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多级变速器 CN201610902619.0 2016-10-17 CN106438879A 2017-02-22 周立亭; 王书翰; 苏成云; 于新涛; 万全喜; 郭伟
一种在变速器壳体中布置在驱动轴和与其平行布置的输出轴之间的多级变速器,其有三个在主轴系上同轴地布置的行星排,第二排的太阳轮与驱动轴连接,第一排的行星齿轮架与第三排的第一小齿轮和内齿轮连接,第一排的内齿轮与第二排的行星齿轮架连接,第二排的内齿轮与第三排的行星齿轮架连接,多级变速器有至少四个换挡元件、在驱动轴与第二排的内齿轮之间的第一离合器、在驱动轴与第三排的太阳轮之间的第二离合器、在第一排的太阳轮上的第一制动器和在第三排的太阳轮上的第二制动器,多级变速器有主减速齿轮,其具有在第一小齿轮与在第七轴上的第一齿轮之间的第一圆柱齿轮副以及在第七轴上的第二小齿轮与在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之间的第二圆柱齿轮副。
22 多级变速器 CN201380020880.2 2013-03-13 CN104246292B 2016-12-14 彼得·齐默; 斯特凡·贝克; 蒂莫·韦伦
说明了一种二级的多级变速器,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1)包括两个径向相互嵌套的传动次级。该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内太阳轮(11)、内行星齿轮(12)、在内齿圈(13)、与在内齿圈(13)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外太阳轮(14)、外行星齿轮齿轮(12)和外行星齿轮(15)支承在该行星架上。在内齿圈(13)或者说外太阳轮(14)与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齿圈(24)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并且能经由制动器(42)固定。此外,第二行星齿轮组(2)具有彼此啮合的内(22)和外(23)行星齿轮,它们支承在行星架(25)上。(15)和在外齿圈(16)、以及行星架(17),内行星
23 多级变速器 CN201580003605.9 2015-01-13 CN105899849A 2016-08-24 加藤贵义; 森本隆; 青木敏彦; 加藤博; 糟谷悟; 宫崎光史; 森濑胜; 大板慎司
自动变速器(20)包括单小齿轮式第一行星齿轮(21)、双小齿轮式第二行星齿轮(22)、单小齿轮式第三行星齿轮(23)、单小齿轮式第四行星齿轮(24)、离合器(C1、C2、C3、C4)、制动器(B1、B2),通过使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2)中任意3个接合并且使剩余的3个分离,能够形成前进1挡至前进9挡和后退挡。
24 用于同步一个变速器轴上的齿轮的方法 CN201380018390.9 2013-03-19 CN104204626B 2016-07-06 A·马卢姆
用于同步车辆平行轴变速器轴上的齿轮的方法,该变速器包括至少一个与动源相连的主轴、由主轴驱动以便将驱动转矩通过几级传动比传递至车轮的一个副轴、以及将齿轮联接到其轴上以便在没有机械同步元件的情况下接合一个传动比的至少一个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得该动力源用产生一个控制该参考转矩信号(T1ref)的方式来运行,该参考转矩等于最小可传递转矩以便当该相关的齿轮联接到其轴上时使得初级速度(ω1)与乘以减速比(K)的次级速度(ω2)之间的差值(ω2K-ω1)最小化,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信号是由这个和(Kw.K.ω2-Ks.ω1+T1int)给定的,其中(Τ1int)是通过对初级速度(ω1)进行积分得到的项。
25 自动化手动变速器 CN201380020534.4 2013-04-16 CN105683624A 2016-06-15 金世喆
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手动变速器,上述自动化手动变速器,具备:第1变速齿轮部(10),与变矩器的涡轮相连接,上述变矩器的涡轮与发动机相连接,并通过发动机驱动;第2变速齿轮部(20),具备补助输入齿轮部(30),且与变矩器的叶轮相连接;补助输入齿轮部(30)。第1变速齿轮部(10)将通过变矩器传递的发动机的动基于一定的齿轮速度比增加或减少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并传递到驱动轮胎(50)。第2变速齿轮部(20)与发动机(1)直接连接,通过各变速齿轮,将发动机的动力基于一定的齿轮速度比增加或减少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传递到驱动轮胎(41)。补助输入齿轮部(30)用离合器(32)控制连接于输出轴(40)的补助齿轮(31)和第一输入轴(11),齿轮变速时,在第一变速齿轮部(10)或第2变速齿轮部(20)进行变速工作期间,通过补助齿轮(31)及离合器(32)将发动机(1)的旋转力传递到驱动轮胎(50)。
