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包括用于容置驾驶舱设备的凹部的前飞行器密封底部 CN201310694442.6 2013-12-17 CN103863553B 2017-06-30 伊夫·杜兰德; 贝纳德·格兰
发明涉及包括用于容置驾驶舱设备的凹部的前飞行器密封底部。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密封头锥背板(10),该背板(10)具有第一侧(10a)和第二侧(10b),第一侧(10a)朝向整流罩区(14)定向,整流罩区(14)用于容置移动天线(16),第二侧(10b)与第一侧相反并且朝向飞行器的驾驶舱(7)定向。根据本发明,第二侧具有至少一个凹部(50),至少一个凹部(50)用于接纳至少一件驾驶舱设备(52),每个凹部由背板结构(56)部分地界定,背板结构(56)在第一侧(10a)上形成突出部。
2 用于将机载传感器吊舱从外部附接到飞机机身的组件 CN201310753551.0 2013-10-18 CN103770930B 2017-03-01 罗梅罗·玛雅·索勒斯·德安策维; 多; 拉法耶特·法里亚·西凯拉; 塞尔吉奥·库尼亚·蒙特西
传感器吊舱附接组件被提供用于将包含机载传感器设备的传感器吊舱附接到飞机机身。传感器吊舱组件可包括前面一对附接吊挂组件和后面一对附接吊挂组件,每个附接吊挂组件均具有被附接到飞机机身的下端和被附接到传感器吊舱的上端。前面一对附接吊挂组件能够包括左舷吊挂结构和右舷吊挂结构,以及被连接到左舷吊挂结构和右舷吊挂结构的上端的横向支撑基体。后面一对附接吊挂组件能够包括长度可调节的杆柱组件。
3 一种载荷结构一体化传感器飞行器 CN201610866532.2 2016-09-29 CN106379510A 2017-02-08 周喜军; 荣海春; 张军红; 刘传超; 徐忠新; 赵昌霞; 杨华中; 李琦; 李翔; 陈声麒; 许军; 杨川
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荷结构一体化传感器飞行器,包括机身,沿平方向看,机身具有一扁平的外形,飞行控制系统、测量控制系统和电气系统安装在机身的中部区域,雷达、电子侦察、通信及电子战设备由天线、收发阵列模、综合处理分机和机载控制设备组成,天线沿扁平机身的边缘区域周向排列,且天线与机身的蒙皮为一体化结构;机身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由机翼、尾翼发动机及连接件组装而成的气动结构上,并使机身沿垂直方向与气动结构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本发明方便机载任务载荷设备全方位360度扫描,实施侦察监视任务;克服了常规飞机结构与任务载荷功能相互干扰和遮挡的问题,使机载任务设备性能最优化。
4 一种多天线机身融合无人机 CN201610319652.0 2016-05-13 CN105818961A 2016-08-03 黄剑锋
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多天线机身融合无人机,其机身上设有天线以及与天线连接的数传发送装置和数传接收装置,所述天线为两根以上,内嵌在无人机的机身上。本发明一种多天线机身融合无人机,可实现无人机的远距离、多通道、全双工、低功耗、小型化、高效的无线综合数传,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无线数传模尺寸,提升无人机数传模块的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提升无人机无线数传的抗干扰能,增加无人机系统的续航时间和整机安全稳定性能,从而克服现有的无人机数传装置的不足。
5 飞机机头结构 CN201210531747.0 2012-12-11 CN103158854A 2013-06-19 P·贝纳代特; P·利埃旺; M·迪热里; C·米亚勒; R·德拉艾
