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直流输电系统 CN87101909 1987-03-13 CN87101909A 1987-09-23 井野口晴久
在直流输电系统中,两交流系统通过第一变换器,直流传输线和第二变换器连接,通过直流传输线把功率从一个交流系统传输到另一交流系统。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第一和第二变换器中作为逆变器工作的至少有一个变换器是能由脉宽控制的电流型自变换变换器。电流型自变换变换器的无功功率是通过控制其交流电压和电流间的相位来调整的,直流电压是通过脉宽控制电流型自变换变换器来调整的,直流电流是通过作为整流器工作的变换器来调整的。
142 一种换流站内接地装置及直流输电系统 CN201710916014.1 2017-09-29 CN107508310A 2017-12-22 卢毓欣; 周诗嘉; 邱伟; 李岩; 徐迪臻
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流站内接地装置及直流输电系统,涉及高压直流输电领域,为解决在共用接地极存在较大入地电流时,与共用接地极相连的换流站在其所在的直流输电系统进行运行状态转变的过程中,其站内接地装置的回路中通过的电流过大的问题而发明。本发明公开的换流站内接地装置,包括接地开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限流电阻,所述接地开关的一侧用于与换流站的接地极引线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侧与所述换流站内的接地体相连接,所述限流电阻和所述第二开关串联之后再与所述第一开关并联。本发明可用于采用共用接地极的直流输电系统中。
143 一种换流站内接地装置及直流输电系统 CN201710907048.4 2017-09-29 CN107508308A 2017-12-22 李岩; 赵晓斌; 周诗嘉; 徐迪臻; 李凌飞; 卢毓欣
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流站内接地装置及直流输电系统,涉及高压直流输电领域,为解决在共用接地极存在较大入地电流时,与共用接地极相连的换流站在其所在的直流输电系统进行运行状态转变的过程中,其站内接地装置的回路中通过的电流过大的问题而发明。本发明公开的换流站内接地装置,包括接地开关、第一开关以及限流电阻,所述接地开关的一侧用于与换流站的接地极引线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侧与所述换流站内的接地体相连接,所述限流电阻与所述第一开关并联。本发明可用于采用共用接地极的直流输电系统中。
144 一种孤岛状态下抑制多个换流站进入无源控制模式的方法 CN201410763582.9 2014-12-11 CN105743136B 2017-12-22 董云龙; 田杰; 曹冬明; 李海英; 丁久东; 胡兆庆; 李钢; 刘海彬; 卢宇
发明提供一种孤岛状态下抑制多个换流站进入无源控制模式的方法,其通过预先将各换流站分组,分组的原则是正常运行情况下交流测通过交流线路相连的换流站分为一组,每组内部预先设定各换流站的优先级来整定各换流站孤岛检测的相关定值,整定原则为优先级越高的换流站的相关定值越敏感,相应换流站越容易检测到孤岛状态。检测到孤岛状态的换流站只有在本组内优先级高于本换流站的其他所有换流站都发出允许信号时才能进入无源控制模式。
145 一种混合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及潮流反转控制方法 CN201610061214.9 2016-01-28 CN105514957B 2017-12-22 汪楠楠; 赵文强; 王永平
发明公开一种混合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包括背靠背连接的LCC换流器和VSC换流器、第一转换刀闸、第二转换刀闸、第三转换刀闸、第四转换刀闸,第一转换刀闸连接第一交流系统和LCC换流器,第二转换刀闸连接第一交流系统和VSC换流器,第三转换刀闸连接第二交流系统和VSC换流器,第四转换刀闸连接第二交流系统和LCC换流器。功率正送时,闭合第一转换刀闸、第三转换刀闸,功率反送时,闭合第二转换刀闸、第四转换刀闸,保证在任何功率方向下VSC换流器始终为逆变运行,避免了LCC换流器逆变运行时容易出现的换相失败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混合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的快速潮流反转控制方法。
146 经由以太网链路连接两件装备的设备以及用于一件此类装备的扩充基座 CN201380004823.5 2013-01-09 CN104040941B 2017-12-05 C·豪瑞; F·吉约; J-M·库尔泰耶
用于把第一件电子装备(100)连接到第二件电子装备(101)的连接设备(1),该设备包括:两个以太网类型接口(10.1,10.2),该两个以太网类型接口通过上行线路(2.b)和下行线路(2.a)链接到一起并且它们中的每一个被安排成链接到多件装备中相应的一个并且按差分模式传送数据;两个电源模(15.1,15.2),每一电源模块与多件装备中的相应一个相关联并且在上行和下行线路间按共模模式连线以便以交流电传送电源载运信号;以及两个副传输模块(17.1,17.2),每一副传输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中的相应一个相关联并且被安排成通过调制电源载运信号使数据能被传送。
