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层状产品 / 层状产品,即由扁平的或非扁平的薄层,例如泡沫状的、蜂窝状的薄层构成的产品 / 主要由陶瓷组成的层状产品,例如耐火材料({由无机材料制成的半渗透膜入B01D71/02;玻璃上的陶瓷涂层入C03C17/00;陶瓷层的连接入C04B37/00;陶瓷的涂覆入C04B41/45;金属材料上的陶瓷涂覆入C23;用于半导体目的的硅上的陶瓷涂覆入H01L})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61 固体化物型燃料电池 CN201280016340.2 2012-01-31 CN103534854A 2014-01-22 岛津惠美; 上野晃; 阿部俊哉; 宫尾元泰; 樋渡研一
发明提供一种固体化物型燃料电池,具有SOFC的普及期所需的90000小时左右的寿命。一种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是具备固体电解质层、设置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一侧的面上的氧极层、及设置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另一侧的面上的燃料极层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极层由包含或锰的材料构成,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固溶有镧系氧化物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固体电解质材料。
262 具有磷光体组分的发光复合物 CN201280017753.2 2012-02-22 CN103476903A 2013-12-25 张彬; 望月周; 中村年孝; 潘光; 宮川浩明; 藤井宏中
本文公开了具有高钆浓度的磷光体组合物。一些实施方案包括热稳定的陶瓷体,所述陶瓷体包括发射层,其中所述发射层包括由通式(A1-x-zGdxDz)3B5O12表示的化合物,其中:D为第一掺杂剂,选自Nd、Er、Eu、Mn、Cr、Yb、Sm、Tb、Ce、Pr、Dy、Ho、Lu及其组合;A选自Y、Lu、Ca、La、Tb及其组合;B选自Al、Mg、Si、Ga、In及其组合;x为约0.20至约0.80;以及z为约0.001至约0.10。还公开了热稳定的陶瓷体,其可包括通式I的组合物。还公开了制造陶瓷体的方法及包括所述陶瓷体的发光装置。
263 用于制备热电式发电机的结构、包含该结构的热电式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80014398.3 2012-03-22 CN103460418A 2013-12-18 恩戈·范·农; 尼尼·普吕茨; 克里斯蒂安·罗伯特·哈芬登·巴尔; 安诺斯·史密斯; 瑟伦·林德罗特
发明涉及用于制备热电式发电机的结构、包含该结构的热电式发电机以及制备该结构的方法。
264 层结构和其在高温燃料电池的连接体与阴极之间形成陶瓷层结构的用途 CN201280009089.7 2012-02-14 CN103403938A 2013-11-20 马尔科·布兰德奈尔; 约翰内斯·施密德; 安德里亚斯·温斯库图尼斯; 尼古拉·特卢费门库; 维克塔·萨乌丘克; 米海勒斯·库斯奈佐夫; 卡林·洛克; 亚历山大·米凯利斯
发明涉及一种层结构,该层结构形成在高温燃料电池的连接体与阴极之间,且可以用来在连接体与阴极之间形成陶瓷层结构。连接体由含有铬的金属合金制成。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高温燃料电池的连接体与阴极之间提供一种层结构,借助该层结构可以获得与连接体材料和阴极材料匹配的优异的保护功能(防止腐蚀和防止铬蒸发)、高导电性、以及优异的热膨胀性能。通过粉状尖晶石、和选自作为烧结助剂CuO、NiO、CoOx和MnOx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化物、以及至少一种粉状矿在生坯状态下形成该层结构。在任何所述化合物中不包含铬。具有作为烧结助剂的金属氧化物的所包含的尖晶石的比例从朝向所述连接体的一侧到朝向所述阴极的一侧降低,钙钛矿的比例从朝向所述阴极的一侧到朝向所述连接体的一侧降低。
265 层叠陶瓷电容器 CN201280010879.7 2012-02-23 CN103403822A 2013-11-20 大国聪巳
