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感应钎焊装置 CN201410200675.0 2014-05-13 CN105081504A 2015-11-25 褚伍波; 戴丹; 白华; 江南; 马洪兵; 杨科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型超硬工件的感应钎焊装置。该钎焊装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气氛保护工作室、一个或一个以上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两条或两条以上传送导轨,感应加热装置可相对于传送导轨移动,工作室沿传送导轨移动,感应加热装置与传送导轨协调配合达到高效钎焊的目的,每条传送导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位,每个工作位连有保护气氛进气口与出气口。该钎焊装置利用了感应加热的原理,降低了能量损耗;密封工作室结构的引入有效解决了气氛保护钎焊时小型工件和熔融钎料容易受气流冲击的问题;此外,多条传送导轨、多个工作室以及可移动的感应加热装置的设置可实现多个钎焊工作室的流钎焊提高了钎焊的效率。
102 一种转子焊接工艺 CN201510223002.1 2015-05-05 CN104842032A 2015-08-19 何拥军; 何嘉圣; 何嘉贤; 赖卫华
发明公开一种转子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焊接预热阶段;二、焊接感应加热阶段;三、冷却阶段;本发明转子焊接工艺按给定的“温度-时间特性曲线”进行预热、升温、保温、冷却后,确保转子焊接质量,该转子通过实物破坏性工艺验证,转子焊接接头强度、装配应、布氏硬度以及焊缝失效比例等都达到了验证标准。
103 换热器 CN201310013256.1 2009-12-07 CN103090695B 2015-08-19 竹间浩; 河合嘉宏; 船津拓未; 山崎真
发明的换热器(1)包括:一对箱体(2、3),其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多个管(4a),其两端部与一对箱体(2、3)连通连接;长条的贮液器(5),其沿着箱体(3)与该箱体(3)相邻地配置并且与箱体(3)连通连接;收容构件(20),其被收容在贮液器(5)内;上方开口端部(13b),其在贮液器(5)的长度方向一侧具有开口部并被缩径;闭塞构件(15),其用于闭塞上方开口端部(13b),利用钎焊处理一体地形成整个换热器(1)的除收容构件(20)和闭塞构件(15)之外的部分,在进行了钎焊处理之后将收容构件(20)自上方开口端部(13b)插入配置到贮液器(5)内,在插入配置收容构件(20)后将闭塞构件(15)钎焊接合于上方开口端部(13b)。
104 用于将TSP材料焊至基体的系统与方法 CN201380060614.2 2013-10-03 CN104812519A 2015-07-29 J·D·贝尔纳普; M·K·凯沙维安
公开了将热稳定多晶金刚石(TSP)材料层附连到基体上的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将焊材料放置在TSP材料层与基体之间,将TSP材料层和基体中的至少一个挤压在TSP材料层和基体中的另一个上,将铜焊材料加热到至少800℃的温度,以及冷却铜焊材料以形成将TSP材料层附连到基体上的结合。
105 向冷却器上焊接定子的方法以及焊接于定子支承的定子 CN201380060923.X 2013-11-13 CN104797369A 2015-07-22 约翰·松特海姆; 迈克尔·门哈特
发明提供了一种将电机定子(10)焊接到冷却器(30)上的方法。首先,将所述定子(10)的至少一部分和/或所述冷却器(30)的至少一部分涂覆一层焊料(20,40)。然后,将所述定子(10)与所述冷却器(30)组合在一起,从而使所述焊料(20,40)介于所述定子(10)与所述冷却器(30)之间。最后,将所述冷却器(30)加热到所述焊料(20,40)的熔化温度,以便在所述定子(10)与所述冷却器(30)之间形成焊接。冷却器(30)还可用作支承。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10),该电机定子包括定子支承(30)和介于定子(10)与定子支承(30)之间的焊接。
106 焊接机及其焊接加工方法 CN201510112571.9 2015-03-13 CN104722876A 2015-06-24 姚天金
