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内燃机、车辆、船舶以及用于内燃机的排气清洁方法 CN200980000459.9 2009-06-15 CN101688462A 2010-03-31 高桥佑辅; 粉川嗣教
一种内燃机能够通过防止排气温度升高而提高清洁效率从而减轻催化剂的性能降低。内燃机1包括收敛部分32、扩散部分33和分支部分21。分支部分21从排气通路16的位于扩散部分33上游的部分分支在排气通路16中沿下游方向传播的振动波35,所述振动波35的传播速度比排气9打开时从燃烧室10流入排气通路16中的排气36的速度高,并将振动波35传回到排气通路16中。使得排气36经过收敛部分32并在分支部分21和扩散部分33之间与振动波35碰撞,因而增大收敛部分32中排气36的压。使得排气36经过所述扩散部分33以产生新振动波35b,并因而降低排气温度。排气清除装置40的催化剂41设置在排气通路16的位于扩散部分33下游的部分中。
82 内燃机、车辆、船舶以及用于内燃机的二次空气供应方法 CN200980000460.1 2009-06-15 CN101680348A 2010-03-24 高桥佑辅; 粉川嗣教
提供一种内燃机,其及时在高负载状态中也能够有效地将空气供应到排气通路中。内燃机1包括收敛部分32、扩散部分33和分支部分21。分支部分21从排气通路16的位于扩散部分33上游的部分分支在排气通路16中沿下游方向传播的振动波35,所述振动波35的传播速度比排气9打开时从燃烧室10流入排气通路16中的排气36的速度高,并将振动波35传回到排气通路16中。使得排气36经过收敛部分32并在分支部分21和扩散部分33之间与振动波35碰撞,因而增大收敛部分32中排气36的压。使得该排气36经过扩散部分33以产生新振动波35b。二次空气供应系统70包括供应部分73,供应部分73用于通过使用由新产生的振动波35b所产生的负压将空气供应到排气通路16的位于扩散部分33上游的部分中。
83 多缸内燃机、车辆、船舶以及用于多缸内燃机的排气方法 CN200980000457.X 2009-06-15 CN101680347A 2010-03-24 高桥佑辅; 粉川嗣教
提供一种能够比现有技术内燃机更能降低排气温度和压的内燃机。该内燃机包括#A缸、#B缸和排气通路16。排气通路16包括收敛扩散形喷嘴31和设置在扩散部分33上游端上游的排气汇聚部分19,所述排气汇聚部分19用于仅连接打开期间不重叠的燃烧室的排气口9a。在汇聚上游部分19a中传播的振动波35在连接部分181中被分支,并且经过分支的振动波35由#B缸的排气9反射并与排气36碰撞。随着压力由振动波35增大的排气通过收敛扩散形喷嘴31,产生在排气通路16中沿下游方向传播的新振动波,并且产生在排气通路16中沿上游方向传播的膨胀波。因而,显著地降低排气的温度和压力。
84 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 CN200810186719.3 2008-12-12 CN101469628A 2009-07-01 三川诚; 本田幸一郎
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其可以确保最低地上高度,且可以紧凑地配置。发动机(211)具备曲轴箱(214)和从曲轴箱(214)上部向前侧延伸出的汽缸(215),在汽缸(215)前面的下方且曲轴箱(214)前面的前方,即、从曲轴箱(214)底面大致平延伸的水平面的上方所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有催化剂收纳室(280)并使其轴线(L)朝向曲轴(CR)的轴向。
85 摩托车 CN200810173264.1 2008-10-31 CN101424206A 2009-05-06 山本雅则; 松浦茂行
发明提供一种能将消音器的热顺畅地释放到消音器罩的外部的摩托车。摩托车具有用于覆盖消音器40的侧表面(外周表面)的一部分的消音器罩50和用于从后侧覆盖消音器40的端帽60。端帽60从消音器罩50单独地形成并远离消音器罩50设置。消音器罩50以消音器罩50在从消音器40的中心轴线沿着径向方向偏离的位置中的方式安装在消音器40上。
86 发动机及摩托车发动机 CN200810134739.6 2008-07-23 CN101353976A 2009-01-28 增田辰哉; 齐藤道夫
