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货车以及货运装卸系统

申请号 CN201510003145.1 申请日 2015-01-05 公开(公告)号 CN104527670A 公开(公告)日 2015-04-22
申请人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驮丰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军松; 于跃斌; 岳启林; 李华; 田海增;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 铁 路货车以及货运装卸系统。其中,铁路货车包括底架(10)和设置在底架(10)下方的 车轮 ,铁路货车还包括承载部(20)和限位结构,承载部(20)可枢转地设置在底架(10)上,承载部(20)具有外摆 位置 以及回收位置,承载部(20)处于回收位置时限位结构限制承载部(20)的转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 现有技术 中的铁路货车装载效率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路货车,包括底架(10)和设置在所述底架(10)下方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货车还包括承载部(20)和限位结构,所述承载部(20)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承载部(20)具有外摆位置以及回收位置,所述承载部(20)处于所述回收位置时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承载部(20)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0)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底架(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架(10)上的限位部(41)及设置在所述承载部(20)的底部的受限部(42),所述受限部(42)容纳在所述限位部(4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0)上设置有枢转座(31),所述承载部(20)上设置有与所述枢转座(31)配合的枢转连接部(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0)上设置有牵引连接部(70)。
6.一种货运装卸系统,包括站台以及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货车为权利要求
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运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0)具有与所述站台位于同一高度的升起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运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0)上具有避让部,所述货运装卸系统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50)和设置在所述液压缸(50)上的承载支撑部(60),所述承载支撑部(60)与所述避让部位置对应,所述液压缸(50)的缸体固定在所述铁路货车的下方,所述液压缸(50)的活塞杆与所述承载支撑部(60)连接,所述承载支撑部(60)与所述承载部(20)相配合以使所述承载部(20)在所述回收位置和所述升起位置之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运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撑部(60)上具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承载部(20)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货运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0)为凹底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货运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底架包括地板(11)和设置在所述地板(11)两端的支撑座(12),所述地板(11)的横向宽度小于所述承载部(20)的横向宽度,所述支撑座(12)的上表面与所述承载部(20)的下表面形状相适配,所述支撑座(12)与所述地板(11)之间形成所述避让部。

说明书全文

路货车以及货运装卸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铁路货车以及货运装卸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公路运输是我国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公路运输受天气、地形以及夜间行车等因素影响较大,工作人员通常将汽车开到专用的铁路货车上,并通过铁路将汽车运送到目的地。这种通过铁路进行长距离、全天候的运输方式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运输安全性,既经济又安全可靠。
[0003] 当通过铁路对公路汽车进行运输时,工作人员通常将铁路货车通过装载线路牵至装载点的指定位置,并将汽车1’通过站台开到铁路货车的地板11’上(如图1所示),完成装载过程。此后,通过铁路将汽车运送到目的地,并将汽车从铁路货车的地板11’上通过站台开下,再自行到达指定地点。
[0004] 在上述运输方式的汽车装载或者卸载的过程中,汽车1’只能从铁路货车的端部开上或者开下。当一列铁路货车需要运输多辆汽车1’时,汽车1’只能从铁路货车车列的一端依次开到车列的另一端,装载效率较低(如图2所示)。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货车以及货运装卸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铁路货车装载效率低的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包括底架和设置在底架下方的车轮,铁路货车还包括承载部和限位结构,承载部可枢转地设置在底架上,承载部具有外摆位置以及回收位置,承载部处于回收位置时限位结构限制承载部的转动。