147 直流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1310446639.8 2013-09-26 CN104518519B 2017-11-03 董云龙; 田杰; 李海英; 曹冬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压控制方法,包括:主控站失去直流电压控制功能时,确定主控站与至少一个从站之间是否能通讯,能时由主控站将主控站失去直流电压控制功能的信息发送至至少一个从站,使能其中一个从站的直流电压控制功能调节直流电压。在该从站的直流电压控制功能使能之前,如果直流电压超出运行范围,由至少一个从站使能直流电压辅助控制功能,对发出或吸收的有功功率进行调节;主控站与全部或部分从站之间不能通讯时,如果直流电压超出运行范围,则至少一个直流电压控制从站使能直流电压辅助控制功能,对发出或吸收的当前的有功功率进行调节,并根据策略确定一个从站使能直流电压控制功能调节直流电压。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所述方法的装置。本发明能减小直流电压主控站停运时引起的系统直流电压振荡。
148 一种具有直流故障穿越能串联混合型双极直流输电系统 CN201510530173.9 2015-08-26 CN105162155B 2017-10-27 徐政; 王世佳; 肖晃庆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直流故障穿越能串联混合型双极直流输电系统,包括整流站和逆变站;两者通过直流输电线路相连;整流站和逆变站的正极和负极均由晶闸管换流器与模化换流器串联组成,其中模块化换流器采用一个或多个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并联组成。本发明系统兼具传统晶闸管换流器造价低、损耗低、可靠性强等优点,以及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控制灵活、低谐波、有功无功功率解耦控制、对交流系统接入点有电压支撑能力等优点;系统分为正负两极加强了运行的可靠性,并且故障下能够依靠换流器自身的动作清除直流故障。因此,本发明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架空线路高压直流输电场合,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值得大力推广。
149 一种基于LCC‑AAC型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CN201710488167.0 2017-06-23 CN107104457A 2017-08-29 郭春义; 赵成勇; 赵剑; 刘炜; 陆翌; 裘鹏; 宣佳卓
发明公开了属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LCC‑AAC型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整流侧由一个电网换相换流器LCC构成,逆变侧由一个桥臂交替导通换流器AAC构成;该系统结合了LCC技术的成熟技术、成本低廉和AAC不存在换相失败问题、具备有功和无功功率独立解耦控制、直流故障穿越能。本发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结合了LCC和AAC的技术优势,对LCC和AAC各自的缺陷进行了完善;减小换流器的体积和重量,尤其适用于海上钻井平台等对空间要求较高的场合。
150 电路中断设备 CN201380055555.X 2013-08-23 CN104756338B 2017-08-15 C·C·戴维森; 简-皮埃尔·迪普拉
一种用于电路(32)的灭弧分支(28),包括:缓冲电路(36),包括能量储存臂(40),其中所述能量储存臂(40)包括由第一联结点(46)分隔开以限定第一分压器的第一和第二能量储存臂部,并且每个能量储存臂部包括至少一个能量储存器件(48,50);以及吸收器臂(38),跨接在所述能量储存臂(40)两端,其中所述吸收器臂(38)包括由第二联结点(52)分隔开以限定第二分压器的第一和第二吸收器臂部,并且每个臂吸收器部包括至少一个吸收器元件(54,56),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联结点(46,52)被连接为限定分压桥,并且所述分压桥可以电耦接到所述电路(32),用于在使用时提供驱动电压以驱动所述电路(32)。
151 抑制晶闸管的12脉动逆变器后续换相失败的方法及系统 CN201710385764.0 2017-05-26 CN106998075A 2017-08-01 段锐敏; 郭成; 李胜男; 王玲; 文俊; 彭俊臻; 赵泽平; 覃日升
申请实施例示出一种抑制晶闸管的12脉动逆变器后续换相失败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补偿电压;根据补偿电压和直流电压,生成VDCOL电压;将VDCOL电压输入高压直流输电电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方法发明充分利用故障清除后交直流系统恢复过程中直流电流的不同变化特点,首先获取VDCOL电压,将VDCOL电压输入高压直流输电电路将其引入低压限流控制(VDCOL)中。故障清除瞬间,直流电流受影响程度最大,直流电流变化率最大,VDCOL电压最小,相应的直流电流的恢复速率限制在较低的平,降低了直流功率的恢复速度,从而,减小了换流器的无功功率的消耗,有利于受端电网恢复电压支撑,降低了12脉动逆变器后续换相失败发生的几率。