发明公开一种焊接机,包括机架、第一载具、送焊料装置、焊料固化装置及均设于机架上的第一移送装置、送料移送装置和固化移送装置,机架上具有沿Y轴分布的接焊料工位和固化工位及沿交错于Y轴的X轴分布的第一加工行程,第一移送装置驱使第一载具沿Y轴往复移动于接焊料工位与固化工位之间;送焊料装置与接焊料工位相面对,送料移送装置可驱使送焊料装置往复移动于第一加工行程,以使送焊料装置对移动至接焊料工位的第一载具所装载的产品进行送焊料;焊料固化装置与固化工位相面对,固化移送装置可驱使焊料固化装置往复移动于第一加工行程,以使焊料固化装置对移动至固化工位的第一载具所装载的产品上的焊料进行加热固化。
107 屏蔽电机转子端环与铜条接头焊接方法 CN201410777681.2 2014-12-15 CN104625281A 2015-05-20 宋丹; 刘大为; 李雅范; 李梦启; 张韵曾; 张晨光; 杜雷; 李永剑
发明涉及到一种屏蔽电机转子端环与铜条接头的中频钎焊方法,旨在确立一种用于主电机关键部件转子铜端环与铜条钎焊的新中频钎焊方法,通过使用专用的整体式带导磁体感应线圈对铜端环进行整体加热,可有效克服传统分段式中频钎焊对相邻两段间叠加部分反复加热造成接头二次化,影响接头内部质量现象,加之采用预置钎粒与多名操作者同时填置棒状钎料的填充方式,选用最佳工艺参数,规范加热功率与各个阶段的加热时间,并配以辅助搅拌方法帮助气体溢出,最大程度减少钎缝内部缺陷,从而提高焊缝质量,满足结构设计要求。该成果在工程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08 和非银填充金属和合金以及相应的连接体系和方法 CN200780050787.0 2007-12-11 CN101600535B 2015-05-20 阿兰·别洛赫拉夫
发明描述了使用低和非银基填充金属的用于硬钎焊软钎焊的体系和方法。本发明包括使用基或青铜型填充金属代替含银的填充金属用于硬钎焊和软钎焊的方法和体系。所述体系和方法提供的优点在于,青铜填充金属比通常使用的银合金填充金属显著地更加便宜。此外,本发明使用低温、溶性焊剂,其允许了在硬钎焊加工完成之后的更简单的清理。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优于常规铜硬钎焊的显著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允许整体工作流程并且消除了对大的组件和填充金属存量的需求。这导致资本开支和使用成本的显著降低。最后,所述方法导致设备维护和资本投入的量的显著降低。
109 一种-焊接结构附座以及制备方法 CN201410679585.4 2014-11-24 CN104439731A 2015-03-25 刘红伟; 樊建勋; 马良超; 甄立玲; 马冰; 石磊; 林勇; 董俊岐; 贺勇
一种-焊接结构附座,其特征在于:该附座是由钢段、中间过渡层金属紫段和铝合金段依次焊接而成的一端为钢-铜接头、另一端为铜-铝接头的柱状结构,其中钢段和紫铜段以及紫铜段和铝合金段之间采用对接的方式焊接固定。制备过程包括钢与紫铜的感应钎焊和紫铜与铝合金的旋转摩擦焊两个部分。本发明的钢-铝焊接结构附座,将紫铜作为中间过渡层金属,钢的一侧采用感应钎焊,铝的一侧采用旋转摩擦焊,利用铜与钢、铝焊接性相对较好的优势,获得了结合强度高的钢-铝焊接结构附座,解决了钢与铝合金板材直接焊接困难的难题,并且可以根据工件的实际尺寸及材料不同,实现不同直径的钢-铝焊接结构附座的焊接。
110 一种转子焊接工艺 CN201410422297.0 2014-08-26 CN104289782A 2015-01-21 孙建新
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一种转子焊接工艺,包括将转子和夹具放入烘炉中烘烤温度上升到400-450°,用时3小时;保持此温度2小时,转子从烘炉中直接运到焊接工作台;将转子的两根相邻导条之间平放焊片,调整焊片的位置使其位于端环焊缝的中间,然后对端环进行加热,最终温度为700°,然后进入冷却;停止加热后,当端环的温度小于350°时,将转子调离焊接平台,将焊完的一端进行冷,然后空冷至室温,然后焊接另一端。本发明转子焊接工艺按给定的“温度-时间特性曲线”进行预热、升温、保温、冷却后,确保转子焊接质量,转子焊接接头强度、装配应、布氏硬度以及焊缝失效比例等都达到了验证标准。
111 断路器触头软联结中频焊接工艺 CN201310271665.1 2013-06-25 CN104249202A 2014-12-31 戴水东; 方祥; 俞国勇; 冯永海
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触头软联结中频焊接工艺,该工艺包括焊前准备、中频焊接和焊后处理三部分,在焊前准备中,将焊片折成与母排座端部矩形凹槽相配的U字形结构并置于矩形凹槽内;在中频焊接中,将中频感应圈安装在中频焊接设备的主回路管中,并与母排座与软联结的结合部相连接,启动焊接开关,使银焊片充分熔融,充填于软联结与母排座矩形凹槽的四周,以确保软联结与母排座实现永久性无缝连接。采用本发明能有效克服了断路器在长期通电运行过程中动触头系统反复热胀冷缩,所导致的动触头软联结与母排座产生的缝隙,彻底杜绝因温升过高而造成断路器烧毁的严重现象,大大提高了低压大容量断路器触头软联结的使用寿命。