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电介质层中添加V也能够抑制陶瓷的变质的层叠陶瓷电容器。该层叠陶瓷电容器具备:电介质层,其相互层叠而形成层叠体(20);内部电极(14),其配置在层叠体(20)的电介质层之间;外部电极(16a、16b),其沿着层叠体(20)的表面形成,与内部电极(14)连接,包含至少以Ag为主成分的含有层;以及覆盖层(30),其覆盖外部电极(16a、16b)的边缘(16p、16q)所沿着的层叠体(20)的表面(20s、20t、20u、20v)中的、被外部电极(16a、16b)覆盖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电介质层以及覆盖层(30)在将Ba、Sr、Ca中的至少一者用“A”表示、将Ti、Zr、Hf中的至少一者用“B”表示、将用“O”表示时,将通过化学式“ABO3”来表示的矿系化合物作为主成分。仅在电介质层以及覆盖层(30)中的电介质层添加有V。
266 质膜的制造方法、及石墨膜的制造方法、以及辊状高分子膜及辊状碳质膜 CN201280010613.2 2012-03-26 CN103402915A 2013-11-20 三代真琴; 太田雄介; 稻田敬; 西川泰司
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利用高分子热分解法的长尺寸(辊状)的质膜的制造中,抑制碳质膜的熔合、波状起伏。一种碳质膜的制造,其特征在于,其是经由将高分子膜在卷成辊状的状态下进行热处理的工序来制造碳质膜的方法,在低于该高分子膜的热分解开始温度的温度下,当制成下述的辊状高分子膜后进行热处理,所述辊状高分子膜在50%截面圆的内侧的部分具有空间(50%截面圆内的空间),所述50%截面圆是以辊状高分子膜的中心为圆周的中心、以相对于高分子膜全长从内侧开始50%的膜长度的位置为圆周上的一点的辊状高分子膜的截面圆,50%截面圆内的空间所占的面积相对于50%截面圆的截面积为25%以上;特别是通过在芯与辊状高分子膜的最内径之间具有空间,上述课题的抑制进一步有效。
267 多层陶瓷基板、其制造方法及其翘曲抑制方法 CN200880013670.X 2008-12-08 CN101668620B 2013-11-06 斋藤善史
欲基于所谓无收缩工艺通过在被收缩抑制层夹住的状态下进行烧成来制造包括陶瓷层叠体的多层陶瓷基板时,受到分别形成于陶瓷层叠体的第一及第二主面上的第一及第二表面导体膜的影响,除去了收缩抑制层后的多层陶瓷基板有时会产生翘曲。在烧成工序后,从复合层叠体除去收缩抑制层时,减少在烧成工序中沿着陶瓷生坯层与收缩抑制层的界面生成的第一及第二反应层(22及23)中的至少一层的厚度,藉此使第一及第二反应层(22及23)各自的厚度互不相同,从而调整由反应层(22及23)施加的压缩应,抑制多层陶瓷基板(11)的翘曲。
268 陶瓷摩擦盘及其制备方法 CN201180063618.7 2011-12-30 CN103370558A 2013-10-23 汉斯-米夏埃尔·君特; 路易吉·佩尔西; 克里斯托弗·科赫; 马可·奥兰迪; 米夏埃尔·卡勒
发明涉及一种多层陶瓷制动盘,所述多层碳陶瓷制动盘具有:至少一个承载体;和包括通管的至少一个通风层;和作为选择的至少一个摩擦层,所述多层碳陶瓷制动盘通过以下步骤制成:结合至少一个单独的承载体的坯体和至少一个单独的通风层的坯体以及作为选择的至少一个单独的摩擦层的坯体,所述坯体包括热塑性或热固性聚合材料,所述热塑性或热固性聚合材料处于其固体或固化状态;随后利用碳化物形成元素浸润来进行碳化和陶瓷化。
269 双面粘合带或片、及被粘物的加工方法 CN201280006030.2 2012-01-17 CN103328593A 2013-09-25 有满幸生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被粘物存在翘曲也能有效地保持固定于基座的状态、即使存在加压工序也能够防止由加压导致的横向偏移、且可通过加热将加工品剥离的双面粘合带或片。提供一种双面粘合带或片,其为在基材的一面侧具有含有热膨胀性微球的热剥离型粘合层、且在基材的另一面侧具有临时固定用粘合层的双面粘合带或片,其中,临时固定用粘合层的拉伸粘合为2.0~20N/20mm宽度,并且偏移量为0.3mm/20mm宽度以下,并且临时固定用粘合层利用异氰酸酯系或环系交联剂进行了交联。
270 由初陶瓷的纸结构和/或纸板结构构成的陶瓷 CN201180054062.5 2011-10-31 CN103313954A 2013-09-18 P.博尔杜安
示出且说明了一种陶瓷,其可由至少两个外部的初陶瓷的纸结构和/或纸板结构(1,2)作为覆盖层和至少一个内部的初陶瓷的纸结构和/或纸板结构(3,4)作为用于外部的初陶瓷的纸结构和/或纸板结构(1,2)的间隔垫片中间层的复合来获得。根据本发明设置成,内部的初陶瓷的纸结构和/或纸板结构(3,4)在复合物中在上侧和/或在下侧整面地与至少一个另外的初陶瓷的纸结构和/或纸板结构(1,2)相连接并且内部的初陶瓷的纸结构和/或纸板结构(3,4)具有大量面凹口(5,6)。
