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车辆用车轮 CN201180010861.2 2011-01-20 CN102781682B 2015-11-25 池田明宏; 古川雅英
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用车轮(1)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防止成形设有吸音空域(25)的外轮辋部(8)或/和内轮辋部时的成形不良,利用该吸音空域(25)可以发挥降低在轮胎内空域(102)中发生的空洞共鸣音的作用效果。该制造方法是通过在环状壁部(53)和隔壁部(22)之间形成具有弯曲状的槽底面(55a)的分离槽(55),之后,向法兰部(10a)侧弯曲环状壁部(53),并焊接该环状壁部(53)和法兰部(10a),由此,在外轮辋部(8)或/和内轮辋部,形成经由基于分离槽(55)划分的连通空隙(61)而连通的吸音空域(25)。在该方法中,由于可以稳定地形成连通空隙(61),所以能够缓和在热处理工序时由于吸音空域(25)内的空气热膨胀而产生的内压上升,从而能够抑制该内压上升引起的成形不良。
2 拼合式车辆轴 CN201180047843.1 2011-08-25 CN103153645B 2015-10-14 J·S·布布尔卡; A·T·杜丁; J·L·科尔特斯; B·S·维尔特杰
一种拼合式车辆轴,设有主体,该主体由槽道和底板的组合限定,该槽道具有倒U形构造。主体的端部向上弯曲,以限定一对鹅颈部分。轴头部段形成在轴的端部处,并且由端部延伸部和盖板延伸部封闭,这些端部延伸部从槽道的前壁和后壁延伸,该盖板延伸部从槽道的顶壁延伸。头部板插入在盖板与端部延伸部的顶部边缘之间的空间内。转向销孔在每个轴头部段处加工到盖板、头部板及底板的每个端部中,以容许转向销安装到其中。
3 复合纤维自行车车轮 CN201410189841.1 2010-05-26 CN104015552A 2014-09-03 马克斯·基斯马顿; 埃里克·耶特贝里; 卡尔·G·卢比瑟
纤维自行车车轮由零件形成,所述零件切割自碳纤维布,然后粘合在一起以形成轮辋侧壁轮辐、凸缘以及该凸缘安装在其上的中心管道。接着将所述零件组装、粘合在一起并且固化以形成车轮。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在组装之后在中心管道上向外移动凸缘使轮辐和车轮处于张紧状态,并且接着将其粘合就位以加固和强化车轮。后部车轮的驱动侧的轮辐特别地被成形为吸收由于踩踏而产生的扭矩传递
4 复合纤维自行车车轮 CN201080033301.4 2010-05-26 CN102458973B 2014-06-18 马克斯·基斯马顿; 埃里克·耶特贝里; 卡尔·G·卢比瑟
纤维自行车车轮由零件形成,所述零件切割自碳纤维布,然后粘合在一起以形成轮辋侧壁轮辐、凸缘以及该凸缘安装在其上的中心管道。接着将所述零件组装、粘合在一起并且固化以形成车轮。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在组装之后在中心管道上向外移动凸缘使轮辐和车轮处于张紧状态,并且接着将其粘合就位以加固和强化车轮。后部车轮的驱动侧的轮辐特别地被成形为吸收由于踩踏而产生的扭矩传递
5 桥壳及制造方法 CN201310182339.3 2013-05-16 CN103568725A 2014-02-12 卡洛斯·皮诺蒂
一种桥壳和一种制造方法。该桥壳可以包括具有多个转轴部分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这些转轴部分协作以便限定可以被配置成旋转地支撑车轮组件的至少一个转轴。
6 拼合式车辆轴 CN201180047843.1 2011-08-25 CN103153645A 2013-06-12 J·S·布布尔卡; A·T·杜丁; J·L·科尔特斯; B·S·维尔特杰
一种拼合式车辆轴,设有主体,该主体由槽道和底板的组合限定,该槽道具有倒U形构造。主体的端部向上弯曲,以限定一对鹅颈部分。轴头部段形成在轴的端部处,并且由端部延伸部和盖板延伸部封闭,这些端部延伸部从槽道的前壁和后壁延伸,该盖板延伸部从槽道的顶壁延伸。头部板插入在盖板与端部延伸部的顶部边缘之间的空间内。转向销孔在每个轴头部段处加工到盖板、头部板及底板的每个端部中,以容许转向销安装到其中。
