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电学 / 基本电子电路 / 放大器 / 涉及放大器的索引表 / .用在放大器电路输出端的混合耦合器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RF功率放大电路和使用该电路的RF功率模 CN201210270190.X 2010-02-03 CN102820856B 2015-02-25 长谷昌俊; 伊藤雅广; 曾我高志; 田中聪
发明提供一种RF功率放大电路和使用该电路的RF功率模。RF功率放大电路(313)具备前级放大器(310)、后级放大器(311)、控制部(312)。前级放大器响应于RF发送输入信号(Pin),后级放大器响应于前级放大器输出的放大信号。控制部响应于输出功率控制电压(Vapc)对前后级放大器的无功电流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前后级放大器的增益。响应于输出功率控制电压,前后级放大器的无功电流和增益分别按第一连续函数(2ndAmp)、第二连续函数(3rdAmp)连续变化。第二连续函数比第一连续函数高一次以上的函数。减轻包含多级放大级的RF功率放大电路的低功率和中间功率时的功率附加效率(PAE)的降低。
42 半导体装置及用于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 CN201210028789.2 2012-02-09 CN102651334B 2014-12-10 酒井泰治; 常信和清; 今田忠纮; 今泉延弘; 冈本圭史郎
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用于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和电子电路。该用于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包括:将包括连接导电膜的密封层放置在表面上,使得连接导电膜与半导体元件的电极和引线相接触;通过连接导电膜使所述电极与所述引线电耦接;以及通过密封层密封所述半导体元件。
43 基于强化IQ接收器的RF增益测量 CN201280026559.0 2012-05-31 CN103748794A 2014-04-23 J-F.希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发射路径的复数增益的方法和设备。在测试模式期间,IQ至射频(RF)调制器使用正交测试信号调制正交RF载波信号。RF至IQ降频转换器使用正交RF载波信号对降频转换器RF输入信号进行降频转换以提供正交降频转换器输出信号。降频转换器RF输入信号是基于正交测试信号和发射路径的增益。数字频率转换器对正交降频转换器输出信号进行频率转换以提供平均频率转换器输出信号,其是表示正交测试信号的振幅和发射路径的增益的正交直流信号。因此,发射路径的测量增益是基于正交测试信号和平均频率转换器输出信号的振幅。
44 包括分布式反馈架构的无线通信 CN201280021874.4 2012-05-01 CN103548259A 2014-01-29 洪亮; M·霍杰茨
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多个放大器,其中每个放大器提供输出信号。合并器,将所述输出信号合并成合并信号。预失真处理器,被配置成为所述放大器中的每一个提供信号修正。所述预失真处理器接收包括在所述输出信号被合并成所述合并信号之前对所述输出信号中的每一个的指示的反馈。
45 具有失配容忍度的RF功率放大器电路 CN201180035525.3 2011-05-12 CN103210582A 2013-07-17 S·F·德罗吉; M·托马兹
一种射频(RF)功率放大器系统响应于功率放大器(PA)的RF输出信号的测量或估计功率,自适应地调整向该PA提供的供应电压。该RF PA系统包括功率放大器(PA),其接收并且放大RF输入信号以在适合于天线传输的平生成RF输出信号。PA供应电压控制器生成供应电压控制信号,该供应电压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到该PA的最后一级的供应电压。响应于该RF PA输出信号的测量或估计功率,并且还可以响应于用于指示在该PA输出处经历的阻抗失配的参数,生成该供应电压控制信号。通过控制该RF PA的供应电压,提高该PA的效率。
46 调制不可知的数字混合模式功率放大器系统及方法 CN201080064414.0 2010-12-21 CN102948071A 2013-02-27 金万容; 肖恩·帕特里克·斯特普尔顿; 肖英; 曹敬俊
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宽带通信系统中实现高效率和高线性度的RF数字混合模式功率放大器系统。本发明基于用于在RF域内线性化功率放大器的自适应数字预失真的方法。本公开内容使功率放大器系统能够现场可重构并支持多调制方案(调制不可知)、多载波和多信道。因此,数字混合模式功率放大器系统特别适合不容易获得基带I-Q信号信息的无线传输系统,诸如基站、中继器和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47 化合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80064528.5 2010-03-01 CN102763204A 2012-10-31 山田敦史
基板(1)上形成化合物半导体层(2、3、4),在化合物半导体层(4)上形成栅电极(15)、与栅电极(15)之间形成电流路径的栅极焊盘(20)、和进行自发极化以及压电极化的半导体层(6a),在半导体层(6a)上形成栅电极连接层(8),栅电极连接层(8)与栅电极(15)电连接,而且,在化合物半导体层(4)上的半导体层(6a)的非形成区域形成栅极焊盘连接层(7),栅极焊盘连接层(7)与栅极焊盘(20)电连接,由此构成AlGaN/GaN·HEMT,通过该构成,能够以相对简单的构成,不产生薄膜电阻以及导通电阻的增大、泄漏电流的增加等不良情况地实现所期望的常关。