[0007] 进一步地,承载部可升降地设置在底架上。
[0008]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底架上的限位部及设置在承载部的底部的受限部,受限部容纳在限位部内。
[0009] 进一步地,底架上设置有枢转座,承载部上设置有与枢转座配合的枢转连接部。
[0010] 进一步地,承载部上设置有牵引连接部。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货运装卸系统,包括站台以及铁路货车,铁路货车为上述的铁路货车。
[0012] 进一步地,承载部具有与站台位于同一高度的升起位置。
[0013] 进一步地,底架上具有避让部,货运装卸系统还包括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和设置在液压缸上的承载支撑部,承载支撑部与避让部位置对应,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铁路货车的下方,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承载支撑部连接,承载支撑部与承载部相配合以使承载部在回收位置和升起位置之间移动。
[0014] 进一步地,承载支撑部上具有滚轮,滚轮与承载部相配合。
[0015] 进一步地,底架为凹底架。
[0016] 进一步地,凹底架包括地板和设置在地板两端的支撑座,地板的横向宽度小于承载部的横向宽度,支撑座的上表面与承载部的下表面形状相适配,支撑座与地板之间形成避让部。
[0017]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底架上增设承载部和限位结构。上述承载部可枢转地设置在底架上。当对汽车进行装载作业时,承载部由回收位置移动到外摆位置。此时,将汽车开到铁路货车的承载部上,待汽车完全置于承载部上并且停稳之后,使承载部由外摆位置移动到回收位置,并且用限位结构来限制承载部的转动,从而完成装载过程。当一列铁路货车需要运输多辆汽车时,由于铁路货车具有上述承载部和限位结构,可以实现多辆汽车同时装载到铁路货车上,并且无需将一列铁路货车解编,装载效率高。附图说明
[0018]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铁路货车的单辆汽车装载示意图;
[0020]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铁路货车的多辆汽车装载示意图;
[0021] 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铁路运输中的车辆限界的示意图;
[0022]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铁路货车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0023] 图5示出了图4的铁路货车的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24] 图6示出了图4的铁路货车的实施例的A-A向剖视示意图;
[0025] 图7示出了图4的铁路货车的实施例的B-B向剖视示意图;
[0026] 图8示出了图4的铁路货车的实施例的装载或卸载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9示出了图4的铁路货车的实施例的装载或卸载前的液压系统示意图;
[0028] 图10示出了图4的铁路货车的实施例的装载或卸载过程中的液压系统示意图;
[0029] 图11示出了图4的铁路货车的实施例的装载或卸载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以及[0030] 图12示出了图4的铁路货车的实施例的装载或卸载过程中的限位结构示意图。
[0031]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2] 1’、汽车;11’、地板;10、底架;11、地板;12、支撑座;20、承载部;31、枢转座;32、枢转连接部;41、限位部;42、受限部;50、液压缸;60、承载支撑部;70、牵引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34]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铁路货车包括底架10和设置在底架10下方的车轮,铁路货车还包括承载部20和限位结构,承载部20可枢转地设置在底架10上,承载部20具有外摆位置以及回收位置,承载部20处于回收位置时限位结构限制承载部20的转动。
[0035] 应用本实施例的铁路货车,在底架10上增设承载部20和限位结构。上述承载部20可枢转地设置在底架10上。当对汽车进行装载作业时,承载部20由回收位置移动到外摆位置。此时,将汽车开到铁路货车的承载部20上,待汽车完全置于承载部20上并且停稳之后,使承载部20由外摆位置移动到回收位置,并且用限位结构来限制承载部20的转动,从而完成装载过程。当一列铁路货车需要运输多辆汽车时,由于铁路货车具有上述承载部
20和限位结构,可以实现多辆汽车同时装载到铁路货车上,并且无需将一列铁路货车解编,装载效率高。
[0036]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铁路货车中,承载部20可升降地设置在底架10上。上述承载部20可以根据待装载的汽车的具体位置进行升降调节,可以使汽车顺利地行驶到承载部20上,能够适应不同的装载环境,增强了装载灵活性。
[0037]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铁路货车中,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底架10上的限位部41及设置在承载部20的底部的受限部42,受限部42容纳在限位部41内。当对承载部20进行限位时,受限部42卡在限位部41内,上述限位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承载部20处于回收位置时转动,限位效果好,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0038]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铁路货车中,底架10上设置有枢转座31,承载部20上设置有与枢转座31配合的枢转连接部32。上述结构实现承载部20和底架10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枢转座31为固定设置在底架10中部的旋转销,枢转连接部32为固定设置在承载部20中部的旋转套筒,上述旋转套筒套设在旋转销上,并与旋转销可枢转配合。此外,当承载部20进行升降调节时,旋转套筒可沿旋转销的轴向相应地移动,从而实现承载部20在升起位置时与底架10可枢转连接。
