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 车用轮胎 / 外胎侧壁;及其防护,装饰,标志或类似装置 / .{以侧壁曲率为特征的(胎体帘布层曲率入B60C9/0292)}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乘用车用充气轮胎 CN201380076850.3 2013-08-12 CN105408130B 2017-10-20 清水荣星; 桑岛正俊
发明提供一种可大幅降低轮胎重量及滚动阻而不会影响所需轮胎性能的乘用车用充气轮胎。在一对胎圈部间架设至少1层帘布层,在各胎圈部埋设胎圈芯,在帘布层的外周侧配置至少1层增强层,在该增强层的外周侧叠层胎面胶层的充气轮胎中,通过构成胎面轮廓的侧面圆弧延长线与胎肩圆弧延长线的交点规定与轮胎内面正交的一对第一界线,通过轮辋检测线规定与轮胎内面正交的一对第二界线,在一对第一界线的相互间划分第一区域,在第一界线与第二界线之间划分第二区域,在第二界线的胎趾侧划分第三区域,将第一区域到第三区域的剖面积(mm2)分别设为SA、SB、SC,将沿第一区域到第三区域轮胎内面的边缘长度(mm)分别设为a、b、c时,比值SA/a、SB/b满足7.5≤SA/a≤11.5、2.0≤SB/b≤6.0的关系。
2 充气轮胎 CN201480012060.3 2014-02-06 CN105026177B 2017-04-12 浅野一夫; 富田慎太郎
在本发明中,在内压已经从标称内压P的0.05倍的内压状态增大到标称内压P时,点Pa、Ph、Pd以及Pe处的突出量分别表示为Da(mm)、Dh(mm)、Dd(mm)以及De(mm)。胎侧(6)的突出量之和Fa(((Dd+De)/W)×100)满足使用扁平率A的数学表达式(2)和(3),并且胎面(4)的突出量之差Gs(((Da‑Dh)/W)×100)满足数学表达式(5)和(6):0.02626×A‑1.8615﹤Fa(2);Fa﹤0.02626×A‑0.6615(3);‑0.010819×A‑0.084658﹤Gs(5);Gs﹤‑0.010819×A+0.6713(6)。
3 充气轮胎 CN201380007037.0 2013-01-18 CN104080623B 2016-09-14 浅野一夫; 富田慎太郎; 田中进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良好的抗不均匀磨损性和胎面的抗裂缝性的充气轮胎。在将轮胎(2)的行驶面(20)的在赤道平面上的位置表示为点(Pc)、胎侧部(6)的轴向外侧面(6a)的在最大宽度处的位置表示为点(Pe)、作为两点(Pc,Pe)之间的在径向方向上的中点并且在轴向外侧面(6a)上的位置表示为点(Pd)的情况下,当内压从为正常内压(P)的0.05倍的内压增强至正常内压(P)时,根据点(Pd)处的突出量(Dd[mm])、点(Pe)处的突出量(De[mm])以及标称宽度(W[mm]),由以下数学表达式(1)定义的突出量之差的值(Fs)在‑0.4至0.5的范围中。Fs=((Dd‑De)/W)×100(1)。
4 充气轮胎 CN201380012155.0 2013-02-21 CN104144803A 2014-11-12 栗田圭一
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设置有以下部分:胎体,其具有至少一个帘布层,帘布层包括帘布层主体部(6a)和折返部(6b);以及在轮胎的外表面的凹部(7)。该充气轮胎构造如下:当与轮辋组装时,胎体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大宽度(W6)是胎踵之间的距离(W8)的120%-135%;胎体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端(P2)在从胎体的轮胎径向最内侧端(P3)起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间隔了胎体高度(H)的45%的轮胎径向位置和从胎体的轮胎径向最内侧端(P3)起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间隔了胎体高度(H)的60%的轮胎径向位置之间的轮胎径向区域内;在轮胎与轮辋组装使用、轮胎已经填充到标准最大内压且轮胎无负荷的轮辋组装状态下,通过将在胎体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端处的胎体的曲率半径(R)除以胎体的高度(H)而得到的值为0.45或更大。
5 具有扁平胎顶和圆周加强件的轮胎结构 CN201280066955.6 2012-01-16 CN104053558A 2014-09-17 W·B·克莱顿; D·M·希克斯; T·B·赖恩
发明提供了一种构建有多个加强带束层的轮胎。加强带束层中的至少一个沿轮胎胎顶的轴向宽度延伸并且根据遍及所述胎面均是扁平的平衡曲线构建而成。加强带束层包括线缆加强件,所述线缆加强件大致平行于赤道面。可实现由线缆经受的张的明显降低,以作为结果提供例如胎面耐磨性的改进。