48 具有多合体扩展的高频功率放大器 CN201180005312.6 2011-08-03 CN102696172A 2012-09-26 洛塔尔·申克
一种高频功率放大器,包括宽带放大器(30)、DOHERTY扩展(31)和耦合设备(33)。所述宽带放大器(30)具有功率分配器(34)、主放大器路径(64)和辅助放大器路径(65)。所述DOHERTY扩展(32)具有第一偏置线(60)、第二偏置线(61)和阻抗转换器(62)。所述宽带放大器(30)放大输入信号并把放大后的信号提供给所述DOHERTY扩展(31)或所述耦合设备(33)。
49 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CN201210044405.6 2012-02-23 CN102651315A 2012-08-29 镰田阳一
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所述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半导体层;通过用包含氟组分的气体进行干法蚀刻在半导体层中形成凹部,所述凹部在半导体层的表面上具有开口部;通过加热半导体层从而使附着至凹部的侧表面和底表面的氟组分扩散到半导体层中来形成含氟区域;在凹部的内表面上以及半导体层上形成绝缘膜;以及在绝缘膜上的形成有凹部的区域中形成电极
50 高增益高效率功率放大器 CN200610142967.9 2006-10-27 CN1976217B 2012-03-14 爱德华·V·路易斯
一种放大器,具有主放大器电路和辅助放大器电路,所述主放大器电路具有包括驱动级的多个放大级,辅助放大器电路具有包括驱动级的多个放大级。分路器电路分配输入信号,以便给所述主放大器路径和辅助放大器路径之间的输入信号分配提供路径不对称性。所述辅助放大器电路驱动级的额定功率高于所述主放大器电路驱动级的额定功率,以便在多条放大器电路路径之间提供增益不对称性。
51 用于小区站点和其它适当应用的放大器系统 CN201080010230.6 2010-02-19 CN102342019A 2012-02-01 G·P·韦拉-克莱罗; J·奥赛那塞克; J·G·斯特拉勒; C·F·扎帕拉
在一个实施例中,放大器系统具有分接头、延迟滤波器、线性放大器以及混合组合器。输入信号的被分接的部分由放大器放大,输入信号的未被分接的部分被延迟滤波器延迟,并且组合器将产生的经放大的、被分接的部分与延迟的、未被分接的部分进行组合以生成经放大的输出信号。通过将输入信号的延迟的、未被分接的部分与经放大的、被分接的部分进行重新组合,未被分接的部分的功率不会损失,并且放大器不必对否则将与总输出功率电平相关联所有的失真进行补偿。这种放大器系统适用于,例如,在不使GSM的操作性能降低的基础上,将现有的GSM小区站点升级为支持GSM通信以及UMTS通信两者。
52 一种衰减器 CN200910109818.6 2009-11-20 CN102075164A 2011-05-25 高存浩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衰减器,包括第一3dB电桥,第二3dB电桥,及放大管组,其中,所述放大管组包括第一放大管和第二放大管,所述第一放大管的漏极与第一3dB电桥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放大管的源极与第二3dB电桥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放大管的漏极与第一3dB电桥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放大管的源极与第二3dB电桥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3dB电桥和所述第二3dB电桥分别设置有隔离电阻,所述隔离电阻用于吸收功率,所述第一放大管和第二放大管的栅极分别与同一电压源或具有相同电压的不同电压源相连。
53 失真补偿装置 CN200580048955.3 2005-03-09 CN101189792B 2010-07-14 车古英治; 舟生康人; 大庭健
发明提供失真补偿装置。该失真补偿装置用于通过平均化对存储单元的参照次数来避免临时性失真特征劣化。所述失真补偿装置包括:预失真单元,其利用失真补偿系数对发送信号进行失真补偿;失真补偿计算单元,其基于失真补偿之前的发送信号和从失真装置的输出侧反馈回的反馈信号来计算失真补偿系数;地址产生电路,其产生与发送信号相对应的地址;以及所述存储单元,其将计算出的失真补偿系数更新并存储到产生的地址中。所述地址产生电路通过将发送信号的功率乘以预定系数来产生与发送信号对应的地址,并且改变所述预定系数。
54 通信卫星中的多端口放大器 CN200880014593.X 2008-05-02 CN101682304A 2010-03-24 艾伦·大卫·库奇曼; 达里尔·理查德·琼斯
在通信卫星的多端口放大器MPA内使用反馈环路,以在Ku和Ka频带处维持相位和幅度跟踪,并从而维持隔离和组合性能,其中,对MPA应用的关注持续增长,在Ku和Ka频带上,波长较短并且维持相位/幅度跟踪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反馈环路位于MPA输出网络ONET内的策略点处,以检测跟踪误差并提供补偿。通过在“零陷点”处的功率测量来检测误差,其中零功率与精确跟踪相对应。反馈环路调整MPA相位/增益,使得这些点处的电平维持在0。该方案利用在MPA输入之一处注入的、用于测量零陷的导频信号来进行操作。
