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二次空气喷射尾气净化装置 CN201710723824.5 2017-08-22 CN107503831A 2017-12-22 刘华
发明涉及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空气喷射尾气净化装置。本发明的一种二次空气喷射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发动机、与所述发动机相连的进气歧管排气歧管、与所述进气歧管相连的空气滤清器、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相连的二次空气、连接所述二次空气泵和排气歧管的二次空气、与所述排气歧管相连的三元催化器、以及与所述三元催化器相连的消声器;通过排气歧管的每一个排气通道上设置一与二次空气阀相连的二次空气进口,能够使得进入各个排气通道的空气更均匀,提升净化效果。
2 一种汽车排气管的防积管的制造方法 CN201710723639.6 2017-08-22 CN107299855A 2017-10-27 刘华
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管的防积管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防积水管是由合金材料浇铸成型制成;将防积水管置于预处理液中浸泡至少10分钟,取出后直接烘干;预处理液是由水性丙烯酸树脂12份、甲酸乙酯15份、二硫化钼4份、分散剂5份、甘油10份、二氯吡啶酸1份、胡萝卜素3.5份在反应釜中于85℃下反应1小时制成;将防积水管置于热处理炉中于200℃下热处理2小时,然后以50℃/小时的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一种汽车排气管的防积水管及其制造方法,结构设计新颖,通过排水口设计,使排气管中不会存在积水。而且,在制造过程中,对防积水管进行了预处理,从而使其耐腐蚀性能更好。
3 一种二次空气喷射尾气净化装置的排气歧管 CN201710724314.X 2017-08-22 CN107246301A 2017-10-13 刘华
发明涉及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空气喷射尾气净化装置的排气歧管。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排气通道、以及连接多个排气通道的横管、以及设于所述各个排气通道上的二次空气进口。一种二次空气喷射尾气净化装置的排气歧管及其制造工艺,通过对浇铸成型的排气歧管实施静电喷涂,使其内、外表面形成耐腐防护层,从而提高其耐酸腐蚀性。
4 用于双蜗壳涡轮增压器的分开式/双平面集成排气歧管 CN201410434086.9 2014-08-29 CN104420964B 2017-10-03 A.R.扎德; C.B.博斯曼; K.M.伊斯曼; R.S.麦卡尔平
发明涉及用于双蜗壳涡轮增压器的分开式/双平面集成排气歧管。用于与内燃发动机和双蜗壳涡轮增压器一起使用的集成排气歧管。集成排气歧管包括流体连接至第一对活塞气缸与双蜗壳涡轮增压器之间的第一排气通道,用于将排气从第一对活塞气缸运送至双蜗壳涡轮增压器的第一输入部。集成排气歧管包括流体连接至第二对活塞气缸与双蜗壳涡轮增压器之间的第二排气通道,用于将排气从第二对活塞气缸运送至双蜗壳涡轮增压器的第二输入部。第二排气通道与第一排气通道是流体独立的,以及第一和第二排气通道被放置来限定其之间的隔片区域。具有隔片冷却套管的冷却系统被使用来冷却位于第一和第二排气通道之间的隔片区域。
5 发动机装置 CN201380010098.2 2013-01-18 CN104136730B 2017-09-26 斋藤谦太; 山田将之; 光田匡孝; 吉村茂人
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装置,该发动机装置能够高刚性地构成排气节流装置的支承构造,并且能够防止来自其周围的辐射热对排气节流装置的加温。本发明的发动机装置包括具有排气歧管(7)的发动机(1),利用排气节流装置(65)调节排气歧管(7)的排气压。将排气节流装置(65)的节流壳体(68)的排气取入侧紧固于排气歧管(7)的排气出口,将排气管(72)经由节流阀壳体(68)连接于排气歧管(7)。而且,排气节流装置(65)的冷却配管设于EGR冷却器(29)的冷却配管的中途。
6 内燃机 CN201380015185.7 2013-03-19 CN104204438B 2017-06-23 高津秀久; 山本淳氏; 中野纯; 村上茂树
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不导致车辆布局上的问题以及制造上的问题(成本高)、对其他性能的不良影响,而减轻由废气流动引起的催化转换器的共振现象。内燃机(1)具备:在内部形成有燃烧室(4)的内燃机主体(3);以及配设于内燃机主体(3)的排气流路(8),具有净化废气的催化剂(11)的催化转换器(10);在比催化转换器(10)的催化剂(11)靠上游侧的排气流路(8)上,设置使排气流路(8)内的废气的流动紊乱而使废气的脉动减少的突起(19)。
7 汽车路面化冻装置 CN201510753951.0 2015-11-09 CN106677875A 2017-05-17 蒋云霞; 夏超
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路面化冻装置。本发明主要解决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利用车辆自身排气热量融化冰冻路面的装置。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路面化冰冻装置,包括汽车发动机,与发动机相连接的主排气管道,排气管上设置有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在主排气管道上设置有若干排气支管,该排气支管延伸至汽车前轮的正前方,所述排气支管的管口朝向底面。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且汽车利用了自身排气的热量来融化冰冻道路,充分利用了资源,节约了能耗;可以使得车辆在冰冻路面上行驶更稳定、更安全。
