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机动车 CN201380060407.7 2013-09-14 CN104797769A 2015-07-22 S·米特巴池
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具有:至少一个塑料的壳体(1)以及主要包括转动锁叉(3)和锁定爪(4)的锁定装置(3、4),其中,锁定爪(4)支承在壳体(1)内,而转动锁叉(3)在外部支承在壳体(1)上。
62 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 CN200810178813.4 2008-12-01 CN101446145B 2015-03-25 E·J·史密斯; J·L·康钱; J·P·法农; D·M·范霍岑
一种电缆组件,包括为所述电缆组件的导管设置的冷凝物泄放装置,其中湿气能够通过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的泄放开口逸出所述导管,而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的存在并不影响所述电缆组件的电缆与导管之间的操作性相互作用。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可设有滴落引发装置,所述滴落引发装置有助于从所述导管中去除所述湿气。
63 车辆用装置中的致动器 CN201080063437.X 2010-09-30 CN102753777B 2014-11-05 长冈智治; 村上雄也
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用装置,其构造成借助电动机驱动的齿轮的枢转可靠地使锁定杆移动至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当锁定杆(19)位于锁定位置时,如果电动机使蜗轮(18)沿着一个方向旋转,那么第一配合突部(182)在其枢转方向上与第一配合臂(191)接触,锁定杆(19)枢转至解锁位置,并且此后,第二配合突部(183)与第二配合臂(192)的端部(192a)接触,以使蜗轮(18)停止在第一停止位置。此外,当锁定杆(19)位于解锁位置时,如果电动机使蜗轮(18)沿着另一个方向旋转,那么第二配合突部(184)在其枢转方向上与第二配合臂(192)接触,锁定杆(19)枢转动至锁定位置,并且此后,第一配合突部(181)与第一配合臂(191)的枢转端部(191a)接触,以使蜗轮(18)停止在第二停止位置。
64 机动车 CN201280060610.X 2012-12-06 CN104040099A 2014-09-10 L·格劳特
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锁壳体(1、2)中的操纵杆(3)。该机动车门锁还包括用于使操纵杆(3)与布置在锁壳体(1、2)外的操纵元件(6)耦合的连接件(4、5)。最后该机动车门锁还包括用于将连接件(4、5)安置在锁壳体(1、2)上的附接元件(2)。根据本发明,附接元件(2)构造成能与基础壳体(1)组合成锁壳体(1、2)的子壳体(2),该子壳体在组装状态下至少绝大部分地遮盖基础壳体(1)的开口(7)和操纵杆(3)在连接件(4、5)上的附接区域(8)。
65 销的插入区域中具有弹簧片的车 CN201280045337.3 2012-07-10 CN103814185A 2014-05-21 L·格劳特; O·因南; U·魏齐塞尔
发明涉及一种主要用于机动车的(2)或舱盖的。其具有锁壳体(3)和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转动凹锁部(4)和锁定爪,其中转动凹锁部(4)布置为能围绕轴(22)摆动并在门(2)打开和关闭时与配设给车身(8)的锁弓(9)共同作用。在锁壳体(3)的锁插入区域中布置有至少基本上与转动凹锁部(4)平行地定向的弹簧片(15),在锁的闭锁位置中该弹簧片抓住锁弓(9)。
66 具有闩装置的锁具 CN201310300253.6 2013-07-17 CN103541613A 2014-01-29 H·卡尔松; K·林德奎斯特; S·卡尔松; J·约翰松
发明涉及一种具(4),例如用于车(1)的锁具,其包括锁具(4),所述锁具优选地通过金属包围部(7)保护并且例如经由拉杆(5、6)而机械地连接到配置有锁芯(8)的外侧开启手柄,并且经由例如线缆(13)而机械地连接到具有阻挡控制件的内侧开启手柄。本发明通过闩锁装置(18)实现,所述闩锁装置适于移动以与锁定臂(16)接合,所述锁定臂位于锁具(4)中并且锁具(4)的锁定功能件通过所述锁定臂被闩锁或解锁。
