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排式车辆

申请号 CN201380053219.1 申请日 2013-10-11 公开(公告)号 CN104703866B 公开(公告)日 2017-11-24
申请人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阿伦·D·德卡德; 菲利普·B·斯温; 安迪·T·艾夫斯; 奥斯丁·L·豪科姆; 肖恩·D·彼得森; 戈东·J·斯坦梅茨; 亚当·J·施兰根; 科里·S·罗伊泰克; 丹尼尔·L·戈夫曼; 克林顿·A·约翰逊; 安德鲁·C·施莱夫; 詹森·R·菲尔茨; 托马斯·C·哈内格拉夫; 约翰·A·卡什塔内克; 詹姆斯·J·恩德里齐; 里基·G·耶格; 阿伦·J·尼斯; 丹尼尔·J·努格特伦; 克里斯·J·赫德; 柯蒂斯·C·卡尔鲁思; 丹尼尔·P·施特罗巴赫;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全地形车辆,其具有至少一对侧向间隔开的座椅表面。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用途车辆(10),包括:
多个地面接合构件;
框架(12),所述框架(12)由所述地面接合构件(14、16)支撑
传动系(30),所述动力传动系(30)由所述框架支撑;
操作者区域(60),所述操作者区域(60)由并排式座椅和操作者控制装置限定;
驾驶室框架(84),所述驾驶室框架(84)覆盖所述操作者区域并且由至少第一前部支撑部分(610a)和第二前部支撑部分(612a)、至少第一后部支撑部分和第二后部支撑部分(622b)、在所述第一后部支撑部分与所述第二后部支撑部分之间延伸的横杆、以及联接所述前部支撑部分与所述后部支撑部分的纵向延伸部分(610b、612b)限定;以及所述操作者区域具有驾驶员座椅(62)和乘客座椅(64),其中,所述驾驶员座椅(62)具有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所述乘客座椅(64)具有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所述驾驶员座椅和所述乘客座椅为并排式设置,所述驾驶室框架构造成用以支撑所述驾驶员座椅的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以及所述乘客座椅的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
所述多用途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和所述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都包括第一联接位置、第二联接位置、第三联接位置、第四联接位置以及闩机构(1422’、1422”、1422”’),并且,所述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和所述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都设置有两个肩部带卷收器,所述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中的一个肩部带卷收器在位于所述驾驶员座椅后方的所述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第一联接位置处联接至所述驾驶室框架,且所述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中的所述一个肩部带卷收器联接至所述横杆,所述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中的一个肩部带卷收器在所述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第一联接位置处联接至所述驾驶室框架,所述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和所述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位于相应的所述驾驶员座椅和所述乘客座椅的座椅靠背(62a、64a)的后表面的后方,所述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和所述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中的每个肩部带卷收器都构造成调节相应的带(1416’、1416”、1416”’)的长度,所述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和所述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第三联接位置和第四联接位置直接联接至所述框架且定位成在竖向上低于相应的所述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和所述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闩锁机构,并且在侧向上位于所述驾驶员座椅和所述乘客座椅的座椅底部(62b、
64b)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中的另一个肩部带卷收器和所述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中的另一个肩部带卷收器联接至所述第一后部支撑部分和所述第二后部支撑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驾驶员座椅和所述乘客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和座椅底部,并且所述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中的另一个肩部带卷收器和所述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中的另一个肩部带卷收器侧向地定位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轮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中的另一个肩部带卷收器和所述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中的另一个肩部带卷收器竖向地定位在所述座椅靠背的顶部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和所述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的所述两个肩部带卷收器联接至竖向地定位在所述座椅靠背的顶部下方的所述横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途车辆,还包括在每个座椅的一侧联接至所述框架的至少一个臀部卷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包括在每个座椅的相反两侧联接至所述框架的多个臀部卷收器。

说明书全文

并排式车辆

[0001]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10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712,396以及于2013年5月31提交的序列号61/829,743的优先权,将这些专利申请的主题以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排式全地形车辆。

背景技术

[0003] 通常,全地形车辆(“ATV”)和多用途车辆(“UV”)被用于在各种地形上运载一个或两个乘客以及少量的货物。由于对于全地形车辆的娱乐休闲兴趣的不断增加,专业的全地形车辆如用于非公路骑行、竞赛以及货运的全地形车辆已经进入市场。大部分全地形车辆包括最多两个乘客用座椅,这两个乘客或者是并排就坐或者是以乘客位于全地形车辆的驾驶员后方的方式就坐。驾驶员和乘客挨着彼此就坐在侧向间隔开的座椅上的并排式全地形车辆已经变得受欢迎,这是因为能够允许乘客分享驾驶员的视
[0004] 在美国专利7,819,220和8,328,235、美国专利公报2012/0031693、以及于2012年10月11日提交的专利申请序列号61/712,396中示出了某些并排式全地形车辆,将这些美国专利和专利申请中的每一者的主题以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

发明内容

[0005] 一种多用途车辆,其包括: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框架,该框架由地面接合构件支撑;动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由框架支撑;操作者区域,该操作者区域由并排式座椅和操作者控制装置来限定;驾驶室框架,该驾驶室框架覆盖操作者区域并且由至少第一前部支撑部分和第二前部支撑部分、至少第一后部支撑部分和第二后部支撑部分、以及联接前部支撑部分与后部支撑部分的纵向延伸部分限定;以及操作者区域,该操作者区域具有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其中,该驾驶员座椅具有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该乘客座椅具有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为并排式设置,驾驶室框架构造成用以支撑驾驶员座椅的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以及乘客座椅的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和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包括分别在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的后方联接至驾驶室框架的肩部卷收器。
[0006] 根据本公开的说明性实施方式,多用途车辆包括: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框架,该框架由地面接合构件支撑;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由框架支撑;以及操作者区域,该操作者区域具有由框架支撑的座椅部分。座椅部分包括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其中,该驾驶员座椅具有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该乘客座椅具有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为并排式布置。框架构造成用以支撑用于驾驶员座椅的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以及用于乘客座椅的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驾驶员约束性安全带系统在第一联接位置、第二联接位置、第三联接位置、第四联接位置、第五联接位置以及第六联接位置中的至少一者联接至驾驶员座椅和框架中的一者,并且乘客约束性安全带系统在第一联接位置、第二联接位置、第三联接位置、第四联接位置、第五联接位置以及第六联接位置中的至少一者联接至乘客座椅和框架中的一者。
[0007]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多用途车辆包括多个地面接合构件、以及由地面接合构件支撑的框架。框架包括下框架部分以及联接至下框架部分以限定操作者区域的驾驶室框架。多用途车辆还包括支撑在操作者区域内的座椅区域。座椅区域包括呈并排式设置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多用途车辆还包括: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与驾驶员座椅相邻并且被限定于下框架部分与驾驶室框架之间以用于进入及离开操作者区域;以及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与乘客座椅相邻并且被限定于下框架部分与驾驶室框架之间以用于进入及离开操作者区域。另外,多用途车辆包括:第一框架构件,该第一框架构件延伸到第一开口中并且以可拆装的方式联接至下框架部分和驾驶室框架中的至少一者;以及第二框架构件,该第二框架构件延伸到第二开口中并且以可拆装的方式联接至下框架部分和驾驶室框架中的至少一者。多用途车辆还包括第一,该第一门延伸穿过第一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第一门在第一框架构件联接至下框架部分和驾驶室框架中的至少一者时联接至第一框架构件,并且第一门在第一框架构件被从多用途车辆移除时联接至下框架部分和驾驶室框架中的至少一者。多用途车辆还包括第二门,该第二门延伸穿过第二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第二门在第二框架构件联接至下框架部分和驾驶室框架中的至少一者时联接至第二框架构件,并且第二门在第二框架构件被从多用途车辆移除时联接至下框架部分和驾驶室框架中的至少一者。
[0008]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包括:框架;支撑框架的地面接合构件;操作者室;动力系;后部多用途基座,该后部多用途基座定位在操作者室的后方;槽框件,该槽框件与后部多用途基座的上缘相邻地定位并且联接至后部多用途基座以及能够从后部多用途基座移除;以及管道,该管道具有联接至动力系的第一端部以及联接至槽框件的第二端部;其中,空气穿过槽框件和通向动力系的管道被输送至动力系。
[0009]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包括:操作者室;至少一个车身板构件;储藏箱,该储藏箱联接至车身板构件,并且具有第一封闭件和第二封闭件,该第一封闭件具有至少带有部分透明的窗的第一板。
[0010]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包括:框架;支撑框架的地面接合构件;操作者室;用于驱动地面接合构件的动力系;以及后悬架,该后悬架包括纵臂,该纵臂大体平地设置。
[0011]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包括:框架;支撑框架的地面接合构件;操作者室,该操作者室具有至少一个座椅,该至少一个座椅包括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以及燃料箱,该燃料箱定位在座椅下方,并且延伸到位于座椅底部的前部的前方的最靠前位置。
[0012]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包括:框架;支撑框架的地面接合构件;操作者室;车身板,车身板至少部分地限定操作者室,并且车身板的接合部搭接;座椅支撑框架,该座椅支撑框架定位在搭接部分上;以及座椅,该座椅联接至座椅支撑框架。
[0013]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旁通式减振器包括细长的减振器缸,该减振器缸具有大致管状本体,管状本体具有管状臂壁,管状本体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至少两个孔道在管状壁内并且在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延伸,并且每个孔道都具有与管状本体的内部相连通的通道,其中,通道中的第一通道比通道中的第二通道更靠近上端部;活塞,该活塞定位在管状本体的内部中;活塞杆,该活塞杆固定至活塞并且延伸超出上端部和下端部中的一者;上部盖,该上部盖封闭上端部;下部盖,该下部盖封闭下端部;上部盖和下部盖中的一者设置有与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相连通的第一通路;第一止回,该第一止回阀定位在第一通路中;以及液压流体,该液压流体位于缸中并且位于活塞与包括所述通路的盖之间。
[0014]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包括:保持件框架,该保持件框架成型为用以保持备用轮胎和轮辋;夹持件,夹持件用于将保持件框架附接至车辆;以及保持构件,保持构件用于将保持件框架联接至夹持件;由此,保持构件可以被移除以使保持件框架离开夹持件而被从车辆移除,或者位于保持件框架的一侧的保持构件可以被移除,从而允许保持件框架绕第二侧枢转。
[0015]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用座椅包括座椅底部,该座椅底部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中间并且具有用于支撑驾驶员的大体平的取向;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向外向上地成角度,以便在车辆的操作期间将操作者和乘客保持在座椅底部上;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具有有防水外覆件包围的内层、以及包围外覆件的外部遮盖件。
[0016]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联接件组件包括:垫圈;具有头部、本体部以及可变形翼状部的可变形柄;以及多个固件
[0017]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车辆包括:框架;以及悬架,该悬架具有下校准臂以及上校准臂,上校准臂具有多个臂,其中,臂包括弧形部分,该弧形部分使臂部在相对水平的位置伸出,弧形部分限定悬架中的预先限定的弯曲点,其中,校准臂弯曲而非损坏框架。
[0018]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包括:纵向延伸主框架管;前框架管;U形框架管;框架管;悬架安装件,悬架安装件联接至纵向延伸主框架管,其中,前框架管在后端部处联接至U形框架管并且在前端部处联接至纵向延伸主框架管,并且,框架管在前端部处联接至U形框架管并向后延伸;前部减振器安装支架,前部减振器安装支架联接至U形框架管;悬架臂,悬架臂联接至悬架安装件;以及减振器,该减振器联接在前部减振器安装支架与悬架臂之间。
[0019]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包括:框架;并排式座椅,并排式座椅联接至框架并且定位在操作者区域中;地板面板,地板面板定位在并排式座椅的下方及前方;至少一个排出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排出装置定位在地板面板中的一者中并且具有排出装置开口,用以在排出装置开启时允许流体、尘土和碎屑离开操作者区域;以及盖,该盖以可拆装的方式联接至地板面板。
[0020]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包括:框架;发动机;进气系统,进气系统将空气传递至发动机中;双孔节气门体,该双孔节气门体联接在进气系统与发动机之间;操作者控制装置,该操作者控制装置用于向发动机供给燃料和空气;以及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1640),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联接至操作者控制装置并且电子地控制双孔节气门体。
[0021]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包括: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框架,该框架由地面接合构件支撑并且包括下框架部分以及联接至下框架部分以限定操作者区域的驾驶室框架;座椅区域,该座椅区域支撑在操作者区域内并且包括呈并排式设置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与驾驶员座椅相邻并且被限定于下框架部分与驾驶室框架之间以用于进入及离开操作者区域;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与乘客座椅相邻并且被限定于下框架部分与驾驶室框架之间以用于进入及离开操作者区域;第一门,该第一门延伸穿过第一开口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一门联接至框架;第二门,该第二门延伸穿过第二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第二门联接至框架;以及第一门和第二门向外弯曲并且远离座椅而弯曲以增大座椅区域中的空间。
[0022]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包括:第一多个地面接合构件;第二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框架,该框架具有包括多个部分的至少一个细长框架管组件,该框架由第一多个地面接合构件和第二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支撑,所述多个部分包括沿大体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框架管以及相对于纵向方向成角度的第二框架管;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由框架支撑;框架管联接件,该框架管联接件从框架的任一端部在纵向位置处并且在第一多个地面接合构件与第二多个地面接合构件之间以可拆装的方式联接框架管部分,其中,框架管联接件包括两个相互接合的联接件构件,每个联接件构件包括成角度柄部和前部面,相互接合部分连接至彼此以联接框架管部分,每个相互接合部分包括互补的凸部和凹部,凹部与凸部间隔开,其中,凸部和凹部都位于相互接合部分的第一侧上,其中,相互接合部分中的每一者的凸部成型为用于容纳在所述相互接合部分中的另一者的凹部内,并且当相互接合部分中的每一者的凸部容纳在所述相互接合部分中的另一者的凹部内时,相互接合的联接件构件中的一者的第一侧面对另一相互接合的联接件构件的第一侧。
[0023]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包括:框架;驾驶室框架,该驾驶室框架包围框架的一部分,并且该驾驶室框架包括前框架部分和后框架部分;遮阳板,该遮阳板联接至前框架部分;以及窗组件,该风窗组件联接至驾驶室框架的前框架部分并与遮阳板相邻地定位。
[0024]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用途车辆包括:框架;驾驶室框架,该驾驶室框架包围框架的一部分,并且包括前框架部分和后框架部分;以及风窗组件,该风窗组件联接至驾驶室框架的前框架部分,风窗组件包括风窗以及将风窗夹持于驾驶室框架的前框架部分的夹持组件。附图说明
[0025] 通过结合附图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以上提到的和其他的特征以及获得这些特征的方式将变得更加明显并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自身,在附图中:
[0026]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车辆的左前立体图;
[0027] 图2示出了图1的车辆的右后立体图;
[0028] 图3示出了图1的车辆的左视图;
[0029] 图4示出了图1的车辆的右视图;
