,但用EDCI代替DCC并用N,N-二异丙基胺代替 三乙胺,采用1-[D,L-(萘-1-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哌嗪 三盐酸盐和6-羧基吲哚制备。

IS-MS m/e 510.0(M+1)

实施例79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2-甲磺酰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 啶-4-基)哌嗪盐酸盐

采用与方法I-B,但用三乙胺代替碳酸钾并用二氯甲烷代替二噁 烷,采用1-[D,L-(2-甲磺酰基苯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啶-4-基) 哌嗪和甲氧基苯甲酰氯制备。采用方法I-D,用乙酸乙酯代替二氯甲 烷,制备其HCl盐。

1H NMR

IS-MS m/e 529(M+1)

实施例80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噻唑-5-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4-基)乙 基]哌嗪二盐酸盐

向搅拌的4-甲氧基苯甲酸(760mg,5.0mmol)、1-[D,L-(噻唑-5-基) 氨基乙酸基]-4-[2-(吡啶-4-基)乙基]哌嗪(约5.0mmol)和HOAt(750 mg,5.5mmol)的DMF(40mL)溶液中,加入EDCI(1.05g,5.5mmol)。 室温下,将混合液搅拌20小时,真空除去溶剂。将残留物溶于氯仿∶ 异丙醇(2∶1)中,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将水相再用氯仿∶异丙醇(2∶1) (x3)洗涤,将合并的有机提取液干燥(MgSO4),真空浓缩。粗产物经 制备RPHPLC纯化;将产物部分浓缩,溶解于氯仿∶异丙醇(2∶1)中,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干燥(MgSO4),真空浓缩。将这样得到的 游离碱溶于甲醇中,用2当量的HCl醚溶液处理,蒸发至干。将残 留物溶于水/乙腈中,冷冻得到786mg标题化合物。

LCMS M+1 466

NMR

实施例81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2-甲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 4-基)乙基]哌嗪二盐酸盐

采用与实施例80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用1-[D,L-(2-甲基噻 唑-4-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4-基)乙基]哌嗪和4-甲氧基苯甲酸制 备。

LCMS M+1 480

NMR

实施例82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2-氨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 4-基)乙基]哌嗪二盐酸盐

采用与实施例80中说明的基本相同的方法,用1-(Boc-D,L-2-氨 基噻唑-4-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4-基)乙基]哌嗪和4-甲氧基苯甲 酸制备。

LCMS M+1 481

NMR

采用以上说明的类似方法,用适当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1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氨基噻唑-4-基)乙基] 哌嗪。(例如通过吲哚-6-甲酸与中间体A-10的偶合,接着脱氨 基制备)

2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甲基吡啶-4-基)乙基] 哌嗪。

3  1-[吲哚-6-羰基-D-苯基氨基乙酸基]-4-[2-(2-三氟甲基吡啶-6-基) 乙基]哌嗪。

4  1-[吲哚-6-羰基-D-(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2-(吡啶-4-基)乙基] 哌嗪。

5  1-[吲哚-6-羰基-D-(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2-(哒嗪-3-基)乙基] 哌嗪。

6  1-[吲哚-6-羰基-D-(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2-(咪唑-1-基)乙基] 哌嗪。

7  1-[吲哚-6-羰基-D-(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2-(咪唑-4-基)乙基] 哌嗪。

8  1-[吲哚-6-羰基-D-(2-氯苯基)氨基乙酸基]-4-[2-(吡唑-4-基)乙基] 哌嗪。

9  1-[4-甲氧基苯甲酰基-D,L-(喹啉-8-基)氨基乙酸基]-4-(1-甲基-哌 啶-4-基)哌嗪。

试验方案

酶抑制试验:

可采用以下一或多种酶抑制试验法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 其它标准试验法,测定试验化合物抑制Xa因子的能力。