112 高频钎焊机 CN201410450430.3 2014-09-05 CN104174960A 2014-12-03 刘剑锋; 廖友辉; 黄暮秋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钎焊机,其包括工作台真空系统部件,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焊接工作箱、高频发生器、编程控制装置、温度检测部件,所述焊接工作箱内设有工装夹具及高频磁棒线圈,所述工装夹具固定待焊接工件,所述焊接工作箱的一端设有气动驱动工件,所述气动驱动工件连接所述工装夹具并驱动所述工装夹具运转;所述高频钎焊机还包括冷却部件;所述编程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真空系统部件、气动驱动工件、高频发生器、冷却部件及温度检测部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高频钎焊机采用电涡流式钎焊,能保证安全险低、成本低、效率高,焊接性能好。
113 一种用于异型超硬磨料砂轮超高频感应钎焊的感应器结构及加热方法 CN201410170009.7 2014-04-25 CN103949746A 2014-07-30 傅玉灿; 童欣; 徐九华; 苏宏华; 李奇林; 陈佳佳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异型超硬磨料砂轮超高频感应钎焊的感应器结构及加热方法,其中感应器结构包括导磁体以及加热用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为双回线,该双回线感应线圈包括用于预热的第一线圈和用于钎焊的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沿砂轮轴线方向放置于砂轮基体外圆周上方;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具有与砂轮基体表面一致的随型结构,该随型结构包括凹陷部分和凸起部分;在第二线圈的凹陷部分设置导磁体。一方面,感应线圈采用随型结构,对砂轮基体进行感应钎焊,极大的缩短了成型砂轮的制作周期以及减小基体变形;另一方面,在成型面难加热区域镶嵌导磁体,减小磁路中的漏磁通,从而改变磁场分布,可以有效的解决成型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114 具有包括定位在与远离工件的表面的不同距离处的两个臂部的至少一个回路元件的感应焊接装置 CN200980160697.6 2009-09-21 CN102481649B 2014-07-23 布雷德·M·丁格尔; 布莱恩·S·米奇凯; 肖恩·M·西德林格; 肯尼斯·A·耐德特; 克劳迪欧·迈斯纳
一种用于连接太阳能电池(1)的焊接设备,所述焊接设备包括连接设有焊接介质的电池导电印制线与导电体的热源。热源具有高频发生器和感应器回路(32),其中高频电流流产生高频磁场以在导电印制线和沿着导电印制线布置的导电体中感生涡电流,所述涡电流产生焊接操作所需的热量。感应器回路(30)包括U形回路元件,所述回路元件在被定位成更靠近导电体的一个臂部(31)中具有狭窄部和加宽部。加宽部处的体珠子(31)和铁氧体管聚集磁场以优化焊接区中的热量形成,因此也节省能量
115 AP1000蒸发管板电磁感应加热方法 CN201210562164.4 2012-12-21 CN103878507A 2014-06-25 杨松; 孙国辉; 谢彦武; 李滨; 崔文博; 高峰; 李远; 邹迪静
发明涉及一种AP1000蒸发管板的电磁感应加热方法,包括:(1)计算管板加热至期望温度热容量,使管板获得由电磁感应加热电缆与管板间的电磁感应所产生的热量值;(2)确定电磁感应加热电源功率和电缆规格;(3)设计制作工装;(4)在管板非焊接表面安装热电偶和感应加热电缆,在管板焊接表面加装保温层;(5)加热管板;(6)焊接期间对管板进行保温和焊接完成后对管板进行后热处理。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均匀地加热管板至预定温度,并能在期望温度保温,显著缩短达到预定温度的时间,而且管板工件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均匀,温差较小,大大降低了能量消耗,简化工序,节约成本。
