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空调装置 CN200580040494.5 2005-11-01 CN101065623A 2007-10-31 若本慎一; 河西智彦; 冈岛次郎; 中村利之; 藤条邦雄; 冈崎多佳志; 榎本寿彦
发明空调装置包括:具有配置成对第1和第2连接端部间进行流体连通的室外热交换器、对二或以二氧化碳为主成分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后将其排出的压缩机、及对流到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方向进行切换的第1切换部分的室外机;具有配置成对第1和第2配管连接部分间进行流体连通的多个室内热交换器和用于对流到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量进行控制的第1流量控制部分的多个室内机;以及具有将室内机各个的第1配管连接部分有选择地连接于室外机的第1和第2连接端部的任一方的多个第2切换部分、连接室内机的各个第2配管连接部分和室外机的第2连接端部间的第1旁通配管、及处于第1旁通配管中的第2流量控制部分的中继部分。
162 蓄热空调 CN200610088658.8 2006-04-21 CN101059259A 2007-10-24 高在润; 金寅圭; 黄镇夏
发明涉及一种蓄热空调器。蓄热空调器包括室外单元,其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和用于压缩制冷剂的至少一个压缩机;室内单元,其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至少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用于储存能量的蓄热单元,蓄热单元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蓄热热交换器;以及至少一个功能性单元,其用于根据运行条件选择性地控制制冷剂在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和蓄热单元之间的流动。
163 热电联产系统 CN200610101575.8 2006-07-12 CN1896644A 2007-01-17 赵殷晙; 河深复; 郑百永; 金哲民; 张世东
一种热电联产系统构成为:将从发动机回收的废热通过废热供应热交换器提供至空调,由此使制热容量和效率最大化。废热供应热交换器连接管道形成为:引导从室内机流出的制冷剂通过废热供应热交换器进入室外机,从而使废热供应热交换器与热泵型空调之间的流路最小化,由此减小安装成本和流阻。
164 热电联产系统 CN200610101572.4 2006-07-12 CN1896643A 2007-01-17 赵殷晙; 河深复; 郑百永; 金哲民; 张世东
发明公开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空调;主机,其包括用于产生热的驱动源以及用于回收该驱动源的废热的废热回收装置;以及安装在该空调和该主机之间的分机,其包括用于向该空调提供该废热回收装置回收的热的废热供应热交换器。该热电联产系统的优点是热电联产部被分为主机和分机,主机包括发动机和发电机,使主机和分机能够被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从而使主机能够被安装在建筑的第一层或地下室,因而将由负荷产生的建筑振动或噪音最小化;分机能够被安装在空调附近,以将制冷剂通道的长度最小化,从而减小安装成本和流道阻
165 空调 CN200510072640.4 2005-05-17 CN1793758A 2006-06-28 金成九; 金种文; 辛种镇; 李义述
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包括:冷冻装置,所述冷冻装置包括压缩机、对压缩机供给的制冷剂实施热交换的多个热交换器、设置在多个热交换器之间的多个电膨胀和设置在热交换器与压缩机之间的蓄液器;以及控制单元,当压缩机的操作停止时,所述控制单元实施控制使多个电膨胀阀关闭,以防止位于多个电膨胀阀之间的制冷剂被容纳在蓄液器中。这样,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得到改进以减小蓄液器尺寸的空调器。
166 压缩机油回收装置以及安装有该装置的复式空调 CN200510125089.5 2005-11-18 CN1776227A 2006-05-24 郑昊宗; 河道容; 金起范; 权基白; 崔圣吾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式空调。该复式空调包括:室外单元,其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多个室内单元,其与该室外单元连接;多个油分离器,各油分离器与相关的一个压缩机连接,以从该相关的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中分离出油;油存储器,其用于存储从各油分离器分离的油;多个供油管,各供油管的一端连接至该油存储器,而另一端连接至相关的一个压缩机,以将该油存储器内存储的油供给至该相关的压缩机;以及调节器,各调节器设置在相关的一个供油管上,以根据相关的一个压缩机的油存储状态来调整从该油存储器供给至该相关的压缩机的油量。
167 空调器及其室外单元 CN200310124285.1 2003-12-29 CN1256561C 2006-05-17 张世东; 黄一男; 宋珍燮; 朴峰秀; 梁东埈; 郑昊宗
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一室外单元和一设有一个室内热交换器和一个室内膨胀装置的室内单元,其中,室外单元包括一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一用于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一设置在压缩机附近、用于根据供热循环或供冷循环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循环流动的四通;一制冷剂旁流通路,用于在除霜操作时使从室外热交换器排出的制冷剂旁流到压缩机,从而可在不停止供热循环的情况下进行除霜操作,并避免了室内的供热损失
168 空调 CN200510107669.1 2005-09-29 CN1757979A 2006-04-12 金星桓; 崔松; 郑百永; 张世东