发明提供一种飞机机头结构和具有该飞机机头结构的飞机。该飞机机头结构包括机身(1)和压密封舱壁(7),该压力密封舱壁在其周边处固定至机身并且将机身横向地分隔成加压上区域(5)和用于容纳可收回的机头起落架的非加压下区域(6)。压力密封舱壁(7)包括加压上区域(5)的地板(9)和基本平的后面板(10),后面板在地板(9)的后边缘与机身(1)之间延伸。地板(9)和后面板(10)在侧面固定至机身。机身(1)包括外壁(2)和加强横向框架(3),外壁固定至该加强横向框架。横向加强框架(3)中的至少一些与压力密封舱壁(7)齐平,沿着加压上区域(5)的轮廓延伸,并且构成加强压力密封舱壁(7)的部件。
6 一种飞机雷达罩旋转及连接结构 CN201611217520.3 2016-12-26 CN106628109A 2017-05-10 王哲; 郭祥; 刘宗凯; 雷兴涛
发明属于航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飞机雷达罩旋转及连接结构。本发明主要包括雷达罩(1)、大齿轮(2)、小齿轮(3)、减速机(4)、液压达(5)、支座(6)、倾覆轴承(7)、过渡件(8)、螺栓(9)、螺栓(10)、支架(11)、加强件(12),通过雷达罩内设置内齿轮的倾覆轴承,利用液压马达驱动,将雷达罩的载荷传递到轴承内圈,再传到支架上。实现了大尺寸、大惯量雷达罩旋转功能和传载。本发明结构简单,传特性好,旋转驱动,重量轻的一种飞机雷达罩旋转驱动及连接安装方式。能够实现雷达罩旋转、旋转的雷达罩载荷传递到支架上,解决大惯量旋转及传载难题。
7 一种飞行器及其信号线保护组件 CN201480002728.6 2014-06-26 CN104755371B 2016-08-31 欧迪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及其信号线保护组件。信号线保护组件包括脚架和保护套管,脚架包括脚架套管,保护套管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脚架套管内,保护套管用于收容信号线,防止信号线受到外部环境的损坏,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信号线。
8 一种飞行器及其信号线保护组件 CN201480002728.6 2014-06-26 CN104755371A 2015-07-01 欧迪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及其信号线保护组件。信号线保护组件包括脚架和保护套管,脚架包括脚架套管,保护套管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脚架套管内,保护套管用于收容信号线,防止信号线受到外部环境的损坏,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信号线。
9 飞机前部结构 CN99117956.0 1999-08-19 CN1098194C 2003-01-08 P·肖梅尔; F·达泽特
发明涉及宽体和特宽体的飞机前部结构,其特征是,在下部前端舱段中设置一不加压的起落架室。起落架室由一最好是拱曲形的顶板和一向后的隔板形成。在隔板上开设的一孔提供了经由起落架室通向所述隔板后方之加压室的通道。在起落架室前隔板上的一开口提供了通向雷达室的通道而不必拆卸雷达罩。本发明的这种起落架室的新颖布局使安装比现有飞机的起落架更大的起落架成为可能。
10 一种具有天线装置的无人机结构 CN201610601377.1 2016-07-27 CN106184707A 2016-12-07 周涛; 江荣; 黄松
发明公开了具有天线装置的无人机结构,所述无人机结构包括:机身、固定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底部的起落架、具有中空结构的绝缘外壳,所述中空结构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天线机构,所述天线机构为S型结构。本发明投入使用后,采用较为轻便的双频圆极化矩形缝隙天线,极大的降低了无人机的重量,增加了无人机的续航能;由于双频圆极化矩形缝隙天线的轻薄特性,使得天线机构设置自由度增大,将其设置在绝缘底壳的腔室内,极大的缩减了无人机的体积,使其造型美观。