26 变速器及变速控制系统 CN201180055617.8 2011-11-04 CN103299104B 2015-12-09 池谷信二; 寺冈正夫
发明能实现驱动不断开,抑制变速冲击或加速缓慢,重量降低。一种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以通过改变多个啮合离合器(19)、(21)进行多级变速齿轮(19)、(21)向上级的变速的方式排列多级变速齿轮(19)、21),在变速操作部(93)及啮合离合器(47)、(49)的各级上设有导向部(G),该导向部在下级及上级啮合离合器(47)、(49)通过变速操作部(93)的动作同时啮合时,利用通过上级的变速旋转作用在下级的滑行方向转矩使下级啮合离合器(47)向空转方向移动,从而使啮合脱离。
27 变速器 CN201380060099.8 2013-11-11 CN104797852A 2015-07-22 伊藤笃
发明涉及变速器。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提供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减少部件件数的变速器的需求。所述变速器具有:输入轴输出轴齿轮变速机构,其具有多级齿轮系、一个以上的毂以及齿轮系选择机构,其中,所述多级齿轮系具有被一体第设置于所述输入轴的多个输入轴侧齿轮和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出轴相对旋转并与所对应的所述输入轴侧齿轮啮合的多个输出轴侧齿轮,所述毂与所述输出轴侧齿轮邻接并被配设为无法相对于所述输出轴相对旋转,所述齿轮系选择机构使所述输出轴侧齿轮与所述毂脱离或卡合;以及壳体部件,其仅在两端部附近分别支承所述输入轴以及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在遍及供所述输出轴侧齿轮以及所述毂配设的部位的整体的外周面连续地形成有花键,所述毂与所述输出轴进行花键嵌合,所述输出轴侧齿轮的轴承能够相对旋转地被配设于输出轴的花键上,所述壳体部件从大的方面被划分为在所述输入轴以及所述输出轴的所述一端部侧进行支承的第1壳体部件和在所述另一端部侧进行支承的第2壳体部件。
28 车辆用动传递装置 CN201080070354.3 2010-11-24 CN103228956B 2015-04-22 出盐幸彦; 宫崎光史; 神谷敏彦; 江藤真吾; 浅冈博则; 加藤康之
提供车辆用动传递装置,在具备流体传动装置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能够缩短轴向全长。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在发动机(14)和驱动轮(16)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具备:具有设有多个叶片(40)的后罩(38)和设有接受来自泵叶片(40)的流体流的多个涡轮叶片(44)的涡轮(42)的变矩器(18);以及将从变矩器(18)输送至输入轴(48)的动力朝后段传递的自动变速器(20)。涡轮(42)在变矩器(18)的第一轴心(C1)方向在比泵叶片(40)及涡轮叶片(44)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即比变矩器(18)的外罩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以不能相对旋转的花键嵌合与输入轴(48)连结。
29 车辆用动传递装置 CN201280073372.6 2012-05-23 CN104334925A 2015-02-04 吉田伦生; 中田博文; 小林大介; 吉野弘绍
一种车辆用动传递装置,无级变速器齿轮列被分别设置在被输入由驱动力源输出的转矩的输入轴与输出转矩的输出轴之间,以便能够在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传递转矩,所述无级变速器使变速比连续地变化,所述齿轮列具有配置在与所述输入轴及所述输出轴不同的位置的中间轴,并且设定不能由所述无级变速器设定的至少一个变速比,在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前进后退切换机构与所述输出轴或所述中间轴配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利用输入部件、输出部件以及反作用力部件这三个旋转部件进行差动作用,所述反作用力部件通过停止旋转使所述输入部件与所述输出部件