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故障电流限制 CN200980161342.9 2009-09-11 CN102484430B 2016-08-31 贝蒂尔·布雷格伦; 斯塔凡·诺尔加; 托马斯·U·琼森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限制直流输电系统20中的电流的方法、电压源换流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电压源换流器12具有AC侧和DC侧以及位于这些侧之间的故障电流通路。此外,它还包括控制单元34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故障电流通路中并且包括初级开关元件和反并联次级可控整流元件的第一种开关单元。基于在DC电系统检测到的故障,当换流器的初级开关元件被阻断时,该控制单元将可控整流元件的控制从用作非可控整流改变为用作可控整流元件。
182 用于控制电网的方法和设备 CN201480072320.6 2014-11-25 CN105900128A 2016-08-24 D·科普; K·斯托克尔; W·滕普尔
发明涉及一种设备(100),包括:接收器(101),其适于接收有关处于电网(110)的第一层级级别的该电网(110)的第一部分(110a)的信息以及有关处于该电网(110)的第二层级级别的该电网(110)的第二部分(110b)的信息;处理器(102),其适于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确定用于控制该电网(110)的第一部分(110a)的第一设置点以及用于控制该电网(110)的第二部分(110b)的第二设置点;和发送器(103),其适于发送有关设置点的信息。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方法。
183 一种三端混合直流输电动模试验系统 CN201610269865.7 2016-04-27 CN105846454A 2016-08-10 洪波; 范彩云; 何青连; 韩坤; 刘路路; 夏克鹏; 高仕龙; 司志磊
发明涉及一种三端混合直流输电动模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背靠背连接的LCC换流站、一个VSG换流站、运行模式切换隔离开关及模拟电网阻抗特性的RT?LAB功放,各LCC换流站及VSG换流站通过对应的运行模式切换隔离开关接入直流母线,各LCC换流站及VSG换流站分别通过对应的RT?LAB功放连接于电网。本发明的动模试验系统能够为混合直流输电的研究提供一个真实的物理模型,利用该动模试验系统对混合直流输电的运行模式、控制方式、故障及保护进行研究,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新能源并网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更为接近工程实际,为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工程化应用打下基础
184 用于供应近海电厂的混合电的设备和方法 CN201480068890.8 2014-12-18 CN105830335A 2016-08-03 郑晧宁; 李相贤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用从近海电厂产生的再生电来供应混合电力的设备和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供应近海电厂的混合电力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发电机;AC/DC转换器,其用于将从发电机生成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且将直流电供应到DC总线;电力负载,其连接到DC总线以便再生电力;第一DC/DC转换器,其连接到DC总线;第二DC/DC转换器,其连接到DC总线;第一电力存储单元,其连接到第一DC/DC转换器,且在第一时间段内将DC总线的电压维持于第一阈值或更高阈值的电平时存储电力;以及第一电阻单元,其连接到第二DC/DC转换器,且在第二时间段内将DC总线的电压维持于第一阈值或更高阈值的电平时消耗电力,其中第二时间段长于第一时间段。
185 高压直流系统的模取出设备 CN201480069384.0 2014-12-24 CN105830294A 2016-08-03 金俊成; 郑泓柱
发明涉及高压直流系统的模取出设备。在本发明中,固定基部(30)固定到结构(82),并且子模块(10)安装于在固定基部(30)上滑动的可移动基部(60)上,从而允许从结构(82)取出子模块(10)。子模块(10)可以分离成能够单独从结构(82)取出的供电单元(12)和电容器单元(24)。连接支撑件(84)连接至固定基部(30)并且安装成朝向结构(82)的外侧伸出,并且缆线(86)支撑朝向结构(82)外侧延伸的连接支撑件(84)的稍端。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更容易从结构(82)取出作为重物的模块以对其进行维护的优点。