7 汽车轮毂 CN200980162924.9 2009-12-15 CN102656022A 2012-09-05 后藤祥文
一种汽车车轮,其构成为轮辐的轮辐法兰部具备从嵌合直环部的表面侧端缘延伸出并朝径向内侧折曲,相比辐条部的侧缘部的外端部朝背面方向凹入的同心圆弧状的折曲表面侧缘部。根据本结构的汽车用车轮,通过折曲表面侧缘部的形状效果,能发挥可承受朝径向的载荷和弯曲或扭曲载荷的高强度和高刚性,并能抑制汽车行驶中产生的轮辐法兰部的变形。因而,能缓和作用于轮辐和轮辋的接合部的应集中。
8 车轮轴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80052805.4 2013-09-13 CN104736867B 2017-10-20 松永浩司; 土佐路将裕
一种车轮轴承装置(1),具备:外侧部件(2),其在内周形成有多列外侧轨道面(7、7);内侧部件(11),其由设置有车轮安装凸缘(8)的轮毂圈(3)以及与形成于该轮毂圈(3)的外周的小径台阶部(10)嵌合的至少一个内圈(4)构成,且形成有与所述外侧轨道面(7、7)对置的多列内侧轨道面(9、9);多个滚动体(5、5),其组装于所述外侧轨道面(7、7)与内侧轨道面(9、9)之间,通过所述轮毂圈(3)的小径台阶部(10)的端部(26)向径向外侧塑性变形而成形的紧固部(17)使所述内圈(4)在轴向上固定,并且在所述紧固部(17)的端面通过塑性加工而成形有端面花键(18),所述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毂圈(3)的紧固部(17)成形前的小径台阶部(10)的端部(26)的外径(B)与内径(C)的平均直径设为M,所述端面花键(18)的外径设为S,所述轮毂圈(3)的材料所具有的延展性拉伸用比率表示的值设为α,基于加工方式的修正系数设为β时,满足S/M≤α×β的关系。
9 用于自行车轮的轮圈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10002131.9 2013-01-04 CN103192664B 2017-04-26 B·亚历山大; 杰-皮埃尔·梅卡
一种用于自行车轮的轮圈(3),该轮圈在径向剖面上具有“U”形,该U形带有两个侧部(5a)以及一个桥部(6),该桥部连接所述侧部并且位于车轮旋转轴线(X)的对面。根据本发明,所述侧部(5a)各自限定一个平的制动表面(S5a),用于与制动配合,并且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制动表面(S5a)的径向测量的高度(h5)在轮圈(3)圆周上不是恒定的,并且具有至少一个高度变化。
10 用于自行车轮的轮圈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10845423.8 2015-11-26 CN105620192A 2016-06-01 杰-皮埃尔·梅卡; C·内鲁得
自行车车轮的轮圈(3)适用于接收开放式轮胎。所述轮圈在径向截面上具有一个U形形状,其具有位于所述轮圈中央平面(M)两侧的两个侧壁(33A,33B)以及一个连接所述侧壁的下桥(38)。上桥(31)连接所述侧壁以形成封闭的曲线。上桥(31)包括一个在中央平面(M)两侧伸展的中央区域(Z31)。在所述中央区域中并且在轮圈的大于或等于其圆周50%的圆周部分上,上桥(31)的减薄的厚度(E31,E36)小于0.75mm,优选小于0.65mm。
11 具有覆盖部件的车轮 CN201480022031.5 2014-01-31 CN105121176A 2015-12-02 大卫·皮耶罗纳克; 阿克塞尔·格吕内克勒; 马库斯·策纳克
发明涉及一种车轮,特别是用于诸如机动车等车辆的车轮,所述车轮包括具有开口的轮辋环和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轮辋环的开口中的主支撑件。如何提供一种重量虽低却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且易于制造而且同时在设计方面具有灵活性的车轮的问题由以下类型的车轮解决:所述主支撑件具有多个轮辐和设置成至少部分地覆盖轮辐的多个覆盖部件,主支撑件和覆盖部件支撑轮辋环。