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及摩托车发动机,其中用于二次空气供应装置的管子数量被减少,以降低制造成本。该发动机包括缸体(3)、缸盖(5)以及连接到排气通道(22)的二次空气通道。空气量控制(31)和簧片阀(48)设置在二次空气通道中。空气量控制阀(31)和单向阀(48)被设置在所述缸盖(5)上。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处于所述空气量控制阀(31)和所述单向阀(48)的下游侧的部分由在所述缸盖(5)中钻出的通道孔(35、36)形成。
87 摩托车 CN200810093272.5 2008-05-19 CN101306705A 2008-11-19 森田京侍
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其保护燃料喷射免于受到外部物质的干涉。在发动机中,气缸轴线基本平导向,空气滤清器(22)以堆叠状态安装到气缸盖(20)的车辆前侧。燃料喷射阀(17)安装到气缸盖(20)的上表面。进气管(40)连接在气缸盖(20)的上表面和空气滤清器(22)的上表面之间。从车辆侧向观察,进气管(40)放置成旁通燃料喷射阀(17)的上方。因此,燃料喷射阀(17)布置在由气缸盖(20)、空气滤清器(22)和进气管(40)所包围的区域,使得其被保护免于受到外部物质干涉。
88 自动二轮车的排气系统结构 CN02107832.7 2002-03-22 CN100416057C 2008-09-03 津久井浩明; 三上孝雄; 神田英一; 渡部伸; 佐藤辰
一种确保可以充分发挥发动机性能的排气管长度的同时,将重量大的消音器配置在使得车身重心下降、车身前后重量平衡的有利位置的排气系统结构。安装所述排气系统的自动二轮车10,在前、后轮32、34之间配置发动机40,通过从所述发动机40延伸的排气管60、和连接在所述排气管60上的消音器70排出排放气体。消音器70采用在进气口73的附近设置排气口74的形式。在进气口73与后轮一侧相邻的状态下,将消音器70配置在发动机40的下方,同时,将排气管60以延伸到后轮34附近的状态与前述消音器70的进气口73连接。
89 跨骑式车辆 CN200710186508.5 2007-12-04 CN101239642A 2008-08-13 梶原谦一; 西泽和也; 乡家孝之; 五十岚刚
申请涉及跨骑式车辆。本发明是为了实现流过次级进气管的空气中的气的有效冷却,并在催化转换器中通过次级空气提高废气的燃烧效率。次级进气管(80)的第三至第五导管部分(80C)至(80E)露出到前轮(60)后部和发动机(20)前部之间形成的空间S中,从而第三至第五导管部分(80C)至(80E)成为冷却次级空气的次级空气冷却管道部分。从而,从次级进气管流过的次级空气被第三至第五导管部分(80C)至(80E)冷却,且增加次级空气中的氧浓度。
90 具有排气净化功能的发动机和车辆 CN200610110630.X 2006-08-04 CN100410504C 2008-08-13 西村英浩; 泷井修; 水谷昌巳
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排气净化功能,并且即使下游催化剂远离内燃机设置也能抑制化作用的减弱。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排气净化功能的发动机中,与内燃机(15a)连接的排气管(20)包括容纳上游催化剂(50)的上游催化剂容纳部(22)以及容纳下游催化剂(51)的下游催化剂容纳部(25),向排气供给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供给管(52)连接到上游催化剂容纳部(22)中的上游催化剂(50)的下游侧,并且上游催化剂容纳部(22)包括从上游催化剂(50)的下游端部延伸到上游催化剂容纳部(22)与二次空气供给管(52)之间的连接部的一体形成的至少一个壁部件。
91 气缸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跨骑型车辆 CN200410064251.2 2004-08-19 CN100371568C 2008-02-27 寺岛靖人