186 一种用于高压直流输电受端黑启动的控制方法 CN201610282025.4 2016-04-29 CN105826941A 2016-08-03 刘天琪; 李保宏; 张英敏; 王渝红; 王峰; 丁媛媛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直流输电受端黑启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高压直流输电整流侧控制增加定直流电压制模式;高压直流输电逆变侧控制基于原有逆变侧定电流控制模式,以原有定熄弧模式作为限制器,结合整流侧新增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实现直流系统整流侧定电压、逆变侧定电流的控制模式;基于原有逆变侧定电流控制模式增加附加频率控制器;对附加频率控制器进行设计,通过极点配置方法配置附加频率控制器,使得其对系统提供正阻尼,附加频率控制器设计为一阶超前滞后环节。本发明将功率调制端设定于逆变侧,并在逆变侧增加附加频率控制器,实现黑启动时的本地附加频率控制策略,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187 基于有效运行短路比的电网黑启动直流功率提升方法 CN201610335331.X 2016-05-19 CN105811466A 2016-07-27 陈实; 罗晓伊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效运行短路比的电网黑启动直流功率提升方法,其中,本发明通过在黑启动过程中利用直流输电对电网进行快速供电,并以有效运行短路比为指标,逐步提升直流功率,同时在有效运行短路比达到有效运行短路比限定值时,停止负荷投入,待系统短路容量增加后,再投入负荷。从而在黑启动过程中,即可保证直流功率的快速提升,实现电网黑启动后快速供电的目标,又可避免直流功率过大对受端弱系统造成损害,同时又能够避免对直流单极闭造成冲击过大的险。因此,本发明电网黑启动的直流功率提升方法,不仅能够提高黑启动过程中负荷恢复供电的速度,又能保障直流输电的使用安全,减小直流功率过大对系统的冲击和损害。
188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无功功率分配方法 CN201610341536.9 2016-05-22 CN105811449A 2016-07-27 李春平; 宋文峰; 阴晓光; 吴彦峰; 马士恩; 李小; 胡兆庆; 丁久东; 董云龙; 卢宇; 李海英
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无功功率分配方法,输入的无功指令是针对两个极,按照预先设计的功率圆图范围确定单个极有功和无功输出限制范围,无功受限于有功输出,其中功率圆图是考虑了换流器桥臂电流限制和调制比限制,直流线路电流限制以及换流器组成子模的电流限制等因素,无功的分配原则是保证两个极换流器输出无功均受每个单极的有功限制,同时保证两个极输出总无功满足指令要求。本方法可以在两极合理分配无功输出,保证每个单极都是按照本极的功率圆范围用各自有功限制无功输出,同时可以保证总的无功输出保持不变,并且在单极功率受到限制,或者单极跳闸后,另外一极等于总的输入无功指令通过单极功率圆限制后输出无功。
189 一种针对DCSM-MMC型柔性直流系统的低电流危害故障重合闸方法 CN201610329989.X 2016-05-18 CN105811386A 2016-07-27 李斌; 何佳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DCSM?MMC型柔性直流系统的低电流危害故障重合闸方法,通过闭换流器清除直流故障电流,并完成去游离;将所有DCSM子模投入到类半桥闭锁模式;利用DCSM类半桥闭锁模式实现DCSM?MMC不控整流运行方式;若直流线路不再出现电流,则表明故障已经消失,立即重启换流器;若直流线路再次出现电流,则说明故障仍然存在,判断为永久性故障,立即闭锁换流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只需通过判断电流存在与否即可实现重合闸判断,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可以在很小的线路电流情况下快速重新闭锁换流器,有效避免了重合闸对系统造成的二次过流冲击,具有低电流危害的积极效果。
190 功率自适应的MMC子模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 CN201610008110.1 2016-01-07 CN105790619A 2016-07-20 王业; 高磊; 李鹏; 李群; 袁宇波; 管益斌; 徐宁; 肖学权; 汪萍; 周卫; 易新; 曹海欧; 杜云龙; 黄浩声; 卜强生; 孔祥平; 林金娇; 宋亮亮; 杨毅; 宋爽; 黄哲晨; 弓新月; 庞福滨; 张星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自适应的MMC子模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构架在采用最近电平逼近调制策略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上,该策略可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统一潮流控制器等工程包含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基控制,与传统投切策略相比,在基本不增加子模块电压波动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减少子模块IGBT的投切次数,延长IGBT的寿命。本算法可以根据输送功率的变化,自适应的改变子模块投切策略,使得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幅度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而且可以在适当时减少子模块IGBT的投切频率,提高子模块IGBT寿命。