酶抑制试验1

根据Tapparelli等的方法(J.Biol.Chem.1993,268,4734-4741), 在室温下,在0.1M磷酸盐缓冲液(pH为7.4)中进行酶试验。纯化的 人体Xa因子、胰蛋白酶、凝血酶和血纤蛋白溶酶购自Alexis Corporation,Nottingham,UK。尿激酶购自Calbiochem,Nottingham, UK。这些酶的显色底物;pefachrome-FXA、pefachrome-TRY、 pefachrome-TH、pefachrome-PL和pefachrome-UK购自瑞士的 Pentapharm AG,Basel。采用Dynatech MR5000读出器(Dynex Ltd, Billingshurst,UK),在96孔微量滴定板上,通过在405nm处的吸收 度,对产物(对硝基苯胺)定量。采用SAS PROC NLIN(SAS Institute, Cary,NC,USA,Release 6.11)计算Km和Ki。Km值根据100.9μM的 Xa因子/pefachrome-FXA和81.6μM的胰蛋白酶/pefachrome-TRY确 定。所制备的抑制剂储备液为40mM的Me2SO溶液,在500μM、50μM 和5μM浓度下测定。通过与已知的Xa因子和胰蛋白酶的抑制剂的 Ki值比较,确定Ki测定的准确值。

与已公开的数据一致的是,苯甲脒抑制Xa因子、胰蛋白酶、凝 血酶、血纤蛋白溶酶和尿激酶的Ki值分别为155μM、21μM、330nM、 200nM和100nM。NAPAP抑制凝血酶的Ki值为3nM。发现本发明 化合物在这些试验中均具有活性。

酶抑制试验2

人体Xa因子和人体凝血酶购自Enzyme Research Laboratories (South Bend,Indiana,USA)。其它蛋白酶从其它商业渠道获得。显色 的对硝基苯胺肽蛋白酶底物购自Midwest Biotech(Fishers,Indiana, USA)。

按先前文献说明a、b、c、d,根据从蛋白酶抑制动力学中的表观缔 合常数(Kass),测定人体Xa因子的结合亲和力。采用在96孔微量滴 定板上自动(BioMek-1000)抑制剂稀释系统获得该表观Kass值(分别 在4-8个抑制剂浓度下,一式三份进行Kass测定),采用分子仪(San Francisco)的Thermomax平板读数器,在405nm处测定显色低物水解 速率。对于Xa因子抑制作用,试验方案如下:在2分钟内,加入50μl 缓冲液(0.06M tris、0.3M NaCl,pH 7.4);25μl抑制剂试验溶液(MeOH溶液);25μl人体Xa因子(32nM在0.03M tris、0.15M NaCl,1mg/ml HSA 中);最后150μlBzIleGluGlyArgpNA(0.3mM水溶液),开始水解。终 Xa因子浓度为3.2nM。对于各抑制剂浓度和计算的各抑制剂浓度下 的表观Kass,通过应用SoftmaxPro软件,在同一滴定板上,由线性 标准曲线测定游离[Xa]和结合[Xa],所述表观Kass通过使对照(3.2nM Xa因子)产生20%-80%之间水解抑制作用的各抑制剂浓度计算:表 观Kass=[E∶I]/[Ef][If]=[Eb]/[Ef][Io-Ib]。这样得到的表观Kass值大约 是各抑制剂的Ki的倒数[1/appKass=app Ki]。单个底物浓度下测定 的平均表观Kass值变异度为+/-15%。试验系统Km测得为0.347+/- 0.031mM[n=4];Vmax为13.11+/-0.76μl/min。

采用相同方案,用以下酶和底物浓度,测定凝血酶和其它蛋白 酶的Kass值:带有0.2mM BzPheValArgpNA的5.9nM凝血酶;带有 0.4mM pyroGluProArgpNA的1.2nM XIa;带有0.2mM HDProPheArgpNA的10nM XIIa;带有0.5mM HDValLeuLyspNA的 3.4nM血纤蛋白溶酶;带有0.8mM HDIleProArgpNA的1.2nM nt-PA; 和带有0.4mM pyroGluGlyArgpNA的0.4nM尿激酶;带有0.174mM pyroGluProArgpNA的3nM aPC;带有D-ProPheArgpNA的1.9nM血 浆激肽释放酶;带有0.18mM BzPheValArgpNA的1.4nM胰蛋白 酶。

