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用于气囊的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201080036116.0 2010-06-15 CN102459725A 2012-05-16 李英洙; 金宁照; 金基雄; 金宰亨; 李相牧
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应用于气囊织物的聚酯纤维、其制备方法和由该聚酯纤维制得的用于气囊的织物,并且具体涉及一种结晶度为43%~55%、非晶取向因子(AOF)为0.2~0.8以及长周期为的聚酯纤维。由于本发明的聚酯纤维显著确保了高强度和高伸长率,所以当其用于气囊织物时,该聚酯纤维可以提供优异的封装性能、尺寸稳定性和阻气效果,并且通过使施加到乘员的冲击最小化可以安全地保护乘员。
82 织物的接缝结构 CN200780016101.6 2007-05-07 CN101437994B 2011-11-23 迈克尔·贝克; 托马斯·伊斯拜茨; 安德里亚·恩德莱茵
一种适用于乘员约束系统的OPW气囊的编织织物的接缝结构,该接缝结构的特征在于,编织接缝(1a)具有被至少两层的部分(6)包围的单层部分,所述至少两层的部分中的各层都具有比该单层部分的编织结构稀疏的编织结构,且所述至少两层的部分(6)包括上层(8)和下层(7),该上层(8)和下层(7)具有不同的编织结构,且该上层(8)和下层(7)中的各层都具有比该单层部分的编织结构稀疏的编织结构。
83 气囊用织物、气囊以及气囊用织物的制造方法 CN200780023688.3 2007-06-22 CN101479414B 2011-06-08 藤山友道; 八幡大介; 横井大辅
发明提供气囊用织物、包括该织物的气囊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气囊用织物由于兼备气囊用织物所要求的优异的低透气性和收纳时的压实性,并且滑溜阻也优异,因此可以在气囊膨胀展开后而约束乘员时,可减小气囊缝制部位的网眼滑移。该气囊用织物的特征是将相同的合成纤维丝作为经丝和纬丝而形成的,并满足以下要件:(1)合成纤维丝的总纤度为100~700dtex;(2)Nf/Nw≥1.10,其中,Nw:经丝的织密度(根/2.54cm)、Nf:纬丝的织密度(根/2.54cm);(3)EC1≥400N、EC2≥400N,其中,EC1:按照ASTM D6479-02测定的经向的滑溜阻力(N)、EC2:按照ASTM D6479-02测定的纬向的滑溜阻力(N);(4)0.85≤EC2/EC1≤1.15;(5)基于JIS L 1096规定的弗雷泽型透气性测试法在试验差压19.6kPa下测定的透气量为1.0L/cm2·min以下。
84 气囊用织物 CN200880118831.1 2008-10-16 CN101883890A 2010-11-10 加纳宪一郎; 鹤田隆; 北村守; 矶田英夫; 萩原宏明; 丸山岳; 服部贵洋
发明提供一种气囊用织物,其成本低且收纳性优异、具有满足人体的初期约束性能的透气度。所述气囊用织物为在覆盖系数为2000~2500的合成纤维制织物的至少单面涂布合成树脂而成的织物,其特征在于,织物在100kPa压差下的透气度为0.01~1.00L/cm2/min,在织纱部的中央截面中,树脂覆膜以2μm以下的厚度存在于单纱上部,与此相对的是,在织纱部间的交界部的截面中,树脂覆膜以2~30μm的厚度存在于单纱上部。
85 约束装置用布帛及其制造方法 CN200580035586.4 2005-10-18 CN100567619C 2009-12-09 横井大辅; 森本厚志; 土崎彻; 盐谷隆; 松村一也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兼具内压保持性或低透气性、和收纳性或佩戴性的约束装置,特别是提供实用的充气安全带。本发明通过提供下述约束装置用布帛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一种约束装置用布帛,具有厚度为0.10~0.25mm的涂层织物,所述涂层织物是在下述织物的至少一侧面上被覆树脂而构成的,所述织物具有含单纤维纤度0.05~1dtex的超细纤维的复丝。
86 用于编织气囊的方法 CN02807579.X 2002-04-02 CN100564632C 2009-12-02 托马斯·伊斯拜茨; 迈克尔·贝克
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织至少为双层的整体气囊(2)或气管的方法,所述整体气囊(2)或气管包括在至少一层中编织的、具有不同分特的纬线,其特征在于,具有限定分特的所述纬线(VS)只在限定的经线长度区域(8,9)在一层且相同一层中被织为纬纱
87 气囊用织物、气囊以及气囊用织物的制造方法 CN200780023688.3 2007-06-22 CN101479414A 2009-07-08 藤山友道; 八幡大介; 横井大辅