271 一种多层壳芯复合结构零件的制备方法 CN201010299138.8 2010-10-08 CN102009175B 2013-08-21 李亚东; 李亚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壳芯复合结构零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分别配制芯层、过渡层和壳层的注射成形用喂料;芯层和壳层喂料中的粉末选自金属粉末、陶瓷粉末或增韧陶瓷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且两者不相同,过渡层喂料中的粉末为梯度复合材料粉末;(2)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方法分别逐层制作多层壳芯复合结构零件的生坯;(3)对生坯进行脱脂处理;(4)对生坯进行烧结,获得所述多层壳芯复合结构零件。本发明通过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方法,制备获得了多层壳芯复合结构的零件,零件表面硬度高、耐磨,壳层厚度均匀,性能稳定持久,壳层和芯层经过渡层结合,结合强,整体抗弯强度好,冲击韧性好,不易开裂。
272 多孔电极基材及其制法、多孔电极基材前体片、膜-电极接合体、以及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CN201180052030.1 2011-10-26 CN103181011A 2013-06-26 隅冈和宏; 佐古佳弘
发明提供操作性、表面平滑性优异、具有充分的气体透气度和导电性、组装到燃料电池时能够减少对高分子电解质膜的损伤的多孔电极基材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多孔电极基材是将纤维被碳接合而成的三维结构体Y-1和碳短纤维被碳接合而成的三维结构体Y-2层叠一体化而成的,Y-1中碳短纤维形成三维交织结构,Y-2中碳短纤维不形成三维交织结构。本发明还提供该电极基材的制造方法以及用于获得该电极基材的前体片、包含该电极基材的膜-电极接合体以及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273 加热装置 CN201180051175.X 2011-10-11 CN103180267A 2013-06-26 近藤畅之; 渡边守道; 神藤明日美; 胜田祐司; 佐藤洋介; 矶田佳范
发明涉及一种加热装置(11A),其包括具有加热半导体的加热面(12a)的基座(12A)。基座(12A)包括板状主体部(13)和面向加热面的表面耐腐蚀层(14)。表面耐腐蚀层(14)由以镁、以及氮为主成分的陶瓷材料构成,该陶瓷材料以氮氧化铝镁相为主相,且使用CuKα线时的XRD波峰至少出现在2θ=47~50°。
274 降低暴露于含卤素等离子体表面的腐蚀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200710122759.7 2007-07-04 CN101293771B 2013-06-26 珍妮弗·Y·孙; 仁观·段; 杰·袁; 立·徐; 肯尼思·S·柯林斯
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于半导体处理中使用的含卤素等离子体腐蚀的陶瓷制品。该陶瓷制品包括典型地包括两相到三相的多相陶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该陶瓷由以下成分形成,即:摩尔浓度变化范围从约50%摩尔比到约75%摩尔比的化钇;摩尔浓度变化范围从约10%摩尔比到约30%摩尔比的氧化锆;以及选自包括氧化、氧化铪、氧化钪、氧化钕、氧化铌、氧化钐、氧化镱、氧化铒、氧化铈及上述物质的组合的至少一个其他成分,所述至少一种其他成分浓度变化范围从约10%摩尔比到约30%摩尔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陶瓷制品包括由摩尔浓度变化范围从90%摩尔比到约70%摩尔比的氧化钇,以及摩尔浓度变化范围从约10%摩尔比到约30%摩尔比的氧化锆形成的陶瓷,其中所述陶瓷的平均颗粒尺寸变化范围从约2μm到约8μm。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该陶瓷制品包括由摩尔浓度变化范围从96%摩尔比到约94%摩尔比的氧化锆,以及摩尔浓度变化范围从约4%摩尔比到约6%摩尔比的氧化钇形成的陶瓷。
275 加热装置 CN201180050730.7 2011-10-11 CN103168014A 2013-06-19 近藤畅之; 渡边守道; 神藤明日美; 胜田祐司; 佐藤洋介; 矶田佳范
一种加热装置,其包括具有加热半导体的加热面的基座(2)和接合到该基座(2)的背面的支撑部(3)。基座(2)由以镁、以及氮为主要成分的陶瓷材料构成,该陶瓷材料以氮氧化铝镁相为主相,且使用CuKα线时的XRD波峰至少出现在2θ=47~50°。
276 纳米纤维带和板以及加捻和无捻纳米纤维纱线的制造和应用 CN200580046210.3 2005-11-09 CN101437663B 2013-06-19 张梅; 房少立; R·H·鲍曼; A·A·扎希多夫; K·R·阿特金森; A·E·阿利耶夫; S·利; C·威廉斯