191 交直流混合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评估方法 CN201610323125.7 2016-05-16 CN105743116A 2016-07-06 黄俊辉; 高山; 蔡晖; 祁万春; 赵欣; 王哲; 王思成; 李辰; 窦飞; 陆军; 韩海腾; 张潮
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建立高压直流输电单元HVDC的次同步振荡研究用模型;S2、根据高压直流输电HVDC在电网中的位置以及实际运行时该HVDC的潮流走向,分析该HVDC与电网中各台发电机组的耦合强弱,确定待研发电机组;S3、根据HVDC与待研发电机组所构成的系统的等效边界对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进行化简,得到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等效简化系统;S4、根据等效简化系统,计算待研发电机组各固有扭振频率下的电气阻尼和次同步振荡评价指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本发明能够对包含HVDC的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行为进行准确的评估预测。
192 用于多端柔直输电系统的改进协调控制方法 CN201610053415.4 2016-01-26 CN105680465A 2016-06-15 吴杰; 王志新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端柔直输电系统的改进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基于多个换流站的直流输电系统,并根据下垂系数分配换流站的传输功率,设置系统中同时有两个定电压站处于工作状态,实现各个换流站之间的功率平衡;步骤2:根据直流输电系统允许运行的最大、最小直流电压设计平滑切换方法;步骤3:在定功率站的电压下垂控制器中应用反步法,减小多端系统中定电压站退出后,定功率控制站转换为定电压控制时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波动。本发明能够实现定电压控制的换流站完全退出的极端工况下,通过反步电压控制器,有效地减小暂态过电压程度,较好地实现系统直流电压的稳定控制,充分发挥其多端协调功能,提高系统抗干扰性能。
193 一种LCC-MMC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CN201610146734.X 2016-03-15 CN105656072A 2016-06-08 张军; 杨美娟; 吴金龙; 王先为; 刘欣和; 张浩; 姚为正; 于朝晖
发明涉及一种LCC-MMC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根据Δα、ΔEr、Er以及Udc生成MMC定电压控制指令Udc-ref*,根据该控制指令Udc-ref*对MMC进行控制;根据Δα、Er以及Idc生成LCC定电流控制指令Idc-ref*,根据该控制指令Idc-ref*对LCC进行控制;其中,Udc为MMC直流侧直流电压,Idc为MMC直流侧直流电流,ΔEr为LCC线电压实际误差值,Δα是LCC中晶闸管的实际触发与设计值之间的实际误差值。该协调控制方法简单有效,实际工程中便于实现;同时考虑引起系统波动的因素,可以准确做出协调控制;协调控制系统直接针对换流器控制指令,响应速度快。
194 一种暂态能量耗散装置 CN201610218722.3 2016-04-08 CN105656051A 2016-06-08 李成博; 李晓明; 王新宝; 丁峰峰; 韩连山
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系统的暂态能量耗散装置,所述能量耗散装置由快速开关和负荷电阻组成,所述快速开关为机械式快速开关或电力电子快速开关。所述暂态能量耗散装置用于消耗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直流输电由于换相失败或闭产生的暂态能量聚集,防止系统电压、功频率失稳。本发明可以消耗直流输电由于换相失败或闭锁产生的暂态能量聚集,避免电网出现电压、功角和频率稳定性问题。采用快速开关方案,响应时间小于10ms,完全满足高压直流输电对负荷响应速度的要求;解决了采用自然冷却的电力电子开关无法长时运行的问题。
195 一种直流断路器 CN201610157478.4 2016-03-15 CN105655966A 2016-06-08 范彩云; 何青连; 洪波; 张志刚; 胡秋玲
发明涉及一种直流断路器,该直流断路器包括:主通流支路、辅助电子开关支路和避雷器支路,主通流支路上串联有机械开关和换流单元;辅助电子开关支路上连接有断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单元和断流单元均由一个全桥子模构成;所述全桥子模块的每个桥臂上串联两个以上、相同数量的全控型功率开关器件。本发明还提出了另外两种直流断路器,其中一种仅换流单元由一个全桥子模块构成,另一种仅断流单元由全桥子模块构成。本发明大大简化设计结构,节省母排资源,减少造价成本,而且便于拆卸和安装。
196 FMMC-LCC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启动方法 CN201511000461.X 2015-12-28 CN105633994A 2016-06-01 杨美娟; 吴金龙; 张军; 张浩; 姚为正
