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连接单元及空调装置 CN201380007916.3 2013-12-09 CN104094063B 2017-08-04 长井雅章; 小森晃; 柿本敦; 增田哲也; 小川修; 松井大
在本公开的连接单元(103)中,多个第1切换构件(112a~112c)、多个第2切换构件(113a~113c)、第1开闭(119)、第2开闭阀(116、116t)、第3开闭阀(118)、第4开闭阀(117)、及第1膨胀阀(131)构成为获取以下的状态A及状态B。状态A是从室外单元(101)供给的冷媒向多个室内单元(102)并联地流动的状态。状态B是从室外单元(101)供给的冷媒向第1室内单元群(102H)与第2室内单元群(102L)串联地流动的状态。由此,能以高COP运行空调装置。
82 空调装置 CN201180071605.4 2011-06-14 CN104204691B 2017-07-28 岛津裕辅; 隅田嘉裕; 东幸志
发明得到一种空调装置,能够与膨胀机构的入口的制冷剂状态无关地抑制制冷剂流动音。与流量调整(4)并联地将开闭制冷剂流路的开闭阀(6)和具有可供制冷剂通过的多孔体的节流机构(10)串联连接,控制装置(50)在制热模式下,在使多个室内机(2)中的一部分室内机(2)的运转停止而另一部分室内机(2)运转的情况下,使运转停止的室内机(2)的流量调整阀(4)全闭,使开闭阀(6)打开。
83 制冷循环装置 CN201611041640.2 2014-04-01 CN106766433A 2017-05-31 铃木康巨
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在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室外单元(102)的内部,延长配管连接(13a、13b)设置在阀台(54)上,该阀台(54)固定在分隔板(50)和机械室侧面板(53)上。在阀台(54)的靠机械室前面板(52)一侧的面上,设置着显示部(61)。在显示部(61),显示所用的制冷剂名、制冷剂分类、制冷剂特性、和用于获取作业环境指南的信息。
84 热管多联式空调机组 CN201611114098.9 2016-12-07 CN106766294A 2017-05-31 张春路; 曹祥; 邵亮亮
发明涉及一种热管多联式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换热器、室外压缩机、节流装置、中间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及室内机,室外换热器、室外压缩机、节流装置及若干个中间换热器的制冷循环通道通过制冷循环连接管串联形成闭环,构成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用于室外换热器内制冷剂的循环;每一个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通道均与至少一个中间换热器的热管循环通道通过热管循环连接管连接形成一个热管循环,每一个热管循环之间相互独立互不连通,每一个热管循环分别用于每一个室内换热器内制冷剂的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制冷剂输配过程和空气处理末端与制冷循环解耦,提高多联机的可靠性,降低控制难度,保障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所需的制冷剂。
85 多联机系统 CN201510209682.1 2015-04-28 CN104776630B 2017-05-03 罗彬; 李越铭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其包括室外机装置、分流装置、多个室内机装置,分流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第一电子膨胀,分流装置以预设的中压初始控制目标值对第一电子膨胀阀进行控制,并获取多个室内机装置中制热室内机装置的过冷度值、制热室内机装置的出温度以及制热室内机装置中的节流元件的开度值以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中压控制目标值进行常规修正,并在制热室内机装置中的节流元件的开度值达到最大开度或最小开度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时,分流装置按照预设步长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当前中压控制目标值进行修正。该多联机系统能够根据运行的制热室内机装置中的节流元件的开度对中压控制目标值进行修正,从而保证制热室内机装置的制热效果。
86 空气调节设备 CN201380040907.4 2013-07-30 CN104508403B 2017-03-29 玉木章吾; 亩崎史武; 河西智彦
执行对应性确定操作。对应性确定操作使得在多个使用单元(303a、303b、303c、303d)中的一个或一些使用单元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分配方向或流速与其它使用单元中的不同,并且基于使用单元的制冷剂温度,确定通过制冷剂导管与使用单元连接的分支端口(15a、15b、15c、15d、16a、16b、16c、16d)与根据布线连接获得的设定分支端口之间的不对应的位置
87 空调装置 CN201380074508.X 2013-03-12 CN105008820B 2017-03-08 山下浩司
空调装置(100)具备:经由第二节流装置(14a)、与在过冷热交换器(13)的第一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过冷却热交换器液器(15)的入口侧流路连接的第一旁通配管(4a);将过冷却热交换器(13)和第一开闭装置(19a)之间的第一旁通配管(4a)分支,经由第二开闭装置(19b),与压缩机(10)的喷射口连接的第二旁通配管(4b);将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17)之间的制冷剂配管分支,经由第三节流装置(14b),与压缩机(10)的入口侧和储液器(15)的出口侧之间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的第三旁通配管(4c)。(13)的第二流路、以及第一开闭装置(19a),与储