发明提供气囊用织物、包括该织物的气囊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气囊用织物由于兼备气囊用织物所要求的优异的低透气性和收纳时的压实性,并且滑溜阻也优异,因此可以在气囊膨胀展开后而约束乘员时,可减小气囊缝制部位的网眼滑移。该气囊用织物的特征是将相同的合成纤维丝作为经丝和纬丝而形成的,并满足以下要件:(1)合成纤维丝的总纤度为100~700dtex;(2)Nf/Nw≥1.10,其中,Nw:经丝的织密度(根/2.54cm)、Nf:纬丝的织密度(根/2.54cm);(3)EC1≥400N、EC2≥400N,其中,EC1:按照ASTM D6479-02测定的经向的滑溜阻力(N)、EC2:按照ASTM D6479-02测定的纬向的滑溜阻力(N);(4)0.85≤EC2/EC1≤1.15;(5)基于JIS L 1096规定的弗雷泽型透气性测试法在试验差压19.6kPa下测定的透气量为1.0L/cm2·min以下。
88 织物的接缝结构 CN200780016101.6 2007-05-07 CN101437994A 2009-05-20 迈克尔·贝克; 托马斯·伊斯拜茨; 安德里亚·恩德莱茵
一种用于尤其适用于乘员约束系统的OPW气囊的编织织物的接缝结构,该接缝结构的特征在于,编织接缝(1a)具有被至少两层的部分(6)包围的单层部分,所述至少两层的部分中的各层都具有比该单层部分的编织结构稀疏的编织结构。
89 用于无上浆织造的纱线纤维和长丝 CN200680052419.5 2006-12-05 CN101365840A 2009-02-11 C·洛佩; C·瓦滕霍菲尔; B·博尔德
发明涉及用于纱线纤维和长丝的整理组合物。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不经过上浆也不经过洗涤步骤可织造的纱线、纤维和长丝,其具有在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存在的这种组合物,并且涉及所述纱线、纤维和长丝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以这些纱线、纤维和长丝为原料不经过上浆步骤也不经过洗涤步骤获得的织物,以及以这些纱线、纤维和长丝为原料不经过上浆步骤也不经过洗涤步骤的织造方法,尤其借助于干织机。最后,本发明涉及所述纱线、纤维和长丝以及机织物和针织物用于安全气囊领域中的用途。
90 膨胀气体导入分配软管 CN200310113192.9 2003-12-26 CN100357135C 2007-12-26 小西辰男; 藤井保
一种膨胀气体导入分配软管,是被配置在侧面冲击用气囊装置上、且至少具有一个用于在气囊动作时将来自充气器的气体分配到气囊内部的分配孔的织物制的分配软管,在该软管的外表面及内表面的至少一侧,涂布有橡胶合成树脂,并且,对于将该分配孔的周围边缘作为端部、其试料宽度方向分别与构成软管的织物的经、纬丝方向垂直地切出的、宽度为3cm、长度为5cm的试料,按JIS L 1096 8.21.3规定的销子拉伸法所测定的拉伸最大阻值,其经、纬方向都为至少70N/3cm。
91 约束装置用布帛及其制造方法 CN200580035586.4 2005-10-18 CN101044280A 2007-09-26 横井大辅; 森本厚志; 土崎彻; 盐谷隆; 松村一也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兼具内压保持性或低透气性、和收纳性或佩戴性的约束装置,特别是提供实用的充气安全带。本发明通过提供下述约束装置用布帛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一种约束装置用布帛,具有厚度为0.10~0.25mm的涂层织物,所述涂层织物是在下述织物的至少一侧面上被覆树脂而构成的,所述织物具有含单纤维纤度0.05~1dtex的超细纤维的复丝。
92 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及其制造方法 CN200580023988.2 2005-07-14 CN1985037A 2007-06-20 长冈利郎
一种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是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外周用接合带形成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构成基布的经纱纬纱是总纤度为150~500dtex的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单侧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20~350g/m2,在20℃下的对数衰减率为0.01~0.10。
93 无涂层气囊用聚酰胺纤维 CN200410078288.0 2004-09-21 CN1301351C 2007-02-21 柳济安; 李昌奂