发明提供一种多气缸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在车体中央附近的发动机下方安装排气控制时,能够较大地确保最低离地高度、油盘容量以及倾斜,并可提高配置的自由度。本发明的多气缸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具有:一端与多气缸发动机的各排气口分别连接的多个排气管,与上述各排气管的另一端连接、集合从各排气管导入的废气、并导向消音器的集合管。其特征在于,上述集合管由与上述排气管的排气通路连通的前端部、集合从上述前端部导入的废气的中间部以及进一步集合从上述中间部导入的废气的后端部构成,所述集合管从所述前端部至所述中间部设置有对内部排气通路进行分隔的隔板,在上述中间部,还设有根据上述发动机的运转速度控制上述排气通路面积的排气控制手段。
92 排气装置和配备有排气装置的车辆 CN200710107709.1 2007-04-28 CN101067394A 2007-11-07 西村英浩; 铃木洋未; 下石学
发明涉及一种排气装置和配备有该排气装置的车辆,所述排气装置允许更容易地进行组装操作。该排气装置包括:一端与发动机11相连的排气管(14,21,22a,28,29和30);包括外壁(22和24)的消声器15,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在该消声器内;向所述排气管供给空气并与该排气管的设在所述消声器15内的部分相连的二次空气导入管31。此外,所述消声器15的外壁(22和24)包括外部管状部件24和连接到该外部管状部件的前侧盖部件22,并且所述二次空气导入管31形成为经由一通孔15a延伸到所述消声器15的外部,所述通孔具有至少由所述消声器的前侧盖部件22和外部管状部件24构成的边缘。
93 小型车辆 CN200410031828.X 2004-03-30 CN1325786C 2007-07-11 永椎敏久; 中入浩
一种小型车辆,在所述小型车辆中,装载于车体架(F)上的发动机主体(50)所具有的气缸盖(86)的上部侧壁与吸气通路部(92)连接,所述吸气通路部(92)直线状地延伸以便引导来自于配置在所述气缸盖(86)上方的空气滤清器(87)的净化空气,将向该吸气通路部(92)内、从其上方喷射燃料喷油器(100)安装在所述空气滤清器(87)上,并以覆盖所述空气滤清器(87)的后部和上部的方式配置燃料箱(88)。并将所述喷油器(100)配置在所述吸气通路部(92)的中心线(C1)的前方。
94 小型车辆用发动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CN200610136629.4 2006-10-31 CN1963163A 2007-05-16 池田次男; 掛水贤一郎
发明提供一种小型车辆用发动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在构成动单元的一部分的发动机所具有的气缸盖的下部侧面设有排气口,上游端与该排气口连接的排气管从气缸盖向下方延伸并向后方延伸出去,经由金属制的连接管将导入二次空气的软管与所述排气口连接,能够避免增长了的连接管在配置上产生的问题,并且即使在动力单元的上方设有空气过滤器,也能够防止空气过滤器吸入加热了的空气。在与排气孔连通并与气缸盖(33)连接的连接管(62)的一部分上形成大致弯曲成U形的U形部(62a),该U形部(62a)从侧面观察配置在气缸盖(33)的下部侧面及排气管(50)之间。
95 具有排气净化功能的发动机和车辆 CN200610110630.X 2006-08-04 CN1908395A 2007-02-07 西村英浩; 泷井修; 水谷昌巳
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排气净化功能,并且即使下游催化剂远离内燃机设置也能抑制化作用的减弱。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排气净化功能的发动机中,与内燃机(15a)连接的排气管(20)包括容纳上游催化剂(50)的上游催化剂容纳部(22)以及容纳下游催化剂(51)的下游催化剂容纳部(25),向排气供给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供给管(52)连接到上游催化剂容纳部(22)中的上游催化剂50的下游侧,并且上游催化剂容纳部(22)包括从上游催化剂(50)的下游端部延伸到上游催化剂容纳部(22)与二次空气供给管(52)之间的连接部的一体形成的至少一个壁部件。