一种空调,包括:至少一个室外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空气处理单元,其包括通过制冷剂管与所述室外单元连接的热交换器,空气在该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该空气处理单元还包括吹机风扇,其吹送已热交换的空气;以及管道,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空气处理单元且其另一端连接到多个房间,并将热交换后被吹送的空气引入房间。因此,其缩短了制冷剂管,这将减少压损失和压头损失。此外,可以容易地回收与压缩的制冷剂一起排出到压缩机外部的油,且减少累积的制冷剂的数量,从而减少因为制冷剂泄漏所导致的窒息的危险。
169 复式空调 CN200410100714.6 2004-12-10 CN1702385A 2005-11-30 李润彬; 金亨洙; 张世东; 郑百永; 吴世基; 徐京源; 郑昊宗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式空调器,它包括:多个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单元;多个室外单元,每个室外单元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和用于压缩流体压缩机;将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相连的连接管;及使一台室外单元的室外热交换器与至少另一台室外单元的压缩机连通的压平衡管,因此,本复式空调器通过在供热运行时均衡室内单元之间的低压而在供冷运行时均衡室外单元之间的高压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
170 多单元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03127794.2 2003-06-12 CN1229610C 2005-11-30 黄一男
一种多单元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多单元空调器包括多个室外热交换器、用来冷却室外热交换器的多个室外机和用来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的控制装置,以便控制经室外热交换器引入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制冷剂混合比,从而对应于工况优化引入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的混合比,用来提高空调效率。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微型计算机,温度传感器用来测量从室外热交换器引入气液分离器中的制冷剂的温度,微型计算机用来比较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制冷剂温度和预置的制冷剂温度,以便检测室外单元管路系统处的制冷剂混合比,并且微型计算机还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使得检测的制冷剂混合比分别与预置的适合于工况的制冷剂混合比相同。
171 多子机空调机的控制方法 CN200410095355.X 2004-11-24 CN1645007A 2005-07-27 吴一权; 沈旻燮; 宋珍燮; 张世东; 朴峰秀; 河道容; 张乘溶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控制具有多个室内机的多子机空调机的方法,室内机各自具有膨胀、室内换热器和室内扇,某些室内机加热各房间,其余的被关断,此方法包括的步骤是:利用致冷剂的加热循环和莫利尔图线确定致冷剂的饱和温度;测定滞留在被关断的各室内机处的致冷剂温度;确定致冷剂温度与饱和温度之间的温差是否在控制部分处预先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如果温差在控制部分处预先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开启被关断的各室内机的膨胀阀;如果温差不在控制部分处预先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关闭被关断的各室内机的膨胀阀,从而在某些室内机处在加热各房间的作业期间尽量减少致冷剂在被关断的各室内机处的滞留,并在除去滞留的致冷剂时降低噪音。
172 多单元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03127793.4 2003-06-12 CN1483974A 2004-03-24 黄一男
一种多单元空调器包括:室外单元,室外单元包括用来控制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流道的流道控制、其一侧与流道控制阀连通的室外热交换器、第一旁路管线和流量控制阀,第一旁路管线的一端与使流道控制阀和室外热交换器连通的第一管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到室外热交换器另一端的第二管线连接,流量控制阀设在第一旁路管线上,用来控制通过第一旁路管线的制冷剂的流量;室内单元,具有安装在每个房间里的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电子膨胀阀;分配器,用来将经与室外单元连接的两条管线之一收到的制冷剂选择性地分配到室内单元,并使制冷剂经另一条管线返回室外单元;和控制装置,用来测量引入到分配器中的制冷剂的气/液混合比,制冷剂在分别通过第一旁路管线和室外热交换器之后汇合,该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从而控制混合比。
173 多单元空调 CN03127795.0 2003-06-12 CN1483971A 2004-03-24 李昌宜
一种多单元空调器,包括多个分配器,每个分配器包括气液分离器和分配器管线,气液分离器将来自室外单元的制冷剂分离为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分配器管线将在气液分离器处分离的气体或液态制冷剂引导到室内单元,将通过室内单元的制冷剂再引导到室外单元,均衡管线部分用来连接分配器,以均等地提供制冷剂,从而使室内单元易于安装,并且通过均等地提供制冷剂,提高了空调效率。
174 控制多元空调器操作的方法 CN03143854.7 2003-06-12 CN1477346A 2004-02-25 洪起洙
一种操作多元空调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室内房间被空气调节为预定平之上。该方法包括:在设置在室外单元内的压缩机处压缩制冷剂,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制冷模式或加热模式下,测量多个室内热交换器侧和压缩机侧的制冷剂压;在控制单元的规定压力范围内,补偿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压力。