152 一种全桥MMC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1710247435.X 2017-04-14 CN106981980A 2017-07-25 马小婷; 张爱玲; 荆雪记; 彭忠; 胡永昌; 苏进国; 周金萍; 李艳梅; 李泰; 肖龙; 吴战锋; 申帅华; 杜少林
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桥MMC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三相桥臂,三相桥臂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上桥臂和下桥臂分别串联有FBSM平均值模,每个桥臂上都包括有用于旁路FBSM平均值模块的辅助断路器。在启动过程中,需检测解信号,并检测各个桥臂的电流方向,设流过桥臂的电流正方向为自上而下,当检测到该桥臂电流方向为负时,闭合与该桥臂并联的辅助断路器,将该桥臂旁路;当检测到该桥臂电流方向为正时,断开与该桥臂并联的辅助断路器,继续为该桥臂上的全桥MMC子模块充电,使解锁时刻直流母线电压不会产生很大的突变,大大减小了解锁时刻的冲击电流,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153 一种供电方法及装置 CN201310071433.1 2013-03-06 CN104037929B 2017-06-27 方庆银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供电方法,包括:将第二路交流电,进行整流,并将第二路交流电转换成第二路高压直流电;在所述第二路高压直流电异常时,将第三路高压直流电输入DC/DC模;在所述第二路高压直流电正常时,将所述第二路高压直流电输入DC/DC模块;DC/DC模块将所述第二路高压直流电或第三路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输出。
154 故障排除的方法 CN201380038971.9 2013-05-16 CN104488156B 2017-06-09 卡尔·大卫·巴尔克
提供一种用于互连DC网络和AC网络的电压源变换器的故障排除的方法。所述电压源变换器经由一个或多个DC电路中断设备被连接到所述DC网络。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检测所述DC网络中的故障;(b)实施主保护序列,其中实施所述主保护序列的步骤包括实施包含以下步骤的第一子序列:i.断开所述DC电路中断设备或每个DC电路中断设备,ii.将所述电压源变换器的DC电等级设置为零,iii.控制所述电压源变换器以与所述AC网络交换无功功率
155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主接线优化配置方法 CN201611021702.3 2016-11-21 CN106786709A 2017-05-31 谢瑞; 周志超; 季方; 於妮飒; 徐一星; 高志林; 钱锋; 徐峰; 况骄庭; 杨卫星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主接线优化配置方法,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主接线中包括有换流和桥臂电抗器,所述的桥臂电抗器布置于换流阀直流侧汇流母线的换流阀侧,并取消常规方案使用的平波电抗器;所述的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主接线中仅有6台桥臂电抗器而无平波电抗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不影响柔性直流换流站现有功能的前提下,简化了柔性直流换流站接线方式,减少电抗器设备数量,节省了工程投资,节约换流站占地,综合效益显著。
156 考虑电压稳定性及事故综合代价的直流受端系统紧急负荷控制方法 CN201611008014.3 2016-11-16 CN106786503A 2017-05-31 鞠平; 孙大雁; 周海强; 周荣玲; 陈杰会; 陈庆; 苏大威; 徐春雷
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压稳定性及事故综合代价的直流受端系统紧急负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直流受端系统数据;(2)计算电压薄弱性指标并识别故障后电压最为薄弱的若干负荷节点;(3)建立受端系统紧急负荷控制优化问题数学模型并对事故罚款曲线作近似处理;(4)应用原对偶内点法求解受端系统紧急负荷控制优化问题;(5)校核紧急负荷控制优化方案的事故综合代价及电压稳定性。本发明在不增加控制方案综合代价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综合性能,可极大地提高计算速度,有效地减少计算量,可适用于紧急负荷控制。