96 两轮摩托车中的排气用2次空气控制的配置构造 CN01823724.X 2001-10-19 CN1275825C 2006-09-20 高田康弘; 樋渡大; 佐藤彰一郎
一种两轮摩托车,是发动机悬挂在车身架上,包含空气滤清器以及化油器的进气装置配置在上述发动机的上方,该车身架具有从头管开始向后下方延伸的主车架,该发动机使汽缸轴线前倾,配置在上述主车架的下方,其中,控制向上述发动机(E)的排气口供给排气用2次空气的2次空气控制(48),在安装于上述发动机(E)的上部的起动电机(50)以及上述化油器(38)之间,配置在上述发动机(E)以及主车架(13)之间。据此,有效利用主车架以及发动机之间的空间,配置2次空气控制阀,能够使2次空气供给管路短缩。
97 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CN200510093504.3 2005-08-26 CN1755072A 2006-04-05 平山周二; 挂水贤一郎; 富安健; 山西辉英
一种二次空气供给装置,所述二次空气供给装置相对于发动机而言,通过将各部件的配设位置排列在大致一条直线上,使通道变短,而且使安装变得容易。二次空气供给装置(100)被设置在安装在发动机(50)上的空气滤清器(22)与发动机(50)的排气端口(61)之间,并具有二次空气控制(101)、针簧片阀(102)、和二次空气供给通道(第一二次空气供给管(114)和第二二次空气供给管(115)),空气供给通道将空气滤清器(22)、二次空气控制阀(101)、和针簧片阀(102)连接起来,并从空气滤清器(22)向排气端口(61)供给空气,其中,在侧视图中看,空气滤清器(22)、二次空气控制阀、和针簧片阀被配设在大致同一直线上。
98 摩托车的排气控制系统 CN200410058469.7 2004-08-19 CN1590728A 2005-03-09 稻岗洋; 远城贞通
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的排气控制系统,其中,排气管连接在发动机上,消声器连接在排气管上。排气设置在排气管侧部上,用于控制排放气体的流速。凹陷部分正对车身的中心并且形成于摆臂的侧部上,排气阀设置在与凹陷部分相邻的前部上。操作线沿着空气滤清器壳体布置,用于打开和关闭排气阀。伺服电机设置在能够被车座罩覆盖位置上,用于驱动操作线。消声器具有消声器保护件并且罩从消声器保护件上延伸并与其形成一体,排气阀被该罩所覆盖。
99 两轮摩托车中的排气用2次空气控制的配置构造 CN01823724.X 2001-10-19 CN1558851A 2004-12-29 高田康弘; 樋渡大; 佐藤彰一郎
一种两轮摩托车,是发动机悬挂在车身架上,包含空气滤清器以及化油器的进气装置配置在上述发动机的上方,该车身架具有从头管开始向后下方延伸的主车架,该发动机使汽缸轴线前倾,配置在上述主车架的下方,其中,控制向上述发动机(E)的排气口供给排气用2次空气的2次空气控制(48),在安装于上述发动机(E)的上部的起动电机(50)以及上述化油器(38)之间,配置在上述发动机(E)以及主车架(13)之间。据此,有效利用主车架以及发动机之间的空间,配置2次空气控制阀,能够使2次空气供给管路短缩。
100 底板车辆 CN200410029512.7 2004-03-18 CN1532113A 2004-09-29 竹中正彦
发明能够提高装在低底板车辆上的发动机的性能。为了在例如小型摩托车或者三轮车的低底板车辆(10)中达到该目的,储存箱(59)设置在车座(58)下面,坐在车座上的骑车人放置他/她的脚的左右低底板(73)设置在车座(58)的前面,在骑车人坐在车座上能够进行跨骑的高度上的跨骑部分(78)设置在左右低底板之间,并且发动机(100)设置在该跨骑部分下面。在该发动机中,曲轴(103)布置在该跨骑部分下面,并且后缸(102)的顶部与该跨骑部分相对。在该跨骑部分前面布置有油箱。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