[0030] 图5示出了图1的车辆的俯视图;
[0031] 图6示出了图1的车辆的仰视图;
[0032] 图7示出了图1的车辆的正视图;
[0033] 图8示出了图1的车辆的后视图;
[0034] 图9示出了车辆框架的左前立体图;
[0035] 图10示出了车辆框架的右后立体图;
[0036] 图11示出了车辆框架的俯视图;
[0037] 图12为与图9的视图类似的示出移除驾驶室框架的视图;
[0038] 图13为图12的车辆框架的右后立体图;
[0039] 图14为图12的车辆框架的成分解方式的左前立体图;
[0040] 图14A示出了图14的车辆框架的一部分的放大节选图;
[0041] 图15为图14的车辆框架右后立体图;
[0042] 图16示出了图12的车辆框架的第一部分的左前立体图;
[0043] 图16A示出了图16的车辆框架的一部分的放大节选图;
[0044] 图17为图16的框架部分的右后立体图;
[0045] 图18示出了车辆框架后部部分的左前立体图;
[0046] 图19示出了图18的车辆框架部分的右后立体图;
[0047] 图20示出了后框架部分的下侧立体图,该视图示出了后悬架安装件;
[0048] 图21示出了联接在一起的车辆框架的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的左前立体图;
[0049] 图22示出了图20的联接在一起的框架部分以及辅助侧框架;
[0050] 图23示出了将图22的侧框架保持就位的联接件的立体图;
[0051] 图24为穿过图21的线24-24的截面图,其中,保持件处于预定位置;
[0052] 图25示出了图24的截面图,其中,保持件处于锁定位置;
[0053] 图26示出了驾驶室框架的左前立体图;
[0054] 图27示出了驾驶室框架的右后立体图;
[0055] 图28示出了与图26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以分解的方式示出了驾驶室框架的部件;
[0056] 图29示出了车辆后悬架的左后立体图;
[0057] 图30示出了在图29中示出的后悬架的后部下侧立体图;
[0058] 图31示出了从后框架部分分解出的图29的后悬架;
[0059] 图32以分解的方式示出了后悬架;
[0060] 图32A示出了后悬架的纵臂的立体图;
[0061] 图32B为图33A的纵臂的俯视图;
[0062] 图32C为图33A的纵臂的内侧视图;
[0063] 图32D示出了图33A的纵臂的分解图;
[0064] 图32E示出了用于图33D的纵臂的减振器联接支架;
[0065] 图33示出了后悬架的侧视图;
[0066] 图34示出了安装在框架中的动力系的左前立体图;
[0067] 图35示出了与图34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包括进气系统;
[0068] 图36为发动机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的俯视图;
[0069] 图37为进气系统的立体图;
[0070] 图38为图37的进气系统的空气过滤器的分解图;
[0071] 图39示出了用于图35的CVT(无级变速器)进气系统的进气口;
[0072] 图39A示出了用于图35的CVT进气系统的替代性进气口;
[0073] 图40示出了与图34的视图类似的立体图,并且该立体图包括排气系统;
[0074] 图41示出了排气系统的立体图;
[0075] 图42示出了排气系统的后视立体图;
[0076] 图43示出了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分解立体图;
[0077] 图44示出了框架和动力系的后视立体图,并且该后视立体图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
[0078] 图44A为用于水冷却软管的保持夹件的放大图;
[0079] 图44B以分解的方式示出了图44A的保持夹件的立体图;
[0080] 图45示出了车辆格栅的正视图;
[0081] 图46示出了图45的格栅的后视立体图,并且该后视立体图包括散热器和护罩;
[0082] 图47示出了在图46中示出的组件的分解图;
[0083] 图48示出了散热器和护罩的正视图;
[0084] 图49为前悬架的前视立体图;
[0085] 图49A为与图49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示出了被分解的前悬架的部件;
[0086] 图49B为与图49中描述的前悬架类似的具有扭杆的前悬架的左前立体图;
[0087] 图50为车辆框架和前悬架的正视图;
[0088] 图51为左前悬架的左后立体图;
[0089] 图52示出了前悬架的上校准臂的前视立体图;
[0090] 图53示出了前悬架的上校准臂的后视立体图;
[0091] 图54示出了制动系统的俯视图;
[0092] 图55为具有本发明的车辆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的座椅区域的正视图;
[0093] 图56为图55的驾驶员座椅的座椅底部的俯视图;
[0094] 图57为图56的座椅底部的截面图;
[0095] 图57A为图56的座椅底部的替代性座椅底部的截面图;
[0096] 图58为图55的驾驶员座椅的后视立体图,该后视立体图包括座椅框架和座椅基部构件;
[0097] 图59为图58的驾驶员座椅和座椅框架的后视分解图;
[0098] 图60为图58的驾驶员座椅、乘客座椅和基部构件、以及框架的座椅安装支架的前视分解图;
[0099] 图61为图60的驾驶员座椅、乘客座椅以及座椅安装支架的前视分解图,该视图包括基部构件的替代性实施方式;
[0100] 图61A为图61的基部构件的底侧的后视立体图;
[0101] 图61B为图61的基部构件的顶侧的后视立体图,该后视立体图示出了基部构件的板相对于基部构件的框架的行程;
[0102] 图61C为图61的座椅框架和基部构件的截面图;
[0103] 图62为图61的驾驶员座椅、乘客座椅以及座椅安装支架的前视分解图,该前视分解图包括基部构件的替代性实施方式;
[0104] 图62A为替代性实施方式的座椅框架和基部构件的截面图;
[0105] 图63为座椅区域的正视图,该正视图示出了具有座椅安全带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
[0106] 图64为图63的座椅区域的正视图,该正视图示出了具有座椅安全带的替代性实施方式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
[0107] 图65为图64的座椅区域的正视图,该正视图示出了具有座椅安全带的另一替代性实施方式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
[0108] 图66为图65的座椅区域的正视图,该正视图示出了具有座椅安全带的又一替代性实施方式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
[0109] 图67为本发明的车辆的门组件的侧视立体图;
[0110] 图68为图67的门组件的分解图;
[0111] 图69为图68的门组件的框架、铰接组件以及闩锁组件的分解图;
[0112] 图70为图67的门组件的替代性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0113] 图71为图67和图70的门组件的替代性实施方式的侧视立体图;
[0114] 图72为门组件的俯视图;
[0115] 图73为本发明的车辆的驾驶室框架部段的框架管的截面图;
[0116] 图74为乘客抓持杆的后视立体图;
[0117] 图75为图74的乘客抓持杆的分解图;
[0118] 图76为图74的乘客抓持杆的截面图;
[0119] 图77为本发明的车辆的操作者区域的后视立体图,该后视立体图包括方向盘组件、图74的乘客抓持杆以及操作者控制装置;
[0120] 图78为图77的方向盘组件的侧视图;
[0121] 图79为本发明的车辆的加速踏板组件的后视立体图;
[0122] 图80为图79的加速器踏板组件的侧视图;
[0123] 图81为图77的操作者区域的后视立体图;
[0124] 图82为位于图77的操作者区域内的地板排出装置的分解图;
[0125] 图83为图77的操作者控制装置的变速杆护套的侧视图;
[0126] 图84为图77的操作者区域内的灯和储藏室的后视立体图;
[0127] 图85为本公开的车辆的电气系统的示意图;
[0128] 图86为定位在本发明的车辆的前端部处的卷扬机组件的前视立体图;
[0129] 图87为图86的卷扬机组件的分解图;
[0130] 图88为图86的卷扬机组件的侧视图;
[0131] 图89为通过连接件联接至本发明的车辆的框架的车身板的后视立体图;
[0132] 图90为图89的连接件和车身板的分解图;
[0133] 图91A为图90的连接件的立体图;
[0134] 图91B为图91A的连接件的另一立体图;
[0135] 图91C为图91A的连接件的俯视图;
[0136] 图92示出了本公开的车辆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左前立体图;
[0137] 图93示出了图92的车辆的右后立体图;
[0138] 图94示出了图92的车辆的左视图;
[0139] 图95示出了图92的车辆的右视图;
[0140] 图96示出了图92的车辆的俯视图;
[0141] 图97示出了图92的车辆的仰视图;
[0142] 图98示出了图92的车辆的正视图;
[0143] 图99示出了图92的车辆的后视图;
[0144] 图100示出了图92的车辆的操作者室的局部节选图;
[0145] 图101为与图100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仅示出了彼此分解开的车身板部分;
[0146] 图102为在图101中示出的密封箱的后视立体图;
[0147] 图103为与图102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示出了密封箱的彼此分解开的部件;
[0148] 图104为与图103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示出了右前立体图;
[0149] 图105为图102的密封箱的穿过箱的中心截取的截面图;
[0150] 图106为与图100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示出了将前框架组装至车辆框架的组装;
[0151] 图107为与图106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示出了从车辆拆下罩和车身板;
[0152] 图108为与图107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示出了从车辆分解开框架;
[0153] 图109为安装至车辆框架的燃料箱的前视立体图;
[0154] 图110示出了乘客座椅的俯视图,该俯视图示出了燃料箱的位置;
[0155] 图111为与图109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示出了彼此分解开的各个部件;
[0156] 图111A为燃料箱的下侧立体图;
[0157] 图111B为安装至框架的燃料箱的横向截面图;
[0158] 图112为示出了在燃料箱上方就位的地板的俯视立体图;
[0159] 图113示出了构成操作者室的板的分解图;
[0160] 图114示出了与经组装的板分解开的座椅支撑件;
[0161] 图115为穿过图114的线115-115的截面图;
[0162] 图116为左侧门的侧视平面图;
[0163] 图117为在门处于闭合位置时穿过图116的线117-117的截面图;
[0164] 图118为与图117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示出了处于最大开启位置的门;
[0165] 图119A为与图67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示出了附接至门的附加辅助下部板;
[0166] 图119B为从如图119A中所示的门的内侧观察到的视图;
[0167] 图120A为可用于与图119B中示出的门框架一起使用的替代性门蒙皮;
[0168] 图120B为从图120A中示出的门的内侧观察到的视图;
[0169] 图121示出了后进气口槽框件的分解图;
[0170] 图122示出了发动机和CVT的前视立体图;
[0171] 图123示出了移除槽框件以及空气管道就位;
[0172] 图124为穿过图123的线124-124的截面图;
[0173] 图125为多用途基座的下侧立体图;
[0174] 图126为与图125的视图类似的后视立体图,该后视立体图示出了与多用途基座分解开的支架;
[0175] 图126A为与图126的视图类似的后视立体图,该后视立体图示出了替代性加强支架;
[0176] 图126B为与图126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示出了替代性隔热罩;
[0177] 图127为移除穿过多用途基座的后部底板以示出触及各个车辆部件的入口的检修板的前部立体图;
[0178] 图128示出了多用途基座的前视立体图,其中,减振器储蓄器联接至驾驶室框架;
[0179] 图129示出了多用途基座的俯视图;
[0180] 图130示出了移除以触及减振器的检修板;
[0181] 图131和图132示出了位于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的中间的用于触及各个发动机部件的检修板;
[0182] 图133示出了附接至驾驶室框架的前部部分的遮阳板构件;
[0183] 图134示出了图133的与驾驶室框架分解开的遮阳板;
[0184] 图135示出了联接至驾驶室框架的遮阳板的下侧立体图;
[0185] 图136示出了联接至驾驶室框架的辅助顶棚;
[0186] 图137示出了与驾驶室框架分解开的顶棚的下侧立体图;
[0187] 图138示出了联接至驾驶室框架的顶棚的截面图;
[0188] 图139示出了联接至驾驶室框架的后部的辅助备用轮胎支架;
[0189] 图140以立体图的形式示出了图139的轮胎支架;
[0190] 图141示出了联接至框架的转向装置的前视立体图;
[0191] 图142示出了从框架移离的转向装置的前视立体图;
[0192] 图143为安装至框架的发动机的立体图;
[0193] 图144示出了发动机和发动机联接件的分解图;
[0194] 图144A为经由替代性发动机联接件安装至框架的发动机的立体图;
[0195] 图145为前悬架组件和后悬架组件的立体图;
[0196] 图146示出了前悬架组件的针状减振器的分解图;
[0197] 图147示出了外部调节旁通式减振器的立体图;
[0198] 图148从不同的角度示出了与图147的立体图类似的立体图;
[0199] 图149示出了图147的减振器的另一立体图;
[0200] 图150示出了减振器盖和减振器外壳体的内部通道的透视图;
[0201] 图151为示出了从减振器壳体移开盖的立体图;
[0202] 图152示出了与图150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示出了减振器壳体的整个长度;
[0203] 图153从不同的角度示出了与图152的视图类似的视图;
[0204] 图154示出了穿过减振器储蓄器的截面图;
[0205] 图155A为与152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流体流动;
[0206] 图155B为与153的视图类似的视图,该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流体流动;
[0207] 图156为联接至驾驶室框架的防侵入杆的下侧立体图;
[0208] 图157为防侵入杆组件的分解图;
[0209] 图158示出了联接至驾驶室框架的后部部分的后风窗;
[0210] 图159示出了在图158中示出的后风窗的相对侧视图;
[0211] 图160示出了图158的风窗的分解图;
[0212] 图161示出了多用途车辆的前风窗;
[0213] 图162示出了穿过图161的线162-162的截面图;
[0214] 图163A示出了风窗下拐角部的从图161中的箭头163A截取的内侧视图;
[0215] 图163B示出了图163A的风窗下拐角部的仰视图;
[0216] 图164为穿过图161的线164-164的截面图;
[0217] 图165为风窗组件的从其后侧获取的分解图;
[0218] 图166为替代性实施方式的与图164的截面图类似的截面图,其中,闩锁构件是的;
[0219] 图167为具有多个位置的替代性风窗的左前立体图;
[0220] 图168为风窗滑动件的特写图;
[0221] 图169为处于通风位置的风窗的特写图;
[0222] 图170为后夹持件的俯视图;以及
[0223] 图171为处于完全开启位置的风窗的视图。
[0224] 在所有视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指示对应的部件。尽管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附图并非必然成比例,而是某些特征可以被放大以便更好地示出及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225] 下文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并无意于是详尽无遗的或将本发明限制于在下列详细说明中所公开的确切构型。相反,实施方式是经选择的和描述的,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它们的教导。例如,尽管下列说明主要涉及多用途车辆,但此处描述的某些特征可以应用于其他应用,例如全地形车、地车、摩托车、机动脚踏两用车等。
[0226] 首先参照图1至图6,将描述本公开的车辆。该车辆总体以10示出并且通常被称作全地形车辆(ATV)、并排式车辆(S×S)或多用途车辆。如所示出的,车辆10总体包括由地面接合构件14和16支撑的框架12(图3)。如本公开中所示,地面接合构件14和16包括:车轮18和轮胎20、以及车轮22和轮胎24。车辆10还包括动力传动系30(图3),动力传动系30操作地联接至框架12并且传动地连接至地面接合构件14、16中的一者或更多者。在本公开中,如此处更加详细地描述的,动力传动系30包括燃烧燃料式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组合、以及在动力传动系与前部地面接合构件14和后部地面接合构件两者之间延伸的传动轴。然而,可以想到任何动力传动系,例如混合动力的、燃料电池的或电动的。在申请人于2006年7月28日提交的未决的申请序列No.11/494,891以及于2006年7月28日提交的未决的申请序列No.11/494,890中更加充分地描述了动力传动系30、前悬架组件、后悬架组件以及转向组件,将这些专利申请的主题以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
[0227] 如图1至图4中所示,车辆10还包括总体以40示出的车身部分或车架,所述车身部分40包括罩42、前挡板44、仪表板46、侧板48、前地板50、后侧板52以及后部货物区域56。如另外所示出的,车辆10包括具有驾驶员座椅62和乘客座椅64的操作者区域或座椅区域60。如图3中最佳地示出的,驾驶员座椅包括座椅靠背62a和座椅底部62b,并且乘客座椅64(图
4)包括座椅靠背64a和座椅底部64b。此外,如此处进一步所描述的,车辆10包括总体以68示出的操作者控制装置,操作者控制装置68包括用于转向、加速及制动的控制装置。车辆10还包括前悬架70和后悬架72。
[0228] 现在参照图9至图28,将更加详细地描述框架12。框架12总体包括主框架部分80、前框架部分82以及驾驶室框架部分84,其中,这些区段通过联接件86、87、88、90和92相互连接。除为车辆提供结构刚度以外,框架12提供了用于安装各种车辆部件的安装附件。现在参照图9至图18,前部部分82包括前悬架安装件100、转向装置安装件104(图13)、控制装置安装件108(图108)以及前差速器安装件110(图9)。后部部分80包括发动机安装装置120(图10)、后差速器安装装置122、后悬架安装装置124以及座椅安装装置126。通常,应当指出,框架12包括基本圆形的管,管使框架的强度增强并使重量减小。联接件86、87、88、90和92可以是如在美国专利8,328,235中所公开的、或者如共同提交的专利申请序列号61/829,434(代理人案号PLR-06-25994.01P)中所公开的,将这些专利和专利申请的主题以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
[0229] 现在参照图9至图11,将更加详细地描述框架12。如图11中最佳地示出的,框架12包括纵向延伸的框架管150,纵向延伸的框架管150具有纵长部分150a、后部成角度部分150b以及前部成角度部分150c。框架管150经由联接件87与框架管152相联接。主框架部分
80还包括具有纵向部分154a和竖立部分154b的外框架栏杆154(图9)。框架还包括框架管部分156(图9),框架管部分156包括多个部分156a、竖立部分156b以及倾斜部分156c的。框架管152和框架管156通过框架管158联接在一起。如此处所描述的,框架管154和框架管156通过联接件86联接在一起。框架12还包括侧框架管160,侧框架管160具有与外框架管154的竖立部分154B交叉并且相连接的向上倾斜部分160b和纵向部分160a。框架12还包括框架管
162,框架管162与框架管156的竖立部分156b相联接并且通过联接件88(图9)联接至框架管部分160A。侧管164在其顶端部处联接至联接件90并在下端部处联接至框架管160。如此处进一步所描述的,侧管164包括铰接部件164a和164b。
[0230] 现在参照图14至图16,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前框架部分82。如图16中最佳地示出的,框架管156向上延伸以与U形框架管170连接,其中,U形部分170包括中央部分170a、倾斜部分170b以及向上向后延伸部分170c。如图14中最佳地示出的,框架管176从框架管162向上延伸以与框架管部分170c相连接。如此处所描述的,具有安装孔180a的安装支架180联接至框架管156、176并且连接框架管156、176,并且辅助上部前框架部分190的安装。参照图16,前框架部分82还包括前框架管200,该前框架管200具有:联接至框架管170的框架管部分170b的管部分200a、管部分200b、以及向下向内成角度的管部分200c,向下向内成角度的管部分200c与框架管152的前端部相联接。框架管202也从框架管152向上延伸并在管部分
170a处与框架管170联接。此外,槽状部分204向上向后延伸,将框架管152与框架管202相联接。
[0231] 现在参照图16A,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前悬架安装件100。如图16A中所示,槽状部分210和212横跨框架管152,限定侧壁210a和212a,如此处所描述的,侧壁210a和212a各自具有用于安装前悬架的下控制臂的安装孔210b和212b。另外如图16A中所示,槽状部分220横跨框架管202并且限定具有以220b表示的安装孔的以220a表示的前部面。槽状件222在槽状件220与槽状件204之间延伸并且保持板部224,板部224限定有以224a表示的孔。支架230横跨框架管部分200c并且限定具有以230b表示的孔的延伸超出框架管200c的突部230a。如此处所描述的,支架230还限定以230c表示的上水平壁,上水平壁230c限定有以230d表示的孔。支架240在框架管部分200C的前侧横跨框架管部分200C并且限定延伸超出框架管部分
200c且限定有以240b表示的孔的板部240a。因此,应当理解,如此处所描述的,孔220b、224a以及230b和240b限定前悬架的上控制臂的安装位置。
[0232] 如此处所描述的,支架240还包括具有安装孔240d的上凸缘240c。仍然参照图16A,如此处所描述的,上部槽状件250位于框架管170的管部分170a的两侧,限定平行的板部250a,平行的板部250a具有用于安装前悬架70的减振器的顶端部的安装孔250b。如此处所描述的,槽状部分250还限定具有安装孔250d的上壁250c。如图在16a和图17中最佳地示出的,示出了控制装置安装件260。控制装置安装件260具有联接至框架管202的前壁260a,具有围绕开口260c的紧固件260b(图17)。支架260d从前壁260a向后延伸,包括安装孔260e。
