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短期的自主供电系统 CN201410431598.X 2014-08-28 CN104417746B 2017-05-03 C·哈布纳; U·伦纳
短期的自主供电系统,尤其是紧急的短期自主供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致动器、发电机(15)、涡轮机(13)、可燃流体能量的发生器(7)、流体管线(10)、控制单元(5)以及点火器(9),该致动器具有电动机(14),该发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致动器的电动机(14),该涡轮机与所述发电机(15)驱动配合,流体管线从所述发生器(7)通至所述涡轮机(13),而该点火器设置在所述发生器(7)内部并且由所述控制单元(5)控制。上述自主供电系统能用于受益于独立能源的带有电子系统的任何交通工具,即飞行器的客舱、舱门以及舱口以在紧急情形下打开。
2 盖板,舱盖和飞机或航天器 CN201210418120.4 2012-10-26 CN103085965B 2016-12-21 安德烈·克拉斯; 迈克尔·斯托尔; 罗尔夫·欣里希斯
发明提供一种盖板(1),用于覆盖形成在飞机或航天器(32)的舱盖(2)和机身机翼构架括:紧固部(19),盖板(1)通过紧固部(19)能够安装在舱门盖(2)的外表面(9)上;接触部(20),当舱门盖(2)关闭时,接触部(20)以接触方式搁置在机身机翼构架(3)的外壳(6);与舱门盖(2)的(11,12)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角部(21,22);和与舱门盖(2)的一侧(15)相关联的侧部(23),所述至少一个角部(21,22)和所述侧部(23)被构造为在舱门盖(2)关闭时以恒定的接触压将接触部(20)压靠在机身机翼构架(3)的外壳(6)上。本发明还提供用于具有这种类型的盖板(1)的飞机或航天器(32)的机身机翼构架(3)中的出入口(5)的舱门盖(2),以及具有这种类型的盖板(1)和/或具有这种类型的舱门盖(2)的飞机或航天器(32)。(3)之间的舱门间隙(4)的至少一部分,该盖板包
3 飞行器设备及包括该飞行器舱门设备的飞行器 CN201410040312.5 2014-01-27 CN104015921B 2016-08-17 沃尔夫冈·爱康; 斯特凡·塔克; 西蒙·路瑟
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设备及包括该飞行器舱门设备的飞行器,飞行器舱门设备包括能枢转的舱门(13)。线性致动机构(3)能操作用于实现该运动并且包括细长直壳体(4)和能选择性地伸出和收缩的杆(5)。致动器安装装置将壳体(4)安装在飞行器的主结构的两个间隔开的元件(2)之间,使得壳体能绕旋转轴线(10)枢转。杆(5)还枢转地耦接于舱门(13),使得杆(5)的延伸和收缩使舱门(13)运动。致动器安装装置包括刚性安装部件(20),刚性安装部件包括与壳体(4)和旋转轴线(10)一起在共用平面中延伸并且每一者均具有第一纵向端部和第二纵向端部的三个细长支腿(21、22、23)。
4 开启和/或关闭飞行器的机动装置 CN201410858535.2 2014-12-16 CN104832033A 2015-08-12 E·德尔博斯
发明涉及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动机(4),与相联结的部件,以及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螺杆/螺母系统,所述系统具有通过电动机(4)旋转驱动的螺杆(12),所述驱动部件适用于以连续的方式并且依顺序驱动与门相联结的部件按照预设方向移动,然后转动。
5 短期的自主供电系统 CN201410431598.X 2014-08-28 CN104417746A 2015-03-18 C·哈布纳; U·伦纳
