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制备新的耐热的转葡糖苷酶方法 CN86106322 1986-09-19 CN1008188B 1990-05-30 约翰·江百郡; 小奥雷斯蒂·约翰兰特罗
公开了一种制备转葡糖苷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合适的营养生长培养基中培养一种Talaromyces duponti菌株并从中分离转葡糖苷酶,还公开了由T.duponti产生的转葡糖苷酶。
102 生物催化剂在颗粒藻土上的固定 CN86106561 1986-09-20 CN86106561A 1987-03-18 约翰·蒋柏春; 小奥雷斯蒂·约翰兰特罗
本文揭示了一种酶被固定在颗粒藻土上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涉及用带有侧基的聚胺化合物处理硅藻土,以使聚胺附着到硅藻土上,留下侧氨基能够进一步自由起反应。经过用带有氨反应性部分的双功能化合物处理而衍生游离氨基,以致酶或酶类的游离氨基可以通过氨反应性化合物共价结合到聚胺。
103 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 CN201710196964.1 2017-03-29 CN107012186A 2017-08-04 杨海泉; 马道程; 王拂祥; 陈献忠; 沈微; 许菲; 郭文文; 樊游
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连接肽连接果糖基转移酶和葡萄糖化酶,然后在宿主菌中进行融合表达,得到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和过氧化氢酶加入蔗糖溶液中混匀,进行催化反应,得到低聚果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法在制备低聚果糖中的应用。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低聚果糖的纯度,对其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04 可溶性葡聚糖纤维的酶促合成 CN201580039835.0 2015-05-22 CN106661599A 2017-05-10 程琼; R.迪科斯莫; A.奥维汉德; 游正; S.苏旺纳克哈姆; K.D.纳格伊; M.S.帕伊内; J.C.普拉萨德
发明提供酶促制备的可溶性α‑葡聚糖纤维组合物,其适用于用作食品和饲料应用中的耐消化纤维。所述可溶性α‑葡聚糖纤维组合物可与一种或多种附加的食品成分共混以制备包含纤维的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所述可溶性α‑葡聚糖纤维的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105 可溶性葡聚糖纤维的酶促合成 CN201580039840.1 2015-05-22 CN106535653A 2017-03-22 程琼; R.迪科斯莫; A.奥维汉德; 游正; M.S.帕伊内; J.C.普拉萨德
发明提供酶促制备的可溶性α-葡聚糖纤维组合物,其适用于用作食品和饲料应用中的耐消化纤维。所述可溶性α-葡聚糖纤维组合物可与一种或多种附加的食品成分共混以制备包含纤维的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所述可溶性α-葡聚糖纤维的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106 茶树类黄3-o-半乳糖基转移酶CsF3GalT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201611034520.X 2016-11-23 CN106520718A 2017-03-22 吴华玲; 方开星; 操君喜; 姜晓辉; 潘亚燕; 黄华林; 李波; 秦丹丹
发明公开一种茶树类黄3-o-半乳糖基转移酶CsF3GalT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该茶树类黄酮3-o-半乳糖基转移酶CsF3GalT蛋白的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茶树类黄酮3-o-半乳糖基转移酶蛋白具有催化半乳糖基转移的功能,可以催化类黄酮和半乳糖反应生成相应的产物,在植物中相应产物可改变其生理代谢,还可以催化类黄酮和半乳糖反应生成类黄酮-半乳糖等物质用于工业、化学等行业。
107 一种利用色谱残液生产合格IMO-50型低聚异麦芽糖浆的方法 CN201610780540.5 2016-08-31 CN106282267A 2017-01-04 王棣; 崔强; 李秋红; 王一; 韩翠萍; 张继宽; 夏颖颖; 王茜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色谱残液生产合格IMO-50型低聚异麦芽糖浆的方法,将色谱残液通过有机卷式膜浓缩后,加入α-葡萄糖转苷酶反应,再经灭酶、脱色、离交、浓缩得到符合GB/T20881-2007要求的IMO-50型低聚异麦芽糖浆,其中功能性成分含量≥35%,IMO含量≥50%。
108 新型糖基转移酶基因及其使用 CN201380005375.0 2013-01-16 CN104066840B 2016-11-09 田中良和; 兴津奈央子; 松井啓祐