[0233] 前框架部分82还包括其他另外的支架如270(图14)、280(图16A)、282(图16A)以及具有安装孔284a的284(图16A)。下部板290(图16A)联接至框架管152的下部部分并且包括安装孔290a。槽状件292还联接框架管部分152并包括以292a表示的安装孔。
[0234] 再次参照图14和图17,上框架部分190包括横向管300、横向槽状件302和转向装置安装件306,其中,通过横管304将管300与槽状件302相联接。转向装置安装件306包括以306a表示的多个安装孔。安装管308从管300向下延伸并且包括以310表示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310具有以310a表示的安装孔。应当理解,槽状件302与支架270叠置,并且支架310与支架180(图17)叠置,并且紧固件312穿过孔310a、180a定位。支架320(图17)从管308向后延伸并且包括具有紧固件324的凸缘322以及具有以326A表示的安装孔的安装突部326。前框架部分82还包括安装突部330和332。
[0235] 现在参照图14至图15以及图18至图20,将进一步描述后框架部分80。如图18中所示,后框架部分80还包括定位在管部分154a与160a之间的桁架部分350。桁架部分352在框架管150与框架管154之间延伸,并且桁架354、356(图14)在框架管150之间延伸。横管358在框架管150与框架管154之间延伸。现在参照图14a,安装部分360联接至框架管160,安装部分360设置有以360a表示的安装孔,并且设置有安装支架362,安装支架362联接至框架管152、提供以362a表示的安装孔。
[0236] 如图18中所示,后框架部分80还包括框架管370,框架管370在其下端部处联接至框架管150并且在其上端部处联接至横管372。横管372还在框架管154的上部部分154b之间进行联接。设置有安装孔374a和374b的横管374在框架管370之间延伸。后框架管380从横杆372向后延伸,并且通过框架管部分380a相对水平地延伸,随后在管部分380b处向下向内弯曲以与框架管150的后部部分150b相联接。后部槽状件390和后部板392(图14)在框架管380的框架管部分380b之间延伸。
[0237] 如图18中所示,如此处所描述的,后差速器安装装置122由用于安装动力传动系的后差速器的板392限定。如在图14a和图18中最佳地示出的,设置有联接至框架管150、具有以402a表示的安装孔的发动机安装支架402。如图19中所示,如此处所描述的,上部减振器安装件410在框架管380与框架管370的相交处被限定为角撑板,上部减振器安装件410限定有减振器用安装孔410a。如图20中所示,后悬架安装装置124由联接在横管358之间、具有以414表示的安装孔的槽状件412限定。
[0238] 以类似的方式,如此处所描述的,支架416(图19)设置在框架管380A的上侧处并且限定用于安装驾驶室框架84的安装孔416a。再次参照图14,后框架部分80包括座椅安装装置126、多用途箱56的安装带430、消音器支架432和车底护板434。仍然参照图14,座椅支架126包括具有以440a表示的安装孔的前部槽状件440。支架126还包括具有以444表示的座椅安装销的以442表示的后框架管。前部槽状件440还包括以440b表示的座椅安装钩。如此处进一步所描述的,控制装置安装支架450侧向地定位在安装部分440b中间。
[0239] 如图18和图19中最佳地示出的,座椅安装支架126被示出为联接至后框架部分80,并且,槽状件440定位在安装支架360(图14a)上方,并且,紧固件460穿过孔440a定位到孔360A(图14a)中。以类似的方式,后部管442坐置在支架362的顶部上,并且,紧固件462穿过孔442a(图14)定位到孔362a(图14a)中。
[0240] 带430包括具有以470a表示的安装孔的安装臂470(图14)以及以472表示的下部支撑构件。带430在图18和图19中被示出为处于安装位置,并且通过紧固件474将带430联接至上部臂380。消音器安装件432在图19中也被示出为处于联接至后框架管部分380b的联接位置并且具有横管432a,横管432a具有以432b表示的安装孔。
[0241] 如图18中所示,后框架部分80还包括各种其他安装支架,即,联接至框架管部分150a的前安装支架490、联接至框架管部分155b的支架492、联接至框架管160的支架494以及联接至框架管370的安装支架496。
[0242] 如先前所提到的,框架部分80和82是通过联接件86、87和88联接在一起的,并且这在图21中以分解的方式示出。联接件87包括同轴式联接件87a和成角度的联接件87b。联接件87b包括成角度的柄部500,成角度的柄部500具有以502表示的前部面,前部面502具有凸部504、凹部506以及以508表示的孔。以类似的方式,联接件87a包括面512、凸部514、凹部516以及孔518。应当理解,联接件57a和57b通过这两个面502、504以平面的方式联接在一起,并且,凸部504容纳在凹部516中且凸部514容纳在凹部506中。这允许紧固件520和522将框架管150与152联接在一起。
[0243] 框架管154与156通过联接件86以类似的方式联接在一起。联接件86同样具有前部面522、凸部524、凹部526以及孔528。应当理解,联接件86定位成使其相应的面522成平面的方式,并且,相应的凸部524容纳在相对的联接件86的相应的凹部526中。因此,紧固件530、532将联接件86固定在一起,从而联接框架管154和156。
[0244] 最后,框架管160和162通过其相应的联接件88联接在一起。联接件88同样也具有前部面532、凸部534、凹部536以及孔238。联接件88定位成使其相应的面532成平面的方式,并且,相应的凸部534容纳在相应凹部536中。紧固件540能够穿过孔538以接纳紧固件542,并将联接件88固定在一起,从而将框架管160和162联接在一起。
[0245] 现在参照图22至图25,描述了可选的外部防护装置562,外部防护装置562可以联接至框架12的侧部,即联接至框架管154、156。防护装置560包括纵向管部分562和后向管564。防护装置560包括框架管联接件566a、566b和566c。孔568a、568b和568c分别与联接管
566a、566b和566c中的每一者的内部圆筒形容积空间对准。联接组件570(图23)包括异形垫圈572、可变形柄574以及紧固件576、578。异形垫圈572具有以572a表示的外径部,外径部
572a具有以572b表示的弓形弯曲面,提供以572c表示的最大极限点,以便与框架管154、156的外部圆柱形表面平齐地抵靠。异形垫圈572还包括与弯曲面572b相反的以572d表示的前部面,并且包括以572e表示的内径部,内径部572e具有以572f表示的平部分以及以572g表示的肩部。内部直径部以572j来设置。
[0246] 可变形柄574包括以574a表示的头部,头部574a具有由于平部分574c而中断的内部直径部574b的以及由于平部分574e而中断的外径部574d。可变形翼状部574f从本体部574g延伸。
[0247] 紧固件576包括螺栓头576a和以576d表示的螺纹部分,螺栓头576a具有肩部部分576b,肩部部分576b具有以576c表示的内部面。紧固件578具有以578a表示的圆筒形本体以及以578c表示的内螺纹,圆筒形本体578a具有以578b表示的平部分。头部578d限定以578e表示的凸轮表面(图24)。
[0248] 如图24中最佳地示出的,管联接件566b是通过使管566b的端部配装在垫圈572上的凹切部572k内的方式而附接至异形垫圈572的。联接组件570可以被预组装,使得可变形柄574定位于异形垫圈内,并且头部574a抵靠肩部572g且外径部574d与内径部572e以及平部分574e与572f为互补的关系。由此将可变形翼状部574定位成超出异形垫圈572并且允许紧固件576和578以能够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接纳在可变形柄574的相对两侧上(图24)。因此,管566b和联接组件570可以定位成穿过框架管150的孔580(图24)并且使凸缘566与框架管150成抵靠关系。
[0249] 此后,对紧固件576进行紧固,由此将这两个紧固件576和578拉到一起。由于对应的平部分578b、574c和574e、572f连同异形垫圈572的弓形表面572b的轮廓一起,因此,在框架管150的内侧不需要诸如扳手之类的工具。因此,如图25中所示,凸轮表面578被拖入可变形翼状部574中,使翼状部向外变形并将翼状部夹在孔580中,从而将整个组件锁定至框架管150。
[0250] 参照图26至图28,将更加详细地描述驾驶室框架84。首先参照图26和图27,驾驶室框架84包括前部部分600、后部部分602以及后支撑件606。如在图28中最佳地示出的,前部部分600包括通过横杆614联接在一起的第一框架部分610和第二框架部分612。框架部分610和612各自包括将在操作者前方延伸并且联接至框架的管部分610a、612a。框架部分610和612还包括向后并且在操作者的头部上方延伸的纵向延伸部分610b和612b。框架部分
610、612上的对应的支架616以及横管614上的对应的支架618允许联接在一起以限定前框架部分600。框架管部分610还包括用于联接管状后框架部分602的后支架620。
[0251] 后框架部分602包括由侧向延伸的管部分622a和向下延伸的管部分622b限定的具有以622c表示的端部的U形管622。弧形部分622d在622b与622c之间延伸。横管624联接管端部622c并将联接件90a保持于管端部622c。支架630面向前以与支架620相联接。后支架632面向后以与后支撑臂606相联接。
[0252] 后支撑臂606包括向后向下延伸部分606a以及管部分606b,其中,向后向下延伸部分606a在最下端处具有联接件94,管部分606b具有面向前并且成型为与支架632相联接的支架640。在被组装时,如图11中最佳地示出的,管部分601b、612b随着线644向后伸出而沿着线644向内成角度。这为驾驶室框架84的头顶部分提供了偏离,从而允许更好的出入。
[0253] 现在参照图29至图32E,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后悬架72。后悬架72为纵臂式悬架,其总体包括后纵臂650、半径臂652a、652b、扭杆或横向稳定杆654以及减振器656。纵臂650联接至转向节轴658,转向节轴658又再保持轮毂660和制动盘662。现在参照图32至图32D,将更加详细地描述纵臂式悬架部件的细节。
[0254] 如图32A中所示,纵臂650包括大致纵向延伸的槽道部分670,大致纵向延伸的槽道部分670在其前端部处具有包括前联接件674的连接臂672。纵臂650还包括后支架680,后支架680限定具有安装孔684的以682表示的安装面。如所示出的,如此处所描述的,面682限定以686表示的端部开放的孔686。纵臂650还包括具有安装孔692的第一支架690以及具有安装孔696的第二支架694。
[0255] 参照图32D,槽道部分670包括第一部分670a和第二部分670B,这两个部分具有以670c表示的接合斜切口,并且,这两个部分670a、670b在接缝处焊接在一起。支架680还包括以680a表示的切口部分,切口部分680a成型为搭接槽道的第二部分670b,在此被焊接就位。
设置有具有第一板部698a和第二板部698b的后支撑件698以联接至这两个部分670a、670b并支撑这两个部分670a、670b。
[0256] 如在图32E中最佳地示出的,支架690包括冲压突部690a,冲压突部690a竖立并且在紧固件690b故障的情况下对制动管路699提供保护。以类似的方式,支架694包括冲压突部694a,冲压突部694a竖立并且在紧固件694b故障的情况下对制动管路699提供保护。
[0257] 参照图32,校准臂652包括外联接件700和内联接件702。连接件板704包括与下半径臂652a的内联接件702对准的孔706以及与上半径臂652b的联接件702对准的上部孔708。转向节轴658包括凸缘710,凸缘710具有成型为与孔684对准的以710a表示的安装孔以用于安装转向节轴658。转向节轴658还包括向后延伸并且成型为用以与校准臂652的外联接件
700相联接的螺纹孔710b。转向节轴710还包括以710c表示的中心开口,中心开口710c成型为接纳短轴或半轴(未示出)以便驱动毂660。由于开放式孔686,因而可以在不需要移除纵臂650的情况下移除短轴。
[0258] 参照图32,扭杆654包括侧向延伸的轴部分720以及具有以724表示的安装孔的纵向延伸的臂部分722。连接臂730包括用于在孔724处进行联接的上联接件732以及用于联接至支架690的下联接件。如此处所描述的,夹持件740与支承件742设置在一起以将扭杆夹持至框架。减振器656包括带有外弹簧752的减振器部分750。如所示出的,减振器部分750是具有以754表示的气罐的气体辅助式减振器。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后部减振器656是Walker Evans的零件No.7043983。如此处所描述的,减振器750具有用于安装至支架694的以760表示的下联接件以及用于安装至框架12的上联接件762。
[0259] 如图30中所示,纵臂650通过使紧固件770延伸穿过槽道构件412(穿过孔414,图20)并穿过纵臂650的联接件674(图32)而联接至框架12。这允许纵臂650绕横向于车辆的纵向方向的枢转轴线向上及向下枢转。纵臂650在夹持件740将扭杆654保持至框架支架494并且连接装置730联接于每个扭杆650之间时通过扭杆654彼此联接。半径臂652通过借助于穿过连接件板704的紧固件772而连接至转向节轴并连接至框架板393的方式以侧向固定的方式保持纵臂650。减振器656通过紧固件774在上端部处固定至支架410、以及通过连接至支架694的紧固件776在下端部处固定至纵臂650。罐754联接至驾驶室框架管606a。
[0260] 如图33中所示,纵臂650被示出为处于没有受到弹簧作用的稳定状态位置,在该位置中,纵臂650相对于轴线780基本水平。这使得地面与纵臂650的底部之间的离地间隙782最大化。
[0261] 现在参照图33,后悬架的第二实施方式示出为结合有第二减振器790。因此,纵臂650包括另外的支架792,并且设置有用以容置减振器656和790两者的上端部的替代性上支架794。
[0262] 现在参照图34,框架12被示出为具有安装在框架12中的动力系。如所示出的,动力系800包括:发动机802;变速器804,变速器804可以包括无极变速器(CVT);以及后差速器806。在变速器与后差速器806之间设置有后传动装置808。在变速器804与前差速器812之间设置有前传动轴810。发动机802通过联接至发动机802并且在支架402处联接至框架12的发动机安装件814而安装至框架12。发动机安装件814实质上与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序列No.13/
370,139、代理人案号为No.PLR-06-24808.03P中所描述的发动机安装件相类似,将该专利申请的主题以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
[0263] 现在参照图35,发动机进气系统820包括空气过滤器822、管道824、空气过滤器826以及进气管道828。出于冷却的目的,还设置有将环境空气吸入至CVT变速器804中的以830表示的CVT冷却管道。进气系统820和CVT冷却装置830实质上与申请人的序列No.12/849,480、代理人案号为No.PLR-06-24357.01P中所描述的进气系统和CVT冷却装置相类似,将该专利申请的主题以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
[0264] 现在参照图36,在俯视图中进气系统820示出为连接至发动机802。如所示出的,空气歧管822连接至节气门体840,节气门体840又再直接连接至发动机802。空气过滤器826包括安装突部846,出于安装的目的,安装突部846具有用于与横管374的孔374a(图18)相联接的以846a表示的孔。
[0265] 如图37和图38中所示,空气过滤器826包括固定壳体850和可拆装盖852,盖通过结合夹854来固定就位。如图38中所示,空气过滤器826包括具有入口端862和出口端864的空气过滤器罐860。出口端864与管道联接件866相联接,而入口端与进气孔868相联接。过滤器罐定位在壳体850中并且通过固位装置870、872来对准。在图39中以880示出了CVT冷却空气的进气口,其中,进气口880从多用途箱的外部吸入空气。替代性地,进气口可以包括从多用途箱的内部吸入空气的后部进气口880’。在图4中以882示出了用于发动机进气的进气口。
[0266] 发动机排气装置总体以900示出于图36和图40中。发动机排气装置900包括排气歧管902,排气歧管902具有铸件904,铸件904带有凸缘906、908,凸缘906、908联接至发动机802的排气口。排气系统900还包括向后延伸部分910和消音器912。如图43中最佳地示出的,歧管部分902包括排气管部分920和922、以及上隔热罩924和下隔热罩926。如所示出的,排气管部分920联接至排气口908,并且排气管部分922联接至排气口906。排气管部分922包括从排气口906向外成角度的第一弧形部分930,第一弧形部分930过渡到沿排气口906的侧向延伸的直部分932。排气管部分920包括弧形部分938,弧形部分938沿侧向向上延伸至倾斜部分940,倾斜部分940随后过渡到在直部分932的顶部上方延伸的直部分942。这允许将包括上隔热罩924和下隔热罩926的简化隔热罩定位在排气管部分920、922上以对来自排气管部分920、922的热进行屏蔽。
[0267] 更特别地,隔热罩924包括倒U形体950,倒U形体950具有以952表示的颈缩部分以及以954和956表示的半圆筒形盖;半圆筒形盖954、956适配成分别设于弧形部分938、930上。下隔热罩部分926包括U形体部分960,U形体部分960具有颈缩部分962以及以964和966表示的半圆筒形盖。应当理解,上隔热罩构件924和下隔热罩构件926一起配合以使得半圆筒形部分954、960覆盖弧形部分938并且半圆筒形部分956、966覆盖弧形部分930。如图41和图42中所示,两个U形体部分950、960覆盖排气管部分920、922。
[0268] 排气系统900的纵向延伸部分910包括外隔热罩970以及上排气管部分972和下排气管部分974。外隔热罩970包括与隔热罩构件924、926的颈缩部分952和962配合的以978表示的颈缩部分。隔热罩部分970还包括与弧形部分982和984一致的以980表示的弧形部分以及隔热罩970的设于纵向延伸部分972和974上的纵向延伸部分990。颈缩部分996与管972和974的外部轮廓紧密适配。内隔热罩1000包括与颈缩部分996配合的颈缩部分1002、以及与纵向延伸部分990配合的部分1004。以1006表示的长形部分覆盖排气管972和974的剩余长度。颈缩部分1010覆盖颈缩部分1012,颈缩部分1012使来自排气管972和974的排气一起过渡到以1014表示的单一出口。
[0269] 歧管部分902相比先前的歧管具有优点。首先,铸件提供了急转弯部,该急转弯部允许铸件904与歧管之间的距离为总体上距操作者区域尽可能的远。另外,管部分932和942定位在大致叠置位置,这使管部分942进一步移动远离乘客区域。如以上所提到的,这还允许将包括上隔热罩942和下隔热罩926的简化隔热罩定位在排气管部分920、922上以对来自排气管部分920、922的热进行屏蔽。
[0270] 现在参照图44至图48,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发动机冷却系统。首先参照图44,发动机冷却系统总体以1020示出,发动机冷却系统1020包括具有流管路1024和供给管路1026的散热器1022。因此,为发动机冷却水提供了从车辆后部的发动机802处至车辆前方的散热器1022处并且返回的闭合回路。可以使用各种支架如1028以将管路1024、1026保持成相对于框架呈经管理的关系。在图44A中更加详细地示出了支架1028,并且支架1028已经联接至支架490并且包括支架1034和保持件1036。夹状件1036在图44B中被更详细地示出为包括中央壁部1040,中央壁部1040具有限定T形夹1044的中央臂1042。顶部臂1046和底部臂1048限定用于接纳供给管路1024、1026的接纳区域1050和1052。
[0271] 现在参照图45和图46,示出了具有由多个凸棱1062限定的网状图案的前格栅1060,多个凸棱1062限定出贯穿前格栅1060的用于空气穿行的开口1064。如图46中所示,示出了护罩1066,并且护罩1066联接至格栅1060以及将散热器1022和风扇1070安装至格栅
1060。应当理解,由于车辆运动和/或通过操作风扇而穿过护罩1060行进的空气使空气沿箭头1071的方向流动穿过散热器1022。
[0272] 如图47中最佳地示出的,护罩1066包括具有异型延伸部1074的顶壁以及具有异型延伸部1078的侧壁1076。同时,格栅1060包括围绕开口1064的壁1082。设置有以1084、1086和1088表示的另外的壁部。另外,格栅1060限定有具有以1092表示的缩窄部的壁部分1090。护罩1066包括安装至相应的固位装置1100、1102和1104的安装突部1094、1096和1098。如图
46和图48中所示,护罩1066与格栅1060的轮廓紧密适配,包括与缩窄部1092适配的压接部
1110。因此,在纵向方向上,壁1082、1084、1086和1088的组合与壁1072和1076搭接。这允许穿过格栅1060行进的所有空气穿过罩1066并进入罩1066中。如图46中所示,散热器1022与护罩1066紧密适配,防止围绕护罩/散热器接合部外周的空气的泄漏。另外如图46中所示,散热器1022具有翅片1112,并且当翅片1112安装至散热器1022时,风扇1070不能完全对应所有翅片1112。
[0273] 散热器1022还包括以1120表示的回流联接件以及以1122表示的供给联接件,回流联接件1120和供给联接件1122分别与冷却管路1024、1026配合。散热器1022还包括与支架230(图16A)的安装孔230d配合的安装凸1126。最后,散热器1022包括与风扇1070上的安装孔1130配合的以1128表示的安装孔。如图46中所示,紧固件1132将风扇1070直接保持至散热器1022。
[0274] 现在参照图49至图54,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前悬架70。首先参照图49,前悬架总体包括下校准臂1150、上校准臂1152、转向节轴1154、轮毂1156以及减振器1158。前部短轴1160通过等速万向节(或类似的装置)向轮毂1156提供驱动动力,并且出于转向的目的,设置有转向轴1162并且将转向轴1162联接至转向节轴1154。现在参照图49A,将更加详细地描述下校准臂1150。
[0275] 下校准臂1150包括在外端部处接合至球形接头1174的臂部1170和1172。臂1170、1172中的每一者的相反端部分别为联接件1176和1178。应当理解,联接件1176和1178通过紧固件1180(图49A、图50)分别与槽状件212、210相联接。还应当理解,下悬架臂1150的球形接头1174联接至转向节轴1154的下联接件1182(图50)。现在参照图52和图53,将更加详细地描述上校准臂1152。
[0276] 如所示出的,上校准臂1152包括两个臂1190、1192。臂1190、1192的外端部合于一处以与球形接头1194相联接。臂1190、1192的相反端部包括联接件1196、1198并且通过紧固件1200、1202(图49)联接至框架12。
[0277] 如图52和图53中最佳地示出的,上校准臂1152分别为臂1190和1192设置了不同的构型。如所示出的,臂1190沿着臂1190的轴向长度是基本平行的,而臂1192沿着该臂的长度是不连续的。更特别地,臂1192包括第一臂部1210,第一臂部1210与臂1190一样在大致平行的平面中远离球形接头构件1194而伸出。臂1192具有以1212表示的第一弧形弯曲部,第一弧形弯曲部1212使臂部1214相对于臂部1210向上成角度地伸出。臂部1192还包括以1216表示的第二弧形部分,第二弧形部分1216使臂部1218在相对水平的位置伸出。支架1220设置于且联接至臂1190、1192的外端部并且包括以1222表示的安装孔。