175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510550006.0 2008-10-29 CN105180497B 2017-12-26 山下浩司; 森本裕之; 本村祐治; 鸠村杰; 田中直树; 若本慎一; 冈崎多佳志; 岛津裕辅
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不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能够进一步实现节能化,而且容易施工。在该空气调节装置中,用配管连接压缩机(10)、四通(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膨胀阀(16a~16e)及中间热交换器(15a、15b),构成冷冻循环回路;用配管连接中间热交换器(15a、15b)、(21a、21b)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用两根配管连接室外机(1)和中继单元(3)之间;该室外机(1)设置于建筑物(9)的室外等空间,收容压缩机(10)、四通阀(11)及热源侧热交换器(12);该中继单元(3)在隔开多层的设置层内设置在与室内空间(7)不同的非对象空间(8),收容膨胀阀(16a~16e)、泵(21)及中间热交换器(15a、15b);另外,从分隔室内外的壁体的外侧用两根配管连接中继单元(3)与室内机(2)之间;该室内机(2)收容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设置在能够对室内空间(7)进行空气调节的位置
176 空调装置 CN201280077260.8 2012-11-29 CN104813112B 2017-10-24 本村祐治; 森本修; 岛本大祐; 本多孝好
空调装置(100)在从搭载有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室内单元(3)全部停止的运转模式起、室内单元(3)的至少一台开始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时,在向接收到开始指令的室内单元(3)所搭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输送的热介质由热源侧制冷剂冷却或加热直至达到规定的温度之后,使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开始的室内单元(3)的送机被驱动。
177 空气调节器及空气调节器的控制方法 CN201480016525.2 2014-06-13 CN105190196B 2017-10-17 加藤隆博
空气调节器在压缩机(10)上附设有曲轴箱加热器(40),通过对曲轴箱加热器(40)通电,从而可以加热压缩机。并且,在压缩机(10)停止期间且启动压缩机(10)之前,控制部(41)根据和制冷剂的温度具有相关关系的参数即过热度,决定曲轴箱加热器(40)的通电开始时刻。借此,在压缩机(10)停止期间,可以更进一步降低由于对曲轴箱加热器(40)通电而产生的待机电
178 空调装置 CN201380077052.2 2013-05-31 CN105247302B 2017-10-13 竹中直史; 若本慎一; 渡边和也; 山下浩司; 鸠村杰
空调装置利用配管将压缩机(11)、室内换热器(31)、第1流量控制装置(32)和多个室外换热器(13)连接起来,构成主制冷剂回路,能将制冷剂注入到所述压缩机(11)中,所述压缩机(11)吸入低压的制冷剂,将该制冷剂压缩,排出高压的制冷剂,所述室内换热器(31)使作为空调对象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所述第1流量控制装置(32)对通过室内换热器(31)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控制,所述多个室外换热器(13)彼此并联连接,使外部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所述空调装置具备:第1除霜配管(26),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以分支的形式通过所述第1除霜配管(26),流入到成为除霜对象的室外换热器(13)中;节流装置(18),节流装置(18)将通过第1除霜配管(26)的制冷剂的压调整为比低压高且比高压低的中压;第2除霜配管(27),所述第2除霜配管(27)使通过了除霜对象的室外换热器(13)的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11)中;节流装置(20),所述节流装置(20)将通过第2除霜配管(27)的制冷剂的压力调整至注入压。
179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280077259.5 2012-11-30 CN104823002B 2017-08-29 本村祐治; 岛本大祐; 本多孝好; 森本修; 西冈浩二; 小野达生
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在从停止运转模式起开始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使有开始指令的室内单元的送机运转,在从停止运转模式起开始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热介质的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上后,使有开始指令的室内单元的送风机运转。
180 制冷循环装置 CN201410437684.1 2014-08-29 CN104456721B 2017-06-13 铃木康巨; 驹井隆雄; 前田晃; 泷下隆明
空调装置(100)的形成室内机(101)的框体(110)的内部在左右方向上被路分隔板(20)分隔,在框体侧面(117)侧形成对室内送风风扇(7f)和室内热交换器(7)进行收纳的风路室(21),框体侧面(118)侧进一步被形成有贯通孔(31a、31b)的分隔板(30)在上下方向上分隔,在上侧形成对延长配管(10a、10b)的一部分、扩口接头(15a、15b)以及室内配管(9a、9b)进行收纳的配管连接室(22),在下侧形成供延长配管(10a、10b)布设的配管取出室(23)。在延长配管(10a、10b)的外周与贯通孔(31a、31b)的内周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隔离件(19a、19b)。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