发明提供编码具有在黄4’位羟基上转移糖的活性的蛋白质的多核苷酸。一种多核苷酸,其选自(a)多核苷酸,其由序列号1的基序列组成;(b)多核苷酸,其为与由序列号1的碱基序列的互补碱基序列组成的多核苷酸在高严谨条件下杂交的多核苷酸,且编码具有在黄酮4’位羟基上转移糖的活性的蛋白质;(c)多核苷酸,其编码由序列号2的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d)多核苷酸,其编码由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中1个或多个氨基酸发生缺失、取代、插入及/或附加的氨基酸序列组成,且具有在黄酮4’位羟基上转移糖的活性的蛋白质等。
109 酶法催化制备肌醇的方法及其产物 CN201610398699.0 2016-06-07 CN105925643A 2016-09-07 刘文山; 汪小锋; 汪卫
发明涉及酶法催化制备肌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葡萄糖为单位的多糖或者寡糖酶促转化为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1‑磷酸酶促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酶促转化为肌醇‑1‑磷酸;肌醇‑1‑磷酸酶促转化为肌醇。本发明还提供按照所述方法制备的肌醇产品。所述方法有效提高了肌醇的转化效率,且生产工艺简单,无污染,生产成本低。
110 具有N-乙酰葡糖胺基转移酶活性的融合酶 CN201180064714.3 2011-11-24 CN103348003B 2016-09-07 J·纳蒂南; A·康埃尔瓦; J·伊尔蒂南; M·萨洛埃莫; H·维斯卡里; A·于斯科南
本公开涉及具有N‑乙酰葡糖胺基转移酶活性的重组蛋白质。本公开还涉及用于制备复合的N‑聚糖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含有这种重组蛋白质的宿主细胞和培养该宿主细胞使得该重组蛋白质被表达。
111 化合物富集的重组生物 CN201580004796.0 2015-01-16 CN105916976A 2016-08-31 J·A·西尔弗曼; L·J·吉维尔; J·米勒; R·M·萨维尔; D·D·瑞基兹盖
本公开涉及经过改造而用于增强所需化合物的生产的重组生物,以及尤其可用作动物饲料成分的相关生物质和组合物。本公开还提供相关方法。
112 一种新型甜味剂及其应用 CN201610182522.7 2016-03-28 CN105837644A 2016-08-10 朱惠霖; 丁雪峰; 刘怡冰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甜味剂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化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甜菊苷衍生物化合物(Ⅲ)为原料,通过解生产全新的甜菊糖衍生物化合物(Ⅴ)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碱水解甜菊苷衍生物化合物(Ⅲ)制备新型甜菊糖化合物(Ⅴ)的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过程易控制;提纯容易且纯度高,可用于食品与饮料业,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113 含有唾液酸的糖链的制造方法 CN201280011234.5 2012-02-27 CN103502462B 2016-08-10 千叶靖典; 高桥佳江; 成松久; 深江一博
已知唾液酸以α2,3连接或α2,6连接于糖链的非还原末端的糖链的重要性,存在对此糖链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尤其,在例如制造糖蛋白药物时,在控制唾液酸的连接模式(α2,6连接或α2,3连接)的同时,大规模生产均一结构的糖链是不可或缺的。对于3分支型或4分支型的N?型复合型糖链,一般认为难以化学合成在所有的非还原末端均具有唾液酸的糖链,目前尚未报道过化学合成的该糖链。酶学上亦难以有效率地制备此糖链。本发明中,新发现唾液酸转移酶具有在CMP存在下分解反应产物中的唾液酸的活性,发现可通过酶而分解CMP,从而有效率地制造含唾液酸的糖链。进而还发现,对于传统上难以合成的以α2,6连接加成四分子唾液酸的4分支N?型糖链,可以以2分支型糖链为原料,进行糖链延长反应,在不进行各步酶反应后的纯化的情况下,以一锅法合成而高产率地进行制备。
114 一种新型甜味剂的制备方法 CN201610183963.9 2016-03-28 CN105732740A 2016-07-06 朱惠霖; 丁雪峰; 刘怡冰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甜味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化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甜菊苷衍生物化合物(Ⅲ)为原料,通过解生产全新的甜菊糖衍生物化合物(Ⅴ)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碱水解甜菊苷衍生物化合物(Ⅲ)制备新型甜菊糖化合物(Ⅴ)的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过程易控制;提纯容易且纯度高,可用于食品与饮料业,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115 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及其用途 CN201110307159.4 2011-08-23 CN102373257B 2016-06-01 H-K·关; H-S·永; J-H·李