12 装配式车辆车轴 CN201280074003.9 2012-06-28 CN104379362A 2015-02-25 M·J·戈特沙尔克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结合到车辆车轴中的车辆车轴本体。车辆车轴本体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车轴本体零件。第一车轴本体零件可以限定车辆车轴本体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车辆车轴本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二车轴本体零件固定到第一车轴本体零件,并且可以限定车辆车轴本体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车辆车轴本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另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和第二车轴本体零件的厚度可以是不同的。悬置部件支撑件可以与车轴本体的上表面和/底表面一体地形成。
13 复合纤维自行车车轮 CN201080033301.4 2010-05-26 CN102458973A 2012-05-16 马克斯·基斯马顿; 埃里克·耶特贝里; 卡尔·G·卢比瑟
纤维自行车车轮由零件形成,所述零件切割自碳纤维布,然后粘合在一起以形成轮辋侧壁轮辐、凸缘以及该凸缘安装在其上的中心管道。接着将所述零件组装、粘合在一起并且固化以形成车轮。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在组装之后在中心管道上向外移动凸缘使轮辐和车轮处于张紧状态,并且接着将其粘合就位以加固和强化车轮。后部车轮的驱动侧的轮辐特别地被成形为吸收由于踩踏而产生的扭矩传递
14 具有互的扭梁 CN200880105664.7 2008-09-04 CN101795881A 2010-08-04 迪特尔·特普克尔
前轮驱动的车辆中,传统的扭梁式轮轴由于终端段和过渡段之间的中间区域的过早失效而使用寿命短。提供了一种扭梁式悬架,其包括互连纵向控制臂(12)的横向撑杆(16)。横向撑杆(16)可由管状管子形成。管状构件可限定一对管状终端段(18),变形的U形过渡段(20),以及位于终端段(18)和过渡段(20)之间的一对中间段(22)。中间段(22)可限定轮廓(28),通称舌。舌(28)提高扭转的挠性,并改进横向撑杆(16)的弯曲的刚度。舌(28)还可包括凹部,以进一步有助于改进刚度。
15 装配式车辆车轴 CN201280074003.9 2012-06-28 CN104379362B 2017-11-07 M·J·戈特沙尔克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结合到车辆车轴中的车辆车轴本体。车辆车轴本体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车轴本体零件。第一车轴本体零件可以限定车辆车轴本体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车辆车轴本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二车轴本体零件固定到第一车轴本体零件,并且可以限定车辆车轴本体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车辆车轴本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另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和第二车轴本体零件的厚度可以是不同的。悬置部件支撑件可以与车轴本体的上表面和/底表面一体地形成。
16 车轮轴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80052805.4 2013-09-13 CN104736867A 2015-06-24 松永浩司; 土佐路将裕