67 用于车辆的操作装置和作动器 CN201310269059.6 2013-06-28 CN103527014A 2014-01-22 横森和人; 山下航平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操作装置,其包括内侧手柄、固定于门上的底部件、连接到所述内侧手柄的内侧操作杆、锁定操作杆、外壳达、输出操作杆、结合到所述内侧手柄的被检测操作杆和内侧手柄检测开关。内侧手柄检测开关经由装置的被检测操作杆来检测内侧手柄的运动,以使门打开或关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门锁改变成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的作动器,该作动器包括用于检测外壳外部的摆动部件的运动的检测开关。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提高防性并减少制造成本的效果。
68 滑动车构造 CN201010268619.2 2010-08-30 CN102029876B 2013-09-04 生悦住麻人; 朝仓真人; 德山博
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车构造,能够隐藏夹入传感器的电气配线从而提高外观性,并且,能够抑制灰尘侵入车门主体的内部。定装置(36)及夹入传感器(42)设在滑动车门(21)的闭合部(33)上,在闭合部(33)抵接的车身(11)侧,设有与锁定装置(36)卡合的闩眼(22),在闭合部(33)上设有供闩眼(22)穿插且与设在滑动车门(21)内部的锁定装置(36)卡合的开口部(35),设有覆盖电气配线(43)及开口部(35)的罩部件(37),夹入传感器(42)具有与滑动车门内部通线的电气配线(43),电气配线(43)穿过开口部(35)被向滑动车门(21)内部引导,在罩部件(37)上形成有供闩眼(22)穿插的插通孔(54)。
69 电容式接触感测设备和定装置 CN200880118610.4 2008-11-17 CN101883906B 2013-08-14 土田保; 木村有伸
检测用户对车辆的外侧的把手(2)的表面的接触的电容式接触感测设备(1)包括:上传感器电极(3),其设置在门把手(2)的上部;下传感器电极(4),其设置在门把手(2)的下部;上检测部分(6),其基于来自上传感器电极(3)的输出对所述用户接触门把手的上表面的情况进行检测;以及下检测部分(7),其基于来自下传感器电极(4)的输出对用户接触门把手的下表面的情况进行检测。上检测部分(6)或下检测部分(7)中一者的检测灵敏度低于另一者的检测灵敏度。
70 用于机车的致动驱动器 CN201180035496.0 2011-01-19 CN103038083A 2013-04-10 M·S·巴萨瓦拉加帕; N·卡瓦列里; B·埃里克斯; F·坤思特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车的致动驱动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致动驱动器。特别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所述致动驱动器而言,在于寻求其具有小的安装空间和/或防止灰尘和潮湿的渗透。为了达到该目的,所述致动驱动器包括一驱动器,例如一用于驱动具有内螺纹驱动轮的电动达。一主轴外螺纹伸入到所述内螺纹中。通过相应地旋转所述轮子,所述主轴的一端可从缩回状态开始移出致动驱动器的壳体。从部署状态开始,所述主轴的一端可通过在反方向上相应旋转所述轮子来在壳体方向上进行移动。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致动驱动器包括一紧急解装置。
71 汽车装置 CN201080064052.5 2010-12-24 CN102762807A 2012-10-31 秋月龙次郎; 西尾贵士; 渡边颂子; 园靖彦; 小岛一记
发明提供汽车装置,其具备:锁片,该锁片被撞针推动而进行旋转;锁片复位弹簧,该锁片复位弹簧朝向复原位置对锁片施;棘爪,该棘爪与锁片卡合来阻止锁片向车门打开方向(复原位置)转动;以及棘爪复位弹簧,该棘爪复位弹簧朝向复原位置对棘爪施力。收纳锁片与棘爪的锁体的收纳部在锁体的一侧,在棘爪的下方朝向下方开口。棘爪复位弹簧在从棘爪的旋转支承部向下方离开的位置组装于在锁体的另一侧形成的弹簧安装部,该棘爪复位弹簧的棘爪侧端部通过设置于锁体的贯通孔而与棘爪卡合。由此,能够提高侵入到收纳锁片与棘爪的锁体的收纳部内的粉尘等向锁体外的排出效率。
72 车辆用装置中的致动器 CN201080063437.X 2010-09-30 CN102753777A 2012-10-24 长冈智治; 村上雄也
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用装置,其构造成借助电动机驱动的齿轮的枢转可靠地使锁定杆移动至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当锁定杆(19)位于锁定位置时,如果电动机使蜗轮(18)沿着一个方向旋转,那么第一配合突部(182)在其枢转方向上与第一配合臂(191)接触,锁定杆(19)枢转至解锁位置,并且此后,第二配合突部(183)与第二配合臂(192)的端部(192a)接触,以使蜗轮(18)停止在第一停止位置。此外,当锁定杆(19)位于解锁位置时,如果电动机使蜗轮(18)沿着另一个方向旋转,那么第二配合突部(184)在其枢转方向上与第二配合臂(192)接触,锁定杆(19)枢转动至锁定位置,并且此后,第一配合突部(181)与第一配合臂(191)的枢转端部(191a)接触,以使蜗轮(18)停止在第二停止位置。
