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工程机械 CN201410131619.6 2014-04-02 CN104099967B 2017-09-15 松本智久; 宫地功
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所述工程机械包括:燃料箱,具有供油口部;电池,配置于所述供油口部的附近;以及罩部件。所述罩部件具有:覆盖部,覆盖所述电池的上表面;以及扩展部,与所述覆盖部连续而向所述供油口部扩大,以覆盖从所述电池至所述供油口部的范围。据此,能够在供油时有效地保护电池不被飞溅到燃料。
2 电池车载构造 CN201480042312.7 2014-06-27 CN105408150B 2017-08-11 齐藤弘明
发明电池车载构造在蓄电池车载作业时能够提高作为蓄电池的附属零件的软管构件向车身组装的操作性的同时,防止忘记组装软管构件。该蓄电池车载构造使用了吊装件(5),该吊装件(5)是为了移动蓄电池(4)而安装的,并且在将蓄电池(4)移动到车身的组装位置之后将该吊装件(5)拆下来。在该蓄电池车载构造中,蓄电池(4)具有作为在将蓄电池(4)车载之后组装到车身的附属零件的气体排出软管(6)。在吊装件(5)上设置有用于保持气体排出软管(6)的软管保持孔(51)。软管保持孔(51)将用于取下所保持的气体排出软管(6)的软管开口(52)设定在了作业者那一侧。
3 隔热罩及其制造方法 CN201480030686.7 2014-05-27 CN105229362B 2017-06-30 金山学
提供一种容易装设的隔热罩。隔热罩(10)装设成由为筒状的壁部(12)包覆电池(B)的侧面整周。壁部(12)具有离开蓄电池(B)的侧面地配置的一般部(18),和比一般部(18)向内方突出地形成、弹地与蓄电池(B)的侧面抵接的密封部(20)。隔热罩(10)通过密封部(20)封闭在蓄电池(B)的侧面与一般部(18)之间空出的空间(G)的上侧。
4 发电量输出装置、光发电系统 CN201480022529.1 2014-04-17 CN105209300B 2017-05-31 前野清元; 日比野卓也
一种将车载的光发电面板的发电量输出至显示单元的发电量输出装置,具有:取得上述光发电面板的发电量的发电量取得单元、根据本车的车辆状况来使上述显示单元输出的发电量的变动降低的变动降低单元、以及将上述变动降低单元使变动降低后的发电量输出至上述显示单元的发电量输出单元。
5 电池单元的轻量化的且刚性的结构 CN201410069109.0 2014-02-27 CN104009191B 2017-05-31 田中豪; 山口芳范; 木下秀宏; 樋口裕昭
提供了一种电池单元,其包括电池以及电池安装于其中的储存壳体。储存壳体由基部、盖和中间壳体构成。盖与基部相联接且在其间存在空隙。中间壳体设置在盖与基部之间并且具有占据该空隙的外周壁。中间壳体的刚度低于盖和基部的刚度,从而在不牺牲储存壳体的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储存壳体的轻量化结构。
6 车辆用的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510885951.6 2015-12-04 CN106558896A 2017-04-05 闵敬仁
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的电池管理系统,以在第一电池过放电期间通过控制车辆的点火来防止第一电池的额外放电并提高车辆的可销售性。该电池管理系统包括配置成测量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流电压的感测单元。第一继电器连接在车辆的第一电池与电子单元之间且第二继电器连接在第二电池和控制器之间。此外,该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感测单元的数据从而关闭第一继电器或打开第二继电器。
7 汽车电池托盘 CN201510593055.2 2015-09-17 CN106541917A 2017-03-29 柯金銾
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池托盘,该托盘本体制有与蓄电池轮廓相应的凹槽,该凹槽的底部一体制有凸筋,该托盘本体的周边一体向上制有折边,该托盘本体下部端面制有供雨排出的排水槽,该凹槽的底部制有多个渗水孔,所述托盘本体左、右端部一体制有用于连接蓄电池的左连接和右连接耳,该左连接耳竖直安装螺栓,该右连接耳制有螺孔。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通过凸筋的设计保证蓄电池与托盘本体采用线性接触,提高了缓冲性能、减小蓄电池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的冲击;通过排水槽及渗水孔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托盘本体积水,保证蓄电池发挥良好的性能。
8 电动车辆的电池系统要素配置结构 CN201380004482.1 2013-01-16 CN104024056B 2016-12-21 辛岛龙介
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系统要素配置结构,其中,通过将与行驶用蓄电池一起配置在后室的辅机用蓄电池作为缓冲构件,从而在追尾冲撞中保护行驶用蓄电池。在车辆后部的后室(3)配置有行驶用蓄电池(31)和辅机用蓄电池(32、33)。在该FF插件式混合动汽车的蓄电池系统要素配置结构中,在后室(3)的车辆前方侧空间配置有上述行驶用蓄电池(31)。在比行驶用蓄电池(31)靠车辆后方侧的空间中的、与行驶用蓄电池(31)在车辆前后方向重合的位置配置有辅机用蓄电池(32、33)。