6 轮胎上用作指示器的有色标记的使用 CN200910118230.7 2005-04-01 CN101524951B 2012-09-05 阿尔·斯派尔; 爱德华·施里夫; 弗朗西斯·伯恩; 安东·乔治
一种用于赛车上的轮胎或轮缘,包括置于该轮胎侧壁上的有色标记,其中,彩色标志用作指示器。有色标记尤其可指示:1)轮胎在赛车上的左侧或右侧安装,2)轮胎由一定的橡胶混合物构成,3)赛车组的分数领先者,和/或4)赛车活动的竿位保持者。
7 侧壁中包括加强件的用于车辆的轮胎 CN200880013325.6 2008-04-14 CN101668647A 2010-03-10 F·奥纳尔
发明涉及包括胎体类型加强结构(2)和胎圈(3)的轮胎(1),每个胎圈(3)具有以侧壁(4)的形式朝向外部的径向延伸,所述侧壁(4)朝向外部径向地导向至胎面(5),所述侧壁(4)与胎面(5)的交叉部分限定所述轮胎(1)的肩端(6)。根据本发明,所述轮胎在每个侧壁(4)的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材料层(8),所述材料层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大于5000daN/mm的拉伸刚度,而所述材料层(8)的径向外端径向地在所述轮胎(1)的肩端内部。
8 充气轮胎 CN200780041156.2 2007-10-12 CN101535063A 2009-09-16 松永太; 森田谦一; 武井宏允
为了提供一种能够边维持抗倾覆性边实现耐磨损性以及制动性能的提高的充气轮胎,由中央部圆弧(31)、胎肩侧圆弧(32)和胎肩部圆弧(33)形成胎面表面(11)。另外,在将从赤道面(5)到中央部圆弧(31)的端部为止的宽度即轮廓范围设为(L1),将胎面展开宽度设为(TDW),将中央部圆弧(31)的曲率半径设为(TR1),将胎肩侧圆弧(32)的曲率半径设为(TR2),将轮胎外径设为(OD),将总宽度设为(SW),将扁平率设为(β)时,以通过F1=L1/(TDW×0.5)求出的值为0.64≤F1≤0.7的范围内,通过F2=TR1/OD求出的值为1.2≤F2≤2.0的范围内,通过F3=TR2/TR1求出的值为0.1≤F3≤0.2的范围内,通过F4=(β×TDW)/(100×SW)求出的值为0.35≤F4≤0.48的范围内的方式形成胎面表面(11)。
9 其中轮胎包括比轮缘宽的侧壁的具有非匹配底座直径的车轮和轮胎组件 CN200680027157.7 2006-07-03 CN101228038A 2008-07-23 N·雅南; G·卡尼奥
发明涉及包括轮辐(21)和轮缘(20)的旋转车辆车轮,所述轮缘包括设计来容纳并支撑第一轮胎胎圈(3)和第二轮胎胎圈(5)的第一底座(22)和第二底座(24),每一底座都具有基本上为平头形状的基座,所述基座局部地与与轮缘同轴的旋转锥体结合并且向着另一底座开放,所述轮缘在通过外部的最远点的轴向直线上限定出宽度Lj,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1)包括轴向相互隔开的两个侧壁(7),并且在通过最远点的轴向直线上限定出宽度Lf,其中在所述轮胎安装于所述轮缘上并以其正常使用压充气的时候以及在所述轮胎基本上未变平的时候,所述宽度Lf大于所述宽度Lj。
10 轮胎上用作指示器的有色标记的使用 CN200580011102.2 2005-04-01 CN1956856A 2007-05-02 阿尔·斯派尔; 爱德华·施里夫; 弗朗西斯·伯恩; 安东·乔治
一种用于赛车上的轮胎或轮缘,包括置于该轮胎侧壁上的有色标记,其中,彩色标志用作指示器。有色标记尤其可指示:1)轮胎在赛车上的左侧或右侧安装,2)轮胎由一定的橡胶混合物构成,3)赛车组的分数领先者,和/或4)赛车活动的竿位保持者。
11 轮胎胎面侧壁的结合部 CN99803053.8 1999-02-12 CN1151929C 2004-06-02 诺埃尔·莫雷尔
发明涉及一种轮胎(P),其具有胎体层加强件(1)、一个顶层加强件(3)和一个轮胎胎面(4),该胎面(4)通过两个侧壁(5)与两个轮胎胎圈相连接,位于轮胎胎面(4)的轴向外边缘的单个混合物被向下弯折以覆盖在侧壁(5)的径向外部橡胶混合物上面,在胎面(4)的单个橡胶混合物与侧壁(5)的橡胶混合物之间的环状结合部J是这样进行设置的,即它在轮胎P的轴向外部壁上的半径Rc位于0.9RS+0.1RB和0.8RS+0.2RB之间的范围内,同时位于RSS和0.9RSS+0.1RB之间的范围内。RS为轮胎胎面顶面的赤道的半径,RSS为胎体层中线的赤道半径,以及RB为轮胎胎圈座的半径。
12 轮胎胎面侧壁的结合部 CN99803053.8 1999-02-12 CN1291144A 2001-04-11 诺埃尔·莫雷尔