短期的自主供电系统,尤其是紧急的短期自主供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致动器、发电机(15)、涡轮机(13)、可燃流体能量的发生器(7)、流体管线(10)、控制单元(5)以及点火器(9),该致动器具有电动机(14),该发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致动器的电动机(14),该涡轮机与所述发电机(15)驱动配合,流体管线从所述发生器(7)通至所述涡轮机(13),而该点火器设置在所述发生器(7)内部并且由所述控制单元(5)控制。上述自主供电系统能用于受益于独立能源的带有电子系统的任何交通工具,即飞行器的客舱、舱门以及舱口以在紧急情形下打开。
6 飞行器设备及包括该飞行器舱门设备的飞行器 CN201410040312.5 2014-01-27 CN104015921A 2014-09-03 沃尔夫冈·爱康; 斯特凡·塔克; 西蒙·路瑟
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设备及包括该飞行器舱门设备的飞行器,飞行器舱门设备包括能枢转的舱门(13)。线性致动机构(3)能操作用于实现该运动并且包括细长直壳体(4)和能选择性地伸出和收缩的杆(5)。致动器安装装置将壳体(4)安装在飞行器的主结构的两个间隔开的元件(2)之间,使得壳体能绕旋转轴线(10)枢转。杆(5)还枢转地耦接于舱门(13),使得杆(5)的延伸和收缩使舱门(13)运动。致动器安装装置包括刚性安装部件(20),刚性安装部件包括与壳体(4)和旋转轴线(10)一起在共用平面中延伸并且每一者均具有第一纵向端部和第二纵向端部的三个细长支腿(21、22、23)。
7 用于飞机的组合把手 CN200880119305.7 2008-09-29 CN101896400B 2014-03-12 C·克劳森
一种对飞机进行操作时使用的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到轴上,并使轴绕轴线旋转。所述把手包括多个能独立地运动的部件,这些部件布置成使得每个部件都具有彼此独立的有限的运动范围。当使这些部件基本一致地运动时,所述把手能够对门进行操作。所述把手还提供对能运动的门构件的主动致动。
8 盖板,舱盖和飞机或航天器 CN201210418120.4 2012-10-26 CN103085965A 2013-05-08 安德烈·克拉斯; 迈克尔·斯托尔; 罗尔夫·欣里希斯
发明提供一种盖板(1),用于覆盖形成在飞机或航天器(32)的舱盖(2)和机身机翼构架(3)之间的舱门间隙(4)的至少一部分,该盖板包括:紧固部(19),盖板(1)通过紧固部(19)能够安装在舱门盖(2)的外表面(9)上;接触部(20),当舱门盖(2)关闭时,接触部(20)以接触方式搁置在机身机翼构架(3)的外壳(6);与舱门盖(2)的(11,12)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角部(21,22);和与舱门盖(2)的一侧(15)相关联的侧部(23),所述至少一个角部(21,22)和所述侧部(23)被构造为在舱门盖(2)关闭时以恒定的接触压将接触部(20)压靠在机身机翼构架(3)的外壳(6)上。本发明还提供用于具有这种类型的盖板(1)的飞机或航天器(32)的机身机翼构架(3)中的出入口(5)的舱门盖(2),以及具有这种类型的盖板(1)和/或具有这种类型的舱门盖(2)的飞机或航天器(32)。
9 负荷接口、特别是用于嵌入式飞行器的负荷接口 CN201210261974.6 2012-07-26 CN102910283A 2013-02-06 T·罗泽尔; K·拉赫; C·施特皮希
一种负荷接口(1)、特别是飞行器结构的负荷接口(1),该负荷接口具有边框(13)、外蒙皮(15)和梁(14)。负荷传递凸缘(11)设计成传递横向、周向力和/或纵向力,设有用于使负荷分布在边框(13)、外蒙皮(15)和梁(14)内的至少三个凸缘(18,19,20)。
10 负荷接口、特别是飞行器结构的负荷接口及其应用 CN201210247734.0 2012-07-17 CN102910282A 2013-02-06 C·沃夫; H·尼曼; M·霍普; P·施米德尔