9 用于车辆的电池支座及包括该电池支座的车辆 CN201210170430.9 2012-05-28 CN102800827B 2016-05-18 埃里克·安德松; 芒努斯·古尔曼; 马蒂亚斯·约翰松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支座及包括该电池支座的车辆,本电池支座包括:电池隔室,该电池隔室包括底面、后壁、以及相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设置有支架以用于将电池固定于电池隔室。支架具有第一支架腿和第二支架腿,第一支架腿和第二支架腿可于支架的相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处附接于电池隔室,使得第一支架腿在设置在电池隔室中的电池前方从底面向上延伸,并且使得第二支架腿在电池上方从第一支架腿的顶部朝着后壁延伸。第二支架腿具有朝着底面突出的至少一个弹性突起,使得通过至少一个弹性突起的弹性确保电池的顶侧与突起之间的接触,而无论电池的高度的微小差别是怎样的。
10 汽车电池基座保持架 CN201110463285.9 2011-12-28 CN102582541B 2016-04-06 U·米尔德纳
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池(100)的基座(11)和用于将汽车蓄电池(100)在至少一个空间轴线(Z)方向上位置固定的保持架(51)。基座(11)包括具有汽车蓄电池(100)支承面(12)的底部(13)和至少两个从底部(13)直立的凸起部(14、15),凸起部之间可以设置汽车蓄电池(100)。保持架(51)可以安装在凸起部(14、15)上。至少一个凸起部(14、15)在基座(11)上成型。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用于将汽车蓄电池(100)固定在汽车车身上的预装配单元,其中,该预装配单元具有基座(11)和保持架(51),其中,基座(11)和保持架(51)通过连接件(53)相互连接。
11 用于机动车的槽元件以及在这种槽元件上的电池装置 CN201480032000.8 2014-06-02 CN105377634A 2016-03-02 H·戈特曼; P·希尔施; M·耶格尔; C·帕普罗特
发明涉及在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槽元件(10),所述槽元件可设置在机动车的存储空间范围中并且具有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朝上敞开的至少一个容纳槽(12),所述容纳槽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机动车的至少一个电池(14),其中,所述槽元件(10)构成为由轻金属制成的压铸件,以及电池(14)在这种槽元件(10)上的一种布置系统。
12 汽车电瓶的线束自动定位结构 CN201510851709.7 2015-11-27 CN105346486A 2016-02-24 李秀君
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瓶的线束自动定位结构,包括行进导槽和定位销,所述行进导槽的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与线束连接,所述定位销带动所述线束沿所述行进导槽前进,并落入到所述定位孔中。由于定位销能够沿行进导槽滑动前进,定位销能够在行进导槽的引导下,带动线束落入到定位孔中,实现了引导电瓶的线束与电瓶上的正负极自动对准安装的操作。
13 车辆设备安装结构 CN201280007001.8 2012-02-02 CN103338954B 2016-01-27 堀田幸司; 山中贤史; 堀田丰
一种车辆设备安装结构,该车辆设备安装结构将其中容纳了驱动车辆的旋转电机达壳体(12)布置在发动机舱(20)中,且包括控制旋转电机的PCU(13)和向PCU供应电的辅助电池(14)。此结构包括:将PCU固定到马达壳体(12)上的固定部分(22),和将辅助电池(14)连接到通过在压溃方向上压溃而吸收冲击载荷的侧构件(15)。连接部分(23)具有在压溃方向上可移位的可移位构件。辅助电池布置在PCU的车辆前侧上,使得PCU和辅助电池在压溃方向上部分地重叠。辅助电池布置为可响应于冲击载荷而移动经过PCU。
14 基于太阳能梯级利用的车内环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510433041.4 2015-07-22 CN105083173A 2015-11-25 胡卓焕; 杨茉; 田辉辉; 陈梦谣; 孙涛; 翟卓凡; 于若漪; 范玥; 阿依娜热·多力坤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梯级利用的车内环境控制系统,太阳能光伏板覆盖于车辆引擎盖、顶棚和后盖,太阳能光伏板下方连接有冷却管路,冷却管路通过循环冷却连接车引擎盖下的光伏板冷却水箱;换气机、水泵安装于前盖板下的引擎箱内;控制系统置于控制箱内,控制箱置于汽车的前盖板的引擎箱下,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采集车内温度和太阳能光伏板温度,送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换气风机、水泵工作,进行降温和室内空气净化循环。以梯级利用的方式合理的利用太阳能电池转换的电量,大部分能量用于风机和水泵的驱动,而汽车水箱里的冷却水是低品位能量,将其用于冷却太阳能电池板,解决了车内空气污染以及夏季车内高温问题。