88 制冷装置 CN201380025056.6 2013-05-08 CN104285110B 2016-08-31 河野聪; 松冈慎也
在使用R32制冷剂的空调装置中,能恰当且低成本地消除储罐内的液体制冷剂和冷冻机油的两层分离状态。空调装置(10)包括压缩机(20)、室内热交换器(50)、室外膨胀(41)、室外热交换器(30)、设于吸入流路(27)的储罐(70)。储罐(70)具有壳体(71)、入口管(72)和出口管(73),其中,所述壳体(71)形成用于对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对剩余制冷剂进行积存的内部空间。入口管(72)的前端开口位于从内部空间的底部离开内部空间的高度尺寸的0~0.3倍的尺寸的高度位置
89 多室型空气调节装置 CN201280073798.1 2012-05-14 CN104350340B 2016-08-24 酒井瑞朗; 池田宗史; 中宗浩昭; 吉村寿守务; 竹中直史; 冈泽宏树; 外囿圭介; 森本修
发明具有:室外机(101),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配管(21、22)与该室外机(1)连接的中继器(102),以及与中继器(102)连接的多个室内机(103);室外机(101)在压缩机(1)的吸入侧具有第二气液分离器(14),并用气体侧出口配管(26)和液体侧出口配管(25)连接压缩机(1)的吸入侧和第二气液分离器(14)。
90 流路切换装置及具有该流路切换装置的空气调节装置 CN201280069096.6 2012-03-09 CN104094070B 2016-08-17 本多孝好; 岛本大祐; 森本修
构成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33)的体(E)的开口部(E1)在从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三流路配管(D3)之间的连接位置到第二流路配管(D2)和第三流路配管(D3)之间的连接位置的长度为壳体流路横宽(I)时,与该阀体(E)的轴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阀体流路横宽(H)比壳体流路横宽(I)小。
91 空气调节机 CN201480065897.4 2014-08-08 CN105814373A 2016-07-27 六角雄一; 武田笃志; 上野円; 饭尾和史; 西村达男
压缩机(3)、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回路,在制冷剂回路循环的制冷剂量多时,基于被压缩机(3)吸入的制冷剂的吸入温度进行使节流装置动作的吸入过热度控制。在循环的制冷剂量少时,进行吸入过热度控制直至冷冻循环稳定为止,在冷冻循环稳定后,基于从压缩机(3)喷出的制冷剂的喷出温度进行使节流装置动作的喷出过热度控制。无论在制冷剂回路循环的制冷剂量如何,均能够进行高效的空调运转。
92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280073555.8 2012-05-30 CN104364591B 2016-07-27 冈野博幸; 高下博文
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连接了热源侧单元和多台负荷侧单元,该多台负荷侧单元相对于该热源侧单元并联地连接,能够进行制冷制热同时运转,其中,在制冷剂从负荷侧单元向热源侧单元的室外换热器流动的流路中,设置有开闭(7)及与开闭阀并联地连接的热源侧节流装置(6),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在进行制冷运转的负荷侧单元的液体管温度成为防冻结控制的温度范围的条件下,关闭开闭阀(7),控制热源侧节流装置(6)的开度,由此防止该负荷侧单元的冻结。
93 空调装置 CN201480058083.8 2014-05-01 CN105723168A 2016-06-29 竹中直史; 若本慎一; 渡边和也; 山下浩司; 鸠村杰
一种空调装置,能够进行制热除霜运转,在该制热除霜运转中,多个并联热交换器中的特定的并联热交换器作为除霜对象热交换器而成为冷凝器,除了除霜对象热交换器之外的并联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动作,其中,设置使液体制冷剂从储液器向除霜对象热交换器移动的液体制冷剂输送机构,在进行制热除霜运转时,将由液体制冷剂输送机构移动的液体制冷剂供给到除霜对象热交换器。
94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1480061607.9 2014-10-15 CN105723161A 2016-06-29 平木雅人; 长冈伸二; 平良繁治
在主体外壳(31、32)内配置有:室内热交换器(15),其供可燃性制冷剂流动;室内扇(18),其经室内热交换器(15)将空气吸入并从设置于主体外壳(31、32)的上侧吹出口(32a)、下侧吹出口(32b)吹出;以及制冷剂传感器(60),其用于检测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室内控制装置(200)对室内风扇(18)、挡板(34)和闸板(50)进行控制,在通过制冷剂传感器(60)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按预先设定的搅拌动作时间运转室内风扇(18)以将来自上侧吹出口(32a)、下侧吹出口(32b)的吹出空气向室内的地板侧吹出。由此,提供如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使滞留在室内地板侧的制冷剂扩散以降低伴随可燃性制冷剂泄漏的风险。
95 空调装置 CN201511000717.7 2013-04-19 CN105605816A 2016-05-25 河野聪; 松冈慎也; 冈昌弘