8 用于车辆的热电发电系统 CN201610512756.3 2016-06-30 CN106593595A 2017-04-26 李汉赛; 吕寅雄; 宋京花; 白洪吉; 郭真佑; 金敬諨; 金炳旭; 李昇祐
一种用于车辆的热电发电系统,该热电发电系统包括:发动机,用于产生动;热电模,用于从由发动机生成的废气的热能产生电能净化装置,用于净化由发动机生成的废气;以及控制器,用于在净化装置的温度达到预定的运行温度时驱动热电模块。
9 使用直接键合布置结构的热电式发电机发动机排气歧管接合 CN201610871922.9 2016-09-30 CN106560596A 2017-04-12 C·W·贝林; S·D·布朗登伯格; B·A·迈尔斯
一种用于将热电式发动机(TEG(12))热耦合至排气歧管的组件(10)包括第一热交换器(14)、第一电介质层(24)、TEG(12)以及直接键合布置结构(DBC(26))。该第一电介质层(24)覆盖第一热交换器(14)的外表面(22)的一部分。第一电介质层(24)通过将厚膜电介质材料烧制在第一热交换器(14)的不锈上而形成。TEG(12)限定第一触件(30),该第一触件适合于热地和电气地耦合至第一导电层。DBC(26)置于第一介电层(24)和TEG(12)的第一触件(30)之间。DBC(26)由粘合层(50)、键合层(52)以及铜箔层(54)形成,该粘合层由高粘合铜厚膜形成并且与第一电介质层(24)接触,该键合层由铜厚膜形成,该铜厚膜与第一电介质层(24)相对地覆盖粘合层(50)并与之接触,而铜箔层与粘合层(50)相对地覆盖键合层(52)并与之接触。
10 一种微阻管道叉 CN201611127565.1 2016-12-09 CN106437991A 2017-02-22 陈建英; 李红光
发明提供一种微阻管道叉,属于发动机排放气管道结构技术领域。所述管道叉包括出口法兰,排气总管,隔板,排气支管及进口法兰,所述出口法兰安装于排气总管出口端;所述排气支管为两个且具有连接端,对称安装于排气总管的进口端并与排气总管连接相通;所述隔板从两排气支管的连接端延伸到排气总管的出口端;所述进口法兰为两个,分别安装于两个排气支管的进口端。将本发明管道叉应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中,可以将原有的两条排气管路通过管道叉进行合并成一条,有效节约了排气系统装置的数量。本发明微阻力管道叉成本少,阻力低微,进口和出口的圆法兰连接安装方便,适宜发动机组排气系统装用,并能较大幅度的减少发动机组成本。
11 一种环保型自滤式汽车用排气管 CN201610944856.3 2016-10-26 CN106437989A 2017-02-22 彭慧; 李峰; 徐祖建; 王化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自滤式汽车用排气管,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侧面安装有尾消音器,所述尾消音器的一侧安装有尾管,所述尾管的侧面安装有吊架,所述吊架的一侧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一侧安装有催化器,该种环保型自滤式汽车用排气管,安装了换流器,把环保型自滤式汽车用排气管中的尾气进行一次换气,降低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三孔式排气歧管大大吸收了发动机所产生的气体,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换气管、进气管和挠性管增加尾气的通过量,减少尾气在环保型自滤式汽车用排气管内的滞留,安装了过滤器,对环保型自滤式汽车用排气管内的尾气进行二次过滤,对环境有着很大的保护作用。
12 汽车排气歧管 CN201610774527.9 2016-08-31 CN106285888A 2017-01-04 刘华
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歧管,包括:两个出气管、三通管、五通管和四个进气管;所述两个出气管与所述三通管的两个端口连通;所述四个进气管与所述五通管的四个端口连通;所述三通管剩余的一个端口与所述五通管剩余的一个端口连通;所述两个出气管中的一个出气管与所述四个进气管中的一个进气管之间连通有管;所述三通管与所述五通管外部设有橡胶密封罩;可避免汽车排气歧管在排气时由于过多的堆积废渣,出现排气不畅的问题,并且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所产生的高温,将热能转换成为动能,为汽车发动机补充部分动
13 部分一体化的排气歧管 CN201410041354.0 2014-01-28 CN103967575B 2017-01-04 A.W.海曼; R.E.贝克
公开了一种部分一体化的歧管组件,其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并提供发动机部件的有效封装。部分一体化的歧管组件包括从第一端口伸出并终止于用于排气气体控制的安装凸缘处的第一腿部。多个附加腿部(取决于气缸的总数)与气缸盖组件一体地形成,并从相关联气缸的端口伸出并终止于排出端口凸缘处。这些附加腿部长于第一腿部,使得排出端口凸缘与安装凸缘间隔开。该构造对于任何阀配置提供与第一腿部相邻的增加的封装空间,所述任何阀门配置可能被需要来控制排气流的方向和目的地,所述排气流再循环至EGR阀或向下游至催化转化。
14 一种排气歧管总成 CN201610817721.0 2016-09-12 CN106224071A 2016-12-14 周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歧管总成,包括三元催化器,所述排气歧管总成还包括通过组合形成分隔导向空间体将无排气重叠发动机气缸排出的气体导向三元催化器的排气歧管组件。可避免各气缸间进排气的干涉,增大了充气效率,减少排放污染,以满足发动机高的排放标准;提高了排气混合均匀性系数,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结构简单、紧凑,利于发动机前仓的整体布置。