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设置有第一离合器机构和制动机构,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将所述三个旋转部件中的至少任两个旋转部件连接起来,所述制动机构停止所述反作用力部件的旋转,设置有第二离合器机构,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经由所述无级变速器将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连接起来,并且,在从所述输入轴经由所述无级变速器至所述输出轴的转矩传递路径上进行转矩的传递和切断,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经由所述齿轮列及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连接起来。
30 无级变速器 CN201280073366.0 2012-05-22 CN104334924A 2015-02-04 内野智司; 藤川敦司
来自驱动源(E)的驱动从主输入轴(13)经由配置有输入切换机构(24)和第1减速器(25、26)的第1输入路径而被传递到无级变速机构(20),进而被传递到配置有第2减速器(31、34)的第1输出路径,LOW模式被建立,此外,所述驱动力从主输入轴(13)经由配置有输入切换机构(24)和增速器(27、28)的第2输入路径而被传递到无级变速机构(20),进而被传递到配置有第3减速器(29、34)的第2输出路径,HI模式被建立。由于输入侧的第1减速器(25、26)、输入侧的增速器(27、28)以及输出侧的第2、第3减速器(31、29、34)相互独立,所以,在切换LOW模式和HI模式时,消除输入切换机构(24)上的旋转差,同时,提高了LOW模式下输入到无级变速机构(20)的转速和HI模式下输入到无级变速机构(20)的转速的设定自由度
31 变速器及变速控制系统 CN201180055617.8 2011-11-04 CN103299104A 2013-09-11 池谷信二; 寺冈正夫
发明能实现驱动不断开,抑制变速冲击或加速缓慢,重量降低。一种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以通过改变多个啮合离合器(19)、(21)进行多级变速齿轮(19)、(21)向上级的变速的方式排列多级变速齿轮(19)、21),在变速操作部(93)及啮合离合器(47)、(49)的各级上设有导向部(G),该导向部在下级及上级啮合离合器(47)、(49)通过变速操作部(93)的动作同时啮合时,利用通过上级的变速旋转作用在下级的滑行方向转矩使下级啮合离合器(47)向空转方向移动,从而使啮合脱离。
32 车辆用动传递装置 CN201080070354.3 2010-11-24 CN103228956A 2013-07-31 出盐幸彦; 宫崎光史; 神谷敏彦; 江藤真吾; 浅冈博则; 加藤康之
提供车辆用动传递装置,在具备流体传动装置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能够缩短轴向全长。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在发动机(14)和驱动轮(16)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具备:具有设有多个叶片(40)的后罩(38)和设有接受来自泵叶片(40)的流体流的多个涡轮叶片(44)的涡轮(42)的变矩器(18);以及将从变矩器(18)输送至输入轴(48)的动力朝后段传递的自动变速器(20)。涡轮(42)在变矩器(18)的第一轴心(C1)方向在比泵叶片(40)及涡轮叶片(44)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即比变矩器(18)的外罩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以不能相对旋转的花键嵌合与输入轴(48)连结。
33 混合动装置 CN200980112113.8 2009-03-30 CN101983150B 2013-05-29 丹波俊夫; 福原裕一; 佐佐木环; 丰良幸男; 大村雅洋
当利用第1驱动列或第2驱动列的齿轮变速机构所选择的变速档被切换到另一方的驱动列的齿轮变速机构的变速档时,对利用转速传感器检测的发动机的旋转速度的减速度与预先设定的减速度的上限值进行比较,如果超过该上限值,则作为电动机起动与第2驱动列的输入轴连接的达发电机装置,在该输入轴上产生与从发动机输入的转矩相抵消的负荷转矩,在该状态下,解除上述另一方的驱动列的齿轮变速机构的变速档的结合。
34 带有外部驱动齿轮组的多级变速器 CN200810170020.8 2008-09-23 CN101398063B 2011-08-03 S·H·维特科普; A·W·菲利普斯; C·E·凯里; J·M·哈特