11 一种飞机雷达罩四连杆开启机构 CN201610547864.4 2016-07-09 CN106143871A 2016-11-23 沈伟
发明涉及一种飞机雷达罩四连杆开启机构,其包含固定件,活动件,直连杆,弯连杆和固件;固定件包括左侧固定件和右侧固定件;活动件包括左侧活动件和右侧活动件;直连杆包括左侧直连杆和右侧直连杆;弯连杆包括左侧弯连杆和右侧弯连杆;连接件包括螺栓螺母垫圈、平头轴和开口销;左固定件通过平头轴分别与左直连和左弯连杆相连,左活动件通过平头轴分别与左直连和左弯连杆相连,四者通过四点转轴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1)保持机身结构的完整性;(2)轨迹合理、运动精度高;(3)体积小,重量轻;(4)外形美观、实用。
12 飞机机头结构 CN201210531747.0 2012-12-11 CN103158854B 2016-10-26 P·贝纳代特; P·利埃旺; M·迪热里; C·米亚勒; R·德拉艾
发明提供一种飞机机头结构和具有该飞机机头结构的飞机。该飞机机头结构包括机身(1)和压密封舱壁(7),该压力密封舱壁在其周边处固定至机身并且将机身横向地分隔成加压上区域(5)和用于容纳可收回的机头起落架的非加压下区域(6)。压力密封舱壁(7)包括加压上区域(5)的地板(9)和基本平的后面板(10),后面板在地板(9)的后边缘与机身(1)之间延伸。地板(9)和后面板(10)在侧面固定至机身。机身(1)包括外壁(2)和加强横向框架(3),外壁固定至该加强横向框架。横向加强框架(3)中的至少一些与压力密封舱壁(7)齐平,沿着加压上区域(5)的轮廓延伸,并且构成加强压力密封舱壁(7)的部件。
13 一种飞机 CN201610311642.2 2016-05-12 CN105947174A 2016-09-21 李明华; 梁欣杰; 董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所述飞机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机翼;平尾(2),所述平尾(2)位于所述机身尾部两侧;垂尾(3),所述垂尾(3)为两个,一个所述垂尾(3)设置在所述平尾(2)的一端,另一个垂尾(3)设置在所述平尾(2)的另一端;雷达组件(4),所述雷达组件(4)设置在机身顶部,且设置位置位于所述机翼(5)与所述平尾(2)之间。本发明中的飞机采用平尾与垂尾相结合,并与雷达组件配合的方式进行布局,实现了全方位覆盖的探测能,而且保证雷达天线结构紧凑、重量轻,依据洞试验数据,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天线布局,其气动干扰阻力增量减小50%。
14 开启保护性穹顶尤其是雷达天线罩的方法,以及装备用于实施该方法的动臂装置的雷达天线罩 CN201280041387.4 2012-06-26 CN103765672B 2016-04-13 J.富尼耶; C.贝尔尼; T.迪帕; J.法利普; G.梅卡迪; N.图埃乐; F.米林; J.雷东
发明旨在实施快速、简单的保护性穹顶开启,允许接近要保护的装置(雷达和其它通讯系统等)。因此,本发明规定了一种独特的运动,其以以便将穹顶移开、同时快速开启介入空间的方式组合了两种运动。通常,平坦的界面(V2)在开启前的初始位置将穹顶(1)与固定部分(10)的进入面(F1)隔开。根据本发明,开启机构包括两对元件,每个对(21,22)包括由直线连杆(2a)和具有较大机械强度的臂(20a)构成的两个连接元件。每个对的臂(20a)和连杆(2a)在侧面视图中形成确定的度。每个连接对(21,22)的连杆(2a)和臂(2b)的末端通过旋转联接装置联接到一个且同一个固定支架(31,33)上。每个连接对(21,22)都形成等腰梯形(TI)形状的动臂装置的其中一条边(C1,C2)。
15 包括用于容置驾驶舱设备的凹部的前飞行器密封底部 CN201310694442.6 2013-12-17 CN103863553A 2014-06-18 伊夫·杜兰德; 贝纳德·格兰