116 一种转子焊接工艺 CN201310750888.6 2013-12-31 CN103722266A 2014-04-16 王锡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焊接工艺,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转子焊接预热阶段;第一步,从室温加热到350-370℃,用时1.5-2.5小时;第二步,保温350-370℃,用时1-3.5小时;升温阶段和保温阶段的总时间T满足:3小时≤T≤6小时;第二阶段为焊接感应加热阶段;第一步,将温度从300℃上升到500℃,用时120s;第二步,将温度从500℃上升到550℃,用时40s;第三步,将温度从550℃上升到600℃,用时40s;第四步,将温度从600℃上升到650℃,用时40s;第五步,将温度从650℃上升到680℃,用时30s,且温度一旦达到680℃便停止加热;第三阶段为焊接冷却阶段。本发明转子焊接工艺按给定的“温度-时间特性曲线”进行预热、升温、保温、冷却,确保转子焊接质量,转子满足工艺和使用要求。
117 一种汽轮机叶片焊多段组合司太立合金片专用工装 CN201310413248.6 2013-09-12 CN103659103A 2014-03-26 张望梧
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叶片焊多段组合司太立合金片专用工装,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支架组件、叶根叉槽定位座、叶冠型线支架和气动压紧组件,支架组件,包括基座、立柱和上横梁,基座通过立柱与其上方的上横梁连接固定;基座的两端分别固定叶根叉槽定位座、叶冠型线支架,;气动压紧组件,包括若干结构相同且一字排开的压紧气缸,所述各压紧气缸的缸体基部铰接在上横梁上,;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连接套连接陶瓷压头。通过多个陶瓷压头压紧,使得各司太立合金片均能够贴紧叶片,确保焊接效果,经过X光拍片检查,焊接面贴合的百分率达到汽轮机行业标准。
118 用于感应钎焊的感应圈 CN201310313595.1 2013-07-24 CN103506726A 2014-01-15 冼伟锋; 李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感应钎焊的感应圈,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圆环形,所述本体内限定有沿周向贯通本体内部的第一流通道且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与外部连通,在沿轴向方向上所述本体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圈,适于焊接具有阶梯状结构的套管结构,且可以使套管结构中的各个管件或者焊料受热均匀,加热快,电能消耗低。
119 用于旋转压缩机的施焊工装、旋转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10432977.6 2013-09-22 CN103480935A 2014-01-01 李林; 冼伟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旋转压缩机的施焊工装、旋转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施焊工装用于对旋转压缩机的吸气管、气缸连接管和储液器弯管形成的施焊焊缝进行施焊,所述施焊工装包括: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形成为半圆环形且内部限定出第一冷却通路;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形成为半圆环形且内部限定出第二冷却水通路,其中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相对设置、且在分离位置和闭合成大体圆环形形状的闭合位置之间切换,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被构造成在闭合位置时被通电以加热进行焊接。根据本发明的施焊工装,可实现对施焊焊缝的360度周向的加热焊接,加热均匀,能达到满意焊缝,而且不会和储液器产生干涉。
120 钎焊、特别是感应钎焊的方法及组件 CN201310179884.7 2013-05-15 CN103418871A 2013-12-04 阿尔弗雷德·施特克
在一种用于连接由管件、设置有开口的部件、以及补偿元件构成组件的钎焊方法中,包括支承部分和插置部分的补偿元件设置在管件的端部与部件的开口之间。补偿元件的内径小于所述部件开口的直径。将插置部分插置到管件的端部中,并且,将支承部分定位在管件与部件之间,并且于开口的边缘处置靠在部件上。在补偿元件所处区域,将补偿元件和管件及部件进行加热、优选地感应加热到比存在于钎焊位置的区域中钎料的熔点高的温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