空调装置。在使用R32的制冷装置中,即便在中间注入会使运转效率恶化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用于抑制排出温度的注入。使用R32制冷剂的空调装置(10)包括压缩机(20)、室内热交换器(50)、室外膨胀(41)、室外热交换器(30)、中间注入流路(65)、吸入注入流路(67)及注入用开闭阀(66、68)。中间注入流路(65)使在主制冷剂流路(11a)中流动的一部分制冷剂与压缩机(20)的中压制冷剂合流。吸入注入流路(67)将主制冷剂流路(11a)的一部分制冷剂引导至吸入流路(27)。
96 空调及其运行方法 CN201280052479.2 2012-09-26 CN103890506B 2016-05-25 赵昌桓; 崔烘硕; 姜善永; 黄畯铉
发明空调,包括:,具有制冷剂热交换器,在该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中,制冷剂与热源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凝或蒸发;热源水流路,与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相连接;泵,设置于上述热源水流路;变流量,设置于上述热源水流路,且其开度可被调节;以及变流量阀控制部,控制上述变流量阀的开度;上述变流量阀控制部具有用于对热源水的最少流量进行操作的热源水最少流量操作部,根据上述热源水最少流量操作部的操作来调节上述变流量阀的开度,从而具有用户或安装人员等能够根据期望而选择性地调节功耗与效率的优点。
97 空调 CN201180049916.0 2011-10-19 CN103168205B 2016-02-24 木泽敏浩; 藤冈裕记
发明使容易进行减压机构的控制。空调机(1)具有连接室内机(2)与室外机(3)的制冷剂回路(10)。室内机(2)具有在其内部与扇(21)相对设置的室内热交换器(20)、和在其表面设置的辐射面板(22)。制冷剂回路(10)具有:主流路(11),在该主流路中依次设有减压机构(34)、室外热交换器(32)和压缩机(30);第1流路(12),在制热运转时,该第1流路将设于主流路(11)的压缩机(30)的下游侧的分支部(11a)、与设于减压机构(34)的上游侧的合流部(11b)连接,并且在该第1流路中设有室内热交换器(20);以及第2流路(13),在制热运转时,该第2流路将分支部(11a)和合流部(11b)与第1流路(12)并联连接,并且在该第2流路中设有辐射面板(22)。在第2流路(13)中设有机构(23)。
98 空调及其运行方法 CN201510710982.8 2012-09-26 CN105299990A 2016-02-03 赵昌桓; 崔烘硕; 姜善永; 黄畯铉
一种空调,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室外机,包括至少一个压缩机制冷剂热交换器;热源水流路,与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供给与流过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源水;,设置于上述热源水流路;变流量,设置于上述热源水流路,且其开度能够被调节;主控制部,至少控制上述压缩机的启动;变流量阀控制部,控制上述变流量阀的开度;上述主控制部和上述变流量阀控制部设置于上述室外机。根据上述热源水最少流量操作部的操作来调节上述变流量阀的开度,从而具有用户或安装人员等能够根据期望而选择性地调节功耗与效率的优点。
99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180074188.9 2011-12-16 CN103874892B 2016-02-03 森本修; 岛本大祐; 东幸志; 本多孝好
发明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A),其通过配管连接压缩热源侧制冷剂的压缩机(10)、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换热器(12)、节流装置(26)及进行热源侧制冷剂和与热源侧制冷剂不同的热介质的热交换的一个或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25)而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B),其通过配管连接用于使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热交换的热介质循环的一个或多个(31)、进行热介质和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的热交换的利用侧换热器(35)及流路切换装置(32、33)而构成,该流路切换装置(32、33)切换相对于利用侧换热器(35)的被加热的热介质的通过或被冷却的热介质的通过;和控制装置(60),其进行使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中通过热介质加热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并除霜的热回收除霜运转时,进行以规定泵容量以上使泵(31)驱动的控制。
100 空调装置 CN201380074500.3 2013-03-12 CN105190199A 2015-12-23 山下浩司
空调装置(100)具有:经由第二节流装置(14a)、与流过过冷热交换器(13)的第一流路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过冷却热交换器(13)的第二流路、以及第一开闭装置(19a),与储液器(15)的入口侧流路连接的第一旁通配管(4a);从过冷却热交换器(13)和第一开闭装置(19a)之间的第一旁通配管(4a)分支,并经由第二开闭装置(19b)与压缩机(10)的喷射口连接的第二旁通配管(4b);以及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17)之间的制冷剂配管分支,并经由第三节流装置(14b)与压缩机(10)的入口侧和储液器(15)的出口侧之间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的第三旁通配管(4c)。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