本文描述了从化合物底物制备低聚异麦芽糖(“IMO”)的方法,及其用途。在存在产麦芽糖酶和其他IMO前体的条件下,曲霉属的转化酶能够由淀粉浆液生产IMO。转化酶作为转葡糖苷酶发挥功能的能赋予了用于IMO糖化的同步机制。
116 用于制备唾液酸衍生物的方法 CN201480042946.2 2014-05-30 CN105473728A 2016-04-06 禹真锡; 金秉祺; 金大熙; 崔允姬; 宋在京; 姜善烨; 徐元敏; 梁智英; 李尙美
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唾液酸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反应器中将使用N-乙酰-D-葡糖胺制备CMP-N-乙酰神经酸的过程和结合唾液酸与半乳糖衍生物或乳糖衍生物的唾液酸(神经氨酸)衍生物制备过程一起进行。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备唾液酸衍生物的方法,能够在反应器中回收昂贵的5’-单磷酸胞苷(CMP),以致于可减少引入反应器的CMP量,且通过使用廉价的N-乙酰-D-葡糖胺和丙酸盐作为底物能够以显著高的效率制备唾液酸衍生物。
117 用于腹膜透析的支化的可溶性葡萄糖聚合物 CN201180007357.7 2011-02-01 CN102741296B 2016-03-02 L·格里安-德勒莫; C·珀蒂让; D·威尔斯
发明涉及支化的可溶性葡萄糖聚合物,这些聚合物是由以下淀粉制备,即:具有的直链淀粉含量为至少30wt%、优选为35wt%至80wt%,这些聚合物具有的α-1,6糖苷键含量为7%至10%、优选为8%至9%,并且Mw为50,000至150,000道尔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对胰脏α淀粉酶具有抗性,该抗性根据测试“B”表达为:还原糖含量25%至35%,并且多种所释放产物的MW为6,000至12,000道尔顿。
118 用于使用N-末端截短的β-半乳糖苷-α-2,6-唾液酸转移酶变体的糖蛋白的单-和二唾液酸化的方法 CN201480038103.5 2014-07-03 CN105358703A 2016-02-24 T.察巴尼; A.恩格尔; M.格里夫; C.容; C.卢利; S.马利克; R.米勒; B.尼德茨基; D.里比奇; K.施默尔策; H.施瓦布; H.佐贝克; B.苏普曼; M.托曼; S.齐岑巴赫尔
本公开涉及具有N-末端截短缺失的某些糖基转移酶变体的用途。发现人β-半乳糖苷-α-2,6-唾液酸转移酶I(hST6Gal-I)的两种不同的截短变体的组合表现出不同的唾液酸转移酶比活性。在一个例子中,在其中第一变体?89 hST6Gal-I催化双唾液酸化目标分子的形成的条件下,第二变体?108 hST6Gal-I催化单唾液酸化目标分子的形成。因此,公开了哺乳动物糖基转移酶的变体,编码其的核酸,用于重组产生哺乳动物糖基转移酶的变体的方法和方式及其用途,特别是用于以定量受控方式唾液酸化作为糖蛋白诸如免疫球蛋白的部分的聚糖部分的末端受体基团的用途。
119 使用多糖和糖苷酶或糖基转移酶制备丙烯酸酯衍生物的糖苷的方法 CN201180036677.5 2011-07-26 CN103025882B 2015-10-14 H·科勒; K·卢斯; W·克鲁斯特曼
式(I)的烯键式不饱和糖苷其中Y、Y′、m、A、X、R3和R4具有说明书中给出的含义,该烯键式不饱和糖苷通过式(II)的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与含有10个或10个以上的单糖单元的多糖(如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纤维素)在糖苷酶(如淀粉酶、纤维素酶、葡萄糖苷酶或和半乳糖苷酶)或糖基转移酶(如环麦芽糖糊精葡聚糖转移酶)的存在下反应而制备。
120 一种耐高温海藻糖合酶及其表达基因与应用 CN201510363951.X 2015-06-26 CN104946610A 2015-09-30 苏静; 王瑞明; 李珍珍; 张云霄
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海藻糖合酶及其表达基因与应用。改造后的耐高温海藻糖合酶的表达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改造后的耐高温海藻糖合酶,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首次根据恶臭假单胞菌海藻糖合酶(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三维结构为基础,截掉了结构中的柔性区,保留其活性中心的稳定结构域,获得了更加稳定的海藻糖合酶。该海藻糖合酶制备方法简便,产量大,纯度高;实验证实改造后的海藻糖合酶依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而且热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可以降低海藻糖的生产成本,为海藻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