157 一种多馈入直流相互作用因子的实用计算方法 CN201710087361.8 2017-02-17 CN106786493A 2017-05-31 王凌谊; 钱纹; 王志敏; 赵岳恒; 徐政; 肖亮; 王世佳; 郭相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馈入直流相互作用因子的实用计算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P‑Q分解法的基础上,推导出考虑直流外特性的交直流全系统Q‑V不平衡方程,进一步化简求解出多馈入直流相互作用影响因子。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计算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MIIF时保留了实际运行的电网结构,不需要对电网进行等值处理,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普适性;此外本发明从理论上推导出MIIF的实用算法,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最后,在计算MIIF时,本发明不仅考虑了实际交流系统的网络参数,而且考虑了直流系统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外特性,因此准确性得以保证。
158 电流控制器 CN201380040411.7 2013-05-31 CN104508934B 2017-04-26 罗伯特·怀特豪斯; 卡尔·大卫·巴尔克
一种电流控制器(10),包括:多个端子(12a、12b、14a、14b),用于在使用中连接至多个DC输电介质(16、18),使得每个DC输电介质(16、18)被连接至所述多个DC端子(12a、12b、14a、14b)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电流控制单元,互连所述多个端子(12a、12b、14a、14b),所述电流控制单元包括多个电流控制子单元(20、22、23),每个电流控制子单元(20、22、23)在使用中被连接至相应的DC输电介质(16、18),每个电流控制子单元(20、22、23)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元件(24、28),每个电流控制子单元(20、22、23)的所述开关元件或每个开关元件(24、28)被连接至相同的能量存储装置(26;56)以选择性地提供电压源;以及开关控制单元(100),用以控制所述电流控制单元的每个开关元件(24、28)的切换,以在使用中将电压降(V1、V2)选择性地注入每个DC输电介质(16、18),以便同时调节每个DC输电介质(16、18)中的电流(I1、I2)并且经由所述电流控制单元将能量从至少一个DC输电介质(16、18)转移到至少一个其他的DC输电介质(16、18)。
159 海上电接入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站退出运行时的直流功率再分配方法 CN201611099437.0 2016-12-02 CN106532758A 2017-03-22 徐政; 董桓锋; 薛英林; 吴方劼; 马为民; 陈东; 乐波; 梅念
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电接入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站退出运行时的直流功率再分配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岸上换流站退出运行时,通过合理地配置各受端换流站的控制器实现直流功率重分配,转移功率完全被故障端换流站所在交流电网消纳,从而减小了潮流重分配对交流电网频率稳定影响。使用本发明方法分析大容量海上风电场接入七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时岸上换流站退出运行情景,所设计的直流功率再分配策略对岸上交流系统频率稳定提升得到了验证。
160 一种基于动态重合闸时序的换相失败闭方法 CN201611244772.5 2016-12-29 CN106532665A 2017-03-22 申洪明; 宋璇坤; 韩柳; 李军; 肖智宏; 庄欣然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重合闸时序的换相失败闭方法,包括:1)当受端电网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记录故障时刻t0;2)判断该交流故障是否引发换相失败,如果没引发,无需闭锁直流;否则认为引发换相失败,进入步骤3);3)断路器断开并在重合闸整定时间T时进行自动重合闸操作,如果在时刻t=t0+T重合闸成功,表明该交流故障为瞬时性故障,无需闭锁直流,否则认为该交流故障为永久性故障,进入步骤4);4)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断路器重合不成功,随后再次跳开,等待时间t1,判断在时刻t=t0+T+t1时是否继续换相失败,如果换相失败已结束,表明换相失败在其他交流系统电压支撑下已自行恢复,无需闭锁直流,否则,认为直流发生了持续换相失败,闭锁直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