发明提供一种无涂层气囊用聚酰胺纤维,其通过对单丝的细度及应-应变曲线的调节,使其在气囊启动时,能吸收瞬间产生的冲击能量。其特征在于,该高强度无涂层气囊用聚酰胺纤维由细度小于等于4丹尼尔的聚酰胺单丝组成,在常温下测定的这种聚酰胺单丝的应力-应变曲线为:置于1.0g/d的初期应力时,拉伸不足5%;置于4.5g/d的中期应力时,拉伸不足12%;从施加最小9.0g/d的拉伸应力到被拉断为止,拉伸3%或3%以上。
94 织制面状形体及由此制成的气囊和气带 CN01816859.0 2001-10-05 CN1258454C 2006-06-07 J·贝格尔; N·胡伯; J·鲁舒尔特
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乘客防前冲系统中的织制面状形体,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可塑性变形的丝线,该丝线在受载时允许沿至少一个面材方向增大织物表面,并且该织制面状形体具有一个特别是弹性的涂层。
95 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00813270.4 2000-09-22 CN1218075C 2005-09-07 J·贝格; H·圣-德尼斯
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机织物的方法,特别是生产气囊织物,应用多相织机按下述步骤生产:在一台多相织机上,将长丝纱组成的经纱纬纱织成织物,这里经纱是使用高收缩型的纱,纬纱是用中收缩至低收缩型的纱,织物然后经过收缩和/或热收缩的整理
96 用于编织气囊的方法 CN02807579.X 2002-04-02 CN1501994A 2004-06-02 托马斯·伊斯拜茨; 迈克尔·贝克
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织至少为双层的整体气囊(2)或气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层中编织有具有不同强度的纬线
97 包含充气时变为剪切接缝的剥离接缝的可充气织物 CN00815702.2 2000-11-15 CN1390168A 2003-01-08 R·凯沙瓦拉杰
发明涉及可充气织物,它包括位于该织物不连续区域中的两个分开而且可以区别的织物层以及接缝形成材料,这些织物层同时连接在该材料上。因此所得可充气织物复合材料包括了由缝合阻挡区至少部分隔开的可充气区。当充气时,这种构造会在目标织物中形成“枕状”结构。这样的接缝形成材料被包含在双层结构中,成为单个织物层的剥离接缝。当充气时,该缝接着起剪切缝作用,大大增加了双层可充气织物的整体强度。因此,在整个织物中这些剪切缝提供减少空气渗透的较有效方式。这种织物可用于需要或必需给织物充气的多种多样的应用中。尤其是,本发明的织物可结合到安全气囊衬垫中。
98 带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99811704.8 1999-10-04 CN1321207A 2001-11-07 约翰·堡格; E·雷特尔; J·梅尔茨
发明涉及一种织造单层(平幅针织物)和双层(管状织物)交替的带状织物的方法,这种带状织物有一表经和一背经,在带状织物的中央有较弱的联结经线(E),还有四根由针织机上的综片控制的纬线,该针织机上有两根作反向往复运动的开式(左和右)的织针。
99 用于制造碰撞缓冲气垫的无涂层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95193791.X 1995-08-15 CN1070129C 2001-08-29 E·伯根; R·拉龙德; B·兰
由单丝纤度为1.5-7dtex、强度为50-80×10-2N/tex和伸长为15-30%的聚酰胺长丝纱制的平纹-或重平组织的无涂层空气袋织物,具有空气透过性少于3升/分米2/分钟、剩余沸收缩<2%和经纱纬纱的撕破强>110N。在制造无涂层的空气袋织物时采用热空气收缩<6%和最小收缩力>0.2×10-2N/tex的聚酰胺长丝作为原料。该织物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在温度为80-160℃和相对空气湿度为90-100%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并放在张力框上干燥和定形,或者用通常熟知的轧光整理或预缩整理的方法进行处理。
100 用于气袋的工业用织物 CN98801579.X 1998-01-12 CN1242807A 2000-01-26 R·拉龙德; F·赫什勒
工业用织物,特别是用于制造气袋,是由粗的单丝纤度(1)从5至14dtes和细的单丝纤度(2)从1.5至5dtex的混合纱组成的,总纤度在30和1000dtex之间。纱线的粗丝和细丝是以1∶1至1∶5的比例均匀混合。制造的织物在低重量、良好的折叠性和低透气性的同时具有高的断裂强和撕破强力。混合纱是用大小喷丝孔交替排列的喷丝板制造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