[0278] 上校准臂1152的几何结构、特别是臂1192的几何结构是出于至少两个原因设置的。首先,通过设置弧形部分1212、1216,在悬架中设置了预先限定的弯曲点,使得在车辆遇到大的颠簸的情况下,校准臂弯曲而非损坏框架12。其次,参照图51,校准臂1152设置在转向臂1162的顶部上方,这为臂1162提供了间隙。在没有弧形部分1216的情况下,校准臂1152和转向臂1162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空间中。
[0279] 再次参照图49A,减振器1158包括气体减振器部分1230和以1232表示的外弹簧。减振器1158还包括安装联接件1234和下部安装联接件1236。参照图50,减振器1158被示出为在其下端部处通过紧固件1240安装至支架1220以及在其上端部处通过紧固件1242安装至支架230。因此,安装至支架230的减振器远高于先前所安装的减振器,从而提供了使用更长的减振器1158的能力。在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减振器由分别为左减振器和右减振器的Walker Evans的零件No.7044018和7043979来提供。另外,安装在支架230处的减振器借助于与横向管170的连接并且借助于管156、170和200的三角关系通过整个框架12来固定。减振器1158的应力还借助于连接管联接件92通过驾驶室框架84(图9)承受。
[0280] 现在参照图49B,以70’示出了悬架的改型,悬架70’包括扭杆(或横向稳定杆)1250。扭杆1250通过连接臂1252联接至上校准臂1152;连接臂1252具有联接至扭杆1250的上联接件1254以及附接至上校准臂1152上的支架1258的下联接件1256。
[0281] 现在参照图51和图54,以1260示出了制动系统。制动系统1260包括位于操作者区域中的制动踏板1262,制动踏板1262致动主缸1264,主缸1264进而对制动钳1266进行操作。制动钳通过液压管路1270提供抵靠制动盘1268的摩擦力。后制动管路1272向后制动管路
1274进给,后制动管路1274进而操作后制动钳1276以控制后制动盘662。
[0282] 现在参照图55至图63,座椅区域60定位在驾驶室框架部分84内并且包括:具有座椅靠背62a和座椅底部62b的驾驶员座椅62、以及具有座椅靠背64a和座椅底部64b的乘客座椅64。如图55中所示,如此处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座椅62、64呈并排式布置并且被支撑在座椅安装支架126上。说明性地,如图58和图59中所示,座椅靠背62a和64a分别与座椅底部62b和64b间隔开。替代性地,座椅靠背62a和64a可以与相应的座椅底部62b和64b成一体地形成、或者以另外的方式连接至相应的座椅底部62b和64b,以便将载荷分布在整个座椅62、64上。
[0283] 图56和图57示出了座椅底部62b的构型,然而,乘客座椅64的座椅底部64b也可以以此处详细描述的方式进行构造。另外,座椅靠背62a、64a可以以此处详细描述的方式进行构造。座椅底部62b包括第一部分1300、第二部分1302以及第三部分1304。第一部分1300位于第二部分1302与第三部分1304的中间并且具有用于支撑驾驶员的大致平的取向。第二部分1302和第三部分1304相对于第一部分1300向外向上成角度,以便在车辆10的操作期间将操作者和乘客保持在座椅底部62b、64b上。类似地,座椅靠背62a、64a可以是异型的或者具有成角度的部分以在车辆10的操作期间将操作者和乘客进一步保持在座椅62、64上。遮盖件1318大致包围第一部分1300、第二部分1302以及第三部分1304。说明性地,第一部分1300、第二部分1302以及第三部分1304为彼此相邻地定位的三个分离的且独立的部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部分1300、1302和1304可以以常规方式例如通过缝制、黏合、模制、射频焊接、钉接以及/或者附着粘合而联接在一起。替代性地,座椅底部62b的其他实施方式可以构造为单个部件,其中,部分1300、1302和1304一起成一体地形成以限定座椅底部62b。
[0284] 参照图57,第一部分1300包括由外层1312大体包围的内层1306,第二部分1302包括由外层1314大体包围的内层1308,并且第三部分1304包括由外层1316大体包围的内层1310。内层1306、1308和1310可以由泡沫或其他聚合材料构成并且可以从BASF公司获得。内层1306、1308和/或1310可以在h点(臀点)或者操作者的或乘客的臀部定位在座椅底部62b、
64b上的点处较厚。替代性地,可以将另外的衬垫或泡沫在h点处联接至内层1306、1308和/或1310,以向操作者和乘客提供另外的舒适度。
[0285] 在第一部分1300与第二部分1302之间的分界面1320处,外层1312与外层1314相邻。类似地,在第一部分1300与第三部分1304之间的分界面1322处,外层1312与外层1316相邻。外层1312、1314和1316由防水聚合材料例如乙烯基组成。由此,每个内层1306、1308、1310都由防水材料包围。通过分别用外层1312、1314和1316的防水材料来覆盖各个内层
1306、1308和1310,各个内层1306、1308和1310在座椅62、64被水、泥或其他流体溅到的情况下保持干燥。特别地,甚至在流体穿透遮盖件1318的情况下,流体也不会穿透外层1312、
1314和1316,并且因此,防止分别接触内层1306、1308和1310。
[0286] 遮盖件1318围绕外层1312、1314和1316延伸,使得外层1312、1314和1316分别位于遮盖件1318与内层1306、1308、1310的中间。遮盖件1318可由聚合薄膜材料、聚合可喷射材料、乙烯基材料或其他类似的材料构成,遮盖件1318还可以是防水的。
[0287] 替代性地,如图57A中所示,座椅62’可以包括单个部分1300’,单个部分1300’包括大体由外层1312’围绕的内层1306’。
[0288] 参照图58和图59,驾驶员座椅62支撑在座椅框架1324上。尽管图58和图59示出了驾驶员座椅62的座椅框架1324的构型,但是乘客座椅64也以相同的方式支撑在框架1324上。座椅框架1324包括用于支撑座椅靠背62a的上部部分1328以及用于支撑座椅底部62b的下部部分1330。上部部分1328包括大体竖立管1332以及在竖立管1332之间延伸的横杆1334、1336。竖立管1332包括多个孔1338,并且更特别地为两组孔1338。孔1338构造成接纳常规的紧固件1340以便将座椅框架1324的上部部分1328联接至座椅靠背62a的后表面。由于紧固件1340可以定位在孔1338中的任意孔1338中,因此,座椅靠背62a的竖向位置是可以沿着座椅框架1324的上部部分1328进行调节的,以适应各个驾驶员的对舒适度、腰椎支撑、靠垫支撑以及头枕位置的不同偏好。如图59中所示,座椅靠背62a的后表面可以是异型的以限定用于接纳竖立管1332和横杆1334、1336的凹槽或沟槽。板或盖(未示出)可以由聚合材料构成并且联接至座椅靠背62a的后表面以便遮蔽座椅框架1324的上部部分1328。
[0289] 图59示出框架1324的上部部分1328与下部部分1330分离并且通过角撑板1346联接至下部部分1330。角撑板1346可以焊接至上部部分1328和下部部分1330。替代性地,座椅框架1324可以包括单一连续管,该单一连续管被弯曲以限定上部部分1328和下部部分1330,使得上部部分1328与下部部分1330成一体地形成。座椅框架1324还可以是冲压的或者以另外的方式形成以限定上部部分1328和下部部分1330。
[0290] 下部部分1330包括沿大体水平方向延伸的下框架构件1342。竖立管1332与下框架构件1342形成近似90度的角度。替代性地,竖立管1332可以向后成角度,使得竖立管1332与下框架构件1342形成大于90度的角度。座椅底部62b可以包括位于其底表面上的用于接纳下框架构件1342的槽状构件1344。
[0291] 如图59中所示,下框架构件1342包括贯穿下框架构件1342的用于接纳常规的紧固件1349a和螺纹联接件1349b的多个孔1348,特别地为孔1348a和1348b。说明性地,下框架构件1342包括两组孔1348a、1348b。紧固件1349a延伸穿过孔1348a以便将下部部分1330的下框架构件1342联接至座椅底部62b的槽状构件1344。如图59中所示,孔1348a大于孔1348b。孔1348a的较大尺寸允许紧固件1349a的头部1345a和本体部1345b延伸穿过孔1349a。由此,如图61C中所示,紧固件1349a的头部1345a抵接下框架构件1342的顶表面,并且本体部
1345b(图59)延伸到槽状构件1344和座椅底部62b中。
[0292] 相反,如图59中所示,孔1348b的较小尺寸防止螺纹连接件1349b的头部1347延伸穿过孔1348b。代替地,如此处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头部1347a保持在下框架构件1342和孔1348b的外侧。螺纹联接件1349b的本体部1347b在下框架构件1342内延伸但与下框架构件
1342(图61C)的顶表面间隔开。尽管说明性的螺纹联接件1349b没有将座椅框架1324的下部部分1330联接至座椅底部62b,但是座椅底部62b、64b的替代性实施方式可以是通过紧固件
1349a和螺纹联接件1349b二者联接至座椅框架1324的。
[0293] 参照图60至图62A,如此处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座椅62和64的座椅框架1324可以以可拆装的方式联接至座椅安装支架126并且可以构造成相对于座椅安装支架126移动。特别地,座椅框架1324的下部部分1330联接至基部构件1350,使得当将座椅62、64从座椅安装支架126移除时,座椅底部62b、64b、座椅靠背62a、64a、座椅框架1324以及座椅基部1350也被移除。基部构件1350可以由聚合材料或金属材料构成,并且可以通过挤出方法、模制方法、冲压方法或其他类似过程来形成。基部构件1350可以从Attwood公司获得。
[0294] 如图60中所示,基部构件1350包括对板1354进行支撑的框架1352。板1354包括安装支架1356,安装支架1356具有贯穿安装支架1356的至少一个孔1362以用于容纳安装销444。框架1352包括侧部槽状件1358和突部或突出部1360。
[0295] 框架1352的侧部槽状件1358的底表面1363包括纵向延伸槽1364。侧部槽状件1358还包括竖向侧壁、说明性地为从底表面1363向上延伸的内侧壁1366和外侧壁1368。座椅框架1324的下框架构件1342定位在底表面1363上并且通过内侧壁1366和外侧壁1368保持在侧部槽状件1358内。另外,如图61C中所示,螺纹紧固件1370如带肩螺栓、螺钉或其他类似装置联接至螺纹联接件1349b,以便将座椅框架1324进一步保持至基部构件1350。特别地,螺纹联接件1349b的本体部1347b包括与螺纹紧固件1370上的外螺纹(未示出)接合的内螺纹(未示出)。紧固件1370的一部分延伸穿过槽1364(图61),并且紧固件1370的凸缘部(未示出)定位在槽1364下方,以便将基部构件1350联接至座椅框架1324。当座椅62、64联接至图60的基部构件1350时,座椅62、64能够从座椅安装支架126移除,但是不相对于基部构件
1350的框架1352滑动或移动。通过将基部构件1350构造成能够与座椅62、64一起从车辆10移除,基部构件1350不减损车辆10的其他部件如可以定位在座椅62、64下方或附近的燃料箱的可用空间。另外,基部构件1350将座椅62、64的下轮廓保持在驾驶室框架部分84内。
[0296] 基部构件1350以可拆装的方式联接至座椅安装支架126,并且特别地,安装销444与安装支架1356之间的接合允许在不需要工具的情况下使座椅62、64与座椅安装支架126脱离。为了将基部1350与座椅安装支架126联接,框架1352支承在前部槽状件440和后部管442的顶部。安装销444容纳在孔1362内,并且突部1360定位在安装钩440b下方,以便将基部构件1350和座椅62、64固定至座椅安装支架126。当安装销444容纳在支架1356的孔1362内时,闩锁装置1386(图61A)保持安装销444与孔1362之间的接合以将座椅62、64保持在座椅安装支架126上。然而,当将座椅62和/或座椅64从车辆10移除时,闩锁装置1386使销444与孔1362脱离,并且突部1360可以从安装钩440b移开,使得座椅62、64能够被向上拉动远离座椅安装支架126并从车辆10移除。基部构件1350为座椅62、64的独立部分并且在座椅62、64从车辆10移除时从车辆10移除,安装销444与基部构件1350之间的接合的另外细节在于
2008年10月7日提交的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No.12/246,948中公开,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参引的方式明确并入本文。
[0297] 替代性地,根据图61至图61C的实施方式,基部构件1350’允许座椅62、64相对于座椅安装支架126滑动。图61的基部构件1350’包括与图60的基部构件1350的特征类似的特征,其中,除下文所描述的以外,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与基部构件1350一样,基部构件1350’能够与座椅62、64一起从车辆10移除,并且因此,基部构件1350’为座椅62、64的独立调节构件。另外,基部构件1350’允许座椅62、64将下轮廓保持在驾驶室框架部分84内而没有减小车辆10的其他部件如燃料箱的可用空间。基部构件1350’可以从Attwood公司获得。
[0298] 基部构件1350’包括框架1352’、板1354’、操作杆1384、闩锁机构1382、紧固件1378以及支撑构件1376。框架1352’的侧部槽状件1358’包括内侧壁1366、外侧壁1368以及沿着底表面1363纵向地延伸的槽1364’。如图61B中最佳地示出并且此处进一步详述的,槽1364’的外周相对于底表面1363升起或升高。紧固件1370延伸穿过槽1364’以便与螺纹联接件1349b相联接。框架1352’还包括从框架1352’向前延伸的突部1360。框架1352’可以由聚合材料构成,并且可以是挤出的、模制的或者以类似的方式另外地形成的。
[0299] 如此处所详述的,板1354’包括用于容纳安装销444的安装支架1356。由此,当销444容纳在安装支架1356的孔1362内并且突部1360定位在安装钩440b的下方时,座椅62、64联接至座椅安装支架126。替代性地,可以通过对闩锁装置1386(图61B)进行接合来使销与安装支架1356脱离,使得座椅62和/或座椅64——包括基部构件1350’——与座椅安装支架
126脱离并从车辆10移除。
[0300] 板1354’还包括相对于框架1352’升起的侧部部分1372。侧部部分1372在侧部槽状件1358的内侧壁1366上延伸并且定位在底表面1363的一部分的上方。座椅框架1324的下框架构件1342定位在侧部槽状件1358的底表面1363与板1354’的侧部部分1372中间。说明性地,如图61C中最佳地示出的,侧部部分1372位于座椅框架1324的下框架构件1342的顶表面与槽状件1344中间。
[0301] 另外,板1354’包括纵向开口1374,并且更特别地包括三个纵向开口1374。替代性地,板1354’可以包括多于三个纵向开口1374或少于三个纵向开口1374。紧固件1378的至少一部分和支撑构件1376定位在纵向开口1364上方。支撑构件1376支承在板1354’的顶部处,并且紧固件1378延伸穿过支撑构件1376的孔(未示出)且在纵向开口1374下方延伸。紧固件1378可以是构造成用以防止靠着支撑构件1376旋转的圆头方颈螺栓或其他类似的部件。如图61A中所示,联接件如螺母1390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联接至紧固件1378,以便将紧固件1378固定至基部构件1350’。螺母1390可以为尼龙插入式锁定螺母、聚合物插入式锁定螺母、弹性止动螺母或其他类似的部件。
[0302] 如图61至图61B中所示,操作杆1384大体定位在座椅底部62b、64b的下方但沿向前方向延伸,使得操作杆1348能够被操作者和乘客触及。操作杆1348定位在板1354’的上方并且通过常规的紧固件例如带肩螺栓1392和螺母1394联接至板1354’。带肩螺栓1392可以被支撑在聚合套筒或插入件(未示出)内,以便在对座椅62、64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减小噪声。
[0303] 操作杆1384可操作地联接至闩锁机构1382,闩锁机构1382包括弹簧1396、突部1388、支撑部1380、容纳在支撑部1380内的销(未示出)以及具有多个单独的齿1399的齿轮齿部1398。说明性地,齿轮齿部1398联接至框架1352’的底表面。齿轮齿部1398可以是被密封的或被覆盖的以保护齿轮齿部1398免受尘土或碎屑的影响。如此处所详述的,销能够沿着齿轮齿部1398移动以使板1354’相对于框架1352’移动。如图61B中最佳地示出的,弹簧
1369可以为恒定张力弹簧并且联接至突部1388和操作杆1384,以便将销、以及因此将操作杆1384沿着齿轮齿部1398保持在特定位置。更特别地,销延伸穿过支撑部1380并且被保持在齿1399中的一个齿1399内。通过保持销在齿轮齿部1398中的位置,防止座椅62和/或座椅
64滑动。
[0304] 在操作中,当操作杆1384被沿侧向推动时,弹簧1396伸长并且销与齿1399中脱离。由此,板1354’沿着框架1352’自由地滑动以使座椅62和/或座椅64移动,这是因为销没有被齿1399保持。更特别地,纵向开口1374相对于支撑构件1376和紧固件1378而沿着框架1352’滑动。另外,紧固件1370在槽1364’内滑动以允许座椅框架1324的下框架构件1342与板
1354’一起滑动。槽1364’的升高的外周使表面面积减小并且便利下框架构件1342沿着侧部槽状件1358’的滑动运动。如图61B中最佳地示出的,说明性的板1354’可以构造成沿着基部构件1350’的框架1352’在向前方向上滑动约五英寸。当座椅62和/或座椅64已经在驾驶室框架部分84内移动至期望位置时,操作杆1384被放开并且销与齿1399中的另一齿1399接合,以便保持板1354’相对于框架1352’的新位置。
[0305] 替代性地,座椅62、64可以包括图62和图62A中示出的基部构件1350”,基部构件1350”包括与图60至图61A的基部构件1350和1350’的特征类似的特征,其中,除下文所描述的以外,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基部构件1350”可以从Attwood公司获得,并且基部构件1350”包括框架1352”、板1354”以及具有孔1362”的支架1356”。座椅框架1324的下框架构件1342通过常规紧固件(未示出)联接至板1354”。如图62A中最佳地示出的,框架1352”包括对调节机构1410进行支撑的下部构件1414。
[0306] 说明性地,调节机构1410允许板1354”、以及因此允许座椅62、64相对于框架1352”滑动。调节机构1410包括上部调节构件1402,上部调节构件1402构造成相对于下部调节构件1404移动。下部调节构件1404通过常规的紧固件1406——说明地为螺栓和螺母——而联接至框架1352”的下部构件1414。上部调节构件1402通过常规的紧固件1408——说明性地为螺栓和螺母——而联接至板1354”。如此处进一步详细描述的,调节机构1410还包括臂1412,臂1412能够相对于框架1352”的下部构件1414移动并且联接至操作杆1384”。调节机构1410可以是被密封的或被覆盖的以保护上部调节构件1402、下部调节构件1404以及臂
1412免受尘土和碎屑的影响。
[0307] 基部构件1350”通过使安装销444与支架1356”的孔1362”接合而以可拆装的方式联接至座椅安装支架126。可以包括锁闩装置(未示出)以便使安装销444与支架1356”接合及脱离。另外,基部构件1350”可以包括用以与座椅安装支架126的安装钩440b接合的前向突部(未示出)。替代性地,安装钩440b可以从座椅安装支架126移除,使得安装销444是用于将基部构件1350”联接至座椅安装支架126的主要装置。可以理解,当座椅62和/或座椅64被从车辆10移除时,基部构件1350”也被从车辆10移除。
[0308] 在操作中,基部构件1350”可以用于调节座椅62、64在驾驶室框架部分84内的位置。座椅62、64可以构造成沿向前方向及向后方向移动以适应操作者和/或乘客的特定偏好。更特别地,由于座椅框架1324联接至板1354”,因此,当相对于框架1352”调节板1354”的位置时,座椅62、64的位置也被调节。操作者和/或乘客可以推动或拉动操作杆1384,由此松开闩锁机构1410。当操作杆1384”被接合时,臂1412沿向前方向移动,这允许上部调节构件1402在下部调节构件1404在框架1352”的下部构件1414上保持固定时沿着下部调节构件
1404滑动。当操作杆1384”被松开时(即,不再被接合)时,臂1412向后移动以接合闩锁机构
1410,从而保持上部调节构件1402相对于下部调节构件1404的位置。
[0309] 参照图63至图66,座椅62、64可以构造成具有限制保护安全带系统式座椅安全带。在图63的实施方式中,座椅安全带1416为三点式安全带系统,其具有:第一点,说明性地为定位在座椅靠背62a、64a上方的肩部卷收器1418;第二点,说明性地为定位在座椅底部62b、
64b附近的臀部卷收器1420;以及第三点,说明性地为与臀部卷收器1420大体相对设置的闩锁机构1422。
[0310] 肩部卷收器1418与U形管622(图26至图28)的管部分622b上的支架1428相联接。如图1中最佳地示出的,管部分622、以及因此支架1428定位在座椅62、64的后方,使得肩部卷收器1418也定位在座椅62、64的后方。另外,由于驾驶室框架部分84的构型,支架1428可以定位在后部货物区域56的前部部分上方。说明性地,支架1428大致定位在座椅62、64上方,然而,支架1428也可以定位成低于座椅62、64的头枕部分。替代性地,支架1428可以联接至座椅靠背62a、64a的后表面并且还可以低于座椅62、64的头枕部分。
[0311] 第一带1424在肩部卷收器1418与闩锁机构1422之间延伸,以便靠着操作者和乘客的胸部设置。第一带1424包括联接至肩部卷收器1418的锚定端部1432以及联接至闩锁机构1422的终止端部1434。操作者或乘客仅需要拉动终止端部1433越过他的或她的胸部以将第一带1424固定至闩锁机构1422。由此,操作者或乘客在使第一带1424与闩锁机构1422接合时不需要在他的或她的头部上方向下拉动第一带1424。
[0312] 肩部卷收器1418将第一带1424自动调节至越过操作者或乘客进行配合所需要的长度,这消除了对操作者或乘客手动地调节第一带1424的长度的需要。另外,肩部卷收器1418允许操作者或乘客在系座椅安全带1416时具有活动性,这是因为第一带1424的长度自动调节成适应操作者或乘客在系座椅安全带1416时的移动。然而,肩部卷收器1418还包括惯性锁(未示出),惯性锁防止第一带1424响应于突然的运动而伸长或加长。由此,在车辆10突然停止、改变方向或者以使操作者或乘客突然移动的方式移动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带1424对操作者或乘客进行限制。
[0313] 臀部卷收器1420联接至外框架栏杆154(图12),并且闩锁机构1422联接至座椅安装支架126。第二带1426越过操作者和乘客的腿部设置并且在臀部卷收器1420与闩锁机构1422之间延伸。第二带1426包括联接至臀部卷收器1420的锚定端部1436以及联接至闩锁机构1422的终止端部1438。操作者或乘客仅需要拉动终止端部1438越过他或她的腿部以将第二带1426固定至闩锁机构1422。
[0314] 臀部卷收器1420将第二带1426自动地调节至越过操作者的或乘客的腿部进行配合所需要的长度,这消除了对操作者或乘客手动地调节第二带1426的长度的需要。另外,臀部卷收器1420允许操作者或乘客在系座椅安全带1416时具有活动性,这是因为第二带1426的长度自动调节成适应操作者或乘客在系座椅安全带1416时的移动。然而,臀部卷收器1420还包括惯性锁(未示出),惯性锁防止第二带1426响应于突然的运动而伸长或加长。由此,在车辆10突然停止、改变方向或者以使操作者或乘客突然移动的方式移动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带1426对操作者或乘客进行限制。