55 一种Doherty放大器及放大输入信号的方法 CN200580011161.X 2005-03-11 CN100527600C 2009-08-12 克里斯托弗·伊恩·莫布斯
发明描述了一种Doherty放大器,包括:具有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的功率分离器(120),其中第一输出连接到主功率分离器(392),该主功率分离器具有相位相差90°的第一和第二输出;以及第二输出连接到辅助功率分离器(342),该辅助功率分离器具有相位相差90°的第一和第二输出;主末级放大器(234),其包括第一主成对放大器(324)和第二主成对放大器(325),它们的输入连接到主功率分离器(352)的第一和第二输出;辅助末级放大器(244),其包括第一辅助成对放大器(344)和第二辅助成对放大器(345),它们的输入连接到辅助功率分离器(342)的第一和第二输出;其中第一主成对放大器(334)的输出通过阻抗转换器(250)连接到第一辅助成对放大器(344)的输出;以及第二主成对放大器(345)的输出通过阻抗转换器(251)连接到第二辅助成对放大器的输出;该放大器是这样设置的,以便使相对相移被引入到输入到主功率分离器和辅助功率分离器的信号中,以补偿阻抗转换器的相移。
56 优化功率放大器效率的方法和装置 CN200680039728.9 2006-11-09 CN101297475A 2008-10-29 R·韦萨南
发明涉及对发射器的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进行优化。通过以下解决方案来实现本发明:在每个放大器级(301,302)的信号输出处检测(305,306)放大器级输出信号电压电平,并且所检测的信息用于控制每个放大器级的供应电压,使得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高电平供应电压,由此改进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57 利用非线性放大器的高效率RF发射机系统 CN200680024894.1 2006-05-30 CN101218748A 2008-07-09 艾哈迈德·比拉法内
一种具有改进的效率和良好线性的发射机系统将输入AM信号分解为在相位θ相位调制的两个信号。该发射机有三个主要的实施例。第一个方案对每个分解的信号包络使用至少一个增加的RF放大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具有相比针对该相同的信号包络在另一分支中的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要低的低增益。一个相应于接通总共2n+2个分支(n=0,1,2,…)中的两个分支的相位角θi被确定。第二个方案使用如仅需要两个RF放大器的经典LINC系统的相同的通用原理结构,但是使用了不同的分解,因为该两个RF放大器是在它们的线性区域内使用的。所分解的信号包络可以是可变的。所放大的输出信号允许组合器在大部分信号中以100%的效率使用。第三个方案结合了第一和第二个方案。
58 一种Doherty放大器 CN200580011161.X 2005-03-11 CN1943106A 2007-04-04 克里斯托弗·伊恩·莫布斯
发明描述了一种Doherty放大器,包括:具有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的功率分离器(120),其中第一输出连接到主功率分离器(392),该主功率分离器具有相位相差90°的第一和第二输出;以及第二输出连接到辅助功率分离器(342),该辅助功率分离器具有相位相差90°的第一和第二输出;主末级放大器(234),其包括第一主成对放大器(324)和第二主成对放大器(325),它们的输入连接到主功率分离器(352)的第一和第二输出;辅助末级放大器(244),其包括第一辅助成对放大器(344)和第二辅助成对放大器(345),它们的输入连接到辅助功率分离器(342)的第一和第二输出;其中第一主成对放大器(334)的输出通过阻抗转换器(250)连接到第一辅助成对放大器(344)的输出;以及第二主成对放大器(345)的输出通过阻抗转换器(251)连接到第二辅助成对放大器的输出;该放大器是这样设置的,以便使相对相移被引入到输入到主功率分离器和辅助功率分离器的信号中,以补偿阻抗转换器的相移。
59 根据多尔蒂原理的准宽带放大器 CN201380019142.6 2013-04-23 CN104221283B 2017-07-25 塞巴斯蒂安·斯坦普弗勒; 伯恩哈德·卡埃斯; 乌维·达利思达; 洛塔尔·申克
一种放大器,具有:第一放大器电路(16)、第二放大器电路(17)、混合式耦合器电路(18)、和终端(1)。混合式耦合器电路(18)具有输出端口(13)和隔离端口(12)。终端(1)被连接到混合式耦合器电路(18)的隔离端口(12)。终端(1)包括:第一开关(30)、第一电容器(37)和第一电感(31,32,33)。
60 功率放大器 CN201410149400.9 2014-04-15 CN104113287B 2017-05-24 藤原茂; 山本和也; 宫下美代; 山部滋生; 小林大介
发明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不使无效电流等其他特性变化的情况下就能够调整AM‑AM特性的功率放大器。分别向偏压端子(T1、T2)供给偏压。晶体管(M1)的栅极与偏压端子(T1)连接,源极接地。晶体管(M2)的栅极与偏压端子(T2)连接,源极与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固定电容器(C1)和可变电阻(Rv1)串联连接在晶体管(M2)的栅极和接地点之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