73 车辆栓组件及包括该锁栓组件的车辆门 CN200810144794.3 2008-08-01 CN101358506B 2012-07-04 J·L·孔钱; F·J·小阿拉比亚
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栓组件。其中车辆门包括:门外面板;固定在门外面板上并在其中限定门潮湿空腔的门内面板,其中门内面板包括进出孔;门装饰面板,安装在门内面板上并在门装饰面板和门内面板之间限定门干燥空腔;位于门潮湿空腔内的门锁栓;暴露于门干燥空腔并与门潮湿空腔隔开的锁栓锁定杆,其中锁栓锁定杆可操作地接合门锁栓;以及锁杆,具有附接在锁栓锁定杆上的第一端,其中锁杆延伸经过进出孔,并且朝着与锁栓锁定杆隔开的第二端在门内面板和门装饰面板之间延伸,由此锁杆不暴露于门潮湿空腔。
74 用于机动车组件的驱动单元 CN200980129123.2 2009-08-03 CN102105647A 2011-06-22 T·贝代尔; C·特普费尔
发明涉及一种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用于机动车组件、尤其是机动车组件,优选用于机动车门(2)中或机动车门锁上的关闭/打开装置(1),所述驱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达(3)和至少一个用于使所述马达(3)固定在基座(5)上的橡胶弹性的支座(4),其中,所述支座(4)在轴向方向(A)和/或径向方向(R)上具有不同的弹性系数(D1,D2)。
75 滑动车构造 CN201010268619.2 2010-08-30 CN102029876A 2011-04-27 生悦住麻人; 朝仓真人; 德山博
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车构造,能够隐藏夹入传感器的电气配线从而提高外观性,并且,能够抑制灰尘侵入车门主体的内部。定装置(36)及夹入传感器(42)设在滑动车门(21)的闭合部(33)上,在闭合部(33)抵接的车身(11)侧,设有与锁定装置(36)卡合的闩眼(22),在闭合部(33)上设有供闩眼(22)穿插且与设在滑动车门(21)内部的锁定装置(36)卡合的开口部(35),设有覆盖电气配线(43)及开口部(35)的罩部件(37),夹入传感器(42)具有与滑动车门内部通线的电气配线(43),电气配线(43)穿过开口部(35)被向滑动车门(21)内部引导,在罩部件(37)上形成有供闩眼(22)穿插的插通孔(54)。
76 电容式接触感测设备和定装置 CN200880118610.4 2008-11-17 CN101883906A 2010-11-10 土田保; 木村有伸
检测用户对车辆的外侧的把手(2)的表面的接触的电容式接触感测设备(1)包括:上传感器电极(3),其设置在门把手(2)的上部;下传感器电极(4),其设置在门把手(2)的下部;上检测部分(6),其基于来自上传感器电极(3)的输出对所述用户接触门把手的上表面的情况进行检测;以及下检测部分(7),其基于来自下传感器电极(4)的输出对用户接触门把手的下表面的情况进行检测。上检测部分(6)或下检测部分(7)中一者的检测灵敏度低于另一者的检测灵敏度。
77 一种动闭合销装置 CN200810177695.5 2008-11-24 CN101457609A 2009-06-17 克里斯特·多米尼克
发明公开一种动闭合销装置,用于车辆的车或厢门,该动力闭合锁销装置包括爪形件(6)、卡爪(7)和撞针(8)。该卡爪在安全位置与爪形件的安全缺口(13)相啮合并在锁定位置与爪形件的锁定缺口(14)相啮合。撞针(8)设在凹槽(16)中并在关闭车门或厢门时与爪形件(6)一起旋转。设有作用于爪形件(6)的弹簧,当车门或厢门部分关闭时该弹簧保持爪形件(6)位于安全位置处。电动达在安全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旋转爪形件(6)。附加弹簧作用于爪形件(6)上,该附加弹簧施加反作用力于爪形件(6)上,以阻止爪形件在动力闭合过程期间停在安全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的不确定位置处。本发明还涉及动力闭合车辆的车门或厢门的方法。
78 车辆栓组件 CN200810144794.3 2008-08-01 CN101358506A 2009-02-04 J·L·孔钱; F·J·小阿拉比亚