[0315] 如图60、图61和图62中所示,座椅安装支架126包括用于支撑闩锁机构1422的支架1430。由此,支架1430可以大体定位在操作者的或乘客的后方。闩锁机构1422构造成容纳带
1424、1426的终止端部1434、1438。终止端部1434、1438可以例如通过夹(未示出)、缝合或其他类似的方式联接在一起,以便减少闩锁机构1422的闩锁点的数目。例如,相应的第一带
1424和第二带1426的终止端部1434和1438可以以可松开的方式固定至闩锁机构1422的单个闩锁点。由此,闩锁机构1422可以包括用于第一带1424和第二带1426两者的仅一个闩锁点。
[0316] 闩锁机构1422可以包括用于使终止端部1434、1438与闩锁机构1422接合及脱离的释放突部(未示出)。闩锁机构1422可以包括仅一个释放突部,这是因为当终止端部1434、1438联接在一起时,仅需要一个释放突部以使第一带1424和第二带1426与闩锁机构1422接合及脱离。例如,操作者或乘客可以下压释放突部,以便使两个终止端部1434、1438从闩锁机构1422脱离。第一带1424和第二带1426在终止端部1434、1438从闩锁机构1422脱离时分别朝向肩部卷收器1418和臀部卷收器1420自动地卷收。由此。座椅安全带1416在未使用时不搁置在座椅62、64上,这便利于移入及移出座椅区域60。
[0317] 替代性地,如图64中所示,座椅安全带1416’包括与图63的座椅安全带1416类似的特征,其中,除下文所描述的以外,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座椅安全带1416’可以为四点式安全带系统,其具有:第一点,说明性地为定位在座椅靠背62a、64a的头枕部分附近的第一肩部卷收器或外肩部卷收器1440;第二点,说明性地为与外肩部卷收器1440相对地并且在座椅靠背62a、64a的头枕部分附近定位的第二肩部卷收器或内肩部卷收器1442;第三点,说明性地为在座椅底部62b、64b附近定位的第一臀部卷收器或外臀部卷收器1444;
以及第四点,说明性地为与外臀部卷收器1444大体相对地定位的第二臀部卷收器或内臀部卷收器1446。座椅安全带1416’还包括构造成靠着操作者的或乘客的胸部定位并且在座椅安全带1416’的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以及第四点之间大体居中地定位的闩锁机构1422’。
[0318] 外肩部卷收器1440和内肩部卷收器1442联接至驾驶室框架部分84(图26至图28)的横管624。如图1中最佳地示出的,横管624位于座椅62和64的后方,并且因此,外肩部卷收器1440和内肩部卷收器1442位于座椅62、64的后方。另外,由于驾驶室框架部分84的构型,肩部卷收器1440、1442可以定位在后部货物区域56的前部部分上方。说明性地,外肩部卷收器1440和内肩部卷收器1442大体定位在座椅靠背62a、64a的上方,然而,肩部卷收器1440、1442还可以定位在座椅62、64的头枕部分下方。替代性地,肩部卷收器1440、1442可以联接至座椅靠背62a、64a的后表面。
[0319] 外臀部卷收器1444联接至外框架栏杆154(图12),并且如图64中所示,在操作者和乘客就坐在座椅62、64中时分别定位在操作者和乘客的后方。另外,如图60、61和62中所示,座椅安装支架126包括用于支撑内臀部卷收器1446的支架1430。支架1430、以及因此内臀部卷收器1446在操作者或乘客就坐在座椅62、64中时可以分别大体定位在操作者的或乘客的后方。
[0320] 具有锚定端部1450和终止端部1452的第一带1448在外肩部卷收器1440与闩锁机构1422’之间延伸以靠着操作者和乘客的胸部设置。锚定端部1450联接至外肩部卷收器1440,并且终止端部1452联接至闩锁机构1422’。第三带1460定位于第一带1448的下方并且包括锚定端部1462和终止端部1464。锚定端部1462联接至外臀部卷收器1444,并且终止端部1464联接至闩锁机构1422’。说明性地,相应的第一带1448和第三带1460的终止端部
1452、1464可以联接在一起,使得第一带1448和第三带1460在一个单一闩锁点处联接至闩锁机构1422’。
[0321] 第二带1454可以与第一带1448大体相对地定位,并且在处于内肩部卷收器1442处的锚定端部1456与处于闩锁机构1422’处的终止端部之间延伸。第四带1466定位在第二带1454的下方并且包括锚定端部1468和终止端部1470。锚定端部联接至内臀部卷收器1446,并且终止端部联接至闩锁机构1422’。说明性地,相应的第二带1454和第四带1466的终止端部1458、1470可以联接在一起,使得第二带1454和第四带1466在一个闩锁点处联接至闩锁机构1422’。
[0322] 闩锁机构1422’包括舌状部分1472和容纳部分1474。舌状部分1472通过释放突部(未示出)以可松开的方式联接至容纳部分1474。如图64中所示,第一带1448和第三带1460联接至舌状部分1472,并且第二带1454和第四带1466联接至容纳部分1474。由此,座椅安全带1416’包括通过舌状部分1472与容纳部分1474之间的接合限定的仅一个闩锁点。
[0323] 为了固定座椅安全带1416’,操作者或乘客仅需要朝向与第二带1454和第四带1466相联接的容纳部分1474拉动与第一带1448和第三带1460相联接的舌状部分1472。由此,座椅安全带1416’允许容易地安置及拆卸,这是因为不需要操作者或乘客在他的或她的头部上方拉动座椅安全带1416’。
[0324] 肩部卷收器1440、1442和臀部卷收器1444、1446分别自动地调节带1448、1454、1460、1466的长度,这消除了对操作者或乘客手动地调节带1448、1454、1460、1466的长度的需要。因此,肩部卷收器1440、1442和臀部卷收器1444、1446允许操作者或乘客在系座椅安全带1416’时具有活动性,这是因为带1448、1454、1460、1466的长度自动调节成适应操作者或乘客在系座椅安全带1416’时的移动。然而,肩部卷收器1440、1442和臀部卷收器1444、
1446还包括惯性锁(未示出),惯性锁防止带1448、1454、1460、1466响应于突然的运动而伸长或加长。由此,在车辆10突然停止、改变方向或者以使操作者或乘客突然移动的方式移动的情况下通过座椅安全带1416’对操作者或乘客进行限制。另外,当舌状部分1472与容纳部分1474脱离时,肩部卷收器1440、1442和臀部卷收器1444、1446分别自动地卷收带1448、
1454、1460、1466,以便使带1448、1454、1460、1466在未使用时从座椅62、64移开。
[0325] 替代性地,如图65中所示,座椅安全带1416”包括与图64的座椅安全带1416’类似的特征,其中,除下文所描述的以外,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座椅安全带1416”可以为五点式安全带系统,其具有:第一点,说明性地为定位在座椅靠背62a、64a的头枕部分附近的外肩部卷收器1440;第二点,说明性地为与外肩部卷收器1440相对地并且在座椅靠背62a、64a的头枕部分附近定位的内肩部卷收器1442;第三点,说明性地为定位在座椅底部62b、64b附近的外臀部卷收器1444;第四点,说明性地为与外臀部卷收器1444大体相对地定位的内臀部卷收器1446;以及第五点,说明性地为腿部卷收器1476。座椅安全带1416”还包括构造成靠着操作者的或乘客的胸部定位并且在座椅安全带1416”的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以及第五点之间大体居中地定位的闩锁机构1422”。
[0326] 如以上关于座椅安全带1416’所详述的,外肩部卷收器1440与第一带1448相联接,内肩部卷收器1442与第二带1454相联接,外臀部卷收器1444与第三带1460相联接,并且内臀部卷收器1446与第四带1466相联接。肩部卷收器1440、1442和臀部卷收器1444、1446分别自动地卷收或加长带1448、1454、1460、1466,以便在操作者或乘客移动时或者在座椅安全带1416”未使用时自动地调节带1448、1454、1460、1466的长度。
[0327] 座椅安全带1416”包括操作地联接至腿部卷收器1476的第五带1478。第五带1478构造成定位在操作者的或乘客的腿部之间。第五带1478包括联接至腿部卷收器1476的锚定端部以及联接至闩锁机构1422”的终止端部1428。腿部卷收器1476构造成自动地调节第五带1478的长度,使得当第五带1478未使用时,终止端部1482被卷收并且与腿部卷收器1476相邻。相反地,当使用第五带1478时,终止端部1482与闩锁机构1422”相邻接。另外,第五带1478的自动调节允许操作者或乘客在系座椅安全带1416”时容易地移动。然而,腿部卷收器
1476包括惯性锁,惯性锁在突然运动期间保持第五带1478的位置。
[0328] 第五带1478的终止端部1482说明性地包括舌状部分1484。舌状部分1484可以与容纳部分1474接合以将第五带1478固定至容纳部分1474。由此,闩锁机构1422”可以包括两个闩锁点:通过舌状部分1472与容纳部分1472之间的接合限定的用于将第一带1448和第三带1460固定至第二带1454和第四带1466的一个闩锁点;以及通过舌状部分1484与容纳部分
1474之间的接合限定的用于将第五带1478固定至第一带1448、第二带1454、第三带1460和第四带1466的第二闩锁点。替代性地,第五带1478的终止端部1482可以联接至相应的第一带1448和第三带1460的终止端部1452和1464,使得闩锁机构1422”包括通过舌状部分1472与容纳部分1474之间的接合所限定的仅一个单一闩锁点。
[0329] 腿部卷收器1476联接至座椅安装支架126的前部槽状件440,并且更特别地,安装至前部槽状件440的中间部分。如图65中最佳地示出的,腿部卷收器1476定位在座椅62、64的座椅底部62b、64b的下方。另外,腿部卷收器1476大体定位在座椅底部62b、64b的前方。座椅安全带1416”允许容易地安置及拆卸,这是因为不需要操作者和乘客在他的或她的头部上方拉动座椅安全带1416”。
[0330] 替代性地,如图66中所示,座椅安全带1416”’包括与图65的座椅安全带1416”类似的特征,其中,除下文所描述的以外,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座椅安全带1416”’可以为六点式安全带系统,其具有:第一点,说明性地为定位在座椅靠背62a和64a的头枕部分附近的外肩部卷收器1440;第二点,说明性地为与外肩部卷收器1440相对地并且在座椅靠背62a、64a的头枕部分附近定位的内肩部卷收器1442;第三点,说明性地为定位在座椅底部62b和64b附近的外臀部卷收器1444;第四点,说明性地为与外臀部卷收器1444大体相对地定位的内臀部卷收器1446;第五点,说明性地为外腿部卷收器1476’;以及第六点,说明性地为内腿部卷收器1486。座椅安全带1416”’还包括构造成靠着操作者的或乘客的胸部定位并且在座椅安全带1416’的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五点以及第六点之间大体居中地定位的闩锁机构1422”’。
[0331] 如以上关于座椅安全带1416”所详述的,外肩部卷收器1440与第一带1448相联接,内肩部卷收器1442与第二带1454相联接,外臀部卷收器1444与第三带1460相联接,并且内臀部卷收器1446与第四带1466相联接。肩部卷收器1440、1442和臀部卷收器1444、1446自动地卷收带1448、1454、1460、1466,以便在操作者或乘客移动时或者在座椅安全带1416”’未使用时自动地调节带1448、1454、1460、1466的长度。
[0332] 座椅安全带1416”’包括操作地联接至外腿部卷收器1476’的第五带1478’。第五带1478’构造成定位在操作者的或乘客的腿部之间。第五带1478’包括联接至外腿部卷收器
1476’的锚定端部1480’以及联接至闩锁机构1422”’的终止端部1482’。更特别地,终止端部
1482’可以联接至与闩锁机构1422”’的容纳部分1474接合的舌状部分1484’。替代性地,终止端部1482’可以联接至第一带1448和第三带1460的终止端部1452和1464,使得舌状部分
1472将第一带1448、第三带1460以及第五带1478’与闩锁机构1422”’相联接。
[0333] 座椅安全带1416”’还包括操作地联接至内腿部卷收器1486的第六带1488。第六带1488构造成定位在操作者的或乘客的腿部之间。第六带1488包括联接至内腿部卷收器1480的锚定端部1490以及联接至闩锁机构1422”’的终止端部1492。更特别地,终止端部1492可以联接至与闩锁机构1422”’的容纳部分1474相接合的舌状部分1494。替代性地,终止端部
1494可以联接至第二带1454和第四带1466的终止端部1458和1470,使得容纳部分1474将第二带1454、第四带1466以及第六带1488与第一带1448、第三带1460以及第五带1478’相联接。由此,闩锁机构1422”’根据第五带1478’和第六带1488中的每一者是否包括相应的舌状部分1484’和1494而包括一个、两个或三个闩锁点。
[0334] 外腿部卷收器1476’和内腿部卷收器1486构造成自动地调节第五带1478’和第六带1488的长度,使得当第五带1478’和第六带1488未使用时,终止端部1482’和1490被卷收并且分别与外腿部卷收器1476’和内腿部卷收器1486相邻。相反地,当使用第五带1478’和第六带1488时,终止端部1482’和1490与闩锁机构1422”’相邻接。另外,第五带1478’和第六带1488的自动调节允许操作者或乘客在系座椅安全带1416”’时容易地移动。然而,外腿部卷收器1476’和内腿部卷收器1486各自都包括惯性锁,惯性锁在突然运动期间保持第五带1478’和第六带1488的位置。
[0335] 外腿部卷收器1476’和内腿部卷收器1486联接至座椅安装支架126的前部槽状件440,并且更特别地,外腿部卷收器1476’安装至前部槽状件440的外端部部分,并且内腿部卷收器1486安装至前部槽状件440的内端部部分。如图66中最佳地示出的,外腿部卷收器
1476’和内腿部卷收器1486定位在座椅62、64的座椅底部62b、64b的下方。另外,外腿部卷收器1476’和内腿部卷收器1486大体定位在座椅底部62b、64b的前方。座椅安全带1416”’允许容易地安置及拆卸,这是因为不需要操作者和乘客在他的或她的头部上方拉动座椅安全带
1416”。
[0336] 除座椅安全带1416、1416’、1416”或1416”’以外,门组件1500也有助于将操作者和乘客保持在车辆10内。门组件1500与驾驶员座椅62和乘客座椅64二者相邻地定位。如图67至图69中所示,门组件1500包括框架1502、铰接件1514和1520、闩锁组件1524以及外部覆盖件1540。在图67的实施方式中,框架1502由金属或聚合材料构成,并且说明性地是冲压而成的,以限定多个框架构件,包括上框架构件1504、下框架构件1506、第一支撑件1508以及第二支撑件1510。上框架构件1504和下框架构件1506在侧管164与安装管308之间延伸。支撑件1508、1510在上框架构件1504与下框架构件1506之间延伸以限定开口1512a、1512b和1512c。
[0337] 上框架构件1504和下框架构件1506的后端部通过铰接件1514和1520铰接地联接至侧管164。更特别地,从上框架构件1504伸出的突出部1516定位在铰接部件164a上方并且通过紧固件1518枢转地联接至铰接部件164a。类似地,突出部1522从下框架构件1506延伸并且通过紧固件1523枢转地联接至铰接部件164b。由此,门框架1502枢转地联接至侧管164。
[0338] 替代性地,如图70中所示,门组件1500可以包括框架1502’,框架1502’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多个框架构件。图70的框架1502’包括与图68的框架1502的特征类似的特征,其中,除如下文所公开的以外,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特征。框架1502’包括上框架构件1504’、下框架构件1506’、第一支撑件1508’以及第二支撑件1510’。第一支撑件1508’、第二支撑件1510’在上框架构件1504’与下框架构件1506’之间延伸以限定开口1512a’、1512b’和1512c’。
[0339] 参照图70,框架1502’的上框架构件1504’通过铰接部件164a以及用紧固件1518联接至铰接部件164a的突部1554而枢转地联接至侧管164。突部1554是被焊接或者以另外的方式联接至上框架构件1504’的并且说明性地支承在铰接部件164a的顶部。类似地,下框架构件1506’包括被焊接或者以另外的方式联接至下框架构件1506’的突部1556,以便将下框架构件1506’枢转地联接至侧管164。突部1556支承在铰接部件164b的顶部并且通过紧固件1523联接至铰接部件164b。闩锁组件1524被焊接或者以另外的方式联接至框架1502’,并且说明性地联接至下框架构件1506’。
[0340] 无论门组件1500是包括框架1502还是包括框架1502’,上框架构件1504都通过闩锁组件1524(图68和图69)可操作地联接至安装管308和支架320。闩锁组件1524包括通过弹簧1527和销1528而可操作地联接至框架1502的把手1526。如此处进一步所详述的,弹簧1527的张力允许把手1526相对于框架1502旋转。
[0341] 闩锁组件1524还包括壳体1529,壳体1529通过延伸穿过框架1502的孔1534a以及壳体1529的孔1534b的常规紧固件(未示出)而联接至框架1502。臂1530定位在壳体1529内并且搭接把手1526的一部分。臂1530的开口或切口1531构造成在将门组件1500固定至车辆10的框架12时接合闩锁钩1536。壳体1529的槽或开口1532使臂1530的开口1531暴露。用于使臂1530在开启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旋转的机构1533也由壳体1529来支撑。
[0342] 闩锁钩1536支撑在支架320的凸缘322上。板构件1537邻近凸缘322并且通过紧固件324将闩锁钩1536固定至凸缘322。紧固件324穿过板构件1537的孔1538以及凸缘322的孔1539而被接纳。垫圈1535b可以设于板构件1537与凸缘322中间。另外,垫圈1535a可以设于紧固件324与板构件1537中间。
[0343] 闩锁组件1524的替代性实施方式可以构造有双作用闩锁件,双作用闩锁件允许组件1500在处于第一位置时与框架12部分脱离以及在处于第二位置时完全脱离。可以使用钩挂机构(未示出)以在防止门组件1500旋转至开启位置的同时使门组件与框架12部分脱离。
[0344] 覆盖件1540可以位于框架1502的外部并且联接至框架1502。覆盖件包括与上框架构件1504大体对应的上部纵向构件1542以及与下框架构件1506大体对应的下部纵向构件1544。覆盖件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支撑件1508和第二支撑件1510大体对应的第一横构件1546和第二横构件1548。纵向构件1542、1544和横/构件1546、1548可以由聚合材料构成。包覆部分1550a、1550b以及1550c分别在纵向构件1542、1544与横构件1546、1548之间延伸以大体对应于开口1512a、1512b和1512c。包覆部分1550可以由纤维材料或聚合材料如网孔件、网状件、带状织物或其他类似的材料构成。包覆部分1550可以允许空气流动穿过门组件1500并且还向操作者和乘客提供另外的保护。包覆部分1550a可以包括用于使闩锁组件1524的把手1526暴露的开口1552。另外,如图72和图96中最佳地示出的,门1550被示出为向外拱起,从而在操作者区域内向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更大的空间。
[0345] 门组件1500还可以包括侧网或者替代性地可以由侧网构成,该侧网的其他细节在于2009年6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No.12/484,888以及于2010年6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No.12/796,495中所公开,将这些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侧网可以联接至侧管164,或者替代性地,侧管164可以从框架12移除,使得侧网联接至外框架栏杆154的部分154b。
[0346] 参照图71,无论门组件1500是包括冲压框架1502还是包括焊接框架1502’,门组件1500都可以还包括从门组件1500延伸的安全杆1558。如图71中所示,安全杆1558在框架
1502和覆盖件1540的下方延伸并且可以为大体U形。杆1558联接至框架1502的下框架构件
1504,或者替代性地可以联接至覆盖件1504的下部纵向构件1544。安全杆1558与操作者的或乘客的腿部相邻地定位,以使操作者和乘客在车辆10内进一步稳定及安全。
[0347] 如图72中所示,门组件1500构造成沿逆时针方向绕铰接件1514和铰接件1520枢转。在操作中,当臂1530与闩锁钩1537接合时,门组件1500固定至车辆10的框架12。当把手1526被向内拉动时,把手1526接触臂1530,使得机构1533使臂1530旋转远离闩锁钩1536。由此,当把手1526被拉动时,臂1530的开口1531不再接合闩锁钩1536并且门组件1500可以转动开启并移动远离框架12。当门组件1500闭合并且固定至框架12时,机构1533使臂1530的开口1531接合闩锁钩1536。当闩锁组件1524形状接合并且门组件1500完全固定至框架12时可以听到声音例如“喀哒声”。闩锁组件1524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从Eberhard制造公司获得。
[0348] 说明性地,当门组件1500处于开启位置时,门组件与侧管164成近似90度的角度。铰接部件164a包括止动表面165(图67至图72),止动表面165接触门组件1500的覆盖件1540以防止门组件1500在处于开启位置时旋转超过近似90度。通过将门组件1500的旋转限制至近似90度,操作者和乘客能够在进入车辆10时容易地关闭门组件1500。此外,门组件1500可以向内渐缩使得门组件1500可以自然地朝向框架12旋转以在关闭门组件1500时辅助操作者和乘客。
[0349] 如图67中所示,门组件1500可以与车辆10的车身部分40大体平齐,使得门组件1500在处于闭合位置时不从车辆10向外延伸。门组件1500的替代性实施方式可以是在外框架栏杆154(图9)与驾驶室框架部分84的框架部分612(图28)之间延伸的到顶门。到顶门在闭合时也将与框架12平齐,这是因为框架构件如框架部分612可以是成型件。如图73中所示,框架部分612可以具有带有相对的两个表面1560a和1560b的槽道1560。到顶门的内表面可以靠在表面1560b上,并且到顶门的上表面可以靠在表面1560a上,以便在处于闭合位置时与车身部分40平齐。另外,框架12可以包括具有两个成型表面的构件,其另外的细节在于
2012年6与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No.13/492,589中公开,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参引的方式明确并入本文。
[0350] 参照图74至图76,包括在门组件1500之间的操作者区域包括定位在乘客座椅64的前方并且朝向乘客延伸的抓持杆1562。如图75和图76中最佳地示出的,抓持杆1562包括轴1564和把手构件1566。说明性地,把手构件1566和轴1564限定方形截面;然而,把手构件
1566和轴1564可以限定其他截面形状,例如圆形和三角形。轴1564包括允许抓持杆1562伸缩以更靠近或者更远离乘客的多个孔1598。把手构件1566大体垂直于轴1564并且限定了用于在车辆10的操作期间由乘客紧握的相反两个握持部分。把手构件1566可以通过定位于把手构件1566和轴1564的联接位置处的联接件1568而联接至轴1564。把手构件1566和轴1564可以由聚合材料或金属材料构成,并且除联接件1568以外,还可以通过常规紧固件如螺栓、夹件、螺钉、销、焊接、铆钉粘合剂或其他类似部件联接在一起。
