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节能增效器 CN201710926666.3 2017-10-08 CN107477953A 2017-12-15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增效器产品,本产品节能增效器装置,是用来解决增效器增加能耗但是制冷效果不佳的问题。作为本产品的独有技术:箱体为双层保温箱体;喷雾头不少于两个;换热管不少于两根。换热管的长度至少为分配器与汇流器之间直线距离的两倍。节能增效器,过热仓与回收仓分离,使低压低温的空气能够在过热仓内与换热管充分接触,降低换热管内的高温高压气体温度,同时过热仓内上壁设置喷雾头,可通过液体气化降低过热仓内的温度,效果更明显,换热管为螺旋型,延长了接触时间,增强了接触效果。
2 液面显示装置、涡轮压缩机以及涡轮冷冻机 CN201380039419.1 2013-07-25 CN104508435B 2017-12-05 小田兼太郎; 吉永诚一郎; 佐久间信义
一种液面显示装置(40)具有液面平稳部(42)和用于观察液面平稳部(42)中的液面(100B)的观察窗(41),该液面平稳部(42)具备与油箱(28)中的液面(100A)下方连通的液体导入口(43)、以及与液面(100A)上方连通的气体排出口(44),其中具有液体导入管(50),该液体导入管(50)具备与液体入口(43)连通且向着油箱(28)的底部延伸的延伸部(52)、以及与上述延伸部(52)连通且在液面(100A)下方朝向除向下以外的方向开口的顶端部(53)。
3 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610299751.7 2016-05-09 CN107356012A 2017-11-17 王微涓; 张义林
发明提供一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主换热回路,其包括顺序连接形成回路的至少一个压缩机、流路切换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经济器以及蒸发器;以及补气支路,其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经济器之间的流路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所述补气支路上设置用于避免气相制冷剂倒流的开关阀;其中,还包括压平衡支路,其从所述开关阀上游的补气支路连接至所述主换热回路的低压气相制冷剂侧。本发明的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两侧压差所带来的开关阀的振动及噪音。
4 CN201280078248.9 2012-12-31 CN105008823B 2017-11-03 徐亮; 杜玉清; 王俊; 雷晶; 王春刚; 申广玉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气调节和家用热的冷/热液体的系统和方法。上述热泵系统包括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例如热水用热交换器),这些热交换器共用布置于上述热水用热交换器的下游位置的至少一个膨胀。上述至少一个膨胀阀被布置于上述热水用热交换器与上述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之间。上述热泵系统可以提供六个操作模式,其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热水模式、热回收模式、同时加热和热水模式、以及除霜模式。
5 系统及热泵式供热 CN201710356938.0 2014-07-31 CN107270570A 2017-10-20 大村峰正; 冈田拓也; 馆石太一; 佐藤创
一种系统及热泵式供热机,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均等地保持两个压缩机的制冷机油的量的二级压缩式热泵系统。本发明的热泵系统具备:压缩机构,具备低级侧压缩机和高级侧压缩机,压缩并吐出制冷剂;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由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与热交换对象进行热交换;膨胀,使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膨胀;热源侧空气热交换器,使在膨胀阀中减压膨胀的制冷剂与热交换对象进行热交换;均油机构,连结低级侧压缩机和高级侧压缩机,使制冷机油流通;及四通切换阀,在使制冷剂依次流过低级侧压缩机和高级侧压缩机的二级压缩路径与仅流过低级侧压缩机和高级侧压缩机中的任意一个的一级压缩路径之间进行选择性切换。