15 在内燃发动机内选择地引导废气和空气的排放系统和方法 CN201410083370.6 2014-03-07 CN104033290B 2016-12-07 D.P.洛夫兰; J.G.科勒
发明提供一种在内燃发动机中选择地引导排气的排放系统和方法。内燃发动机包括总成,动力总成包括燃烧室、进气总成、排气歧管。燃烧室被配置用于燃烧空气和燃料混合物。进气总成被配置用于供给空气到燃烧室。排气歧管被配置用于从燃烧室抽吸废气。泵可操作地布置在进气总成和排气歧管之间,使泵与进气总成和排气歧管中的每一个流体连通。泵被配置为以第一模式运行,以从排气歧管抽吸废气,并以正EGR流量供给废气到进气歧管,使废气被供给到燃烧室。
16 一种发动机及其排气歧管 CN201610769974.5 2016-08-30 CN106150648A 2016-11-23 刘伟; 李德胜; 任忠生; 侯晓良; 刘伟达; 高书贞
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包括两段排气管、连接在两段所述排气管之间的导流管波纹管,两段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导流管的连接端的管孔均为阶梯孔,且所述阶梯孔靠近所述导流管的部位为大径部,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过渡配合的方式伸入于两段所述排气管的所述大径部内;两段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波纹管的连接端均设有环形凸起,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分别搭在所述环形凸起上,且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卡紧在所述环形凸起上。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其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漏气的问题。
17 一种高增压涡轮增压柴油机用变截面排气管 CN201610502333.3 2016-06-29 CN106150640A 2016-11-23 梁红波; 曲栓; 刘胜; 田永海; 梁永森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增压涡轮增压柴油机用变截面排气管,包括排气总管和排气歧管,若干所述排气歧管的一端与排气总管的一侧相连通,所述排气总管为一段渐扩管,沿气流流动方向排气总管的横截面积逐渐扩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的排气总管采用了渐扩的型式,减小了下游排气歧管气流对上游排气歧管气流的影响,可有效减小各缸排气干扰,从而减小各缸进气不均匀性;仿真计算表明,采用渐扩式的排气总管可有效降低缸内残余废气系数,提高充气效率。
18 歧管 CN201580013533.6 2015-03-18 CN106103930A 2016-11-09 S·考夫曼; M·杰曼; A·史泰戈特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歧管系统(1),其包括设计为收集歧管的壳体(2),该壳体还具有两个入口(20,21)和一个出口(24),用以将内燃机的两个出口流体连接到一个排气系统;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壳体上的连接口(22,23),用以连接到一个双层壳体气隙隔热歧管(30‑33)的外壳体;以及连接到所述连接口的至少一个气隙隔热歧管,所述气隙隔热歧管包括内壳体(34)以及外壳体(35),其中内壳体设有一个用以与内燃机的一个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36);其中所有的气隙隔热歧管都完全由金属片形成并且结构与尺寸相同;壳体上两个入口中的一个与出口之间的距离A2介于30毫米与300毫米之间,或者介于50毫米与120毫米之间。
19 一种隔热罩装置 CN201510853887.3 2015-11-30 CN105508011A 2016-04-20 涂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罩装置,包括排气歧管上罩、排气歧管下罩、三元催化器上罩和三元催化器下罩,所述排气歧管上罩内外侧均采用金属板制成,所述金属板之间设置有陶瓷纤维纸板;所述排气歧管上罩与所述排气歧管上罩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式活动连接。本发明提高了隔热效果;避免了隔热罩与发动机共振;提高了隔热罩的刚度
20 用于发动机热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201510355730.8 2015-06-24 CN105317523A 2016-02-10 A.R.扎德; C.B.博斯曼
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该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具有排气系统和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集成排气歧管,一种控制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方法也被提供。该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可包括冷却剂,发动机套,和控制器。该发动机水套从IEM冷却剂出口排出冷却剂,其被铸入集成排气歧管。流动穿过发动机水套且从IEM冷却剂出口排出的冷却剂经由发动机汽缸盖和排气隔板与流动穿过排气系统的热的排气为热交换关系,从而从其吸取热量,导致热的冷却剂从IEM冷却剂出口排出且通过控制器选择性地引导到加热器芯部,发动机油热交换器变速器热交换器以及散热器中的一个。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