[0351] 握持件或覆盖件1570大体围绕把手构件1566以及轴1564的一部分。握持件1570具有允许操作者舒适地握持抓持杆1562的大体圆形形状。抓持杆1562可以由聚合材料例如振动隔离材料构成。
[0352] 抓持杆1562支撑在上框架部分190上,并且更特别地,支撑在横向管300和横向槽状件302上。如此处进一步详细描述的,轴1564定位在横管304内并且构造成相对于横管304伸缩。第一插入构件或后部插入构件1572与握持件1570相邻并且定位在轴1564与横管304中间。后部插入构件1572包括唇缘部1574以防止后部插入构件1572在横管304中向前滑动。后部插入构件1572可以包括被接纳在横管304的孔1582内以进一步将后部插入构件1572保持在横管304内的突出部1580。突出部1580可以是构造成靠着横管304的内表面滑动并且在孔1582处向外伸出的止动指状件或其他弹性构件。后部插入构件1572还包括在后部插入构件1572定位于横管304中时与横管304的开口1586大体对应的至少一个开口1584。销1588和夹件1590可以穿过相应的后部插入构件1572的开口1584和横管304的开口1586而被接纳。
此外,当轴1564定位在横管304内时,销1588可以插入穿过开口1584、1586以及孔1598中的一个孔1598,以便锁定抓持杆1562相对于横管304的位置。轴1564的方形截面不允许在横管
304内的旋转,因此可以防止抓持杆1562在车辆10使用中振动或移动。另外,说明性的后部插入构件1572是可以由聚合材料构成的套管以进一步防止轴1564与横管304之间的移动或振动。
[0353] 第二插入构件或前向插入构件1576位于轴1564与横管304中间并与后部插入构件1572大体相对。前向插入构件1576包括唇缘部1578并且大体定位在横向槽状件302的下方。
前向插入构件1576可以由聚合材料构成并且说明性地是位于轴1564与横管304之间的套管。前向插入构件1576也可以包括从横管304的孔1594伸出以将前向插入构件1576联接至横管304的突出部1592。突出部1592可以是构造成靠着横管304的内表面滑动并且从孔1594向外伸出的止动指状件或其他弹性构件。前向插入构件1576还包括在前向插入构件1576定位于横管304中时可以与横管304的开口(未示出)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开口1596。常规紧固件如销、夹件、螺栓和螺钉可以穿过前向插入构件1576的开口1596以及横管304中的对应开口而被接纳。
[0354] 在操作中,当乘客希望改变抓持杆1562的位置时,将销1588和夹件1590从横管304、后部插入构件1572以及轴1564移开。相对于横管304沿大体向后方向拉动抓持杆1562,以便将抓持杆1562定位成更靠近乘客。相反,相对于横管304沿大体向前方向推动抓持杆
1562,以便将抓持杆1562定位成更加远离乘客。当抓持杆1562处于期望的位置时,孔1598中的一个孔1598与后部插入构件1576的开口1584以及横管304的开口1586对准,以便接纳穿过这些孔的销1588。夹件1590也联接至销1588。由此,抓持杆1562的构型适应于具有不同的身体特征如不同的身高或不同的臂长的不同乘客。抓持杆1562的另外的细节可以在于2012年6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No.13/492,589中获得,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参引的方式明确并入本文。
[0355] 如图77和图78中所示,操作者区域中的操作者控制装置还包括转向组件1600,转向组件1600具有方向盘1602、转向柱1604、具有多个部分1606a和1606b的转向杆1606、可操作地联接至地面接合构件14的转向轴1162、以及转向调节机构1610。方向盘1602通过转向柱1604和万向节1608可操作地联接至转向杆部分1606a。转向杆部分1606a和1606b通过万向节1608可操作地彼此联接并且通过万向节1608可操作地联接至转向轴1162。
[0356] 参照图78,方向盘1602和转向柱1604位于驾驶员座椅62的前方并且通过转向装置安装件306支撑在横向管300上。转向调节机构1610允许转向柱1604和方向盘1602向上或向下倾斜以适应各个操作者的偏好。另外,转向调节机构1610可以允许方向盘1602相对于横向管300伸缩以调节方向盘1602的前后位置(即,将方向盘1602的位置调节成更靠近或更远离操作者)。
[0357] 转向调节机构1610包括壳体1612、操作杆1614、操作杆支架1616、联接件1618以及摩擦垫或摩擦板1620。壳体1612可以由金属材料构成并且大体围绕转向柱1604的一部分。操作杆1614通过操作杆支架1616支撑在壳体1612上,使得操作杆1614位于壳体1612的外部。操作杆1614通过联接件1618联接至支架1616和壳体1612。
[0358] 摩擦垫1620位于壳体1612与操作杆支架1616中间,并且说明性地包括第一摩擦垫1620a和第二摩擦垫1620b。联接件1618可以延伸穿过摩擦垫1620a、1620b中的孔(未示出)以将摩擦垫1620a、1620b固定在壳体1612与操作杆支架1616之间。摩擦垫1620a和1620b由聚合材料或摩擦材料构成并且在摩擦垫1620a与摩擦垫1620b之间的分界面处具有互补的且邻接的成型表面。例如,摩擦垫1620a可以具有面对摩擦垫1620b上的凹形成型表面的凸形成型表面。所述成型表面彼此摩擦地接合以保持方向盘1602的特定位置和倾斜角度。
[0359] 为了使方向盘1602倾斜,操作者致动操作杆1614,这使得摩擦垫1620a与摩擦垫1620b脱离。由此,摩擦垫1620a不与摩擦垫1620b摩擦地接合,这允许方向盘1620相对于壳体1612移动或倾斜。更特别地,在摩擦垫1620a的成型表面未被摩擦地保持为抵靠摩擦垫
1620b的成型表面时,操作者能够向上推动或向下拉动方向盘1602。如图78中最佳地示出的,方向盘1602的倾斜角度可以为近似45度。
[0360] 当方向盘1602处于期望的位置时,操作杆1614被再次致动,以便使摩擦垫1620a与摩擦垫1620b摩擦地接合。更特别地,摩擦垫1620a的成型表面(例如凸形表面)与摩擦垫1620b的成型表面(例如凹形表面)对准或配合以将方向盘1602保持在特定的位置。摩擦垫
1620a、1620b之间的接合还可以防止转向组件1600中的振动或其他运动。转向组件1600的示例性部件可以从密歇根(Michigan)的Admiral工具&制造公司获得。
[0361] 转向调节机构1610的替代性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容纳销或其他类似装置的凹槽或孔,以便在使销与孔或凹槽脱离时逐步地移动方向盘1602。转向调节机构1610的另一替代性实施方式包括定位在方向盘1602下方以用于调节方向盘1602的倾斜位置的气体减振器,该气体减振器的另外的细节可以从于2012年6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No.13/492,589中获得,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参引的方式明确并入本文。
[0362] 参照图77、79和图80,操作者控制装置还包括加速器踏板1622,加速器踏板1622也进行操作以使地面接合构件14、16移动。加速器踏板1622联接至由弹性材料构成的臂1626,由此在操作者下压加速器踏板1622时允许臂1626在不断裂的情况下挠曲。臂1626通过电子节气门控制装置(“ETC”)1640而枢转地联接至车辆10的电气系统1700(图85)。ETC 1640电联接至位于发动机802(图34)处的节气门体840(图36)。说明性地,ETC 1640的壳体由板1642支撑并且通过紧固件1644联接至上部前部板1646。可以理解,因为ETC 1640是与发动机802进行电通信,所以ETC 1640的说明性壳体不支撑节气门线缆。
[0363] 加速器踏板1622定位在操作者区域的搁脚空间中。如图77中所示,加速器踏板1622定位在方向盘1602下方并与制动踏板1624相邻。另外,加速器踏板1622位于地板面板
1630上方并且位于下部前部板1628后方。下部前部板1628包括成型凹部1634,成型凹部
1634构造成用以在加速器踏板1622被下压并且臂1626沿向前方向移动时容纳臂1626。说明性地,成型凹部1634是模制到下部前部板中的并且用作臂1626和加速器踏板1622的“止动件”。
[0364] 在操作中,如图80中最佳地示出的,当车辆10未移动时,加速器踏板1622和臂1626处于怠速位置A1。当处于位置A1时,加速器踏板1622和臂1626与成型凹部1634间隔开并且车辆10未移动。然而,当操作者下压加速器踏板1622时,臂1626和加速器踏板1622沿向前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ETC 1640枢转。臂1626的枢转运动向ETC 1640发信号以打开节气门体840,从而使车辆10移动。加速器踏板1622可以被下压至“大开”位置或最大节气门位置A2,所述“大开”位置或最大节气门位置A2也与加速器踏板1622和臂1626的最大运动相关联。当处于位置A2时,臂1626可接触凹部1634,这使臂1626的向前运动停止。当处于位置A2时,臂1626弹性地挠曲以允许加速器踏板1622在臂1626挠曲至断裂点之前接触地板面板1630。
[0365] 再次参照图77,地板面板1630和下部前部板1628位于驾驶员座椅62的前方并且可以包括静止的“固定踏板”1648。壁1649使固定踏板1648相对于地板1630和下部前部板1628升高。固定踏板1648在操作者就坐在驾驶员座椅62中时支撑操作者的左脚。固定踏板1648的位置为操作者的脚提供了自然的且舒适的位置。固定踏板1648的上表面可以是带纹理的以防止操作者的脚部滑动。另外,地板面板1630可以包括位于驾驶员座椅62前方的凹进袋区1650。袋区1650定尺寸并且定位成适应操作者的右脚的至少脚跟,这可以增大操作者在下压加速器踏板1622时的舒适度。
[0366] 图77还公开了车辆10的乘客侧包括位于乘客座椅64的前方的地板面板1632和下部前部板1636。地板面板1632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乘客的脚部例如乘客的左脚跟或左脚的凹进袋区1658。另外,地板面板1632和下部前部板1636支撑内固定踏板1652和外固定踏板1654。说明性地,内固定踏板1652相对于地板面板1632成角度。另外,内固定踏板1652可以与下部前部板1635平齐,因此将以与下部前部板1636相同的角度成角度。替代性地,内固定踏板1652可以包括用于使内固定踏板1652相对于下部前部板1636和地板面板1632升高并成角度的壁(未示出)。内固定踏板1652定位在用于乘客的左脚的自然且舒适的位置处,并且可以包括带纹理的表面以防止乘客的脚部滑移。
[0367] 外固定踏板1564由地板面板1632和下部前部板1636两者支撑。外固定踏板1654包括使外固定踏板1654相对于地板面板1632和下部前部板1636升高的壁1656。说明性地,外固定踏板1654与内固定踏板1652偏离,并且更特别地,外固定踏板1654位于内固定踏板1652的后方。外固定踏板1654也可以相对于地板面板1632成角度,并且更特别地,可以以与内固定踏板1652相同的角度成角度。由此,说明性的内固定踏板1652和外固定踏板1654彼此偏离但定位在平行的平面中。外固定踏板1654为乘客的脚部(例如右脚)提供了自然且舒适的位置,并且可以包括带纹理的表面以防止乘客的脚部滑移。
[0368] 如图81和图82中所示,地板面板1630、1632各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排出装置1680,以允许流体、尘土和碎屑在排出装置1680开启时离开操作者区域。排出装置1680包括盖1682,盖1682以可拆装的方式联接至地板面板1630、1632中的排出装置开口1684。排出装置盖1682包括把手1686、本体部1688以及锁定突部1690。把手1686从本体部1688向上延伸以允许操作者或乘客旋转排出装置盖1682。锁定突部1690说明性地定位在本体部1688的下方。如此处进一步所详述的,排出装置盖1682定位在排出装置开口1684上方并且可旋转地联接至排出装置开口1684。
[0369] 排出装置开口1684包括与盖1682的本体部1688的形状大体对应的接纳表面1692。排出装置开口1684还包括用于接纳盖1682的锁定突部1690的槽口1694。在闭合时,盖1682的本体部1688接触接纳表面1692,并且锁定突部1690伸到槽口1694内。当把手1686旋转至闭合位置时,锁定突部1690在接纳表面1692的下方旋转,使得锁定突部1690不再与槽口
1694对准。由此,排出装置盖1682不可能从排出装置开口1684脱离。相反地,当排出装置盖
1682旋转至开启位置时,使锁定突部1690与槽口1694对准,使得锁定突部1690可以被拉动穿过槽口1694。由此,排出装置盖1682可以从排出装置开口1684脱离,这允许尘土、碎屑和流体从操作者区域流到车辆10的下方。说明性的排出装置盖1682可以通过仅转动四分之一圈(即,旋转经过排出装置盖1682的四分之一)而卡扣到排出装置开口1684中或从排出装置开口1684脱离。
[0370] 替代性地,地板面板1630、1632可以包括其他可拆装部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地板面板1630、1632包括比排出装置1680大的可拆装部分。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地板面板1630、1632和/或框架12包括用于使地板面板1630、1632相对于框架构件密封以防止流体、尘土、碎屑和噪声进入操作者区域的密封件
[0371] 参照图77、图81和图83,操作者区域还包括中央控制台1660,中央控制台1660具有杯子保持件1662、变速杆防尘套1664以及检修板1666。检修板1666可以开启以提供接近车辆10的动力传动系30和其他部件的入口,以用于进行清洁、维修和其他作用。控制台1660可以由聚合材料构成并且说明性地定位在车辆10的驾驶员侧的座椅安装支架126与乘客侧的座椅安装支架126之间。控制台1660在地板面板1630、1632上方延伸并且沿车辆10的大体纵向方向延伸。
[0372] 如图83中所示,变速杆防尘套1664支撑用于发出车辆10的驱动模式的信号的变速杆1668。变速杆防尘套1664联接至控制台1660的顶表面。更特别地,变速杆防尘套1664相对于控制台1660的顶表面密封,以便对操作者区域进行密封以免受来自车辆10下方的尘土、碎屑、流体和噪声的影响。
[0373] 变速杆1668延伸穿过变速杆防尘套1664并且包括臂1670。臂1670在枢转点1674处枢转地联接至枢转构件1672。枢转构件1672将变速杆1668连接至用于向动力传动系30发送驱动模式的信号的线缆1676。如图83中所示,臂1670的小半部分定位在变速杆防尘套1668内,这允许变速杆防尘套1664保持靠近枢转点1674。因此,变速杆防尘套1664在变速杆1668的运动期间不过度地移动。
[0374] 如此处进一步所详述的,仪表板46定位在操作者区域内并且支撑方向盘1602和仪表(图77)。参照图84,仪表板46还支撑具有前端部1706和后端部1708的至少一个储藏容器1704。储藏容器1704支撑在仪表板46的底表面上并且定位在操作者区域的搁脚空间区域上方。储藏容器1704向操作者区域开放以使得乘客可以在不需要开启门或移除盖的情况下伸入储藏容器。替代性地,储藏容器1704可以包括在储藏容器1704的后端部1708上延伸的可拆装的或可旋转的盖。位于储藏容器1704内的内容物在车辆10的操作期间保持在储藏容器
1704中,这是因此储藏容器1704的前端部1706向下成角度。
[0375] 仪表板46还包括用于操作者区域中另外的储存的手套箱1709。手套箱1709可以包括用于将内容物固定在手套箱1709中的盖,所述盖构造成用以旋转或滑动以使手套箱1709内的内容物暴露。另外,仪表板46具有用于在操作者区域内安装附件的至少一个凸部1707。
[0376] 另外的操作者控制装置68是能够被就坐在操作者区域中的操作者和乘客所触及的。例如,参照图84,电气系统1700可以包括在仪表板46下方进行投射的灯1702。说明性的灯1702可以是构造成用以照亮操作者区域的搁脚空间的发光二极管(“LED”)或其他类似装置。灯1702被说明性地示出为位于车辆10的乘客侧,然而,驾驶员侧也可以包括灯1702。如所示出的,灯1702照亮地板面板1632和下部前部板1636以及位于乘客座椅64前方的内固定踏板1652和外固定踏板1654。灯1702还可以照亮储藏容器1704以及包括杯子保持件1662和变速杆1668的控制台1660。还可以使用另外的灯(未示出)来照亮操作者区域和车辆10的其他部件。
[0377] 灯1702可以电联接至电气系统1700,并且可以通过开关(未示出)来控制。开关可以由操作者或乘客手动地启动,或者可以由电气系统1700自动地启动。电气系统1700可以仅在操作者区域内的头灯和/或其他灯照亮时打开灯1702,或者可以在车辆10起动时打开灯1702,使得灯1702在车辆10正在操作时保持打开。
[0378] 如图77和图85中所示,仪表板46还支撑电气系统1700的其他部件如动力运动界面(“PSI”)1724。PSI 1724为定位在仪表板46上并且能够被操作者触及的用于图形多功能显示器如显示单元1710的界面。通过显示单元1710,PSI 1724将车辆10的各种功能组显示为成页的多页式菜单结构。例如,如此处所进一步详述的,PSI 1724的功能组可以包括车辆性能、车辆动力学、部件的设置、资讯娱乐节目、导航、天气和电话以及其他外部通信。显示单元1710可以为双定(double din)单元以便适应各种输出。
[0379] 显示单元1710可以是彩色触屏式图形设备,或者替代性地,可以包括用于选择出现在显示单元1710上的选项的位于显示单元1710、仪表板46、方向盘1602或操作者区域内的其他位置上的按钮和开关。显示单元1710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车辆10的部件的特定状态的灯指示器1712和/或音频信号
[0380] 另外,仪表板46可以支撑各种按钮、操作杆、或开关如电气系统1700的点火按钮1714(图84)。仪表板46上的凸部1707还可以支撑车辆10的其他部件例如CD、MP3或音乐播放器、用于手机的蓝牙或无线系统、以及其他系统或部件,以便将这些附件一体地结合到车辆
10中。
[0381] 替代性地,附件如手机、计算机、音乐播放器或者用于这些各种装置的充电器可以在座椅62、64附近一体地结合到车辆10中。例如,可以在座椅62、64的中间或者在座椅62或64与门组件1500或侧管164中间设置有板或箱(未示出)以支撑手机、计算机、音乐播放器、充电器或GPS装置。另外,板或箱可以支撑在用于另外的储存的罩42以及用于附件和货物的支撑位置的下方。无论是与座椅62、64相邻还是在罩42的下方,板或箱都可以是密封的以防止流体、尘土和碎屑进入以及损坏其中的附件,因此被认为是干燥的储藏容器。
[0382] 驾驶室框架部分84(图28)的框架管602、606、610、612、614、622、624可以包括用于使所结合的各个附件(例如手机、充电器、计算机、GPS装置或音乐播放器)的电线穿行至车辆10的其他位置的开口。由此,驾驶室框架部分84还将这些附件结合到车辆10中并且还防止电线与操作者区域相干涉。另外,通过将各个车载装置和外部装置的电线支撑在驾驶室框架部分84的框架管内,不需要用于将电线固定在车辆10中的扎带或其他联接部件。
[0383] 电气系统1700可以操作车辆10的各个部件如下。可以使用遥控机构如无线钥匙或射频(“RF”)钥匙1716来起动车辆10。当使钥匙1716靠近车辆10时,钥匙1716将无线信号、RF信号或其他识别信号传送至电气系统1700的车辆控制单元1730(“VCU”)和/或发动机控制单元1732(“ECU”)。车辆10的聚合材料部件如车身板40和仪表板46是由允许RF信号、无线信号或其他信号传输至钥匙1716或从钥匙1716传输的材料构成。当VCU 1730识别到钥匙1716正在与车辆10关联时,操作者可以通过下压点火按钮1714来发动车辆10。如图85中示出的,VCU 1730和ECU 1732可以联接至电池1722以便在车辆10未被启动时向VCU 1730和ECU 1732供能。替代性地,可以使用在点火时转动的常规钥匙来起动车辆10。
[0384] 当车辆10正在工作时,VCU 1730和ECU 1732可以彼此通信并且还可以向显示单元10发送信号以允许操作者和乘客观察车辆10的部件的功能、操作和状态。例如,通过PSI 
1724,显示单元1710可以输出车辆10的速度、流体和温度水平、时间、车辆10的地理坐标、天气、车载装置和外部装置的充电状态、警示、警报以及其他指标以使操作者注意到车辆10的部件的状态。PSI 1724还可以与互联网信号或卫星信号配合以在显示器1710上显示网页浏览器、GPS、资讯娱乐节目系统、音频或声音显示、和/或其他网络或系统输出。更特别地,PSI 
1724包括用于允许显示单元1710与电气系统1700的各个部件进行通信、显示来自电气系统
1700的各个部件的信息、以及/或者控制电气系统1700的各个部件的某些方面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口
[0385] 例如,PSI 1724的显示在显示单元1710上的控制功能中的一种控制功能与车辆控制系统相关,车辆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动力传动系管理系统、变速器控制装置、转向控制装置、悬架控制装置、牵引力控制装置、稳定性控制装置以及驱动模式。关于驱动模式的另外细节在于2011年6月3日提交的美国13/152981以及于2011年12月14日提交的13/325561中公开,将这些专利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参引的方式明确并入本文。PSI 1724允许操作者选择出现在显示单元1710上的预先设计的主动车辆动态控制算法以观察并调节车辆的动态和性能。主动车辆动态控制算法可以设在PSI 1724或另外的车辆模中。另外,PSI 1724的车辆控制系统可以显示来自各个车辆系统的维修或诊断警报。来自PSI 1724的车辆控制系统的信息可以经由PSI 1724的网络接口中的一者或更多者而上传至外部装置,例如手机、智能手机、计算机、蜂窝网络、无线网络或卫星网络、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或其他车辆网络。PSI 1724的示例性网络接口可以包括CAN、蓝牙、Wi-Fi、GSM、USB及其他。
[0386] 另外,PSI 1724通过相互连接至车载装置和外部装置如智能手机、无线电接收器、USB存储装置、音频装置、扩音器、扬声器和有线耳机或无线耳机而连接至辆10的资讯娱乐节目系统或对车辆10的资讯娱乐节目系统进行管理。另外,PSI 1724可以包括用于外部装置的音频放大器以及驱动器
[0387] PSI 1724还与显示单元1710配合以将车辆10的位置叠加到地图、地形图像、障碍地图以及/或者卫星和天气图片上。PSI 1724还可以记录、保存以及显示车辆记录数据和行驶信息。可以将记录数据和行驶信息通过网络接口中的至少一者与车载装置和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0388] 此外,电气系统1700可以包括位于车辆10的前端部和/或后端部处的摄像机,并且通过显示单元1710,PSI 1724可以显示视频数据。另外,PSI 1724可以配置成对显示单元1710上的数据进行回放或者经由网络接口中的一者将数据发送至另外的装置。
[0389] PSI 1724还可以控制车辆10的安全系统。示例性安全系统的另外的细节在于2009年5月31日提交的美国U.S.12/475531中公开,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参引的方式明确并入本文。另外,通过显示单元1710,PSI 1724可以显示由车辆10上的外部装置产生的防碰撞警报。替代性地,防碰撞警报可以通过包括在PSI 1724中的外部输入和算法来产生。