15 车体构造 CN201380073277.0 2013-02-20 CN105073465A 2015-11-18 林强; 山中笃
发明实施例的车体构造(100)具备形成车辆的骨架的一部分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1车架横梁(1)、第2车架横梁(2)以及第3车架横梁(3)。另外,车体构造(100)在车室内的地板与底板(4)之间且第1车架横梁(1)与第2车架横梁(2)之间的空间(SP1R)收纳蓄电装置(10)的电池部(10a)的至少一部分。另外,车体构造(100)在第1车架横梁(1)与第3车架横梁(3)之间的空间(SP2R)收纳蓄电装置(10)的控制部(10c)的至少一部分。
16 具备车辆驱动用达的机动车 CN201180072492.X 2011-07-26 CN103702849B 2015-09-16 堀田幸司; 山中贤史
发明提供一种使配置于前舱内的电控制器受到的碰撞时的冲击减轻的技术。机动车100在前舱内具备电力控制器4和装置2。电力控制器4和装置2沿机动车横向排列配置。电力控制器4的部或者突起面向装置2的侧面。在机动车发生了碰撞时,装置2的侧面接触电力控制器4的角部。因为装置2的侧面的强度比电力控制器4的强度小,所以装置2先损坏。装置2成为缓冲件,减小了电力控制器4所受的损伤。
17 混合动汽车电池 CN201510283268.5 2015-05-29 CN104890602A 2015-09-09 王伟明; 缪志洪
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汽车电池包,包括:左电池包,右电池包,左电池包包括:总电压线束,连接于总电压线束的左电压采样线束,检测电池包各处温度的温度采样线束,至于左电池包内的左传感器,预充继电器线束,连接继电器控制端、电流传感器接口、以及两个降温扇的BMS基板线束;右电池包包括:控制线束,连接电池与上述控制线束的高压仓线束,串联于左电压采样线束的右电压采样线束,连接于预充继电器线束的预充电阻线束,连接于右电池的右传感器。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电池包的设计得到了可靠的安装和定位,从而便于对整套线束进行安装、拆卸和维修,确保了整套线束对电池包的正常可靠工作,提高了车辆电器件的运行安全系数。
18 智能感温太阳能汽车换气降温系统 CN201510188054.X 2015-04-20 CN104842745A 2015-08-19 张祖涛; 杨艳; 黄立; 刘进伟; 韩冰; 雷淳; 李一鸣; 王冉; 陈思遐
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感温太阳能汽车换气降温系统,由太阳能板及其伸缩收纳机构构成,底盘(12)通过真空吸盘(11)与汽车顶部联接,底盘上通过电机底座(3)连接有电机(2),丝杠(5)通过联轴器(4)与电机主轴联接;丝杠(5)上设置有一对互为反向丝扣的螺母对(6)。通过中控台上的总开关控制开启控制盒内部的温控开关,温控开关检测车内温度,由含有温控开关的逻辑电路控制电机动作,电机带动丝杆螺母运动将“M”形的太阳能电池板机构撑开,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给移动空调和整个电路供电,通过移动空调实现降温换气。该系统实现了夏季高温时候,车辆停放时车内的降温换气,操作简单,安装方便,能量转换效率高。
19 用于接纳电池单元的自行车车架和相关的电池单元 CN201010138249.0 2010-03-19 CN101837815B 2015-08-05 T·宾格利; D·伊森施密德; A·兹巴尔恩; U·格拉夫; M·埃施利曼; C·鲁施; G·库珀
发明涉及自行车车架(5),其包括管段(12),该管段具有用于接纳至少一个电池单元(16)的内部空间(15),电池单元适于作为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4)的能源,本发明还涉及可插入到车架中的电池单元(16)。为了提供简便的操作,同时提供高度稳定的电池放置,所述管段(12)设有侧开口(14),其基本在所述管段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电池单元可以通过所述侧开口(14)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15)中。
20 一种履带式自走旋耕机 CN201510052899.6 2015-02-02 CN104802866A 2015-07-29 张奋飞; 胡冰文; 潘启明
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式自走式旋耕机,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之上动系统、设于机架下两侧的履带及驱动装置、传动变速输出装置,动力系统包括柴油机、进气系统、消声器、箱罩、冷却系统、电瓶、燃油箱、行走变速箱、动力输出传动箱,其特征在于电瓶和燃油箱对称设置于旋耕机右踏板焊合和左踏板焊合上,并隐藏于封闭空间内。这种设计使旋耕机前后左右的重量基本保持平衡,达到平衡配重的目的,而且还有利于燃油箱以及电瓶的加油与维护等方面。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