6 超临界循环以及利用了该超临界循环的供给热 CN201710268867.9 2012-08-22 CN107255372A 2017-10-17 渡边贤; 吉田茂; 冈田拓也; 外村琢; 大村峰正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中间容器以后的设备类的设计压力设定得低些以降低制造成本、且能够使各设备的壁厚变薄以谋求与之相应的性能提高的超临界循环以及利用了超临界循环的供给热机。在将压缩机(9)、散热器(11)、第1电子膨胀(12)、中间压力容器(13)、第2电子膨胀阀(16A、16B)、以及蒸发器(17A、17B)按该顺序进行配管连接由此构成冷媒回路(21)的超临界循环中,在第1电子膨胀阀(12)的下游侧设置对中间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34),并设有当该压力传感器(34)的检测值满足了规定的中间压力条件时禁止第1电子膨胀阀(12)向开放方向的控制的控制部件(35)。
7 系统及热泵式供热 CN201480053999.4 2014-07-31 CN105593610B 2017-09-08 大村峰正; 冈田拓也; 馆石太一; 佐藤创
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均等地保持两个压缩机的制冷机油的量的二级压缩式系统。本发明的热泵系统具备:压缩机构(10),具备低级侧压缩机(10a)和高级侧压缩机(10b),压缩并吐出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1),使由压缩机构(10)压缩的制冷剂与热交换对象进行热交换;膨胀(12),使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膨胀;热源侧空气热交换器(13),使在膨胀阀(12)中减压膨胀的制冷剂与热交换对象进行热交换;均油机构(20),连结低级侧压缩机(10a)和高级侧压缩机(10b),使制冷机油流通;及四通切换阀(14),在使制冷剂依次流过低级侧压缩机(10a)和高级侧压缩机(10b)的二级压缩路径与仅流过低级侧压缩机(10a)和高级侧压缩机(10b)中的任意一个的一级压缩路径之间进行选择性切换。
8 压缩机轴承冷却 CN201480018349.6 2014-02-19 CN105051466B 2017-09-05 U.J.荣松; V.M.西什特拉; Z.A.乔里
压缩机(22)具有壳体组件(40),该壳体组件(40)具有吸入端口(24)、排出端口(26)和达隔室(60)。电动马达(42)具有在该马达隔室内的定子(62)和在该定子内的转子(64)。该转子安装成用于围绕转子轴线(500)旋转。一个或更多个工作叶轮(44)联接至该转子,以在至少第一条件下由该转子驱动,以便穿过该吸入端口取入流体且从该排出端口排出该流体。入口导向叶片(IGV)阵列(174)在该吸入端口(24)与该一个或更多个叶轮(44)之间。一个或更多个轴承系统(66、68)支撑该转子(64)和/或一个或更多个叶轮(44)。一个或更多个主排泄通道(120、234、206;120、232、202、206)联接至该轴承,以将流体沿排泄流路从该轴承传递至在该叶轮上游和该IGV阵列下游的位置(172)。
9 具有节能器的多隔舱运输制冷系统 CN201380071364.2 2013-11-25 CN104937351B 2017-09-01 R.L.森夫; M.斯托克布里奇; J.R.里森
一种多隔舱运输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20),其具有抽吸口、排放口和中间进气口;排热热交换器(116);节能器热交换器(148),其具有通过其中的第一制冷剂流动路径和第二制冷剂流动路径;第一蒸发器膨胀设备(140);第一蒸发器(40),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蒸发器膨胀设备的入口和耦接到压缩机入口路径的出口,所述第一蒸发器用于冷却容器的第一隔舱:第二蒸发器膨胀设备(150);第二蒸发器(50),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二蒸发器膨胀设备的入口,所述第二蒸发器用于冷却所述容器的第二隔舱;节能器膨胀设备(77),其耦接到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动路径,所述节能器膨胀设备将制冷剂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动路径引导到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动路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动路径耦接到所述中间进气口。