参考文献

(a)Sall DJ,JA Bastian,SL Briggs,JA Buben,NY Chirgadze,DK Clawson,ML Denny,DD Giera,DS Gifford-Moore,RW Harper,KL Hauser,VJ Klimkowski,TJ Kohn,H-S Lin,JR McCowan,AD Palkowitz, GF Smith,ME Richett,K Takeuchi,KJ Thrasher,JM Tinsley,BG Utterback,S-CB Yan,M Zhang.作为一类新的直接作用于活性部位的 凝血酶抑制剂的二元苯并[b]噻吩衍生物.1.丝氨酸蛋白酶选择性的测 定,构效关系和结合定向性.J Med Chem  40 3489-3493(1997)。

(b)Smith GF,TJ Craft,DS Gifford-Moore,WJ Coffman,KD Kurz,E Roberts,RT Shuman,GE Sandusky,ND Jones,N Chirgadze和CV Jackson.一族与Efegatran相关的精氨酸类凝血酶抑制剂Sem. Thrombos.Hemost. 22,173-183(1996)。

(c)Smith GF,DS Gifford-Moore,TJ Craft,N Chirgadze、KJ Ruterbories, TD Lindstrom,JH Satterwhite.Efegatran:一种新的心血管抗凝剂.心 血管患者的新抗凝剂.Ed.R Pifarre.Hanley & Belfus,Inc.,Philadelphia (1997)pp 265-300。

(d)Sall DJ,JA Bastian,NY Chirgadze,ML Denny,MJ Fisher,DS Gifford-Moore,RW Harper,VJ Klimkowski,TJ Kohn,HS Lin,JR McCowan,ME Richett,GF Smith,K Takeuchi,JE Toth,M Zhang.作为 一类新的直接作用于活性部位的凝血酶抑制剂的二氨基苯并[b]噻吩 衍生物:5.C-3侧链修饰的衍生物的潜能、效能和药代动力学性质.待 出版J Med Chem(1999)。

概括地讲,已发现在此实例说明的式(I)化合物在试验1中呈现 出的Ki≤10μM,和/或试验2中Kass至少为0.1×106L/mol。

试验化合物延长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的能力可通 过以下试验方案测定。

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试验方案

将静脉血以1体积抗凝血剂比9体积血液的量,收集到装有 3.2%(0.109m)柠檬酸三钠的真空管中。以700g速度,用10分钟通过 离心分离血细胞,得到血浆,在-70℃下冷冻备用。

为进行该试验,将100μl血浆用吸管吸至一玻璃试管中,加入 1μl试验化合物的DMSO溶液,用2分钟温热至37℃。加入100μl 温热(37℃)Manchester(组织凝血致活酶)试剂(Helena Biosciences, UK),平衡2分钟。加入100μl温热(37℃)的25mM氯化溶液,开 始凝固。每5秒钟,将该试管通过90°翻转3次以将所述试剂混 合,记录凝固形成的时间。通过SAS统计分析程序分析一系列观测 值和试验化合物浓度的数据,导出每个化合物的CT2(使凝固时间加 倍所需要的浓度)。

发现本发明化合物能明显延长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 间)。

另一凝血酶原时间和APTT方案

凝聚测定。用STA仪器(Stago),在人体血浆中测定凝血酶原时 间和APTT值。BioPT是由人体组织因子(Innovin)启动的一种特别的 非血浆凝结试验。通过比较在30mg/ml人血清白蛋白(HAS)和1mg/ml 磷脂酰胆碱(PC)存在或不存在时该BioPT的影响,测定与血清白蛋 白或质脂的可能结合。将抑制剂在50%MeOH载体中转送。

APTT试验

75μl血浆Citrol Baxter-Dade含柠檬酸盐的正常人体血浆

25μl试验溶液

75μl肌动蛋白Baxter-Dade活化的头肌动蛋白  于37℃培养2分钟。

75μl CaCl2(0.02M)

PT试验

75μl血浆

25μl试验溶液

75μl盐水                 于37℃培养1分钟。

75μl血浆Innovin Baxter-Dade人体重组组织因子

发现本发明化合物是Xa因子的有效抑制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