[0039]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铁路货车中,承载部20上设置有牵引连接部70。上述牵引连接部70为设置在承载部20侧面的牵引座。当对汽车进行装载或卸载时,可使地面牵引系统(地面牵引车)与承载部20侧面的牵引座连接,并使承载部20转动,直至承载部20转动到与待装载汽车相对的外摆位置。
[0040]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货运装卸系统,根据本申请的货运装卸系统的实施例包括站台以及上述铁路货车。
[0041]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货运装卸系统中,承载部20具有与站台位于同一高度的升起位置。使承载部20与站台位于同一高度便于汽车装载。
[0042] 如图8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货运装卸系统中,底架10上具有避让部,货运装卸系统还包括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50和设置在液压缸50上的承载支撑部60,承载支撑部60与避让部位置对应,液压缸50的缸体固定在铁路货车的下方,液压缸50的活塞杆与承载支撑部60连接,承载支撑部60与承载部20相配合以使承载部20在回收位置和升起位置之间移动。
[0043] 具体地,上述货运装卸系统中的站台设置在铁路线的两侧,并且站台上设置有地面牵引系统(地面牵引车)。
[0044] 当对汽车进行装载作业时,先将铁路货车通过装载铁路线牵至装载点,上述液压系统位于铁路货车的下方(如图8和图9所示)。待铁路货车停稳后,液压系统的液压缸50的活塞杆伸出,并将承载支撑部60顶起。承载支撑部60与承载部20相配合,以使承载部20升起,直至承载部20的底面与站台位于同一高度,即承载部20位于升起位置,液压缸
50停止动作。此时,承载部20底部的受限部42与底架10上的限位部41分离(如图12所示)。当受限部42与限位部41分离后,操纵一侧站台上的地面牵引系统(地面牵引车)以带动承载部20侧面的牵引座,使承载部20转动,直至承载部20转动到与待装载汽车相对的外摆位置。此时,将汽车从站台开到铁路货车的承载部20上(如图10和图11所示),待汽车完全置于承载部20上并且停稳之后,操纵另一侧站台上的地面牵引系统(地面牵引车),使承载部20反向转动。当承载部20转正之后,液压系统的液压缸50的活塞杆缩回,承载部20回落到底架10上,即承载部20位于回收位置,液压缸50停止动作。此时,承载部20底部的受限部42回落到底架10上的限位部41中,从而完成装载过程。铁路线的两侧站台可以设置多组液压系统和地面牵引系统(地面牵引车),因此,可实现多辆汽车同时装载到铁路货车上。
[0045] 当对汽车进行卸载作业时,待铁路货车停稳后,液压系统的液压缸50的活塞杆伸出,并将承载支撑部60顶起。承载支撑部60与承载部20相配合,以使承载部20升起,直至承载部20的底面与站台位于同一高度,即承载部20位于升起位置,液压缸50停止动作。此时,承载部20底部的受限部42与底架10上的限位部41分离。当受限部42与限位部41分离后,操纵一侧站台上的地面牵引系统(地面牵引车)以带动承载部20侧面的牵引座,使承载部20转动,直至承载部20转动到与待装载汽车相对的外摆位置。此时,将汽车从铁路货车的承载部20开到站台上,待汽车完全开出承载部20之后,操纵另一侧站台上的地面牵引系统(地面牵引车),使承载部20反向转动。当承载部20转正之后,液压系统的液压缸50的活塞杆缩回,承载部20回落到底架10上,即承载部20位于回收位置,液压缸50停止动作。此时,承载部20底部的受限部42回落到底架10上的限位部41中,从而完成卸载过程。当一列铁路货车需要运输多辆汽车时,上述结构可以实现整列铁路货车上的汽车同时卸载,并且在汽车的卸载过程中,可以向前驾驶汽车,无需驾驶员进行倒车操作,降低了汽车驾驶难度。
[004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限位部41为定位挡盒,受限部42为与定位挡盒相配合的定位挡板。承载部20为板折压结构,旋转套筒与定位挡板焊接在承载部20的下方。
[0047] 如图8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货运装卸系统中,承载支撑部60上具有滚轮,滚轮与承载部20相配合。滚轮可以有效地减少承载部20在转动过程中与承载支撑部60之间的摩擦阻,使承载部20的转动更加流畅。
[0048]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货运装卸系统中,底架10为凹底架。
[0049] 在铁路运输过程中,为了确保汽车在铁路线路上的安全,防止其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通常会对铁路货车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规定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图3所示的点化线部分示出了轮廓尺寸线)。上述轮廓尺寸线称为铁路限界。基本的铁路限界包括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由于受到铁路限界的影响,当使用铁路货车运输汽车时,若汽车的尺寸较大,装有汽车的铁路货车整体尺寸很容易超出车辆限界(如图3所示)。
[0050] 由于上述底架10为凹底架,大型汽车在装载完成后会落入凹底内,汽车顶面的高度降低,从而使装有大型汽车的铁路货车整体尺寸不会超出车辆限界,实现大型汽车通过铁路长距离、全天候的运输,节约运输成本,并且有效地保证了运输安全。
[0051] 如图6、图7、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货运装卸系统中,凹底架包括地板11和设置在地板11两端的支撑座12,地板11的横向宽度小于承载部20的横向宽度,支撑座12的上表面与承载部20的下表面形状相适配,支撑座12与地板11之间形成避让部。在上述结构中,液压系统工作时不与地板11两端的支撑座12产生干涉。上述凹底架的地板11的结构便于液压系统工作,并且可以节省材料,减少成本。
[0052]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当一列铁路货车需要运输多辆汽车时,可以实现多辆汽车同时进行装载或卸载,无需将一列铁路货车解编,装载效率高,并且在装载或卸载过程中,均可以向前驾驶汽车,无需驾驶员进行倒车操作,降低了汽车驾驶难度。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