10 流路切换集合单元及流路切换集合单元的制造方法 CN201480067148.5 2014-12-03 CN105849481B 2017-07-21 江口晃弘; 神谷成毅
中间单元(130)配置于室外单元(110)与多个室内单元(120)之间以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并包括多个第一单元(71)和多个液体连通单元(73)。第一单元(71)与从室外单元(110)延伸出的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及吸入气体连通管(12)连接。第一单元(71)隔着规定的第一距离(d1)与相邻的第一单元(71)大致平行地延伸。液体连通单元(73)的一端与从室外单元(110)延伸出的液体连通管(11)连接,另一端与朝室内单元(120)延伸的液体管(LP)连接。液体连通单元(73)隔着规定的第一距离(d1)与相邻的液体连通单元(73)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一单元(71)和液体连通单元(73)被交替配置。
11 冷冻装置的除霜系统以及冷却单元 CN201480033283.8 2014-11-25 CN105473960B 2017-07-18 吉川朝郁; 忽那都志夫; 纳尔逊·穆加比; 茅嶋大树
发明的冷冻装置的除霜系统具备冷却器、冷冻机、冷媒回路、旁路管、开闭、压调整部及盐回路,所述冷却器设置于冷冻室的内部,具有在壳体内部具有高度差而配置的热交换管、以及设置于所述热交换管下方的排水接收部;所述冷冻机用于使CO2冷媒冷却液化;所述冷媒回路使由所述冷冻机冷却液化的CO2冷媒在所述热交换管中循环;所述旁路管连接在所述热交换管的入口路及出口路之间,用于形成包含所述热交换管的CO2循环路;所述开闭阀设置于所述热交换管的入口路及出口路上,在除霜时关闭,使所述CO2循环路成为闭合路;所述压力调整部用于在除霜时调整在所述闭合路循环的CO2冷媒的压力;所述盐水回路包含第一导设路,该第一导设路在所述冷却器内部与所述热交换管的下部区域邻接配置,在所述热交换管的下部区域形成用所述盐水加热在所述热交换管中循环的CO2冷媒的第一热交换部;在除霜时通过热虹吸作用使CO2冷媒在所述闭合路中自然循环。
12 制冷剂回路和空调装置 CN201480037859.8 2014-06-27 CN105358918B 2017-06-27 尾中洋次; 松本崇; 酒井瑞朗; 中宗浩昭; 村上泰城
发明具备:将气液两相制冷剂(51)分离成制冷剂蒸气(52)和制冷剂液体(53)的多个气液分离装置(1);与气液分离装置(1)的上游侧连接并通过开闭切换气液两相制冷剂(51)的流路的流路切换(11);在气液分离装置(1)中被分离的制冷剂液体(53)或气液两相制冷剂(51)流入的蒸发换热器(3);相对于蒸发换热器(3)垂直或倾斜地设置于蒸发换热器(3)的上游侧的集管(2);设置于蒸发换热器(3)的下游侧的压缩机(7);以及与各个气液分离装置(1)连接并供制冷剂蒸气(52)通过的多个旁通路径(6),通过多个旁通路径(6)之后的制冷剂蒸气(52)与通过蒸发换热器(3)之后的制冷剂蒸气(52)在蒸发换热器(3)与压缩机(7)之间的第一汇合点α汇合。
13 涡轮制冷机 CN201380076771.2 2013-06-24 CN105247298B 2017-06-23 古贺淳; 上田宪治
涡轮制冷机(1A)具备:离心压缩机(10),其通过具有多个叶片(21)的叶轮(18)的旋转来压缩制冷剂(W);冷凝器(11),其对压缩后的制冷剂(W)进行冷却;第一膨胀(12)以及第二膨胀阀(13),其将来自冷凝器(11)的制冷剂(W)减压而形成气液二相,且第一膨胀阀(12)以及第二膨胀阀(13)串联连接;蒸发器(15),其使来自第二膨胀阀(13)的制冷剂(W)蒸发;节能器(14),其配置于所述第一膨胀阀(12)以及第二膨胀阀(13)之间,将制冷剂(W)分离成气液二相;以及流入路(16),其能够使在节能器(14)中从制冷剂(W)分离出的气相(W1)在叶轮(18)的相邻的叶片间的主流路(FC)中向叶片(21)的前缘(21a)与后缘(21b)之间流入。
14 热源系统及热源系统的复电时的起动台数控制方法 CN201380005456.0 2013-02-08 CN104053954B 2017-05-31 二阶堂智; 三浦贵晶; 松尾实; 立石浩毅; 大内敏昭
目的是在进行热源机的台数控制的台数控制装置上不设置无停电电源、而在复电时能迅速地使热源机起动至停电前的起动台数。上位控制装置(20)具备用于存储即将停电之前起动着的热源机台数的非易失性的第一存储部(22),在从停电进行恢复的情况下,按照存储于第一存储部(22)的热源机台数来进行复电时的热源机的台数控制。