发明涉及包括用于容置驾驶舱设备的凹部的前飞行器密封底部。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密封头锥背板(10),该背板(10)具有第一侧(10a)和第二侧(10b),第一侧(10a)朝向整流罩区(14)定向,整流罩区(14)用于容置移动天线(16),第二侧(10b)与第一侧相反并且朝向飞行器的驾驶舱(7)定向。根据本发明,第二侧具有至少一个凹部(50),至少一个凹部(50)用于接纳至少一件驾驶舱设备(52),每个凹部由背板结构(56)部分地界定,背板结构(56)在第一侧(10a)上形成突出部。
16 用于将机载传感器吊舱从外部附接到飞机机身的组件 CN201310753551.0 2013-10-18 CN103770930A 2014-05-07 罗梅罗·玛雅·索勒斯·德安策维多; 拉法耶特·法里亚·西凯拉; 塞尔吉奥·库尼亚·蒙特西
传感器吊舱附接组件被提供用于将包含机载传感器设备的传感器吊舱附接到飞机机身。传感器吊舱组件可包括前面一对附接吊挂组件和后面一对附接吊挂组件,每个附接吊挂组件均具有被附接到飞机机身的下端和被附接到传感器吊舱的上端。前面一对附接吊挂组件能够包括左舷吊挂结构和右舷吊挂结构,以及被连接到左舷吊挂结构和右舷吊挂结构的上端的横向支撑基体。后面一对附接吊挂组件能够包括长度可调节的杆柱组件。
17 开启保护性穹顶尤其是雷达天线罩的方法,以及装备用于实施该方法的动臂装置的雷达天线罩 CN201280041387.4 2012-06-26 CN103765672A 2014-04-30 J.富尼耶; C.贝尔尼; T.迪帕
发明旨在实施快速、简单的保护性穹顶开启,允许接近要保护的装置(雷达和其它通讯系统等)。因此,本发明规定了一种独特的运动,其以以便将穹顶移开、同时快速开启介入空间的方式组合了两种运动。通常,平坦的界面(V2)在开启前的初始位置将穹顶(1)与固定部分(10)的进入面(F1)隔开。根据本发明,开启机构包括两对元件,每个对(21,22)包括由直线连杆(2a)和具有较大机械强度的臂(20a)构成的两个连接元件。每个对的臂(20a)和连杆(2a)在侧面视图中形成确定的度。每个连接对(21,22)的连杆(2a)和臂(2b)的末端通过旋转联接装置联接到一个且同一个固定支架(31,33)上。每个连接对(21,22)都形成等腰梯形(TI)形状的动臂装置的其中一条边(C1,C2)。
18 变形的飞机前方耐压舱壁 CN200680051450.7 2006-12-13 CN101360648B 2011-12-28 巴尼·B·安德森; 杰弗里·R·斯瓦达; 威廉·J·科克
在此所述的一种飞机前方耐压舱壁(200)包括有延展性和可变形的穹面(210),该穹面被配置成以可“捕捉”外物,诸如飞。所述穹面被有意地设计成以可响应于至少将临界量的冲击能传给舱壁的外物撞击而发生变形。所述穹面没有刚性的加强肋和不可变形的增强构件,否则它们会有损穹面的挠性特征。所述舱壁的各项实用实施例,比起采用刚性加强肋的传统舱壁来,采用的零件较少、重量较轻而且价格较低。
19 变形的飞机前方耐压舱壁 CN200680051450.7 2006-12-13 CN101360648A 2009-02-04 巴尼·B·安德森; 杰弗里·R·斯瓦达; 威廉·J·科克
在此所述的一种飞机前方耐压舱壁(200)包括有延展性和可变形的穹面(210),该穹面被配置成以可“捕捉”外物,诸如飞。所述穹面被有意地设计成以可响应于至少将临界量的冲击能传给舱壁的外物撞击而发生变形。所述穹面没有刚性的加强肋和不可变形的增强构件,否则它们会有损穹面的挠性特征。所述舱壁的各项实用实施例,比起采用刚性加强肋的传统舱壁来,采用的零件较少、重量较轻而且价格较低。
20 飞机前部结构 CN99117956.0 1999-08-19 CN1248537A 2000-03-29 P·肖梅尔; F·达泽特
发明涉及宽体和特宽体的飞机前部结构,其特征是,在下部前端舱段中设置一不加压的起落架室。起落架室由一最好是拱曲形的顶板和一向后的隔板形成。在隔板上开设的一孔提供了经由起落架室通向所述隔板后方之加压室的通道。在起落架室前隔板上的一开口提供了通向雷达室的通道而不必拆卸雷达罩。本发明的这种起落架室的新颖布局使安装比现有飞机的起落架更大的起落架成为可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