负荷接口(1)、特别是飞行器结构的负荷接口,该负荷接口具有较佳地都由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边缘构件(6)和基础结构。负荷传递凸缘(2)适应于并安装于所述边缘构件(6)以将弯曲矩传递到基础结构内。所述负荷传递凸缘(2)设有两个成度的上传递平面(8)和下传递平面(9)。所述边缘构件(6)设有两个成角度的边缘构件上和/或下传递平面(10,11)。两个成角度的上传递平面和下传递平面(8,9)以及两个成角度的边缘构件上和下传递平面(10,11)成对地基本平行并分别相对于彼此定向成约90°的角度。本发明还涉及这种负荷接口(1)的应用。
11 用于打开和关闭飞行器孔的舱门 CN200780037034.6 2007-10-01 CN101522519B 2012-05-23 马尔科姆·乔治·西布利
公开了一种飞行器,该舱门包括第一舱门部件(301)、第二舱门部件(302)和第三舱门部件(303)。第一舱门部件(301)、第二舱门部件(302)和第三舱门部件(303)可枢转地结合并布置成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在所述关闭位置中,这些舱门部件在飞行器蒙皮中呈基本线性布置,在所述打开位置中,这些舱门部件呈相对折叠布置,其中所述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基本位于第一舱门部件的最低边缘之上。
12 用于飞机的组合把手 CN200880119305.7 2008-09-29 CN101896400A 2010-11-24 C·克劳森
一种对飞机进行操作时使用的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到轴上,并使轴绕轴线旋转。所述把手包括多个能独立地运动的部件,这些部件布置成使得每个部件都具有彼此独立的有限的运动范围。当使这些部件基本一致地运动时,所述把手能够对门进行操作。所述把手还提供对能运动的门构件的主动致动。
13 用于打开和关闭飞行器孔的舱门 CN200780037034.6 2007-10-01 CN101522519A 2009-09-02 马尔科姆·乔治·西布利
公开了一种飞行器,该舱门包括第一舱门部件(301)、第二舱门部件(302)和第三舱门部件(303)。第一舱门部件(301)、第二舱门部件(302)和第三舱门部件(303)可枢转地结合并布置成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在所述关闭位置中,这些舱门部件在飞行器蒙皮中呈基本线性布置,在所述打开位置中,这些舱门部件呈相对折叠布置,其中所述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基本位于第一舱门部件的最低边缘之上。
14 航空器的改进 CN200580011093.7 2005-02-12 CN1942907A 2007-04-04 克里斯托弗·亚德利; 迈克尔·约翰·查尔斯·法默
一种用于航空器的警报系统,包括:传感器(37),用于当操作人员将握紧门操作手柄时传感器进行感测;与该传感器(37)相关联的声音警报(35),该声音警报可操作来在传感器(37)检测到手柄将要被握紧时发出声音,以及用于当航空器门被装备时装备传感器和/或声音警报的装置(32,38)。
15 两用系统 CN87106279 1987-09-12 CN87106279A 1988-03-30 滨本笃; 一木干生
一种两用系统,包括一个刚好能插入车身的洞口内的门,门的下端枢轴式地连接到安装在车身上的滑动装置上,可向内/外或侧向运动,借此在正常状态下开关门。门的上端可分开地被安装在车体上导向装置接纳和导向。此系统还包括一延长板,其一端铰接支撑在门的顶端,随着门绕枢轴向外的转动,延长板被向外打开,在紧急状态下提供乘客通道。缓冲装置用于在紧急状态下吸收对门和延长板有害的冲击载荷
16 开启和/或关闭飞行器的机动装置 CN201410858535.2 2014-12-16 CN104832033B 2017-11-21 E·德尔博斯
发明涉及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动机(4),与相联结的部件,以及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螺杆/螺母系统,所述系统具有通过电动机(4)旋转驱动的螺杆(12),所述驱动部件适用于以连续的方式并且依顺序驱动与门相联结的部件按照预设方向移动,然后转动。