发明涉及一种轮胎(P),其具有胎体层加强件(1)、一个顶层加强件(3)和一个轮胎胎面(4),该胎面(4)通过两个侧壁(5)与两个轮胎胎圈相连接,位于轮胎胎面(4)的轴向外边缘的单个混合物被向下弯折以覆盖在侧壁(5)的径向外部橡胶混合物上面,在胎面(4)的单个橡胶混合物与测壁(5)的橡胶混合物之间的环状结合部J是这样进行设置的,即它在轮胎P的轴向外部壁上的半径RC位于0.9Rs+0.1RB和0.8Rs+0.2RB之间的范围内并位于RSS和0.9RSS+0.1RB之间的范围内。RS为轮胎胎面顶面的赤道的半径,RSS为胎体层中线的赤道半径,以及RB为轮胎胎圈座的半径。
13 具有扁平胎顶和圆周加强件的轮胎结构 CN201280066955.6 2012-01-16 CN104053558B 2017-07-21 W·B·克莱顿; D·M·希克斯; T·B·赖恩
提供了一种构建有多个加强带束层的轮胎。加强带束层中的至少一个沿轮胎胎顶的轴向宽度延伸并且根据遍及所述胎面均是扁平的平衡曲线构建而成。加强带束层包括线缆加强件,所述线缆加强件大致平行于赤道面。可实现由线缆经受的张的明显降低,以作为结果提供例如胎面耐磨性的改进。
14 充气轮胎 CN201480032899.3 2014-06-17 CN105377580B 2017-06-30 田内梨沙; 矶部哲
一种充气轮胎,在将轮胎安装在规定轮辋上填充50[kPa]的内压后设为无负载状态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视图上,将侧壁部外表面上以规定轮辋的轮辋法兰高度Hf为基准的1.30×Hf的位置设为点P,将从点P出发向帘布层13主体部131胎体线画出的法线L的终点设为点M,将法线L与帘布层13卷回部132胎体线的交点设为点T。此时,从点M到点T的距离a[mm]、从点T到点P的距离b[mm]、规定载重x[kN]将允许偏差设为0[%]以上20[%]以下,具有a=0.019×x+13.3及b=0.052×x+21.6的关系。
15 充气轮胎 CN201380012155.0 2013-02-21 CN104144803B 2016-09-21 栗田圭一
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设置有以下部分:胎体,其具有至少一个帘布层,帘布层包括帘布层主体部(6a)和折返部(6b);以及在轮胎的外表面的凹部(7)。该充气轮胎构造如下:当与轮辋组装时,胎体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大宽度(W6)是胎踵之间的距离(W8)的120%‑135%;胎体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端(P2)在从胎体的轮胎径向最内侧端(P3)起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间隔了胎体高度(H)的45%的轮胎径向位置和从胎体的轮胎径向最内侧端(P3)起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间隔了胎体高度(H)的60%的轮胎径向位置之间的轮胎径向区域内;在轮胎与轮辋组装使用、轮胎已经填充到标准最大内压且轮胎无负荷的轮辋组装状态下,通过将在胎体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端处的胎体的曲率半径(R)除以胎体的高度(H)而得到的值为0.45或更大。
16 充气轮胎 CN201310049071.6 2013-02-07 CN103241068B 2016-08-31 中崎敬介
将第1连接线(L1)与第1直线(L3)之间的夹设为角度(θ1),将第2连接线(L2)与第1直线(L3)之间的夹角设为角度(θ2),角度(θ1)和角度(θ2)满足“3.0≤θ1/θ2≤6.0”,将带束层(7)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总宽度设为带束剖面宽度(BW),将从零压衬层(10)的胎面部两侧的端部到带束层(7)的端部之间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设为距离(Wl),带束剖面宽度(BW)和距离(Wl)满足“0.25≤Wl/(BW/2)≤0.45”,将各侧壁部(4)的最大宽度位置(D1)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零压衬层(10)的厚度设为厚度(Wr),将最大宽度位置(D1)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橡胶层(9)的厚度设为厚度(Ws),厚度(Wr)和厚度(Ws)满足“1.2≤Wr/Ws≤1.9”。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滚动阻,改善零压行驶时的耐久性,改善乘坐舒适性并且改善驾驶稳定性充气轮胎
17 乘用车用充气轮胎 CN201380076850.3 2013-08-12 CN105408130A 2016-03-16 清水荣星; 桑岛正俊
