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280077392.0 2012-11-30 CN104823006B 2017-06-09 岛本大祐; 本村祐治; 森本修; 本多孝好; 西冈浩二; 小野达生
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制冷剂循环回路(A),其将压缩热源侧制冷剂的压缩机(10)、用于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循环路径的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用于使热源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用于对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压调整的节流装置(16)以及进行热源侧制冷剂和与热源侧制冷剂不同的热介质的热交换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进行配管连接而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B),其将用于使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有关的热介质循环的(21)、进行热介质和与空调对象空间有关的空气的热交换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以及对相对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被加热的热介质的通过或被冷却的热介质的通过进行切换的流路切换装置(22、23)进行配管连接而构成,并具有捕捉包含在热介质内的异物的过滤器(42);和热介质变换机控制装置(52),其在进行施工时,执行使过滤器(42)捕捉热介质循环回路(B)内的异物的异物除去运转。
182 空调装置 CN201380018888.5 2013-04-01 CN104204690B 2017-05-10 金泽友佳子; 下田顺一; 牧野达也
空调装置(1)具有连接压缩机(21)、四通切换(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室内热交换器(41)的制冷剂回路(10)。室外热交换器(23)是使用扁平多孔管以作为导热管(231)的热交换器。空调装置(1)在停止制热运转时进行以下均压控制:将四通切换阀(22)从制热循环状态切换至制冷循环状态而停止压缩机(21),以使制冷剂回路(10)均压。
183 的流量。空气调节装置 CN201480003330.4 2014-02-18 CN104838219B 2017-03-15 山下浩司; 石村亮宗; 鸠村杰; 池田宗史; 若本慎一; 竹中直史
发明提供空气调节装置,通过配管连接压缩制冷剂并将其排出的压缩机(10)、进行制冷剂的热交换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具有第1流路和第2流路且使通过各流路的制冷剂热交换而将流过第1流路的制冷剂过冷却的过冷却热交换器制冷剂的热交换的利用侧热交换器(17)、与压缩机(10)的吸入侧连接并积存剩余制冷剂的蓄积器(15)而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该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第1旁通配管(4a),连接过冷却热交换器(13)的第2流路和蓄积器(15)的制冷剂流入侧的配管;第2节流装置(14a),调整流过第1旁通配管(4a)的制冷剂的流量;第2旁通配管(4b),连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17)之间的配管与蓄积器(15)的制冷剂流出侧和压缩机(10)的吸入侧之间的配管;以及节流装置(14b),调整流过第2旁通配管(4b)的制冷剂(13)、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节流装置(16)、进行
184 空调装置 CN201280073883.8 2012-05-14 CN104395678B 2017-02-22 本多孝好; 森本修; 岛本大祐; 东幸志
得到一种空调装置,即便在热介质因某些理由而从热介质循环回路泄漏并使得空气进入到该热介质循环回路内的情况下,该空调装置也可以在发热而损坏之前自动补充热介质。控制装置(60)判定为泵转速超过了上限转速,从而判断为从热介质循环回路产生热介质的泄漏,并实施热介质填充/排气控制。
185 控制装置及方法、具备该控制装置及方法的多型空气调和系统 CN201380006702.4 2013-03-18 CN104067064B 2017-02-22 加藤隆博; 三苫恵介; 盐谷笃
防止过制热,并防止气低,使热切断状态的室内机的扇进行间歇运转。控制多型空气调和系统(1)的运转的控制装置(41)中,多型空气调和系统(1)对于室外机(2)连接多个室内机(7)并利用室内电动膨胀(72)的开度来调整向制冷剂配管流通的制冷剂流量,在制热时的热切断时,在室内机(7)的风扇进行旋转了规定时间之后停止规定时间的反复接通切断动作的间歇运转的情况下,在室内机(7)的风扇的切断期间中,将室内电动膨胀阀(72)控制成比室内机(7)的风扇的接通期间中的开度大且为应对噪音的开度以下的开度。
186 空调装置 CN201280076215.0 2012-10-02 CN104685304B 2016-11-16 田中航祐; 森本修; 高下博文; 有山正