发明涉及纳米纤维纱线、带和板,制造所述纱线、带和板的方法,以及所述纱线、带和板的应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管纱线、带和板包括纳米管。本发明的这些碳纳米管纱线提供了独特特性和特性组合,例如极高的韧度,对结头处失效的抵抗,高的导热和导电性,高的可逆能量吸收,与其它具有相似韧度的纤维的百分之几的失效应变相比高达13%的失效应变,对蠕变的极高抗性,甚至在450℃下在空气中加热1小时时都保持强度,以及甚至在空气中照射也极高的辐射和UV抗性。另外,这些纳米管纱线可以被纺成直径1微米的纱线,并随意合股成双股、四股和更多股的纱线。另外的实施例提供了具有任意大宽度的纳米纤维板的纺织。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利用和/或包括本发明的纳米纤维纱线、带和板的应用和器件。
277 层叠陶瓷电容器以及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CN201280003104.7 2012-02-09 CN103124706A 2013-05-29 松田真
发明提供高温负荷试验时的寿命特性优异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多层电介质层和多个内部电极的层叠体、以及外部电极,其中,所述电介质层具备晶粒和晶界;层叠体的组成以含有Ba、Ti并且任意地含有Ca的矿型化合物作为主成分,还含有稀土类元素R以及Mn、Mg、V、Si,将Ti设为100摩尔份时,Ba与Ca的总含量(100×m)摩尔份为0.950≤m<1.000,R的含量a摩尔份为0.3≤a≤2.5,Mn的含量b摩尔份为0.05≤b≤0.5,Mg的含量c摩尔份为0.5≤c≤2.0,V的含量d摩尔份为0.05≤d≤0.25,Si的含量e摩尔份为0.5≤e≤3.0,进而,Ca/(Ba+Ca)的摩尔比x为0≤x≤0.10,进而,在距离晶粒的表面达4nm的内侧的位置的、稀土类元素R的存在概率为20%以上。
278 电介质陶瓷、层叠陶瓷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80042002.1 2011-08-23 CN103080044A 2013-05-01 福田惠; 矢尾刚之
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将电介质层进一步薄层化,也具有优异的高温负荷试验寿命特性的层叠陶瓷电容器。作为构成电介质陶瓷电容器(1)的电介质层(2)的电介质陶瓷,使用如下的物质:所述物质含有用通式(Ba1-x-yCaxRey)(Ti1-zMz)O3(其中,Re是从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以及Y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元素,M是从Mg、Mn、Al、Cr以及Zn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元素)表示并且满足0≤x≤0.2、0.002≤y≤0.1、0.001≤z≤0.05的范围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该电介质陶瓷的结晶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0nm以上且150nm以下。
279 用于高炉内衬的复合耐火材料 CN201280001379.7 2012-04-23 CN103025680A 2013-04-03 詹努兹·图马拉; 克里斯蒂安·威贝尔; 弗兰克·希尔特曼
一种特别是用于高炉内衬的耐火材料,其是包含保护层和导热层的层状复合材料,其中单个层之间的层间结合强度大于6MPa。
280 素体陶瓷组合物、陶瓷电子部件以及陶瓷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CN201210313966.1 2012-08-29 CN102976728A 2013-03-20 山本笃史; 中村彰宏; 河南亘
发明涉及一种素体陶瓷组合物、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即使与以Cu为主成分的导电性材料同时煅烧,也可实现能够确保绝缘性且能够得到良好的电特性的交替卷绕共模扼流线圈等陶瓷电子部件。其中,由第1线圈图案(4a)、(4b)形成的第1线圈导体、和由第2线圈图案(5a)、(5b)形成的第2线圈导体在磁性体片(3a)~(3i)内交替层叠。第1和第2线圈导体由Cu形成,磁性体部由Ni-Mn-Zn系铁素体形成,其CuO的摩尔含量为5mol%以下且将Fe2O3的摩尔含量x、Mn2O3的摩尔含量y用(x,y)表示时,(x,y)在A(25,1)、B(47,1)、C(47,7.5)、D(45,7.5)、E(45,10)、F(35,10)、G(35,7.5)以及H(25,7.5)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