一种车轮轴承装置(1),具备:外侧部件(2),其在内周形成有多列外侧轨道面(7、7);内侧部件(11),其由设置有车轮安装凸缘(8)的轮毂圈(3)以及与形成于该轮毂圈(3)的外周的小径台阶部(10)嵌合的至少一个内圈(4)构成,且形成有与所述外侧轨道面(7、7)对置的多列内侧轨道面(9、9);多个滚动体(5、5),其组装于所述外侧轨道面(7、7)与内侧轨道面(9、9)之间,通过所述轮毂圈(3)的小径台阶部(10)的端部(26)向径向外侧塑性变形而成形的紧固部(17)使所述内圈(4)在轴向上固定,并且在所述紧固部(17)的端面通过塑性加工而成形有端面花键(18),所述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毂圈(3)的紧固部(17)成形前的小径台阶部(10)的端部(26)的外径(B)与内径(C)的平均直径设为M,所述端面花键(18)的外径设为S,所述轮毂圈(3)的材料所具有的延展性拉伸用比率表示的值设为α,基于加工方式的修正系数设为β时,满足S/M≤α×β的关系。
17 轻量型管状扭转梁 CN201380023557.0 2013-06-13 CN104271372A 2015-01-07 克里斯托弗·埃里克·彼得斯; 威廉·基思·科默
一种管状扭转梁,包括管状本体(20),该管状本体包括U形槽(22)、管状端部部段(28)以及位于U形槽与管状端部部段之间的过渡部段(26)。U形槽(22)的宽度w从每个过渡部段(26)至管状本体(20)的中心点C连续地减小并且在中心点C处是最窄的,以将应从过渡部段(26)转移至中心点C周围的区域。管状本体(20)还包括沿着每个过渡部段(26)的侧壁(38)的凹陷部(24),以将应力导引至U形槽(22)的底面并且进一步使沿着管状本体(20)的长度的应力平平衡。因此,管状本体(20)能够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形成为具有减小的厚度t并且因此具有减小的重量。
18 用于自行车轮的轮圈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10002131.9 2013-01-04 CN103192664A 2013-07-10 B·亚历山大; 杰-皮埃尔·梅卡
一种用于自行车轮的轮圈(3),该轮圈在径向剖面上具有“U”形,该U形带有两个侧部(5a)以及一个桥部(6),该桥部连接所述侧部并且位于车轮旋转轴线(X)的对面。根据本发明,所述侧部(5a)各自限定一个平的制动表面(S5a),用于与制动配合,并且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制动表面(S5a)的径向测量的高度(h5)在轮圈(3)圆周上不是恒定的,并且具有至少一个高度变化。
19 车辆用车轮 CN201180010861.2 2011-01-20 CN102781682A 2012-11-14 池田明宏; 古川雅英
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用车轮(1)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防止成形设有吸音空域(25)的外轮辋部(8)或/和内轮辋部时的成形不良,利用该吸音空域(25)可以发挥降低在轮胎内空域(102)中发生的空洞共鸣音的作用效果。该制造方法是通过在环状壁部(53)和隔壁部(22)之间形成具有弯曲状的槽底面(55a)的分离槽(55),之后,向法兰部(10a)侧弯曲环状壁部(53),并焊接该环状壁部(53)和法兰部(10a),由此,在外轮辋部(8)或/和内轮辋部,形成经由基于分离槽(55)划分的连通空隙(61)而连通的吸音空域(25)。在该方法中,由于可以稳定地形成连通空隙(61),所以能够缓和在热处理工序时由于吸音空域(25)内的空气热膨胀而产生的内压上升,从而能够抑制该内压上升引起的成形不良。
20 复合式后轮轴组件及其管状横向撑杆 CN200880105664.7 2008-09-04 CN101795881B 2012-08-22 迪特尔·特普克尔
前轮驱动的车辆中,传统的扭梁式轮轴由于终端段和过渡段之间的中间区域的过早失效而使用寿命短。提供了一种扭梁式悬架,其包括互连纵向控制臂(12)的横向撑杆(16)。横向撑杆(16)可由管状管子形成。管状构件可限定一对管状终端段(18),变形的U形过渡段(20),以及位于终端段(18)和过渡段(20)之间的一对中间段(22)。中间段(22)可限定轮廓(28),通称舌。舌(28)提高扭转的挠性,并改进横向撑杆(16)的弯曲的刚度。舌(28)还可包括凹部,以进一步有助于改进刚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