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栓组件。其中车辆门包括:门外面板;固定在门外面板上并在其中限定门潮湿空腔的门内面板,其中门内面板包括进出孔;门装饰面板,安装在门内面板上并在门装饰面板和门内面板之间限定门干燥空腔;位于门潮湿空腔内的门锁栓;暴露于门干燥空腔并与门潮湿空腔隔开的锁栓锁定杆,其中锁栓锁定杆可操作地接合门锁栓;以及锁杆,具有附接在锁栓锁定杆上的第一端,其中锁杆延伸经过进出孔,并且朝着与锁栓锁定杆隔开的第二端在门内面板和门装饰面板之间延伸,由此锁杆不暴露于门潮湿空腔。
79 车辆装置用驱动器 CN95118853.4 1995-11-21 CN1070572C 2001-09-05 井上二郎
将车辆装置的锁定杆在锁定位置与非锁定位置上变位的驱动器,具有安放双向电机的罩,由安放在罩内的电机动而进行变位的内杆,以及安放在罩内的栓杆。内杆具有贯通罩伸到外部并与锁定杆连结的杆侧轴,栓杆具有贯通罩伸到外部并与门栓圆柱体相连结的、与杆侧轴有共同轴心的栓侧轴。杆侧轴与栓侧轴分别向相反方向伸出,内杆装有与共同轴心同轴的连结轴,而栓杆装有支承连结轴的孔。驱动器具有检测内杆的位置的第1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栓杆位置的第2检测装置。第1及第2检测装置安放在罩内。
80 Door handle with removable cap US14941478 2015-11-13 US10145152B2 2018-12-04 Andreas Beck; Martin Witte; Ulrike Fichert; Igor Gorenzweig; Stefan Möni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oor handle (10) for a vehicle door of a motor vehicle, with a removable cover element (11), in particular for covering a lock cylinder (101), wherein the lock cylinder (101) is provided for unlocking and locking a door lock, and wherein the cover element (11) can be transferred between at least two positions (I, II), specifically a covered position (I), in which in particular the lock cylinder (101) is covered by the cover element (11) so as to be inaccessible from the outside, and an open position (II), in which in particular the cylinder lock (101) is uncovered by the cover element (11), and a tension means (12) for actuating the door lock, wherein the tension means (12) can be mechanically opera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ver element (11) in the open position (II) of the cover element (11), so as to actuate the door lock by pulling on the cover element (11). It is also possible to initially detach the tension means from the cover element, for example by undoing a correspond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ension means and cover element, such as a form- and/or force fitting connection, clip and/or clamp connection, bayonet connection or the like, and then initiate the opening process directly on the tension means. To this end, the invention proposes that a triggering device (14) be provided for the cover element (11), so as to automatically transfer the cover element (11) into the open position (II), in particular in an emergency situation.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