17 一种平起降飞行器起落架/体襟翼一体化装置 CN201610170148.9 2016-03-23 CN107226199A 2017-10-03 齐征; 杜新; 刘辉; 王兰松; 邓帆; 袁武; 王剑颖; 焦子涵
发明属于平起降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起降飞行器起落架/体襟翼一体化装置。本发明包括机体、前舱门体襟翼、后舱门体襟翼和主起落架。主起落架布置在飞行器机体质心附近,将飞行器主起落架舱门横开,前、后舱门开启后作为前舱门体襟翼和后舱门体襟翼。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水平起降高超声速飞行器难以同时保障良好的高速飞行性能和良好的低速飞行性能的技术问题,实现利用舱门对飞行器进行辅助控制的功能,提升了飞行器的控制能
18 用于开启机舱的设备 CN201580008086.5 2015-01-20 CN105980247B 2017-09-29 B·克梅雷尔; J·舍尔科胡伯; T·布格豪泽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开启设置在机身(4)上的机舱(2)的设备(1),该设备包括:支臂(3),该支臂能够铰接地设置在机身(4)与机舱门(2)之间;用于通过将机舱门(2)从关闭位置抬起到中间位置中并且将机舱门(2)从中间位置枢转到开启位置中来开启机舱门(2)的开启装置(5);将支臂(3)在机舱门(2)的关闭位置中基本上完全遮盖的支臂护板(10),该支臂护板(10)具有不可动地设置在支臂(3)上的护板元件(11)和在机舱门(2)被开启时能够在基本上同护板元件(11)齐平的状态与同护板元件(11)搭接的状态之间枢转的翻转元件(12);和用于在机舱门(2)被开启时引导翻转元件(12)的引导装置(13),其中,引导装置(13)具有至少一个引导臂(14),所述引导臂在一个端部上铰接地与支臂(3)连接而在另外的端部上与至少一个引导元件(17)连接,所述引导元件在机舱门(2)被开启时能够被沿着翻转元件(12)的内侧面上的导轨(18)引导。
19 用于装备/解除飞机舱撤离滑梯的方法和实施机构 CN201480033357.8 2014-06-13 CN105283385B 2017-09-22 西里列·贝萨特; 达明·布契; 雷脑·欧馊名
发明旨在以个体连接取代舱撤离滑梯的绳杆。根据优选实施例,用于装备/解除飞机舱门撤离滑梯的机构(1,15,16)包括:两个可释放连接器(21),设置在舱门的底部的各自相对侧上并且分别由两个半连接器(21s,21i),一个所谓的上半连接器(21s,41,4a,42)刚性连接至舱门(1)并且具有附接至撤离滑梯的装置(33),一个所谓下半连接器(21i)固定至机舱地板(6)。各个上半连接器包括一可移动的内部件,该内部件受控于一控制环(43)并容纳在相应的下半连接器(21i)中。该机构还包括联接至两个连杆(31)的受控电机,各个连杆(31)可驱动各个上半连接器(21s)的控制环(43)在两个位置之间转动:装备位置和解除位置。
20 一种预埋支撑件的复合材料壁板结构 CN201610843753.8 2016-09-23 CN106239936A 2016-12-21 段新星; 王强; 李琼; 钟小宏; 鲁胜; 杜凯; 张海; 黄志军; 曾祥财; 朱波; 裴华平; 敖文伟
一种预埋支撑件的复合材料壁板结构,包括金属接头、支撑件、内蒙皮、外蒙皮及泡沫层,其中,支撑件与泡沫层组成组合体,内蒙皮、外蒙皮与组合体固化形成复合材料壁板组件,且支撑件置于复合材料壁板组件内,金属接头通过抽芯铆钉与复合材料壁板组件连接。本发明有效提高预埋支撑件的复合材料壁板结构刚度与飞机表面气动外形质量;同时减轻预埋支撑件的复合材料壁板结构重量;适用于飞机护板、减速板等各类舱、口盖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结构刚度高、装配工作量小等优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