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制冷供暖混合运行的空调装置,包括具有压缩机(110)的热源机(100)、多个室内机(200)和中继机(300),且空调装置还包括:中继机侧第1旁通配管(342),使从压缩机(110)吐出后流入中继机(300)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到热源机侧热交换器(131)与室内机侧热交换器(210)之间;中继机侧第2流量控制装置(343),设置在中继机侧第1旁通配管(342)上;和控制装置(400),控制中继机侧第2流量控制装置(343)的开度,以便在热源机侧热交换器(131)用作蒸发器运行时从压缩机(110)吐出的吐出制冷剂的吐出温度变成压缩机(110)的耐热温度以下。
187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180074199.7 2011-12-16 CN103874893B 2016-07-06 森本修; 岛本大祐; 东幸志; 本多孝好
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将进行热源侧制冷剂和与热源侧制冷剂不同的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热交换器(15)用配管连接而构成的冷冻循环回路;将用于使与中间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有关的热介质流转的一个或多个(21)、进行热介质和与空调对象空间有关的空气的热交换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以及对相对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被加热的热介质的通过或被冷却的热介质的通过进行切换的流路切换(22、23)用配管连接而构成的热介质流转回路;检测屋外的气温的第9温度传感器(40);以及在使与空气调节有关的运转停止时,若判断为与第9温度传感器(40)的检测有关的温度在第1规定温度以下,另外,从使泵(21)停止经过了第1规定时间,则进行使泵(21)起动,使热介质流转回路内的热介质流转的控制的控制装置(60)。
188 空气调节系统和调湿装置 CN201080070357.7 2010-12-22 CN103221752B 2016-06-29 伊藤慎一; 丰岛正树; 亩崎史武
发明提供能够高效率地进行调温和调湿的空气调节系统。该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具有压缩机(11)、四通(13)和室外热交换器(12)的1台以上的室外机(10a)、具有室内机膨胀阀(21)和室内机热交换器(22)的1台以上的室内机(20)、和具有调湿装置膨胀阀(31)、调湿装置热交换器(32)以及第一及第二吸附脱附装置(33a、33b)的1台以上的调湿装置(30),通过配管连接压缩机(11)、四通阀(13)、室外热交换器(12)、室内机膨胀阀(21)、室内机热交换器(22)、调湿装置膨胀阀(31)和调湿装置热交换器(32),构成制冷剂回路。
189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280015015.4 2012-01-23 CN103443556B 2016-06-15 田村麻子; 竹中直史; 若本慎一; 吉村寿守务; 山下浩司
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即使在中间换热器中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二次侧制冷剂)的方向变化,也能确保高的热交换效率,在任意的运转模式下都能进行适当的运转。流入中间换热器(107a、107b)的气液二相状态的一次侧制冷剂从以相对流流动的二次侧制冷剂吸热,蒸发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
190 冷冻循环装置 CN201510802189.0 2015-11-19 CN105627649A 2016-06-01 富田雅史; 冈田和树; 青木正则
发明提供抑制电消耗、且无损舒适性地实施制冷剂量是否合适的判定的冷冻循环装置。冷冻循环装置(10)具备:通过利用液体连接配管(6)及气体连接配管(9)连接压缩机(1)、热源侧热交换器(3)、节流装置(5)及利用侧热交换器(7)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检测外部气温Ta的外部气温传感器(203);以及切换与利用侧热交换器(7)的运转负荷相应地控制制冷剂回路的通常运转模式和判定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是否合适的制冷剂量判定模式而运转的控制装置(100)。此外,控制装置(100)具有当由外部气温传感器(203)检测到的外部气温Ta为设定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切换至制冷剂量判定模式的模式切换部(113)。
191 制冷装置 CN201380025140.8 2013-05-08 CN104285111B 2016-05-25 河野聪; 松冈慎也
在使用R32作为制冷剂的制冷装置中,不使用热气,就能恰当地消除液体制冷剂和冷冻机油在储罐内的两层分离状态。使用R32制冷剂的空调装置(10)包括:压缩机(20)、室内热交换器(50)、室外膨胀(41)、室外热交换器(30)、对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且对剩余制冷剂进行积存的储罐(70)、分支管(62)、注入用的电动阀(63)、热交换器(64)、第一注入流路(65)等。注入用热交换器(64)使在主制冷剂流路(11a)中流动的制冷剂与流过分支管(62)的注入用电动阀(63)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一注入流路(65)是将在分支管(62)中流动并从注入用热交换器(64)流出的制冷剂引导至储罐(70)的流路,其前端位于从储罐(70)的内部空间的底部离开内部空间的高度尺寸的0~0.3倍的尺寸的高度位置