发明涉及FMMC-LCC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启动方法,送端为全桥子模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FMMC,受端电网侧为电网换相型换流器LCC,送端交流侧配置有交流充电电源。本发明借助FMMC换流器中全桥子模块结构特点,在受端LCC不进行极性反接时,依然可以通过其所建立的负向直流电压对FMMC子模块电容进行充电;同时通过FMMC快速控制能,可以在切换为正常运行模式时对直流线路电压进行瞬间反转。这不仅避免了辅助设备如大容量充电电源或直流操作开关的使用,降低了成本,也使得整个混合系统的启动操作简单、清晰、容易实现。
197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直流近区电压自动控制方法 CN201410437080.7 2014-08-29 CN104242318B 2016-05-25 孙宏斌; 郭庆来; 王彬; 张伯明; 吴文传; 徐峰达
发明涉及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直流近区电压控制方法,属于电系统直流近区电压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系统当前各类电量实测值作为各类电量的预测值的初始值,根据采集的数据建立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组成的MPC优化控制模型,对该MPC优化控制模型进行简化,再利用优化工具求解MPC优化控制简化模型,获得发电机电压设定值在MPC时间窗内的解序列;将解序列中首个值作为控制目标下发给参与电压控制的发电机,以实现直流近区电压的自动控制。本方法能够在过程中实现多种连续离散无功设备协调,以适应目前直流方式改变时近区多种无功设备的协调。
198 中点箝位式变流器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110373956.2 2011-11-22 CN103138595B 2016-05-25 杨文强; A.M.克洛多夫斯基; R.A.西摩
发明涉及一种中点箝位式变流器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基本控制单元和补偿控制单元。该补偿控制单元包括:比较器,比较源侧及网侧变流器的第一及第二调制指数;第一计算元件,当第一调制指数小于第二调制指数时,接收基本补偿命令并对应产生第一源侧补偿命令以注入第一基本命令中,当第一源侧补偿命令不足以平衡中点电压时,进一步产生第一网侧补偿命令以注入第二基本命令中;及第二计算元件,当第二调制指数小于该第一调制指数时,接收该基本补偿命令并对应产生第二网侧补偿命令以注入该第二基本命令中,当第二网源侧补偿命令不足以平衡中点电压时,进一步产生第二源侧补偿命令以注入该第一基本命令中。
199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送端的电压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01511032881.6 2015-12-30 CN105576652A 2016-05-11 陈亦平; 郑晓东; 侯君; 陈皓勇; 孙雁斌; 王巍; 莫维科; 李家璐; 刘起兴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送端的电压控制方法和系统,判断送端是否处于孤岛运行状态,孤岛方式下,基于自适应电压-无功灵敏度和电压-有功灵敏度进行有功无功协同控制,联网方式下,按正常调压系数进行无功电压控制,根据无功功率分配方法计算各个AVC(自动电压控制)机组的无功功率设定值,最后在各个AVC机组励磁调节器根据上述无功功率设定值进行本地闭环控制。本发明根据高压直流输电送端系统的不同运行工况,避免孤岛方式下电厂高压母线电压由于AVC调压系数不匹配以及有功调节引起的大幅波动。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电系统自动电压控制领域。
200 基于附加有功信号的VSC-MTDC系统平衡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201610006199.8 2016-01-06 CN105576646A 2016-05-11 李可军; 朱斌; 闫文宁; 苏大威; 王卓迪; 霍雪松; 张明; 吴海伟; 潘小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附加有功信号的VSC-MTDC系统平衡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当VSC-MTDC系统发生扰动或故障时,该方法包括:步骤(1):实时检测定直流电压换流站直流侧输出的直流电压,计算检测到的直流电压与定直流电压换流站直流侧输出的直流电压最大值之间的电压差值;步骤(2):求取电压差与定直流电压换流站整流方式下的电压下降系数的比值,得到有功功率的附加值;步骤(3):将获取的有功功率的附加值叠加到定有功功率换流站控制器的有功功率设定值中,当无站间通讯时,通过VSC-MTDC系统中换流站平均承担有功功率的附加值来补偿VSC-MTDC系统的不平衡功率,以维持定直流电压站的有功功率平衡及直流电压稳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