[0390] 电气系统1700还可以包括用于与各种传感器如灯1702或其他照明装置(例如头灯)上的传感器、座椅安全带1416上的传感器以及发动机进气系统820(图37)上的MAP传感器1728进行通信的反馈系统。例如,VCU 1730和/或ECU 1732与灯1702上的传感器进行通信以判定灯1702是否已经打开。根据情况如一天中的时间、操作情况或预配置的参数,电气系统1700可以自动地打开灯1702。
[0391] 另外,VCU 1730和/或ECU 1732与座椅安全带1416上的传感器进行通信以在车辆10的操作之前判定操作者和/或乘客是否已经安全地锁定了座椅安全带1416。如果传感器指示座椅安全带1416没有被接合,则可以通过显示单元1710上的灯光指示器1712向操作者传送视频或音频警报。此外,ECU 1732可以防止车辆10在传感器指示座椅安全带1416没有锁定的情况下移动。
[0392] VCU 1730和/或ECU 1732还与进气系统820上的MAP传感器1728(图37和图85)进行通信以监测进气压力。显示单元1710可以输出进气压力,这使驾驶员注意到由于过滤器而造成的减小以及/或者过滤器是否脏污以及应当被更换。这可以通过位于空气滤清器之前的传感器和位于空气滤清器之后的传感器来实现,使得这两个传感器的比较将产生穿过空气滤清器的压力降读数。在压力降指示过滤器应当被更换时将触发信号例如警报灯。
[0393] 当车辆10不再操作时,ECU 1732可以包括允许ECU 1732在车辆10停止之后(经由电池1722)保持操作达预定的时间量的受控的底盘继电器。例如,ECU 1732可以在操作者关停车辆10之后保持操作达约30秒,以便保持电气系统1700的各个部件的操作。例如,在车辆10关停之后,ECU 1732可以将头灯、尾灯、操作者区域中的灯1702、通信装置和/或安全系统的操作保持达预定的时间极限(例如,30秒)。
[0394] 除电气系统1700的附件以外,车辆10还将其他附件支撑在车辆10上。例如,如图86至图88中所示,卷扬机组件1750可以在车辆10的车身部分40的外侧支撑在车辆10上。替代性地,卷扬机组件1750可以定位在车辆10的车身部分40内以允许操作者从操作者区域接近卷扬机组件1750。另一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卷扬机组件1750的多于一个的位置(例如前端部位置和后端部位置),使得框架12可以支撑更多个卷扬机组件1750。
[0395] 卷扬机组件1750包括卷扬机装置1752、装置支撑件1754、对准板1756以及引导装置1758。卷扬机装置1752由装置支撑件1754支撑,装置支撑件1754在框架12的前端部处联接至槽状件222和板224。如图88中最佳地示出的,卷扬机装置1752位于管部分200b与框架管202的中间。更特别地,卷扬机装置1752位于框架管202的前方并且位于管部分200b的后方。另外,由于卷扬机装置1752联接至槽状件222和板224,因此卷扬机装置1752与框架管152间隔开。说明性地,卷扬机装置1752定位在框架管152的上方,并且装置支撑件1754分别通过紧固件1760和1762而联接至槽状件222和板224。
[0396] 卷扬机装置1752位于支架230的后方,但是从其卷扬机1752伸出的线缆、绳索或线绳(未示出)可以穿过支架230中的开口(未示出)而被接纳。当在使用中时,线缆从支架230连续地延伸至位于支架230前方的支架240。线缆在延伸穿过引导装置1758的孔(未示出)之前延伸穿过支架240的孔240e并还穿过对准板1756的孔1764。对准板1756在使用时联接至支架240并且位于支架240与引导装置1758中间。引导装置1758位于对准板1756的前方并且包括滚动件1766或其他圆形装置。滚动件1766防止在卷扬机装置1752的线缆滑动至引导装置1758的孔的外缘的情况下对卷扬机装置1752的线缆的破坏。线缆可以联接至外部对象以负载或支撑外部对象。卷扬机装置1752包括卷收机构以在不使用时将线缆卷收到卷扬机装置1752中。卷扬机组件1750的另外的细节在于2012年6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No.13/492,589中公开,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参引的方式明确并入本文。
[0397] 如图89至图91C中所示,车身部分40——包括罩42、前挡板44、仪表板46、侧板48、前地板50、后侧板52以及后部货物区域56——可以通过连接件1770彼此联接。说明性地,连接件1770为构造成与从车身部分40伸出的突出部1772相联接的“H”型连接件。突出部1772具有大体限定V形形状的相对的两个成角度的表面1774。远端部1776联接至车身部分40的后表面并且比从车身部分40的后表面伸出的近端部1778更宽。近端部1778被接纳穿过相邻的车身部分40中的孔1780以将相邻的车身部分彼此联接。
[0398] 连接件1770联接至近端部1778以便将相邻的车身部分40进一步固定在一起。连接件1770还包括与突出部1772的相对的两个表面1774大体对应的相对的两个成角度的表面1782、1784。连接件1770还包括沿着表面1782的一部分延伸的臂1786以及沿着表面1784的一部分延伸的臂1788。在连接件1770的远端部1792处定位有突部1790。近端部1794比远端部1792更窄。
[0399] 在操作中,当车身部分40的突出部1772被接纳穿过相邻的车身部分40的孔1780时,连接件1770在突出部1772上滑动以将相邻的车身部分40进一步固定在一起。特别地,连接件1770的远端部1772联接至突出部1772的远端部1776,使得突部1790与车身部分40的后表面相接触。近端部1794联接至突出部1772的近端部1778。当连接件1770被接纳在突出部1772上时,臂1786、1788接合突出部1772的相对的两个表面1774以防止连接件1770从突出部1772滑离。由此,连接件1770保持被联接至突出部1772,从而将车身部分40固定至彼此。
[0400] 现在参照图92至图99,将描述本公开的车辆的第二实施方式。车辆总体上以1800示出并且通常被称作全地形车辆(ATV)、并排式车辆(S×S)或多用途车辆。如所示出的,车辆1800总体包括由地面接合构件1804和1806支撑的框架1802(图94)。如本公开中所示,地面接合构件1804和1806包括:车轮1808和轮胎1810、以及车轮1812和轮胎1814。车辆1800还包括动力传动系1816(图94),动力传动系1816操作地连接至框架1802并且传动地连接至地面接合构件1804、1806中的一者或更多者。在本公开中,如此处更加详细地描述的,动力传动系1816包括燃烧燃料式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组合、以及在动力传动系与前部地面接合构件1804和后部地面接合构件1806两者之间延伸的传动轴。然而,可以想到任何动力传动系,例如混合动力的、燃料电池的或电动的。在申请人于2006年7月28日提交的未决的申请序列No.11/494,891以及于2006年7月28日提交的未决的申请序列No.11/494,890中更加充分地描述了动力传动系1816、前悬架组件、后悬架组件以及转向组件,将这些专利申请的主题以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
[0401] 如图92至图96中所示,车辆1800还包括总体以1818示出的车身部分或车架,车身部分1818包括罩1820、前挡板1822、仪表板1824(图93)、侧板1826、前地板1828(图96)、后挡板1830以及被示出为后部货物基座的后部货物区域1832。如另外所示出的,车辆1800包括具有驾驶员座椅1836和乘客座椅1838(图98)的座椅区域1834。如图96中最佳地示出的,驾驶员座椅包括座椅靠背1836a和座椅底部1836b,并且乘客座椅1838包括座椅靠背1838a和座椅底部1838b。此外,如此处进一步所描述的,车辆1800包括总体以1840示出的操作者控制装置(图94),操作者控制装置1840包括用于转向、加速及制动的控制装置。车辆1800还包括前悬架1842和后悬架1844(图97)。如此处所描述的,操作者室1848(图94)设置有头顶驾驶室框架1850。如此处进一步所描述的,操作者室1848在侧部上由门1852包围。
[0402] 现在参照图100至图101,将更加详细地描述罩1820和仪表板1824。参照图101,由罩和仪表板构成的车身板被示出为包括车身板1854、仪表板1856以及可拆装箱1858。如所示出的,车身板1854包括具有直角转动锁1862的可拆装罩部分1860,如此处所描述的,直角转动锁1862可以联接至板1856。车身板1854包括以1864表示的开口,开口1864限定了具有边缘1866a、1866b和1866c的以1866表示的边缘接缝。板1856配装在开口1864上并且包括:与边缘1866a相对应的边缘前缘1868a、与边缘1866b相对应的边缘前缘1868b、以及与边缘
1866c相对应的边缘下缘1868c。边缘突部1870被可滑动地接纳在罩部分2096的下方,由此孔1870a可以接纳闩锁部1862a以将仪表板1856保持就位。多个板1856可适用于具有不同选项的用途。
[0403] 车身部分1854还包括限定于中央车身部分1874中用于接纳箱1858的孔1872。图102至图105中示出了箱1858。箱1858包括封闭件1876、具有闩锁件1880的内板或中间板
1878、密封件1882、前板1884、以及密封件1886。如图102中所示,封闭件1876包括下壁
1876a、侧壁1876b、顶壁1876c以及后壁1876d。安装凸台1876e和1876f可以从后壁1876d突出以用于将封闭件1876安装至车辆框架。封闭件1876可以包括用于接纳穿过其中的电线或线缆的橡胶保护环如1876g、以及以1876h和1876i表示的去除部。去除部1876h可以用于引入辅助动力,并且去除部1876i可以用于卷扬机控制线缆。封闭件1876还包括坐置在开口
1872(图101)的边缘1884a内侧的以1876j表示的外周壁。如图105中最佳地示出的,封闭件
1876还限定有用于接纳抵靠边缘1872a的后向表面1876k以及用于坐置抵靠边缘1872a的下唇缘部1876L。
[0404] 如图103和图104中最佳地示出的,封闭件1876包括具有孔1876n的以1876m表示的下凸台。如图104中最佳地示出的,封闭件1876还包括具有以1876q表示的闩锁孔的顶部边缘部分1876p。以1876r表示的外周凹槽限定出前开口1876s并在其中接纳密封件1882。
[0405] 仍然参照图103和图104,中间板1878包括具有以1878b表示的下壁的板部分1878a,下壁1878b具有带有孔1878d的下垂凸耳1878c。外周凹槽1878e限定出板部分1878a,用以接纳密封件1886。安装凸耳1878f(图103)设置在1878a的背侧,用以安装闩锁装置
1880。闩锁件1880包括安装凸部1880a以接纳穿过其中的锁定销1886。闩锁装置1880包括具有以1880b表示的第一卡扣装置(图103)以及以1880c表示的第二卡扣装置(图104)的双卡扣装置。闩锁装置1880还包括把手部分1880d。
[0406] 前板部分1884包括本体部分1884a和以1884b表示的窗部分,其中,窗部分1884b可以是透明的如透明的玻璃或塑料部分以便观察前部盖1884后方的任何部件。如图103中所示,前板1884还包括以1884c表示的内侧外周壁、以1884d表示的第一组安装凸耳、以及第二组安装凸耳1884e。安装凸耳1884d通过穿过孔1876n的紧固件1888联接至凸耳1876m。内板1878还通过延伸穿过孔1878d并联接至安装凸耳1884e的紧固件1890联接至前板1884。前板部分1884还包括以1884f(图104)表示的开口,开口1884f提供接近安装凸耳1884g的入口。
[0407] 参照图105,设置有双密封储藏室,该双密封储藏室限定有第一密封室1900a和第二密封室1900b。此外,这两个室由同一闩锁部件1880来进行闩锁。如图105中所示,如在图105中观察到的向下移动闩锁把手1880d将闩锁凸耳1880c从孔1876q脱离。这将允许前板
1884和中间板1878的组合继续通过1880b和1884g而被闩锁在一起并绕紧固件1888旋转。这将提供从封闭件1876的前方进入储藏室1900b的入口。现在向上旋转闩锁构件1880d将释放凸耳1884g和1880b并且允许通过绕紧固件1890旋转而进入室1900a。
[0408] 室1900a可以被用于容置诸如智能手机或GPS之类的物品,而室1900b可以被用于容置所需的任意其他电子部件如收音机等。还预先考虑到可以使用电子组件,例如申请人于2013年2月26日提交的未决的申请序列号61/769,378(代理人案号为No.PLR-00TC-25635.01P)中所描述的电子组件,将该专利申请的主题以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前板1884可以成型为使得外周壁1884c(图103)将智能手机屏幕定位成能够通过窗1884b观察到。可以使用多个前板与不同的智能手机相对应。
[0409] 现在参照图106至图108,将更加详细地描述车辆1800的前框架。可以从以上的图12和图14想到,前框架部分190直接联接至前框架部分82,由此,塑性车身板定位在前板部分19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框架部分2050是在塑性车身板被组装之后组装至车辆1800的。如图106中所示,车辆1800被示出为具有就位的罩1820,然而将板部分1856、可拆装箱
1858以及仪表板部分2095从车辆1800上拆除。
[0410] 参照图106和图113,车辆1800还包括联接就位至车辆框架的前内板部分2052。车辆1800还包括联接就位的地板部分2054。如此处进一步所描述的,后座椅板2056也示出为被联接就位,座椅组装在后座椅板2056上。就板2052、地板2054以及板2056的组合而言,总体上还参照图113。如图108中所示,前框架部分2050包括通过支架2050c和2050d联接在一起的横向槽状部分2050a和2050b。竖向延伸框架管2050e联接至槽状件2050a并且包括支架2050f,支架2050f可以通过板部分2052的缩进部2060而联接至前支架180(图14)。如同样在图108中所示的,前框架部分170c竖立穿过板部分2052,提供触及支架270(另外参照图14)的入口,由此紧固件2050i能够穿过孔2050h定位并联接至支架270。以此方式,板2052、地板
2054和后部板2056这三(3)个板可以经构型配合。
[0411] 现在参照图109至图111A,燃料箱2070被示出为嵌置在框架管150与154之间以及槽状件352(图111)上方。如图111和图111A中最佳地示出的,燃料箱2070包括前缘2072、右侧缘2074以及增大部分2076,增大部分2076具有延伸超出后壁2080的向后延伸部分2078。燃料箱2070的下侧包括位于燃料箱的右手侧的下壁2082以及限定出扇形部分2086和2088的异型部分2084。燃料箱2070还包括以2090表示的最左侧缘以及燃料箱填注颈2091。因此,当定位在框架中时,燃料箱2070具有在乘客座椅底部1838b(图110)前方延伸的前缘2072,并且,左侧缘2090沿侧向延伸超出座椅底部2065且传动轴810在异型部分2084下方延伸并且定位在扇形部分2088中(图111、图111A和111B)。
[0412] 现在参照图112至图115,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座椅支撑组件。首先参照图113,前车身板2052包括向下延伸至边缘2083的前壁部分2081。边缘2083包括例如以2083a、2083b等表示的用于与地板面板2054相联接的多个孔。板2052还包括侧壁2085,侧壁2085包括如先前所描述的缩进部2060。
[0413] 地板部分2054包括位于驾驶员侧的前壁部分2091,前壁部分2091过渡到包括有以2094表示的搁脚踏板部分(有时也被称作“固定踏板”)的壁部分2092。地板部分2054还包括左侧壁2096、后壁2098、地板部分2100、凹进地板部分2012以及限定隧道2106的最右侧壁
2104。地板部分2054还包括乘客前壁部分2110、地板部分2112、左侧壁2114、后壁2116以及最右侧壁2118。在乘客侧设置有两个搁脚部2120和2122。如所示出的,搁脚部2120和2122在纵向上偏离,其中,搁脚部2122定位成比搁脚部2120更靠近乘客。
[0414] 地板部分2054还包括具有孔2132和2134的前部上边缘2130。应当理解,边缘2082和2130搭接并配合以通过定位在重叠的孔2082a、2082b;2132、2134中的紧固件而联接在一起。这种搭接以及联接在一起提供了操作者用密封操作者室。还应当理解,如此处所描述的,地板部分2054包括后边缘2140。
[0415] 仍然参照图113,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后部板2056。如所示出的,如此处所描述的,后部板2056包括成型为与地板部分2054的后边缘2140配合的前边缘2150。后板部分2056还包括前壁部分2152、侧壁部分2154、2156以及后壁2158,从而在驾驶员座椅的下方限定出室2160。后部部分2056还包括上部板2162,上部板2162具有以2164表示的检修口以及用于接纳燃料箱填注颈2091(图111)的成型开口2166。后板部分2056还包括凹进的阶梯部分2170(另外参见图112)。应当理解,板部分2052、2054和2056组装至框架并且组装至彼此,其中,板部分2056的前边缘2150定位在地板部分2054的后边缘2140的顶部上。搭接的边缘2140和
2150定位在支架360(图111)的顶部上。由此将阶梯部2170(图114)定位在支架362(图111)的顶部上。
[0416] 因此,通过车身板部分2054、2056,在图114的位置,座椅框架126可以定位在车身板部分的上方,由此,前部槽状件440搭接边缘2140、2150的相交部分,由此,紧固件2180嵌入穿过槽状部分440的孔2182以与支架360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图111和图115)。以类似的方式,紧固件2184被接纳穿过孔2186(图114)从而被接纳为与支架362(图111)的孔362a经由螺纹接合。如上所提到的,关于前部车身板部分,车身板2054、2056通过使边缘2140、2150搭接的相交部分提供了密封的操作者室,并且在框架构件126定位在该相交部分上并且覆盖该相交部分时,接缝实际上被密封。这也在图115中以截面图的方式被示出,在该截面图中,座椅支撑框架126被示出为处于完全安装位置。
[0417] 现在参照图116至图118,将更加详细地描述门1852。应当理解,乘客门1852与驾驶员门基本类似但是成镜像,因此,将描述仅一个门:驾驶员的门1852。如图116中所示,门1852被示出为通过铰接组件2200联接至框架管2202,框架管2202又被示出为联接至框架管部分154b和160b。框架管2202包括联接至连接件90c的大体水平上部部分2202a、以及联接至连接件90d的大体竖向部分2202b,铰接件2200附接至框架管2202。如图117和图120中最佳地示出的,门1852包括外板部分2206和内框架部分2208。
[0418] 现在参照图117和图118,铰接件2200包括联接至竖向延伸部分2202b的基部部分2210、销部部分2212以及摆动铰接部分2214,其中,铰接部分2214可以绕销部部分2212旋转。铰接件2200包括具有止动表面2218(图117)的止动部分2216。铰接部分2214包括水平延伸部分2214a和竖向延伸部分2214b。竖向延伸部分2214b通过紧固件2224联接至框架2208。
如图118中所示,门1852沿箭头O的方向旋转到开启位置,在开启位置中,铰接部分2214b的内表面抵靠止动表面2218。这提供了门1852的最大开启位置。门闩锁件2230(图120)基本类似于本文中在图68至图70中示出以及描述的闩锁组件。
[0419] 现在参照图119A和图119B,下部门部分2240可以附接至门1852以大致封闭操作者室,其中,下部门部分2204填充了门1852与下板部分1826之间的空缺部。如所示出的,门部分2240包括外板部分2242和内框架2244(图119B)。如所示出的,板部分2242包括上边缘2246以及与上部门1852的下缘板部分2206相邻地设置的后向边缘2248。
[0420] 如图119B中最佳地示出的,框架2244包括具有多个安装突部2252的卵形形状的框架管2250,由此紧固件2254可以被接纳在带螺纹的凸台2256中。支架部分2260联接至管状框架2250并且包括联接至管状框架2250的下板部分2262。支架2260还包括上部翼片部分2264,上部翼片部分2264包括被接纳穿过框架部分2208的孔2266并且通过紧固件2268紧固的上部突部部分。支架2270基本类似于支架2260并且通过紧固件2272联接至框架2208。前支架组件2280包括具有第一板部分2282a和第二板部分2282b的支架板2282。板部分2282a联接至支架2284,而板部2282b直接联接至框架2208。
[0421] 因此,应当理解,门部分2240容易组装及拆卸。例如,为了将下部门部分2240从图119B中示出的位置拆卸,将紧固件2288、2268和2272移除,由此可以将门部分2240向外旋转以使突部部分从孔2266脱离。
[0422] 现在参照图120A和图120B,示出了替代性门框架2290,门框架2290联接至相同的内部门框架2208。门2290包括提供抵靠车辆框架的密封配合的以2092表示的外周密封件。门框架2290通过紧固件2094联接至框架2208,在本实施方式中,门2090将由刚性材料例如通过铝冲压来形成。
[0423] 现在参照图121至图124,车辆1800包括可拆装槽框件2300。应当理解,设置有两个槽框件,这两个槽框件基本相同但是成镜像,因此将位于车辆左侧的称为槽框件2300L,并将位于车辆右侧的称为槽框件2300R。首先,参照图122,发动机802被示出为联接至变速器,该变速器被示出为无极变速器(或“CVT”)804。如图122中所示,发动机的进气将包括穿过槽框件2300R、到达管道828、穿过过滤箱826、到达管道824、到达气箱822并达到节气门840的空气。这也在上文参照图35至图38进行了描述。同时,用于CVT804的冷却空气包括进入槽框件2300L、穿过管道830、到达CVT进气口的输入。
[0424] 如图123中最佳地示出的,后部多用途基座1832包括具有下表面2304的异型井状部2302,下表面2304具有贯穿下表面2304的孔2306(图126)。如图124中所示,管道828的顶部包括弹性凸缘2310,弹性凸缘2310具有限定环形槽2314的倾斜表面2312。应当理解,管道828可以从孔2306的下侧插入穿过孔2306(图125),由此倾斜表面2312允许凸缘2310弹性偏转至如图124中所示出的位置,在该位置处,环形槽2314包绕部分2304。这还将管道828的顶部2320定位在下表面2304的上方,并且因此,蓄积在后部多用途基座中、特别是异型井状部
2302中的水由于如以上所讨论的密封特性而不会进入发动机或CVT。槽框件2300还可以包括滤网2324(图121),提供进入发动机空气过滤器或CVT冷却装置的第一级过滤。
[0425] 由于槽框件2300易于拆装,可以容易地对过滤器2324进行清洁。此外,由于槽框件2300的可拆装性,车辆1800的顶表面现在可以由仪表板的前部以及后部多用途基座的后部来限定,使得高度位于“H”处,而非槽框件2300R的顶部处(图95)。因为驾驶室框架1850也是能够容易地拆装的,所以这使得车辆的用于运输的包装减小。
[0426] 现在参照图125和图126,后部多用途基座1832被示出为通过支撑带430联接至上框架构件380。如图126中所示,支撑带430包括竖立部分470和横向部分472,其中,竖立部分470如以上关于图18所描述的联接至框架构件380。如图126中所示,竖立部分470包括长形槽2330和圆孔2332。当就位时,孔2330和2332位于长形开口2334上方,从多用途箱1832的内侧提供入口。以此方式,可以使用带或弹力绳以将物品保持在后部多用途基座中,其中,弹力绳上的钩可以穿过长形槽2330定位并且随后移动以穿过孔2332定位钩部。这将允许弹力绳中的张力通过带部分430传递至框架而不是直接传递至后部多用途基座。
[0427] 以类似的方式,并且仍然参照图126,设置有支架2340,支架2340具有带部分2342、上部突部部分2344以及下部L型支架部分2346。在带部分中设置有长形槽2348和孔2350。多用途箱1832包括具有安装孔2362的凸台2360,并且多用途基座1832的后壁2364包括以2366表示的长形开口。由此,支架2340可以联接至凸台2360,并且槽2348和孔2350位于开口2366上并且还提供对如上所述的线缆带和弹力绳的接纳。最后,通过穿过孔2346a定位的紧固件2369(图128)将后盖2368(图128)联接至支架2340。