15 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热泵式器、箱和制冷机 CN201380076655.0 2013-05-23 CN105209835B 2017-05-24 畠山和德; 神谷庄太; 汤浅健太; 松下真也; 楠部真作
发明提供一种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热泵式器、箱和制冷机,能够在对压缩机电动机进行限制通电时,使向压缩机电动机供给的电能保持恒定,使对压缩机的加热量保持恒定,由此能够高效且可靠地防止液态制冷剂滞留在压缩机内部。该热泵装置采用在压缩机的运转待机期间向压缩机电动机供给与载波信号同步的高频电压对压缩机电动机实施限制通电的结构,基于高频通电周期的多个周期的压缩机电动机的各相间电压、各相电压或各相电流,复原与该高频通电周期的1个周期相当的各检测值,并进行控制使使用该复原出的与高频通电周期的1个周期相当的各检测值来计算出的功率值与为了将滞留在压缩机内部的液态制冷剂排出到压缩机外部所需要的加热功率指令一致。
16 具有制冷剂蒸汽管线的制冷剂降温和润滑系统 CN201480006167.7 2014-01-24 CN104956163B 2017-05-17 达乌德·阿里·詹达勒; 布莱恩·托马斯·苏利文; 史蒂文·欧文·梅洛林; 雷金纳德·劳埃德·贝里; 罗纳德·艾伦·博尔特; 马修·阿伦·威特; 达米恩·斯科特·普莱梅塞尔
发明大体涉及设备、系统和方法,该设备、系统和方法涉及使用通管线从制冷剂管线对制冷剂蒸汽进行通风,诸如在泵的引发期间和/或压缩机的启动期间进行通风;涉及制冷剂泵的相对减轻质量的蜗形机壳;和/或涉及将制冷剂返回至节约装置或除冷凝器以外的冷却器组件。
17 涡轮冷冻机 CN201480030570.3 2014-05-29 CN105339743B 2017-05-03 小田兼太郎; 吉永诚一郎; 佐久间信义
一种涡轮冷冻机(1),具有:涡轮压缩机(5),其具有电动机(10);以及油冷却部(7),其至少冷却向涡轮压缩机(5)的一部分供给的润滑油,其中,该涡轮冷冻机(1)具有:制冷剂导入部(T),其将在蒸发器(4)和冷凝器(2)中循环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导入到电机的容纳空间(S3)和油冷却部(7)的内部;以及冷却部(8),其冷却被导入到电机的容纳空间(S3)和油冷却部(7)的内部的制冷剂。
18 制冷装置 CN201380026354.7 2013-04-19 CN104321597B 2017-04-26 河野聪; 松冈慎也; 冈昌弘
在使用R32的制冷装置中,即便在中间注入会使运转效率恶化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用于抑制排出温度的注入。使用R32制冷剂的空调装置(10)包括压缩机(20)、室内热交换器(50)、室外膨胀(41)、室外热交换器(30)、中间注入流路(65)、吸入注入流路(67)及注入用开闭阀(66、68)。中间注入流路(65)使在主制冷剂流路(11a)中流动的一部分制冷剂与压缩机(20)的中压制冷剂合流。吸入注入流路(67)将主制冷剂流路(11a)的一部分制冷剂引导至吸入流路(27)。
19 空调装置 CN201380073675.2 2013-03-12 CN105074351B 2017-03-22 山下浩司
空调装置(100)具有:经由第二节流装置(14a)、与流过过冷热交换器(13)的第一流路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过冷却热交换器(13)的第二流路、以及第一开闭装置(19a),与储液器过冷却热交换器(13)和第一开闭装置(19a)之间的第一旁通配管(4a)分支,并经由第二开闭装置(19b)与压缩机(10)的喷射口连接的第二旁通配管(4b);以及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17)之间的制冷剂配管分支,并经由第三节流装置(14b),与第二开闭装置(19b)和压缩机(10)的喷射口之间的第二旁通配管(4b)连接的第三旁通配管(4c)。(15)的入口侧流路连接的第一旁通配管(4a);从
20 螺杆压缩机和冷冻循环装置 CN201480030486.1 2014-05-29 CN105247217B 2017-03-15 下地美保子; 幸田利秀; 白石聪一; 冢本和幸; 上川雅章; 上中居直人
发明具备:节能器流路(50),其形成在壳体(1)内并将壳体(1)的外部与配置有滑(12)的滑槽(14)连通;以及节能器口(12p),其形成于滑阀(12),与滑阀(12)的位置相应地使节能器流路(50)向压缩室(11)连通,滑阀(12)随着从排出侧向吸入侧移动而使排出开始的时机变早,节能器口(12p)设置在当滑阀(12)移动至最靠吸入侧的状态下与吸入压室(1C)连通的位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