192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280063211.9 2012-01-24 CN104011485B 2016-05-25 若本慎一; 竹中直史; 山下浩司; 森本修; 高下博文
由第1流路切换装置(A),使从喷射式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在第1旁通配管(21)通过,向作为去霜对象的室外热交换器(9b)供给,由第2流路切换装置(B),使供给到作为去霜对象的室外热交换器(9b)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第2旁通配管(31)。
193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280072641.7 2012-04-27 CN104254743B 2016-04-27 鸠村杰; 山下浩司; 竹中直史
当在预先确定的低外气温度时,进行使利用侧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制热运转之际,在执行了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后,向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转移,在所述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中,一面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一面使流入到喷射配管的制冷剂与作为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的在连接配管中流动并在热源侧热交换器散热了的制冷剂合流后,向压缩机的喷射端口供给,在所述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中,一面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一面使之经喷射配管向压缩机的喷射端口供给。
194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080069088.2 2010-09-14 CN103097832B 2016-04-27 山下浩司; 森本裕之; 本村祐治; 宇江纯一; 若本慎一; 竹中直史
提供既可以使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紧凑化又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100)在制冷剂流路中的一部分连接有节流装置(16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以及连接成在节流装置(16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使热源侧制冷剂并联地流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在制冷剂流路中的其余部分连接有节流装置(16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以及连接成在节流装置(16b)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使热源侧制冷剂串联地流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195 空气调节机 CN201510615806.6 2015-09-24 CN105485805A 2016-04-13 是永和典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制造成本且在制热运转时能够在制冷剂配管内蓄积更多的制冷剂的空气调节机。该空气调节机具备制冷循环回路(30)、将设置在室内膨胀(10)及主回路膨胀阀(22)之间的分支部(31)与喷射口(1a)之间连接的喷射回路(40)、设于喷射回路(40)的喷射回路膨胀阀(21)、进行在分支部(31)及主回路膨胀阀(22)之间流动的制冷剂与由喷射回路膨胀阀(21)减压后的制冷剂的热交换的内部热交换器(20)、室外机控制装置(18),室外机控制装置(18)控制主回路膨胀阀(22)的开度A,以使主回路膨胀阀(22)的开度A、喷射回路膨胀阀(21)的开度C、系数B、制冷循环回路(30)的制冷剂循环量Gr满足关系式A+C=B×Gr。
196 空调装置 CN201180072908.8 2011-09-30 CN103733005B 2016-04-06 森本裕之; 山下浩司; 隅田嘉裕
运算装置(52)基于根据流入节流装置(16b)的制冷剂的温度算出的入口液体、和根据从节流装置(16b)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或者制冷剂的压算出的饱和气体焓和饱和液体焓,算出从节流装置(16b)流出的制冷剂的干燥度,基于从节流装置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制冷剂的压力算出从节流装置(16b)流出的制冷剂的液相浓度和气相浓度,基于算出的干燥度、液相浓度以及气相浓度算出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组成。