[0428] 如图126A中所示,示出了H形加强构件2352,H形加强构件2352联接至多用途基座1832的底部。H形加强构件2352包括纵向框架构件2352a和横构件2352b。纵向框架构件
2352a固定至凸台2354。横构件2352b在多用途基座1832下方延伸。整个H形加强构件2352被夹在多用途基座1832与框架12之间。
[0429] 如图126B中所示,示出了隔热罩2356,隔热罩2356可以安装在凸台2358下方。隔热罩可以由泡沫材料或任意其他适当的耐热材料构成。
[0430] 如图127和图128中所示,后部多用途基座1832包括检修板2370,检修板2370具有竖向板部分2370a和水平板部分2370b,检修板2370能够容纳在货物基座1832的开口2372中,开口2372提供触及动力系的多个特征——包括空气滤清器826(图122)和火花塞2374(图127)——的入口。如图126中所示,带部分430、特别是横向部分472还包括用于安装各种特征如液压线路或电气线路的安装支架2380、2382,这提供了容易的安装方法,并且使这些线路向上远离发动机和/或变速器。这种安装位置还为穿过开口2372(图127)触及这些线路提供了准备。
[0431] 现在参照图128至图130,将描述接近后减振器的入口。如图128中所示,后减振器包括联接至驾驶室框架1850的气体净化储蓄器2390。参见图130,设置有可拆装板2392,可拆装板2392在被移除时提供接近后减振器2394的入口。
[0432] 现在参照图131和图132,多用途车辆1800包括定位在驾驶员座椅与乘客座椅之间的检修板2400。检修板2400设置在部分地位于座椅靠背1836a与1838a之间的后壁中。该检修板2400可以被移除以便触及发动机的前部,这可以提供触及油尺2402和滤油器2404(图122)的入口。
[0433] 参照图93以及图133至图134,将更加详细地描述驾驶室框架1850。首先参照图93,驾驶室框架1850包括前部部分2410、后部部分2412以及后部支撑件2414。后部部分2412包括上部部分2412a(图96)、侧部部分2412b和2412c(图95)以及横管2412d(图99)。如图134中最佳地示出的,前部部分2410包括通过横杆2424联接在一起的第一框架部分2420和第二框架部分2422。框架部分2420和2422各自包括在操作者的前方延伸并且联接至框架的管部分2420a、2422a。框架部分2420和2422还包括向后并且在操作者的头部上方延伸的纵向延伸部分2420b和2422b。框架部分2420、2422上的对应的支架2426以及横管2424上的对应的支架2428允许通过紧固件而联接在一起以限定前部框架部分2410。框架管部分2420还包括用于联接后部框架部分2412的后支架2430(图93)。
[0434] 参照图133和图134,遮阳板2440被示出为在其任一侧上具有安装部分2442,安装部分2442具有以2442a、2442b、2442c和2442d表示的孔,用以接纳穿过这些孔的紧固件2444,并且安装部分2442通过带螺纹的本体夹件2446联接至支架2428。如此处所描述的,遮阳板2440还包括用于附接可选的顶棚的矩形开口2448。遮阳板2440还包括位于其下侧(图
135)的用于抓紧横管2424的弹性钩2450。
[0435] 现在参照图136至图138,将描述顶棚2460。如图137中最佳地示出的,顶棚2460的下侧包括向后延伸的抓持指状件2462和向前延伸的抓持指状件2464。如图138中所示,抓持指状件2462延伸穿过遮阳板2440的孔2448,并且抓持指状件2464抓持后横管2412a。如此处进一步所描述的,在遮阳板2440的2472处设置有密封表面,其可以与风窗一起使用。
[0436] 现在参照图139,示出了以2500表示的备用轮胎保持装置。备用轮胎保持装置2500包括联接至驾驶室框架1850的后部支撑件2414的四个夹持组件2502。夹持件2502各自包括基部部分2504(图140),基部部分2504具有以2506表示的沉孔,沉孔2506与对应的夹持件2508中的螺纹孔连通。应当理解,基部部分2504中的每个基部部分2504都包括四个这样的沉孔2506以接纳四个带螺纹的紧固件,从而保持各自对应的夹持件2508。还应当理解,这两个部件2504、2508可以在边缘中的一个边缘处联接在一起并且使用仅两个这种紧固件。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能够保持至后部支撑件2414的任意类型的夹持件。
[0437] 如图139中所示,备用轮胎保持装置2500还包括保持件组件2510,保持件组件2510包括两个框架构件2512和2514,如此处所描述的,这两个框架构件2512和2514中的每一者都终止于联接端部2520(图140),联接端部2520用于联接至夹持件2502。保持件2510还包括两个竖立框架管构件2522和2524,这两个竖立框架管构件2522和2524又由中央槽状构件2526联接在一起。如图140中最佳地示出的,带螺纹的支柱2528从槽状部分2526向上延伸并且接纳锁定构件2530和保持环2532。锁定构件2530总体包括中央柄部分2540和把手部分
2542,其中,中央柄部分2540带有内螺纹以接纳支柱2528,把手部分2542具有两个延伸部分
2542a和2542b,这两个延伸部分2542a和2542b各自具有车轮螺母扳手2543c(图140)和
2542d(图139)。
[0438] 应当理解,将锁定构件2530和保持环2532拆除以将备用轮胎和轮辋添加在保持装置2500上,使得贯穿轮辋的中心孔定位在支柱2528上。应当理解,如图140中所示,框架管2522和2524竖立,使得它们在放置备用轮胎和轮辋时接触轮辋的内侧。保持环和锁定构件
2530随后通过包括截锥表面2532a的保持环2532而定位在支柱2528上,截锥表面2532a使保持环自身与轮辋孔对中,因此,可以将锁定构件2530经螺纹连接就位至规定锁定位置。
[0439] 还应当理解,夹持件2502通过锁定销2550联接至基部构件2530,使得销的移除使基部构件上的夹持件脱开联接。尽管可以使用几乎任何类型的保持销或紧固件组合以将基部构件2520保持至夹持件2502,但是如所示出的,销2550被称作“PIP销”并且可以从Aerofast公司获得。
[0440] 因此,可以想到,一旦将备用轮胎保持装置2500组装至多用途车辆,则夹持件2502甚至在备用轮胎保持装置未使用时也保持就位。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拉动这四个保持销2550而容易地从车辆拆除保持构件2510,由此拆除整个备用轮胎保持装置2500,使夹持件
2502保持联接至后部支撑件2414。一旦对夹持件进行定位,则通过使基部构件2520与对应的夹持件2502对准来将保持件2510容易地再次设置就位。还应当理解,保持件2510在具有或不具有备用轮胎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移除位于同一后部支撑件2414上的保持销中的两个保持销而摆动远离多用途基座。也就是说,参照图139,移除右后支撑件2414上的两个保持销将允许支撑件2510绕两个左侧保持销枢转并且朝向车辆的驾驶员侧旋转。保持件2510还能够通过移除相对的两个保持销而沿相反的方式旋转。
[0441] 现在参照图141和图142,示出了改进的转向装置2560,转向装置2560与图49中示出的转向装置基本类似并且附接至前支架284。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向装置2560包括凸缘部分2562和2564,凸缘部分2562和2564包括带螺纹的支柱2566。以此方式,转向装置能够直接抵靠支架284的内侧设置并且通过对应的紧固件2568而被保持就位。由于可用空间的范围小,可以通过将支柱2566定位在孔284a(图16a)中并且将紧固件2568设置在支架264的前侧上来将转向装置设置就位。这防止了在使用螺栓代替带螺纹的支柱的情况下为了保持螺栓头而需要在转向装置2560的背侧上使用扳手。
[0442] 现在参照图143和图144,发动机802被示出为通过发动机支撑装置2570安装至发动机安装装置120。如图144中最佳地示出的,发动机支撑装置2570包括具有中间支架2574和端部支架2576的横杆2572。中间支架2574包括具有安装孔2574b的板部分2574a。支架2576包括相对的两个板部分2576a和2576b以在这两个板部分2576a和2576b之间容纳弹性安装构件2580。如图144中所示,发动机802包括成一体的剪切板2582,剪切板2582包括孔
2582a。如图144中所示,孔2582a与孔2574b对准,使得紧固件2584可以被接纳穿过孔2574b和2582a以接纳对应的紧固件2586。发动机802和支撑构件2570此时可以通过弹性支撑件
2580而定位在发动机安装装置120上,其中,孔2580a与孔120a对准,因此,紧固件2588可以穿过孔2580a、120a定位以接纳对应的紧固件2590。
[0443] 图144A中示出了替代性发动机联接件2750’,其中,发动机被示出为安装至框架。发动机支撑件2570’包括由弹性支撑件2580’在两端处支撑的圆柱形横杆2572’。
[0444] 现在参照图145,以2600和2602示出了替代性的前悬架和后悬架。前悬架2600类似于前悬架70,但是包括外弹簧式针状减振器2604。如图146中所示,外弹簧式针状减振器2604包括针状减振器2606,针状减振器2606具有联接至活塞杆2162的主缸2608,活塞杆
2162具有以2614表示的轭。上保持件2616能够在主缸2608上滑动以接纳第一弹簧2618。中间保持件2620随后抵靠弹簧2618定位并且在其上接纳第二弹簧2622。下保持件2624从第二弹簧2622的下端部保持弹簧2622。
[0445] 再次参照图145,后悬架2602与悬架72的后悬架类似,但是包括减振器2630,减振器2630是具有外部弹簧2632的可外部调节的旁通式减振器。后悬架的其余部分与图29至图33E中示出的后悬架相同。现在参照图147至图154,将对减振器2630进行描述。
[0446] 如图147至图149中所示,减振器2630总体包括管状本体2650、具有止回阀2654和2656的上部盖2652、端盖2658、以及活塞杆2660。气体净化储蓄器2662直接联接至盖2652并且成型为IFP式储蓄器(内部浮动活塞)。减振器2630成型为旁通式减振器,这允许位置灵敏阻尼,使得在小输入行驶区域中具有一种阻尼特性,而随后当遇得非常大的减振器行程时能够增大到较高水平的阻尼以获得增大的反弹阻力,而不在小输入范围内具有相同的大阻力。这是通过提供绕过活塞的旁通通道来实现的。在该实施方式中,管状本体2650保持平滑以允许设置外弹簧2632(图145)。如下文所描述的,这是通过将旁通通道和储蓄器通道直接设置在减振器管状本体2650中来实现的。
[0447] 首先参照图151,减振器管2650包括总体以2670表示的多个孔道,然而,所述多个孔道被单独地示出为孔道2670a至孔道2670e。管2650可以是挤出件或者可以是这样的管:该管具有贯穿管的内径部经机加工而成的多个孔道2670。无论如何,孔道都从管2650的顶端部贯穿整个管至管的底端部。现在参照图152和图153,孔道2670a至孔道2679d包括对应的通道2676a至2676d。应当理解,通道2676a至2676d中的每一者都是从外表面2678穿过内径部2680(图153)完全钻穿主管2650。通道的外部部分随后经钻削并被阻塞,这允许孔道
2670a至2670d中的每一者通过其对应的通道2676a至2676d而与管2650的内部连通。
[0448] 如图153中最佳地示出的,孔道2670e在与2658的端部相邻的位置处具有对应的通道2676e。通道2676e也从外径部2678延伸穿过内径部2680,从而允许孔道2670e通过其对应的通道2676e而与管的内部连通。这在图154的截面图中被最佳地示出。外侧通道部分也将被钻削并被阻塞以密封管的外侧。替代性地,通道可以从管2650的内侧钻削至与对应的孔道相交的点。
[0449] 现在参照150和图151,上部盖2652被示出为具有外径部2690,外径部2690具有成型为待被接纳在外径部2678上的内部环形表面2692。如图151中最佳地示出的,盖2652包括与孔道2670a至2670e相对应的孔2694a至2694e。应当理解,孔2694a和2694b与止回阀2654相关联(参见图150中的虚线),而孔2694c和2694d与止回阀2656相关联(参见图150中的虚线)。如图150中所示,孔2694a和2694b与止回通路2654a相对应,并且孔2694c和2694d与止回通路2656a相对应。
[0450] 如图154中最佳地示出的,储蓄器2662被示出为具有与通道2700相连通的孔2694e。尽管在图154的截面图中未示出,但是储蓄器2662为内浮动活塞式储蓄器,储蓄器
2662具有穿过具有可变孔口的阀插件2702而与通道2700相联接的通道。由于通道2676e的位置(图154),流动穿过孔道2670e的流体总是流到活塞2706的背侧。现在将通过参照图
155A和图155B来描述旁通操作的原理。
[0451] 首先参照图155A,当活塞2706位于通道2676a与通道2676b之间的区域中并且向下移动时,流体流入到通道2676b中、向上穿过孔道2670b并进入通道2694b、穿过止回阀2654进入孔道2670a、并且穿过通道2676a流到活塞2706的背侧。一旦活塞越过通道2676b,则旁通功能被消除,从而在行程终止时使阻尼水平增大。
[0452] 现在参照图155B,当活塞2706位于通道2676c与通道2676d中间的位置并且向上移动时,如由示意性箭头所示,流体移动穿过通道2676d进入孔道2670d、穿过止回阀2656、并且随后向下穿过孔道2670c且穿过通道2676c流到活塞2706的背侧。一旦活塞2076移动超过通道2676d,减振器如上所述变得较硬。
[0453] 因此,如上所述,减振器2630在通道2676a与通道2676b之间以及如上所述在2676c与2676d之间提供了柔和区域。在这些区域之间,流体通过旁路从活塞2706的一侧到达相反侧;然而,超过极限点,则提供较硬的减振器,从而提供活塞2706的反弹。此外,所有阀即2654、2656和2702都是能够从外部触及以进行调节的。最后,所有的孔道2670a至2670e都位于减振器管2650的内部,可以设置外部弹簧2632(图145),从而缓解对于具有用于承载线圈式外弹簧的第二减振器的需要。
[0454] 现在参照图156和图157,示出了用于联接至驾驶室框架的前柱2422a的防侵入杆2800。如所示出的,防侵入杆2800包括与竖向竖立部2804相联接的横向杆2802。横向杆2802的相反两端包括联接件2806,联接件2806固定地附接至横向杆2802并且包括具有以2806b表示的槽孔的联接板2806a。夹持件半部2808a和2808b分别包括用于接纳车身螺栓2814的方形孔2810、2812。紧固件2816可以定位在联接板2806a的相反侧以接纳车身螺栓2814的螺纹端部。设置有具有联接板2820a和槽孔2820b的上部联接件2820,上部联接件2820以与如上所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接纳夹持件半部2808a和2808b。
[0455] 因此,防侵入杆可以安装成使得:通过夹持组件2808将横向杆2802联接至驾驶室框架的前框架管2422a和2420a,并且可以通过夹持组件2808将竖向延伸管2804的上端部联接至横管2410。防侵入杆2804在被安装时不会妨碍驾驶员或乘客的可视性,但增加了进一步防护以免受诸如在树林中操作车辆时的树枝之类的障碍物的影响。
[0456] 现在参照图158至图160,以2850示出了后风窗,后风窗2850联接至驾驶室框架1850的后部部分2412并与驾驶室框架1850的后部部分2412相吻合。如图159和图160中所示,后部板2850包括透明部分2852,透明部分2852可以为任何透明材料,但是所示出的是Plexiglas(树脂玻璃)式材料。设置有多个卡扣联接件2854,所述卡扣联接件2854具有用于联接至后风窗2852的附接臂2852a和闩锁臂2852b,如图158中所示,所述多个卡扣联接件
2854在构型上是弓形的并且能够闩锁至驾驶室框架部分2412a、2412b和2412c。
[0457] 风窗2852还包括接纳密封膜2858的以2856表示的开口,如此处所描述的,密封膜2858被穿孔以提供以2858a表示的两个经密封的开口。膜2858还包括围绕以密封的方式被接纳在孔2856中的膜2858的外周的外周槽状件2858b。风窗2850还包括联接至风窗2852的外周以用于密封并使噪声减小的密封件部分2860a至2860f。
[0458] 因此,如图158中所附的,密封件部分2860a至2860f定位在玻璃2852与驾驶室框架部分2412的中间,并且膜2858靠近横向框架部分2412d(图99)定位,由此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可以附接至框架部分2412d并且座椅安全带可以延伸穿过孔2858a。
[0459] 参照图161至图165,风窗组件2900可以联接至多用途车辆1800并且抵靠驾驶室框架构件2420、2422和遮阳板2440被密封就位。如图165中最佳地示出的,风窗组件2900包括透明的风窗构件2902、上密封件2904、侧密封件2906、前夹持件2908、后夹持件2910、下密封件2912、下部异型部分2914、密封件2916以及紧固件2918和2920。
[0460] 参照图164,夹持件2908包括与圆柱形竖立件2420和2422相吻合的半圆形部分2920,并且夹持件2908包括导引至半圆筒形部分2920的引入部分2922。就在引入部分2922旁边设置有扩大部分或凸棱2924,扩大部分2924限定后向表面2926和前向表面2928。夹持件2908还包括成型为用以接纳密封件2906的以2930表示的内凹槽。后夹持件2910包括夹持臂,夹持臂呈半圆筒形构型并且具有:成型为用以接纳扩大部分2924的以2940的表示的凹部、钩挂在表面2928上的闩锁表面2942、以及钩挂在表面2926上的表面2944。
[0461] 参照图165,异型部分2914具有上缘2950、具有孔2952a的侧凸缘2952、下部异型表面2954、以及侧突部2956。下密封件2912呈S形横截面,限定出第一沟槽2960和第二沟槽2962。沟槽2962成型为用以被接纳在异型部分2914的上缘2950上,并且槽2960成型为用以将风窗2902接纳在槽2960中。
[0462] 如下文所描述的,风窗组件200的大部分可以在安装在多用途车辆上之前被组装。首先,所有的密封构件2904、2906和2912可以绕风窗2902的外周定位。随后,下密封件2912可以定位在异型部分2914的上缘2950上。随后,可以对左、右构件2908进行定位,并且使沟槽2930在密封件2906上延伸。下密封件2916——例如带有双面粘合剂的泡沫密封件——可以应用于异型部分2914的底部。该组件可以通过摩擦配合或通过双面粘合剂或者通过固化粘合剂而被保持就位。如所描述的风窗组件此时可以应用于车辆。
[0463] 参照图136,驾驶室框架2802通常包括具有呈六边形的孔2982的铝铸插入件2980,孔2982与圆形孔连通以容纳螺栓。因此,在不使用风窗的情况下,紧固件如六角螺母可以定位在六边形开口2982中,并且螺栓可以定位成穿过对应的插入件2980以将驾驶室框架1850保持至车辆。在要将风窗组件2900定位在多用途车辆上的情况下,通常用于保持驾驶室框架并且延伸穿过孔2982的螺栓被移除,而使用紧固件组件2918(图165)。
[0464] 紧固件组件2918包括螺栓2918a,螺栓2918a接纳第一六角螺母2918b,并且螺栓2918a可以接纳第二六角螺母2920。由此,一旦将原来的螺栓从插入件2980移除,则将六角螺母2918b定位在对应的孔2982(图136)中。此时,风窗组件定位成图162中示出的构型,其中,上密封件2904抵靠密封表面2472(图138)嵌套,这还将孔2952a定位成与孔2982(图136)对准以及将六角螺母2918b定位在孔2982中。此时可以将螺栓2918a穿过对应的插入件2980定位、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被接纳到螺栓2918b中,这将两个插入件2980联接在一起。这还将螺栓2918a的自由端部定位成穿过异型部分2914的孔2952a,由此,紧固件292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被接纳到螺栓2918a端部上,从而将异型部2914和风窗2904固定就位。应当理解,如图161中所示,前夹持件2908还适于被接纳在驾驶室框架管2420和2422上。此时,后夹持件2910可以在驾驶室框架管2420和2422的背侧被定位至使其卡合在一起的位置;也就是说,定位成图164的构型。
[0465] 在图161至图165的实施方式中,夹持件2908和2910由弹性材料如塑料构成。图166中示出了替代性改型,其中,前夹持件2994和后夹持件2996设置为具有如所示出的闩锁结构的压铸铝部件,但是其中,窗元件的其余部分与参照图161至图165所示出及描述的窗元件基本相同。
[0466] 现在参照图167至图171,将描述风窗的第三实施方式。如图167中所示,以3000示出了第三风窗组件,其总体包括风窗3002、前夹持件3004、后夹持件3006(图170)、铰接组件3008以及闩锁组件3010。在该实施方式中,前夹持件3004基本类似于夹持件2908(图165)并且包括以3012(图167)表示的槽状件,槽状件3012限定与如在图165中所示出的凹槽2930相类似的凹槽。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风窗3002不定位在凹槽中,而是滑动件3014(参见图
168)定位在凹槽中并且风窗3002定位在槽状件3012的前方。铰接机构3008包括支架3020(图168),支架3020通过紧固件3022联接至风窗并且保持与滑动件3014相联接的销3024。
[0467] 因此,滑动件3014为矩形构型并且被接纳在由槽状件3012限定的凹槽中。应当理解,在车辆的相对两侧上定位有两个这样的槽状件3012,并且滑动件3014成型为被保持在槽状件中。因此,滑动件3014在风窗可以绕销3024枢转时保持平移运动。在这方面,如通过风窗的位置以及风窗相对于闩锁件3010锁定的位置所限定的,可以获得风窗3002的多个位置。如图167和图169中所示,闩锁件3010包括基板3030(图169),基板3030与车辆驾驶室框架的左、右竖立件相邻地联接至车辆。闩锁件包括具有以3034(图167)表示的槽口的向上延伸的第一壁3032。在壁3032的前方设置有第二壁3040,并且第二壁3040包括槽口3042(图169)。直角转动闩锁组件3050联接至风窗,具有闩锁件3052(图169)和闩锁把手3052。因此,转动闩锁把手3054将使闩锁件3052旋转,允许闩锁件3052锁定在槽口3034或3042中的任一者内。
[0468] 因此,当期望风窗完全闭合时,风窗向上滑动且闩锁件3052定位在闩锁开口3034中,并且闩锁把手3054旋转至下述位置:在该位置中,闩锁件3052处于朝向上位置,从而将风窗锁定就位。当期望向车辆内通风时,能够通过再次旋转闩锁把手3054而使风窗从完全闭合位置移动,并且使闩锁件3052可以从孔3034脱离且风窗滑动至图167的位置以将闩锁件3052定位到孔3042中。在该位置,如图169中最佳地示出的,能够在风窗3002的底部与车辆的罩之间形成通风开口,从而允许向车辆内通空气。
[0469] 参照图171,风窗3002的第三位置也是可以的,在第三位置,闩锁组件3060与车辆的前部相邻地设置以接纳闩锁件3050并将风窗锁定至完全开启位置。如所示出的,滑动件3014在槽状件3012中移动至竖向向下位置,但是将风窗的后端部保持就位。通过如下方式容易地使风窗3002从完全开启位置移动至通风位置、移动至闭合位置:再次旋转闩锁把手以使风窗3002从前端部解除锁定,由此,风窗能够被向后推动,这使得滑动件在槽状件中上升,并且风窗能够旋转,使得闩锁件350联接至完全闭合位置或通风位置中的任一者。
[0470] 尽管本发明已经被描述为具有示例性设计,但是本发明还可以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进一步修改。因此,本申请趋于涵盖本发明的使用了其一般原理的任何变体、用途或改型。此外,本申请趋于涵盖处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已知的或惯用的实践的范围内的与本公开的偏离。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