发明提供一种可大幅降低轮胎重量及滚动阻而不会影响所需轮胎性能的乘用车用充气轮胎。在一对胎圈部间架设至少1层帘布层,在各胎圈部埋设胎圈芯,在帘布层的外周侧配置至少1层增强层,在该增强层的外周侧叠层胎面胶层的充气轮胎中,通过构成胎面轮廓的侧面圆弧延长线与胎肩圆弧延长线的交点规定与轮胎内面正交的一对第一界线,通过轮辋检测线规定与轮胎内面正交的一对第二界线,在一对第一界线的相互间划分第一区域,在第一界线与第二界线之间划分第二区域,在第二界线的胎趾侧划分第三区域,将第一区域到第三区域的剖面积(mm2)分别设为SA、SB、SC,将沿第一区域到第三区域轮胎内面的边缘长度(mm)分别设为a、b、c时,比值SA/a、SB/b满足7.5≤SA/a≤11.5、2.0≤SB/b≤6.0的关系。
18 重载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CN201080060746.1 2010-11-25 CN102712219B 2014-10-15 井上博文
提供重载用充气子午线轮胎,所述轮胎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诸如石头等突起物而发生侧切同时能够减缓侧切损伤向轮胎内表面扩展。在轮胎宽度方向截面中:度α被限定为连接如下假想线和轮胎外表面之间的交点(D)和最大轮胎宽度位置(B)的直线与径向线段形成的锐角,该假想线沿与轮胎轴线平行的方向通过最大胎体宽度位置,角度α满足0<α≤30°的关系;角度β被限定为连接最大轮胎宽度位置和折曲点的直线与径向线段形成的锐角,角度β满足0≤β<30°的关系;补强橡胶(10)从最大胎体宽度位置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0.15SH至0.25SH的距离、从最大胎体宽度位置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0.20SH至0.30SH的距离并布置于胎体的主体部(5a)和折返部(5b)之间,补强橡胶(10)的300%伸长时的弹性模量M在60kgf/cm2至100kgf/cm2的范围,补强橡胶(10)的回弹系数R在0.4
19 充气轮胎 CN201310308390.4 2013-07-22 CN103895454A 2014-07-02 向井友幸
发明充气轮胎,能够使凸起、凹陷等不引人注意。该充气轮胎具有胎面部(2)、和从胎面部(2)的两端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3)。在胎侧部(3)的外表面(3a)形成有梳齿花纹(S),该梳齿花纹(S)具有:沿轮胎径向延伸并且沿轮胎周向排列的多条垄状的脊(10)、和形成于相邻的脊(10、10)之间的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细沟(11)。梳齿花纹(S)包括多个间距渐增部(12),这些间距渐增部(12)由脊(10)的配置间距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逐渐增加的脊(10)的组形成。间距渐增部(12)沿轮胎周向反复设置。在正规状态的轮胎子午线截面中,形成有梳齿花纹(S)的胎侧部3的外表面(3a)的曲率半径为70mm以下。
20 充气子午线轮胎 CN200880113712.7 2008-10-31 CN101842248B 2012-09-19 伊藤贵弘
发明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包括:一对胎圈部(2A、2B),其具有环形状;胎面部(3),其具有胎面踏面部;一对胎侧部(4A、4B),其将胎面部(3)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和胎圈部(2A、2B)的轮胎径向的外方端连结起来;胎体层(5),其在胎圈部(2A、2B)、胎侧部(4A、4B)及胎面部(3)的各内部连续地延伸,形成轮胎的骨架;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截面中,就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胎面部(3)的两端部处的、从轮胎外轮廓到胎体层(5)的厚度即第1橡胶厚度(G1、G2)而言,车辆安装外侧比车辆安装内侧厚,就胎侧部(4A、4B)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最突出的最大宽度部(4a、4b)处的、从轮胎外轮廓到胎体层的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厚度即第2橡胶厚度(G3、G4)而言,车辆安装外侧比车辆安装内侧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