197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480007011.0 2014-06-30 CN105408696A 2016-03-16 小谷正直; 关谷祯夫; 佐佐木重幸
发明提供一种伴随压缩机的偶发停止次数降低的抑制消费能增大的且确保舒适性的空气调节装置。本发明的空调调节机具备具有压缩机的室外机、与室外机连接的多个室内机,具备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以室内机的吸入空气温度位于将设定温度作为基准的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的方式实施热电偶关闭控制与热电偶打开控制,该控制装置检测多个室内机的吸入空气温度,当吸入空气温度位于设定温度与热电偶关闭温度之间的室内机的空调容量的总量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强制性地使吸入空气温度为设定温度与热电偶关闭温度之间的室内机中的至少一台的室内机进行热电偶关闭。
198 空调装置 CN201380077052.2 2013-05-31 CN105247302A 2016-01-13 竹中直史; 若本慎一; 渡边和也; 山下浩司; 鸠村杰
空调装置利用配管将压缩机(11)、室内换热器(31)、第1流量控制装置(32)和多个室外换热器(13)连接起来,构成主制冷剂回路,能将制冷剂注入到所述压缩机(11)中,所述压缩机(11)吸入低压的制冷剂,将该制冷剂压缩,排出高压的制冷剂,所述室内换热器(31)使作为空调对象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所述第1流量控制装置(32)对通过室内换热器(31)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控制,所述多个室外换热器(13)彼此并联连接,使外部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所述空调装置具备:第1除霜配管(26),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以分支的形式通过所述第1除霜配管(26),流入到成为除霜对象的室外换热器(13)中;节流装置(18),节流装置(18)将通过第1除霜配管(26)的制冷剂的压调整为比低压高且比高压低的中压;第2除霜配管(27),所述第2除霜配管(27)使通过了除霜对象的室外换热器(13)的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11)中;节流装置(20),所述节流装置(20)将通过第2除霜配管(27)的制冷剂的压力调整至注入压。
199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480023648.9 2014-01-22 CN105247291A 2016-01-13 木村隆志; 林久仁子
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通过进行与设置条件对应的除霜运转控制,防止压缩机的破损和制热运转恢复的延迟。室外机控制部(200)具有根据室内机(5a~5c)的额定功率的总和、以及作为液管(8)或者气管(9)的长度的制冷剂配管长规定有启动时转速(Cr)的除霜运转条件表(300a)。室外机控制部(200)利用从设置信息输入部(250)输入的室内机(5a~5c)的额定功率的总和,参照除霜运转条件表(300a)决定启动时转速(Cr)。而且,室外机控制部(200)在开始除霜运转时,以决定的启动时转速(Cr)启动压缩机(21),在除霜运转开始后的规定时间(1分钟)内,维持所述启动时转速(Cr)驱动压缩机(21)。
200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510550006.0 2008-10-29 CN105180497A 2015-12-23 山下浩司; 森本裕之; 本村祐治; 鸠村杰; 田中直树; 若本慎一; 冈崎多佳志; 岛津裕辅
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不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能够进一步实现节能化,而且容易施工。在该空气调节装置中,用配管连接压缩机(10)、四通(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膨胀阀(16a~16e)及中间热交换器(15a、15b),构成冷冻循环回路;用配管连接中间热交换器(15a、15b)、(21a、21b)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用两根配管连接室外机(1)和中继单元(3)之间;该室外机(1)设置于建筑物(9)的室外等空间,收容压缩机(10)、四通阀(11)及热源侧热交换器(12);该中继单元(3)在隔开多层的设置层内设置在与室内空间(7)不同的非对象空间(8),收容膨胀阀(16a~16e)、泵(21)及中间热交换器(15a、15b);另外,从分隔室内外的壁体的外侧用两根配管连接中继单元(3)与室内机(2)之间;该室内机(2)收容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设置在能够对室内空间(7)进行空气调节的位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