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外部驱动齿轮组的多级变速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速器,该变速器具有输入部件,输出部件,三个行星齿轮组,四个外部齿轮组,多个联接部件和多个扭矩传递装置。各个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部件。各个外部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扭矩传递装置可包括离合器制动器。
35 传动比传动装置 CN200480034047.4 2004-11-18 CN1882794B 2011-07-06 R·安东诺夫; F·图坦; C·贝奈斯
传输装置(1),包括两个动系(8a,8b)它们平行地设置,永久地连接在从发动机(3)来的输入轴(2)和用于驱动差速器(6)的输出轴(4)上。在每个动力系(8a,8b)中,通过工作一个单独的驱动器而获得每个比例(Ia,IIa,IIIa或Ib,IIb,IIIb),该驱动器能够将轴(2和4)的转动速度匹配到变化的比例上。控制器(17)使处于变化的比例中的驱动/脱开同步化,使得下一个比例或者处于同一系中,或者处于另一系中。
36 带有外驱动齿轮组的多级变速器 CN200810168017.2 2008-09-16 CN101392815B 2011-07-06 A·W·菲利普斯; S·H·维特科普; C·E·凯里; J·M·哈特
提供了一种带有外驱动齿轮组的多级变速器,其具有输入部件、输出部件、三个行星齿轮组、四个外齿轮组、多个联接部件及多个扭矩传递装置。每个行星齿轮组均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每个外齿轮组均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扭矩传递装置可包括离合器制动器。
37 带有外驱动齿轮组的多级变速器 CN200810168016.8 2008-09-16 CN101398061A 2009-04-01 S·H·维特科普; A·W·菲利普斯; J·M·哈特; C·E·凯里
提供了一种带有外驱动齿轮组的多级变速器,其具有输入部件、输出部件、三个行星齿轮组、四个外齿轮组、多个联接部件及多个扭矩传递装置。每个行星齿轮组均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每个外齿轮组均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扭矩传递装置可包括离合器制动器。
38 八级变速器 CN200810149089.2 2008-09-19 CN101392817A 2009-03-25 A·W·菲利普斯; S·H·维特科普; J·M·哈特; C·E·凯里
发明涉及一种八级变速器,其具有可用于动系以提供八种前进速度比和一种倒档速度比的多个部件。该变速器包括三个行星齿轮组、五个扭矩传递装置、一个固定互连、三个外齿轮组和主减速器齿轮组。动力系包括持续地连接到一个行星齿轮部件上的发动机及扭矩变换器和与一个外齿轮组持续地连接的输出部件。五个扭矩传递装置在各种行星齿轮部件及外齿轮部件、输入轴和变速器壳体之间提供互连,并且以三个的组合进行操作,以建立八种前进速度比和一种倒档速度比。
39 自动变速器 CN200480013732.9 2004-04-15 CN1791756A 2006-06-21 杉野聪一; 高桥司
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变速器,其具有如下构成:具有中心齿轮(S)、托架(C)以及环形齿轮(R),并将中心齿轮(S)连接在第一主轴(3)的行星齿轮列(PG);与此行星齿轮列(PG)的旋转轴平行设置的副轴(5);可固定保持环形齿轮(R)的第一制动器(B1);由连接于环形齿轮(R)的第一驱动齿轮(6),以及与此第一驱动齿轮(6)啮合设于输出轴上可以相对旋转的第一从动齿轮(7)构成的第一齿轮列(G1);将第一从动齿轮列(7)摘挂自由地连接在副轴(5)上的第一离合器(C1);由相对托架(C)设置的可相对旋转的第三驱动齿轮(10),以及与此第三驱动齿轮(10)啮合并连接在输出轴上的第三从动齿轮(11)构成的第三齿轮列(G3);将第三驱动齿轮(10)摘挂自由地连接在托架(C)的第三离合器(C3);将中心齿轮(S)和环形齿轮(R)摘挂自由地连接的第四离合器(C4)。
40 变速器及采用该变速器的车辆和自行车 CN01122464.9 1999-02-12 CN1328935A 2002-01-02 正木良三
本文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其包括用于将一驱动源的能量分配给许多差速机构的一机构;分别与所述许多差速机构相连的许多达;和用于结合从所述许多差速机构输出的能量的一机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